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稱霸半導體產業? 半導體的極限到了嗎?|Taiwan Keywords EP10(ft.吳志毅、陳昌昇、黃逸平、顏誠廷)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31 тра 2024
  • 「Taiwan Keywords」科學類網路節目,每集將探索一個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重點關鍵字,讓外國觀眾認識更多元樣貌的台灣,同時讓國際觀眾看見台灣的科研成果。
    台灣以晶圓代工聞名全球,在2021年晶圓代工產業的營收就佔了全球的64%;10奈米以下的高階半導體,台灣則擁有了全球產能的92%,如此優異的產業成績讓「半導體」成為了台灣重要的關鍵字。而究竟什麼是半導體?什麼是晶圓?台積電未來會如何發展?跟著本集Taiwan Keywords的腳步,帶您認識這台灣的重點產業。
    00:00 前言
    00:52 什麼是半導體、晶圓?積體電路又是什麼?
    03:35 台積電如何成為台積電?
    05:56 專業晶圓製造模式
    11:03 摩爾定律的極限?
    14:26 結語
    本節目獲文化部辦理發展國際數位傳播補助
    英語版節目已於Taiwan +平台播出,www.taiwanplus.com/shows/cult...
  • Наука та технологія

КОМЕНТАРІ • 1,6 тис.

  • @mikslids7083
    @mikslids7083 17 годин тому +4

    感謝Nvidia 輝達帶領台灣走向AI產業大國。黃仁勳,台南人,台灣人共享榮光。

  • @taorente7438
    @taorente7438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97

    台積電周邊有500多家各各是業界佼佼者供應鏈廠商為台積電服務。台積電能戰勝美韓日歐同行,他們怕台積電不是因為台積電一家公司,而是台積電與其背後代表著500多家上中下游供應鏈廠商約30多萬人力腦袋集團軍的總體戰力,在這些30多萬人力腦力大軍下,帶領著台灣全體半導體產業雨露均霑、共享優勢,區區幾萬人的美國英特爾、幾萬人的韓國三星根本不是其對手。最近台積電宣布進軍1奈米晶片製程技術設廠,把全球同行嚇壞了,因為台積電正在領軍上中下游30多萬人力腦力技術大軍進攻1奈米晶片領域,英特爾、三星根本沒人力可以對抗。

    • @WONDAM-8964
      @WONDAM-8964 27 днів тому

      说的不错,但对象弄错了,台积电的最大股东是美国公司,所以不存在怕不怕的问题,就是美国公司内部竞争的问题

    • @LIDX0
      @LIDX0 22 дні тому +3

      ​@@WONDAM-8964 股份說穿就是個假東西,政府禁止 你股份高有何用,中共應該比誰都清楚

    • @vince8554
      @vince8554 16 днів тому

      還在雲 明明就是歐美不想投入這種高壓代工循環 人家買你晶片 做成產品 品牌行銷毛利還比你多

    • @user-np4pv6sw5d
      @user-np4pv6sw5d 7 днів тому +1

      @@vince8554 錢多了也就是一個數字,掌握技術才是台灣賴以生存的根本

    • @vince8554
      @vince8554 7 днів тому +1

      @@user-np4pv6sw5d 所以你根本不懂為什麼台灣只能做代工 不能做品牌

  • @LLSemi
    @LLSemi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58

    摩爾定律長遠來說,應該是矽光子晶圓配合3D晶圓才能有這麼快的改進速度。我想未來會碰到功率的瓶頸,無法排除熱與干擾,除非是改用矽光晶圓。
    SiC與GaN材料當然可以加速與改善,但是沒辦法這麼快的速度跟上摩爾定律。3D封裝未來可能還會走上3D晶圓製程,沒完沒了。
    輝達也已經喊出來了,摩爾定律繼續延伸。
    台積電其實是人類商業模式歷史的必然,1980年代全球都是巨型財閥掌握了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就是所謂的家電/電子產品/半導體由一家財閥全部掌握。比如Toshiba Sony Sharp Motorola Intel等等。
    但是後來需求增加,從最小的電晶體開始有其他晶圓製造廠。然後慢慢擴散到ASIC這種特殊功能積體電路,這種特殊用途,小量的IC在傳統的晶圓大公司是接不下的。然後是Mask MCU 這些訂單必須要有生產處,所以慢慢的晶圓代工成型。
    應該說,工程師把電子產品給玩出花來,整個產業需求大爆炸,所以造就了全球晶圓與晶片產業。我舉個例子,當年的電子雞風潮幾乎是台灣和亞洲國家搞出來的,像這種小東西,巨型財閥是看不上眼的。但是就類似這樣的訂單慢慢的就把一些公司給養起來了。

    • @user-Listz
      @user-Listz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1

      真的不得不佩服當年李國鼎與孫運璿的慧眼獨具!

    • @DAnkCY
      @DAnkCY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0:52

    • @FreedomOfSpeech1234
      @FreedomOfSpeech1234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應該說iPhone 改變了電子產業,亦將台積電推上高峰。

    • @ricky3933
      @ricky393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還有很多path的,不是只有矽光子,隨便google都一堆

    • @user-zl5mm4hx7e
      @user-zl5mm4hx7e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ser-Listz 錯誤的決定遺禍至今 你認為殖民地的皇民跟日本人會感激他們嗎還是利用他們在做 反清復明的動作 那你認為中華民國逃難過來的叛亂團體 一直鼓吹孫運璿跟李國鼎這些 對日本殖民的皇民及日本人 他們內心是什麼想法 洗洗趕快睡了吧

  • @DustShining
    @DustShining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54

    內容深入淺出,讓我這個文組人也完全看得懂!謝謝製作!

  • @sundayright
    @sundayright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5

    很棒的內容,謝謝泛科學!!

    • @PanScitw
      @PanScitw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謝謝星期天!

  • @summer80991
    @summer80991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0

    好喜歡這系列! 希望可以繼續深入介紹關於半導體相關的技術、台積電的歷史與企業文化、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等各種資訊!感謝貴頻道!

    • @LiuPh
      @LiuPh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推薦可以先看「晶片戰爭」這本書

    • @thenumber2027
      @thenumber2027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晶片戰爭很有名,值得一看
      但半導體產業不全然只有晶圓代工,台灣人很容易忽視更重要的上下游產業(IC設計、系統應用)

    • @rapherwu4397
      @rapherwu439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thenumber2027看看威盛怎麼被英特爾玩死

  • @Neo-vg3np
    @Neo-vg3np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81

    泛科學太強啦,居然連這裡都可以採訪到,加油加油🎉

    • @KENKEN0501P
      @KENKEN0501P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當然啊 國家補助用來內外宣用的,除了機密外都能拍到吧。「本節目獲文化部辦理發展國際數位傳播補助」。
      外宣台灣優勢的影片是沒什麼不好啦,但豆漿店吃早餐決定用國家力量去推行半導體的那段,
      也太輕描淡寫到把人名全忽略,只讓人覺得現在的執政黨非常的噁心。

    • @dominatorflame5333
      @dominatorflame533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KENKEN0501P 你的最後一句思維也太跳躍
      你預設的前提是影片原本有人名 只是文化部要求刪掉這樣嗎?

    • @Ma19tw
      @Ma19tw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dominatorflame5333別跟不是這行的猴子較真 😂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KENKEN0501P 你乾脆蔣 犯科 是民進黨網軍 不是比較快?

    • @user-wx7hb6qk4i
      @user-wx7hb6qk4i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KENKEN0501P只有我覺得好笑嗎?
      為什麼台積電的發展好=那年執政黨功勞?
      是公司放着不搞政府搞就會成長,還是公司跟政府有利益關係?
      不然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去串聯欸🤣🤣🤣
      台灣人本來就很沒有國家意識,現在又有一個可以讓全台灣人民一以為傲的東西,政府如果開始打壓才應該罵吧= =
      請問你是多不見台灣好?有夠搞笑

  • @ErikLu
    @ErikLu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48

    台積電成功最重要的基石就是廣大工程師的肝,這才是代工廠的核心,台積在先進製程上的優勢也是奠基於此,才能獲得龐大經驗值來提升良率才能賺錢

    • @user-cm2bd9vw4v
      @user-cm2bd9vw4v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8

      半導體是台灣的矽盾X
      半導體是台灣人的人肉盾O

    • @globalworld9999
      @globalworld9999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5

      台積滿滿的專利和技術授權,連蘋果的IC有部份也是台積授權專利。果然文組腦,腦袋簡單

    • @xyz542318
      @xyz542318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1

      老在懟肝,人家台績電有拿槍逼你來嗎?

    • @ErikLu
      @ErikLu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8

      @@globalworld9999 我就在交大讀半導體固態的,台積有專利是一回事,但代工廠賺錢主要就是看良率,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要靠專利賺錢,還不是有代工廠願意買專利,IBM就是靠專利賺錢但不自己量產的,誰買它的技術,就是三星電子啊。到頭來還不是要提升代工廠良率,還是說台積不做代工廠了?你不要自己是文組就跑出來修下線好嗎

    • @user-cm2bd9vw4v
      @user-cm2bd9vw4v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xyz542318 統治者上位時需要統治正當性 而半導體產業 成了工具

  • @user-gl6hw4nq4i
    @user-gl6hw4nq4i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8

    無法取代的台灣之光 臺積電 身為臺灣人感到無比榮耀 謝謝有您

    • @user-ic6vd1jc2x
      @user-ic6vd1jc2x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688元新臺幣/每股👈不是天價

    • @user-ic6vd1jc2x
      @user-ic6vd1jc2x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I really don't know when will happen ❓️
      🇹🇼🇹🇼🇹🇼🇹🇼🇹🇼🇹🇼🇹🇼🇹🇼🇹🇼🇹🇼🇹🇼🇹🇼🇹🇼🇹🇼🇹🇼🇹🇼
      ☯️【皇極經世】正卦六十個🔜運卦三百六十個🔜世卦二千一百六十個。
      1984~2043年度=正卦大過之姤運之鼎世=推背44~46象👉🇨🇳共匪專政🧸加速到崩潰
      2044~2103年度=正卦大過之姤運之大過世=推背47&48象👉人民直選總統&內閣總理
      2104~2163年度=正卦鼎之大有運之鼎世=推背49象👉更改為民主聯邦制政體,纔是中國復興180年度的終極繁榮昌盛😁
      🇹🇼🇹🇼🇹🇼🇹🇼🇹🇼🇹🇼🇹🇼🇹🇼🇹🇼🇹🇼🇹🇼🇹🇼🇹🇼🇹🇼🇹🇼🇹🇼

    • @user-ic6vd1jc2x
      @user-ic6vd1jc2x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飛雄拍謝🤭❤
      感恩有你相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陸地區
      with out any doubt 🤷‍♀️

    • @cinilulu2002
      @cinilulu2002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都賣美國日本了還無法取代 活在過去國民黨時代

    • @1gary865
      @1gary865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user-ic6vd1jc2x你想太多了, 他在政治上是支持民进党 的。支持台独的。 不支持统一的。

  • @tripleX1905
    @tripleX1905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8

    這集的字幕專業性足夠,看了舒服多了呀

  • @erilau3058
    @erilau305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講解很詳盡,影片製作很用心,訂閱了!

  • @bearlai8626
    @bearlai862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7

    在談到台灣半導體的成功,除了工研院外,應該也提到交通大學。因為工研院是研究單位,等技轉開公司設工廠,還需要一大堆工程師、技術員,而交通大學吳慶源、吳重雨所教育出來的眾多徒子徒孫,就剛好補足半導體廠所需的人才,不然只憑工研院系統,是無法讓台灣半導體開枝散葉,變得那麼強大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工研院所代表的市政府與政策有意為之
      當然產官學 一直就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條件

    • @znz4448
      @znz4448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因为大家都相信美国的全球化,这种消耗高的代工厂没人愿意用大量资源来搞,现在美国打破了全球化才导致台积电重要。在美国限制华为晶片后台积电得重要性才出来,现在大家都开始自己搞了。

    • @user-nw4xt9iv9b
      @user-nw4xt9iv9b 10 днів тому

      没有国民党就没有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没有国民党就没有台积电!民进党执政,有什么建设?烂球场吗?

  • @sun999ss
    @sun999ss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2

    我們必須要對於現行的教育進行改變,才能夠讓學生接軌未來的台灣

    • @TNThamster-
      @TNThamster-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不大可能,依附教育的商業價值十分龐大,以台灣一直不願改變結構的現況,不大可能改變,再來台灣很多職考不是看能力決定價值,而是看年資,更何況那台灣教育的核心是最看年資的公家單位。

    • @user-dx8jo8um1y
      @user-dx8jo8um1y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湾政治生态,决定了台湾不可能高质量发展下去的,教育改变,只是洗脑年轻人,你们不是中国人而已,看看现在台湾年轻人,被洗脑到连中华民族勤奋好学的精神也没有了,辛苦点就哇哇叫,小红书那个人,在大陆被卷到回台湾,说大陆人竞争太大,他们太拼,牺牲时间,不会享受生活,我们台湾人不要这样的生活,我们应该拍拍youyube,泡泡奶茶,出去旅游旅游,就好。

  • @mikslids7083
    @mikslids708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9

    ⁠歐洲稅負很重,實領拿到手的薪資只有45%。比如月薪約12萬元台幣,你薪資帳戶到帳只會有5.4萬台幣。美國稅負約33%及以上,所得愈高稅負愈重。歐盟各國增值稅(發票稅)約25%-18%,台灣只有5%。會形成台灣與歐美稅捐差異如此大的主要原因是,美歐都是主要以內需經濟市場的國家,且出口型中小企業不如台灣發達,政府的進出口關稅收入及可課徵到的出口企業獲利佔比GDP不大,所以政府稅收必須從個人所得稅及增值稅來獲得。
    舉例台灣2021年政府稅收2兆8742億元,關稅佔4.6%,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佔24.4%,個人綜合所得稅佔18.4%,營業稅(發票稅)17.4%,因為2021年台灣製造業出口暢旺,政府反而多徵收到了4300億的稅。
    台灣的個人綜合所得稅只佔政府年度財政預算的18.4%,在台灣的國民經濟與工商活動上,意義表現在藏富於民。

    • @onehundredyears2022
      @onehundredyears2022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台灣的稅率太低, 所以很多基建都很落後, 以捷運來說, 德國第四大城科隆, 人口100萬, 早就有很完善的捷運系統, 更別說日本的捷運系統, 台灣的道路, 交通, 市容, 真的需要改善 !

    • @mikslids7083
      @mikslids708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onehundredyears2022 台灣各城市早期興起沒都市規劃,都是先人口形成聚落後,從私有土地建物中,再東挪西動作公共設施。台灣若是新都市規劃區、重劃區,如新北市林口新都區、新竹竹北新市鎮、台中重劃區,道路筆值,行人徒步區寬敞,水電瓦斯網路線廢水排污管線預先規劃統一地下化,路上只看得到路燈及交通號誌,像一個現代化城市,到處可看到移居進來的美歐外籍人士。美歐外籍移居人口喜歡住在這些地區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行人徒步區寬敞,禁止停放摩托車,散步行走安全。

    • @dragonraion4196
      @dragonraion419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台灣員工比起歐美員工
      只能用很低微的姿態領著相對多的錢
      公司有了這麼碩大的成果
      員工們卻還是無法過著像人的生活
      沒辦法,上面的鬼吃著下面的人
      就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 @user-xo1vj9tg8z
      @user-xo1vj9tg8z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dragonraion4196說下面的人

    • @peterhsieh2487
      @peterhsieh248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dragonraion4196只有美國薪水高 歐洲的薪水跟美國也不能比

  • @jojo7437
    @jojo743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內容知識豐富 很棒

  • @shurouchen9946
    @shurouchen994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做得好, 科普大眾, 感恩!

  • @joshwu0814
    @joshwu081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8

    第一次看懂半導體晶圓晶片的知識👍👍👍

  • @Mr-Chim
    @Mr-Chim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1

    就遵循比較利益法則,把自己能做好的做到測底,並堅持下去。

    • @user-pr4dd6mh1f
      @user-pr4dd6mh1f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雖說如此還是希望台灣代工公司可以持續進步建立品牌。🎉🎉

    • @ricky3933
      @ricky393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user-pr4dd6mh1f B2B就不是品牌嗎? 不是只有面對消費者的品牌才是品牌耶,還是你認為只是"代工",呵呵

  • @felizzie251
    @felizzie251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很棒的影片,謝謝你們的製作!

  • @Jerrysindy
    @Jerrysindy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看了這影片,勝讀好幾年書!感謝專業帶來的知識!

  • @fumibox3513
    @fumibox3513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0

    台灣早年有許多很有遠見的官員,為台灣電子產業打下重要的基石,當中國在搞文革時,台灣的電子零組件已經外銷國際市場。數十年來累積豐富經驗並不斷成長,逐漸形成科技產業聚落,加上建教合作,培養無數科技人才投入科研及製造的行列。

    • @REALGUCHENG
      @REALGUCHENG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那個時候台灣也是威權時代,不同之處是現在台灣的文革還在繼續中,去中國化教育三十年😂

    • @LIDX0
      @LIDX0 22 дні тому +1

      ​@@REALGUCHENG台灣自己本土都不了解了,地理 歷史學中國的比重那麼高沒意義,適當去中國化是對的

    • @user-nw4xt9iv9b
      @user-nw4xt9iv9b 10 днів тому

      没有国民党就没有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没有国民党就没有台积电!民进党执政,有什么建设?烂球场吗?

    • @Simonjj8626
      @Simonjj8626 3 дні тому

      @@REALGUCHENG光高中歷史,台灣一年、中國一年、世界史一年。我是不知道要那麼多的中國幹嘛,適當減少又沒問題

  • @user-ju7pk2dg7d
    @user-ju7pk2dg7d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7

    三十年前晶圓代工沒有任何公司願意做,只有台積電願意幫IC設計公司做量產,這是長期互相信任的成果!

    • @zoo0602
      @zoo0602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聯電比台積電早😂

    • @user-ew6im6tb2v
      @user-ew6im6tb2v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自由民主的國家體制才能共享科技 沒有這些條件美日沒辦法放心賣半導體材料給台積電..

    • @user-pt1ep5pz9c
      @user-pt1ep5pz9c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user-ew6im6tb2v 怪不得除了美国,日本韩国都能上火星。朝鲜可以自由有核韩国不能自由有核?美国使劲浑身恶招华为依然可以出手机,捏一下台积电三星他们的半导体马上停产。

    • @user-yq4rf7kl7p
      @user-yq4rf7kl7p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聯電也比台積電更早去大陸市場,當年聯電是壓著台積電,我記得台積電登陸後開始起飛

    • @SWLee-lo6gm
      @SWLee-lo6gm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user-yq4rf7kl7p台積電穩定領先聯電與是否去中國關係不大,分水嶺在0.13um 銅製程。U選擇跟IBM買技術,T選擇自己發展。 事後證明IBM那套較不健康。

  • @suweiyu
    @suweiyu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41

    我自己工作是下游的系統廠工程師,身為EE與台灣人我感到驕傲!

  • @lh33456
    @lh3345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很有意思的單元,謝謝泛科學精心製作。

  • @horngbill6010
    @horngbill6010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27

    台積電最早的技術是政府向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 )購買,包括整廠機器設備、生產技術及人員訓練,因為張忠謀曾經在德州儀器任職副總裁,後來離職任美國通用器材公司總裁。為了技術移轉順利,1985年李國鼎及孫運璿找他來協助,先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長,1986年政府透過預算及國外募資成立台積電,並由工研院培養的半導體人才協助。為了吸引國外人才,不能採取公務人員任用制度,將台積電獨立成民營企業,由張忠謀全權經營,隨著股本增加及外資,政府影響力愈來愈少。

    • @cinilulu2002
      @cinilulu2002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5

      這是蔣經國的功勞 大哥

    • @horngbill6010
      @horngbill6010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cinilulu2002 成立台積電這個重大決策是蔣經國決定,因為要動用政府資源及預算,當時百業待興,必產生排擠作用。

    • @user-no3ls2qv7q
      @user-no3ls2qv7q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cinilulu2002更應該說是美國的功勞吧!

    • @user-od7dn7zb9u
      @user-od7dn7zb9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no3ls2qv7q 美國扶持非洲南美的國家可多了
      事實就是很多人的努力

    • @evolution686us
      @evolution686us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no3ls2qv7q賣方的功勞?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7

    很棒的內容,期待繼續做下去,不要管那些莫名其妙的酸民留言。

    • @user-my3zg2vn2f
      @user-my3zg2vn2f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夠啦台灣的發現,沒台灣工程師和配合的廠商生態鏈,
      有幸產能的嗎?

  • @jimhuang8562
    @jimhuang8562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好讚的專題 深入淺出

  • @whoww0515
    @whoww0515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感謝前人的遠見

  • @dixsonMIC
    @dixsonMIC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8

    只要繼續努力突破,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和高效率的應用產品,加油奮鬥下去

  • @user-he4xv8me3r
    @user-he4xv8me3r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這內容超級棒 多做謝謝

  • @lijenhsin421
    @lijenhsin421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真的很優秀的頻道

  • @engineallway
    @engineallway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哈 😊也許是之前的工作經驗Nuclear Research剛好 符合,接到 TSMC 面試通知 中科廠 FAB15, 稍微了解到TSMC是做什麼了 15:08

  • @JeruSimonfa
    @JeruSimonfa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謝謝!

  • @bubucycling
    @bubucycling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優質頻道,優質內容

  • @greenyeh9492
    @greenyeh9492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謝謝泛科學,受益良多

  • @user-tz5nh4qz9f
    @user-tz5nh4qz9f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期待可以在繼續介紹突破摩爾極限的3D封裝!

  • @mingjenlin9281
    @mingjenlin9281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很有水準的影片

  • @sarasa4302
    @sarasa4302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超喜歡這個影片!會變聰明👍

  • @yuhengwu4351
    @yuhengwu435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6

    謝謝這些電子理工宅男讓台灣發光!

  • @yimopan
    @yimopan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更深入的建議可以去看天豪公開課講述的半導體戰爭

  • @tubeyvo00
    @tubeyvo00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好感動

  • @user-yo8qr6lt7f
    @user-yo8qr6lt7f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這集很讚

  • @user-zv3gt9om1x
    @user-zv3gt9om1x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8

    台灣身為半導體王國
    就應該了解半導體產業
    希望這影片成為教學影片

    • @user-cm2bd9vw4v
      @user-cm2bd9vw4v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謝謝台灣人的肝

    • @user-zv3gt9om1x
      @user-zv3gt9om1x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ser-cm2bd9vw4v 那你可以去中國當韭菜 人礦
      那裡一週上6天12H還要配合加班 薪資也才2000⬆️

    • @user-ut3uj2xz8j
      @user-ut3uj2xz8j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未來的007是哪一個韭菜國家呢?被美國限制到連肝都沒得賣的國家

    • @user-zv3gt9om1x
      @user-zv3gt9om1x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ser-ut3uj2xz8j 適者生存

    • @zhongguoren3298
      @zhongguoren3298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代工厂就成为王国了?厉害了👍

  • @user-hk2fj8zx6w
    @user-hk2fj8zx6w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2

    我記得提出專業製造有人取笑 毛利低 吃力不討好
    一直都建議往軟體發展 利潤高
    相輔相成的產業沒有那個方向是完全正確
    軟硬體決定科技上下限

    • @ohioohiyo
      @ohioohiy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台灣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青年素質高、勤勞、低薪。

    • @fsl9579
      @fsl957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ohioohiyo 共 女又 的人礦國比台灣高薪,很得意的樣子

    • @ohioohiyo
      @ohioohiy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fsl9579 6億人月入一千 高薪?

  • @akarijiang9191
    @akarijiang9191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很好的科普影片

  • @jia7122
    @jia7122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5分鐘內,說明過去現在未來,我不得不佩服! 也重複一些段落,反覆看了好幾次!

  • @itaiwan520
    @itaiwan520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5

    對蓋晶圓廠房的營造廠 ,及其無塵設備製造供應廠,蠻有興趣…… 很有產業的高特殊性,有別於其他。希望泛科學能有影片介紹。

    • @user-zb6nv6iz6v
      @user-zb6nv6iz6v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這也是絕對高門檻之一,雖然只是低端

    • @natalie_397
      @natalie_39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a-cam.com/video/GLMKCbIKfk8/v-deo.html
      ua-cam.com/video/-AWtW8Xkvps/v-deo.html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還有愛絲摩爾....

    • @zxcvasdfqwer100
      @zxcvasdfqwer100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營造廠就普普 主要是能拚速度 及跟興工處變化建造順序
      或者配合台積電五個課 先完成某部分營造 讓他們的設備廠商能提早進場安裝
      台積電營造廠商 互助排第一 後面有達欣 潤弘 根基
      台積電鋼構廠商 中鋼 春源
      台積電其餘風水電廠商 大部分都給漢唐集成 他算是土木跟設備以外 他全包
      當然還有其他設備廠商 這部分我就不熟了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zxcvasdfqwer100 這些園區內的劍場等等 會受到管理局的 影響或是插手?

  • @empty2017
    @empty201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雖然產業本身對我個人來說比較遠,但也是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 @Lkmeswoo
      @Lkmeswo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孩子因為你沒在裡面工作,所以有這種錯覺 ㄎㄎ。你所謂的榮譽是基於剝削勞工換來的24小時血汗晶片

  • @robinhong3599
    @robinhong359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優質影片~

  • @jasonyang7666
    @jasonyang766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這個真的要很衝
    科技業龍頭必須一直跑
    才能遙遙領先

  • @uronlyhuman
    @uronlyhuman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台灣有如今的半導體產業規模, "外國人" 潘文淵博士居功厥偉, 過半的的半導體產業的巨頭都是在他計畫中培育催生出來的. 台灣最先跨入專業晶圓代工的並不是 TSMC, 早期曹興誠曾向張忠謀提出專業晶圓代工的想法, 但被張忠謀否定過.

    • @user-dg3np8my1z
      @user-dg3np8my1z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曹興誠一直公開說,晶圓代工是他的 idea,說張忠謀是抄襲他的想法。 關於這一點張忠謀從來沒有澄清辯解。無論真假,台積電是在張忠謀領導下,做到晶圓代工的龍頭。
      我曾經聽過某個朋友說:曹興誠說他是最早提出晶圓代工,這個說法是錯的。張忠謀早在德州儀器工作時,有一陣子產能利用率很低,當時就提過要做晶圓代工, 結果被公司否定。
      三星會想要介入晶圓代工,也是因為建晶圓廠成本太高, 想要提高產能利用率。 如果他自己的產品產能都填滿,他怎麼會想要做晶圓代工? 加上他手機處理器的設計一直做不好,早期還有大陸手機業者用他的處理器。做晶圓代工可以參考別人的設計。所以針對朋友這個說法,我認為是有可能的。 不過真假,除非德州儀器拿出會議記錄來證實。

  • @kainfox
    @kainfox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4

    太強了👍 不過更有興趣的是,之前常聽說很多台灣的其他製造業或是加工業也是該產業專業領域的「台積電」,希望泛科學也可以多介紹一下他們,讓大家認識一下這些公司是怎麼做到這些非凡成就

    • @PanScitw
      @PanScitw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6

      收到,如果有機會製作第二季...

    • @user-rr3gc3uo9h
      @user-rr3gc3uo9h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4

      像是螺絲製造可是世界第一

    • @user-er2pu7uo5r
      @user-er2pu7uo5r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DurcDurc 沒有台灣 國民黨早就滅亡了

    • @procissonofbitch
      @procissonofbitch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2

      ​@@DurcDurc確實,沒有國民黨敗退來台灣,台積電根本不用擔心中國武力威脅,撤退到美國,還真是謝謝國民黨餒!

    • @theodorekuo3013
      @theodorekuo301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大同在美國有分公司,沒人說賣大同。味全在美國設廠,沒人說賣味全。台灣的公司赴美設分支機構的公司多到兩隻手數不完(當然那些公司很多沒有很大的名氣),就沒人說賣,因為沒得炒。一看到台積電,就拼命炒。
      三星比台積更早在美國設廠,韓國誰在炒賣三星的?

  • @lai5478
    @lai547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個簡介不錯

  • @philliphuang3597
    @philliphuang359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講得好清楚,強大!

  • @peitienchen2636
    @peitienchen263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很棒的內容,請問主持人前些日子有在TSRI大廳採訪嗎?還是我認錯人了🧐

    • @PanScitw
      @PanScitw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沒錯,不過那是為了另一集節目去採訪主任

    • @peitienchen2636
      @peitienchen263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PanScitw 期待上片

  • @cctw7122
    @cctw7122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5

    好好珍惜屬於自己家園的驕傲

    • @user-cm2bd9vw4v
      @user-cm2bd9vw4v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半導體產業榮耀屬於員工老闆和投資者
      壓根與台灣人沒半毛錢關係

  • @user-gy4eg6zb4r
    @user-gy4eg6zb4r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素晴らしいですね😅謝謝真棒

  • @calina104
    @calina10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讓3C小白第一次瞭解晶片
    謝謝泛科學🎉

  • @spacemaple7275
    @spacemaple7275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9

    常常有人說台積電在過不久就沒優勢了,但其實我認為優勢一樣明顯 而且貌似越差越大,以前三星還能追上 現在三星跟intel只能整天喊口號喊彎道超車,但實際上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越先進的製程需要越多的投入 而且也要有扎實的基礎,三星 intel都追不上了 一直痛失客戶(當然還有其他業務能賺錢) 但應該無法砸更多錢追趕台積了
    現在台積非常恐怖了,手機處理器晶片三大巨頭 蘋果 高通 聯發科全都是台積代工,電腦處理器amd 蘋果 甚至未來intel也要找台積電代工XD(之前intel CEO在全世界喊說不要找台積電下單 台積電很危險 結果自己偷偷來求台積電代工顯卡 未來還有處理器) ,而顯卡晶片也是NVIDIA AMD INTEL全都是台積做的

    • @user-pl1uy8ge7b
      @user-pl1uy8ge7b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現在韓國又作妖了又对友達罰款;只許韓國三星面板倾銷、陷害別人可悪韓國人,要像阿六打扒韓國到底才不會害人

    • @evilrock0211
      @evilrock0211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台積的優勢永在,除非美國日本對設備原料出手,不然不會改變現況的。

    • @6656poppo
      @6656popp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所以你買台積電股票了?

    • @zzz-vf8rp
      @zzz-vf8rp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你只知道三星一年赚多少钱么??你的意思是苹果也要看台积电脸色咯??台积电一年利润有苹果的零头吗??人家是最赚钱的留给自己,苦活累活污染大高耗能扔给你,人家欧美想捡起来随时都可以,以前英特尔 ti这些厂商芯片都是自己做的。后面发现外包给别人制造更划算,因为不用养人和升级社备,自己只要做做设计就OK了

    • @blowindzhang6795
      @blowindzhang6795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蠢货的一种方式,是在工业时代看那个人认为技术最重要还是市场最重要

  • @ytbigfly
    @ytbigfly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有查了為什麼是晶「圓」而非晶「方」,但還是很期待泛科學可以製作這個主題 XD

  • @point8381
    @point838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看到這些形容詞
    突然回想到10年前在日月光的工作
    感慨10年了

  • @user-bw2vw7cl1n
    @user-bw2vw7cl1n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一切都是科技帶來商業,真的很賺錢😂傳統產業不能比阿

    •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當初晶圓製造就是外國人不要的,高耗電、高資金設備....等,說賺錢的前提是你要把超級大量的資金壓入設備才行。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Wind_of_Night 他們自己就可以做 甚至不會比較差 哪們為什麼不做
      好向沒有誰要去思考這件事

    •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user-md4bg6sc6m外國人,當初就是搞設計的,這些下要龐大的資本、汙染,他們是不考慮的風險太大。
      是台灣的耐操、刻苦精神克服的種種阻礙,但實際上還是為其他國際品牌大廠代工而已。

    • @user-dg3np8my1z
      @user-dg3np8my1z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 @Wind_of_Night 當初晶圓製造就是外國人不要的,高耗電、高資金設備....等???
      -----------
      以前晶圓製造,幾乎都是 IDM 的模式, IC設計跟晶圓製造綁在一起, 「全世界也沒幾家」半導體公司, 利潤超級高。 什麼耗電、高資金投入、...那根本不是問題。 利潤夠高,還怕沒人做嗎?
      如果早期晶圓廠利潤很差,那台灣也不用做了。正因為利潤高,看得到投資回報,所以才有股東願意投入 。不然建晶圓廠投資金額那麼高,幾乎沒辦法獨資。利潤雖然高,但是最頂端的那一塊餅,還是要有先進製程的能力,畢竟毛利40%跟80%還是有差別的。
      此外就是中國進來,用補貼的方式來攪混這個產業。 面板因為中國的進入,變成大家在賠錢,LED、太陽能都是因為中國的進入,讓產業利潤大幅下降。

    •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user-dg3np8my1z問題在於設備投資,本身就不少錢,台灣政府當初也只能出資50%,後來還是張某去牽線找資金。不然也沒辦法搞出來~
      利潤是一回事,但就跟蓋房屋一樣,要投資很大筆資金壓下去,且要N個月才能回收,所以算的精的人是不太會去搞的~

  • @Zz-wt2zg
    @Zz-wt2zg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0

    因為我們懂的使用乖乖來降低機器的故障率

    • @h906230
      @h906230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有時候要貼符去鎮😅

  • @Coffee1326
    @Coffee132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是我第一部聽到科普一下是真的在科普的影片w

  • @huangjason8176
    @huangjason817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新竹科學園區也是讓台灣成為半導體王國的關鍵之一

  • @louis2923768
    @louis292376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台灣先進製程佔全球92%是SIA 2019年的舊數字,它的統計也很奇怪,因為當前台積電是沒有10奈米的營收(這產品沒在做了,這點連IC Design業者都知道);根據工研院或是資策會的資料,台灣佔全球先進製程的佔比應該是7成,是用7奈米當作門檻。我建議你要更正。

  • @Mandbxys
    @Mandbxys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很厲害喔,台灣加油

  • @horngbill6010
    @horngbill6010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11:12 同樣製程8 吋晶圓走向 12 吋(成熟的製程),直接影響的是生產成本。較小的奈米,雖然晶圓可以切割成更多晶片,並不是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因為良率降低及製程複雜,生產成本更高。台積電先進製程影響的是晶片的性能,例如在AI 的應用及高階處理器。

  • @user-qw7fz8ti6o
    @user-qw7fz8ti6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以前做機械設計的時候 拿過裸8吋的空白晶圓,手會抖诶
    雖然說是片壞的XD

    •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晶片原材料根本不貴,貴是貴在電路的設計【烙印】上~

    • @ChuRainsa
      @ChuRainsa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裸晶就是俗投而已,不用怕

    • @user-qw7fz8ti6o
      @user-qw7fz8ti6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ChuRainsa 那時候還不知道XD

    • @user-qw7fz8ti6o
      @user-qw7fz8ti6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Wind_of_Night 那時候還不知道XD

    • @user-qw7fz8ti6o
      @user-qw7fz8ti6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後來想一想,阿幹 那是片空白石頭 而且是廢片而已 怕什麼鬼XD

  • @user-de4sx2kr9v
    @user-de4sx2kr9v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台灣會成功成為ICT大國
    是時代潮流下必然
    也是當時不得不為的結果!
    40幾年前台灣面臨國際邊緣化危機,導致無力簽任何貿易協定,而沒貿易協定的下場,就是你所有生產的產品都會面臨關稅問題,失去價格競爭力!
    與此同時,半導體身為一個新興產業,它不被納入任何貿易協定範圍內!加上美國為半導體大國,為了自己方便進一步在國際上提出ICT產業不課稅的要求!
    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為台灣出口留下了一條活路,許多資金都從傳產流出,匯集到這個產業上!
    經年累月加上台灣人打拚的精神,自然而然成為目前大家眼中的世界第一!
    沒有任何一件事是憑空出現的,台灣的半導體龍頭地位也是!

  • @user-lh7uj7ee6t
    @user-lh7uj7ee6t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

  • @ngkengin
    @ngkengin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想看泛科學做一集關於電動車電池的系列, 到電池怎麼回收, 環不環保等問題

  • @user-fg5jf5ry3l
    @user-fg5jf5ry3l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7

    現在的幾奈米 己經不是指閘極寛度了
    而是相對於電晶體密度的增加 (指摩爾定律啦)
    就以物理極限而言 閘極寛度是不可能低於3奈米的
    因為 電子穿隧效應 , 使得這樣的閘極寛度 閘極會大量的失去控制的功能!!

    • @PanScitw
      @PanScitw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的確

    • @753093687
      @75309368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这个比较客观。

  • @chihhuahung4728
    @chihhuahung472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因為永遠有新鮮的肝血工程師

    • @Wind_of_Night
      @Wind_of_Night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福利給的好,油水給的多,待過的人都說讚。
      只是肝了點而已~做到肝不動為止~

    • @fenixc1521
      @fenixc1521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人家願意去肝不需要誰去幫他心疼,他們肝的代價也是很高的,你要心疼就去幫那些肝到沒獲得同等代價的人吧

  • @nzcym
    @nzcym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所謂的半導體有分無機半導體與有機半導體,無機半導體又分成元素半導體與化合物半導體。碳,矽與鍺(Ge)是元素半導體。砷元素本身不是半導體,砷化鎵 (GaAs)才是化合物半導體,碳化矽(SiC),矽鍺合金(SiGe)也是化合物半導體。矽晶元是從砂子開始是沒錯,但那也是要使用高品質石英砂,先是走 (封閉爐體無氧) 碳熱反應 SiO2 + 2C --> Si + 2CO 把石英砂還原成矽元素,然後紅熱的矽元素接著氯化 Si + 2Cl2 --> SiC4,然後是精餾SiCl4,再來加氫還原成甲矽烷SiCl4 + 4H2 --> SiH4 + 4HCl,然後是在通電加熱到紅熱的矽絲線上發生的熱解反應 SiH4 --> Si + 2H2。這時候的U型矽棒 (高純但是多晶體構成) 砸碎送給環球晶進行長晶才變成適合製造積體電路的單晶矽晶元。其實多晶矽棒也可以切片做成多晶矽太陽電池。
    半導體經典刊物 SC&SM (Semiconductor and Semimetal) www.sciencedirect.com/bookseries/semiconductors-and-semimetals/ 正腐幾年幾百億的提升大學計劃還不如老毛子的創世紀圖書館,應該全面推動各院校與縣市圖書館的全面電子化,對內把本身館藏品數位掃描變成電子書籍,對外廣泛訂閱國外電子期刊,而且不限制什麼本校師生員資格,開放國人全天24小時隨時免費查閱下載瀏覽。這樣才是以最小的資源投入,最大的提升國民知識程度與看世界的眼界。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老毛子的創世紀圖書館對全世界所有的人開放, 台大以前還有限制本院師生進入的院圖書館......工學院圖書館.,還有只對本系師生開放的系圖書館⋯⋯數學系圖書館.

  • @zefir166
    @zefir16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就算制程还没到极限,效能的提升与成本的提升不成比例也是个大问题,现在最常听到的就是上一代的SOC似乎和这一代用户体验区别不大

    • @lspcnb3747
      @lspcnb3747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边际效用递减,除非芯片有新的应用方式,比如AI算力集群对性能感知比较明显

  • @Peacock3638
    @Peacock363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5

    1)台灣人肯爆肝工作及加班2)台灣政府貼補工業用電,不公平競爭3)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平均薪資低於其他工業國家

    • @user-hr4zw9qg5s
      @user-hr4zw9qg5s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3

      完整的說:台灣的『薪水、繳稅、部分物價』都低於同等級先進國家的水準。(曾看到說有國家薪水很高,但是扣掉稅實際收到的薪水只剩一半。)
      在台灣相對其他工作而言,半導體已經算高薪買員工的肝。

    • @Nemo-my5jr
      @Nemo-my5jr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所以在美國建廠後才想繼續用台灣的人啊 便宜又好用

    • @ncchang5037
      @ncchang503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你的理解有點錯誤

    • @SLApple-hp9ed
      @SLApple-hp9ed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還少了一點, 國家幫助徵地, 剷掉整座山峰.
      台灣還有什麼企業可以這樣幹?
      也只有囂張的台積電.

    • @fsl9579
      @fsl957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SLApple-hp9ed 你的祖國幾乎跟美國國一樣大,幾萬年也剷不完的山,你可以回大陸定居了那裏人很好不囂張

  • @user-gw6fw9cn4l
    @user-gw6fw9cn4l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期待講矽光子

    • @HEYJACK112
      @HEYJACK112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炒股票用的 沒屁用

  • @HeiMiBR
    @HeiMiBR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ASML表示被泛科學冷落😂

  • @onchang6020
    @onchang6020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6:15 -6:30 的叙述 “一開始要把二氧化矽融化...然後讓它漸漸凝固 ...是一個圓形的晶棒..." 有錯誤。
    製作晶棒時,要融化的不是二氧化矽, 而是純矽。當然純矽是從二氧化矽來的,但那是另外一個更上游的製程。

    • @user-hr4zw9qg5s
      @user-hr4zw9qg5s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他說的是『提煉』,把你說的『純汐』從沙、二氧化矽提煉出來。

    • @LiuPh
      @LiuPh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也覺得這裡講的不對(可能術業有專攻,非材料化學專業,會跳過一些重點

  • @Guixu_cosmos
    @Guixu_cosmo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比較近的 可能要看超導體材料 能否做到常溫下工作, 在晶片內能用上超導體 將可使性能又更上一個台階。
    如在低溫之下才能工作的量子電腦 就很難達到普及的地步。

  • @lhongta841
    @lhongta841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喔好看~

  • @753093687
    @75309368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不管从节目中还是下方的评论中都可以看出,现在的台湾半导体产业确实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上了,不过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估计也是最高峰了。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膨脹的中國也是 不曉得誰先死

    • @753093687
      @753093687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user-md4bg6sc6m 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内部规律的,如果说我们大陆有天会衰败感觉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用“死”这个字那只能说让你要失望了。毕竟时间已经证明作为大陆的主体“中华民族”已经存在几千年历史了,你们这一小撮人肯定是看不到这一天。实际上我也挺好奇你们这些人平时怎么称呼自己的种族?

    • @darrenYo6508
      @darrenYo6508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53093687 漢族啊,哪有什麼奇怪的,是不是覺得我們反共就好像背叛祖先?請別把國家跟民族綁一起,你們真的很難跳脫這兩個名詞根本不一樣這件事,另外種族也是會融合的,經過很長的時間都會變,就算台灣人大多是漢人,難道就是中共國的一部分?你們真的想侵略台灣就大方承認又不會怎樣,沒打下台灣一直喊台灣是你們的,你們真的不會覺得害羞的嗎= =另外為什麼台灣人一直很牴觸說自己是中國人,其實跟中共還有中國小粉紅有極大的關係,中共在世界的名聲這麼臭還有小粉紅在世界到處惹事生非,要是你是台灣人也想趕快切割,超級丟臉的好嗎

    • @charlesmongolia
      @charlesmongolia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753093687 他们是滞纳台处

    • @KX-xq7ib
      @KX-xq7ib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753093687 人類還有分種族嗎....你是指黃種人白種人這一種嗎?😂

  • @darlas2007
    @darlas200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影片提到"3D晶片",這似乎是種更複雜更具挑戰性的先進製程技術?🤔

    • @Ethan_2517
      @Ethan_251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主持人的意思應該是指3D封裝,既然平面的Wafer製程已經接近極限了,那就把Wafer堆疊起來;台積電目前最熱門的CoWos封裝就是3D封裝

    • @ChuRainsa
      @ChuRainsa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就多層封裝,快閃記憶體已經在玩了,當然手機那種記憶體疊裝也算廣義的3D封裝

    • @h906230
      @h906230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現在晶片機板都再玩堆疊式,連電池也再搞堆疊式增益,如果無法再突破新技術堆疊式也撐不久,變蓋高樓了😅

    • @user-wr8im6dm5q
      @user-wr8im6dm5q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那請問10年後呢,10年後會怎樣

  • @user-rm6dp5bt8k
    @user-rm6dp5bt8k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好節目!

  • @user-vv3km2wy1u
    @user-vv3km2wy1u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想要看一集黃仁勳說的生命科學相關的

  • @SSRBDAISUKI446
    @SSRBDAISUKI44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5

    現在的TSMC再現進製程就是贏者全拿、大者恆大
    在未來的5~10年內領先地位應該是沒問題
    但仍然還是要小心後面有機會追上的人

    • @yueid6309
      @yueid630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要小心3星了 上次nvidia就是他們代工 至於intel就算了

    • @jorquc9859
      @jorquc985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最要小心的是專門竊取技術的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下流卑鄙招數都用上!

    • @Nasen6239
      @Nasen623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Intel的18A明年量產,不要高興太早

    • @mattlai443
      @mattlai44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fo1xp3ov8n 笑死誰? 40功耗完全沒有比較好, 這一代大家都在取笑都要給顯卡獨立電源
      而且三星有完整產量鏈, 哪是台積電能比得上

    • @user-bt1sn6fq6r
      @user-bt1sn6fq6r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笑死,你台湾人对台积电一无所知。

  •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其實還有成本問題
    就算摩爾定律延伸 晶片繼續縮小
    但有多少廠商願意支付指數型翻倍的晶片價格 只為了把原本ex. 2cm*2cm的晶片縮小成 1cm*1cm的晶片??
    技術辦得到是辦得到 但多少人要買單🤔🤔

    • @user-tp4yc7rj3c
      @user-tp4yc7rj3c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萬事起頭難 我們現在看到的成熟製程一開始也是砸大錢幾十年研發來的

    •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user-tp4yc7rj3c 沒錯 但縮小的效益越來越小 當時砍半可能是20cm*20cm縮小到10cm*10cm減少了300cm² 現在同樣砍半2cm*2cm縮小到1cm*1cm只減少3cm² 而且還有其他留言提到的散熱問題

    • @Nemo-my5jr
      @Nemo-my5jr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hhorace_hsu一般民生當然用不到 但對於專業領域 演算或是軍事全世界都搶著要
      在這些領域 “效益”已經不是重點了 “極限”才是他們追求的

  • @drinksowater
    @drinksowater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今天股票再創新高😘

  • @Kevindvt
    @Kevindvt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2寸的晶圓主要生產特殊二極體與電晶體,6寸的晶圓以Power 電源管理為主,不是只有8寸、12寸而已!

  • @user-qg3uy7kb6x
    @user-qg3uy7kb6x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工程師真的是國家的中堅力量,應該要從小多多培養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吃魚喝茶工程師 車手工程師 哈麻工程師

  • @waldozhou6907
    @waldozhou690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当核心设计软件,设计技术,制造设备,原材料都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上,谈何称霸或主宰。

    • @jerryfoxcp9
      @jerryfoxcp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什么都要一把抓,到头来你什么都要自己来~人家团队合作早就把你甩在脑后了~

    • @siva31841
      @siva3184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麵包店還要自己種小麥、養雞、養乳牛,否則永遠不能成為麵包霸主

    • @user-vp6gt5lj8p
      @user-vp6gt5lj8p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小粉紅還是不了解民主國家商業活動分工合作的模式。

    • @user-el6ru3tq1c
      @user-el6ru3tq1c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中國有世界前十大企業嗎

  • @Sammy-uq8hg
    @Sammy-uq8hg Місяць тому

    您好請問一下 ,能更簡化一下這嗎,謝謝你,大概即可...可以忽略細節
    1.一台iphone需要多少晶片bom使用量多少
    2.一台汽車需要多少晶片bom使用量多少

  • @wudaul3324
    @wudaul3324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專業頻道

  • @ohioohiyo
    @ohioohiy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十萬青年十萬肝,GG輪班救台灣

  • @Coco-ti4fg
    @Coco-ti4fg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台灣產業過度集中在電子業,對其他產業產生排擠效應也不是好事,政府應該多多幫助電子業以外的產業

    • @swallowjones
      @swallowjones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我之前就說過這事了,不過以目前台灣的社會氛圍來說,大都聽不進去,更甚者說你唱衰台灣,護國神山嘛,山怎麼可能會倒呢,反正現在大家就覺得只要這座山不倒台灣永遠就會好~!

    • @jackh0
      @jackh0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可能是台灣人賭性堅強的民族性吧,很喜歡把雞蛋放同一籃子裡。

    • @kispchang1839
      @kispchang1839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挺你,政客上台只想發展半導體業與電子業,因為不用太用心,補貼半導體電子業要啥給啥,就能交出好的數字,就能催眠全體人民所得超越日韓政績非常的好,半導體及電子業從業人員更自認為台灣小國只能發展半導體電子業,但半導體與電子業從業人員有達到3成人口嗎? GDP也沒有佔到4成以上,台灣有6~7成的GDP是不靠半導體電子業,世界一堆富有國家也沒有半導業與電子業,特別是每個候選人與政客整天說科技業,但是科技業電子業解決不了結構性失業人口,只有全面發展各種民生產業才能消化龐大的結構性失業人口,半導體電子業進入需要相關理工背景還有年齡限制,解決不了許多像是中年轉業 中高齡失業 還有許多非理工的年輕人的就業人口,也就是說再怎麼發展電子業也只有一小群人受惠,解決不了大市場就業人口。台灣一樣萬年低薪,如果台灣半導體電子業真這麼罩,他們賺錢就能帶動內需消費與薪資成長,那怎麼30年來起薪還在20幾K,幾乎不動。這就說明單純只發展半導體電子業忽略其他產業,是無法強國的,特別是半導體電子業在國家科研應用領域上的提升,幫助也不大,台灣電子業只侷限在消費性電子零組件技術,對於國家整體科技水平提升上的含金量真的不大

    • @tiaosam3993
      @tiaosam3993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我笑了,你們不知道台灣的半導體也把台灣傳統的化工產業也順便提升上來了嗎?去了解一下半導體產業的原材料吧😂😂😂

    • @jackh0
      @jackh0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把話題轉移到化工業,還是無法掩蓋台灣產業發展過度集中依賴,還有那賭性堅強的民族性問題。

  • @Simon_Cheng
    @Simon_Cheng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日本當時的半導體是 DRAM,合併之後叫爾必達,現在是被三星和海力士搶走。
    東芝半導體主要是 Flash Memory,現在叫鎧俠,主要市佔也是被三星拿走。
    中國有一家叫長江存儲,就是做上面所述的產品。

    • @user-hg5dz6gt2q
      @user-hg5dz6gt2q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更新一下,爾必達在2013年被美光買下搂,現在台中前瑞晶(爾必達)就是美光

  • @rickykao8187
    @rickykao818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4:00 補充一下,這種前後文講Silicon是指晶片,而不是指矽這個材料,Silicon Engineer也不叫矽工程師

  • @user-tk5or9go3d
    @user-tk5or9go3d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跟原本想像的不同,以為會看到很多實地拍攝的畫面,果然還是很機密不能隨便拍的吧!

    • @g9261503
      @g926150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請體諒一下,對岸用舉國力量,很想利用台灣資訊流通自由,來騙我們以及複製他們需要的資訊。

    • @h906230
      @h906230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本來就是啊!,員工都限制了何況採訪😅台積電是連手機都不能進公司的只能丟再車上,我跳槽的同事說的,上班根本與外隔絕,家裡有事只能打公司內部分機找,所以休息時間就是休息沒手機可滑

    • @user-md4bg6sc6m
      @user-md4bg6sc6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想看的話 有類似的模型基 跟 骨董 可以到學校看看

  • @ufjk0816
    @ufjk081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7

    台灣沒有蔣經國,孫運璿的努力,現在恐怕也是不行的

    • @user-oe1hk2mo4c
      @user-oe1hk2mo4c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同樣的,若當年的蔣經國及孫運璿不努力發展經濟的話,那現在有誰會紀念他們呢?所以重點還是要努力才行,而且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有機會站上頂尖,台積電就是像這樣從公司創辦開始就不停的努力不停的改進製程下到現在才有辦法一步一步的站上以及站穩晶圓製造的頂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