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教育是出不了人才的:教育体制问题出在哪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1 лют 2022
  • Mu Lab官网:mulabasia.com/about-us/
    Mu Lab脸书: / mulabasia
    电邮联络:mymulab@gmail.com
    ---------------------------------------
    追踪IG:: / dabaozi_my
    / chengzhengg. .
    商业合作电邮:och1204@gmail.com
    ---------------------------------------
    本影片提供的资料及内容只供一般资讯及参考之用,作者并不对本影片所提供之资料及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及时性作出任何声明、陈述、保证或担保。
    本影片无恶意影射任何个人或机构,如有个人或机构因影片内容承受任何形式的伤害,请联络作者,将影片下架。
    任何涉及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仇恨或诽谤造谣的留言,皆不代表作者立场。作者有权删之。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is video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video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video.
    The video is made without malicious intention to defame any individual or body. Kindly inform the author if the video causes any unpleasantness to anybody. The author will take down the video immediately if necessary.
    The views expressed in comments are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posters themselves. The author takes no position on comments. As long as commenting policy is followed, they get published.

КОМЕНТАРІ • 312

  • @w_link4859
    @w_link4859 2 роки тому +303

    我很喜欢那句,学校教你怎么成功,却没教你怎么面对失败。
    我记得小时候考试不好,或者比赛成绩失常时,我爸妈都会说,你先比你同学更早面对失败,知道如何更快振作起来。
    后来有看过一个采访,内容是说很多大公司选人时是跳成绩在中等中上这个区域的学生,因为他们懂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
    另外我不喜欢学校的教育是,老师总是告诉我们成绩有多么重要,却没告诉我们其他的可能性,甚至会抹杀我们的兴趣爱好。
    比如学音乐就是很厉害的人,学美术就是成绩差的人。学校经常把这些兴趣分成三六九等。我中学毕业后选择读艺术学院,有一天遇上一位中学老师,她知道我读艺术学院后眼神直接变了,下一句就是:学这个有什么用,可以赚到钱吗?
    蛮悲哀的。

    • @chuahboontat9243
      @chuahboontat9243 2 роки тому +37

      胡说,学校没教我怎样成功。

    • @aquilasky6
      @aquilasky6 2 роки тому +15

      人都找吃,这是很实际的问题。
      艺术学院就业和稳定收入都比传统行业麻烦。爹地有钱另说。

    • @haha-eg8fj
      @haha-eg8fj 2 роки тому +11

      学校教你怎么做好一个螺丝钉。

    • @oscartan7750
      @oscartan7750 2 роки тому +4

      學藝術的,現在很多都跑去畫NFT了... 士農工商這等類似的想法保留至今,是很悲哀的。記得以前我有個新加坡客人問我:''你最高學位是什麼?Diploma哪裡夠?至少要Degree..'' 我問他,我現在出來賺點比一般Degree畢業的同輩多的話,為何我還非得繼續深造?她只是沉思了後,說了句:''嗯你喜歡吧..."

    • @peterwong5993
      @peterwong5993 2 роки тому +8

      @@aquilasky6 其实这就是马来西亚教育的其中一个问题,不善于发掘价值, 创造价值,都是先入为主的认为什么行什么不行。毕竟大部分人的教育就坏绕在记下所谓准确的答案。

  • @user-bv6jy4pe3y
    @user-bv6jy4pe3y 2 роки тому +173

    讲得好,有深度,切入要点和要害。如果其他种族也可以看到是很好,可以建立共识。尤其是大马首相和教育部长。

    • @MorningRevivalChurch
      @MorningRevivalChurch 2 роки тому +3

      do u think they care

    • @user-bv6jy4pe3y
      @user-bv6jy4pe3y 2 роки тому +3

      @@MorningRevivalChurch ya, we talk good, but less actual action. not easy for our country, the issues are so complicated.

    • @dea6312
      @dea6312 2 роки тому

      未來教育部長

    • @plutofox3710
      @plutofox3710 2 роки тому

      温和而舒适的在🐷的领导统治下,有权力的人没有行动和远见,人民说什么都废

    • @dea6312
      @dea6312 2 роки тому +5

      @@plutofox3710 華人一邊罵🐷一邊存移民金是正道
      討論什麼體制問題
      還不如討論移民機制

  • @Aaron-hd4lf
    @Aaron-hd4lf 2 роки тому +39

    我来讲身为教育者的观点,我们国家教育方针其实在计划层面上是很好的,但是在执行上却有错误。
    很多时候,坐在办公室吹冷气的官员喜欢跟着这些计划来干预作为执行者的老师。拿数学做个例子,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回答所谓的应用题,其实我在仔细观察,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明白应用题那些生字,或者题目太长,变成小孩子失去兴趣了解题目。
    有时候,
    我是在有限的时间,准备一道应用题,但是是用执行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我要求学生把一些数量的饼干分给自己的组员,并且只是说每个组员要平分饼干。在我给他们饼干,每组的饼干数量都不固定的,组员人数也不固定。奇迹的是,几乎很多孩子都能做到平分饼干,并且把多余的饼干换成分数(切成几块)、质量(用秤)来继续分。从这边,我很快就能复习玩很多数学的单元
    但是残酷的是,我们孩子还是要继续通过所谓的纸上评估继续考试,而不是所谓的解决问题方法。而且,教育制度规定了我们老师必须依照单元顺序来安排教,如果你要联合几个单元来教,不是不可以,只是如果学生成绩差,教师必须负上全责,久而久之,很多老师都是在偶尔进行创意教学,除非那些能力很强的老师(能一下子在有限的时间准备模拟练习,又准备创意教材)。这就是教育的悲哀。

    • @jacksent432
      @jacksent432 Рік тому

      你們華教的大中華思想不也是失敗的原因嗎?

  • @medyouunderstand5149
    @medyouunderstand5149 2 роки тому +94

    马来西亚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法从小提高人民的健康认知力 (health literacy),导致现代人对健康有很多错误的认知。所以马来西亚人很多时候都不相信卫生部,医务人员或健康专家讲的话,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为明显。有很多人也成为了卖保健品的传销人员的欺骗对象,因为他们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太好骗了。😪

    • @medyouunderstand5149
      @medyouunderstand5149 2 роки тому +5

      @K W 真的,而且很多网站的资料,尤其是和健康资讯有关的,都有可能因为利益冲突而提供误导性的资讯。所以用对的网站查询资讯很重要。
      我有做过一个影片教导民众如何正确地上网查询有关健康的资讯。可以参考一下:ua-cam.com/video/vJx5C0plVKE/v-deo.html

    • @priscillaang4447
      @priscillaang4447 2 роки тому +5

      谈到健康话题,我最不满学校为了留学生在学校下午补习,只给学生15分钟休息。有时最后一堂课的老师长气,根本没时间吃。我跟校方反应 ,校方说你的孩子如果肠胃不好,我们应许他在班上吃。孩子却不愿成为例外者。健康教育要孩子吃饭不狼吞虎咽,可他们在孩子身上做什么?

    • @SiriusTheKid
      @SiriusTheKid 2 роки тому +2

      健康真的被忽视。
      甚至可以说rna疫苗的安全性都不可以讨论的youtube 你就知道钱还是大于一切。

    • @medyouunderstand5149
      @medyouunderstand5149 2 роки тому +1

      @@SiriusTheKid 讨论是可以讨论,主要是不可以散播假消息或阴谋论吧。

  • @liangmindset
    @liangmindset 2 роки тому +89

    喜歡你所說的 “學校不是沒用,而是不夠用”,所以才有了通過網絡自學的人才,而除了培養一技之長,還需要培養與人相處或溝通的能力,同時從興趣中找到活著的意義❤

    • @yewxiaofeng5841
      @yewxiaofeng5841 2 роки тому +1

      通过网络自学也要有兴趣天赋要不然那么多学生去学校当傻子

    • @yitruilim3159
      @yitruilim3159 2 роки тому +1

      @K W 每个人发觉自己的兴趣方法都不同,学校普及化,可让学生发觉自己的兴趣,马来西亚不是说不出口人才,而是人才出口率低。楼主说的是通过网络可以学习,可以培养自己。理解错误了吧。

  • @user-ij2rc4ig9e
    @user-ij2rc4ig9e 2 роки тому +80

    这课题真的牵涉太广了,包括教育政策、老师和学生。教育政策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老师的思想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教育好学生。尤其是老一辈的老师,不是说他们不会教书,而是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80年代,认为读书一定可以成功。我不否认读书可以成功。以前竞争力少,不是人人都能上大学,所以在那个年代,上过大学的人必定是社会精英。现在满街都是大学生,竞争过于激烈,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失业呢?
    另外一点就是教学媒介语的问题。我们国家一直吵着用什么语言来授课。马来人就是关注华淡小违宪,华人就关注爪夷文课题。我很好奇的是,他们究竟有没有问过学生的意见?做个问卷调查什么的。(学生依据自己意愿填,不是跟学校或父母的想法)这些课题都是政客在做鬼做怪,最后才演变成政治问题的。

    • @sowcheewei6531
      @sowcheewei6531 2 роки тому +12

      就像独中问题那样一直是政治筹码但是我有试过问几个独中生都认为这是个伪议题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而国中生也不明白为何只关注独中生

    • @w_link4859
      @w_link4859 2 роки тому +14

      我对媒介语真的深有体会,我的华语还不错,国英是真的烂,从小学升到中学时,我的成绩直接下滑,每次看到成绩就很无力,要嘛是看不懂题目,要嘛是不知道回答的那个字,明明都知道答案,但不会国英结果成绩变得很烂。
      后来到中四有了Addmathx, chemistry, physics这几科,学校老师教的我真的完全不懂,就去了补习班。补习班都是用英语上课,偶尔用华语解释,我很快就明白了,成绩也变好了。
      但这就有个问题,我学校的老师是用国语教课的,我这两种语言本来就不太好,导致我很容易搞混一些scientific的字眼。
      到了要考Spm 前一两个月,我学校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帮我们复习,所有的chapter,因为复习的方法很废(就是读课本),又是用国语,我真的被搞得非常混乱,最后询问校方可不可以这个月申请在家里读书,往年很多spm 考生都会这样申请的。
      结果校长直接叫来我Chemi physics的老师,在办公室围攻我,要见家长,最后强迫我道歉才算完事🙃(呵呵
      然后我毕业后,听到后辈告诉我,学校老师在周会上说,有个中五的学生,读了五年国中,然后说不会国语🙄
      这件事就不说谁的问题了,我承认当时我很冲动,不给老师留面子,没有想太多。但我一直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媒介语的问题。
      明明换种语言上课可以让我更容易理解和学习,但却因为无聊的政治强迫我用不擅长的语言学习不擅长的科目,他们究竟是怎么觉得我可以学会呢?

    • @sowcheewei6531
      @sowcheewei6531 2 роки тому +4

      @@w_link4859 其实这个本来是用马来文的。只不过当年是用马来文再转去英文再转马来文。只能说马来西亚对国语(马来文)教育必须加强

    • @chuahboontat9243
      @chuahboontat9243 2 роки тому +4

      @@sowcheewei6531 国语加强了,能有什么好处?政府工等你做吗?在私人界,英语才是要强化的。

    • @user-ij2rc4ig9e
      @user-ij2rc4ig9e 2 роки тому +15

      @@chuahboontat9243 话不是这样说的,虽然国语在私人界的用处不大,但你不能否定国语存在的价值。不要觉得学国语没用,我们生活中也是会用到的,多学一种语言不会吃亏。正是因为大部分华人都抱有这种思维,所以很多马来人都处处针对华人,认为华人不想融入这个社会,只想待在自己的华人圈子而已。这也是给那些极端分子一个打压华教的借口,说我们华人的马来语之所以讲得结结巴巴,都是因为母语学校害的。

  • @hy_yap5930
    @hy_yap5930 2 роки тому +46

    作为一名刚从双轨制独中毕业的学生,真的认可到不能再认可了😢 两张SPM和UEC 的文凭都是一次定生死,不管过程是多么的努力,但是在最终考试时不小心失利时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勤奋努力,应该要更像第一班的学生那样把整本书啃下去😶
    但是不得不说,就我对于母校的观点而言,真的有在进步,说是要打造人文科技校园,课外活动方面更具备多样性,老师也放手让学生策划更多的学校活动,除学术成绩之外,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创意思考能力都真的有被提升。但是追根到底学术成绩永远还是占据第一名,只要”贝多芬” 就能稳稳进到好大学

  • @qsergyuko1747
    @qsergyuko1747 2 роки тому +35

    很好的影片。真正让我意识到马来西亚人民素质低落是meme page。我们的meme page所生产的内容单一不变,一样的格式针对不同的东西 真的直击人心的meme真的少之又少,翻了评论区也都只有tag人的comment。反观台湾,有很多真的深入人心的meme,最重要的是评论区总是很精彩,各种骚话层出不穷,不停地惊艳我。而meme 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都不能称得上好的话,那就不用谈更远的领域了。

    • @emhgarlyyeung
      @emhgarlyyeung 2 роки тому +7

      而且还被政治化,很多只为了攻击中国而创作的单一谣言meme,忽略了世上其它国家其它事情

    • @zerol2518
      @zerol2518 Рік тому +1

      而且赌博广告泛滥,做memes做到失去初心,台湾中国美国等地的memes都发展很多但是都不像我们一样会出现赌博广告

  • @winnietan925
    @winnietan925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是的,其实身为8090后的我们,经历了那些一系列的教育。虽然被长辈常常说“现在的小孩越来越好命”,其实我不是很认同这句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可想而知以后我们的孩子是否也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学习的人/事/物必须是较全面化/专业化。这样也代表他们的竞争越大,也不容易。
    所以我常常教育孩子们,如何处理/接待遇到的人/事/物。这是学校学不到的。我也不会用“糖衣炮弹”去忽悠孩子,我会直接告诉孩子事情的真实性/后果会怎么样。
    我希望孩子先学会做人做事,以前我们的父母都跟着自己的认知来教育我们,所以很多事情我们都没有真正学会处理,直到出社会被教育了,才知道世界的现实与险恶。
    我也庆幸现在很多网络平台分享着不同领域的知识/想法来帮助我们如何去教育/引导孩子。

  • @waikeanng145
    @waikeanng145 2 роки тому +36

    这应该是大包子最好的一部影片的 虽然里面参杂的内容和LUCAS有很多是一样的 但是自我观点表达的非常好

    • @kaze8971
      @kaze8971 2 роки тому

      @RichieChong 效果啦==

    • @pwanaaron4148
      @pwanaaron4148 2 роки тому

      @RichieChong 就因为他讲了南海课题,你就开始high了?

    • @abububu5161
      @abububu5161 2 роки тому +2

      @RichieChong 要完全中立 你去看别的台啊 每个媒体人都带有立场的 你也是好笑 讲的合你胃口=中立? 呵呵

  • @jla4510
    @jla4510 2 роки тому +21

    感同身受,读了中学后除了会语言、数理、历史就觉得和读完小学一样😂对成人后的未来没什么帮助。对于提升人民的思维完全没帮助

  • @priscillaang4447
    @priscillaang4447 2 роки тому +33

    身为退休的小学老师,我亲眼看到课程纲要的衰败。以前的年年复习,再加深。现在的,小孩子什么都要懂,东一点,西一点,什么要懂得思维技能,搞得他们听不懂老师说什么?一年级数学考试要写equations ,听说老师要引导,真是伤脑筋!
    一年级国语不再是简单的ba 拼音,反倒是中学课程的深奥。六年级课本一下子要理解5,6面的文章,这不是抜苗助长吗?
    课外活动不再是固定的童子军,篮球或英语学会,而是 3个星期轮一次以上的活动,学生才能多样化学习,结果什么也学不上!
    来一个部长,来一个新的改革,不是配合小孩子的学习,而是为了"新"的教育理念!
    许多有能力的家庭,都开始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经济不许可的家庭,只好混了再说!独中不必再招生,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受真正的教育!
    现在课本也开始出问题,错误连连!在小事不认真,怎成大事?
    盼国家兴起新一代的领袖,在教育上提供正确的方向!

    • @user-ny4cc6rq5q
      @user-ny4cc6rq5q 2 роки тому +7

      我是今年spm考生,老师,你的话句句中肯。东西学的一下子太深了,结果学不会,不然就是太多元,点到为止。
      老师,请问以前的教育在衰败之前是怎样的呢?

    • @priscillaang4447
      @priscillaang4447 2 роки тому +5

      @@user-ny4cc6rq5q 例如教数学,一年级先学认识数字1-10和它的值,然后知道放在一起,集合就是+,,掌握了,了解+后,带进减,意思是拿走,坏了等,不像现在,要小朋友看一个三角形,上角写5,下角写2和3然后要他们写算式,你说他们明白吗?

    • @priscillaang4447
      @priscillaang4447 2 роки тому +1

      鼓励你,学校的课程,没发跟,就外面找补习。有时老师都不知在教什么?两个孩子,中学大部分是在外面补习撑出来的。

    • @Sky2Live
      @Sky2Live 2 роки тому

      现在一年级直接2位数加减了。以前我们也不追求学得那么深,到国外深造也不觉得水准比谁差。

    • @miscrimson
      @miscrimson Рік тому

      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 @user-pg2tq1di4y
    @user-pg2tq1di4y 2 роки тому +12

    教育部已经有了改革计划,人才教育、人格教育与人文教育在2013年开始的教育蓝图中就已经出现了,只能说马来西亚教育正在进步当中。我相信我们马来西亚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尽力地去配合这个教育蓝图做出改革,这个蓝图的改革计划方向是对的,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们都在奋斗、在努力做出改革。我依然相信马来西亚教育会有重现光明的一天!老师们,再加把劲,我们可以的!

  • @camelliastarriver5659
    @camelliastarriver5659 2 роки тому +3

    很喜欢这部影片里所讲解的知识点,也十分欣赏大包子的精神。我对教育的课题很感兴趣,会往这方面探索。作为一位在读国中中四生,我认为教育模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变。学校不应该再继续填鸭式教导学生,而很不幸地这种教学方式也塑造了学生对学习的想法,一味地去背课本参考书里的重点应考。学生应该具备自我探索的精神,学习课本外的其它知识,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亲身体会了自主学习及探索徜徉于知识之海无穷的快乐与满足感。我不只是学习课本里的知识,自己也会上网阅读一些文章及下载一些电子书来学习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我赞同影片所提及的“教育旨不在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认同里面所提到的孔子认为的完善的教育。Education is a weapon that can change the world.

  • @tanyankai408
    @tanyankai408 2 роки тому +32

    I think multi-language school is an unchangeable thing in Malaysia and it can be a kind of advantage for every Malaysian. The usage of languages in teaching shouldn't be used as the title of battling in polities, the thing that needs to be concerned is unified teaching quality to every school in Malaysia and making sure it follows world-step. I think the “Policies to help the weak” is useless because all the Malaysian (whoever Indian, Malay, Chinese, indigenous people ......) should be all fairly provid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for learning 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young kid born, but don't first define who is weaker, who is stronger, it just cause negative circulation and that's why Malaysia is hard to appear talent. In front of education, everyone is the same. At the same time, Pihak Sekolah mestilah mementingkan pendidikan kehidupan dan pendidikan kualiti dengan fleksibiliti sama dengan pendidikan EQ dan bukan memperhadkan langkah-langkah pendidikan dlm pengingatan shj tetapi dlm pefahaman dan penggunaan dlm kehidupan. ###pembelajaran sepanjang hayat### sikap pembelajaran mesti dipentingkan daripd hasil pembelajaran.

  • @highwind9984
    @highwind9984 2 роки тому +6

    这集的确说的太好了,让我领悟了不少东西,大包子的确与众不同,可以有条有理的把事情不同面一一分析的如此中立透彻,的确是太了不起

  • @yanhaowong8760
    @yanhaowong8760 2 роки тому +36

    教育部长本来就不应该是由政治人物担任,而是要由教育界的人士来担任

    • @chiwei77
      @chiwei77 2 роки тому

      问题来了, 应该由哪个族群的教育界的人士来担任?

    • @edl5665
      @edl5665 2 роки тому +1

      @@chiwei77 我的答案很简单,三个族群,(就是不同族群)

  • @nooneknowsme8292
    @nooneknowsme8292 2 роки тому

    一期视频又是厚书又是一堆名人语录,看了都觉得自己突然好有文化。 加油!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西方的幼儿教育式(一周岁到3岁)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如积木,黏土/图颜色(强话手指肌肉)。让孩子用手触摸不同物质(木,石,plastic, ) , 有物质体的绘本或书 以便领会一个字的意思。让孩子敲打乐器。灵活使用东西制造身边东西是可以达到这些效果。

  • @emhgarlyyeung
    @emhgarlyyeung 2 роки тому +5

    感恩分享,非常有意义的内容!

  • @chaiandrew2534
    @chaiandrew2534 2 роки тому +1

    好有深度,让人容易思考的内容,棒!

  • @zaw4678
    @zaw4678 2 роки тому +1

    我非常喜欢这次的主题,希望大包子还可以制作这类型的影片。

  • @N0speaking
    @N0speaking 2 роки тому

    非常棒的内容!请继续制作更多有意义的内容,加油

  • @wongboonsinn
    @wongboonsinn 2 роки тому +13

    读大学出来后,是帮没读书的老板打工的。不是乱说的,你问身边做老师的就知道了,没读书,成绩差和读尾班的大部分都是大老板小老板,而读书越高就越是打工一族,顶多就是工钱高点而已。但是现在也开始变了,就算读书出来,工钱也高不到哪里去。

    • @cwlee4288
      @cwlee4288 2 роки тому +7

      人各有志,不是说人人当老板才算成功,也不是每个人都把金钱当成唯一目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唯有各司其职,才能让社会运作

    • @ASD-tg4zu
      @ASD-tg4zu 2 роки тому +7

      你的言论就是马来西亚教育素质低下的例子。
      懂什么叫幸存者偏差吗?吊车尾全都能当老板?那这世界没穷人了。

    • @tanyankai408
      @tanyankai408 2 роки тому

      @@cwlee4288 赞同!!

  • @WeiKngY_3206
    @WeiKngY_3206 2 роки тому +10

    希望这一个影片可以让其他友族看到,分享是一种美德。

  • @king998100
    @king998100 2 роки тому +2

    讲的太好。我看了三遍,看了想写一封信给我的大学老师。

  • @sx4806
    @sx4806 2 роки тому +4

    很棒的内容👍👍👍

  • @xiaoming5635
    @xiaoming5635 2 роки тому +3

    讲解得很好👍

  • @fengjun6299
    @fengjun6299 2 роки тому +13

    实话说,我用的马来文字有些马来老师还不一定看的懂。最后呢.他们就叫我写的简单一点。我就在想这不是间接的在限制学生的能力发展吗?😂讲真的我用的字也没有多难。如果这些字都不能用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出现在市面上呢

  • @jonnysteve7297
    @jonnysteve7297 2 роки тому +23

    方法不对。
    缺乏有素质的教师。
    缺乏有系统的教育。
    政府的不停干预:干预于两点:试图为下一代年轻人洗脑,为马来人入学资格而自降低素质。
    其实不少的教师,一进教室,对着黑板的时间,多过对学生。上课就在黑板写字,然后学生就抄。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太合适的。
    缺乏讲解时所需要的举例,活动。比如,如果上的化学科系,一个学校只有黑板可供抄写,一个学校有实验室给学生体验,是不同的结果。
    学生理解一个项目,一个formula,一个道理,通常都是灌输于大量的练习,不懂,做练习做到懂为止。其实有效的讲解方式,胜过练习。但因时间需求太大,工资也不符合这种长时间的准备,所以一般教师不会特地花时间在这方面。这其实很有道理,给的钱这么少,谁愿意做这么详细的工作?
    要提高素质,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工资。给予有效的训练。名师出高徒。投资在教师身上,就是投资在自己的下一代。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这么简单。

    • @Cooki3Puff119
      @Cooki3Puff119 2 роки тому +2

      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 @jla4510
      @jla4510 2 роки тому +2

      Ermm其实老师薪水不低(马来西亚低收入是正常现象),而且政府需付薪水直到“离去”为止。我觉得重点是老师的素质与课纲。

  • @oscartan7750
    @oscartan7750 2 роки тому +4

    分析的非常精闢。可以看出這視頻在資料搜索方面下了十足苦功。很有學者風範 👍🏻 除了世俗的''很有料''之外, 已經不懂要怎麼形容你了 😄

  • @sowcheewei6531
    @sowcheewei6531 2 роки тому +39

    从小,很多人会说中国人喜欢来马来西亚找人因为我们会很多语言但是事实呢?马来西亚人确实会说但文法不一定对,专业能力也不对口。
    若AI 或科技再发达,我们会是第一个被淘汰因为没有需要我们的存在了。

    • @emhgarlyyeung
      @emhgarlyyeung 2 роки тому +5

      是的,以后不太需要了,全球都开始学中文,连马来人印尼人都学了,所以我们的优势已经逐渐失去,大马华人,要自强!

    • @abububu5161
      @abububu5161 2 роки тому +7

      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都自称语言天才 实际上学而不精 只有半桶水 上不了台面

    • @emhgarlyyeung
      @emhgarlyyeung 2 роки тому +3

      @@abububu5161 “自称语言天才”???我肯定你不是大马华人。

    • @sowcheewei6531
      @sowcheewei6531 2 роки тому

      @@emhgarlyyeung 天啊,你怎么误会了?现在有百度和google translate 了,所以哪个语文重要吗?若知识和变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就等着再见了

    • @alexandraysttan8384
      @alexandraysttan8384 2 роки тому +1

      @@emhgarlyyeung 可是马来西亚很多马来人都要求关闭华校,笑死

  • @chongcy1571
    @chongcy1571 2 роки тому

    太喜欢你的影片了

  • @chairman-5241
    @chairman-5241 2 роки тому +4

    This is a very good talk and most of us know to great extent whatever you have spoken, the question is what have been done successfully over the last decades and what can we do now as concerned parents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 @aaronleow4540
    @aaronleow4540 2 роки тому

    谢谢您的分享🙏🙏

  • @dongbangsuperjunior
    @dongbangsuperjunior 2 роки тому +2

    近几年某大学推出executive master programme, 让那些没有学士文凭的人工作了几年,part time制的上课一两年后颁发硕士学位给他们。这对于勤勤恳恳考spm degree的人来说很不公平。因为大部分公司的HR或者人名根本不会去细分你是哪一种硕士,只要你拿得出文凭就有机会录取。没错executive master也是硕士,但总体能力跟一般master学位比起来真的不一样。

  • @ziqilionel4808
    @ziqilionel4808 2 роки тому +3

    教育课纲基本上是一个大坑。有些对学生未来没有任何帮助的科目被教育部选为必修的科目(历史和道德)。历史虽然重要,但是没有必要把历史选为一个必须要及格的科目。道德也是如此,不必为了友族的Pendidikan Islam而加设多一个科目给非穆斯林,换句话说道德这科是必须被废除的科目。3科语文也没有必要深入去学习(古文,语法)。学习语文课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方便沟通。
    现代的教育制度基本是对学生的压榨。一次性学完10个科目(中四和中五),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同时掌握所有的知识,两头不到岸。
    我觉得未来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客制化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自己想要修读的科系,利用兴趣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提升。我们必须要抛弃老旧的思想,教育才能有本质上的改变。

    • @user-ql8ku2sy2y
      @user-ql8ku2sy2y 2 роки тому

      对咯,学校的moral不懂学来做么的,马来西亚不懂在搞什么

  • @nodienozuo7604
    @nodienozuo7604 2 роки тому

    12:58哇這裡講的好,真的人要會說話,要有自信的說話,這個是個很好的論點

  • @joseph800529
    @joseph800529 2 роки тому +1

    口條很好
    內容也淺顯易懂,很適合大眾(即使非本國籍聽眾)
    主客觀的對比的使用也不會讓聽眾排斥
    要真的挑個毛病就是前段鋪陳語速要加快
    畢竟討論社會時事的內容都要先鋪陳
    如果鋪陳的內容太繁瑣冗長有時候會讓聽眾疲憊沒辦法堅持到最棒的分析精華部分,如果能在鋪陳的部分加快語速,那觀眾花時間聽取精華分析的意願便會提高

  • @DaPiGaN
    @DaPiGaN 2 роки тому +1

    Oh damn! Today's vid is deep. 100% agree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让孩子喜欢,认识英巫文的重要。口语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我是个中年人生活在英国,来自中下经济家庭,单亲家,经商,重教育, 可惜因必帮经商,影响学习,希望华校生有好的教育。所以在此分享。

  • @davewong9284
    @davewong9284 2 роки тому +3

    教育是好的,但是毕业后继续学习也很重要。对于每一个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继续学习应该是重点

  • @stevenchang2546
    @stevenchang2546 2 роки тому +9

    這裡讓我更正一下:新加坡不是重視人才,而是重視“便宜”的人才。

    • @csengman1312
      @csengman1312 2 роки тому +4

      马来西亚人有一个错觉
      以为新加坡是我们的
      要去工作随时都可以

    • @yaqi
      @yaqi 2 роки тому +3

      不是重視便宜人才,而是重視人力(不需要高文憑,就當一個服務業的小螺絲)

  • @user-nk6pq8ri4e
    @user-nk6pq8ri4e 2 роки тому +31

    作为一个马上就要考spm的中五生,看了大包子和锡兰为什么不读大学的video之后我真的开始考虑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读大学了,我现在跟一只无头苍蝇差不多,没有目标,成绩平平(平均分50多),兴趣是有的,但感觉都不能变成养活自己的工具,我喜欢历史,政治,还关注手机电脑汽车等产品的相关资讯,但也只闻其皮毛,希望有前辈给点建议

    • @Cooki3Puff119
      @Cooki3Puff119 2 роки тому +15

      年轻就是要试错,只有自己才知道哪一个最适合自己。行行出状元,时代在改变,兴趣也许就能当饭吃也说不定。在还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读个大学拿文凭再考虑未来也不是件坏事。

    • @tongyu2666
      @tongyu2666 2 роки тому +4

      我会想说问问你自己内心到底喜欢什么,既然你也已经有说你喜欢什么,那好,那你就往你的兴趣去深入了解更多。但不要局限自己在你上面所说的兴趣而已,也不要一枪就否认自己不行,多抱着好奇心,多去认识不同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去了解看看的,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至于读不读大学,你可以在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去想一想你以后想达成的东西需不需要你去读大学。不管怎么,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想想自己想做的东西,毕竟若你不感兴趣,你也不会想学习,那大学对你来说也无济于事。只有你喜欢,你才会想主动去学习更多,也才会收获更多。(不一定要急着让现在的自己马上想出一个目标,你跟随自己的好奇心,好奇什么就去了解,Google YT都是很好的工具)

    • @abububu5161
      @abububu5161 2 роки тому +10

      事实上 锡兰也说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要做什么的话 先读大学不妨是个好的选择

    • @jasonesj
      @jasonesj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不是不用读大学,而是哪一个才是你真正有兴趣的科目。这个是需要exposure和很多的尝试,中五毕业了出外打打工,看看youtube查查google你有兴趣的工作或科目。或者,修读好英文出澳洲纽西兰working holiday。回来后,我觉得你已经有更广泛的认知和经验,再读大学的你已经不会迷茫。

    • @tanyankai408
      @tanyankai408 2 роки тому

      @@tongyu2666 赞同!!

  • @Aliyalearn
    @Aliyalearn Рік тому

    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每天在家自学科普知识和背英文单词,然后给儿子读各种绘本(已经读了2年多每天平均30分钟)。我非常认同教育不能指望学校,学校只是给最最basic的,想让孩子成为有能力快乐的全人,要靠家庭教育。

  • @Findsoull
    @Findsoull 2 роки тому +1

    謝謝

  • @AlphaMaleMy
    @AlphaMaleMy 2 роки тому +2

    should look into the teachers and lecturers quality also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英国教育制度是:学前班(reception class) , 然后 一年纪到6年纪(year one to year six). 社区或郡政府在reception class 前提供15到20小时的一周幼儿教育(3 到4 岁)。reception class is 5岁, (半天或全天,依出生月份)。
    社区提供children centre, 教育家长育儿 如:面对育儿失眠,营养均衡。

  • @kinglif8854
    @kinglif8854 2 роки тому +1

    内容不错,加油。
    可以加个矮凳坐高一点,麦克风看起来占太大画面。

  • @ymlee8832
    @ymlee8832 2 роки тому

    一样老规矩加油啊👣🍊🧧

  • @chamsterMike
    @chamsterMike 2 роки тому +6

    短短的影片清晰整理了那么多观点,非常棒。真希望你的影片也可以让不会中文的大马同胞看到。或许你可以考虑和其他种族的知识型youtuber分析一下你的看法,看看他们的想法是怎样的也可以让更多人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虽然我不知道这类型的youtuber有谁😅)

  • @bigricemie
    @bigricemie 2 роки тому +28

    大包子说得真的很好,我在看中国/日本网站的讨论时真的发觉到大马教育太失败了,作为大马教育系统中成绩等级偏中上的我几乎有一半是不太懂他们说什么的,这份恐惧围绕着我至今,我也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而现选择读form6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现在semester1已经快结束了,我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 @jiaweichong4232
      @jiaweichong4232 2 роки тому +4

      我现在semester3了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要做什么😂

    • @wenchuan
      @wenchuan 2 роки тому +1

      影片最後的問題其實就是最好的引導

    • @gohshili7709
      @gohshili7709 2 роки тому +4

      Hahaha 我过了stpm 也是不懂自己的未来 就这样读着政府选给我的大学和科系😅 还在迷茫

    • @csengman1312
      @csengman1312 2 роки тому

      多多留意德国的教育
      他们走的多是实践型教育
      我们走的多是理论型教育
      而且
      大学教育全部免费

    • @siewyoong232
      @siewyoong232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主要原因是,从我们懂事开始,就是一直被喂食,没有被引导如何独立思考。所以,当真大人们放手让自己选择时,反而措手不及。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普通人,感觉前途茫茫是很正常的事 。大学文凭只是送你去社会大学一张通行证(可以要求不错的价钱),剩下的就是靠自己的悟性和和命水了。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本地(大马)也有很多高质英文老师。书文英文是学知识途径。英文听力学习重要(对以英语广播/英籍老师的授课。)

  • @calebbeh8393
    @calebbeh8393 2 роки тому +2

    Please become a politician bro. Be part of the policy maker and bring changes to our country’s future ❤️‍🔥

  • @AOppo-rn1lk
    @AOppo-rn1lk 2 роки тому +2

    我在金宝拉曼担任大众传播系讲师,对于政治人物应该远离教育界是正确的!也不应该涉及校内董事会。去年财政部部长并未把拉曼列入财案,但是马华总会长却还要骗华社说有拉曼拨款!事实上根本就是没有拨款,我申请更换新的器材,结果院方直接说今年没有拉曼拨款!对马华涉及教育很失望

  • @wyseow7044
    @wyseow7044 2 роки тому +2

    大包子可以說一下關於師資問題嗎?我曾經聽過有個新聞說老師都沒有通過英文測試也當英文老師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英文字的发音/阅读技能是有如学习汉语, 通过拼音,英文叫"Phonics'.英语的拼音学习比汉语拼因困难,因为有一系列的异常规(exceptional rules).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因此语文老师的师质必须特优才能达到标准和目的。小学必为语文和数学打好基础。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法国证府意识到人的精神(心里)当面对压力时的承受力,取决在胎儿时母亲的情绪 到孩子2岁时的情绪影响脑的发展。成功,快乐人生(生心理的强大是重要的)。祝安康。

  • @user-mi3uc7ts8u
    @user-mi3uc7ts8u 2 роки тому +2

    啊~这个影片有点太及时了,最近刚考完试,看到成绩有点不满意,加上中四分班,所以感觉很迷茫,这个给了我答案。“找寻生命的意义才是一个人一生的课题”
    明明之前也知道生命的意义,可是却被环境蒙蔽了双眼。

  • @sevenny
    @sevenny 2 роки тому +32

    成績太低 我們就把及格分數調低一點啊 考試太難 我們就把題目改簡單啊

    • @yeetan6738
      @yeetan6738 2 роки тому +4

      好熟悉的自欺欺人啊!太真实了!

    • @w_link4859
      @w_link4859 2 роки тому +5

      真的,我历史不好,spm考试时还失常,结果成绩出来我是A-,自己都不敢信,这如果没有调动成绩我是真的不信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教育系统/方法对达到良好素质和快乐及正能量学习是关键的。家长教育的太度也是。在children centre 有提供"正能育儿方" 的知识。有一本新西兰人写的理念的书。Positive Parenting,

  • @jiabaoooo
    @jiabaoooo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最后一句真好

  • @lyl2916
    @lyl2916 2 роки тому +1

    我新年之前也买了一样系列的书。哈哈。但是我还没有看。

  • @lyl5602
    @lyl5602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My son and me were educated in Malaysia. We did not trust the curriculum,system of education in Malaysia. Most of the time we studied on our own in library instead of sitting in classroom. I was a Maths lecturer after unversity course. My son is a data Scientist ,graduated from NUS under Singapore Asean scholarship

  • @terencechia9827
    @terencechia9827 2 роки тому +10

    简单说一句吧, 我三年前还在新加坡的大学教书 : 马来西亚本地的大学生甚至不会 Google 找资料 。。。 🤦🤦🤦

    • @yaqi
      @yaqi 2 роки тому

      …聽起來像木頭人了

    • @umbrellastudio7481
      @umbrellastudio7481 5 днів тому

      我也简单说一句,马来西亚有教育出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软件工程师,核能,国防武器制造,比如航母,战斗机,潜艇,无人机,这方面的人才吗?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的观点是华小必须提高英巫文,为中学及大学等的求知识準备。语文是8岁以下为自然学,8岁以上为下工夫认真学(according to the experts). 因此必须从幼儿班开始培养。让孩子喜欢这3种语文。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当一个人懂超过一种语文,这对脑的能力有提升(experts said). 运动亦是。

  • @kangxin6802
    @kangxin6802 2 роки тому +8

    我上大学前做过一段时间小学补习老师,发现到小学依然没有施行专职教师的政策,一位老师会在同一年教不同班的国文 华文 数学 科学。我所居住的算是大城市,学生来自的学校也是大型学校,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没解决挺惊讶的。然后那段时间学校有老师感染改上网课,我也陪学生上网课,发现到有些老师全程放youtube影片真的很无语。另外,现在小学的课程越改越难,学生学不会从而厌学,我也有一点点怀疑在大幅度改课程的同时教育部有没有做好对老师的培训?关于pisa成绩我也有些看法,pisa取样对象好像是政府学校的学生,小学毕业拿奖学金去新加坡读的 独中生(独中通常对学生有入学成绩要求)和国际学校学生(父母愿意在教育上花大钱比较重视教育)都不在样本内,会不会影响到最终成绩?

    • @jla4510
      @jla4510 2 роки тому +3

      哈哈还是我学校比较厉害老师完全没上课就只是在WhatsApp发影片和功课😢到要考spm时老师说:需要给时间老师熟悉网课(还不会用)😂。我想表示是完全没开过网课好吗!除了我的华语课老师。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是最没“压力”的考生

    • @kangxin6802
      @kangxin6802 2 роки тому

      @@jla4510 好惨!你是这届的考生吗?加油祝顺利

  • @AnnoyingApple86
    @AnnoyingApple86 2 роки тому +4

    很多因素。那如果我长大了想要解决的是大马教育体制的问题,身为华人,你觉得未来可以吗?

  • @user-lp2eq3tu5g
    @user-lp2eq3tu5g 2 роки тому +6

    我觉得现在的学校课程该加入些金融理财的知识,让小孩从小学习怎么manage自己的财物。。

    • @comet2070
      @comet2070 2 роки тому

      大马年轻人的金融理财知识也真的是很缺乏,相比新加坡/ 中港台

    • @user-lp2eq3tu5g
      @user-lp2eq3tu5g 2 роки тому

      @@comet2070 是的,现在的教育系统只教孩子们拿A,却没教会他们怎么生活,一旦毕业进入社会没了父母当保护伞,他们不懂怎么生活。。

    • @weilm_6094
      @weilm_6094 2 роки тому

      有哦 数学有教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1加是一个必须準倍的考试,因困难,须2年準背时间,小学校方不体供援助,很多家长让孩子上補习班才有机会考入文法中学/grammar school. 我说的都是英格兰教育制度。英国 (United KIngdown, UK)是英格兰 (england), 苏格兰,北爱尔兰 及卫尔斯组成。如果家长没受良好教育是无法胜任教导孩子来準备11加考试。11加考试成绩决定孩子进入文法学校机率。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Im uk, children gets early pre premary education fr 3, fr 3 to 4 they learn from game, at 5 they start proper formal education. at 6 they start standard one ie called yr 1 in uk.
    at 5 yrs old every child has to express them ie 让他们在同学前表达,说话。在小学开始让孩子学习和同学相处。Hence, parents arrange play dates ie friends to play in ones home, this actually started from early days ie toddler from 2 yrs old as parents were involved.

  • @kinlo7599
    @kinlo7599 2 роки тому +1

    原來有人留意㗎。我一直以為我哋啲教育制度係咁,嘅原因係太多白痴喺上面階層。
    一句講曬好多人又要威又要戴頭盔(又要數字號靚,又要調低啲難度)一直認為社會一直讓白痴,X就係一個好例子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学好英文重要,因大部分先进科技,创作是以这语文。(因为美国是先进大国,"大蛇压死吓",所以西及北欧国也的学,此外,德和荷兰文的学习对懂英文者有便学之优。

  • @leongqingye6298
    @leongqingye6298 2 роки тому +9

    【种族主义】确实模糊了教育的焦点。可惜董总就只会喊几句热爱华教的口号,但却对教育研究没什么贡献。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in short , primary school 主要学好语文,培养好喜爱念科外书,当然其他体育,音乐活动。
    In secondary school ,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ie a few european languages, 木工,cooking, sewing depending each persons choice. but the compulsory is techinical science which involves some carpentry, and in science lab.
    小学2年级必考英文拼音ie phoenics. mastering phoenics is essential for english pronounciation.
    小学到中学都是最多30人在1个班里。pre primary ie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there is a 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class helping the class teacher.
    没有靠第几名这回事。老师每学期以每学生各人进度评估。因每孩子的能力不同。ie comparing each student's improvement from last semester.

  • @theantimatter42
    @theantimatter42 Рік тому

    @bigbun 666 所大專院校的數字有來源嗎?我查了政府統計資料只寫186所

  • @kellychang3804
    @kellychang3804 2 роки тому

    hihi,大包子,有木有一些法律书籍介绍给我们科普呀?

  • @mrngkokloong
    @mrngkokloong 2 роки тому +1

    33岁的我,突然醍醐灌顶。。。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人才/天才都须要栽培的,特别是政府。当然家长也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及态度,孩子的3观及行为很多时候就是成长的环境和教育的镜子。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年纪学英语拼音,2 年纪必掌握拼音,年尾全国2年学生只统考拼音。另外6年纪也有统考/评估, 以认定每个孩子的知识程度,不影响升学。如要入文法校必在5年纪年尾考11加(eleven plus). 伦敦有极少的文法学校,好的中学会有自己的入学考试/要求。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英拼音学习应该是学前班开始。太久了我都記不清。我虽中年但老天是在我40岁后才赐我孩子。他如今刚入文法学校。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35岁后的孕妇一定要做可否有怀着唐氏症孩子,因从这年龄起的所生的孩子有唐症的积率较高。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英文的学习/掌握远比巫文困难,无论在文法或发音(不跟据子体,有些字母是无音,而且也参杂其他欧文如法文及拉丁文的词汇)。因此,理应把时间/精力花在英文学习,向比于巫文。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用多些时间于英文学习。

  • @weiong3865
    @weiong3865 2 роки тому

    学机器设计,fea, cfd numerial method , ansys ananlysis啦。不用怕被代替 。世界再怎样iteration,这些世界的物理基础设计会保证你完全不会被淘汰😂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学生的学期报考一各自这期的学习进度和上学期进度比较,而不是和其她学生比较。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children centre 对6个月到3岁孩子的家庭有益。学校对学生在校里欺凌负责。社区教育局提供教育家长面对教育孩子的难题课程, (通过各学校)。

  • @yitruilim3159
    @yitruilim3159 2 роки тому

    网络越来越普及化,学生也越来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但这不足够,正如你所说的,学校是不够一个人学习的,得加个人学习在里面,所以网络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太多的帮助,得学校跟身边的教育结合,才能培养成这出人才。

  • @David-ti5vt
    @David-ti5vt 2 роки тому +2

    永远是新加波的 3个levels...

  • @rogerqin6456
    @rogerqin6456 2 роки тому +4

    迫不及防的业配

  • @fenginformation
    @fenginformation 2 роки тому +2

    Telegram 的群组是什么?

    • @bigbun
      @bigbun  2 роки тому

      t.me/dabaozi_my
      会有语音哦

  • @leemerce330
    @leemerce330 2 роки тому +1

    👌

  •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2 роки тому +4

    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学校都与教育无关,因为学校不是用来教育的,他不会让你明白这个世界,他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遭,只因为他只是一个工厂,而不是学习的地方。
    因为他不会让你进步,所以当你长大时你就会变得跟其他进学校的人一样听话,最后成为一颗螺丝钉,还以为自己很幸福。
    真正的教育我们已经失去了,现在是无教育的年代,也是最糟糕的,只是没人意识到而已。

    •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2 роки тому +2

      如果人类继续相信"教育是用来换取好工作的"这个思想,你就知道大家都离毁灭不远了,如果是这样那就代表教育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学校是教育的好地方",那古代出现的圣人就白出现了。

    •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2 роки тому +2

      难道你不明白吗?从300年前开始,人类就已经被学校控制得死死,没人逃得出来。这也是堕落的开始,因为人们都被训练成没有灵魂的肉体,人人只为满足社会需求而生,这样"道"的智慧的衰败就更快了。

    •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killccpvsbuildnewchina6438 2 роки тому +3

      没人喜欢学校教育,因为他只会让你抑郁,而那些让你享受到永乐(不是"快"乐)的教育已经荡然无存了。却没人为了这件事而感到悲哀,反而因为不知道这件事而抑郁。
      让你脱离世界之苦的道与法已经灭尽,谁还能修到永恒之乐的境界呢?
      甚至因为学校,大部分认为修行就是个别吃饱没事干的人发明出来对抗无聊的。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那可是对人的真正教育啊,现在却无人问津了,天地都要为此感到哀伤!

  • @bookthiefshadow
    @bookthiefshadow 2 роки тому +1

    老人政治人物的思想已经没办法指望改变了,只能希望新一代政治人物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思想的人
    当然马来西亚公民自己也要有意识,在种族面前,你先是马来西亚才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土著

  • @user-ut4pd4qo3x
    @user-ut4pd4qo3x 2 роки тому

    感觉较像:师父令进山,带你去荷兰。。。

  • @myckitty2916
    @myckitty291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you tuber:英国 Leo sir - Leo Education. 是位资深英国教师,从他的影片能认识英式教法。

  • @comet2070
    @comet2070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从不因上学而妨碍我受教育。」 -马克·吐温

  • @tonylee1020
    @tonylee1020 2 роки тому

    哈喽

  • @alicia4940
    @alicia4940 2 роки тому

    👍👍

  • @ASD-tg4zu
    @ASD-tg4zu 2 роки тому +2

    马来西亚的基础教育确实程度偏下,但这是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都是免费的。
    自己不肯花时间提升,只会怪教育制度,凭什么拿高薪。

  • @ongjy7160
    @ongjy7160 2 роки тому +2

    应该是拉曼大学"学院"拨款。拉曼大学是个non-profit 私立大学,没听说有收到政府的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