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A【腦科學與親子教養】 馬大元醫師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3 вер 2024
  • 馬醫師在母校國語實小的親職講座完整版,歡迎收看、轉發、分享。
    歡迎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會員收入將轉作為公益用途,
    與馬醫師夫婦一起為社會盡一份心力:reurl.cc/dGK47D
    馬大元診所粉絲專頁: / mdyclinic
    馬大元診所網頁:mdycliniccom.w...
    馬大元UA-cam頻道: / @drmdy
    馬醫師著作:
    《導演症候群》、《心靈影像的力量》、《小心!你被催眠了!》

КОМЕНТАРІ • 4

  • @klmn2872
    @klmn2872 4 години тому

    1..1:00想打電動多久,就提早起床多久。1:50在1歲前可以抱,之後就能放手。2:15如果問功課可能傷到腦(感受到不舒服),就改問今天在學校的生活,比如惡問今天「有沒有把老師難倒?有發生什麼好事?」5:40小學三年級開始罵髒話,就冷處理回應,頂多說「好喔,你是這樣想」就走掉,以免回應太多,被當成可以「來測測周遭人有多抓狂」。

  • @ADHDDoc
    @ADHDDoc Рік тому

    It’s wonderful to see my old classmate thriving on his UA-cam channel.

    • @creator-chou
      @creator-chou Рік тому

      還有歐世翔醫師。Thanks for your sharing!

  • @klmn2872
    @klmn2872 Рік тому

    你好,可以講解「反社會人格障礙(違常)」嗎?
    近期被一個前科累累、法院和醫院判定的反社會人格者(有判決書)犯罪,還誣告我,雖然我反告回去,但覺得沾得身腥。最後想到後續流程還可能跟反社會人格者互動到、且相關判決可能還要跟這種罪犯同個地方登載名字,就覺得不爽。
    自心理醫學發現此人格障礙,近百年來便有不同醫學名詞出現,大致為:無罪感(Guiltlessness)、精神病態性人格卑劣(Psychopathic inferiority)、悖德症(英語:Moral insanity)(Moral insanity)、悖德痴愚(Moral imbecility)。現代則多為用反社會人格(英語:Psychopathy#Sociopathy)(Sociopathy)等醫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