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或跌逾70% 葉秀亮:港府錯失調控機會!|香港樓市|樓市泡沫|香港樓價|樓市超調|撤辣|賣地收入|基建項目|明日大嶼|北部都會區|夾心階層房【2025前瞻系列】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8 лют 2025
- 本港樓市低迷氣氛持續一段時間,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暫時仍在2016年9月底水平徘徊。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兼職講師葉秀亮過去多次就本港樓市發表評論文章,他接受《信報財經新聞》訪問時坦言,本港樓市泡沫早有爆破徵兆,但政府未有及時調控,導致目前樓市「超調」。他又指,縱使政府早於去年年初全面「撤辣」,並在年末的《施政報告》提出刺激樓市的措施,可是現在已「無招守險」,樓價或跌超過七成......
【觀看更多】
• 侵侵上台 貿戰加劇?中大葉秀亮:中國長遠會贏...
• 從數據解讀 港樓明年至少跌30 %?!|香港...
• 炒樓致富破滅?施永青:現時就係入市良機!香港...
• 曾煥平:除非中資湧港 港樓跌勢難止!|香港樓...
【優惠】
$38試閱《信報》網上版14天 bit.ly/3JbISl8
$98試閱《信報》網上版 +《信報財經月刊》電子揭頁版一個月 bit.ly/3NYGMb6
Follow us on:
信報財經新聞 UA-cam頻道► @hkejvideo
信報財經新聞 Facebook專頁 ► hongkongeconomicjournal
信報財經新聞 Instagram ► / hkej1973
信報財經新聞 Linkedin ► linkedin.com/company/hong-kong-economic-journal/
#信報 #香港樓市 #香港樓價 #樓市泡沫 #樓市超調 #撤辣 #賣地收入 #基建項目 #明日大嶼 #北部都會區 #夾心階層房 #2025前瞻 #葉秀亮
支持! 房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共產主義?
樓價陰跌理你自住或炒家 😢
錢係用來用,不是用來儲的😂
低處未算低越炒越仆街😂😂
對! 炒房只是經濟投機活動之一,在法例不規管下是難取締的,風險自負
堅決支持70%到90%
你是否係無殼蝸牛?😅
一睇就知你係無產階級😂
痴住政府公屋 直情想樓價跌100%啦 😁😁
@@allan-xh2lr 我都支持70%以上。利申:我有層供滿的樓!!!
@@beni_chung291 不要說不可能的事,跌100%時d銀行全部破產,你d存款一樣歸零,不要以為有銀行存款保證,財赤政府邊有咁多錢賠比你地!
🈶️料到講人🙏話講實事⋯希望🇭🇰高官董做實事👌
我住了至少十年劏房,看著樓價及租金猛升,人工𣎴高,到今天仍沒能力在香港買樓,現在我已經對港樓死了心,我用三十萬在惠州買了 700呎海景房,返大陸住,每個月管理費,燈油火蠟,三餐飲食,三千人仔有找,揸六千可以過得好豪,今天才發現回歸祖國的幸福,留港只有繼續住劏房捱貴租。
@@johnauyeung240 住得劏房人工都係低買維州啱㗎啦
@pingpingwoo8946 惠州物價消費低,我住的屋苑又較偏,好寧靜,本身無夜生活需要,一向低碳生活,慳錢是我的專業,在這裡住得好舒服。
我好多朋友退休喺惠陽租樓住,一千蚊左右租屋住,一般兩夫妻每個月用唔洗一萬,巳住得很豪…
@@rickyyeung4371 兩夫妻每個月係惠州用 1 萬蚊???真係超級豪喎!我 3 千人仔已經過得比留港好好多了!
@@johnauyeung240 治安仲好過香港。香港多小偷賊仔。
呢段訪問,值得聽多兩次
I live close to the Mexico border. I always go for *suluxy* , their quality is great. Some of them are made with leather and really hard to tell the difference from real or not. Either way, it’s your choice. No judgement from me
葉教授講得啱。我哋不過係普通市民。只想有間屋有個家。希望政府以人為本,多d關注夾心階層和小市民嘅福祉。讓人人有屋住。
I live close to the Mexico border. I always go for *suluxy* , their quality is great. Some of them are made with leather and really hard to tell the difference from real or not. Either way, it’s your choice. No judgement from me
成日都要幫啲底下階層 政府洗幾多錢都唔撚掂
徵收菲傭和外勞税收,長者乘車改付巴仙%比例,多建受歡迎之有質素房協屋增加政府收入,學者非常有point有見地👍🏽
絕對贊成外勞稅
還有公務員人工太高, 以私人市場低人工打工仔的稅養超高人工的工務員是極度不合理的
香港所有行業人工都太高
醫生人工減半?
護士律師減薪九成?
大學教授最少減薪一半?
佢所謂銀行投資人大把過百萬年薪,最小減9成
公務員減人工邁向共產國際化😂😂😂
公務員有很多隠藏福利, 無上限公積金供款, 最高額外支出百份之25 (公務員事務局網站有寫), 另外有房津... 減福利比減工資重要.
香港D醫生護士,老師的人工真係超高,你睇下英國加拿大嗰D醫護真係冇咁高!
@@yuanchiu6522 👍🏻👍🏻 都係人工支出、但是政府會美其名係醫療教育支出、老師出半糧都大把人做、小學教師做10年依家係8萬人工1個月、因為參照公務員加薪點。
教授其實講得好正確,
幸福感唔只係GDP, 唔只係錢.
但香港係一個物質社會
好多人都只係希望有更多物質享受, 擁有更多物質/ 金錢,
以為咁樣就係快樂 SOSAD
葉教授講得岩👍👍👍,政府唔應該只靠賣地,更應該推出返夾屋
新界西北發展區乞求地產商支持,又代表什麼??
@@vincentlaiyk咪發展商都唔看好香港前景囉
因為經濟令樓價調整可以理解。以太古城樓價為基礎,就算怎向下也不可能低於HK$7000/呎,然後橫行
等你能決定邊個能夠做議員先啦!!! 你只能選 民殘聯1號、民殘聯2號、共聯會1號、共聯會2號、……而已! 咪發夢啦!!!
@@vincentlaiyk 利益只有愛國愛X人士先可以賺,市民只能被割韭菜!!!
其實,樓市只是跌了很小,還未到正常的價位,很多有錢的人仍然存在炒樓的心,真正想買樓住的人,仍然未買到樓!
去到你所謂正常位,銀行call loan,好多人要跳樓。
@@tikbrobro又唔洗跳樓 去申請破產
200 幾萬樓, 市場搶, 好快吸納. D局外人不知道
咩叫正常價位?幾多係正常?
@ 供樓負擔目前16.7年不吃不喝才付清肯定不正常啦,第二名悉尼13.8,第三名溫哥華12.3都已經係明顯泡沫,香港最起碼跌多3成左右都未算好正常。香港要增大供應追上以前缺失d供應量先得架
終於有學者解釋清楚!其實個泡沫喺2020年見內地企業已經開始要錢唔要貨,香港樓市到頂已經好明顯,所以我2021終於賣晒所有自住及幾個投資物業!當時仲勸公司後生仔唔好買樓,救咗佢一命
你都係仆街來炒樓收割咗人血饅頭搵咗幾條友接你火棒 仲喺度大大聲聲 喺度曬命 而家係到唱跌 想撈返貨
呀姐咁你依家住喺邊?
咁叻叻,2021年賣晒啲物業嘅錢,攞咗去邊度投資?唔好幾年後馬後炮!依家講出嚟聽吓, please 🙏🏻
而家買樓是否合適
高手
@@HKG2046愚見⋯⋯
大企業公司高息債30%、黃金10%、美元定期30%、美股20%、港元10%,個人覺得美股現階段篇高、有膽識搏一博也可,但不要大注!
對, 不能發債出公務員人工和其他工資... 政府不能再請公務員, 只可用合約形式.. 免再次膨漲公務員支出.
公務員食大晒條腸,生產力太低,要求多多
國安用咗好多資源,應該先控制這方面的支出!
@@stevezamok 夠D愛國愛X社團用得錢多???
庫房出了2024的會計報告,淨長俸開支應付已近1萬億。 其他開支只是濕濕碎。 www.try.gov.hk/internet/pde_abac2324_fullset.pdf
中層文職公務員,才是冗員中的冗員。 科技基本上可以取替大部份職位。 但就是因為公務員不能炒,沒有承擔的政府官員,沒有改革嘅能力。
教授所願成真就是一般市民福祉❤
發下夢😂
不支持一般公務員要減薪以免引起社會恐慌. 要減便減高層公務員如從副局長開始. 另外, 政府要慎之又慎停止招聘額外的高層人員. 最後, 要減立法議員薪酬, 這些人經常不開會, 尸位素餐而已!
政府嚴重受商界[已完]的壓力,只要公務員減薪,私人工作的下調勢在必行!
不只是減人工 仲要cut 人 cut 福利 加稅 因為無左賣地收入 但仲要開發北部都會區 所以錢從何來
唔使擔心嘅 唔會引起社會恐慌嘅 因為大家減一半人工 物價同時迫住要落一半 咁大家啲積蓄即刻升一倍購買力 個個即時富有咗 人工嗰度又冇得輸
調整強積金公務員僱主供款比例15至25%(年資3年僱主供款為15%),劃一為10%左右,或者將僱主强積金供款全額變為買香港政府債券已可以減輕政府短期財政壓力;過去董特首試過對公務員減薪及凍薪,當時對私人市場薪酬調整影響不大,實踐係驗證真理唯一證明;公務員編制臃腫存在著人手過剩現象,部門績效kpi表現欠佳多年,加上問責高官局長欠缺大局觀過份走位避重就輕,國安法已立局長副局長政治任務少左,可有可無
公務員加薪又唔影響你, 公務員減薪又影響你? 你覺得合理咩
教授非常踏實。完全同意。但香港的人不願意實實在在的返工。
教授好有建設性意見。只係我地無能既政府會唔會接受。
好多千絲萬縷的利益要考慮的
葉生睇法一定實現。
以現價太古城我計算,再跌35-40%就暫時止跌,如果情况冇改善,現價計再跌70%極有可能,妳現在可做的是盡量儲錢,將來交多一些首期,才是最明確的做法。
錢擺喺定期最穩陣
儲定錢買平貨
係咪真嫁,我重貨現金,到時輕鬆掃貨🤭今舖仲唔發個豬頭
邊個話比你聽跌完會升返?@@sam11833
嘻嘻!老兄就是價真價實的豬頭炳。
@@sam11833
專重各方意見
萬物皆有起跌,樓市跌有咩問題呀?大部份市民幫啲地產商打幾十年工、就係為咗供層樓,乜嘢生活質素都冇晒,而家樓市跌只不過係回復返正常嘅水平啫,你諗吓啲樓升咗幾十年,梗係會跌㗎喇.火箭升上天都會跌返落嚟喇!
葉教授分析邏輯不錯. 但是我個人建議: 坐姿要正確/不要坐得歪歪的 -顯得輕浮. 頭髮太油/建議改變護髮產品. 西裝裡面的長袖左手看到是深色的長袖/白色襯衫被遮蓋了-很不專業的樣子.
關於香港經濟我的看法是: 李特首政府要 先節流 - 看到他們打算減少資助原本現金就很足夠的8個大學/是好的. 葉教授建議政府推動更多夾心層買樓家庭 ($6,000/sft)的房屋 / 增加政府收租金收入是很好的建議 / 希望李家超政府可以採納!
樓價跌愈多愈好,香港經濟才能轉型
岩,再唔轉型一鑊熟
現在不是已然轉型嗎? 我們步入L型嘛。
@@wingcheung813 L字的垂直仲未行完,可能仲要花多幾年才出現横向!
@@wingcheung813 未,仲係l(小階)型!!!!
轉型做咩型? 工業科技? 科研,深圳已比香港吸引,人才比香港多,政府又支援科研,香港冇優勢,太遲了。香港只能做法律、金融。
葉教授分析得非常精僻。
但問題香港咁多年都咁好都是靠樓市, 唔搞翻好樓市, 香港永遠不能回復以前. 但係之前的香真係好咩? 香港太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劏房文化就證明香港房屋問題嚴重, 似乎反而應該趁機會修正存在嘅問題, 應該找其他方法發展香港. 我相信如果人人都有屋住, 才是安居樂業, 整體市民快樂指數會更高.
好是好衹有是那些既得利益者,香港200萬人生活很幸福,200萬人在掙扎求存,300萬人在水深火熱,對住屋問題已經死心。但做官的永遠都是那幸福的200萬人,那會管得你們那些低等市民。
@@paulwong8475呢個世界邊有均富,全香港每個人都均富, 都沒人做清潔果D , 你只不過係想做上層, 而不是要公平
政府部門要精簡架構 減人手 改退休工制度
葉教授講得好到,香港人無咗幸福感好重要,睇醫生,牙醫,食住真係令到人唔想再買樓,要擔心嘅嘢實在太多
葉教授已經講解得好清楚,香港以往嘅炒樓經濟已成為歷史,樓房已經由可升可保值嘅投資轉變成為用過就貶值嘅消費品。仲以過去三十年嘅思維嚟想靠樓市炒賣發達嘅人,其實已經錯過咗尾班車,心存僥倖而夾硬見車就上,結果只會車毁人亡,現實情況就係咁。
其實物業一直都係貶值,隨着時間只會不停下跌。不過受着市場氣氛影響,人們堅信剛需謬誤,認為香港樓供應有限,人口無限上升,上一兩代長命百歲,不會把樓成為遺產,結果2010至2021年,香港樓被人瘋搶。呢種係港版鬱金香泡沫🤣
唔存在錯唔錯失調控機會,市場要跌既 邊個都阻唔住,包括國家級力量。由03年計升左成18年,而家咁跌下先正常。 而且今次我睇跌左 唔同之前週期會升返上去。應該會跌到底 然後橫行N年。
陳茂波無一套係good air 🫵香港人民反對用公帑僱用此等程度的為人民服務👊🏼還有知道廉恥便盡快自行辭職免中央難做。
專業就是專業
樓市快啲跌多啲,容易啲買到樓,人人有屋住🎉
多謝英明的習主席…房住不炒👍
可惜樓價如果跌7成,經濟更差失業上升,社會問題惡化,越跌越冇人買樓
同意
承你貴言🙏🙏
作為小市民,都會注重生活嘅幸福感,遠較經濟重要,正所謂安居樂業,一家四口住劏房、住300尺納米樓,何來幸福感?窮一生積蓄要來交首期,之後幾十年用大量收入供樓,何來幸福感?香港依家嘅樓價,仍然係天價,極不合理,葉教授講得啱,香港依家嘅情況係,因為樓市嘅泡沫太過大正在爆破,導致影響經濟…本人希望地產業既得利益者,地產代理既得利益者;不要繼續用欺詐、呃神騙鬼嘅方式,再將樓市泡沫擴大…希望香港市民,喺李家超特首嘅帶領下,越來越幸福…
咁你每一個月就要俾10000租金😂
強積金唔講自由市場,巴士專營權唔講自由市場,唯獨任人炒樓就講自由市場
唔想喺香港玩呢個遊戲咁咪返大陸囉
@@jko099130 返大陸只係技術性嘅解決方案,但係原則上係有問題嘅。因為一個地方嘅政府係有責任解決人民嘅基本生活問題,如果人民無法生活係可以移居外地或外國,咁世界各地或各國政府咪乜都唔使做?
你又要幻想香港D樓好平,平到中山咁百幾萬, 又要香港份人工不變或者更高, 不如你答我有咩國家 唔係人工同樓價掛勾???香港做保安都20000蚊, 你想D樓點超平??你都係返大陸吧, 咁鍾意平樓 不過大陸人工幾多?
樓價每年跌 5%, 10年後就係跌到 0.382附近, 博士, 我早10年已講過, 政府自己做發展, 特式夾屋, 賣3000/呎, 自己做埋按揭仲好, 賺得更多, 到時銀行自然就降息喇, 發夾屋債咪無本生利囉......啲錢係過政府手, 咪可以平衡囉, 起樓貴咪輸入外勞囉, 調節外勞....
👍👍👍
不過外資唔接受特色社會主義控制嘅資本市場
政策風險無法量化
就算現在即行你個建議
都只能靠本港內循環去支持件磗同你講嘅夾屋債
無四方飯食嘅香港要接受慢長內捲痛苦先見到支持位
國內建築成本每平方3000左右,香港腳建築成本每尺要4000元,十倍價錢。政府真的要開放市場 將公屋,居屋,私樓的造價降低才是長遠辦法。
一切供求關係影響
仲要增加公屋租金,好多係扮窮。
🎊 🎉❤️葉Sir 👍
夾心階層房👍
咁多人排公屋 其實好多人本身都有D錢 應該增加新起居屋 再開多條隊 畀公屋隊三年以上嘅申請人士入表 可以市價由七折變六折 並唔係鼓勵佢哋住簡約公屋 投資咁大把筆去簡的公屋度 但收得嚟嘅租都唔夠去管理
其實樓價點解要上上落落?根本係民生必須品,應該要同人民收入掛勾,收入高啲就住靚啲,收入低啲就住樸素啲要有基本質素,唔通啲米啲價錢年年升咩?啲人點食飯呀?!都on 9
董建華當年的8萬5成功的話今日嘅香港就係會係今日嘅新加坡咁
當年董伯伯其實係德政,但係就係班大孖沙玩嘢拖死;所以元凶根本就係地產霸權,既得利益者😢
@Cwh_user 冇錯
樓價升 百業衰 樓價跌 百業興 😂😂
香港要融入大灣區,首先物價樓價都要降價接近國內水平。主席講屋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大家自求多福!
政府應儘快推行「一手樓空置稅」,減少發展商的一手樓貨尾單位數量,儘快維持香港樓市供求平衡。
有啲人好L幸福,例如高官/議員
🎉
現在是高官不減薪,不重整架構,只向市民開刀。肥官瘦民,愛錢不愛民。還有,赤字就要問責啦!個個只出糧,或者天天在電視叫口號!
教授講起居屋系好方法,居屋一定有人買,會帶動到個經濟,呢幾年真係吾使旨意地產商起樓
國家政策是房住不炒, 但香港政策是幫地產商散貨同令炒家成本降低。
你知現在買樓的是什麼人,你心目中什麼是炒家?
買多過一屠非自住樓已經係炒家啦, 美其名投資, 但事實就係炒。
高地價政策令政府不思危機,單一税收。
最好同大陸一9樣,齊齊跌9成,買樓先有希望
陳茂波最合適管劏房,有經驗,簡直是專材
黄金應該重會有排上升,黄金保值🌹🌱🌹🌱
樓價必須大幅下跌!!! 租金必須大幅下跌!!! 令整個社會經濟回復真正活力!! 創新創業必須是低成本才可以孕育出來!
土壤變質, 種瓜得瓜, 有mud 辦法?
乜??
新建公屋平均成本都要100萬,如果未來樓價如葉生所言,政府大可以唔再起公屋。😂
唔起公屋, 政府就少了一班忠粉....
起臨屋就有
With due respect to the professor, it is easy to find the solutions, but it is much harder to find the political will/wisdom to implement the solutions....
正呀,合理
真係好犀利😮
樓價,與美國中國量化寬鬆有關
不斷印錢,借俾邊個?小市民都借唔到
因為買樓過去多年有壓測,銀行都保守的,唔會想有違約壞賬風險
樓價高,係因為印錢,多錢唔知去邊度,就買樓
反而,租金係冇升兩三倍的,係視乎租客租得起既人既負擔能力
以前所謂的經濟學,係冇考慮 “印錢,量化寬鬆的財政政策”,先會有牛熊市,泡沫經濟
現在,應該要以量化左幾多,而對樓價的升跌 做對比
及 對租金升跌 來做對比
咁先反映出量化後的影響
結論,樓價係由不同國家量化QE的錢 ,特別係美國中國 而來
普通一層樓,由500萬,升到1000萬,是否租金立即升一倍?如果唔係,即係話,有人過渡有錢(貨幣)來支持樓價
而租金係實實在在反映經濟
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 因為之前超升, 才導致而家超跌!! 經濟泡沫谷得越大, 爆破時自然更加澎湃!! 原本通漲過熱要加息, 但聯匯比美金扯住跌, 卻無法減息, 熱錢大量流入瘋狂炒作!! 本來仲有好多板斧可以抑制過度炒風, 例如, 租金管制, 資產增值稅, 遺產稅, 等等, 其實都缺一不可, 主要能夠警告炒家切莫過份操作!! 鎮府卻坐視不理, 班廢柴以為花可以萬年紅, 撬埋雙手座享其城, 懶理背後風險, 只係攪d 花拳獸腿, DSD BSD, 做下樣當交功課, D 大鱷見你班友冇料到, 咪越炒越勁囉!! 而家事實証明完全冇用, 但班廢柴既地位依然穩如泰山, 傷港再唔換走晒呢班天才, 一日都冇運行!!
其实估什么结果都系估,不如估环球政治环境如何发展还好啦!经济和楼价是直接关系,大家都清楚。研究是研究,不会看到未来的发展
如果跌60-75%,會有很多負資產,好似97,市場好慘烈
另外: 香港有本錢調整經濟架構 / 渡過難關 / 面對美中貿易戰:
HK GDP 2023: USD$382.1bn = HKD$2,980bn! (港幣將近3兆!)
香港不是沒錢, 而是要調整經濟發展策略. 香港有40萬個千萬富翁 = 40,000億!而且,
And the 30 most wealthiest persons in HK have combined net worth of USD$267.2bn = 港幣2兆1千多億!
兩年前我已經叫香港人千萬要賣不要買香港樓!聽者現在資產起碼多咗30-40%,現在專家話未來幾年香港樓價仲會跌多過一半添,死未?🥶
租樓唔使錢😂
@
三年蝕二佰萬減租金慳番百幾萬抵唔抵啞?😏
@@-MayTheForceBeWithMe利息夠俾租😅
@@danielcheng8805 你講跌二百萬果D 係偽豪宅者, 四小龍果D咪仲係咁貴
@@Ng_ZiSong
叻仔!👍
有見地
香港啲樓太多泡沫呀等啲泡沫爆破,就可以見到啲樓再跌多四成就差唔多嘅
房地產過去40年害死香港, 大家想想當年誰阻礙香港建蓋公屋的? 然後自己也其他問題多多而下場不漂亮的?
曾蔭權?
之後幾任未一樣升@@gabrielho6021
@@gabrielho6021
貪曾係禍港重心人物
好型🎉
教授:請問你(及家人)是否已沽清港樓,等港樓再跌70%才買入?
一個只識攪劏房的會計佬;做財爺後只識發債和令香港納稅人負上更多債務......
心痛😢😢😢
會計佬邊識finance,搵會計師做CFO真係香港企業錯誤,F for finance not Accounting
樓價大跌,市民可以買到平啲嘅樓,有咩唔好?
越買越跌,就冇人再敢買了!
樓價過往表現,不代表將來!
不如換個角度問你呀
日元跌到僕街如果你係日本人你會點諗?
你會唔會去旅行?你用日元買嘢全部需要畀一倍價錢
有樣嘢叫財富效應呀
@@maggieleung7256跌就有人買博撈底博反彈喇, 冇人買?你啲咩邏輯?
@@swiftchild2980 child? 🤣
@@maggieleung7256跌到普通人買得起嘅價位就唔再跌。冇人敢買係因為價格仍太高
公务员按岗位職能薪金高市埸近2成,且部份冗员多如食環动用,7,8人捉一 小販!私人市場暂求过於供,公务減薪绝不会影響私人市場
點止高2成,高4成都唔止。
私企入不敷支 就滅人手 政府入不敷支 亦應裁員 七百四十萬人口而公務員二十六萬(包括出政府薪酬俸祿醫護/教職師/福利議員助理等) 太庸腫了 星加坡只有七萬 香港十萬足夠 cut cut cut 😢😢
新加坡有些公職人員不歸入公務員,加埋計,公務員人口比率,兩地差不多!
快啲將教授文章放在信報頭版揭露真相
俾壓力佢做,佢肯做已經算好啦。叫佢自動自覺做更加冇乜可能。呢啲咁嘅官,係私人機構做嘢嘅話一早俾人炒咗,係香港人先咁好養住呢班廢柴。
香港人有話是權咩?
傻的嗎? 你係老闆 D公墓員就話"自動自覺做"姐,你連選邊個做議員都要人地同意,妄想公墓員聽你地講係傻的嗎?
葉先生好野
真心希望財政預算案引入銷售稅以滅赤和增加稅收。
對於移民左嘅人, 樓價最好跌多9 成。 最好1000/尺 樓!
你係指移民左但想回流嘅人而已! 我有好多親戚去咗歐美加,佢地都話 "港澳樓價升跌" 唔關佢地事! 尤其係早期(70年代或以上)移民個D!!!
十年內必到佛山市樓價
@@inone2777外地生活質素比港優為何要再跳入一個大屎坑-香咗嘅港?
係呀好,掃返半山幾幢豪宅先😂
香港市民平均月入$25,000 年入$300,000. 按照美國(港幣掛勾)標準 每間屋(不是柏文) 的價錢是五倍年收入 超過代表你供唔起銀行唔會借 如i此類推香港樓價正常該是$30萬x5 =$1,500,000. 現實是百五萬只能買到150呎以下 500呎樓房價將會跌至$3,000/呎 😢😢😢
西環研判係樓價高才使年輕人參與社運, 所以政府只會加大樓宇供應使樓價下跌, 加上本地消費下降, 使商店業主財富也大降, 缺少了本地及國內投資者買樓.
教授話跌70%,意思係500萬樓,可以跌到 150萬買到!?😅😅😅,😌 即係呢…講啱可以係20年後打3戰時都係講啱。講錯呢又唔使坐監,又可以現在出名,何樂而不為?
咁你解釋下點解以前值$150萬既野而家要賣5百萬
好出奇?50萭買返嚟嘅幾十年居屋,都可以賣到700-800萬,咁而家轉頭跌返落去,都係合理…有乜嘢係冇可能?
注:教授乃指2008-2021年最高點累升咗2.5倍。現已調整咗接近3成,如再回多4成至累計跌幅達7成,都只仲係比2008年高1.75倍。所以按傳統之經濟模型推演,整體需要較2021年最高位回調7成乃數據統計的推演 (0.764係一個較大支持的黃金比率)。
如果再跌七成呢香港玩完㗎啦,點會有可能性啊佢有咩基礎啊?你睇吓佢吾發達啦個樣。你咪信佢囉,咪繼續交租囉
@@user-fv6hu2tk4t 唔好忘記2003年時,乃由97年7月1日CCL指數(100)當時歷史最高位,跌到2003年5月時的31.34,同樣調整咗7成,唔係未試過架吓.當時都香港人都冇人估到要調整咁耐和咁Q深架。終於要到2012年3先回返到100水平,捱咗共9年架。要睇返的是當時有咩因素support返香港的樓市和股市翻身兼不斷創新高(都要足足花咗九年時間),和今天的有邊D地方唔同咗呢?係短期問題定係結構性改變了?如果屬結構性的改變又會唔會有嶄新的長期利好因素可足以運轉乾坤呢(首先係咪要中央自己能挖骨療毒才可以講到其他嘢呢)?
葉教授講得好,分析得好,香港高官咁無用
無可能再跌7O%,即樓價會是現在的25%? 你話2008/09到現在有冇通脹?樓宇建築成本是多少?市塲將全沒需求?每呎呎價會跌至五千元?語不驚人死不休。
先問下點解香港建築成本會咁高
👁樓係用🏘來住嘅🙏用嚟炒炒到發晒燒經濟點會好👁
同意教授講高地價政策做了那麼多年, 是時候要改變. 現在高地價所產生的後果, 樓價貴帶動通漲, 物價貴港人淘寶及北上消費, 零售業受壓, 樓價貴年青人躺平, 寧願將錢用來去旅行, 不買樓, 不結婚及生育, 自然人口老化就成為問題, 醫療支出, 合資格搭$2 元車嘅人每年增加, 試問一個小小城市樓價係全球之冠, 難度香港人都識生金蛋嗎?! 樓係民生所需, 但被炒家打個轉手就賺 1-2 百萬, 真正住嘅用家就捱貴樓, 辛苦賺來嘅錢都被炒家賺得荷包滿滿, 現在常見到有蝕讓套現新聞, 講得咁慘, 那些年炒高樓價賺咗唔少又唔講?!
我不同意林鄭做得嘢👎
林郑破坏香港的手段的确很厉害
佢係推香港去死,甚至出賣香港;而家嗰個一樣
👁慢慢跌到2028年頭🙏居屋正方向新加坡到香港🇭🇰取經現時比🇭🇰好點‼️解🙏新加坡政府做實事為坡民安居樂業…⋯👁
減少財赤,增加庫房收益: 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人人都懂的做法是,精簡各政府部門,醫管局架構及减薪。太多冗員,中高層人工偏離人力市場。可惜沒有官員有膽量,有承擔敢去做。😂😂😂
官員和議員最重要是為自己眼前利益.
實在同意更多
有料
真希望香港樓市跌到得一成。
地產商已經賺夠,住房真係應該由政府起
教授成日講 當年唔敢做乜乜物物……. 我都話,如果當初唔係 老習上台, 中港就唔會差成咁!
可能仲衰!! 關鍵係係地球對面邊個揸莊!!
@@ericchan7128肥嘢吾鍾意資本家仇富要作主當皇
冇佢地頂住美國佬,你收咗皮好耐
星加坡同香港公共房屋有着唔同嘅歷史背景,星加坡嘅樓市盤古初開就係賣俾市民嚟到增加佢哋歸屬感。香港嘅公共房屋純粹係權宜之計,解決石硤尾大火之後嘅安頓問題,從來香港嘅樓市都係私人市場主導。
其實呢個訪問純粹係一個冇樓嘅人會睇得好開心,因為真係會信佢會跌七成。又樓嘅人就會好驚,因為會由高位唔見七成。作為一個投資香港地產超過30年已過去10幾年都冇買嘢嘅香港人,樓市見底嘅訊號就係完全冇好消息全部都係壞消息特別係嗰啲七成八成九成嗰啲言論。
我經歷過九七,沙士,金融海嘯,同埋最近嘅新冠疫情,都一直喺個市場裏面,我會欣賞學者客觀多角度分析,但係會懷疑一個勢神劈軟嘅學者嘅言論
即使1967年暴動後移民潮,港樓都係好有波幅。香港人口向來都係移民來移民走。
美國缩表又一直唔停,要跌一半唔奇!
果然有料到
yes, property prices will drop 98.50% to 99.90%. True?
Just a groundless prediction.
香港過兩年仲平過大陸樓😢😢😢
私樓二百呎四百萬,真係好過居屋??舊居屋講緊實用面積六百幾呎,三房兩廁,真心覺得搵果班所謂高收入人士笨實,當人傻仔,搵得多,樓更貴更細
贊成起多啲居屋夾心階層 起咁多公屋係冇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