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點轉運站~你的生活受委屈,可以怎麼面對?|【一天聽一點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5 жов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82

  • @rebeccawei229
    @rebeccawei22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遇到一直把自己當受害者的朋友,從一開始的積極鼓勵、協助提供解決問題辦法,到後來同理陪伴,最後只會等她有需要時我再附和認同,的確會是很消磨耐心的事😅 但我一直認為只要不要太把朋友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就不太會被影響心情了

    • @萬航
      @萬航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我就是那個會消磨人的朋友
      所以我討厭拿煩惱麻煩別人
      自己過得痛苦就算了不要擴散給別人

  • @imotion1982
    @imotion1982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9

    受害者要站起來或劃清界線,真的需要能為自己負責的勇氣,特別是老師提到的「會被說自私」也包含會遇到加害者的反向指控,所以要做好心理準備。比如家裡太過仰賴其中一個孩子去付出,當他不願意再付出時,就可能被指控為自私。所以雖然這和老師舉的自私例子不太一樣,但都是要先自己有做足準備,包含自己審視自己現在的擁有、步伐和進度,自己為自己命題。

  • @PP-OuO
    @PP-OuO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6

    如果一個地方讓你覺得委屈,你可以走,不要待在那裡哭;如果你只是待在那裡委屈,不溝通、不改變,就是給別人一種很扭曲的指責。因為,人只有被自己困住。沒有人真能勉強你什麼。

  • @王三鼻
    @王三鼻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8

    給那些覺得影片有點刺耳沒聽完的人
    36:36
    老師只是提醒,沒有要針對任何人
    並沒有說所有受害者都是影片說的那樣
    有能力過濾話,不要負面解讀真的非常重要

    • @dschujn197
      @dschujn19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你給的片段,跟我的回應沒有衝突吧,而且在其他留言你似乎也負面解讀我的留言(主觀認定我發生什麼事 及我負面解讀老師的話?)
      我第一個留言也強調我同意老師說的受害者情結對復原沒有幫助,具體看待事情才會有所成長
      老師開公司遇到的困難跟情緒創傷的狀態也是不一樣,影片中兩位求助者的訴求停留在主觀情緒,其實看得出來過去也曾讓他們受傷的情緒還沒有處理完
      我不同意的點是主觀認為受害者一直站在受害者位置,是他們自己不願意走出來而不斷用一些刺耳話責怪受害者,就像道理人人都懂,卻不是人人做得到啊,認為受害者會不懂道理嗎?站在道德制高點並不能夠幫助到受害者

    • @kkimch3963
      @kkimch3963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
      我想他tag 時間軸並沒有針對妳吧
      如果他真的要回應妳會在你的留言
      推「不要負面解讀,跟適時的過濾他人的話」
      少點糾結、負面,人生真的會輕鬆很多❤

    • @Robot-jd4oq
      @Robot-jd4oq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我對這段影片的解讀是這樣
      老師想提醒來信求助的兩位,要試著為自己命題;提醒他們不要陷入受害者情結
      受害者情結是不斷抱怨、遇到事情永遠把自己放到受害者的人
      受害者情結不等於一般的受害者、不一定等於來信的兩位、也不一定等於聽這段影片的你我
      老師從來沒說過面對難過的人不能先處理情緒跟同理
      老師也沒要強迫,所有還在難過的人,要馬上走出情緒
      就真的只是提醒XD
      如果這段影片有人解讀到指責
      老師也說了。他概括承受
      但那根本不是他本意

    • @saveme0819
      @saveme0819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感謝某人完美示範何謂受害者情結

    • @user-mr6jbaoi8hg
      @user-mr6jbaoi8h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saveme0819這裡偽善的網友真多,一言堂豪可怕喔,那位小姐講得沒有錯喔,大部分的人聽到跟自己觀點不同的人,表面上是“提醒”,實際上是在“否認”,否則就是把對方貼上對方“把自己擺在受害者位置”標籤
      好多網友的留言正示範了,如何創造了受害者,並“把別人擺在受害者位置”,這位小姐客觀中立的留言分享觀點,被“妖魔化”成了受害者,戳破了好多人沒有尊重跟同理的假善良

  • @l7p-y9p
    @l7p-y9p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我之前也是有"受害者就去責怪"的內耗心態
    後來發現根本就是浪費精力,感覺超傻的,才清醒
    當然會不舒服,但是只有自己才能療癒自己,就算自私又怎樣,只要不傷害自己或別人就好了。
    祝大家心安平安

  • @ivychien3097
    @ivychien309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5

    覺得這集含金量超高!聽完覺得我也是受害者情結之一⋯尤其之前也抱怨職場 卻沒作為 浪費超多時間⋯老師句句當頭棒喝😢我覺得稍不留意就容易陷入受害者情結當中⋯⋯QQ
    話說前面讀信的內容,已經有讀到重點了 蠻好奇到底內容字數是多長讓你們一直説好長😂

  • @good5209
    @good5209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6

    想起不熟識的同學身上的例子,也印證了好幾項,特別有感
    每次看到他在抱怨社會如何如何,提供了建議反而得到給壞人說情的指控,一兩次後也感到深深的無力、只想遠離他
    抱怨的內容也是不想要這個、又不想要那個,說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
    後來跑去相信只要跟著他們就能得到美好社會的團體,在發現他們給不了宣稱的美好社會,也只是轉身去相信另一個團體,讓自己不斷地去經驗相同的處境

    • @歐雅惠-t5c
      @歐雅惠-t5c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他們會有自己的同溫層和抱怨區⋯遠離就好,免得被拖累

    • @user-mr6jbaoi8hg
      @user-mr6jbaoi8h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建議不是受傷的人要的,同理理解陪伴才是

    • @good5209
      @good5209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以前只知道給建議,後來逐漸了解建議沒有用,但還是覺得自己缺乏陪伴的能力
      這樣好像正符合新課程的訴求,該學習了

  • @yuanyuanchiang5817
    @yuanyuanchiang581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我愛聽好聽話,心情不好遇到鳥事,有能力、有信心的時候,軟軟的安慰人的話聽了心情一下就好起來,過了就站起來了。沒信心的時候沒力量,別人好說歹說就是起不來。

  • @江宜芳-q7n
    @江宜芳-q7n 27 днів тому

    永遠無限的感謝凱宇老師!❤

  • @peipei6443
    @peipei644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還沒聽之前覺得自己一定是受害者情節,因為覺得自己不被外界認同,不覺得自己被友善對待,很多怨恨跟抱怨藏在心裡,不過我都會趨吉避凶,有自己的底線,誰跨過就斬斷,沒有不作為,但就像鄧醫生的一番話,決定自己不再委屈不待了會讓人覺得很自私

  • @cakecharlotte2214
    @cakecharlotte22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這集給了我力量,為我開啟一扇窗😊

  • @孫卡卡
    @孫卡卡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難得感受到凱宇老師的直接,想把受害者情結的聽眾快點拉出水面的感覺,很受用的提醒,含金量滿滿!謝謝兩位....
    ps.凱宇跟昶維的搭配很有趣,有種年輕人詢問生命導師 人生課題的互動討論,很喜歡,會跟身邊的朋友分享!

  • @tienpingwen1339
    @tienpingwen1339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両位老師説得有道理。
    有時不是我去惹事情、是事情来惹我、我必須勇敢面対、解決而不是一直在受害者的快感裏。

  • @tubeforsam
    @tubeforsam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有著受害者情結的人往往在漩渦中很難逃離...期待兩位的話語可以給予他們支持跟思考的力量
    (剛開始聽有點凱宇跟昶維也跟著在漩渦中跟著繞圈圈的難受...但是越聽越有一點漸漸明白的感覺)

  • @曾美鳳-l6b
    @曾美鳳-l6b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我,聯想起一位前同事,她,總是責怪別人,不支持她的觀點。她,也告訴我,去工地現勘,讓她覺得工地處處是陷阱。因為,她覺得別人讓她看的地方,就是她需要扛責的部份,因此她抗拒現勘工地。
    然而,在職務上,因她拖沓的時間,造成相關部門,承受著採購及工期壓力。
    最後,她選擇離職。
    我,覺得,她總帶著“受害者的眼鏡”,看著世界,讓人無法靠近她。我與她交談時,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好心做壞事。後來,我選擇漸漸遠離她,避免情緒受到影響。
    因為,我認知她的情緒,是她製作的後果,是她的課題,並非我的課題。
    (心理小學堂的粉絲)

  • @TCam-sh9nr
    @TCam-sh9nr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真的很有感觸,我在陪伴對方的過程,還被罵沒有同理心所以不懂對方的感受,身為朋友的我真的很受傷~

  • @黃雅莉-n4o
    @黃雅莉-n4o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完全正中我現在遇到的困境!我的前同事就是有受害者情結,我真的快忍不住想遠離他或是變加害者了😅
    其實我媽媽也是受害者情結患者…我後來學會關閉自己的耳朵,直接無視她們…
    我確定有些人是自願被困境困住,她們會說是因為什麼跟什麼讓她們逃不出這個困境,然後試圖把這些情緒轉嫁給旁人(抱怨),以此來獲得能量支撐她們繼續待在困境裡。
    受害者情結患者就是能量吸血鬼,如果能遠離就遠離,如果不能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能量。

    • @kicimaidcin
      @kicimaidcin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真的,我媽也是,要先跟她畫好心理界線才會讓自己好受

    • @user-mr6jbaoi8hg
      @user-mr6jbaoi8h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但是你沒有看到你媽媽很偉大耶,已經陷入了受害者情結陷入痛苦脆弱,還能把你養到這麼大,你眼裡看不到媽媽的堅強?只看到她需要你的時候,你需要她的時候呢?你兒時不順心就大哭的時候你媽媽怎麼沒把你遺棄?你當孩子的時候為什麼要哭?當時妳怎麼不問問自己哭能解決問題嗎,要給媽媽帶來麻煩?媽媽曾給你愛及溫暖,在你聽不懂建議的時候不離不棄“陪伴”你長大,你卻無法相同的回報
      以你的角度來看大概認為我在情勒,但你雙標真的母湯哦

    • @sa3882002ex
      @sa3882002ex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怎麼知道網友的媽媽很偉大呢?自己猜的嗎?😂 小心自身投射

    • @黃雅莉-n4o
      @黃雅莉-n4o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user-mr6jbaoi8hg 我沒有遺棄我媽媽喔!我的建議她不聽從,我對她的痛苦無能為力,我能好受?我媽媽要的就是一個垃圾桶,我每天都有在她身旁讓她倒垃圾啊!我就是學著聽但不往心裡去(但有時候還是會煩會制止她)難道我也要忍到心理出毛病了才是孝順?
      不過我確實是很自私很不孝的人,我平常就是瘋狂利用我媽的奉獻型人格,瘋狂壓榨她(她開心的很),人真的就是這樣自私又變態的生物,也沒有什麼辦法!
      你可以情勒我,但我不會被勒到🤣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決不要新增家人的原因!

    • @黃雅莉-n4o
      @黃雅莉-n4o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ser-mr6jbaoi8hg 你所謂的陪伴我完全有做到喔!我媽媽瘋狂情勒我要我不可以去外地工作,她說我是不是要不管她的死活了!所以我就沒去,然後剛好我也不想結婚,所以就會陪伴她到死!很棒吧!

  • @陳以芩-y3u
    @陳以芩-y3u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我現在也有在接受諮商,每次諮商結束後,都會把諮商的內容、結論整理起來,然後分析自己對該次的諮商有何看法、感觸,下一次再跟心理師說自己思考的結果
    不過認識的人中有諮商經驗的朋友,大部分都沒有這樣做,比較偏想到什麼講什麼

  • @yinhw4182
    @yinhw4182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的確…我有時候也會有受害者情節的情況發生

  • @jessicaliu-tz5gq
    @jessicaliu-tz5gq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非常非常喜歡老師這一集,再一次感受到老師真誠的陪伴,感覺到老師更深度的分享,說的話比以前更逆耳,但絕對是忠言助人,希望自己在未來可以繼續突破盲點,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感謝啟點一直以來的陪伴,未來也還需要啟點的陪伴在2024找到自己,陪伴自己,優化自己。

  • @peipei5234
    @peipei523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世人常說要突破舒適區 但突破舒適區本身就不舒服 是透過在習慣過程讓自己達到一種平衡
    然後 受害者的部分 第一步問看看自己 是真的大家都要害我嗎 還是因為這件事沒做好所以被罵?
    我覺得受害者有一部分內心是害怕被否定的
    那就試試把感受先拿開 如果做錯就改變
    過往可能因為童年不斷被忽略 被傷害 但你長大了有力量了 你不在是小時候那毫無反抗的自己

  • @fioch1372
    @fioch1372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集好精彩啊
    想到有些人生活習慣不良造成的身體疾病,手術後繼續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疾病再度復發然後就只怪醫生醫術不高明,沒檢討自己的生活習慣
    很多事情其實還是要靠自己的

  • @洪萱萱-l3w
    @洪萱萱-l3w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說真的碰到這種的只能遠離,若是身邊的親人,只能把自己的情緒齁住,不然會很容易被他影響,人生是自己的,允許別人做別人,自己也會平靜點。

  • @yuniechiu8300
    @yuniechiu8300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我覺得很像在說:可惡的他,可憐的我,我該怎麼做

  • @LisaLiang-w1u
    @LisaLiang-w1u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謝謝兩位老師分享,很好的提醒和反思

    • @玉嬋呂
      @玉嬋呂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真的很好的分享
      不管自己別人都會有負面情緒😅
      沒辦法好好接住
      說話 幫忙 真的很可惜

  • @sadlyabyss
    @sadlyabyss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謝謝老師,老師是真正想讓脆弱敏感的人長大

  • @Chiyun-921
    @Chiyun-921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和受害者情結的家人相處真的讓人很心累,不知道該如何相處較好。(設定人際界線之外不知道還有什麼⋯

  • @王小萱-e1j
    @王小萱-e1j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兩位老師深刻的解說,感恩,為自己命題

  • @paramedvanit2305
    @paramedvanit230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谢谢😊😊😊你的分享

  • @惠妮顏
    @惠妮顏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集可以聽300次以上

  • @Leo-d3d3x
    @Leo-d3d3x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非常到位

  • @user-mr6jbaoi8hg
    @user-mr6jbaoi8h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老師影片中提到,受害者因為得到了別人的安慰理解因此被騙財騙色,人在脆弱的時候會病急亂投醫,就是當人陷入受害者情結之前,還是一直堅強面對找方法解決問題,自己已無能為力了才會陷入後害者情結
    人會產生受害者情結的情況不是像你說的不負責任,而是堅強後卻無助了才會脆弱,大部分受傷的人都是經歷過生命的巨大及巨大無助感才會處於創傷狀態,你說的那一種不負責任的巨嬰心態也只是一小部分的受害者心態,這兩種是不同的生命經歷,多數留言只琢磨在一小部分的巨嬰心理
    某些網友的‘’善意提醒‘’,就跟叫憂鬱症患者不要想不開的“善意提醒”一樣,對受害者產生更多壓力之外沒有提供到任何幫助

  • @李佩穎-j9c
    @李佩穎-j9c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太感謝提問的朋友和老師的解答❤

  • @YT_Su
    @YT_Su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自己的媽媽就有受害者情結,真的很無力😢
    他只想跟你抱怨,你跟他提意見不是躲閃,要不就賣大慘,更可怕是會大吼大叫一哭二鬧三上吊(真的會做出激烈動作)
    我只能嗯嗯啊啊的聽,然後真的很無力,覺得自己沒辦法解決問題很沒用😢

  • @王秀美-d9x
    @王秀美-d9x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非常喜愛聆聽凱宇老師的說話!不東拉西扯 不會不時地笑(有些主持人或來賓常不時嘻笑 有時 相對談話內容而言 不恰當 讓人覺得 談的是不幸或不是開心的話題 怎麼在笑!?)言簡意賅 緊扣主題 而且 不急不徐 音量適中。聽著非常舒服!我每天必聽!

  • @blanchecheng4757
    @blanchecheng475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老師對受害者好嚴苛

  • @boa8164
    @boa816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被外遇之後 就沒有辦法走出來了⋯

  • @dschujn197
    @dschujn19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老師你站在沒有受傷的一方評價者受傷的一方,更是讓受傷的人感到喪失與人的連結,加深社會不安全感,這不是受害者本身能自助控制的(你們的影片上也曾說過情緒是反應人潛意識),更是老師您和不曾受傷的人灌輸給受害者的社會冷漠感,請你不要再次在受害者的傷口灑鹽,更應該認知到必須過了安全感這一關才能走向老師您要求受害著理性具體看待事件的下一關

    • @kicimaidcin
      @kicimaidcin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我覺得應該是看事的角度不同吧,從社工的角度去看要先處理案主目前狀況,讓他/她有安全感度過目前的困境,可是老師在講的是從諮商師的角度去看,而且老師希望個案都來到我面前了,希望他能有所成長,並且老師也說希望個案在來之前能有所準備,所以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角度的看法(諮商也很很多的理論和方法去講)

    • @dschujn197
      @dschujn19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kicimaidcin你說的我同意,但是下面留言很多贊同老師的人也被誤導了,很多幫受害者火上加油的言論,卻忘了受害者並非自願的被困住,再度加以指責成了另一種加害者,老師也提到受害者仍不明理似的自稱又被關心的人傷害了,當受害者表達受傷時又再次被未受傷的一方否認,確實就是沒有同理心

  • @dschujn197
    @dschujn19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0

    受害者情結這個名詞是一種人受傷的狀態,來求助的受害者並不是一直在裝可憐,也不是自願一直讓自己陷入受傷情緒,會陷入這個狀態是因為他的情緒沒有被處理完,受害者本身也無法靠自身力量渡過才會受傷,此時他們會找別人求助就是希望別人能夠理解及同理,而有時候問題就因為有了別人的理解同理時,情緒就被撫平了
    就像是喪禮上有親愛的家人去世,你跟朋友說人都會有死的一天不要難過,你朋友接受到的是你覺得他不該難過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人會死亡,但是為何會難過?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不該否認,老師難道你認為難過死人不會因為難過而復活,所以就不該陷入難過了嗎?
    他懂事的知道朋友在安慰他,但是朋友並沒有同理到他,死的不是你家人所以你會沒有他難過,這個有常識的人也知道啊
    老師怎麼會認為受害者不懂這些常識呢?要一再由老師提醒這位難過受傷的人上述的常識呢?且朋友難過的情緒終究沒有被理解到啊
    有同理心者,深知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但是老師,你認為是受害者自己不願意離開受害者位置嗎?還是因為一直以來的恐懼害怕從來沒被理解同理(就是身邊的人傷害的,誰來同理?)才會讓事情再次浮現時陷入情緒
    就像是 受害者描述性侵過程讓受害者再次陷入恐懼害怕創傷的情緒,卻被警察斥責不好好敘述如何處理問題,會又再次感到受傷,讓受害者做出情緒性行為
    老師說的受害者情結我同意,但唯一不同意是你不該認為受害者自己一直待在受害者情緒,而是應該更正確的認知到,受害者的創傷還停留在不被理解的階段才會有此種反應
    一個受傷流血的人,必須要在傷口被清理之後,才能真正的癒合復原,而不是再次灑鹽流膿惡化,這才是真正的同理心

    • @Ken-S
      @Ken-S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讓你留下2篇這樣長的留言是有背後的原因的吧?請問一下,您是生活中的親朋好友,工作對象或是自己有面對這樣的情況?謝謝

    • @王三鼻
      @王三鼻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6

      先跟你說聲,辛苦了
      不知道發生什麼讓你這麼反彈
      但我想老師沒有要針對任何人
      (畢竟他們兩位是自己來信尋求幫忙的)
      同意受害者情結情節的人需要被同理
      但我也同意老師說的
      因為我遇過老師講的那種類型的人
      陪伴她同理她了好幾年
      但還是一直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位子
      不斷抱怨,散發負能量
      直到現在還是不斷把周遭所有其他關心她的人都嚇跑
      如果只是無止境的同理
      是真的沒辦法真正走出來的
      一個受傷流血的人,必須要在傷口被清理之後,才能真正的癒合復原
      老師只是想"提醒""某些"受害者,你的傷口真的有打算清理的一天嗎?

    • @Ivan-t8p8i
      @Ivan-t8p8i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我曾經在婚姻當中,也有受害者情結!把曾經受到的傷害留在心中好幾十年,也不斷地去向外求援
      到最近幾年接觸了佛法才理解到境由心造的道理
      如果自己沒有努力去改變、去做、去走出來,永遠沒有人能幫得了你

    • @dschujn197
      @dschujn19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下面留言也不必激動,更不必妄下定論我一定經歷了什麼事才有所體悟,帶著同理心關心周遭事物及社會案例,想必各位也能有所體悟
      有人說‘’不幫助自己沒有人幫得了你 ‘’這句話中你已認定受害者沒有幫助自己(你如何得知受害者如何掙扎堅強過?)就像我舉的例子,有親人過世會難過是正常的情緒並不需要去解決什麼問題,同理這件事就是與人連結能夠幫助到求住者讓他感到支持力量,更快復原走出難過的情緒,是強調周遭的人如何關心受害者,而非對受害者帶有偏見眼光甚至火上加油,來自他人的支持與理解也並非單靠受害者的力量能做到(因為他已經在流血無力了),若靠自己復原的力量這麼強大,那也不必有這種心理諮商輔導的機制出現,想必老師及各位觀眾給與建議也是為了幫助求助者復原,那我說的部分有錯嗎?你們怎麼會主觀認定我在反對?
      樓下仰賴宗教也是不錯的方式,不就印證一群支持團體的力量也比個人堅強來得強大

    • @dschujn197
      @dschujn19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王三鼻 我也不清楚你為何會認為我的反彈很大?單純的分享我的觀感而已,你卻先入為主認為我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 @柚子-d1g
    @柚子-d1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 @ftzuoo
    @ftzuoo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 @John-lx4ni
    @John-lx4ni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弱弱的問,怎樣的作為算是「幫自己命題」呢?

    • @zekixfly
      @zekixfly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根據凱宇老師在 24:55 中所說的:
      命題就是你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 @John-lx4ni
      @John-lx4ni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zekixfly 真的耶 感謝!

  • @okgo6170
    @okgo6170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學生舉手發問 38:33
    我要用這個姿態 來回答貝絲跟雙下巴的問題 [我不獲悉你 ] 是我不[和稀泥] 嗎 (猜)

    • @StephenShih
      @StephenShih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也認為是「和稀泥」

  • @mia980715
    @mia980715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就只想被呼呼而已

  • @maijagao4887
    @maijagao488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内容很好,但凯宇的口气真的很难听

    • @rebeccawei229
      @rebeccawei22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怎麼說 我聽了蠻順暢的

  • @雲淡風輕-v6d
    @雲淡風輕-v6d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