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性消費到反向消費,精緻窮到省錢,中國年輕人經歷了什麼?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7 лют 2025
- 成為會員支持我們每天更新優質內容:
/ @withmoney
追蹤IG以便掌握最新資訊: / withmoneyrnp
也可以Follow 我們FB喔: / withmoney
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 記得訂閱, 讚好和分享, 我們下一集再見, 掰掰~
我們為了更好呈現文字內容會適當使用有關畫面,若相關畫面有版權問題懇請通知我們,畫面會立即刪掉或模湖處理,謝謝
richy.entertainment.ltd@gmail.com
本影片的資料主要來源為網上與社群媒體,
資料眾多未能一一查實,資訊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內容僅供參考。
志在分享,如有誤點,歡迎指正。
「台灣17歲女生英文創作,已累積9本作品!」
窮奢IG每日更新世界資訊👇🏻
instagram.com/withmoneyrnp/
先中出窮!😂 才會精緻窮 😂 就是沒錢沒環境還自私自利生小孩 😂
😊😊
民眾從假富到真窮,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真的荷包沒錢;
將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用心規劃自己的未來,而不是追求旁人的崇拜目光,也不失為是個不錯的發展方向
其實我跟很多小粉紅似戰似聊(?) 滿多人心裡很明白,就是不能講
其實最後一段,一直都適用呀!
物價上漲,所以花錢要節省,會省錢的原因是因為沒錢,想要賺錢要有工作,但是沒工作等於沒錢,就算有工作,賺的錢也不多,對底層的人來說,所以年輕人不是理性省錢,而是大環境的改變,逼迫他們不得不省錢
作为一个中国年轻人,我不买房不买车,仅仅想买衣食住行这些生活必须的东西,还有就是一些便宜但是能带来幸福感的花销上,比如我会花钱在咖啡和茶叶上,每天也会买点小零食,很快乐
我在年轻时就不花费在咖啡茶这类饮品,只喝白水,不止省下一笔也没有依赖咖啡因的问题。
那就是小確幸唷!
哈哈,我对这些东西也没什么兴趣,年底打算好好装个电脑,舒舒服服打游戏,买房是不可能买房的,买了房等着房子烂尾然后被开发商打吗?😂
@@arthurma2439 我配了两万的电脑感觉都能跑多好几年。。。一个月撑死买两游戏,(我还有其他不氪金手游在玩)结果在外面花的钱远没有之前没好电脑的时候多。
结婚买车买房三不买我等着老死的时候苦几年算了,身边就有惨痛例子,结婚的朋友头发掉得飞快。
@@arthurma2439 這才是眼光放遠的年輕人
以前認為生活越簡單越好。現在是想要簡單生活卻很難,通膨吃掉很多費用,連維持生活都變奢侈。
在北美,年輕人的情況也一樣不樂觀。近幾年和父母同住的年輕人首次超過50%,這在尊崇獨立至上的美國是以前很難想像的,可現實就是如此,年輕人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沒錢就無法耍酷。
知識經濟時代,無法應用知識於工作的人都不樂觀,必須用粗重體力的知識工作者很搶手,高知識者也很搶手。
@@Jenq12076 不錯,也即是能夠凌駕於AI之上的人和AI無法取代的人。
年輕人是指幾歲到幾歲啊?
我们也一样啊,以前国内还以啃老为耻,最近几年都不提了,甚至6个钱包贷款
不和父母住怎么带娃,托管不靠谱也很贵,除非有个全职带娃
本集有種非常強烈的「明明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卻避而不談,硬要從其他方面去找原因」
為了頻道的生存你們也是辛苦了
一向如是😅
@@user587-bba 共產黨啊還有什麼....
倒车帝
@@bestchivalrylol膚淺。該頻道也不過是實事求是抱新自由主義大腿而已。台灣人哪裡會懂。反共就對了⋯
倒车帝功不可没
食物盲盒概念有吸引到我。思考三餐要吃什麼很費神,用訂閱制每天送來什麼就吃什麼,我覺得也不錯。
然後打開:薄荷巧克力炸雞(X
@@huangdx6345 這個我會吃
@@huangdx6345 因為是賣剩的東西裡抽, 所以不太有機會抽到那種.
反而像我這種不吃內臟的人, 真的不能去抽盲盒. 因為抽到吃不了的東西的機率頗高的.
吃到肚疴的點算😅
榴莲pizza?😂
很好阿,老實的面對自己,能度過才是真的進步
中國也終於走到這一階段了
身為小時看著大家還說台灣錢淹腳目,念書時出現喬治瑪莉現金卡,畢業工作後卻出現大家緊縮消費追求CP值得世代
看到中國經濟走到這一部,雖然是預料之中,但也只能感嘆了.....
怎麼是感歎呢?難道人家從剁手消費轉成理性消費也要感嘆?=,=,是一種更進步的文明吧~!
小弟也常常感嘆如今我走到這一步,以前我也很愛東買西買,衣櫃一堆以前的舊衣服,現在發現常穿的也就那幾件而已,以前最愛騎帥氣的擋車,現在覺得塑膠車最實用,真是感嘆現在的我都不如當年的我=,=!
@@swallowjones 轉為使用實用物品也要感嘆?=,=
早就跟他們說過了 但當時他們也都只嘲笑我們什麼失落的幾十年 現在可好了 A股跟薪資 他們在中國內網上都承認了薪資還倒退
@@歐-s3h 當然感嘆啦~2016還有粉紅來YT留言嗆說台灣窮了 跟他們解釋說是省 他們還回覆那就是窮 笑死 結果就這樣 A股回3000 中下階層薪資倒退 不過啦 還是有人覺得跟他們比薪資我們這邊才叫失落 呵呵 怎麼一堆人不拿新加坡比蠢到拿中國來比
16年去中國對他們的用餐態度很不以為然,明明吃不了那麼多,為了面子卻又點一桌的菜,吃不完也不打包帶回去
我超级讨厌这种死要面子的浪费行为,酒桌文化更是跟赌博一样讨厌的陋习
我也超级讨厌这种人
我大學的中國交換學生,看著我們台灣學生在清盤子,偷偷問“你們台灣人是不是有受過節儉的教育”😂😂😂😂😂
沒辦法,面子最重要,我遇過很多次
打包多丟人是吧!只有台灣這種窮鄉僻壤會甘 看看現在 唉唉 囂張沒落魄久
以前一個獨生子女有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6個人養一個,現在快顛倒過來了,而且中國人也算長命了。
再來一場新沙士3.0😢
一個養14個,如果你娶妻生子的話😂
@@Ulikela肯定需要夫妻一起幹活啦
@@Ulikela 超人,保重哦
所以天煞孤星或叫孤狼是一個超強的嚴重破壞地球Online遊戲平衡性的T0級別的超正面特質和BUFF啊,只需要養一個角色就好了完全不需要煩惱要養其他角色的問題。
這只是在反映中國市場從高速發展轉向飽和或衰退,每一個經濟體都必定要經歷的。
重點是這個階段來的太快,快到超乎各界預期
@@无名氏-n3l 我是覺得其實早就該來了,只是中國政府蓋牌
不是维尼开倒车 哪会这么快 不和美国打贸易战 不疫情封3年 哪会这个样子 当然房地产暴雷那是早晚的事 @@nyanpasu2351
@@无名氏-n3l 他們爬起來也是短短十多年的事啊 ,爬的越快摔得越快,如果撐得住這一波,大陸未來還是有搞頭的。其實中央對經濟的戰略決策都還可以(脫美靠歐),主要的是被整個社會體制拖垮,導致整個社會沒人想好好搞事業,目前都以炒短線為主,就看下個10年會如何發展囉。
”盲盒“ 指的是 ”過期品一折促銷“…這種行銷~很久以前就有…我覺得是很好 ”雙贏 “減少浪費的方法~對低收戶好、商家也能用即期品增加少許利潤~ 台灣的 7-11 以前有這個政策~不知道後來為何沒了⋯
不花錢唯一的原因就是沒錢
花錢的原因是賺不到大錢
青年失業率飆到30多%能有多少錢😂
青年失業率高很正常
这是真的,现在中国青年失业率已经高到国家不敢公布了😂,推测过去可能有30%,大学生现在就业率大约是50%左右吧,找工作难啊,不得不省钱花
@@iampenguin296346.5%
我二十多年前因為工作第一次去中國時我就有這種感覺了,當時中國勞工薪水普遍是一至二千人民幣,這還是拼命加班後拿的薪水,三千元以上的就是陸籍的基層幹部。當時我就發現他們住的可以不好,但吃的穿的倒是很敢花,随随便便就是吃一兩百人民幣,當時他們不是很了解當下流行的電子產品,也沒有智能手機,中國資訊很封閉,現在中國00後的年輕人沒輕歷過那時代,有經歷的就只有中國高度經濟成長,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果實了就無法回到以前的苦日子,拿過哀鳳不會再去拿安卓、鴻蒙,過慣了面子的生活就無法回到樸實的生活,現今中國很多人都是笑貧不笑娼。
你說的這些全世界都通用
是的~雙11前中國iPhone 15官方降價1000元~說明銷量不好@ntuwalkerDAT
@ntuwalkerDAT lol
@ntuwalkerDAT :7納米的遙遙領先 遙遙領先
@ntuwalkerDAT連華為孝子都公認的爛東西了,你在開玩笑嗎???
不知道台灣的小朋友以後會過什麼生活,整天滑抖音小紅書,不知道台灣現在在哪個階段XD現在反而比較在乎台灣科技跟經濟的研究
自己过得怎么样不重要,对岸过得不好自己最开心了!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哎~大陆的汽车又便宜了!苹果手机降价了!呵呵
全世界比起自己國家更關心中國的經濟,真暖心😂
各國消費方式其實也差不多 個人價值觀不同 爽在當下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全世界各個國家在不同時間的當代第一次接受資本主義發展的時候以及經濟降溫之後都有類似的遭遇,分別只是程度以及規模不相同罷了。
年輕人除非是有家裡幫忙出學費不然還沒出社會都已經背上學貸 , 如果沒一技之長加上低薪大多要一段時間償還 , 結果每次只要提到經濟或出生率就會被拿出來檢討, 例如年輕人為何不生為何不消費, 請問沒錢連約會結婚都不敢了是要哪來的能力消費跟生小孩? 不如多宣導讓有經濟能力的長者多消費跟再生幾胎還比較有可能
前幾月前去上海,並沒有感受到理性消費,只是變相消費而已,譬如泡泡瑪特跟一堆日系文化進軍,目前上海是瘋狂不理性消費,日系相關百貨每家店都排爆,價格跟台灣一樣甚至更貴,但他們薪水確實比我們低,反觀台灣早就已經窮到理性消費一陣子了(題外話中國的喜茶一杯大約是台幣130-200元他們都大排長龍,騙那麼久了降價合理)
喜茶 能喝的嗎?😂
台灣將要跟進了!台中開了第一家,一杯好像60元吧!?加茶壺加59元😂😂😂
台湾800万正式工 平均月薪1万人民币 68%的人拿不到这个数 台湾人的车价 房价 电器高昂 物价根本不便宜 税还多...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內循環了
在固定資產不變的前提下只能盡量減少支出
畢竟連溫飽都成問題
遑論是沒有實質效益的炫耀財
台灣也差不多 固定資產都被塔綠班奸商掌控 年輕人窮忙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子 吃飯都成了問題
養殖場的產品賣不出去,牲畜就要餓肚子了,可憐呢
@ntuwalkerDAT 台灣經濟成長率近10年介在2~6%之間,半導體電子、生物醫藥也算是新興科技產業一環,跟日韓這些已開發國家類似,你哪來的窪地資訊講的亂七八糟啊!
台灣還沒到負
你會得知負我想應該是看太多同類層新聞台
這些新聞台都報導台灣出口衰減
但要請搞懂
去年因為疫情導致台灣出口大增
現在解封就跟船運費一樣回歸正常
只是目前日幣貶值
工具機製造業被日本打趴倒是真的
@ntuwalkerDAT牆內不要說台企和外企跑掉了,連不少中企也烙跑一堆轉移陣地,馬雲家族信託才剛剛清倉一千萬股股份,Blackstone Group入手兩年的11座園區也急著拋售,虧錢也要跑的後背原因懂的都懂。
所有經濟高速發展的地方都會有這種情況,當經濟放緩時就會回復到理性消費。
你们台湾这二十年的经济不是成长很快嘛?
中國有13.28億人月收入不足5千人民幣(2022年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公佈相關的中國家庭人均月收入數據)必須省錢才能生存下去
机器人别转这些假新闻啦
有太多錢放在政府、地產和國企裏,很難動得了
當年日本、韓國、臺灣和香港也是一樣,只是大陸慢了二三十年。例如,周潤發四十多五十年前剛出道就開大笨癡,現在反而走道、坐巴士和坐地鐵。
周潤發節儉⋯⋯人家把全部資產都捐出去
@@nehcooahnait7827 他是承諾死後捐贈,現在還沒有捐。
不一樣我們在這個階段時
物價還有房價薪水都還可以接受
而中國工資還沒起來
物價跟房價比台灣還高
我一直都挺追求性价比,然后尽量不浪费。交的税(政府拿的)比我自己花得多😂
上聯:一個家庭,兩個夫妻,生三個孩子,養四個老人。
下聯:八點上班,九點下班,費十分力氣,還百萬房貸。
橫批:不如單身躺平。
都是小孩靠父母居多,
期待看見挑戰吃草一個月😆😆😆😆😆
現在的中國00後賺錢的欲望沒有我們80後那麽強,以前我們十幾歲一群朋友聊天的話題就是怎樣賺錢,怎樣錢滾錢,相信工字不出頭這個道理,不想打工拿死工資。
其實也不盡然,更正確的說法是現在中國00後賺錢的慾望"比例上"不如80後,80後確實是苦過來的所以天天想著錢,中國00後也是有不少農村苦過來的孩子現在剛出社會,也是有一群跟80後同樣狼性的年輕人~!
簡單說你的說法比較簡單粗暴,00後就是如何如何,實際上00後也有上億人,根本不是幾句話就能描述這樣的一個群體~!
因為00後還沒有到結婚的年齡。
@@唐勝宏當年的80後也沒到結婚年齡,好多都是高中生,大學生。
现在物欲横流,流行享乐主义,为什么年轻人不结婚不买房,一旦结婚或背上几十年房贷,生活质量骤降,这样的日子一眼望到头。
台灣多數人也是省錢要CP值阿
只要資源一直被少數人壟斷
其他多數人繼續被慣老闆、貪房東給剝削
那就會擴大多數人的重視CP值的消費模式
然後繼續擴大少子化
其實後發國家要追上歐美國家真的是比較吃力,就不用說落後國家了。台灣韓國到現在薪資中位數還沒超越日本,更不用說日本也被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甩開😌😌
台灣年輕人一樣買不起房,買的起車卻讓自己過的更苦
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好的时候信用扩张,现在经济下行之前高预期欠下的债还得还
過去20年平均工資水平沒升多少,但房價、食物價格是升了好幾倍!是市場的操作割全球韭菜! 我們怎樣努力也熬不過通脹! (通脹根本遠高於公布數字、各國政府計算方式都不準確)
好奇在台灣 居民/企業/政府的收入比
一室二人共三幼子,需養四老五室六孫,工資僅七八九佰,十人同屋。
十室九空價八萬整,房貸七成六息五厘,共要還四三二年,一世難償。
中國跟日本年輕思想越來越超前了會替自己為了考量,而台灣民眾年輕人不變持續當精緻窮,難怪一直是開發中國家,不是已開發國家。
應該叫雕刻家雕幾件「人們正在消費」的作品。
關於我們台島的社會老年化問題~
今天在晾衣間晾曬衣服的時候,對面的鄰居恰巧也在用洗衣機洗衣服;但是她衣服洗好以後,竟然裝在洗衣藍就拿回套房裏面。看著那位鄰居(白髮阿婆)孤單落寞的背影,覺得社會住宅還是要多建一些比較好。
因為台灣社會女性還是比較保守,私人衣物和男生晾在同一個小空間,會覺得不舒服。
但是社宅數量有限,還是可能出現一些弱勢、身體行動不方便或没時間洗衣服的租屋客……
因此有必要開發專門用於收送衣物的「AI全自動夜間物流收送慢速電動車」和成立「數位網路平價洗衣店商務公司」。
人造身體即可😂
洗衣店即可取代你說的
獨居老人最怕萬一時,無人發現;這點日本做得不錯,可以學習
你怎麼知道人家房裡沒有烘乾機呢?
結尾的創意不錯,你有可能抓穩它來發家喔!
MD,想不到最中肯的经济资讯视频来至于台湾。
淄博燒烤根本窮扯不上邊, 人家賣的是故事和燒烤性價比, 當加入搭交通過去的成本後, 你會得到根本跟窮沒關係. 團隊雖然最近很多片, 但是不要不斷拿西台灣消費然後又出錯.
是两极分化更严重了,中低端降级,迈巴赫 爱马仕这些奢侈品牌反而两位数增长。跟中国的整体经济状况也相符,经济总量还在增长,但部分产业外迁,中低端岗位流失。
為何先富要帶後富咧😂
@@RITA-ph7zr你應該在前面加句“先讓一班人富起來”😂
外商外移才是重點吧,
@@君尹口 不要想当然。2023年1到8月的数据,按行业划分,制造业吸引了2399.5亿元人民币的实际外资,增长了6.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了19.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了39.7%和25.6%。在高技术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的实际外资增长了57.1%。
高端行业吸收的外资反而在快速增长,问题是这些行业能容纳的就业岗位不多。就像台湾,中低端的工厂很多都迁走了,最低工资好多年都没怎么涨,台积电这类公司工资很高,但招的人有限。 福建宁德也是,本身经济落后,但一个宁德时代就拉高一大截GDP。
感覺現在是全球年輕人,未來都不樂觀,或者說有兩極化的趨勢。
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是阶级固化,除非来场世界大战😆
用疫情前,疫情后,来说事已两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会再听到疫情前疫情后.每一期节目都说
皇上良政讓人民借款生活啊😂
比起美國那種沒錢就印就借的融資消費模式
亞洲這種自我節制 就因為自己口袋沒錢 就轉向理性 還比較好一些
企業賺錢是為了接著能賺更多,民眾賺錢是為了接著消費生活。傾國家之力讓財富集中到企業,在短時間內塑造出產業快速發展的表象,卻不趁有餘裕時回饋獲利給員工。這樣民眾的消費意願短期內也許會被百業崢嶸的表象帶動,長期當然回歸平淡囉!
一個屢賭屢贏卻始終不把籌碼換回現金的賭徒,不是好賭徒。
只是終於被現實打醒了而已,不過是年輕人,不過工作幾年,不過月薪3、5萬(臺幣),哪有那麼多享受空間,都是不健康的攀比風氣,遲早要被現實打醒。
真的 年輕人早就被民進黨這個只會幫奸商炒房的打醒了 要當一輩子的奴隸還是要當台灣未來的主人 就看2024台灣人要怎麼選擇了
“不是漢典買不起,而是味味一品更有性價比”
It not Chinese youth don't want to spend money. It is no money to spend.
這讓我想到台灣以前(現金借貸卡)究極美膩
2018精緻窮,花個2年沒現金了開始借錢(信貸)消費,再過2年到2023能借的也差不多都借了,也該認真還錢縮減消費了,整個程序沒毛病。
習皇帝封控
现在东亚年轻人生活现状真的是像极了
減少碳排放與垃圾產生對於長遠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一件有益的事吧
見樹不見林
@@fatalite0212hugo。
如果「林」是幻象;假性經濟增長,必會回彈,退回該有的狀態。
@@fatalite0212hugo 任何事情都是由個人做起,只不過一些正如以見樹不見林之流作為藉口而否定個人改變行為的作用力。
消費 就是 消耗和浪費
@@ewong5444 就算是消耗與浪費,也可以有程度的分別,而並非只是一與零的關係。
很多人總是喜歡把所有不同程度的分別變成一律。
消費型態的轉變就是反應通膨及通縮吧
太狠了,我決定理性消費,牛肉麵下次一定
不要同情誰和可憐誰,否則你的潛意識裡就要背負誰的命運。
省錢才是正常,以前的消費行為不健康
我小時侯也留行過George and Mary 搞的一堆年輕人欠卡債,中國也只是台灣的老路
反過來台灣不早就遇上這問題了?台灣年青人下場,就是中國年青人的下場😅
連年輕人三個字都會寫錯.........
@@kazetyan 我這兩個都用…
查了一下意思 懂(年青人)三字意思的人挺有文化的
@@kazetyan 那是中國那邊的用詞,跟中國人談話要懂得包容。
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政治經濟走的都不是一條路,比照錯了吧~
我现在买东西只买二手货,感觉没必要消费😂
我也是
请问买2手的什么产品
@@jx100 请问买2手的什么产品
@@张栩龙 各种
沙發~~其實省錢不錯。
作为一个80后,我觉得片中说的情况并不客观,当然也有可能是视频主并不太了解大陆的情况,我只说说我自己的情况,我是80后,独生子女,很多人其实在分析大陆的经济消费情况时都会忽略这个,而只有在说到人口减少时才提独生子女政策。很多家庭在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然后双独家庭结合,两家的财富会汇聚,造成了通常像我们这一代城里的人都是结婚时已经有一套或以上的房子了,除非是想换新房的,贷款压力其实不是很大,然后生完孩子,有四个老人帮忙,所以压力还好。比如我家,我结婚时父母有两套房,老公农村的,有个哥哥,条件差些,但是后来拆迁了,也分到不少钱,我们移居国外置业时,双方都帮了很多忙,所以基本只要自己不是啃老族,不工作,哪怕你是送快递的生活也会很惬意,前提是你不是想要搬到北京上海那样的地方。😊
In Winnie Xitler's World...All your money belong to Winnie...just ask Jack Ma!!
平均5990?有7%起薪过万?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呢?感觉还是过于乐观
中国4亿企业职员 平均薪资6500元 数据在统计局官网上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中国人均GDP12500美元哦 你真以为中国人都是月薪1000元的? 🤣
@@jkc3738 哦哦,这么算,那月入过万都太少了。毕竟有14万人过亿呢。当然,没收入那些不算人,直接剔除出名单外
一个国家只有一半是就业人口 你先学一下人口结构再出来说话把
@@jkc3738 哇,好牛好牛啊。那祝你再交50%税,为国家做贡献。当然看病也要多拿2000块药,都要不报销的,给医生涨涨薪水。然后路上再拿两张罚单,帮交警完成一下业绩。
@@余光-k2p 我不是跟你讨论市井文化 你的水平也就这样 没有讨论的必要 就这样吧
普遍都想潤,因為爛尾帝一直再加速再加速,人人自危,一言不合就被消失,看不見希望和未來。
其實地球只能生存10億人左右而已但現在已經80多億人口,當人口達到極限就會出現第25號老鼠宇宙的事件即是人口出生率越來越低直到第25號老鼠宇宙滅亡為止😂
人類是地球上最不該存在的物種,不但危害其他物種與植物,還可能造成地球部分甚至全面的損害。
應該25號,小小吐嘈一 下。😆
@@a1bscd5695daa 已改了
請樓上覺得人類是不該存在物種的朋友,先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自盡去吧。
不去想該怎麼讓人類與地球共存,而只是單純覺得人類不該存在,那你們能幫地球的忙,也只有自盡一途。
我覺得不止中國,日本也很嚴重,日元貶值太厲害,很多日本人開始過窮日子,德國gdp已經3個季度負增長了。
日本物價工資都有漲啊,日本股市就很好
我窮但我沒負債
恭喜你🎉
暖心😊
我覺得喝點熱水 就飽足了 另外窮奢極慾 越做越差 應該把重點說出來就行 比如十分鐘的影片 可以壓縮為6至7分鐘 個人感覺 打擾了
平均月薪有近6千元了吗?
人均GDP12500美元 平均6000很稀奇吗啊? 韩日人均GDP35000美元 月薪1.9万人民币
越後面出生的階級複製
基本苦到爆炸 不省連屎都沒得吃了
和疫情风控没有直接关系,疫情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受挫好吧,疫情前房地产土地财政就近乎到头了,疫情只是雪上加霜。归根结底就是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基建总会到头,欠的债总要还的,就是还债的人到这一代了
這些都很正常😢
世界前三大經濟體,我猜測2024可能會有衝擊的,衝擊可能會外擴…感覺騰籠換鳥失敗了。
3:36 熟食翻譯成mature food
笑屎
沒錢就省點花挺好的,沒錢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的話通常下場很慘
00后看着上一輩的喬治瑪麗變成超級犸蠣,終於接受了自己沒錢的事實
剛查了一下台灣家庭債務佔GDP 91.9,遙遙領先啊。
毕业即失业,躺平也是中国网络的名词
差强人意:总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要面子多點食物至少也打包回去吃,浪費食物不可取,好折墮。
盲盒飯盒,看起來挺好,不過食物放久了,還是要注意食物安全。
我现在负债20万,已经持续五年了,快要是我一年的收入,怎么还都还不完。
每个月都是还掉了又借。或者明明有半年没有借钱,看到些清债的曙光,结果碰到需要用钱的地方,又开始借钱了。
每年付的利息预估至少2万,我自己都算不清。它们正在偷走我的劳动所得。
问题借钱真的太容易。随便打开手机就可以借,一分钟就到账。遇到资金短缺第一反应先借一笔。
去協商你還不出來 有誠意的話不會無限滾的 代價是你聯徵信用破產 如果不是銀行的話估計沒救了
如果利息大於收入,你可能申請債務重組會好一點。把還債的年期延長,但可以減少每期的利息。
這種事情最好就越早做越好,不然利息越滾越大就麻煩了😕
在中國借錢這麼容易!
你一年收入20萬也挺多的
@@ryanliu3616 真的很容易。光是淘宝一家就给我8万信用额度。他们算法很智能。本以为年轻人欠债的只有我一个,觉得很丢人,从来不敢对外讲。后来发现是社会普遍问题。很多人发到工资先还钱。
国人不是理性消费 没钱是核心
以後有業配 也沒有錢買😅
資本累積到一定地步就會變成這樣
客观~
手頭緊.就少花...這也值得作一集?!
我从18年就有节俭存钱意识了😂
不要還錢😂😂😂
台灣也有負三代
車貸房貸+學貸
只能背學貸 其他背不起
借貸買資產,負債要良性利率.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好像不知道窮是什麼!?
食衣住行缺一不可 無負貸 這叫正常生活,低於 就是窮
5:53左右 是台灣吧 有選舉看板
遇到的中國人,絕大部分都有幾個特質,顯擺,愛面子,裝闊,無論如何一定要買車買房...然後口袋裡面沒錢吃飯,就去借貸
台男也一樣, 背後靠女人的錢裝面子,
前面分析的太错了,后面的差不多
最簡單說法:中產綁定房地產以及貧富分化。
不覺得中產階層還會壯大,如今的經濟趨勢應是走向M型化,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哪有什麼理智,只是連吃飯都有問題怎麼還有心情去看其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