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方便品 - 自心法 度他心 - 20200820 第430集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5 жов 2024
  • ⊙圓覺心包太虛,悟解量周沙界,自心法度他心,眾生心不達法。
    也就是要與大家分享,佛陀覺悟那個時候,那是圓覺,所有境界完全圓滿了、覺悟了,覺悟於宇宙萬物,一切真理無不都是,包入內心的境界,所以悟解周圍,量周沙界,一句話說「心無二用」。凡夫心就沒有什麼作用,只有一項就是貪著,哪一項最好,我要貪、我要擁有,擁為己有,這都是在執著。
    卻是佛的覺悟境界,就是包容太虛,那就是宇宙萬物,人、事、物、理等等,無一不清楚。同時現前,沒有一項能夠染著他的心,像是一面清鏡一樣,境來時全部顯現,境退了,沒有一項是染著於心裡。這就是佛的圓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任何一項的事、物、理,他能夠分析得非常微細。廣,廣至只要飛塵能到,就是沙土能到的地方,佛的心境就能夠到那個地方去;而要分析東西的細,微細,那就是連一粒沙土,佛陀都能將這個物理,這粒沙的東西,能夠透視、分析,這樣不斷地解剖,這樣非常的微細。所以大能大至宇宙每一個空間。
    佛陀初覺悟,那個覺,初完成時,就是夜睹明星,忽然間,宇宙真理入心,心開闊,與宇宙的太虛,完全容納為一體,那時候,初圓覺,那個內心剛開始的,所有所有的境界已經圓滿了。那個時候,那念心要如何,將這個境界給大家知道--對啦!大家都是有,成佛如來清淨的本性。如何讓大家都與我現在一樣,體會人人本具這個覺性?
    所以,「自心法,度他心」,這是佛陀的心,他為一大事因緣,也就是為了這樣。世間有很多真的是奧祕,無法理解,現在理解了,這個深奧的祕密已經打開了,我打得開,大家也同樣打得開;我是這個方法來打開,我發現到了。從自身的法要度給他人,將我這個法要給你們。不過,佛陀想:談何容易啊!「凡夫心不達法」,這個真實的大法要給凡夫,這樣告訴他,他就能達到這個境界嗎?難啊!
    這就是佛陀在初開始,覺悟的心境,這麼多天來,好像一直都在這個地方,因為一直這個地方,「觀樹亦經行」,佛陀三七日間的思考,「觀樹亦經行」,在那個境界,他對天地之間,光對這些樹就感樹恩,還要念地德。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這種的心靈,不只是覺悟,「知道了!」這樣就好了。「我覺悟了,我現在什麼全都了解。」所有全都了解之後,他還要回來入人間,一草一木,佛陀都是感恩。
    他面對著生存在這個大地,也是感恩土地的德、樹木的恩,一草一木、一沙一塵,佛陀都是心存恩與德,何況對眾生。佛陀也說過,眾生予我有恩,就是佛陀說眾生,給他的恩德很多,他若沒有這些眾生,他也不會想要如何去修行。因為眾生所現出來的相,就是無明、迷惑,充滿了苦,所以佛陀為了天下眾生苦,才想要如何去打開人生,這麼多想不開、看不透,造成了這種循環的苦難,所以他生生世世都是這樣,要去探討這個覺悟的道。
    不過我們凡夫,沒辦法有佛陀這麼開闊,那個煩惱無染心,就是叫做凡夫。我們有與佛陀同樣這分的心,願意付出,不過我們凡夫在付出的過程,人與人之間,互相難免就會起心動念,會起煩惱心、不歡喜,這種不歡喜的煩惱,這就是苦。
    所以我們還是,在苦中歡喜付出,所以還是有苦。歡喜付出、甘願付出,但是我們還有很多人我是非,解不開的這種心境。但是接受的人呢?接受的人是不是也很歡喜呢?應該是很歡喜。
    而我們呢?我們去幫助人的人,我們是以佛心為己心,因為我們要學佛,學佛這念心很寬、很大,不分宗教,不分種族,眾生有苦,我們去付出,付出還感恩,這就是菩薩心。新發意的菩薩,我們現在剛開始發心,在學菩薩、學佛的人的心境。若真正到佛、到菩薩的心境,那就更上一層樓,就又不同了。
    菩薩為天下眾生的付出,是心甘意願,而且是覺悟的有情,對待一切眾生那念心,是接近佛心。佛心視眾生如一子,所以佛心從覺悟之後,將他的自身所得到的法,要度給他人與他一樣。但是可惜我們眾生的心,還是不達法,這是我們要時時自我要反省,我們的心是為什麼?佛能夠體悟,我們為什麼體悟不到呢?我們還是要依照佛所教的法,身體力行。不過,我們人人,常常都會心有進、有退,有歡喜、有煩惱,我們若能常常法喜充滿,不知有多好!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
    我們之前就說,諸天來到佛,釋迦佛初開悟的那個時候,那個心境很想要趕緊法給眾生,考慮到眾生無法接受法,所以有一個念頭:法對眾生既然沒有作用,這樣我還留在人間在做什麼呢?只是剎那的心,要取入滅度。那剎那的心境,梵天眾,釋提桓因、四大天王,無量億數的眷屬,都湧現於釋迦佛心靈的道場,所以說那些諸天眾開始湧現,就是安慰:過去的諸佛面對著眾生,要用方法。所以,這是佛陀的心靈境界,所以諸天來請佛轉法輪。
    ⊙「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並餘諸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我們現在這段(經)文就說,「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那個心境既然覺悟,過去諸佛對著芸芸的眾生,要用辦法,開方便門,所以那個時候自己好好來思惟。「若但讚佛乘」,我若向這些眾生,只是一直讚歎,讚歎佛的境界就是這樣,心境就是這麼靜寂清澄,宇宙萬法全都在我們的內心,無一不知、無一不解,這種浩瀚無窮、靜寂清澄的境界。
    這種的佛乘,要向眾生說,讓大家知道「若但讚佛乘」,光是讚歎這個境界,讓大家知道,你也有、你也有。但是每一個人要打開這個境界,哪那麼簡單!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現在還是沒在苦中。
    ⊙「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眾生不但無法體解,人人都有同樣這種心靈的道場,佛有這種心靈的道場,這種清淨如來的本性,體悟宇宙萬物的真理,佛陀已經啟悟了,也知道人人都一樣,有如來真如的本性,要向大家說你也有、你也有。不過,眾生覺得:「我哪有辦法歡喜,我哪有辦法了解這個境界,我苦啊!」眾生就是在這個苦中,有很多求不得的苦,有很多不如意的苦,有很多生、老、病、死種種的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所有的心靈境界,對著現實的環境,沒有一項是能讓他稱心如意,如何能體會到,佛那個清淨無染、淨如琉璃這種的世界,哪有辦法去體會呢?所以眾生沒辦法相信有這樣的心靈世界。
    不只是不能相信,破法不信,所以墜於三惡道。所以光是讚佛乘,這個方法無法達到度眾生的目的。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謂於如來所說一切法義,思惟籌量,憶念心不忘。讚嘆佛乘而教化度人。
    所以這個解文就是說,「如來所說一乘的法義」,佛陀假使用他的心境,這種的法要給眾生,沒辦法,所以佛陀走入人群之後,思惟、籌量,就要好好思惟,好好來觀機逗教。憶念的心,憶念那個初覺悟那念心、那個境界還是永遠存在,這個心靈的境界,就是要給眾生。但是眾生沒辦法,用種種方法思惟,就是沒辦法能體會。
    所以佛陀想要如何來,讚歎佛乘、教化度人,就是有一些障礙。障礙於哪裡?障礙於「眾生沒在苦」,就是沉沒在苦難中,沒辦法好信,沒在生死海中,就是已經沉於生死海裡,總是苦。這個生死海中一直苦,眾生覺得苦「苦我、惱我者」,就是在苦惱中,每一個眾生都覺得苦與惱,煩惱,苦啊!是沒有一個安穩自在的性,這是現在眾生,就是沉沒在這樣的環境中,「不能信是法」。
    ⊙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沒在生死海中之法,總為苦我、惱我者,是為無一安穩之自性。渴愛難滿如海吞流,欲心所覆如沒苦海。貪恚愚癡,苦惱之患,聞法必不敬信是法。
    人人都是在這種「渴愛難滿如海吞流」,大家好像常常很口渴一樣,好像大地很乾燥一樣,這樣水下去,還是沒辦法讓它濕潤;就像我們人很口渴,一直要吞、一直要喝下去。這個愛欲就像大海在吞流,所有的江流海水往海裡流,海都一直將它接受起來,我們的欲心像這樣一樣,不管一切的河流溪水,流入大海,都是大海在吸收,永遠大海都沒有滿起來的時候,這就是欲心所覆。
    這種的貪、瞋、癡、苦惱,對眾生是一個大患,所以聞法絕對無法敬信這個法,對法不起恭敬心,沒有信念,怎麼有辦法法入心呢?所以會變成了,「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
    ⊙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因是邪見而破法不信故,而撥無因果,破斥如來之正法。有聞法,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致使墜於三惡道。
    聽法,既然不能受法、利用,反而不相信、會誹謗等等,這種破法不信,撥無因果,又再毀謗、破壞如來的正法,所以像這樣,眾生不相信,就容易墜落到惡道。有聞法,聞了之後不相信,也不信受,起破法,這就是罪業的因,又再去造業的緣,惡因、惡緣、惡業,所以到頭來就是,「墜於三惡道」。
    各位菩薩,學佛,我們必定要接受,佛的心靈境界是那麼那麼廣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若能夠悟解佛的心靈境界,自然我們就會一直希望眾生,人人與我們一樣,得到法之後,那分的法喜充滿,我們一直想要與大家分享。不過眾生,不只是不能接受,反而起煩惱,這也很多。我們的心境,儘管我們得到很歡喜,我們若不會觀機隨教,可能他的根、機不對,我們強要給他這個我們所歡喜的法,他就不歡喜。
    所以我們必定要用方法,這權巧方便,否則,自心法要度到他的心去,不容易!因為眾生的心不達法,無法到法的境界。就像佛陀他疼惜眾生,是這樣的心,希望我們與佛的心境一樣,就像我們在疼惜那些,受苦難的人,希望他過得好一點,我們能多幫助他一點,這個心境。
    就像接受我們幫助的人,他們也盡心力能夠付一點,覺得他也有盡一點心,所以他也很歡喜。同樣的道理,是大小,我們的心要開多大、開多大,能夠開到與佛一樣,這種「圓覺心包太虛」,我們還要很努力;要到解悟到量周沙界這麼普遍,我們還要很精進。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證嚴上人講述於2013年5月22日~

КОМЕНТАРІ • 6

  • @鄭明德-z7h
    @鄭明德-z7h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恩上人,平安吉祥

  • @鄭明德-z7h
    @鄭明德-z7h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恩上人開示,早安吉祥

  • @釋圓懺
    @釋圓懺 4 роки тому +3

    名師難求~因緣難得、感恩證嚴上人用心精進的研修佛法和創辦了慈濟。讓末學 圓懺 出家20年的追求佛法,至今聽聞到大乘正法,心中無比的法喜。當下 圓懺 已有正確的方向與正能量在修學佛法前進。末學 圓懺 也要感恩 印順導師 🙏 留下的妙雲集著作,讓我有了工具書在修學正法的基礎下拼命前進。 最後末學要 知恩 感恩 報恩 成就佛道。

  • @happyhong1078
    @happyhong1078 4 роки тому +1

    感恩

  • @劉品均-i5e
    @劉品均-i5e 4 роки тому

    J9jjj

  • @causeNeffect8770
    @causeNeffect8770 4 роки тому +1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