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文多講不會進步?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5 тра 2024
  • 📫 免費電子報 - www.kevinenglishpodcast.com/o...
    其他連結
    🎙 Kevin 英文不難 Podcast - link.chtbl.com/rCv_WR9H
    📝 英文問題,歡迎寫信到 - kevin@kevinpod.com
    ----
    轉載無需詢問,但請標記來源和影片連結。

КОМЕНТАРІ • 169

  • @l60008
    @l600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2

    一直講,只是在輸出,會把自己掏空而且陷入低潮,我覺得還是要先累積,多聽多閱讀,累積知識很重要,說話才能有內容,多看社論、國際新聞,然後自己寫一點感想心得,很有幫助

    • @test2test911
      @test2test9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2

      主要还是纠错,和英语老师练习的时候,老师纠正错误并告诉你更好的说法才能进步

    • @nomadland119
      @nomadland1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test2test911真的,非常需要有人糾正才知道自己錯在哪,正確用法也會比較印象深刻,線上教學平台大多數的母語者老師(又或僅稱母語者,有些根本稱不上老師)都只是在瞎聊虛度時間賺錢而已😅😅雖然國外提倡鼓勵教學,但是必要時還是得糾錯給學生正確的回饋比較實際

    • @paffforever6494
      @paffforever6494 Місяць тому

      掏空😂

    • @user-ri6dz3oy8z
      @user-ri6dz3oy8z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Yes, I agree. However, I often use my Chinese mindset when speaking English in many situations. The video mentioned a good concept: we usually don't fully understand what we learn or listen to. We hope for immersive learning, but I was surprised to hear about 'learning with consciousness.' How you speak and make it your own is the approach we should take."

    • @abcde2908
      @abcde29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在出口表現之前本來就要先有大量的學理知識,才能維持住自己的會話

  • @user-fo6cm3rm8c
    @user-fo6cm3rm8c 20 днів тому +43

    如果單純聊天,通常外國人不太會糾正,像我同學、教授、主管都不會去糾正你的英文,而且對外國人來說,你說的他們基本上也聽得懂,除非是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描述,所以即使聊天久了,即使在外國的環境,的確用來用去就那幾句,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很難再提升,這是真的。所以常常會看到一些老移民,口說也沒有多強多融入到當地口音,其實我覺得多一個動作就是把對方說話的方式,有那一些可以學的句型記下來,學語言就是在模仿,加上後面複習,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如果人已經在國外了。

    • @imjeffreylee
      @imjeffreylee 14 днів тому +4

      我覺得要大部分人只要能待在英語環境而且願意去學習 都能夠達到與外國人溝通無礙的地步 但是要再更進一步讓native驚艷到覺得你的英文也有native或close to native的程度 就非常難了 雖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需要達到這個地步

    • @Spider-Too-Too
      @Spider-Too-Too 2 дні тому

      grammary这个浏览器插件在我每次打错英语的时候都会纠正,对我的英语进步帮助非常大

  • @nash6413520
    @nash64135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1

    成人要有意識的學習這點,跟我之前看的書《30歲之後, 才是你大腦的全盛期》裡的研究一致。

  • @TheJosephjeffy
    @TheJosephjeffy Місяць тому +54

    我在英國這個感覺真的非常對 就是簡單的用詞可以用到很好 但是就感覺上不去了 所以真的要練習其他進階的用法 才會慢慢熟悉整個用詞脈絡

  • @Valence_Issues
    @Valence_Issues Місяць тому +44

    我認為多講就會進步並沒有問題,但是量要夠大,大到足以內化成知的一部分。
    另外,最好的策略仍然是不斷練習口說,也不用管他有意識是無意識。重點是有沒有從錯誤中學習到正確用法,並有應用上的認知。
    我認同上面的部分只有一個,會有瓶頸,要去加強不熟悉的部分,然後記起來,才容易會更進步。

    • @noahnoah8049
      @noahnoah8049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量大,這也是很看每個人的環境與時間,兼顧效率很重要,否則,我想絕大多數的人真的想學聽說但真的沒太多時間機會讓你"量大",當然一直揪錯與修正非常重要

    • @leeizzy3069
      @leeizzy3069 22 дні тому +1

      重點是要有意識地加強你不熟悉的部分,否則一直大量地說,但說的都是自己有限的菜英文,也是很難進步。
      東湊西湊頂多就是{能通},但永遠無法道地。

  • @funmovieEnglish001
    @funmovieEnglish0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非常認同這種觀念❤,純粹的和外國人聊天,訓練的只是膽量。要突破自己現有的英文能力範圍,真的應該先多聽,去練習自己不熟悉的語法,才能夠進步。所以還是需要懂教學的老師,才能夠指出我們不熟悉的部分,訓練我們能夠更有效的表達自己。

  • @bunicho5128
    @bunicho51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感謝Kevin 分享,希望更多人看到這個優質頻道❤

  • @user-qe6zm6os5h
    @user-qe6zm6os5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非常同意,當然不管怎麼樣都是要多練習,只是有意識的學習跟練習才會有較顯著的進步,就像沒有去接觸新單字的話,說出口的詞一定就是那幾個,不可能突然增加的

  • @wawawa8964
    @wawawa8964 Місяць тому +92

    所以口說英語與聊天是不一樣的概念與過程,不是找個外國人就ok

    • @yanlieu9727
      @yanlieu9727 28 днів тому +8

      小区大妈聊一辈子天,也不会口才变好

    • @user-rk9uo8sw8t
      @user-rk9uo8sw8t День тому

      @@yanlieu9727 舉例的真好

  • @qazwsxxcvbnm
    @qazwsxxcvbnm Місяць тому +16

    我覺得這個概念不管在練習什麼都很受用,迴避問題的話就很難進步
    下意識在不熟悉的地方很重要

  • @mingh6256
    @mingh62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79

    我不同意影片觀點 我是站在口說要進步就要多說 以下是我的論點
    1.通過每次用英文交談時,對方知道或者不知道你要表達的意思的回饋,能夠讓自己”主動”去找你要的東西,回饋感在學習當中是很重要的,這會影響你對正在學的東西心態為何,是被動還是主動。
    2.影片中有說要給老師安排學習進度,這點我反對,老師職業不是私人助理,以下省略為什麼老師不是私人助理的理由,安排學什麼是自己要去找,一開始很困難,但這就是主動找東西的好處,熟悉了你就知道適合你的教材在哪,印象也會深刻。
    3.如果能用簡單的方式把要說的表達出來,為什麼要練習用難的方法表達?這點我非常不解,如果簡單的文字組合能讓大家聽懂(這裡指的是完整句型),不是外國人英文就一級棒,跟程度不同的人交談,簡單的方式更萬用。如果時間有限,簡單表達的方式才是最有性價比的,與其學那些進階文法,不如把基礎的東西用好再想進階的。don’t do what you can do,do what you can do well.
    4.我理解為什麼外師要我們繼續說,站在聽眾的角色,你的英文程度在哪我不在意,我在意我知不知道你要說什麼,如果糾結要怎麼使用那個文法,反而把你在說整段話的節奏打亂,那是很糟心的,說者跟聽眾一樣。如果不知道要怎麼更好的表達,你應該主動問他,「如果剛才我說的內容,是你會怎麼表達出來」,這才更有價值。
    5.單字量夠不夠,文法有沒有熟,這只是英文好的人的”結果”,學習者不要糾結背多少單字或文法要怎麼用,去注意表達時對方的回饋,就足夠讓你私底下知道要怎麼學習了。
    如果想學英文,把你想像成美國小孩應該會更了解我上述說的,小孩學習英文口說是透過父母的回饋自行修正,美國人不會教單字或文法吧,你在台灣學中文都不可能被教這些了,你學會不過就是把大家常用的表達方式說出來而已。
    以上為自己語言學習時的心得,簡單參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自行決定要怎麼學習。

    • @user-ns2dc5pz1r
      @user-ns2dc5pz1r Місяць тому +34

      所以你會發現,其實一堆台灣人即使三十歲了中文講的還是不怎樣。"難怪"跟"難道"分不清楚的,ㄣ跟ㄥ分不清楚的,不要說一般人了,連國立大學中文系老師都有出包的可能,居然說"興"跟"新"的發音是一樣的還不接受討論簡直讓人暈過去。
      拉回來影片這邊,美國這邊一堆華人新移民不會講英文,正是因為依照了你的論點,剛好這位YT主直接打到重點,你迴避了你應該要真正練習的東西去選擇了一個比較簡單的路線,這點會大幅度影響到你的英文進步程度,我現在來美國剛滿一年,我踏入美國時只會講ABC,我對KEVIN提到的重點非常有感,我每天跟當地人講英文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後就很難再上去,缺的就是這個,因為人會為了避免尷尬而選擇比較簡單的路去走,然後你在進步的過程就被自己下意識的阻擋掉了。

    • @user-wm6wi2tx5e
      @user-wm6wi2tx5e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學習外語和母語不是同種狀況,年紀小大腦神經元快速汰換學語言很快。
      另外表達論點時,理由非常重要,甚至比論點本身重要,不能省略。因為不說明理由會讓別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你說的是合理的。如果接受,和盲目相信又有何差別。

    • @LeondreLiao
      @LeondreLia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個人覺得這個影片適合進階的學習者,可能B2-C1等級想要進步適合,所以需要強迫自己踏出舒適圈,但如果是A1-B1能盡量講我覺得比較重要

    • @sylvialee2457
      @sylvialee2457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也比較同意這個回饋的看法,畢竟語言是拿來溝通、傳遞訊息使用,如何用自己所能的、簡單、有效的方式傳遞就夠,不然你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同意大家想持續進步或刻意練習的行為,學習路上的確會比較有目標,重要是自己喜歡就好了

    • @cdeer7771
      @cdeer7771 27 днів тому +3

      常常與工作上同事、以前同學討論"如何讓英文程度變更好時",
      總是會有這種論點- 哎呀~語言是拿來理解溝通的,文法單字不重要啦 / 簡單的字彙、
      簡單的句子順暢表達就行了 講得懂對方能理解就好。
      我發現那些講出這種話的人,英文程度不是超強,要不程度就不怎麼樣。
      程度強的是已經融匯貫通,認為用有效率簡單實用的句子單字去表達,讓雙方能更快理解
      程度爛的就是像這樓觀點,學習上排斥較複雜的、難的內容,強調實用就好
      然後講出來的"簡單表達"也是天差地別
      強的人講出來的-> 邏輯清晰、文法句型少有錯誤,用字淺顯易懂符合情境。
      爛的人講出來的-> 用字、語氣、文法時常有許多錯誤,前後邏輯也偶有矛盾。阿老是說著語言是拿來溝通的,意思懂就好,然後勒,這種人講出來的話就是更容易造成誤會。
      淺顯易懂的表達,背後都是花了無數心力去閱讀、背單字練習用法,加上長時間刻意的口說訓練,程度真的拉上來後,才有辦法用簡單的句型+單字去表達複雜的情境,對一般非英語母語的台灣人來是說,背後要下得苦心是難以估量。
      但還是奉勸大家,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困難點該突破就是要突破,老是想著夠用就好的人,永遠達不到高手的境界。
      除非你不想當高手啦,那就繼續堅持夠用就好吧

  • @chenlun8245
    @chenlun824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換句話說也是一個方法,但只不過是一個緊急的應變措施
    重點是,在逃避之後,你有沒有再把之前你講不出來或是不會的句子
    拿出來重新面對。
    我覺得這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也是一個很關鍵的重點!

  • @user-ow9xp1vk9z
    @user-ow9xp1vk9z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完全認同耶 自己很有同感的部分在於雖然口說機會多了但總覺得自己一直用同一套結構的語句 差不多的字詞即便很順我也不覺得自己有進步 後來開始會將新學的單字片語用到聊天中我才覺得自己有所謂的進步感😂

  • @noahnoah8049
    @noahnoah804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講到心坎裡,講卻沒有修正或糾正的機會,或者是聽一段外語來聽寫對照,直到聽懂完整的對話

  • @violali5293
    @violali52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謝謝你,很受用

  • @phonedr.1013
    @phonedr.101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5

    我服了,本來覺得標題釣魚,進來覺得解釋的很好,影片節奏很厲害真的有用心。
    我之前就看小s節目有一集是講關於英文的,有找三個厲害的,三個爛的,其中一個爛的就是什麼東西都亂講,把國台語加進去亂講一通的英文。
    節目上三個厲害的英文(老師)之類的,有評論環節,居然就瘋狂稱讚說,她是最厲害的!好棒!好勇敢!因為可以溝通!其他人背稿子很刻意的什麼的
    一堆場面話。一堆謊言😂
    我心裡不相信他們覺得那個來賓英文是好的,一定是恥笑她。就算沒有恥笑也知道那種英文根本沒人聽得懂。
    看了這集完全就適合打臉他們,那種自以為是的亂講配上國語台語,永遠程度就是幼稚園都不如的英文程度。
    台灣學英語真的有很多大迷思。有時候大實話是沒辦法說的😂多講的前提真的是建立在練習不熟悉的部分
    像我因為能看懂一些影片,現在跟著講就會學到很多文法,甚至都不是單字,一邊練習才發現文法無敵重要,時態跟單複數或子句都很自然的融合在句子裡,真的就是要找比較特別的、不熟的去練。
    一直I like food I like book這種句子的英文能力其實等於沒進步😂
    硬要說可以溝通就太扯了。
    大家一起加油 這頻道真的不錯👍

    • @user-uv2jd8bq9l
      @user-uv2jd8bq9l 11 днів тому

      😂就真的釣魚而已,不要想太多

  • @elenajang5319
    @elenajang5319 24 дні тому

    谢谢~正好特别迷茫看你影片受到了启发🫡

  • @user-ho3uo3rl9f
    @user-ho3uo3rl9f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我学英文感觉最好方法就是多看,看书可以提高书面写作,看新闻提高对当地了解,看论坛可以学习口语化英文。然后就是看看电视多听。因为我不是本地人,和老外包括老师对话,他们有意放慢说话速度,而且说的很标准。如果听两个本地人聊天,会变得非常难懂

  • @yao7947n
    @yao7947n 8 днів тому

    我覺得闡述得很好,這裡分享給大家的就是真正有效學系的觀念-有意識、針對各種地方去精進。簡單來說,在提升量的同時,也注意到學習品質。

  • @whangsiu6465
    @whangsiu64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多謝!

  • @user-ok9pi3rf4e
    @user-ok9pi3rf4e Місяць тому +32

    我上一份工作,老闆突然請一位業界前輩加入業務團隊。這前輩當國際業務一輩子,參加過不少國際展。帶出去歐洲和拜訪客戶,很敢說,說一堆,一堆支離破碎的文字,還要我重新翻譯。真羨慕這程度就能混江湖的舊時代

    • @user-ri6dz3oy8z
      @user-ri6dz3oy8z Місяць тому +21

      通常來說,業務要的是心態,不一定要語言天賦。我見過幾個國外銷售雖說英文流利,但都無法切入交易核心跟創造新需求,比較看重想法跟思維架構,您參考看看。

    • @user-ok5tn1tb6y
      @user-ok5tn1tb6y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ri6dz3oy8z但是有点好奇想请教下,如果语言沟通都不通畅,对方怎么会有耐心听完并且愿意和自己开展业务呢?况且语言磕磕绊绊,会不会不太容易让对方信任自己?语言不通不会阻碍把自己的思路体系传达给他人吗?只是有个疑问哈,期待您解惑

    • @huangmatt25
      @huangmatt25 21 день тому +2

      @@user-ok5tn1tb6y我認識的幾個企業主英文都普通只能簡易溝通,生意做得還不小。好業務面相很多,當然語文越好越溝通無礙,但呈現的自信、親和力、說服力有時更勝語言。

    • @user-ok5tn1tb6y
      @user-ok5tn1tb6y 21 день тому +1

      @@huangmatt25 原来是这样,受教啦❛‿˂̵✧

    • @jamylee2033
      @jamylee2033 13 днів тому

      對啊,英文好跟業務好不一樣,之前老闆英文感覺破破的,貿易單也是接到開公司😂

  • @chiangdanny290
    @chiangdanny29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會講跟會教真的是兩回事~多講就是把目前會的練到更熟悉~但真的要更進步~必須要學習更多不熟甚至是不會的~才會真的進步~

  • @yihbey520
    @yihbey5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我找的外師一小時都要1200元左右😂 課前會要求要準備要討論的主題(可能是類似Linguahouse或是一般的外國新聞)課前可能還要寫一些筆記,上課才能夠討論…外師也會建議哪個單字和句型會比較好。會有進步,只是每次上課真的好累🥹
    若找太簡單的討論材料,會被外師念😅
    最近是跟外師一對一討論小說,也很花時間啊😵‍💫

  • @user-ch3gl9rg9f
    @user-ch3gl9rg9f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簡單來說一直聊天練得到流暢度 練不到精確度

  • @biggary6427
    @biggary6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真的要複習,不然很多用法12天後就忘了

  • @dearmarcy
    @dearmarcy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好的老師讓你上天堂

  • @William_Fei
    @William_Fei 2 дні тому

    谢谢,同意你的观点

  • @yjchu8716
    @yjchu87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也是從英文程度差,使用口說平台一年後覺得都上不去,看完這集影片,完全講中我心坎裡了...原來我的問題真的是個問題,謝謝解答!

  • @atist22
    @atist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影片很棒👍我也很慶幸我有2個很好的英國老師,當回答問題時會要求描述完整內容及即時糾正用法。

  • @user-ij4dv4hm3g
    @user-ij4dv4hm3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我是香港人, 在英國 10年, 有好多香港人學英文是得過且過, 如你說他讀錯字,Grammar 錯, 他就話你吹毛求疵, 話你專捉人錯誤,他們不肯認自然不足, 所以就算在英多年英語沒有絲毫進步

  • @nomadland119
    @nomadland1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真的是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 @user-mx6pl8ep5l
    @user-mx6pl8ep5l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2:09 like more than🤣
    能用就行

  • @adcyt6948
    @adcyt6948 4 дні тому

    認為這個說法在學習英文完全沒有道理,其實英文就是一種文化,沒有主動的去了解是沒辦法洞悉文化的。多講是需要,但多聽才更重要,交流是互相的,而不是只有我說你聽,當對方使用有趣的句子時可以詳細問他是什麼意思,並加以模仿,這就是交流。且主動提問獲得的回饋,遠比別人告訴你應該這樣做,記憶力會來的深刻。
    但對於教學者來說影片的說法也許沒錯,因為要學生主動學習很難,如果他們會主動學習就不需要去找老師,也不會遇到學習中的瓶頸這回事。所以還是覺得,學習英文更多是自己的主動,而非等著別人給你安排課程,因為你在學習的是一個文化,而非單純的學科。我就問,大家中學時學了至少4年的地理歷史,大家有對他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嗎?

  • @xmliao
    @xmliao 16 днів тому

    讲的很有道理!按赞

  • @ispeakmandarin
    @ispeakmandar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光练口说帮助不大,只会把外语提高到一定水平,但不会太高,而且会很长时间停留在这个水平

  • @user-ys6zr4pp5v
    @user-ys6zr4pp5v 3 дні тому

    完全認同 自認覺得平常溝通沒問題很順 但遇到困難的主題 或是在比較要求精確表達的場合 就會覺得卡卡的 因為平常一直在逃避qq

  • @qnhong0306
    @qnhong03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根據個人經驗,先熟悉一種句型,再去學別的句型比較妥當,一次學3種句型,會有一段混淆的時期,那段時期出錯率高

  • @hsinitsai6783
    @hsinitsai678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英文口說的深度有分,如果跟外師練日常聊天當然深度有限,所以真的要練深度我覺得必須討論各種主題,現在有很多口說的敎材都是有不同主題跟文法句型練習,可要求老師找這類的敎材給學生練習

    • @leeizzy3069
      @leeizzy3069 22 дні тому +1

      我覺得用教材自言自語線練到一個程度再去找外師練,比一開始就直接找外師有效率的多。外師基本上,你拼拼湊湊能通,他就說你講得很棒了XD

  • @jacobfang4029
    @jacobfang40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speaking很重要,但是要提升speaking,主要靠的还是listening
    你们注意那些刚会讲话的小朋友,有的话多有的话少,话多的也并不就比话少的讲的好。主要还是听了多少

    • @FB-nt5kx
      @FB-nt5kx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就是中文所謂的耳濡目染~

  • @lukadoncic7738
    @lukadoncic7738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下午來澆花

  • @jack16882
    @jack168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您可以告訴我如何用chatgpt生成一分國小英文教學方案嗎?

  • @user-yt7wr5lw3p
    @user-yt7wr5lw3p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多聽多接收英文,處於有英文的環境,英文才能go next level

  • @Phenixzero
    @Phenixzero 3 дні тому

    講只是第一步
    認真思考講的內容才能讓講的內容有進步

  • @user-dk2fz9rq7u
    @user-dk2fz9rq7u 5 днів тому

    有意识的学语言是非常正确的

  • @chancew3p963
    @chancew3p9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老师你有在线上教授英文的课程吗?如果有,真的非常想参加!

  • @augustsong5861
    @augustsong5861 21 день тому +3

    有許多在美國生活很久的華人,他們的英文都很流利,但其實他們的英文水平在二十年前就達到現在的程度了,也就是說,一直沒有進步。因為已經足夠生活,不需要繼續進步。

  • @changfrank1123
    @changfrank11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還是要多講, 我以前代表公司到國外去推銷產品, 要用英文介紹公司及產品. 開始不是很順口, 中場還換主管親自上陣示範 (回旅館還禁止我出去逛街, 再加強練習下回合), 多年後來在一場百人的說明會, 原只負責半小時開場, 講完之後, 主執人臨時叫我包辦了後面2小時的說明?!.

  • @user-my3mk5rb3q
    @user-my3mk5rb3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大量閱讀以及多看故事以及了解《整體》事件的概念及語調、句子,學字彙單字就很快👍 From 賴世雄補教界史詩人物❤

  • @user-fc2cc2nx2p
    @user-fc2cc2nx2p 28 днів тому

    老師,請問您有線上課程嗎?

  • @masahirogo3330
    @masahirogo3330 15 днів тому

    應該是prefer A TO B. 不是over

  • @jhtam6768
    @jhtam67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发现很多人不敢讲英语是以为怕讲错,建议初学者不要太在意文法这块,要敢敢讲,多讲才会进步。

  • @quackquack-bb1nu
    @quackquack-bb1nu Місяць тому

    桌球部分真的完全命中我在服義務役時的狀況,但我是卡在要不要從直板換成刀板,當初直板已經打不太贏用刀板的同梯,但內心就是會陷入換成刀板一開始一定會被打爆自尊心會受損,但就"有機會"能跟同梯並駕齊驅,最後我真的換成刀板並且戰勝同梯,那種感覺真的非常好

    • @kevinpod
      @kevinpod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以為你要銜接一個英文學習故事,結果看到底,真的是在講桌球

  • @JinJin0731
    @JinJin0731 Місяць тому

    👍👍👍👍👍👍

  • @jeffchao3008
    @jeffchao3008 24 дні тому

    我就是這樣😂

  • @jerry24062645
    @jerry24062645 Місяць тому

    Kevin 老師好,在Cambridge dictionary 及Longman dictionary 都呈現 prefer somebody/something to somebody/something,想確認 prefer A over B是不是積非成是的用法?😂

    • @kevinpod
      @kevinpod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絕對不是積非成是,不過用 to 確實比較傳統,用 over 比較口語

    • @jerry24062645
      @jerry24062645 Місяць тому

      @@kevinpod Thanks for helping me think outside the box!

  • @lillyli6610
    @lillyli6610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好适合当教练

  • @Spider-Too-Too
    @Spider-Too-Too 2 дні тому

    grammary这个浏览器插件在我每次打错英语的时候都会纠正,对我的英语进步帮助非常大

  • @anti5mao
    @anti5mao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学习要不断试错,然后解决试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所以需要知道或意识到错误,还要改正错误,而不是不断练习

  • @foreverwhisper
    @foreverwhisper 2 дні тому

    prefer A to B?还是over B?

  • @XD-nl1wl
    @XD-nl1wl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建議用chatgpt練口說
    沒有時間壓力
    隨時想練就練
    想叫他糾正你的用法隨時提出
    而且還不限於英文
    練習品質屌打99.9%真人老師
    還比較便宜甚至用的少還不用錢

    • @Ericc886
      @Ericc886 12 днів тому

      沒錯 他還會主動聊起來 重點是都有文字紀錄 沒聽完整 可以讀他剛說了什麼

  • @ottersilent4267
    @ottersilent426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確實,直接重點學習自身較陌生的部分,遠比一直迴避來的有效率、效果。
    畢竟,我們終究要面臨到他,不如一開始就面對。

  • @mesugaki-enjoyer
    @mesugaki-enjoyer 21 годину тому

    我同意。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是多聽。雖然我自己這麽説有點無恥,但是我口語算挺好的,沒有中文的口音。這不是多説練到的,反而是我多聽和模仿練到的。我覺得語法絕對不能硬學,而是要先多聼,去「感受」歐美人是怎麽用詞的,以及用哪些詞語來連接,組合語法。因為死記硬背的語法和句子説出來永遠都會不自然,甚至有時候結巴。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聽,然後感受與模仿。

  • @__-yn3wt
    @__-yn3wt 8 днів тому

    同樣學日文我也有這樣的問題

  • @umbilical0605
    @umbilical0605 27 днів тому

    在線上英文練習網站學了一年多,真的就是遇到您說的這個瓶頸,可是該怎麼突破呢?

  • @taig8808
    @taig88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日本也有Kevin 他也是English UA-camr 跟他很像啊😂

  • @seanyang3668
    @seanyang3668 21 день тому

    這樣的老師要去哪找?

  • @finleycheung8932
    @finleycheung8932 Місяць тому

    老師你好像tracer裡面的印泰俊ㄟ😂

  • @user-eo1qj2np1v
    @user-eo1qj2np1v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但要有要講的需求才會進步很快(如果從0到有機會講算是一種多講英文

  • @whangsiu6465
    @whangsiu64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雖然不是實際教英文,但的確講左一個重要學英文說話的概念。永遠逃避用一些地道英語如 “ I prefer something over or I prefer sb to sb ” 只會一直聽唔明外國人講話。一般廢話導師咩 “聽多啲,講多啲” 等垃圾說話係害人不淺。

    • @chour4876
      @chour48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應該是I prefer

    • @whangsiu6465
      @whangsiu64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chour4876 咦係喎,我串錯sorry

  • @pengpan5381
    @pengpan5381 24 дні тому +1

    一直講錯的文法絕對不會進步,反而積習難改,是要透過偵錯、修改才能。

    • @TheWarwick1188
      @TheWarwick1188 17 днів тому

      但很多台灣學生都固執認為文法不重要

  • @diabolo710
    @diabolo710 17 днів тому

    2:28 許昕幾乎只用正手,照樣無敵😅

  • @lilyyu3301
    @lilyyu33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個人覺得口說到一個瓶頸,之所以沒有比較好,就是他的輸入的資料太少,也就是書讀得太少了多閱讀是有幫助的。

    • @davidshih6500
      @davidshih65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但以我的經驗讀得多不一定代表口說就會變好,台灣學生普遍讀得很多但應用不出來,而且不一定用的對,像英文的時式讀很多但口說上缺乏練習和應用對非母語人士還是很大的挑戰

  • @jjdiy
    @jjdiy Місяць тому

    prefer over/ to ?

    • @JoyLau805
      @JoyLau805 28 днів тому +1

      後者to 才是正規用法

  • @Martin-lq3up
    @Martin-lq3up 21 день тому +2

    找外師來練英文,應該只是想要拆掉面對外國人變成啞巴的那面牆。

  • @user-ki3it7oz4e
    @user-ki3it7oz4e 15 днів тому

    不會講
    更應該多講
    我就是這樣學習的
    我講錯老師會修正
    我才知道原來這本不能這樣

  • @kingLam-dz9hz
    @kingLam-dz9hz Місяць тому

    為什麼越想學好英文,越學不好英文?

  • @DOGandCAT100
    @DOGandCAT1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哈哈哈上班的话能够交流就行了。讲那么好有必要吗,其实花时间做点别的也挺好。

    • @kevinpod
      @kevinpod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每次看到這種留言都很好奇⋯ 是有人逼你學英文嗎?你想學多好真的你家的事。在那邊「講那麼好有必要嗎」。一個月打工賺1萬能買米就好,加薪、升遷、年薪百萬有必要嗎,其實花時間做點別的也挺好 > 你的邏輯

  • @marcuschen786
    @marcuschen786 Місяць тому

    難怪遇到很多fake polyglot

  • @TheWarwick1188
    @TheWarwick1188 17 днів тому

    因為講的都是錯的 沒文法可言 然後也沒人即時修正 要說正確復雜概念的英文還是要學好文法。

  • @Louis0893
    @Louis08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最近都在ig上學西岸黑人GTA英文 M3?

  • @kooideby
    @kooideby Місяць тому

    解法 交一個外國男/女友並要求對方一直要求你講自己特爛的部分

    • @C60H2O
      @C60H2O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程度不好根本無法成為朋友。

    • @test2test911
      @test2test9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C60H2O我认识结婚的夫妻,女方是中国人,雅思三分,老公是美国人。

    • @cint08950
      @cint08950 26 днів тому

      确实很多这样的例子,英文好的反而不一定会找老外, 可能会找ABC​@@test2test911

  • @user-nd9hu5rg7v
    @user-nd9hu5rg7v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線上教學平台會抽成,有的還抽很兇,因此老師🧑‍🏫的價格有時候會被壓得很誇張的低。So這樣真的能找到素質好的or適合你的老師嗎?
    線上教學平台這件事情的本質值得你去好好思考、想清楚。

  • @yojaychang
    @yojaych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01:52 眼神不對勁

  • @newN2
    @newN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對!線上平台大概上半年就覺得沒用。頂多就敢講跟很會用國中單字敘述一切

  • @Atravelor
    @Atravelor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多模仿勝

  • @vine1006
    @vine10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一直重複講apple也不會忽然學會spontaneous, 不過單純閱讀spontaneous口說也不會進步 看到前面留言在那邊講多聽多閱讀我就覺得看不下去 幾十年來台灣就是這種八股練法 學啞巴英文那麼久了還不肯改變嗎

  • @user-mx6pl8ep5l
    @user-mx6pl8ep5l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6 我觉得日常生活中,完成式还是有必要的。就比如向领导汇报工作,你到底做了没有,做成功了没有。你没用时态把你完成的工作体现出来,就对你很不利。

  • @JoyLau805
    @JoyLau805 28 днів тому

    Paraphrase 你的發音發成"paraphase"錯了耶,然後請上網搜尋一下,prefer sth to sth 才是正確用法,prefer...over...較像是積非成是。

    • @kevinpod
      @kevinpod  28 днів тому

      對,我口誤。我中文都會口誤了,何況英文,就是這種話會讓很多學生怕英文講錯被笑。至於 prefer over,以下是紐約時報的一段文字 “They would always prefer a barbecue over a candlelight dinner". 語言是流動的喔。

    • @JoyLau805
      @JoyLau805 28 днів тому

      我又不是老師,這也不是在對學生糾正,怎會讓你沒自信開口? 反而是要當老師教人英文的是你,所以更需要謹慎,口誤說錯了更需要提醒,因為老師錯可是會連帶影響學習的人跟著錯的,老師盡力不出錯的責任更大,應該要禁得起抓錯吧。

    • @JoyLau805
      @JoyLau805 28 днів тому

      至於紐約時報那麼寫,也只是長年積非成是、記者又不一定有足夠學養的結果啊。台灣記者 (拿中央社、公視還是報道者這種正經的來說) 也不是不會寫錯字。不過如果你眼中的語言流動性也容許積非成是的話 (如同中文的「一味」誤寫成「一昧」),就當我沒說吧。(但若是這樣的話英文大概也不用教了不是嗎,大家都隨自己高興怎麼講就好,反正積非終究成是,講錯了只要講夠多次搞不好就變對的囉。)

    • @kevinpod
      @kevinpod  28 днів тому

      我在教發音嗎?不是。這就像國中的時候,老師說肉鬆但講成「漏」鬆,然後你跳出來糾正。我也承認,然後笑一笑說謝謝。
      至於 prefer a to b 是誰教你這屬於積非成是?Merriam Webster 就寫 often + to or over 並給出以下例句 he prefers chocolate over vanilla.

    • @JoyLau805
      @JoyLau805 28 днів тому

      你教英文,而發音難道不屬這門語言教學的一部分? 照你的例子來說,其他科老師就算了,但把「肉鬆」講成「漏鬆」的若是國文老師,還沒馬上自覺,那他就當然需要被糾正,因為這關乎他教授的專業,要拿來教人的東西就不能是錯的。他如果同一堂課中有發覺到並自我修正,那倒還好,如同你在之後影片中要是有改正自己的口誤,或哪怕事後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更正,那我根本沒有必要雞婆留言指正,提醒觀看你影片學英文的人。(更何況不像「肉鬆、漏鬆」這種大家一聽就知道錯而不能拿來貼切類比你的例子,你可有多少觀眾是沒有學過而不知道paraphrase 這個字的意思還有發音的。) 可是你就沒有呀,還是你其實有自我更正,只是我太不專心了沒看到沒聽到?

  • @songweimai6411
    @songweimai64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看你打算在那个水平。王者荣耀等游戏玩过吧:::::玩得多并不等于高手,又菜又爱玩的。英语也是:像语法,词汇,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和交谈里面一塌糊涂也没所谓(流浪汉一个f开头的词能表达10个意思),反而你说一些准确和文绉绉的话,其他人还觉得你很别扭和--一看就不是母语者。但是注意了--当你去到上一个层次的水平,比如大学水平的交流:准确的词汇,和语法就很重要,特别是看文章。可以去听听 New York Times daily. 在现在追求词汇简单化concise的,依然是各种标准的语法和从句,准确词汇。 结论:::::::::高效的练习才是进步的关键。(就比如说我今天要造句用5个生僻的单词,10句复合句),一出门阳光明媚::iridescent world. 迟到了要借口,mendacious excuse. 明天后天大后天又又又是阳光明媚: chromatic ,cozy,sanguine, exuberant, 等等等形容一下今天天气好,你的心情暖。而每天都用warm,sunshine,sunny,nice weather 等进步不了的。

  • @rickychen1723
    @rickychen1723 15 днів тому +1

    Agree to disagree, but your title is misleading. Efficiency is key. Speaking more English, even with minimal progress, is better than not speaking at all. 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prioritize speaking and recording themselves. Reviewing these recordings helps identify mistakes, build confidence, and develop plans to address weaknesses.
    你的標題有點誤導成分 講是永遠大於不講的 但的確有分講的有效率跟沒有效率

    • @rickychen1723
      @rickychen1723 15 днів тому

      Add one more point: 先把正手拍練熟也不是壞事 顆顆

    • @kevinpod
      @kevinpod  15 днів тому

      沒看到disagree 的部分,你講的完全是我講的。”identify mistakes” “address weaknesses” 對啊,不能只用正手拍,要練 weakness 反手拍。

    • @rickychen1723
      @rickychen1723 15 днів тому

      I know it's important to have an eye-catching title, but yours is misleading. It might make audiences think they should stop speaking English. I guess a more boring but accurate title would be “如何更有效率的練習口說”.

    • @rickychen1723
      @rickychen1723 15 днів тому

      Speaking is a great first step, but speaking without a dedicated plan for improvement is not enough to reach the next level of fluency. In general, Taiwanese people are shy, so we should always encourage and promote language learners to expose themselves more to the new language. We should avoid discouraging them from speaking.

    • @rickychen1723
      @rickychen1723 15 днів тому +1

      開頭should be 學英文要多講英文沒有錯,但有分有效率的口說練習和漫無目的的口說。有效率的練習著重於你的弱點、文法和不同的表達方式,而漫無目的的聊天可能無法達到相同的效果。不過,模仿口音和一些口語表達也是會進步,只是比較慢。無論如何,一定要開口說,因為不開口是不可能進步的。

  • @kaiholeung903
    @kaiholeung903 2 дні тому

    其實少講反而會變好😢

  • @bnmoonc
    @bnmoonc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絕對不會說我跟外國人打遊戲打到能正常交流了…

    • @kevinpod
      @kevinpo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這倒未必,有些人就比較有天份,你可能就是。簡單來說,語言天份多,越可以無意識學習,語言天份少,要多一點有意識學習。

    • @nomadland119
      @nomadland1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真的是看人,你看多少人跟外國人打遊戲但是不會說還是不會說,有些人看美劇看了幾十年英文也是說不出來,比較實際的方法確實還是像kevin說的要有意識的學習,像我在跟外國朋友聊天的時候就是會去學他們是怎麼述說的,但有些人很明顯就是自己愛怎麼講就怎麼講,沒有在聽母語者都是怎麼表達😅😂😂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Місяць тому

      @@kevinpod you must learn the grammar at first.

    • @kennykou-gj4oq
      @kennykou-gj4o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什麼叫「正常交流」,很多時候可能只是自我感覺好,就像去國外旅遊就算只會程度不好也可以「正常交流」

  • @Mattncu
    @Mattncu 27 днів тому

    你講到點了…

  • @leong8946
    @leong894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不会英语语法,讲出来的英语没味道

  • @masahirogo3330
    @masahirogo3330 15 днів тому +1

    This is some 🐂💩

  • @user-og3sf8gf2g
    @user-og3sf8gf2g 10 днів тому +1

    瞎講

    • @kevinpod
      @kevinpod  9 днів тому

      應該是沒有瞎講⋯ avoidance 迴避是一個學習者很常有的狀況😂

    • @user-og3sf8gf2g
      @user-og3sf8gf2g 8 днів тому

      @@kevinpod 明白了 謝謝😊

  • @whangsiu6465
    @whangsiu64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