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 諸法無量 從一法生 - 20231123 第1552集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7 лип 2024
  • 00:00 諸法無量 從一法生
    01:02 ⊙無量無數之義理,謂一切諸法無量;各具義理,故云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無量義者義理無量,從一法涌出一切教,謂體相用義無量故。
    要用心,好好聽。「無量無數之義理」,所以稱為「無量義」。《無量義經》是我們平時在受持的法,應該人人對「無量義」,應該能清楚,是總一切法,涵蓋在這無量義之中。我們學佛要多用心,體會在法。而法,到底什麼是法?法有多少?這就這樣表達,無數的義理叫做「無量義」。
    每一個法,裡面涵蓋著都是有無量、無量的義理,所以這樣才叫做「諸法無量」,來來回回道理就是無量,都能夠體會無量義。無量義的裡面無量理,這是很明顯,但是雖然很明顯,卻是要一一說出了法的道理,那就是又是再說無量數。因為它每一項道理都是「各具義理」,每一個道理之中又是包含著無量數的道理存在,因為這樣才將它叫做「無量」。
    「無量義者」是「從一法生」,這個「無量」,無量的意思是從一法生。這很簡單,開頭都是很簡單,一法生出來的法能夠解釋無量無數的義理。就像光是一個名稱「恆河沙」,恆河沙是一條河的沙,而它就包含粒粒的沙,無法去計算。
    佛陀也這樣說,彎腰到地上,用指甲這樣挑起來,「阿難啊!我指甲上的沙,你能夠一粒一粒算出來嗎?」阿難看,搖搖頭,「佛陀啊!這個沙這麼細,哪有辦法算出了一粒一粒的沙呢?」佛陀就再問:「是我指甲的沙無法算,這樣量多嗎?」「哦,很多,就是這指甲裡面這些沙數就已經很多了。」
    佛陀說:「若是比較這條河,所有河岸所有的沙,是這些沙多?還是我的指甲這些沙比較多呢?」我們頭腦一轉也知道阿難是如何回答,「世尊,當然您的指甲這些沙與這恆河沙岸的沙是要如何比呢?當然是恆河岸上的沙多。」佛陀就說:「是啊,恆河沙很多,指甲上面的沙你無法計算;法,我所了解,法比這恆河沙更多。」
    因為從無始以來所累積來生生世世,累生世所面對的眾生、所面對著生世,每一生世,這人生的煩惱、無明所累積,每一個煩惱、無明就要有法去治它。法與煩惱對比,煩惱有多少法就有多少,可見人生煩惱偏多。佛所覺悟道理是應天地涵蓋,無所不在,無不都是法,這數量無法去計算,所以說無量法,法無量,就是「各具義理,故無量」。
    每一項法之中都涵蓋著它的意義、它的道理,所以無量義者是從一法生。這麼多、這麼多的法,這麼多的道理到底源頭從哪來?佛陀說從一心,就是從「一」這樣生起來的。是啊,道理是這麼的單純,一而生無量。其實從這些無量的道理再回歸回來,那也是簡單;解釋很多、很多的道理,這麼多的道理回歸起來還是一項,這真如本性,人人本具。
    我們若沒有真如本性,怎麼能了解天地萬物無量數的道理呢?所有的道理匯納回來,就是人人本具覺性裡,才有辦法產生這麼多的法。
    所以,「其一法者即無相也。無量義者義理無量」。這個法回歸回來就是歸於「一」,而「一」又是長得什麼樣呢?它的形體又是什麼呢?無相,好像義理無形體相。也常常告訴過大家,就像我們人人真如本性,是人人哦!而人人自己找回來自己的本性,本性長得怎樣呢?沒有人有辦法說出我的本性是長得怎樣,但是它是存在,真如本性無體相,所以是無相。
    儘管它是無相,還是放出去無量,「無量義者義理無量」;放出去的道理,每一個道理再產生無量義的道理,是很多。要不然講經哪有那麼多經可說?每一部經若將它匯納回來,總是「有」、「無」,「空」、「有」,這些事情如何來分析?從這些道理不斷、不斷去將它分析。「煩惱到底有沒有?」「有。」「是在哪裡呢?」「我拿不出來,總是煩惱就是了,我的心定不下來。」「為什麼啊?」「煩惱啦!」「煩惱是什麼樣?」「無法描述。」
    無法描述的煩惱是長得什麼樣啊?你一直要將它追究下去什麼都沒有,卻是為了這個煩惱,無明的源頭還是同樣一念心。這一念心看不開,有,煩惱重重;這念心了解道理,而道理是長得什麼樣呢?無量無數,各人根機不同。應他根機的苦難煩惱去對治它,他能夠解開煩惱了,這樣那個煩惱沒有了。一直在說煩惱,煩惱、困難,現實的知道他很苦難,但是真真正正要從那個名稱拿出相來,就是無相。若名稱無相,現實就要去付出;去付出,有形象,只要我們願意,這個願意也要很多的道理來說服我們願意去付出。
    就像我們人間菩薩,慈濟人,每天你看他們,很多故事。在我們的裡面看起來好像這就是平常事在做,但是平常人是做不到的。這種平常人做不到,這個平常事,這若沒有菩薩無法去解開這個人生的苦。就像在雙溪一個個案,一位姓翁,其實他(二00七年)也才七十多歲而已,卻是人生總是自己自放棄。是為什麼呢?故事就要牽起了他在二00一年那個時候,他在那之前去越南娶一個太太回來,也為他生孩子,兩個女兒。
    但是,他娶來之後,他自己的心很沒有安全感,怕太太娶來臺灣,自己的環境不是很好,怕太太這樣待不住跑出去,所以他將太太這樣關得緊緊的,無法讓太太自由到外面去走。太太實在是無法忍受這種被拘禁的生活。但是她已經為他生兩個女兒,這當中太太就帶著女兒回去越南,再也不想要回來了。
    從這樣開始,這位姓翁,這位他就開始自暴自棄,自己對人生就放棄了,放棄人生,自己也連續兩次的中風,而同時也是有一些癲癇的疾病。病就不斷一直來,又中風又是有這癲癇的疾病,也慢慢行動不方便,再者自己是自我放棄,也不要洗澡,每一天就是只有去買一次自助餐,一次就是買兩個,吃飽,東西就是這樣丟。這樣累積十幾年來,從他的身體、從他的環境,周圍的周圍,完全都是讓垃圾這樣將他埋沒了,他自己本身想要睡的地方也沒有了。
    原來的一張沙發椅,也已經堆到那張沙發上面,這樣,那上面也全是東西,人躺下去,只有剩下半張可以靠、可以躺,剩下的全都是垃圾,很臭。這間房子已經沒有人敢靠近,連他的鄰居,親叔叔,八、九十歲了,也拿他沒辦法。左鄰右舍靠近這間房屋來,大家都喊臭,忍不住了。類似這樣,里長也沒有辦法了,找慈濟人。
    慈濟人,一群慈誠、委員,總是聞聲救苦,眾生有困難他們絕對不放棄,他們就這樣來了。里長就通知他們說:「很臭哦!你們要準備啊!」真的,雖然有準備,用很厚的口罩,N95的口罩這樣戴下去,那個氣味同樣跑進去,很沒辦法,在裡面為他打掃,很髒亂。但是這群菩薩非平常人,要做這件事情,他們將它當成平常事,大家還是用這樣去為他打掃。
    整天的時間,裡面都清掃出來了,整個庭院是這樣滿滿滿,空間能夠想像,大小便等等,那是無法去形容。這種累積的垃圾、污穢,人體內大小不淨物都在那個地方。我看到我們的慈誠隊也已經有年紀了,中年、老年人都願意去,去為他清啊、掃啊。這樣很不容易已經幫他清好、打理好、掃好,這個個案從這樣開案了。
    一段時間,五、六個人浩浩蕩蕩就又來看他,送東西來,再來為他清啊、洗啊,這一個月不知道走幾次了。怎麼叮嚀、怎麼交代都沒有辦法,因為愈來行動愈遲鈍,反應愈遲鈍了,照顧十幾年了。大家也想說:沒辦法了,是不是為他辦理去養老院,收容中心。就要徵求他的意見,一回再一回徵求、一次再一次的清掃,不論去為他洗澡、不論清掃裡面,還是期待他可以點頭答應。
    終於有一天,就是同樣這樣向他提起,說很多去那個地方的好處,也答應他說:「我們會常常去看你,我們會更常去。」這樣等等,去與他互動。雖然沒有回應,但是開始點頭點頭了。大家很歡喜,叔叔也歡喜、里長也歡喜、鄰居大家都歡喜,但是手續要辦,要如何辦手續?就是要再帶他出去檢查身體,身體健康證明。到底身體的毛病在哪裡。
    慈濟人就又再來,把他清洗好,再把他帶去,陪他去醫院,在我們新店(台北慈濟醫院),要為他做健康檢查。在那個地方健康檢查也是這樣,在那裡等待,讓他躺在那個地方,在床上檢查。差不多檢查快好了,突然間大小便在床上又這樣又出來了。看到那些慈誠隊與慈濟人是不怕臭,那滿地上都是,他們這樣將他扶起來,站著,窗簾將它這樣拉過來。看到慈誠隊,這樣從上面脫下來,一直慢慢地擦、洗,又再為他換乾淨的,再為他穿上去。然後地上就這樣替他擦。
    整個人把他清理得很好,然後完成了健康檢查,再將他帶回去,就要再等手續,養老院的手續還要再辦。又幾天後又去,又看到全身又很骯髒。已經通過了,要將他帶去了,就又再來為他清洗一番,又為他剃頭,煥然一新,然後才開始陪伴。一群人陪伴到養老院去,安頓好了,這讓我們大家都安心了。慈濟人常常都去看。
    這已經又經過一段時間,常常在陪伴。這記錄,記錄到過了一個月,再去看他,煥然一新的一個人生,已經會坐電梯了,也能夠走路了。身體整理得很好,問他:「你在這裡有舒適吧?」會回答:「很歡喜。」等於換一個人,這樣陪伴十幾年的個案,這實在是很不簡單。這是一個整體,十多年來這群人間菩薩去做那個平常的事,這種的平常事,卻是,不是平常人做得到,這實在是看得很感動。這豈是人間的人呢?其實菩薩就是這樣做出來。
    所以「無量義者義理無量」,這是「從一法涌出一切教」。因為佛法就是這樣,若有心來接觸佛法,天底下很多很多困難的事情,一般人實在是無法去接觸,尤其是長時間,他們願意去接觸;為了一個人,一群人願意這樣去接觸。這群人就是「一法」,就是一個道理啟發了他們的心,這念的愛心、這念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發菩薩心的念去付出。所以,「從一法涌出一切教」,接受到這樣的教法,他去身體力行,所以「謂體相用義無量故」。
    這群人到底為了什麼呢?不為什麼,總是付出,這個個案完成,大家皆大歡喜,就是這樣而已,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要很清楚,了解這個法就是要讓我們用,用在一般人;其實人人做得到,但是人人就無法去做。所以說起來,平常的事情就是人間事;人間的人接受這個法,付出了,他們這樣的歡喜心。這是要放在哪呢?這個道理放在哪呢?其實就是這樣,在真如本性。
    這幾位菩薩,我一邊看這個故事的過程,我一邊從內心真正的佩服,五體投地,真的是很讓人敬重,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其實有人發心願意,天下的眾生就有得救的機會;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法、受這樣的教,於天底下就有被救護的人,就多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很敬重這種菩薩行者。前面的經文:
    33:15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這群菩薩就是在修功德,不論十幾年來能夠接受這樣的個案,一次再一次,那種髒亂又臭,這樣全都可以,這就是「柔和質直」。這個質直是從內心所表達出來,那分的正念、無私的大愛,那種寬大、包容的心才有辦法這麼柔和。
    所以,「則皆見我身」。這就是佛心,發揮佛心,真如本性。有這樣柔和質直,做到了,這就是展現出佛心、佛行,所以說「則皆見我身」。這個「我」是大我,就是佛的我,也就是真如本性的我,所以說「則皆見我身」。
    談到這樣的菩薩讓人很歡喜,這就是在說法,這就是在教育我們,他們用身體力行教,連我都讓他們感動了,這群菩薩。所以,接下來這段文:
    35:08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清楚了吧!「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佛陀在向眾生說法,要隨順眾生的根機。佛,有時候就是現這個壽相來讓眾生看,「我與大家一樣,我也是有年輕時,我也是有老年這個時;我老年來,我是什麼時候也會離開這個世間,這是人間世壽」。
    所以,但是要再對佛的弟子,佛向弟子這樣說,「壽長遠無量」。
    37:18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或時為眾說佛壽長遠無量,今生歡喜,敬慕於佛。此頌再明示無緣不見佛、有緣得見。
    40:21 ⊙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如是歷經久劫,精勤不息乃得見佛、聞法者,與之為說佛難值者,令生至誠尊重,敬慕之心。
    42:51 ⊙我智力如是:如來智力,說易說難,或促或延,巧便如是。智慧壽命,無量無數,皆久遠修諸行業之所報得。
    45:22 ⊙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由性發光,因光見道,慧光無量,洞澈無遺。所成智身,報得壽命,無有限量,不可計劫。
    48:23 ⊙久修業所得:如是福慧,皆由因地。久修淨業之所得成。上頌三世益物竟。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11月7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www.daai.tv/master/wisdom-at-...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8

  • @user-qp6sk2wv9l
    @user-qp6sk2wv9l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

  • @user-fq3rp1tm5f
    @user-fq3rp1tm5f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感恩 上人的開示和提醒!
    弟子感恩合十

  • @kolinwon4671
    @kolinwon4671 4 дні тому

    感恩上人開示🙏

  • @user-hq9tz4jf8n
    @user-hq9tz4jf8n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恩上人開示,平安吉祥

  • @user-hq9tz4jf8n
    @user-hq9tz4jf8n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恩上人,晚安吉祥

  • @cochenel
    @cochenel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恩上人
    法輪永轉
    法體安康長久住世
    感恩心滿滿滿
    ~阿彌陀佛
    ~😍🥰🙏🙏🙏

  • @user-wu1ou8nk3q
    @user-wu1ou8nk3q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虔誠感恩與祝福證嚴上人
    法體康安常住世間法輪常轉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 @user-wu1ou8nk3q
    @user-wu1ou8nk3q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佛法就是人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