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素材被删!找不到素材?影视飓风是如何摆脱丢数据噩梦的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5 тра 2022
  • 丢失数据是所有人的噩梦!本期视频分享了影视飓风从命名到备份的数据管理全流程,希望对各位的数据管理有帮助~
  • Фільми й анімація

КОМЕНТАРІ • 182

  • @Move2USA2022
    @Move2USA2022 Рік тому +2

    對電影工業命名非常感興趣,本期節目太👍了
    我終於有希望整理好我的素材了😂

  • @frankli4923
    @frankli4923 2 роки тому +2

    之前就找过这类视频。这是第一次让我感觉不错的。虽然不是从事影视行业,但是对于生活和工程制图等的数据存储上意义挺大的。

  • @shunwang1688
    @shunwang1688 2 роки тому +2

    很有前途的公司。从你们刚开始创建我就开始看你们的们每期的视频。很不错。每一期都认真的做!叫我这个老视频爱好者很佩服。因归正传,你能否做一期小型团队用NAS在线4K剪辑【4-5个人】用什么样的设备。

  • @jasonzhang5732
    @jasonzhang5732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我是自己组的NAS,我实现的自动备份方案是NAS自动定期同步我主机里的重要数据,NAS组了RAID,不怕数据丢失,然后同时云同步到两个云盘里。一个是Microsoft的Onedrive,一个是Google云盘。方案完全是自动化的。你们需要的是开发一个Web UI的素材管理系统。目前手工的方式效率还是太低,像什么文件命名规则完全可以靠程序自己来实现。

  • @hongbofu8938
    @hongbofu8938 2 роки тому +8

    如果个人or小团队只使用SD卡,我倒有一个可以完全避免被格卡的办法。准备一个开有一条缝的小箱子,开拍前上锁贴封条,每拍完一张卡,把卡就像坐公交投币一样投进箱子里,直到项目结束由DIT亲启然后再备份。类似的箱子也可以准备多个。优点是卡绝对不会被误格,但缺点是要用很多卡而且不适合特别贵的介质(例如CFE和RED的ssd😄)。

    • @kenwei8434
      @kenwei8434 2 роки тому

      这个只适合个人吧。 人数稍微多一点点,工作流就会变成动态。 你这边拍2镜的时候隔壁已经在剪昨天拍的1镜了。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于动态工作流程有很大的阻碍。 等于强行打断了流水线。

  • @iry520
    @iry520 2 роки тому +1

    受教了,很基本…所以很重要。真心覺得這部影片講的不錯。

  • @cnqdmght
    @cnqdmght 2 роки тому

    真的太棒了, 会越来越好. 比那些没用的评测视频 好太多了

  • @jimmyminecraft0318
    @jimmyminecraft0318 Рік тому +15

    Tim有想過請公司中負責處理資料儲存的工程師跟觀眾分享一下目前影視颶風NAS的架構設計嗎?雖然可能比較技術性(相對枯燥),不過應該有不少觀眾是有興趣的,也可以連帶將網路的設計也講一些,說說公司中其他同事是如何使用這些硬體進行高效率的剪輯工作~

  • @LiuKuanLiam
    @LiuKuanLiam Рік тому +1

    對謎名等等跟文件管理很有興趣

  • @jiangshao2083
    @jiangshao2083 2 роки тому +41

    对于数据的存储,包括但不限于影视行业,我的建议是采用二热一冷的方法,其中冷备必须异地存放,对于网盘备份我是不推荐的,原因倒不是丢数据,而是泄密,你选择的第三方公司的制度是完善的,这个我不去否认,但是你需要知道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只要是人,就会有人性的弱点,存储在公司内部,和把机密数据交给第三方,我还是选者重要的数据自己保存,哪怕多备份一个,自己麻烦点,怎么都比丢数据和泄密强。

    • @FlameRat_YehLon
      @FlameRat_YehLon 2 роки тому +3

      网盘的话可以考虑端到端加密传输,只异地存放加密过的版本,当然密钥的备份就得另外想办法了。 而且其实自己折腾的异地备份方式也不见得会比(付费)网盘安全,因为不管怎么样你的数据都不会一直在你的眼皮底下。
      另外,对于电子母带这种并不存在泄密风险的东西(毕竟你都发平台了还有啥好泄的)我个人感觉也许主动放PT站甚至普通BT站,交给所有人,可能会比自己想办法备份要好些。只要地球不毁灭,这种免信任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大概率都不会彻底消失。

    • @noahreachead9015
      @noahreachead9015 2 роки тому +3

      @@FlameRat_YehLon 网盘放OneDrive或者Google Drive基本上没有什么泄密的风险
      实在不行还可以自建NextCloud网盘服务

    • @albertwang5974
      @albertwang5974 2 роки тому +4

      ​@@noahreachead9015 Google Brain每天都在扫描Google Drive里面的内容学习新技能,你的数据有没有被读取取决于你的数据是否对Google有价值!

    • @Rextsaiyo
      @Rextsaiyo 2 роки тому +3

      中小企業沒必要杞人憂天浪費資源,等有到那麼大規模的公司再去搞就好...

    • @HutjeSiu
      @HutjeSiu 2 роки тому +1

      @@Rextsaiyo 應該説看行業性質 手裏的客戶資料放公有雲 泄密了不坐牢你在這行也走到頭了

  • @ToyoBunko
    @ToyoBunko 2 роки тому +15

    我一般准备两套卡,隔天用同一套卡,拍摄前再格式化。这样素材在卡里有一天以上的缓冲时间。

    • @AndreFR007
      @AndreFR00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6张卡轮着用,不忙时候会看到一个月前的素材...

  • @TheLeereeve
    @TheLeereeve 2 роки тому +1

    文件命名规范以及数据目录结构的设计及不断完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异地备份取决于数据的重要性及成本效益比。

  • @onlyouwang
    @onlyouwang 2 роки тому

    tim的视频制作实在太精良了,简直就是cctv的水平

  • @poppycat
    @poppycat 2 роки тому

    感謝分享,很實用👍

  • @zyproduction9412
    @zyproduction9412 2 роки тому +49

    前几天拍摄时卡的空间不足,想把第二张卡格掉但被我的好朋友格了第一张卡。当下就是崩溃的,明明拍摄了那么多好素材就这么没了搞得我们废了两天补拍了那些素材

    • @user-you-father
      @user-you-father 2 роки тому +4

      所以名字上来看你比他们少个“飓”

    • @zyproduction9412
      @zyproduction9412 2 роки тому +1

      @@user-you-father 对啊

    • @noahreachead9015
      @noahreachead9015 2 роки тому

      格了可以恢复

    • @zyproduction9412
      @zyproduction9412 2 роки тому

      @@noahreachead9015 试过了,跟着网上的做但没有一个能成功恢复

    • @user-bt2yl8xm9t
      @user-bt2yl8xm9t 2 роки тому +2

      @@zyproduction9412 除非是完整格式化或進階的,不然快速格式化應該都等同沒格,我硬盤跟卡都誤刪過也格過,幾乎能不花錢簡單救回,我有用過蠻推的是finaldata跟R-studio,都蠻簡單好用的。

  • @YANG_YI
    @YANG_YI 2 роки тому

    剛好我剛買一台新電腦,看完這個影片能讓我以後的檔案管理做的更好,減少出錯的可能性。

  • @Jonepeng
    @Jonepeng 2 роки тому +2

    Tim,你做的完全是一个人影视行业的高科技公司! 拍视频、做软件、出产品!太厉害了👍🐮

    • @HutjeSiu
      @HutjeSiu 2 роки тому +3

      一個人?這麽大的團隊是吃素的?

    • @MrZhang-cd6xv
      @MrZhang-cd6xv 2 роки тому

      他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团队

  • @user-og8tj2ne4r
    @user-og8tj2ne4r 2 роки тому

    学到了,我一会回宿舍就把自己之前拍的好多照片重新命名编辑下,然后把硬盘的一些文件夹按序号重新组合排列下

  • @eddietan2022
    @eddietan2022 2 роки тому +27

    如果人生中必有一劫,必须在里面三选一,我会选任何一个。可惜没如果,三个我都遇到了🙃

    • @xiaowu2737
      @xiaowu273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请说出你的故事

  • @dyong888
    @dyong888 Рік тому +1

    I built a FreeNAS box for my pictures and video have been using it for years. Rock solid. I backup on HD and store them offline. Also Scrub the ZPool once a month and use enterprise drives. I plan to build a second FreeNAS box and replicate over and do nightly Snapshots.

  • @RadicalBerry
    @RadicalBerry 2 роки тому

    视频太棒了,学到了学到了

  • @xgXanthys
    @xgXanthys 2 роки тому

    考虑上套sony的存储 还可以通过人像找到素材,另外磁带也是文件方式来保存

  • @andyoy9686
    @andyoy9686 2 роки тому +1

    MAC系统下访问nas一直有两个问题希望有经验的大神分享一下经验.1.已经是万兆内网了,启动后第一次打开的速度还是有点慢,第一次打开要在那来回点击两次才能刷新文件夹及文件.2.每个共享都要手动去连接一次应用程序才能有权限访问.

  • @kobeat5247
    @kobeat5247 2 роки тому +6

    这种命名方式,在以前做设计和印刷的时候就已经在用了,可是现在的拍档完全不接受,还不能理解。。。。。。哎

  • @sanshistudio7217
    @sanshistudio7217 2 роки тому

    前面文件夹结构和命名标准与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 @ArdenDIY
    @ArdenDIY 2 роки тому

    受益良多^^

  • @zhihaolu3927
    @zhihaolu3927 2 роки тому

    群晖nas有个Cloud Sync可以同步传送到网盘,应该是基于WEBDAV做异地同步存储。可以考虑用这个方式建立异地存储。

  • @jas791230
    @jas791230 2 роки тому +1

    受益良多!
    想詢問9:11 ATRX.的記憶卡是給RED用的記憶卡嗎
    如果是的話想詢問搜尋關鍵字~

  • @aoyoudaqiantazhetianyinerlai
    @aoyoudaqiantazhetianyinerlai 2 роки тому +3

    我都遇到過的,B的情況跟我不太一樣。記得第一次去同學家玩,看見他教材上寫著“備份”是可以把文件以一種形式給複製保存,然後是可以還原的。結果我就把手機內容給備份了,格式化內存卡去了,後來發現我辛辛苦苦下載一年多的文件都沒有還原出來,當時我太崩潰了。
    原因是因為那時我沒有電腦,手機還不是現在這種智能手機,我是每天用2G網速以幾十M的速度下載成2、3G音頻資料,結果一下子就沒了,那種崩潰感真的是……。真是好奇心不僅會害死貓呀。
    C選項我也遇到過的,要不就是顯示文件無法打開,要不就是打開播放到一半就沒了,顯示文件有問題,要不就是現實需要先格式化,然後再執行下一步操作。

    • @andydavis7377
      @andydavis7377 2 роки тому

      不要认为备份了就万事大吉,还有一个重要操作叫校验。

  • @chinwen0
    @chinwen0 2 роки тому +2

    不確定你們架構如何,如果要同時在線剪輯,可以考慮用ISCSI ,用SAN需要HBA卡,
    每座線上剪接FileServer Full-SSD or Multi-tier (確認需要的DISK IO 上限 ), 網卡100GB x n Port Trunking ,但我不確定iscsi 用 port trunking 對傳輸效能的影響,可能需要找技術文件
    Switch 8 or 4 x 100G QSFP + 48 or 96 10G Base-T (可慮需要用10G 的人數)
    第二座備份的 FileServer 就直接純機械硬碟就好了

  • @VincentAn
    @VincentAn 2 роки тому

    网盘还是推荐NAS直接备份到亚马逊,速度没问题,只要是访问少的还可以用亚马逊的冰山,一年花不了几个钱

  • @ipconfiger
    @ipconfiger 2 роки тому

    可以用OSS的冷数据存储方案,比普通网盘便宜

  • @dabobo.
    @dabobo. 2 роки тому

    巧了我家里也买了威联通的951N。性价比可以!

  • @fritzhopper5145
    @fritzhopper5145 2 роки тому

    我拆了一台路由器外接raid阵列,所有东西工作时备份。不过我命名是用打代码的naming convention,虽然命名时舒服找起来是个噩梦。

  • @settlenever236
    @settlenever236 2 роки тому +1

    要不考虑一下公有云的对象存储功能,里面有个归档数据存储就很适合。公司内部剪片使用san架构,一年内的数据存储在本地低速率的存储设备中方便调用,每次拷完卡的原片直接实时上云存储到公有云对象存储中的归档数据类型中作为备份避免数据丢失。公司内部做好网络攻击预案,合理划分网段并制定不同的安全策略做好网络隔离避免攻击蔓延其他部门。

  • @user-eh2fo9wj4t
    @user-eh2fo9wj4t 2 роки тому

    第一!好希望Tim大哥点赞我的留言

  • @Jackie-fx9kp
    @Jackie-fx9kp 2 роки тому

    san的交换机挺贵的,除了思科就博通,欢迎选购思科产品。

  • @t0nyxu
    @t0nyxu Рік тому

    我是拷卡到Synology NAS,NAS会自动备份到Azure Storage (公司有送每个月$150的credit 够用了)

  • @NStan0331
    @NStan0331 2 роки тому

    Thanks for sharing.

  • @user-fg7xj7nu3x
    @user-fg7xj7nu3x Рік тому

    NAS绝对是一个能大幅提高团队幸福感的东西

  • @barbielxu3545
    @barbielxu3545 Рік тому

    厉害呀!gate拿走了,点赞

  • @stephenzhao9773
    @stephenzhao9773 2 роки тому

    Good,还自己研发软件

  • @namc8481
    @namc8481 2 роки тому +13

    可以做兩台NAS(free nas),公司那台虛擬機開成軟路由器,然後兩台NAS每天晚上自動備份
    CPU用二手志強E5

  • @hadeshu957
    @hadeshu957 2 роки тому +1

    磁带是冷备,归档的好选择,可你必须有恒温恒湿的存储空间。

    • @user-ti4cm5yf6m
      @user-ti4cm5yf6m 2 роки тому

      不仅如此,磁带还需要磁带库来自动的重新擦写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还需要定期更换清洗带来清洗磁带机的读写装置

    • @hadeshu957
      @hadeshu957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ti4cm5yf6m 磁带库倒不是必须的。磁带库只是自动帮你放磁带,这个手动也行。每盘磁带上做好标记,同时软件里也对磁带做好标记就行了。清洗带倒是蛮贵的,比数据带贵。还定期要用。清洗带使用了一定次数就要更换掉。

    • @user-ti4cm5yf6m
      @user-ti4cm5yf6m 2 роки тому

      @@hadeshu957 手动也不是不行,但是大量的磁带都需要定期倒的话得专门安排人了,这人工费拿来升级机器取代人工也许会更划算。

  • @user-sq2qd3pz4f
    @user-sq2qd3pz4f Рік тому

    個人是只備份原素材 , 因為幾百年才會讀一次。磁帶一份 硬碟一份 剪輯好的4K就只丟油管 B站 等等支持4K的平台 下載下來基本上畫質沒損失多少 但少了備份的成本又有收益一舉二得。

  • @xinwang2665
    @xinwang2665 2 роки тому

    如果谈到人生一劫会遇到这些,我觉得这三个一起遇到也是人生中微不足道的插曲。

  • @playback3
    @playback3 2 роки тому

    工作站NAS我只推薦翼王的視頻!

  • @alicehuang2993
    @alicehuang2993 2 роки тому

    专业

  • @richie8630
    @richie8630 2 роки тому +1

    G-RAID组的8盘位RAID5我们坏三个了。。。。。建议还是RAID6+多阵列备份。。。。。莱斯12BIG 120TB版本我们也坏3了。。。。切记,一定要多备几份再好的RAID也没多备份有用,缺点就是烧钱。。。。。。

    • @user-gx1px8yj4g
      @user-gx1px8yj4g 2 роки тому

      如果商用,建议机架,哪怕是淘汰的洋垃圾稳定性都比这种阵列柜要好,唯一缺点就是占地方。

  • @ttanxu
    @ttanxu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不知道hash校验是什么 hash校验是个总称 md5也是hash校验的一种
    难道是sha1?

  • @tanmiba
    @tanmiba 2 роки тому

    如果你怕网盘视频被和谐一是可以压缩加密(消耗时间)二是直接改其他扩展名。

    • @user-ti4cm5yf6m
      @user-ti4cm5yf6m 2 роки тому

      压缩的话容错率就会降低了,而且谁知道网盘服务商会怎么搞,总之不太安全,不能依赖这个

  • @Eric-uj2iq
    @Eric-uj2iq 2 роки тому +4

    科技的進化真的很快
    10年前還是一代霸主的 BD 都完全不再考慮範圍內了🤣🤣🤣

  • @nekobaphotography7055
    @nekobaphotography7055 2 роки тому

    那個 想問一下 DAVINCI可以怎麼輸出PRORES格式
    我目前都是上網查DNxHR對應PRORES的規格去做輸出的

  • @skyoojaa
    @skyoojaa 2 роки тому

    SAN 也是除了贵没有其他缺点。

  • @user-jc6ws2rg6o
    @user-jc6ws2rg6o 2 роки тому +1

    磁帶
    1.有發霉的問題,要提供非常良好的儲存的環境。
    2.多年後有相容性的問題,新的磁帶機不一定能讀出。
    SAN
    1.有不同廠牌相容的問題,建議還是用NAS。

  • @tanmiba
    @tanmiba 2 роки тому

    三备二介异地我就是这样做的。

  • @kimjason5294
    @kimjason5294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们公司在开发素材、成片、生产流程的管理系统,希望能把这个过程简化下来

  • @kelvin5006
    @kelvin5006 2 роки тому

    来了

  • @ithinker5833
    @ithinker5833 2 роки тому

    能否做一期NAS的

  • @yongchen6989
    @yongchen6989 2 роки тому

    把卡当成一次性的用,拍满了就换新卡

  • @panhua9535
    @panhua9535 Рік тому

    請問 9:30 媒體管理的功能在PR中的關鍵字叫做什麼?

  • @kewenzhou9953
    @kewenzhou9953 2 роки тому +1

    磁带备份,这方法不可靠。单盘限制,1.管理不方便,你需要对每个磁带都有做好记录,还要准备管理系统来管理这些文件对应的磁盘,2.单盘空间浪费比较大,不可能对没一块磁带盘记录满员,3.对后期文件越大,单盘容量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这部分不适合,4.前期和后期磁盘备份的硬件和消耗品磁带都不便宜,5.保存环境有要求,对磁记录保存有特殊环境要求。6.用磁带库方式,价格和配套软件的价格更加贵。我这里的备份,NAS同步到云存储,例如AWS S3,阿里云盘,天翼云盘等,每GB费用要远低于用磁带方式保存,对总TCO来说,用云方式的备份性价比极高。假如有兴趣,我们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可以详细谈谈方案。

    • @andydavis7377
      @andydavis7377 2 роки тому

      你说的缺点1,2,3,在磁带库和专业备份软件NBU, TSM 的加持下,都不是问题,多少年前就已经妥善解决了。不过因为价格和管理复杂度原因,目前也不常见了。

    • @kewenzhou9953
      @kewenzhou9953 2 роки тому

      @@andydavis7377 就是因为这样的缺点,所以慢慢在普通商业模式下使用人更少。

    • @namc8481
      @namc8481 2 роки тому

      磁带很便宜,而且一帶能上好幾TB,就磁帶機貴,網絡儲存有保安問題。磁帶機也可以用租用

    • @macklee1427
      @macklee1427 2 роки тому

      @@andydavis7377 是的,磁带本身就是用来归档的,何况这些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

  • @kevin87051819
    @kevin87051819 2 роки тому +1

    Google雲端不會刪你黃色內容的 放心:D

  • @frankcao7519
    @frankcao7519 2 роки тому

    👍👍👍

  • @masike
    @masike 2 роки тому

    来个nas

  • @yueshen9606
    @yueshen9606 2 роки тому +1

    我选A,至少只是缺了一条素材。而不是一整张卡的素材🤣

  • @skystaryy
    @skystaryy 2 роки тому +1

    首先好奇为啥不直接买云服务器异地备份,而是传网盘,其次家庭装修用NAS可以直接考虑上光纤了,最后想说关于命名还是从字幕组学来的,现在知道他们是沿用了影视行业的命名规范
    PS:应该让公司程序开发一套自动拷卡和定时异地备份的程序,可以参考巫师后期的视频,ua-cam.com/video/yQnFYUFy5zw/v-deo.html,磁带机参考翼王的视频,不需要整个机器,ua-cam.com/video/Ud29_D8A430/v-deo.html,家庭光纤参考科技宅小明的一些列视频,ua-cam.com/video/3aW_U3HgXwo/v-deo.html

    • @FlameRat_YehLon
      @FlameRat_YehLon 2 роки тому +1

      直接买云服务器还不如直接买块存储,反正只是要空间而已,买冷存储还能便宜一些,只是冷存储取数据要另外给钱。另外,字幕组的内部命名和外部命名很多时候是不同的,外部一般是[组名]片名.规格[备注].文件格式这样,但内部就很随意了,例如我在的组一般是[版本]内容[上传者][备注].文件格式这样。

  • @littlemonkey993
    @littlemonkey993 Рік тому

    命名成20220222这种并不合理。更好的是2022.2.22或2.22。这样辨识日期更快更短。每年一个总的folder就可以免去年。不然有很多文件在一起眼睛会花掉,浪费时间看一堆数字,效率不高。

  • @ccming
    @ccming 2 роки тому

    为什么是下横线而不是横线,Google 的推荐是横线,编辑文件名字的时候横线也更方便因为他可以帮助分词

    • @user-ov3yi2st9g
      @user-ov3yi2st9g 2 роки тому

      不同场景的用法不同,想要谷歌搜索的到的话确实使用横线更容易分词,但是在命名文件方面很受编程的影响,因为常常软件创建的日志等文件比较有条理,大家便学习软件的命名方法,而很多编程语言不允许横线的出现,特殊符号只能下划线,所以软件创建文件常常是下划线的。

  • @ringollaoz
    @ringollaoz Рік тому

    提醒一下 kocard 2.0.1版本開始收費了 一樣可考但校驗報告需要付費 目前149RMB

  • @wuzepeng6225
    @wuzepeng6225 2 роки тому

    眼镜框啥牌子呀?

  • @ximiao6430
    @ximiao6430 Рік тому

    我用的是微软的SHAREPOINT,一个SHAREPOINT站点就是25T,可以试试看。

  • @ralphzero1
    @ralphzero1 2 роки тому

    8:51 突如其来的骚,闪了Tim Cook的腰

  • @0x.Vincent
    @0x.Vincent 2 роки тому

    Google Drive 2T + OneDrive 5T x3 + Mega 400G + iCloud 4T😁

  • @user-km6of4hh7k
    @user-km6of4hh7k 2 роки тому

    司波图:我出息了呀

  • @xiaxia686
    @xiaxia686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以为备份过好几份(云端,NAS,本地)的重要素材,却怎么都找不到。。

  • @trainlooper
    @trainlooper Рік тому

    2022耐用度硬碟越來越像SSD相同等級, 而且硬碟廠商直接打出買企業硬碟送兩年資料救援, 意思是硬碟隨時會byebye我們有救援服務請安心購買, 磁帶10年前使用經驗就是copy完成一段時間就要拿出來讀取一下確認資料, 有時候備份磁帶放久了場所條件不好還會發霉, 磁帶機要固定時間清潔盡量用外接別裝電腦機殼上變成吸塵器容易故障, 消費等級硬碟磁帶使用經驗

  • @user-lg7dv1px9w
    @user-lg7dv1px9w 2 роки тому +3

    谢谢你 tim
    但是我还是忘了拷卡

    • @user-lg7dv1px9w
      @user-lg7dv1px9w 2 роки тому

      所以B站和油管为什么时间差了这么远

    • @subways-sun4059
      @subways-sun4059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lg7dv1px9w 盲猜是yt忘了投了(

    • @cyq9
      @cyq9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lg7dv1px9w B站签约UP都有被要求在其他平台要延后一段时间上传

  • @ggininda2633
    @ggininda2633 2 роки тому

    SAN Storage都出來了 有夠誇張

  • @LiuKuanLiam
    @LiuKuanLiam Рік тому +1

    格式化,自少我可以嘗試恢復

  • @donmin3625
    @donmin3625 2 роки тому

    可怕

  • @gtdao
    @gtdao 2 роки тому

    影视飓风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 @lei-dd
    @lei-dd 2 роки тому

    我用NAS做过的怪事就是扒91

  • @chrissun9960
    @chrissun9960 2 роки тому

    了不起 好复杂

  • @jasonlee5345
    @jasonlee5345 2 роки тому

    我特么都遇见过。。。

  • @kkaakkaa2435
    @kkaakkaa2435 2 роки тому

    毫無疑問選b...救回機會最大

  • @DreamwareN
    @DreamwareN Рік тому

    windows上我记得文件夹或文件名太长的时候会出问题

  • @houpi7193
    @houpi7193 2 роки тому +5

    片尾太瞎眼。。。不敢直视

  • @slevinshi3761
    @slevinshi3761 Рік тому +1

    文件夹和文件名命名最好别用中文,因为e文对于大部分的编辑后期等软件更友好,对于相关的存储备份系统也是同样如此。

  • @goonericy8515
    @goonericy8515 2 роки тому

    主播的艰难选择

  • @user-kj2tg5sb3o
    @user-kj2tg5sb3o 2 роки тому

    原来Tim在这也有号

  • @HeloWei
    @HeloWei 2 роки тому +1

    呼叫无情开评

  • @user-tu8eq6ru3g
    @user-tu8eq6ru3g 2 роки тому

    你好扫啊,tim

  • @SkullCrossBones
    @SkullCrossBones 2 роки тому

    all in boom

  • @peterlin963
    @peterlin963 2 роки тому

    百度网盘图便宜吗... 阿里云速度快 不会和谐

  • @tobiichi-gh3yk
    @tobiichi-gh3yk 2 роки тому

    用git或許不錯?

  • @user-uj4cs7mq1f
    @user-uj4cs7mq1f 2 роки тому

    大哥 我可以提个意见么 你的手动作太多导致不自然了=。=

  • @zxmr6743
    @zxmr6743 Рік тому

    太简单了。。。NAS+ISCSI+40G总带宽+10G到桌面+zfs+数据底层快照(防止有人误删)+rsync第三方存储介质+磁带数据备份+详细分权管理即可。

    • @ianlau9165
      @ianlau9165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没想的那么简单 ZFS在高随机IO的时候全部都用存储内存了 如果出现异常会可能造成素材部分损坏 本质上还是要将offline和online的剪辑调色流程拆开 工程IO负载到多机头上 至于现在的存储技术 外部IO往内部总线的极限上拉就行了 40G总带宽这个差不多是08年的华龙之类国家队的标准水平 那时候还是跑的IB协议

  • @sogo4567
    @sogo4567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狡兔三窟,数据不丢

  • @dylanhsieh1328
    @dylanhsieh1328 2 роки тому +2

    8:50秒我不行ㄌ..

    • @hio3704
      @hio3704 2 роки тому +1

      恶心心!再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