[造園趣]07_4 蘆筍母莖進行汰換 與摘心 去除頂芽優勢 讓新長出的嫩筍 可以粗壯一點 如果您所在的位置 適逢脫離冬季 蘆筍種植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看來 不用半年就可以採收了....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4 тра 2021
  • 回想當初 種植蘆筍時間若再提早一點
    或許會更好 因為現在天氣實在是很熱
    蘆筍有退火效果 又可涼拌 真的是很消暑
    搭上四季豆 更是絕配
    我的方法老實說 沒有很專業
    因為我想簡化施作的難度外
    也得搭配地形與水源做調整
    一些枝微細節 若沒人提問 其實就跳過去了
    因為拍攝的時間 跟剪輯影片的時間
    遠比種植所需的時間多太多了
    但又為讓想了解後續的生長情形與做法
    也只能盡可能將現況進行呈現
    #蘆筍種植#造園趣
  • Навчання та стиль

КОМЕНТАРІ • 35

  • @amycheungng6416
    @amycheungng6416 2 роки тому +1

    建议把叶子剪去。光秃秃就得了。感觉叶子都把茎的养份抢去了。所以产芦笋不多。难道你没看到低下没多少荀吗?只产叶子。国外很多种芦笋的上面都是光秃秃的条条。上网看看吧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哈哈,你都這樣種嗎?

    • @user-kj1kh3xg2p
      @user-kj1kh3xg2p 2 роки тому

      你去修一下植物生理學好了
      沒有葉子哪裡來的養分?只靠礦物質活著嗎?蘆筍是石頭嗎?

    • @amycheungng6416
      @amycheungng6416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kj1kh3xg2p 叶子是需要的。我就是告诉他,叶子太多得修剪一些。他芦笋全都是叶子抢了地下根茎也就是长芦笋的营养。我朋友们种的都不低下芦笋多 上面叶子少。喔,可能是台湾 地区不一样喔。日本欧米就是叶子很少。

    • @user-kj1kh3xg2p
      @user-kj1kh3xg2p 2 роки тому

      @@amycheungng6416 修剪是必要的,可以刺激作物生長側芽,但光禿禿是很偏激的做法,不過有些農家示眾來自己吃的,不用產量這麼多,就不會做太多管理,自然生長到一個程度才會去管理,這樣方便,不過這都是看人啦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kj1kh3xg2p 看到你的姓 著實嚇了我一跳 以前剛在學校實習時 我的指導老師也姓靳 一開始還不知道怎麼念 哈哈

  • @blueoceansp76
    @blueoceansp76 2 роки тому +1

    请问母茎几久要更换一次?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母莖具建議是兩年換一次 不過 我這種在田裡
      還在調整種植環境 前陣子遇到連續數十日的降雨
      土壤過濕 雖存活率還高 但有的產生裂莖的狀態 就又換了一次
      因為不是一般有在販售的專業大量的種植方法
      想調整就又調整了
      這幾天才又把一旁環境調整好 有時間再拍一下現況 跟您分享

  • @liangsoolum7778
    @liangsoolum7778 3 роки тому +2

    芦笋可以接枝吗?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3 роки тому

      他果實是從地底長出來欸,不清楚用意…

    • @liangsoolum7778
      @liangsoolum7778 3 роки тому

      @@Inverse_Hsieh 我的意识是用高压接枝法可以吗?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3 роки тому +1

      @@liangsoolum7778 您是想要讓蘆筍長在空中嗎??
      它的生長情形其實跟甘蔗很像 母身是在地底 然後從母身長出蘆筍
      並不是從上方的莖葉長出蘆筍 真要這樣做的話
      可能得拿一種 是在地底長出的作物來嘗試

  • @user-ou4go4lf8l
    @user-ou4go4lf8l 2 роки тому

    應該是要用拔的才對吧,不是用割的阿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你都用拔的嗎??

    • @user-ou4go4lf8l
      @user-ou4go4lf8l 2 роки тому +1

      @@Inverse_Hsieh 我住中部,我父母以前種白蘆筍,都是用拔的,當年附近很多人種,沒看過用割的.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可能你們是種白蘆筍 所以必須往下挖
      綠蘆筍 跟紫蘆筍不用挖土 就直接用割的 割長出地面上的部位
      白蘆筍則是取地底下的部位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ou4go4lf8l 不過 種白蘆筍很辛苦ㄟ 一早就要去採收 我時間上很難配合 土壤也不適合挖來挖去 會累死 我算是住中南部 雲很多的地方....

    • @blueoceansp76
      @blueoceansp76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也是用拔的,哪个才正确?

  • @jianhongkou2028
    @jianhongkou2028 2 роки тому

    也不解说,怎么分辨呢,太不敬业了,bu kan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請看文字解說 謝謝

    • @jianhongkou2028
      @jianhongkou2028 2 роки тому +1

      @@Inverse_Hsieh 谢谢🙏看视频就是为了听声音,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见谅,如果看文字的话,就去看网络文献资料了,但还是感谢您辛苦制作🙏🙏🙏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jianhongkou2028 本來想說 ,看外國片也都是邊看文字,就偷懶一下,不過,最近影片開始上配音了,有故意放慢速度講話,如果嫌慢的話,還是可以調整播放速度。
      另外個人是覺得只要有意見或是想法,也希望大家可以反應,這樣才有改進的空間,謝謝您的回應!

  • @guopingli2854
    @guopingli2854 2 роки тому

    英语看不懂,中文只看一半。为什么也跟风做视频?怪!!!

    • @Inverse_Hsieh
      @Inverse_Hsieh  2 роки тому

      呵呵 英語看不懂 這可以選自己看得懂的語言啊
      至於跟風 說來話長 在以前的影片交代過了..
      網路無奇不有 沒啥好奇怪的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