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當時聽這專輯還是匣式帶,後來金韻獎就都是黑膠和卡式錄音帶,難以相信時光飛逝,希望惦記中的和在記憶深處暫時遺忘的老友們,都能平安快樂。
懷念在台灣的年輕時光,現在只能在異國聽歌回憶當年。
感謝時代的進步!感謝有心人的您!能在遙遠的日本聽到一連串的好歌、老歌,心中無限溫暖、感動!也感謝所有作詞作曲的作家們,有了您們、才有如今能回憶當年的機會!不管它是美好還是苦澀、對我來說、都是珍貴的、、、、
2022年還在聽,好聽,我現在都100歲了 !
十幾年前去大陸,發現曾經在台灣風行一時的校園民歌還蠻紅的,當時在台灣已經沒有年輕人會聽這種「老歌了」。但是,民歌代表台灣上世紀70代的文化與風氣。因為是學生的創作,大多清新脫俗,前期有點狂騃、有點生澀;後期與商業歌曲合流,變得有點無病呻吟,因此逐漸式微。但好的作品經過時間考驗與積澱,聽來別有韻味,不管怎麼說,其成果值得肯定。我們五年級生常常拿過去與現在相比,有點懷舊的情懷是可以的,不過想想當年我們彈著吉他陶醉在民歌的嘹亮聲中,學校的老教授或社會老一輩的人,不也莫名所以嗎?其實,社會的變遷自然會造成文化的遞嬗,我們感到不解的原因,是晚近資訊爆炸、媒體滋生快速、外來文化浸潤,加速世代交替,因此使我們這一代所認同的文化風氣急速蛻變,讓我們感到很快就被甩出流行核心而茫然。現在的年輕人確實人文素養相對缺乏(包括文學薰陶與歷史縱深不足),欣賞事物角度自然不同,加上比我們那個時代的物質資源豐富,有太多的娛樂宣洩管道,因此對我們所高度評價的人文精神是不屑一顧的。不過我們也不用擔心,物極必反,所謂「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缺乏新意之下必有新體取而代之,故賦窮而有近體詩,詩盡而有詞,其後有曲、有小說等等,孔老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也許下一代會出現更有價值的文學表現形式也未可知,讓我們共同期待,同時放開心胸去拔擢後起之秀吧!!
感觉身边的人听的是“左手 右手 一个慢动作” “小苹果”之类的的歌,听的我要吐了,其实以前的老歌挺不错的。身边只有我一个人听老歌,不理解我 惊讶 诧异。没有知音😭😭😭😭😭
時光如果能到流....希望能回到民歌那時期..。好懷念..好懷念...那是5年級生的黃金歲月,而今只能從回憶中..........。
一個4,5年級生很特殊的回憶,一項特殊的台灣文化資產:校園民歌。謝謝滾石的分享👍👍
感謝為民歌付出的一群人,,,走了至少四十個年頭的歲月,聽來一樣親切。幸運的是我們有這些歌曲陪伴,讓我們生命軌跡裡增添許多精彩;往後人生的道路會越走越穩健,踏實。
超好聽的!!!謝謝滾石~幸運的我們,曾與金韻獎一同生活。
聽民歌,既懷舊又傷逝,但那是一段黃金歲月,對個人而言如此,對國家社會亦然!
聽到如此熟悉的音樂.真的不敢相信時間,到了2021年我五年六班
把我都快听哭了,唱到心坎里的那种感觉很难复刻在当代了。
年少時期的記憶!很難忘懷!
感嘆!年輕不再!但,慶幸擁有!
感受到一片暫時的清淨...遠離社會上的紛擾....很棒
真是欣喜-多謝滚石,每位歌声如鳥啼鳴声,疫情宒在家,享聽心靈的沐浴。
01 再別康橋 - 范廣慧‧張智真 主唱 曾若玄‧劉春英 和聲 3’12"02 如果 - 施碧梧‧邰肇玫 二重唱 2’41"03 小雨中的回憶 - 劉宗立‧曾佩媛‧陳淑惠 三重唱 3’32"04 正月調 - 簡上仁 獨唱 2’24"05 滿庭芳草綠 - 劉蒼苔 獨唱 3’24"06 誰來海邊 - 楊耀東 獨唱 3’19"07 尋 - 詹薩耶璃 獨唱 張智真‧曾若玄‧劉春英‧范廣慧 和聲 2’48"08 小茉莉 - 包美聖 獨唱 2’40"09 情深無邊 - 陳明韶 獨唱 3’16"10 戀 - 謝玲玲‧謝瑩瑩 二重唱 4’10"11 青鳥 - 張智真‧曾若玄 二重唱 2’48"12 深秋濃濃的楓紅裡 - 朱天衣 獨唱 2’42"
kissmm29
記得二十幾年前 嘉義火車站 和文化路 中間有一間民歌西餐廳 現在全台灣可能找不到了 如果 如果有企業家願意開一間 應該會有四五六年級生前往懷舊 喜歡民歌就像一股清流 那樣單純 回憶當時還是吳鳳工專學生
有吔~是木船嗎?
在文化路那家叫紅木民歌西餐廳 大概國民80年初改建成大樓 我70年到嘉義定居 當時我20歲 我就住附近
從小聽幾塊民歌專輯聽歌口味變得好挑食小時候流行歌基本聽不進去
最美好的過往與記憶...........
有種想哭的感覺~~都40年了!!
第一次聽時是用黑膠,也聽了好幾十年數位版今天,又重拾黑膠來回味!
讚
真美好的年代,音樂傳來,青春自然回頭
憂愁帶憂傷,憂傷帶純真
很美的回憶
😄美好的學生時代回憶👍😄👏謝謝分享!👍
永遠回不來的青春,與我一起哀禱吧..
懷念的靑春年少。
民歌時期的 民歌手大多數是大學生 背著吉他跟鍵盤到處充 不在乎 只有些微的鐘點費 有人唱 就有人創作新的詞曲 不像現在 好像一灘死水 知名的企業如果可以的話 是不是 願意在2.2 K的基礎上 尋找民歌 另一個出發點 馬兆駿 潘安邦 黃大城 等等已經不在 如果我們等待 可能沒割繪畫下句號
很棒。
至少曾經擁有的美好歲月,只屬於五年級的我們
李達濤還寫過哪些歌?
睡眠聽著
一份來自50年前的問候,請查收。
I THINK THIS WAS FROM 1978.
陳年的美酒,回憶話當年的歲月,青春無敵
長不大的爸爸
😄美好的學生時代回憶😄謝謝分享!👍👏😄
當時聽這專輯還是匣式帶,後來金韻獎就都是黑膠和卡式錄音帶,難以相信時光飛逝,希望惦記中的和在記憶深處暫時遺忘的老友們,都能平安快樂。
懷念在台灣的年輕時光,現在只能在異國聽歌回憶當年。
感謝時代的進步!感謝有心人的您!能在遙遠的日本聽到一連串的好歌、老歌,心中無限溫暖、感動!也感謝所有作詞作曲的作家們,有了您們、才有如今能回憶當年的機會!不管它是美好還是苦澀、對我來說、都是珍貴的、、、、
2022年還在聽,好聽,我現在都100歲了 !
十幾年前去大陸,發現曾經在台灣風行一時的校園民歌還蠻紅的,當時在台灣已經沒有年輕人會聽這種「老歌了」。但是,民歌代表台灣上世紀70代的文化與風氣。因為是學生的創作,大多清新脫俗,前期有點狂騃、有點生澀;後期與商業歌曲合流,變得有點無病呻吟,因此逐漸式微。但好的作品經過時間考驗與積澱,聽來別有韻味,不管怎麼說,其成果值得肯定。我們五年級生常常拿過去與現在相比,有點懷舊的情懷是可以的,不過想想當年我們彈著吉他陶醉在民歌的嘹亮聲中,學校的老教授或社會老一輩的人,不也莫名所以嗎?其實,社會的變遷自然會造成文化的遞嬗,我們感到不解的原因,是晚近資訊爆炸、媒體滋生快速、外來文化浸潤,加速世代交替,因此使我們這一代所認同的文化風氣急速蛻變,讓我們感到很快就被甩出流行核心而茫然。現在的年輕人確實人文素養相對缺乏(包括文學薰陶與歷史縱深不足),欣賞事物角度自然不同,加上比我們那個時代的物質資源豐富,有太多的娛樂宣洩管道,因此對我們所高度評價的人文精神是不屑一顧的。不過我們也不用擔心,物極必反,所謂「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缺乏新意之下必有新體取而代之,故賦窮而有近體詩,詩盡而有詞,其後有曲、有小說等等,孔老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也許下一代會出現更有價值的文學表現形式也未可知,讓我們共同期待,同時放開心胸去拔擢後起之秀吧!!
感觉身边的人听的是“左手 右手 一个慢动作” “小苹果”之类的的歌,听的我要吐了,其实以前的老歌挺不错的。身边只有我一个人听老歌,不理解我 惊讶 诧异。没有知音😭😭😭😭😭
時光如果能到流....希望能回到民歌那時期..。好懷念..好懷念...那是5年級生的黃金歲月,而今只能從回憶中..........。
一個4,5年級生很特殊的回憶,一項特殊的台灣文化資產:校園民歌。謝謝滾石的分享👍👍
感謝為民歌付出的一群人,,,走了至少四十個年頭的歲月,聽來一樣親切。幸運的是我們有這些歌曲陪伴,讓我們生命軌跡裡增添許多精彩;往後人生的道路會越走越穩健,踏實。
超好聽的!!!謝謝滾石~
幸運的我們,曾與金韻獎一同生活。
聽民歌,既懷舊又傷逝,但那是一段黃金歲月,對個人而言如此,對國家社會亦然!
聽到如此熟悉的音樂.真的不敢相信時間,到了2021年我五年六班
把我都快听哭了,唱到心坎里的那种感觉很难复刻在当代了。
年少時期的記憶!很難忘懷!
感嘆!年輕不再!但,慶幸擁有!
感受到一片暫時的清淨...遠離社會上的紛擾....很棒
真是欣喜-多謝滚石,每位歌声如鳥啼鳴声,疫情宒在家,享聽心靈的沐浴。
01
再別康橋 - 范廣慧‧張智真 主唱 曾若玄‧劉春英 和聲 3’12"
02
如果 - 施碧梧‧邰肇玫 二重唱 2’41"
03
小雨中的回憶 - 劉宗立‧曾佩媛‧陳淑惠 三重唱 3’32"
04
正月調 - 簡上仁 獨唱 2’24"
05
滿庭芳草綠 - 劉蒼苔 獨唱 3’24"
06
誰來海邊 - 楊耀東 獨唱 3’19"
07
尋 - 詹薩耶璃 獨唱 張智真‧曾若玄‧劉春英‧范廣慧 和聲 2’48"
08
小茉莉 - 包美聖 獨唱 2’40"
09
情深無邊 - 陳明韶 獨唱 3’16"
10
戀 - 謝玲玲‧謝瑩瑩 二重唱 4’10"
11
青鳥 - 張智真‧曾若玄 二重唱 2’48"
12
深秋濃濃的楓紅裡 - 朱天衣 獨唱 2’42"
kissmm29
記得二十幾年前 嘉義火車站 和文化路 中間有一間民歌西餐廳 現在全台灣可能找不到了 如果 如果有企業家願意開一間 應該會有四五六年級生前往懷舊 喜歡民歌就像一股清流 那樣單純 回憶當時還是吳鳳工專學生
有吔~是木船嗎?
在文化路那家叫紅木民歌西餐廳 大概國民80年初改建成大樓 我70年到嘉義定居 當時我20歲 我就住附近
從小聽幾塊民歌專輯
聽歌口味變得好挑食
小時候流行歌基本聽不進去
最美好的過往與記憶...........
有種想哭的感覺~~都40年了!!
第一次聽時是用黑膠,
也聽了好幾十年數位版
今天,又重拾黑膠來回味!
讚
真美好的年代,音樂傳來,青春自然回頭
憂愁帶憂傷,憂傷帶純真
很美的回憶
😄美好的學生時代回憶👍😄👏
謝謝分享!👍
永遠回不來的青春,與我一起哀禱吧..
懷念的靑春年少。
民歌時期的 民歌手大多數是大學生 背著吉他跟鍵盤到處充 不在乎 只有些微的鐘點費 有人唱 就有人創作新的詞曲 不像現在 好像一灘死水 知名的企業如果可以的話 是不是 願意在2.2 K的基礎上 尋找民歌 另一個出發點 馬兆駿 潘安邦 黃大城 等等已經不在 如果我們等待 可能沒割繪畫下句號
很棒。
至少曾經擁有的美好歲月,只屬於五年級的我們
李達濤還寫過哪些歌?
睡眠聽著
一份來自50年前的問候,請查收。
I THINK THIS WAS FROM 1978.
陳年的美酒,回憶話當年的歲月,青春無敵
長不大的爸爸
😄美好的學生時代回憶😄
謝謝分享!👍👏😄
憂愁帶憂傷,憂傷帶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