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0 лют 2025
- #MM #700萬種生活 // 90後港男務農為做藍染職人 去馬鞍山、大埔尋香港原生馬藍返元朗種;90後日本女生做農夫唔做白領 到東京偏遠利島 繼承300年山茶花技術
以往鄉村農夫的二代都以離開鄉郊走進城市為目標,好多傳統的耕種方法及農作物都因為後繼無人而面臨失傳。但隨著新一代越來越多人關注地球資源問題,對於生活質素的追求也有了另一種標準,無論香港和日本都興起逆流移居的生活方式,意思是放棄城市生活,重返鄉郊甚至以務農為生,我們走訪了香港及日本的年輕農夫,他們都令幾乎失傳的種植傳統得以延續。
Eric本身就讀環境保育相關科目,幾年前研究將廚餘變成染料,偶然發現一種叫馬藍的植物,馬藍這種植物不論在雲南還是台灣也是傳統上用來製藍的。馬藍看上去很平凡,其實是一種很獨特的植物亦跟香港的土地很有淵源,它是香港的原生植物,因為莖葉有豐富的靛青素,以前香港的客家人會採摘下來,提煉成靛藍色的顏料,用來染布做衫。不過隨住時代變遷,香港沒有人再會辛苦採摘這些植物馬藍做染料,於是逐漸被時代遺忘。
Eric覺得這種本土植物亦是香港鄉土回憶的一部分,於是幾年前開始租田種馬藍。為了尋回香港原生品種的馬藍,Eric走盡香港的天涯海角,荔枝窩、馬鞍山、大埔梧桐寨、觀音山 ,野生馬藍多在樹蔭底下及濕潤的位置生長,所以Eric種植的時候要特地為它們搭帳幕遮擋陽光。「我們完全沒有使用化工材料,包括除草劑、殺蟲劑,肥料來自我們收集的廚餘,例如豆渣和咖啡渣,來自餐廳、食品生產商的廚餘,堆成肥料後便施肥,有時不足夠的話我們便使用有機種植常用的花生麩,我敢說取之自然用之自然,不用為大地製造傷害。」Eric 說,他希望在有能力的情況下,繼續種下去。「我種藍染是賺不了錢的,但我不做的話,就沒有人這麼傻做這件事。」
而在日本同樣有年輕一代,為了守護一種傳統農作物和技術,離開熟悉的都市,為了保育一種植物去到被森林覆蓋的小島生活。
29歲的五十嵐安結本來在東京的廣告公司工作,出生於內陸的群馬縣,一直都很嚮往海邊小島的生活。有一天看到利島正在招募,繼承島上山茶花產業的人才,她不作多想便報名了。
由東京乘高速汽船往南駛約2個半小時就來到這個沒酒店,只得民宿的小島,這裡8成地方,種了20萬株山茶花樹,晚冬山茶花盛開時,好像鋪下紅色地毯滿島都是火紅色。利島種山茶花樹已有300年歷史,最初只用來做防風林,後來發現它的果實可藥用,果實精煉成油可護膚。
山茶花精油裡含有86%的油酸,比橄欖油的75%更多油酸與肌膚皮脂相近,能被肌膚良好吸收,塗抹後無論頭髮或皮膚,都變得軟滑潤澤。化妝品牌植村秀的潔顏油就蘊含了這種天然的山茶花油。但一株山茶花成長,跟養一個小朋友一樣 ,要等25年才會結果,即若我20歲開始種山茶花,要到45歲才是收成期。
現在在利島從事山茶花農有40家左右,老農夫前田千惠子50年前從東京嫁到利島,大概20年前起,開始照顧山茶花。昔日島上還沒有環島車路,農家們隔天就要從山下挑水桶到山上澆水,夏秋交接,農家就要去森林除雜草和枯樹,等果實成熟掉落時,又要伏在地上人手逐一撿果實,然後水洗、除雜物、曬乾再送到煉油廠才能提煉成山茶花精油。
但島上山茶花農平均年齡都在65-67歲之間,還能應付這麼辛苦的工作多久?前田千惠子說:「我想沒有年輕人就無法做下去,利島不能少了山茶樹。」
重視日本傳統工藝的化妝品牌植村秀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便跟利島農業合作社合作,贊助年輕工匠及農民,到島上來延續山茶花的傳統種植方法。農業合作社確定產量和閒置農田,在旺季招募義工,提高工作效率,結果就吸引到像五十嵐安結一樣的年輕人透過這個計劃來到利島。
「老農家們真了不起,幾十年一直勤勤懇懇幹活,只希望更多人知道利島山茶花油的好處而參與,可以繼承這個產業。」
--------------------
而喺日本利島,為咗維護可持續種植山茶花樹,shu uemura植村秀就同日本利島農業協同組合 (JA toshima) 合作,推動當地農務發展,傳承傳統山茶花種植工藝。
植村秀為蘊含利島等日本地區山茶花籽精油的皇牌ultime8黃金琥珀養膚潔顏油,設計全新慈善限量版造型。紅色嘅山茶花瓣象徵島嶼周圍嘅大海,金色花蕊象徵利島,每售出一支慈善限量版 ultime8黃金琥珀養膚潔顏油,就為利島提供 500 日元,支持田地復興,提高種植效率及生產力,為可持續種植創造未來。
策劃:周燕 黃嘉豪
攝影:許先煜 呂皓怡 王嘉豪 吳冬偉
剪接:蘇栩楹
監製:陳慧敏
#90後 #港男 #藍染 #馬鞍山 #大埔 #馬藍
#日本 #東京 #利島 #山茶花 #MillMILK
立即成為 MM Member 啦,每月只需 HKD 40 咋!傳送門:
/ @mm.millmilk
*建議使用電腦或手機瀏覽器登記,因為目前無法經 UA-cam APP 登記成為付費會員
____
MM Website: www.mill-milk....
MM Instagram: / mm.millmilk
MM Facebook: / mm.millmilk
____
CHUCKY|@chuckyching
/ chuckyching
PHOEBE|@phoebe.unprofessional.journey
/ phoebe.unprofessional....
ELAINE|@elaine_wow
/ elaine_wow
京|@phaedruslam
/ phaedruslam
KAREN|@karen__yukiu
/ karen__yukiu
MANYI|@manyishum
/ manyishum
SAM|@midwin_
/ midwin_
阿朗|@mm_longgg
/ mm_longgg
NATALIE |@nataliewwong
/ nataliewwong
APPLE | @apple.hiufung
/ apple.hiufung
感謝今次MM的邀請,當日拍攝辛苦晒一班工作人員喇😘🥰
你都要努力啊!
支持
廣告都搵到香港故事做對比~利害!
不過係超多化學品的化妝品
@@燚燚森森 我個like係比香港熱血故事同埋資金流動,其餘要靠大家的消費者力量與理智。
利申:唔化妝
對比個位係邊?根本2條片一D關係都冇
@@sintin9419 年青人走進大自然找尋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意義?
我觀後感係,不同的社會有各自的限制與難關卻有不一樣的快樂。
@@whatzupchak 我睇到既係,為左賣後面隻化妝品,所以搵左個後生仔陪襯,佢本身已可成為一個獨立故事
今集有啲似鏗鏘集,幾好睇!Eric 呢啲有環保思想嘅人,好man
Eric 個故事係咪可以再放長啲?
話晒都係7,000,000種生活,係咪可以應該講多啲佢染藍嘅技術?🤔
開多一集講?
同意
其實2條唔關事既片就咁拼埋一齊,只係大家都同農業相關,冇了
如果要賣廣告,倒不如光明正大正係出後半日本果PART,香港果PART,難為左個後生仔好似陪襯品咁幫你賣廣告
十分認同,消費左有心有力有理想嘅年青人。連結尾一個ending shot round up返都無,對於呢個做法好失望。
Eric 加油呀 🫶🏻 如果MM可以搵到一個fashion brand 去支持Eric 咁就好啦🥳 相信MM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
希望MM可以開放字幕自動翻譯功能等多啲外國人可以睇得明^^
疫情下,MM終於衝出香港去到日本。
幫品牌賣廣告之餘都幫香港人講故事👍🏻
MM眾人你哋好,謝謝你哋一路以黎有心既採訪同拍攝。
小弟好少係到留下Comment,但今次實在有種不吐不快既鬱悶,今條片係少有我無睇到尾既700萬種生活。我對今條片既處理手法感到失望,咁樣處理將Eric既夢想變得相當廉價,Eric同日本女孩其實無太大可比之處,而佢既存在只係為左襯托出日本女孩再推銷Product咁,單以影片長度去計,Eric只係佔左七分鐘多少少,對比起整個《700系列》真係少得可憐,但偏偏Eric係一個咁有熱誠咁有心既年輕人,其實仲有好多問題可以同Eric探討,觀眾都仲想了解佢多啲。
明白網媒都要揾食既道理,賣廣告大家都理解,但其實可以開一個新系列去賣,例如《1.25億種生活》之類,不竟觀眾睇《700系列》就係想睇唔同既香港人點樣係自己既崗位入面努力,為依個城市染上一點顏色。
馬藍👍🏻
好有心❤️
MM片現在都4K了🤩唔知幾時有HDR☺
我覺得好睇 但日本故事放落七百萬種生活係咪有D怪
同埋10:25 字幕 可唔可以唔好乜都用打造? 鐵器就係打造嘅 鳥居點都係建造掛?
我知咁講有D harsh 但其他youtuber都算 我唔會expect MM竟然冇執著呢D位
我都覺,日本故事係1.25億種生活😂
打造 支式中文
唔認為有幾harsh, 如果MM 係應為自己係專業嘅話應該要注意吓D細節位
同英文老師叫人用who where when when what why how唔好用that一樣
我唔覺得harsh,中文本來多姿多彩,應該好好運用才是,何況我完全同意你的講法,只有鐵器銅器之類才是打造出來的,鳥居應該係建造,食物和物品係製造......懂得運用適當的詞彙,是語文能力的表現;來來去去只識得三幾個字,不但是語文水平有問題,亦表示思考能力有問題。一個有水準的媒體,應該各種細節都追求完美,乜唔係成日話敬佩日本職人精神咩?呢啲咪就係囉!
有心的廣告
努力呀!好欣賞你呀
高質廣告😳😳 衝出香港!
每售出一支慈善版潔顏油才捐500日圓,會唔會少咗啲?
掛住日本❤
Extraordinary, good show once again
2條片冇乜連繫, 為左賣廣告咁...
原來山茶花油咁有益!Mill Milk既日本故仔都好睇呀
7百萬種生活講日本好怪⋯⋯ 牌子嘢都合理啲⋯⋯
幾好睇嘅廣告😊
Eric 加油呀,好嘢一定唔容易🥰
馬藍嘅藍色好靚
係咪記者佬已經唔識得重有建造、製造呢啲詞彙? "打造"正式取代本土語言,就像日本的山茶花和馬藍一樣香港粵語變成小眾,可惜的是香港粵語沒有意大利、法國等等藝術家製作一個藝術商品來維持香港粵語。
不過,呢集的確係最好睇。因為好睇所以好留意每一個時刻。物質保育是文化之一,日常用語的語言也是文化之一。我們一起失去自己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再怎樣保育和藝術商品的加持那怕只是在博物館觀看的大排檔模型一樣的感覺 ------ 憑弔儀式。
植川秀全是化學,怎樣會在這裡有廣告,九唔搭八
我見到日本婆婆的日曆好似我地嗰D!
25年結果,無怪山茶油咁貴
一得支持
日本都有一些大品牌去支持農業,不過香港這邊只係得二位年輕人做,沒有任何支持,真係好可悲,希望一些企業可以支持一下吧🥹🥹🥹
你好!你的场在大涌还是在元朗呀
我地農場在元朗河背村啊:)
我是做花王的,你的场几是开放的?
❤❤❤
個日本妹唔係生活喺香港﹐咁同700萬種生活有咩關係?🤔
MM日本部!
靚女就即刻有仙氣...
被騎劫的七百萬種生活
廣告😑
Hello👍👍💕💕😍😍
香港已經好多藍染職人,三年前不準確統計500萬😅
👍
んー
#MM
真希望 香港永遠是香港 支那永遠是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