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可以被改變的真正原因,被討厭的勇氣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чер 2020
  • 【加入會員按鈕】 / @laogao
    【出賣靈魂按鈕】goo.gl/VhzZeS
    ------------------------------------------------
    相關鏈接:
    【震撼】2045年,人類究竟是滅絕還是成神
    • 【震撼】2045年,人類究竟是滅絕還是成神 ...
    出賣靈魂的正確方法,魔鬼聖經
    • 出賣靈魂的正確方法,魔鬼聖經 | 老高與小茉...
    【一個人不要看】至少需要4個人一起看的影片
    • 【一個人不要看】至少需要4個人一起看的影片 ...
    【震撼】地球歷史的最大謎團,大洪水
    • 【震撼】地球歷史的最大謎團,大洪水 | 老高...
    人類不能知道的秘密,人族的故事
    • 人類不能知道的秘密,人族的故事 | 老高與小...
    地球監獄說,其實人類的祖先是星際囚犯,咱們都在地球上改造
    • 地球監獄說,其實人類的祖先是星際囚犯,咱們都...
    中國古代全都是外星人,而且和蘇美神話居然是一樣的
    • 中國古代全都是外星人,而且和蘇美神話居然是一...
    生命起源,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 生命起源,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 ...
    人類史上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板凳,而是櫃子
    • 人類史上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板凳,而是櫃子 | ...
    量子力學與平行宇宙與你
    • 量子力學與平行宇宙與你 | 老高與小茉 Mr...
    來自宇宙深處的非自然信號與黑暗森林法則
    • 來自宇宙深處的非自然信號與黑暗森林法則 | ...
    【震撼】舊約聖經中記載的人類起源才是真實的
    • 【震撼】舊約聖經中記載的人類起源才是真實的 ...
    地平說,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 地平說,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 ...
    數千年前就擁有航天技術的瑪雅文明
    • 數千年前就擁有航天技術的瑪雅文明 | 老高與...
    最強預言家對於2019年的五個預言,前四個都不重要
    • 最強預言家對於2019年的五個預言,前四個都...
    【震撼】亞特蘭蒂斯真的找到了,神,真的存在過
    • 【震撼】亞特蘭蒂斯真的找到了,神,真的存在過...
    火星,越看越像尼比魯
    • 火星,越看越像尼比魯 | 老高與小茉 Mr ...
    100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地球人能解開這個謎團,伏尼契手稿
    • 100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地球人能解開這個謎...
    人類雖然無法再次登上月球,但卻可以登上太陽的真正原因
    • 人類雖然無法再次登上月球,但卻可以登上太陽的...
    【震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人造物,航海家1號
    • 【震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人造物,航海家1號 ...
    蘇美王表,一塊石頭揭秘人類誕生的真相
    • 蘇美王表,一塊石頭揭秘人類誕生的真相 | 老...
    科學證明進化論才是都市傳說,人類才是外星人
    • 科學證明進化論才是都市傳說,人類才是外星人 ...
    最接近神的男人,特斯拉
    • 最接近神的男人,特斯拉 | 老高與小茉 Mr...
    二十世紀最大謎團,通古斯大爆炸
    • 二十世紀最大謎團,通古斯大爆炸 | 老高與小...
    波羅的海下的巨大圓盤,它在這裡14萬年了
    • 波羅的海下的巨大圓盤,它在這裡14萬年了 |...
    曼德拉效應,是誰動了我的記憶
    • 曼德拉效應,是誰動了我的記憶 | 老高與小茉...
    谷歌的時間機器和三個時間旅行者
    • 谷歌的時間機器和三個時間旅行者 | 老高與小...
    ------------------------------------------------
    推薦播放列表:
    【未來】goo.gl/Bq54h5
    【傳說】goo.gl/CpmK2Y
    【心理測試】goo.gl/wf5dp5
    【奇趣】goo.gl/Tbpiuj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14 тис.

  • @user-ct9jr2xr7g
    @user-ct9jr2xr7g 4 роки тому +2512

    這集真的很有共鳴,幾年前我的老師教給我一個觀念:無條件的愛,簡單一句話就是:我愛你,與你何甘?意思就是,我愛你是我願意愛你,我選擇愛你,跟你愛不愛我沒有關係,我不是為了你愛我所以我才愛你,我是發自內心的真的愛你,我覺得這件事真的很有挑戰,因為不論是面對親情友情愛情,這都是很難去做到的,因為潛意識會去要你計較,要你得到收穫,當有這樣的想法或情緒,就會造就衝突,但如果真的做得到,面對一些狀況的時候,內心真的會很平靜,我還在努力真正的體現這樣的價值觀,與各位共勉之👍

    • @windyoung27
      @windyoung27 4 роки тому +53

      這時候就想起薛之謙一句影響我很多的歌詞
      「因為我愛你,和你沒關係」

    • @kerrko1068
      @kerrko1068 4 роки тому +30

      很有道理,而做到就是接近涅槃了

    • @sinyuariellee8048
      @sinyuariellee8048 4 роки тому +108

      同感,最近我也在反思到底自己一直追求的真愛是甚麼?
      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真愛是無條件的,是用對方所需的方式去愛他,而非給他你想給予的或以你自認為是好的方式去愛。比方說,子女們選擇了父母不認同的學科/職業/伴侶,父母不應干涉子女選擇的自由,而是放手,可以給予建議,但只能在背後默默支持和關心。同樣地,在愛情上,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而很不幸地那人並不愛你,那麼你只能以一個友情的方式,以朋友的距離去愛這個人,因為這是對方所需要的。縱使兩人相愛,我們也要好好了解對方需要的是甚麼,然後以彼此還能做最真實的自己的方式去愛。
      而無條件的愛是要從自身出發,你先要做到完全接受自己,無條件地愛自己。也正因如此,所以當你遇上那些會令你傷心痛苦的人際關係,你會選擇放手,給自己自由,因為這是你自己所需要的。

    • @tonywang0726
      @tonywang0726 4 роки тому +14

      同感啊 昨天刚跟别人讨论完 老高就来一期专门讲这个的视频 太不可思议了 群体潜意识LOL

    • @duketsai7596
      @duketsai7596 4 роки тому +25

      暗恋的话是可以的,但一旦你要采取行动,你就干涉到别人了,就不是“与你何干”了

  • @QQ_bae
    @QQ_bae 4 роки тому +5717

    老高,我沒有想到這樣主題的影片能讓我感到無比感慨,內心越看越激動😭😭
    我是一個憂鬱症患者,各式各樣的創傷也都是認為自己有的,我一直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就會這樣渾噩的過了,永遠都提不起勁
    當你說到由現在可以改變過去,以及心理創傷根本不存在,我內心真的好激動,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症狀說不定都只是囚禁自己的枷鎖,一直想著過去傷痛的我是好不了的
    一時之間不懂該如何表達自己,但我真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說,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內心有這麼多正面的能量了
    嗚嗚嗚,老高,謝謝你!我想支持你們一輩子🥺😭😭❤️

    • @JOSHUA_Tan
      @JOSHUA_Tan 4 роки тому +203

      给你一个拥抱~

    • @queenielau5907
      @queenielau5907 4 роки тому +102

      加油呀❤️🌞🌈

    • @levin8764
      @levin8764 4 роки тому +68

      加油加油

    • @coco7013057
      @coco7013057 4 роки тому +58

      加油😭✨✨✨❤️✨✨✨❤️❤️❤️

    • @elaynesaw6144
      @elaynesaw6144 4 роки тому +75

      加油,你一定可以改变未来,一天一丢丢

  • @user-re6cy6eu6h
    @user-re6cy6eu6h Рік тому +180

    被討厭的勇氣
    《目的論》
    ex:例如以前一個人被人打了,結果他現在不敢出門了 原因是因為他不想出門跟以前沒有關係
    阿德勒認為心理創傷不存在 過去是不會影響現在的
    為什麼不出門 是因為他想要實現一個舒服的狀態
    ex:一個男生喜歡一個人 但是不敢告白 原因是他有結巴 阿德勒認為是你根本不想告白跟結巴沒關係
    阿德勒的心理治療目的是 建立勇氣
    心理治療師
    如果他不斷追究你的過去
    佛洛伊德派的
    如果他一直給你灌雞湯
    阿德勒派的
    不斷給你鼓勵
    《課題分離》
    人的所有煩惱來自人際關係
    你遇到一個問題首先要把這個問題分成兩個部分
    一個是你自己的問題一個是別人的問題
    你只需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ex:你要辭職,你老婆不同意
    你要辭職你的問題,老婆不同意他的問題
    阿德勒認為人際關係問題是因為你介入了他人的問題或是他人介入你的問題
    老婆選擇妥協,因為你但是結果老公沒有成功,這件事情可能會成為以後超級的引爆點
    重點:所以永遠都不要強調,我為你都這樣這樣這樣,也不要強調你能不能也為我怎麼怎麼怎麼
    阿德勒希望每一個人內心能夠強大起來不依賴任何人
    《共同體感覺》
    就是我們內心希望能夠成為群體當中重要的人
    阿德勒認為不應該和任何人競爭
    別人的評價不重要
    ex:上述辭職問題最適解應該為老公辭職老婆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補貼家用,兩人都為這個共同體付出
    1.接受自己 你要完全接受自己的存在
    2.信賴他人 無條件信賴他人,你不相信他人別人也不會相信你
    3.為共同體做出貢獻 你要為整個整體做出貢獻,不能夠損害團體利益,損害後他人將不再相信你
    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newbieduckyelectronics4085
    @newbieduckyelectronics4085 Рік тому +59

    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因为别人的观点而闷闷不乐,就是你还没找到被人讨厌的勇气。有了这个概念,很多事情压根低就不是个事儿。老高这片提醒了我,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就是阿德勒的课题论,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不去比较,不去介入别人决定)。

  • @stephenlien9427
    @stephenlien9427 4 роки тому +531

    以‌下‌的‌坑‌根‌據‌非‌會‌員‌區‌的‌視‌頻‌:
    (已補於2018/10/28; 史上最強...) 1. 2018/07/06; 世界上唯一...; 4:12: “還有兩個 以後我們介紹”
    (已補於2020/05/20; 海奧華預言...) 2.‌ ‌2018/09/08;‌ ‌人‌類‌語‌言...;‌ ‌7:52:‌ ‌"‌這‌個‌姆‌大‌陸‌說‌以‌後‌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說‌"‌
    (已‌補‌於‌2018/10/10;‌ ‌如‌果‌金‌字‌塔...) 3.‌ ‌2018/09/25;‌ ‌它‌的‌下‌面‌埋‌藏‌著...;‌ ‌2:58:‌ ‌"‌關‌於‌金‌字‌塔‌的‌用‌途‌我‌們‌以‌後‌專‌門‌做‌視‌頻‌會‌給‌大‌家‌再‌講‌的‌啊‌"‌
    (已‌補‌於‌2018/10/10;‌ ‌如‌果‌金‌字‌塔...) 4.‌ ‌2018/09/25;‌ ‌它‌的‌下‌面‌埋‌藏‌著...;‌ ‌3:04:‌ ‌"‌唉‌ ‌那‌個‌東‌西‌是‌幹‌什‌麼‌用‌的‌ ‌以‌後‌ ‌我‌們‌再‌做‌視‌頻‌再‌說‌"‌
    5.‌ ‌2018/09/25;‌ ‌它‌的‌下‌面...;‌ ‌​14:38:‌ ‌"‌唉‌呀‌這‌都‌不‌算‌什‌麼‌ ‌我‌再‌告‌訴‌你‌一‌個‌呀?‌"‌ ‌"‌大‌家‌不‌用‌著‌急‌啊‌ ‌以‌後‌我‌們‌都‌會‌做‌成‌視‌頻‌告‌訴‌你‌們‌的‌"‌
    6. 2018/10/28; 谷歌的時間機器...; 15:11: “在以後的視頻裡會為大家揭曉”
    (已‌補‌於‌2019/10/09;‌ ‌補一個超大的坑...) 7.‌ ‌2018/11/03;‌ ‌外‌星‌人‌造‌訪...;‌ ‌11:34:‌ ‌"‌關‌於‌麥‌田‌圈‌的‌內‌容‌呢‌ ‌我‌們‌以‌後‌會‌專‌門‌做‌視‌頻‌給‌大‌家‌講‌"‌
    (已‌補於2019/11/06; 目前信息量...) 8.‌ ‌2018/11/06;‌ ‌二‌十‌世‌紀...;‌ ‌11:24:‌ ‌"‌其‌實‌這‌個‌事‌情‌啊‌ ‌有‌一‌個‌都‌市‌傳‌說‌可‌以‌解‌釋‌ ‌這‌個‌呢‌我‌們‌以‌後‌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解‌"‌
    (已‌補‌於‌2019/03/21;‌ ‌地‌球‌歷‌史...) 9.‌ ‌2018/11/16;‌ ‌蘇‌美‌王‌表...;‌ ‌3:29:‌ ‌"‌那‌麼‌關‌於‌大‌洪‌水‌我‌們‌以‌後‌專‌門‌做‌視‌頻‌再‌給‌大‌家‌講‌解‌"‌
    10.‌ ‌2018/12/11;‌ ‌火‌星,‌ ‌越‌看‌越‌像...;‌ ‌9:58:‌ ‌"‌那‌麼‌關‌於‌這‌個‌問‌題‌呢‌ ‌我‌們‌以‌後‌專‌門‌做‌視‌頻‌給‌大‌家‌講‌解‌啊‌"‌
    (已‌補‌於‌2019/03/21;‌ ‌地‌球‌歷‌史...) 11.‌ ‌2018/12/19;‌ ‌恐‌龍‌滅‌絕...;‌ ‌11:25:‌ ‌"‌那‌關‌於‌大‌洪‌水‌怎‌麼‌來‌到‌這‌個‌問‌題‌ ‌以‌後‌我‌們‌會‌做‌大‌洪‌水‌相‌關‌的‌視‌頻‌ ‌再‌給‌大‌家‌解‌釋‌"‌
    12.‌ ‌2019/01/25;‌ ‌法‌老‌的‌詛‌咒...;‌ ‌5:37:‌ ‌"‌他‌可‌能‌是‌非‌自‌然‌死‌亡‌"‌ ‌"‌那‌麼‌這‌個‌事‌情‌不‌是‌咱‌們‌今‌天‌要‌講‌的‌重‌點‌ ‌以‌後‌我‌們‌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
    13.‌ ‌2019/02/02;‌ ‌量‌子‌力‌學...;‌ ‌2:55:‌ ‌"‌這‌個‌硬‌氣‌功‌ ‌以‌後‌我‌們‌專‌們‌做‌視‌頻‌給‌大‌家‌講‌解‌"‌
    14.‌ ‌2019/02/07;‌ ‌人‌類‌史‌上...;‌ ‌2:23:‌ ‌"‌關‌於‌天‌使‌ ‌這‌我‌們‌我‌們‌以‌後‌"‌ (?)‌
    15.‌ ‌2019/04/25;‌ ‌1‌萬‌2‌千‌年‌前...;‌ ‌6:17:‌ ‌"‌阿‌對‌了‌巨‌石‌陣‌以‌後‌我‌們‌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
    (已‌補‌於‌2019/07/10;‌ ‌二‌十‌一‌世‌紀...) 16.‌ ‌2019/05/22;‌ ‌最‌接‌近‌最‌接‌近...;‌ ‌7:06:‌ ‌"‌關‌於‌比‌特‌幣‌我‌們‌以‌後‌會‌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
    17.‌ ‌2019/06/12;‌ ‌智‌商‌200...;‌ ‌11:10:‌ ‌"‌以‌後‌我‌們‌會‌專‌門‌做‌講‌維‌度‌的‌影‌片‌"‌
    18.‌ ‌2019/07/10;‌ ‌二‌十‌一‌世‌紀...;‌ ‌17:14: "‌說‌到‌錢‌這‌個‌問‌題‌的‌話‌ ‌咱‌們‌以‌後...‌ ‌欸...‌ ‌要‌不‌要‌再‌做‌一‌期‌節‌目‌專‌門‌講‌呢?‌"‌ (?)‌
    19. 2019/07/31; 你真的確定...; 9:39: "別人的經歷怎麼會成為你的記憶呢!?..... 請聽下回分解 (可能下下下下回)"
    (已補於2020/06/03; 不死之身... (?)) 20. 2019/08/07; 世間萬物...; 0:47: "關於為什麼每一種生命它都有一個終點的問題呢 我們以後會專門給大家講的啊"
    (已補於2019/08/21; 這是一部...) 21. 2019/08/14; 天堂的證明...; 17:10: "有嗎有這樣的案例嗎" "請聽下回分解"
    22. 2019/08/25; 南極和北極...; 0:14: "地平論的南極和北極我們以後有機會再介紹"
    (已補於2020/03/04; 地球上最常見...) 23. 2019/08/25; 南極和北極...; 10:12: "非常神秘 這個以後有機會我們細講"
    24. 2019/08/25; 南極和北極...; 14:23: "啊, 對... 這個... 我們會以後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的"
    25. 2019/10/23; 你所不了解...; 0:24: "宇宙的盡頭是下一期節目"
    26. 2019/10/23; 你所不了解...; 5:21: "關於這個希臘神話我們以後會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的"
    (已補於2020/01/15;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7. 2019/11/20; 目前介紹過...; 16:56: “那麼關於蒙娜麗莎呢 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啊 由於今天沒有時間 等以後有時間再給大家講”
    (已補於2020/02/05; 人類毀滅的第三種可能...) (續補?) 28. 2019/12/25; 有什麼東西...; 3:50: “當然人類滅絕還有很多其他可能性 我們以後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啊”
    29. 2019/12/25; 隕石, 有什麼”東西”...; 7:40: “這個 是所有物理學的一個基本上的一個謎團 以後我們會專門做一篇給大家講解的啊”
    30. 2020/01/01; 2020, 預言; 17:53: “很細緻的 以後會專門做視頻給大家講解”
    31. 2020/01/29; 病毒, 進化; 9:35: “關於運的問題啊 這個呢大家還是有機會的 以後呢我會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
    (已補於2020/05/20; 海奧華預言...) 32. 2020/03/11; 七個可能毀滅...; 1:49: “關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情況呢 我以後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一下”
    33. 2020/03/11; 七個可能毀滅...; 8:26: “解釋維度的 這個以後我們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
    34. 2020/03/18; 一切都不是巧合...; 3:23: “就是 弗洛伊德 這個以後我們會講的”
    35. 2020/03/25; 人生中最大的...; 1:48: ”所以以後有機會給大家介紹猶太人是怎麼掙錢的”
    36. 2020/04/08; 以後可以坐著電梯…; 3:56: “以前有過高度文明生產的殘骸之類的 這個以後我們有機會再給大家講”
    37. 2020/04/08; 以後可以坐著電梯…; 11:22: “但是是一個城市 大家住在裡面 這個以後我們有機會給大家講一講”
    38. 2020/04/15; 不是神話而是預言...; 19:04: “那麼還有一個非常有違和點的地方呢 ” (?)
    39. 2020/04/22; 在瘟疫中存活... ; 3:30: “關於洗腦的問題以後我們會專門做影片給大家講解的”
    40. 2020/04/29; 自由能源之謎...; 0:36: “究竟怎麼產生的根本不知道 這個以後我們會做影片給大家講解的”
    41. 2020/05/13; 在大海上發生...; 1:41: ”人也就有可能能隱身 以後我們再講”
    42. 2020/05/13; 在大海上發生...; 16:22: ”那麼這個意志控制技術有機會我們再給大家講”
    43. 2020/06/03; 不死之身...; 15:46: ”關於怎麼”植入記憶” 這個話題我們以後專門會講的”
    44. 2020/06/03; 不死之身...; 22:55: ”於是我們以後會專門給大家講如何刪除別人的記憶”
    45. 2020/06/10; 過去可以被改變...; 1:03: ”關於弗洛伊德 以後我們會重點介紹”

    • @user-vv2cs6ph7w
      @user-vv2cs6ph7w 4 роки тому +20

      補坑大師!!!

    • @catcheese8859
      @catcheese8859 4 роки тому +6

      陳獨秀同學

    • @chushiwang4017
      @chushiwang4017 4 роки тому +10

      宁就是带考古学家???

    • @youu4936
      @youu4936 4 роки тому +11

      时时刻刻提醒还有坑要填哈哈哈

    • @user-zu5yp9ov9p
      @user-zu5yp9ov9p 4 роки тому +21

      老高表示:我已经被你们讨厌的勇气了…所以我不一定要填坑!

  • @yuanhanliu
    @yuanhanliu 4 роки тому +1899

    阿德勒三大理論
    1.目的論 - 每個人都找最舒服的狀態做決定,大腦在過去記憶找理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想改變人生只需要改變目的就可以,建立勇氣。
    2.課題分離 - 人生中所有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 問題分為"自己的問題"和"別人的問題",人只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不用管別人的問題,自己的問題自己做決定(徵求意見=轉嫁責任)承擔相對應的後果。阿德勒希望每個人內心強大起來,不依賴其他人因為我們不能指望其他人對我們負責,我們也不能夠別人著想。人介入他人的問題時只是為了自己心裡滿足。
    3.共同體感覺 - 不要追求"他人的認可"而要對"集體貢獻"提供價值。I )接受自己的存在,不用理會他人的目光。II)無條件信賴他人。III)對整個共同體做出貢獻,不能損害共同體的利益。
    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就是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為共同體做出貢獻每一點都是幸福,幸福是不斷的每時每刻的發生

  • @user-sv7vr1bg5s
    @user-sv7vr1bg5s Рік тому +63

    我也是偏向阿德勒的理論,去改變目標,而非追究過去。
    解決自己的問題,而別人的問題別人自己解決。
    自己承擔後果。
    愛在一個團體裡面有貢獻
    無關於別人如何對待自己
    的確是被討厭的勇氣!
    最後一句太中肯了

    • @len-jager-ye-yao-gai
      @len-jager-ye-yao-gai Місяць тому

      畢竟腦中會一直注意以前的思維 反而更難解脫 🤔

  • @vanessalee2064
    @vanessalee2064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7

    身在異國工作常常會情緒很低落,就一刷再刷老高的影片給自己勇氣。所以我們要培養的不只是被討厭的勇氣,而且還有忍受孤單的勇氣。謝謝老高的影片陪伴了我無數寂寞孤單的時光,現在的我總是告訴自己,我可以改變過去也可以改變未來。為我自己加油。

  • @afternoon_tea
    @afternoon_tea 4 роки тому +1989

    我剛剛跟老師說我考30分很難過,但是根據阿德勒心理學:
    第一,難過是因為跟他人比較而產生的,而現在覺得30分就很棒!
    第二,考30分是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而我覺得30分不是問題的時候,你不能干涉我這個想法。
    第三,我參加考試讓其他同學得到(比我高分的)滿足,為了全班這個共同體作出了貢獻,所以我得到幸福了。
    最後請老師不要干涉我的幸福。

    • @hicurly3284
      @hicurly3284 4 роки тому +138

      老師對 學校跟你的父母沒辦法交代

    • @Msrachelsunny
      @Msrachelsunny 4 роки тому +183

      弗洛伊德会说:你为什么这么难过?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粑粑麻麻一直逼你考一百分,因为他们一直拿你跟隔壁满分小孩做比较。你一输他们就打骂你。你处于对坏父母的害怕中,这个害怕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你要回去面对那个父母,告诉自己,你可以不够好,你配得上无条件的爱。你30分也可以是被爱的孩子。认知到,过去的父母不是现在的父母,过去的我也不是现在的我了。我可以回去帮助那个弱小的孩子。

    • @william0527
      @william0527 4 роки тому +28

      🤣又有道理🤨😂

    • @williamhuang7523
      @williamhuang7523 4 роки тому +265

      第三点又回去了,变成了,你为了全班同学的幸福而拿了低分,变成了考低分借口,即你不想考高分的目的论。基于整个班级的目标是为了拿高分,你的拿低分的做法就是不对的,正确的应该是,我拿到了高分,我为这个班级这个集体能达到的极限又创造出了一种可能。如果你说你是从另一个角度帮班级达成目标,那是你的看法,别人可不觉得你的目标与他们一致,因此你一定是被大家所边缘化的人。融于集体重要的是与集体目标保持一致。

    • @godzilla256
      @godzilla256 4 роки тому +126

      从你的三点想法来说 你是为他人活着。而阿德勒想说的是 你是为自己活着 你得为自己负责

  • @crystalshayna8246
    @crystalshayna8246 Рік тому +53

    謝謝老哥與小莫以前一直不太懂得,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看了你們的節目,加深了我對這本書的印象。更加瞭解對於自我朋友家庭的理念,謝謝老高與小莫。

    • @emicro6159
      @emicro6159 Рік тому +6

      可以直接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作者通过用一个问题青年来和哲人对话的方式来传授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通过这个过程来启发你。

  • @irislove369
    @irislove369 Рік тому +10

    改變現在的目的,而不是回溯過去,這才是改變時間線,創造新未來。改變現在的勇氣比撫平傷痕更重要。管好自己,不要干涉別人(內在的控制慾)。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和別人相爭,追求在集體中的貢獻和價值.夫妻為了二個人團體為努力,培養共同體感覺。1.接納自己,不需要別人認可自己價值來存在。2.學會相信共同體的人員。3.對共同體做出貢獻。做到以上三點,就能真正的解脫,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幸福在每時每刻發生,對自己所在想關的共同體做出貢獻。幾個月後重新看一遍,重點有所調整。

  • @studiosteven7255
    @studiosteven7255 4 роки тому +2474

    老高:所以真正的高手從來不與人相爭!
    所以真正厲害的YOUTUBER 從來不會叫人訂閱 按讚 分享...開啟小鈴鐺XD

    • @skycloud0215
      @skycloud0215 4 роки тому +150

      大家就自動追蹤,都快三百萬了!

    • @user-nj5oj7kn1q
      @user-nj5oj7kn1q 4 роки тому +140

      亦沒有做業配,清泉呀

    • @ReiDloH
      @ReiDloH 4 роки тому +25

      应该是自从这频道做起的时候吧~😂

    • @user-ol3pg1uc2q
      @user-ol3pg1uc2q 4 роки тому +16

      真的耶~

    • @heibaibojue
      @heibaibojue 4 роки тому +52

      這個留言太經典了

  • @areszhao7778
    @areszhao7778 4 роки тому +3846

    看哭了,这是目前为止老高的影片最触动我的一集。我悚然发现,以前看过的那么多心理学知识竟然都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理论的框架之下,所以会有一种越看越抑郁的感觉,其原因就是不断追溯过去,批判原生家庭。但过去就像是沉船,虽可以打捞,但成功之人少之又少。看了老高介绍的阿德勒理论,有一种三观被完全颠覆的震撼!原来这件事情还可以这样思考,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去活!感谢老高,感谢遇见这部影片。如果我的留言也会对未来无意中浏览到的人产生一点点触动,那也算是我为这个共同体做出的贡献吧!

    • @EE-py6qk
      @EE-py6qk 4 роки тому +49

      与您同感,感谢老高分享🙏

    • @elaynesaw6144
      @elaynesaw6144 4 роки тому +31

      对 我也是感动,谢谢

    • @user-ht9he8cd4v
      @user-ht9he8cd4v 4 роки тому +67

      介紹你兩本書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被討厭的勇氣)

    • @wing8718
      @wing8718 4 роки тому +38

      @@user-ht9he8cd4v 被討厭的勇氣真的很好!每次不怎麼開心看了就很好

    • @meiyuc22
      @meiyuc22 4 роки тому +11

      @xu steve 你自己定義吧,對你而言覺得重要的團體,家庭也好,學校也好,公司也好,整個社會也好

  • @user-zq3kf2gs9k
    @user-zq3kf2gs9k 2 роки тому +6

    真好谢谢老高 说的太好了 很有感触, 学会接受自己, 信赖他人,为共同体做出贡献, 希望自己能得到自由

  • @minzhao2798
    @minzhao2798 Рік тому +3

    这期讲的太好了! 感谢🙏
    等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过得都不怎么幸福…
    做自己,爱自己,凡事反观自照,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太多嗔恨心,自己也就过得轻松自在一些……

  • @DiDi-xs2fi
    @DiDi-xs2fi 4 роки тому +270

    有一段
    「你以為你在關心別人,但其實你在干涉別人,只是為了得到自我滿足」
    這個心理問題超適合用在酸民(應該改成在網路表達自我看法的任何人😅)

    • @user-bw3sx1fn3x
      @user-bw3sx1fn3x 4 роки тому +37

      不是歐,酸民只是在噁心別人而已,證據就是,他們提不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以及過度評價

    • @qazxxx623
      @qazxxx623 4 роки тому +16

      還有自以為關心別人小孩的婆媽,反而給媽媽造成壓力。

    • @BT-7274wk
      @BT-7274wk 4 роки тому +6

      比較適合用在父母身上。

    • @DiDi-xs2fi
      @DiDi-xs2fi 4 роки тому +10

      我更正一下..我這邊指的酸民說的是
      「他會覺得自己是在關心公眾人物,但說穿了就是干涉,提出的意見有可能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
      不是真的很偏激的那種酸民啦😂
      例如「你的妝有點不ok,應該怎樣才能改進」
      其實另一種層面就是「真醜,我能畫的比你好」
      或是一些減肥影片
      一堆人提出一堆建議你應該要怎樣
      但其實只是想表達「我的方法才是對的」
      至於那些講話不透過大腦的酸民他們就不符合前面兩個要點了🤣只有最後那個為了得到自我滿足而已

    • @sinleans1019
      @sinleans1019 4 роки тому +1

      為了得到自我滿足是自己的目標,但不代表對方一定覺得不舒服喔ouo

  • @11walking11
    @11walking11 4 роки тому +1881

    【三個阿德勒會跳出棺材指正的錯誤】
    對同個理論可以有不同看法,但不能誤解~雖然老高的詮釋有他的道理,然有幾個點卻誤解了阿德勒的思想,因此希望透過這個留言提醒一下大家~
    影片中有三個老高對阿德勒理論的詮釋,對於阿德勒是有嚴重誤解的,不僅使初學者對阿德勒會有錯誤認知,更可能在部分心理諮商應用出現問題噢!個人所學不深,如果指正有誤之處也歡迎大家提出哦!謝謝🙏
    誤解一:06:26【過去的心理創傷是不存在的】
    哪裡講錯?阿德勒是重視「早期經驗」的!並沒有否定過去!如果要否定過去的心理創傷是不存在的,等於認為那些深陷於創傷的憂鬱患者,是因為一些不存在的的過去創傷而憂鬱。
    誤解二:06:27【自卑是逃避現實的工具】
    哪裡講錯?恰恰和阿德勒理論相反,阿德勒非常重視「自卑」,他反而認為正是「自卑」,才會有「超越」!你不自卑就不會想要讓自己更好!自卑對個人發展而言是一種很重要的感受。
    誤解三:12:45【父母不要表揚孩子】
    哪裡講錯?阿德勒根本沒有說不要表揚孩子!!!而是要具體讚美行為及表現,而非膚淺的結果。這其實就是教養方面的專家常說的「具體點出你認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孩子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行為被讚美的原因,這樣的讚美才是有正面效果的。正確的讚美是提供正面行為的動力,怎麼會是極端地請人不要表揚呢?
    ♦️備註:本篇留言經心理師協助校對,然文責仍由我自己負擔,如有疏漏敬請告知,謝謝🙏

    • @peipeiling7460
      @peipeiling7460 4 роки тому +86

      在看影片的時候也是有點問號,就是會覺得「心理學」論點好像有哪怪怪的,整體看下來影片傳達的最後也算是蠻正向的,但也因此會讓人更想了解阿德勒這位學者。

    • @shengachris
      @shengachris 3 роки тому +60

      現在都是流行外行領導內行,UA-camr自己沒有專業背景,以為看了一兩本書就能抵過別人7年的專業

    • @XY-zy3ew
      @XY-zy3ew 3 роки тому +88

      这就是我要看评论区的原因!

    • @XY-zy3ew
      @XY-zy3ew 3 роки тому +280

      @@shengachris 这是youtuber授人以渔的方式,你不能要求别人不会犯错,他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而下方的讨论区可以起到一定的纠错功能,只看影片是不完整的,除非你只想看个乐,但凡你想较真,那必不可少的要看一下评论,起到关键作用的评论往往不会被埋起来

    • @andydogify
      @andydogify 3 роки тому +73

      沒錯,如果真的感興趣,推薦大家多去看這些人的著作。會了解的更多

  • @user-zr8xp1cn6t
    @user-zr8xp1cn6t Рік тому +39

    這集太棒了,做自己、不涉入他人、共同體,被討厭的勇氣!
    共同體解釋尤其精隨, 幸福感可以很日常也可以很高遠,讚!

  • @hongyinghou6870
    @hongyinghou6870 Рік тому +27

    老高的这期内容绝对值的买票观看。晚上回家就下单😀希望老高能一直做出这样的好节目,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被其他的各种原因“绑架”,能够重质不重量。谢谢

  • @YC0821
    @YC0821 3 роки тому +933

    這世上有兩句話可以解決煩惱
    一個是關你屁事,一個是關我屁事🤣

    • @user-qr8rv5vh8r
      @user-qr8rv5vh8r 3 роки тому +25

      也是老高的屁事,為什麼都不回應大家的事,是他自言自語,还是我们自言自語,他說他的屁事,我们聽他的屁事,而我们又說他的屁事,

    • @resan5764
      @resan5764 3 роки тому +6

      人性就是你到底想怎麼樣!

    • @pjc0000
      @pjc0000 3 роки тому +6

      老高說了..後果自己承擔的..你這2句話說出來的後果是無數的.... = =凸

    • @bg9280
      @bg9280 3 роки тому +4

      躺平理论的精华。

    • @YC0821
      @YC0821 3 роки тому +5

      @@pjc0000 關你屁事

  • @coramoff6300
    @coramoff6300 4 роки тому +360

    有时候,陪小孩子玩低龄玩具~感觉像是很喜欢陪小孩,其实是因为自己超想玩哎

    • @user-vn9er4et3d
      @user-vn9er4et3d 4 роки тому +34

      恩...
      這種說法讓我好像看到我兄長的影子...
      他會買一些玩具或一些平時自己不怎麼用的3C產品給他兒子
      可是在我看來,就是想滿足他個人的購買慾,然後拿兒子做為擋箭牌,這樣才不會被他老婆罵浪費。(我大嫂屬於實用派,兄長曾在結婚紀念買一束花給她,結果被她唸到臭頭。)

    • @xuyuzu7294
      @xuyuzu7294 4 роки тому +9

      自己超想玩,为什么不自己玩,而要陪孩子玩?我喜欢的玩具,比如变形金刚,以前玩不起,如果现在要玩,压根不会想去陪孩子一起玩。

    • @gopro7546
      @gopro7546 4 роки тому +14

      Tu Wu 因為大人會怕被笑幼稚,於是必須要拿幼童當藉口

  • @zoehanhan931
    @zoehanhan931 Рік тому +28

    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一期!还要留言说下前一个月就被推送看到了这个频道,但是没有留心观看,这两天突然就看上隐,拼命恶补,给当下由于大环境而变的有些down down的心情增加了无数希望和快乐!谢谢老高和小茉为这个共同体作出的贡献。

  • @stacy0360
    @stacy0360 Рік тому +25

    老高與小茉開頻道真的是做善事啊!受益良多、讓眾人開竅、家庭社會多點祥和

  • @liuze9280
    @liuze9280 4 роки тому +445

    这期太棒了 可以说打开了我的心结 我从小学习非常好 但后来到了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突然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了 感觉自己一直在逼迫自己 一直为家长老师而学 近些年上了大学我才慢慢找回当初的那种感觉 学习时的那种投入感 充实感 常常思考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目的。 原来不要在乎别人的感受 其实学习是为了自己幸福的感觉 是真是的兴趣 真正的热爱,这样才能活的幸福。而不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的未来(这种还是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比较)。
    人类的发展现在还处于底层阶段,等到物资变得充裕,钱变得无用之时,那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才会实现。那时每个人都为集体作出贡献,(这种贡献是自发的,不是他人或“组织”进行强行分配的),每个人都会幸福。现在大部分的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钱,有了更多的钱才能有更多物资,实现自己物质的需求。而通过阿德勒的心理学,我们不要去追逐名利,而是要把他当做“过程”,自然而然发生的事,而不是做事情的结果和目的。

    • @shichangrailway
      @shichangrailway 4 роки тому +3

      正所谓正能量

    • @biglong2211
      @biglong2211 4 роки тому +17

      看到共产主义我就知道你八成被洗脑

    • @naxu2604
      @naxu2604 4 роки тому

      原来早在大学时代你已经是阿德勒派了

    • @harveylin6497
      @harveylin6497 4 роки тому +35

      Big Long 看到共产主义就代表被洗脑?敢情你是觉得只要是共产就是邪恶的呗?我看你才是被西方媒体洗脑了

    • @tomwu5824
      @tomwu5824 4 роки тому +27

      尊重他人的想法就是尊重你自己,相信资本主义不同样是被洗脑? 人类的多样性远超乎你的想象. 既然没有绝对的真理,所以不要把你自己的个人经验凌驾于他人之上,否则会让别人觉得你的幼稚和缺乏教养.

  • @user-mv3pj8id3d
    @user-mv3pj8id3d 4 роки тому +441

    這期的內容真的很棒,把阿德勒的核心概念與價值說明得十分清楚,且也帶入生活中幾乎所有人都會接觸的經歷,讓觀眾在觀賞的同時也逐漸獲得一些方向。
    不過還是想補充,對許多人而言阿德勒的觀念像是個救贖或指向,所有正向與感動的瞬間都會令人陶醉,然後便「說服」自己「應該、必須」要去如此相信且如此執行。然後當發現自己無法完全符合的時候,將有可能再次自我批評與指責,而再次的受苦...
    心理學的所有理論都是價值的整理、分享與傳承,不管任何學派都無法完全地符合一個人。直接收下所有的觀念並不是吸收,而只是希望能趕快離開內在的痛苦,唯有真的在生命中找到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並願意去思考痛苦與目標之間的差異,建立屬於且適合自我的目的,或許那才是阿德勒想傳達的 超越自卑。
    所以想給個小提醒,看完後必定有些感動,但請允許自己好好消化這些訊息,而不是盲目地趕快 【變成阿德勒所說的生命模式】。

  • @snowch1091
    @snowch1091 Рік тому +19

    看完這個真的很有感觸 身邊不停發生這種為了別人好而控制別人的行為 每當發生這些事 總會令人壓力很大 尤其是在家人之間 阿德勒的理論 我真的很認同啊 能有不怕被別人討厭的勇氣真的很難 也真的是自由

  • @jennifershi2646
    @jennifershi2646 Рік тому

    一直就很喜欢看阿德勒理论的书,常常会把梵登老师讲的《被讨厌的勇气》打开一遍一遍的听,每一次听都感觉获得了力量,心灵也得到了安抚。今天看到老高讲的阿德勒理论,又有了新的收获。照着这样做,真的会感受到幸福!谢谢老高和小茉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视频!也祝你们新年快乐!2023开开心心!越你们的视频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喜欢🌹🌹🌹。

  • @saeifir
    @saeifir 4 роки тому +328

    我是精神科的治療師…我覺得這次老高講的十分好,真的有做功課
    很詳細啊👍👍

    • @hangtian
      @hangtian 4 роки тому +56

      我是精神科的病人,我也觉得老高讲的十分好!

    • @michaelloganberry682
      @michaelloganberry682 4 роки тому +15

      Bruce Zheng 先治病吧,不要管别人了

    • @cyjune796
      @cyjune796 4 роки тому +3

      @@michaelloganberry682 哈哈哈哈哈哈

    • @user-op9ti8hk2r
      @user-op9ti8hk2r 4 роки тому +1

      真的超讚

    • @cocojimme
      @cocojimme 4 роки тому +5

      而且白話又生活,很容易懂💯

  • @antoniess
    @antoniess 4 роки тому +617

    這期的內容, 真的太引人深想, 而且發現看一次, 再看一次, 再看第三次, 每次都會有很多收穫. 很多人的一生, 都在學習如何做自己, 因為環境, 因為工作, 因為家庭, 使得自己要去改變, 但卻不知如何去改, 或是改了後, 要面對的未知, 看完這期, 已更清楚的知道, 要怎麼選擇.

    • @Iamweiweiwei
      @Iamweiweiwei 4 роки тому +29

      老高和小茉和其他UA-camr不一樣的地方是,影片有趣又有深度值得重複看,每次看都會有所領悟

    • @user-ks6dw4qt3v
      @user-ks6dw4qt3v 4 роки тому +8

      我也有所感受

    • @user-ck2bq2ke6w
      @user-ck2bq2ke6w 4 роки тому +7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可以看,大部分就是在講這個

    • @askaliu2943
      @askaliu2943 4 роки тому +6

      Mass Effect 系列中有個叫JAVIK的角色說了一句話 “do not care what others think, do what you must."
      在我的看法,阿德勒的理論是絕對正確的,”我無法什麽什麽,是因爲某人什麽什麽“,完全只是推卸責任,
      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就夠了

    • @limgigi59
      @limgigi59 4 роки тому +1

      要怎么改,建议去看看“静观”深层沟通的视频(林显宗)

  • @c22054285
    @c22054285 Рік тому +5

    雖然從老高頻道發展的早期就是忠實觀眾,但兩三年前因為忙有好一陣子沒看UA-cam,當時生活中也歷經被付出全身心照顧的後輩所背叛,加計工作上的打擊等種種因素,真差點走上絕路,如同行屍走肉的過了好一陣子。
    偶然之下看到這部影片,瞬間對過去的種種都釋懷了,其實我在付出的當下覺得幸福就好,至於他受不受用、未來是喜是悲與我何干? 也領悟到讀書真的有用,自己鑽牛角尖許久爬不出來的死巷,原來換個方式思考、轉身就可找到出口。
    看到留言中有那麼多類似經驗的人,即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毫無瓜葛,此時此刻互相訴說療癒,也算是成為共同體了😊

  • @Cindythemusiclover
    @Cindythemusiclover 2 роки тому +3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但看了老高的解说之后更深刻明白其中道理。被讨厌的勇气心理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能量,我也为我的共同体做出了贡献,就是大大力的分享这个影片出去了。。哈哈哈

  • @jongwanysia5203
    @jongwanysia5203 4 роки тому +397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心理学真的很多观点。很享受今晚的影片!

    • @user-cz3xg3xr4i
      @user-cz3xg3xr4i 4 роки тому

      ttt

    • @user-cz3xg3xr4i
      @user-cz3xg3xr4i 4 роки тому

      烦死了

    • @Li-ij7xe
      @Li-ij7xe 4 роки тому

      @@patrickz3181 別鬧了,你這以偏概全的小傻蛋,嘻嘻

    • @LinChihHsuanHater
      @LinChihHsuanHater 4 роки тому

      @@patrickz3181 也可能造成有些戰狼小粉紅在國內遵禮守法,出了國或者翻了牆以後就發出戰狼的嚎嘯,喊打喊殺?

    • @guozhengchew2806
      @guozhengchew2806 4 роки тому

      他不是老高的共同群体所以不需要理解,负责😂

  • @allenyang8439
    @allenyang8439 4 роки тому +545

    這集太受用了 直接被阿德勒刷新三觀
    老高一直在為五歲抬頭這個共同體創造幸福
    最後面還勸世不要去對別人的老婆好 對自己的老婆好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

    • @ziyanchung9890
      @ziyanchung9890 4 роки тому +6

      世界就是共同體 出發點 好就是好

    • @yu-bc9wk
      @yu-bc9wk 4 роки тому

      可以去看"被討厭的勇氣"哦

    • @TOM900818
      @TOM900818 4 роки тому

      是应该对自己好

  • @sveryes2011
    @sveryes2011 Рік тому +7

    現在再來看這部影片,感覺自己提升了不少! 感謝老高為我提供良好的知識及自我認知! 老高作影片真的在為集體共同利益作貢獻! 老高你很幸福~

  • @elephkLin
    @elephkLin Рік тому +8

    這集好強,解開心中多年的疑惑,以前學到心理學都說什麼「鏡中的我」,個人對自己的概念是基於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和知覺所產生。但是如果不需要獲得別人認同,自己又如何知道有客觀的生存價值 ? 原來只要對集體有所貢獻就可以了 !

  • @user-be7kr3dt9i
    @user-be7kr3dt9i 4 роки тому +644

    只要老高影片一出我就知道今天禮拜三

    • @Bingchilin233
      @Bingchilin233 4 роки тому +9

      不是應該星期三一來 就知道老高要出片嗎

    • @itabakoga7332
      @itabakoga7332 4 роки тому +9

      不然都不知道今天星期几

    • @knenaa_
      @knenaa_ 4 роки тому +1

      @@user-ko1tk2zb1u 公?

    • @King01Death
      @King01Death 4 роки тому +3

      原来老高是星期三更新的啊?

    • @tgs8802
      @tgs8802 4 роки тому

      @@user-ko1tk2zb1u 别乱叫

  • @hengedward1498
    @hengedward1498 Рік тому +1

    非常感谢老高和小茉这次的讲解,对于我的帮助真的很大,让我有机会有希望拯救自己,拯救处于困境中的我,谢谢你们

  • @user-qx8uf6io6t
    @user-qx8uf6io6t Рік тому +54

    看過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偶然看到老高這部影片講解阿德勒心理學,只能說老高詮釋的太棒了!!

  • @haylin915
    @haylin915 4 роки тому +301

    與老高有同感,引紮西拉姆·多多的詩一首: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 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 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 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 @davezzz7664
      @davezzz7664 4 роки тому +80

      你写,或者不写字,作业就在那里,只增 不减

    • @user-wu8mo5lu3n
      @user-wu8mo5lu3n 4 роки тому +2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 @sensen3618
      @sensen3618 4 роки тому +4

      Dave The pot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毒啊哈哈哈哈哈哈😂

    • @wows9170
      @wows9170 4 роки тому +2

      你想,或者不想神,神就是你,你就是神

    • @user-nl4gf2zm5t
      @user-nl4gf2zm5t 4 роки тому

      @@davezzz7664 老師:再不交作業就多罰寫十遍

  • @karjun686
    @karjun686 4 роки тому +255

    這期講的蠻好
    “人之所以會介入他人的問題 就是爲了得到一種自我的心理滿足 通過影響他人來實現自己的控制欲”

    • @xuanner0119
      @xuanner0119 4 роки тому +5

      说的不就是酸民吗

    • @chi-chan1000
      @chi-chan1000 4 роки тому +8

      真正的自由就是被討厭。其實意思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 @koksingchan5559
      @koksingchan5559 4 роки тому +6

      隱居士 那也要他是對共同體有貢獻才行,拖後腿的只是個討厭鬼

    • @xiang1213
      @xiang1213 4 роки тому

      赞同,人肯定存在一点自私的,像犹大人说的故事:《true love》

    • @chi-chan1000
      @chi-chan1000 4 роки тому

      kok sing chan 我討論的點是那個人是否自由 而不是那個人的貢獻。即使拖後腿 他還是很自由

  • @itti_Bamu
    @itti_Bamu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聽老高講完這一個觀念之後整個心態都改善了很多,以往都在對自己的過去鑽牛角尖,現在可以好好審視自己的現在而緩緩邁出腳步了,謝謝老高分享!

  • @user-ig6xk9kz9w
    @user-ig6xk9kz9w 2 роки тому +1

    隔了一年再看一次還是很有感觸,‘’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是很多人無法達成的夢想,人每天每時每刻都被周邊人際關係所牽引著,根本不知道活著到底是為了誰而活。而事實上,人活著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人生來是個個體,被迫活在這個團體社會中,去做些別人認為是‘’正常生活‘’該有的樣子,但死後又是個個體離開人世,萬般都帶不走,也沒有人會陪你一起走。但到底如何‘’活出自己該有的樣子‘’腦中得到的結論卻是無奈、千百個不願意…
    上天賜與每個人最公平的就是‘’時間‘’無論高矮胖瘦、無論貧富貴賤,此刻的你應該要想著如何活出精彩的人生,那才不枉費今生生為人的恩賜,希望大家都能夠‘’為自己而活‘’共勉🙏

  • @Charles-us2ro
    @Charles-us2ro 4 роки тому +250

    學到三個東西
    1.沒有勇氣是因為無法跳出舒適圏
    2.為共同體做貢獻才會得到幸福
    3.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自由

    • @Kuanhotdog
      @Kuanhotdog 4 роки тому +24

      第一點應該是:無法跳出舒適圈是因為沒有勇氣

    • @user-lm3mz2hx4e
      @user-lm3mz2hx4e 4 роки тому

      不错的总结

    • @mr_easy3210
      @mr_easy3210 4 роки тому +5

      《被讨厌的勇气》是本日本人写的讲阿德勒心理学的书,推荐你看看,对我思维影响挺大的

    • @markshenry572
      @markshenry572 4 роки тому +3

      阿德勒从来没说过舒适区。 没有勇气是因为你没有完全理解和遵从内心的目的。 遵从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被他人所影响。2。 全世界哪怕就剩下你一个人也能幸福生活。 3。 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为团体做贡献,此贡献时刻存在刷新,没有大小之分。

    • @Charles-us2ro
      @Charles-us2ro 4 роки тому +1

      AndyDHotDog 但是也可這樣講:沒有勇氣(表白)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跳出舒適圏)

  • @user-xh7sh4jm8r
    @user-xh7sh4jm8r 4 роки тому +230

    看完了老高的總結,我會心的笑了一下
    聽完阿德勒的理論學到了很多新的論點而且非常認同
    這是我看過最好的主題,也是最有收穫的主題
    OS:給雞湯的感覺真的比回想過去要好得多

  • @alysaf127
    @alysaf127 2 роки тому +2

    老高讲的真棒,努力敢于成为一个 被别人讨厌 却不被别人影响的人。

  • @huangmeilin233
    @huangmeilin23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三年前的影片今天才看到,我只能說~老高真真是一個敘事的神人,再複雜難解的話題,對他完全不是個事兒!👍🏻👏🏻⋯⋯

  • @991000serena
    @991000serena 4 роки тому +69

    我大學有個朋友有躁鬱症
    怎麼看心理醫師跟吃藥都不好
    每次病發她男朋友都要把她綁起來以防自殘或攻擊別人
    在一起一兩年後男朋友因為常要忍受這樣的她也開始有躁鬱症
    有一天他們在激烈爭吵後換男朋友突發躁鬱症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她嚇壞了趕快叫救護車
    在救護車上她想原來自己已經對男友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然後她的躁鬱症不藥而癒
    我總想她以前其實並不是真的想好起來
    只是喜歡為隨意發脾氣找藉口
    還有男友患病後透過照顧男友找到自己的重要感而好起來……
    人真的是很複雜的生物

  • @YouyuanKe
    @YouyuanKe 4 роки тому +237

    其实如果把两个理论结合一下就很完美啊 人很大一部分的确是由过去决定 而抹除心理创伤不一定要改变过去 而是改变或者满足由过去所带来的现在的需求和目的 当现在的目的满足了 心理创伤也可以被治愈了

    • @ZzZ-km2bh
      @ZzZ-km2bh 4 роки тому +10

      真的 这两个理论单独存在 都有点偏激 比如男方和女方结为夫妻后就成为团体 男方稳定工作就是在为团体做贡献 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他要辞职当youtuber 且只解决自己的问题 不顾老婆感受的话 他有大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团队 失去自己的一部分价值 还是要权衡的吧?

    • @chenlan_TW
      @chenlan_TW 4 роки тому +6

      是啊,心理學就是一個沒有固定走一個學派的,現在學心理學都是全部主流學然後在不同情況用不同的學派

  • @elizaleung1335
    @elizaleung1335 Рік тому +14

    如何過得爽 ...... 為共同體作出有意義的事 ...... 這一集十分有意義 ☀️👍💐🙏

  • @lzkingmermlx2107
    @lzkingmermlx2107 Рік тому

    这一集真棒,终于找到了共鸣,我总觉得人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不能抱怨,却不知道是什么道理,现在终于知道了,也明白为什么我对现在结婚这么抵触的原因了。应当为了家庭而努力,而不是为了对方而努力,对方也应该如此。我开始期待了。

  • @user-qp5gg3in5v
    @user-qp5gg3in5v 4 роки тому +201

    當老高說
    老公如果要辭職 老婆就應該立刻去多找一份工作貼補家用
    女方微笑而專注
    在那一瞬間
    以我身經百戰 習武多年的經驗
    我強烈感覺到了
    一種 難以形容的 恐懼感
    那是一種滿溢殺氣的輕輕淺笑
    一種真劍勝負的凝視

    • @user-rj5lp6gc3s
      @user-rj5lp6gc3s 4 роки тому +23

      彷彿聽見了"你要是敢,你就給我試試看"

    • @user-yq2rb6sq5e
      @user-yq2rb6sq5e 4 роки тому +19

      紅茶 小莫看着貌似可爱,却是强势之人,是一家之主

    • @user-rj5lp6gc3s
      @user-rj5lp6gc3s 4 роки тому +7

      @@user-yq2rb6sq5e 沒錯,畢竟是神嘛XD

    • @user-zb2kr2ny8i
      @user-zb2kr2ny8i 4 роки тому +11

      老婆自身是炒房高手,娘家家裡有錢人,沒事沒事,老高ok的

    • @user-jv1sx1qc4y
      @user-jv1sx1qc4y 4 роки тому +14

      老高早就實現了他倆夫妻共同體的心理認知,不管如何都是老婆為主

  • @kmtim6888
    @kmtim6888 4 роки тому +233

    結論是兩個都對,正所謂: 退一步,海闊天空,事實沒變但心轉變了。
    另一個多去面對,當你習慣後就不怕了。
    如果只看重單一理論,那就太小看人類的心理了

    • @user-iq6cw3xh6r
      @user-iq6cw3xh6r 4 роки тому +1

      同意

    • @hardwer35
      @hardwer35 4 роки тому +5

      做事退一步海闊天空,愛情退一步人去樓空。

  • @user-gt3hb2ww9j
    @user-gt3hb2ww9j Рік тому +1

    18:36 從這裡看到結尾被感動到哭了,老高講的好😭😭,人不管到哪裡都要有被討厭的勇氣,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 @wyh1993803
    @wyh1993803 Рік тому +20

    太感动,两年前看的和今年看的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这两年生活遭遇很大的挫折,工作一直不开心,人生意义感很弱。最近也接触大量人生、生活的心理知识,对老高的分享才有了很大的感悟。

    • @moogleli7229
      @moogleli7229 Рік тому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认真无需深刻,一般意义的人生意义并不存在。

  • @0622scottchen
    @0622scottchen 3 роки тому +1031

    1. 接受自己, 2. 信賴他人, 3. 為共同體做出貢獻 謝謝. 這是最棒的一集, 謝謝

    • @user-ip1be2fx3w
      @user-ip1be2fx3w Рік тому +1

      幸福源泉

    • @user-zr4nr1qd7i
      @user-zr4nr1qd7i Рік тому +1

      說很容易 你給了我所有錢除非你很有勢力或很有吸引力或還有其他好處跑不了 不然誰會走去找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人或自己做什麼都可以🍺

    • @xixi0202j
      @xixi0202j Рік тому +11

      4.有被讨厌的勇气😄

    • @lyndonlee8253
      @lyndonlee8253 Рік тому +1

      @@user-zr4nr1qd7i 這就是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的後果。

    • @felixwong9202
      @felixwong9202 Рік тому +1

      @@user-zr4nr1qd7i 誰說過很容易?但我就是做到,我給了老婆所有工資,但她沒跑,而且共同為目標一同努力。

  • @x31415926535898
    @x31415926535898 4 роки тому +109

    我來教各位如何將課題分離中的自己的問題與別人的問題解決
    首先,關於別人的問題,我們只需要謹記一點,那就是「甘我屁事」。
    再來,關於自己的問題,同樣只需要一律回應別人「甘你屁事」。
    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
    舉例來說, 8:45 我要辭職,老婆不同意。
    我要辭職,甘你屁事?
    老婆不同意,甘我屁事?
    再次驗證,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

    • @user-yz8lx2hb1w
      @user-yz8lx2hb1w 4 роки тому +14

      Holy God 真的好幸福
      完全按照你的方式
      老闆今天問我怎麼又遲到了
      我回干你屁事
      老闆說你回家吃自己
      我說干我屁事
      好幸福喔可以不用工作了

    • @TheGuywithnolife
      @TheGuywithnolife 4 роки тому +2

      但也必須是你願意承擔那後果為前提😂

    • @user-iq8mr4zp2w
      @user-iq8mr4zp2w 4 роки тому +1

      沒錯,但是對一些不懂的人來說,這反而是一種自私
      如果我堅持自己有被討厭的勇氣,我會過得很爽
      像是,被朋友討厭,隨他們,我沒差,
      如果被家人討厭了,我其實也沒差,但是時間久了,就會被家人指不孝
      總之,無知真的害死人,
      我不想說家人無知,
      但我真心覺得,
      我的家人教育程度不高,EQ也很低,所以有很多問題,因為家庭之間的互相干涉而無法解決
      他們這輩子是不會瞭解什麼是阿德勒

    • @user-yb6jx1sq7b
      @user-yb6jx1sq7b 4 роки тому

      我只想评论六个字:哈哈哈哈哈哈😂

    • @ca5112
      @ca5112 4 роки тому

      難怪我能每次都把問題迅速解決:D

  • @amber198484
    @amber198484 Рік тому +2

    看完這集,好想聽聽老高說說關於當下、臣服、覺醒的話題~~
    一定很精彩!謝謝老高~

  • @blec.g7522
    @blec.g7522 Рік тому

    说得真好。 谢谢您的宝贵时间和分享

  • @user-kc5ku6jh6i
    @user-kc5ku6jh6i 4 роки тому +427

    老高这一期讲得特别好!确实很多人在内心层面都是不认可自己的,自卑和自大,还有互相比较、办公室政治都是某种层面上的不认可自己。我也是经历过不认可自己的过程,后来到慢慢认可了自己真实的样子,再到现在的自信以及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当我真正了解我自己,知道我想要做什么,以及我该怎么做的时候,再去做那件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满足~ 就比如拍视频和写文章!当我放手不去在乎别人评价的时候,我反而过得更轻松更容易幸福了。

    • @yuravan2598
      @yuravan2598 4 роки тому +1

      对不起,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开头说的不太好,什么叫这期,照这样说的话好像老高前几期讲都不怎么好!

    • @zirion1005
      @zirion1005 4 роки тому

      @@yuravan2598 一直都很好~這期(特別)好!!!!

    • @dailylaugh123
      @dailylaugh123 4 роки тому +5

      @@yuravan2598 她没说以前讲的不好啊,这期估计是说到她心里去了,有共鸣。这期真的讲的很好,很实用。老高每期都好。

    • @yuravan2598
      @yuravan2598 4 роки тому

      @@zirion1005 就不要说《这期》俩字,直接就说《老高讲的特别好》,要不然你跟她说的没什么变话!

    • @yuravan2598
      @yuravan2598 4 роки тому

      @@dailylaugh123 我明白,但她这么说有的一些人就会觉得好像就这期讲的特别好似的!
      (顺便说一下,我稍微有点强迫症)

  • @huiyang5175
    @huiyang5175 4 роки тому +545

    哇,这一集真的好棒呀。我最近一直因为学业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也有找心理咨询师谈话,现在慢慢好转。看了视频之后想要去多了解下阿德勒的理论了,我一直以来也是偏向于弗洛伊德的观点,所以过去的几周一直在努力回忆从小到大经历过的焦虑的事情,过程确实有些辛苦。转换一下思路说不定会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呢

    • @user-ts3fd7ui9m
      @user-ts3fd7ui9m 4 роки тому +23

      个人见解。我本身不认同阿德嘞的开头,前半段所讲的。中间9分钟开始的我是可以接受。
      我不认同开头老高所说的阿德勒,阿德勒是根本没想要在乎过去是怎样的情况,反而在乎现在的快乐。所以阿德嘞这个人的理念和表达,是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只想到抛开以前的所有,注重现在。不想过去的“根源”,这样的人,往往无法看到,察觉,或醒思,觉悟,自己内在里头,最内心的深处的那个自己,来做改变。因为根源,就是根源,无法抛开。种下了,就“因”,答案出来了就是“果”。所以因果二字,不是佛教说的,是身边每个人,都有因果。而如来佛是负责“代天教育”,给人们知道有“因果存在”。总结就是要(自己找到痛苦根源,解决问题。当然,寻找根源往往是痛苦,但是你不解决,会更痛苦。要知道,根源痛苦,只是过程。不是抛开问题而已。抛开问题的人,往往不会进步。只会为现在做打算。)无法醒思过去的“根源”。

    • @tslash9810
      @tslash9810 4 роки тому

      炎氏彬胜 m

    • @dbw3593409
      @dbw3593409 4 роки тому +5

      @@user-ts3fd7ui9m 我也是不太認同德的目的論,我的觀點是假如我想跟一個美女表白,但我長的丑,是真的不敢去表白的,但如果我很帥,自信大增,就直接去告白了。但他後面的其他理論我是認同的。相信大部份人都想活的自我,但社會的現實令大家都很難活的自我,但內心還是想自我一點的,只是很難做到,因為要承擔各樣的後果。

    • @happyasd871
      @happyasd871 4 роки тому +1

      我是覺得支持哪一派,應該是跟人生見解跟所受教育海有本身個性等等影響吧,
      像一件事情,有人喜還從開頭看,有人喜歡由結果推論,有些人只在意過程,
      你能說不是講同一件事嗎

    • @user-ck2bq2ke6w
      @user-ck2bq2ke6w 4 роки тому +2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可以看,大部分就是在講這個

  • @lmondayrris1318
    @lmondayrris1318 Рік тому +2

    感謝老高與小茉,非常棒的一集!我會在往後的日子會不斷的重來觀看,累積最高可能性的正分!

  • @kk0258159
    @kk0258159 Рік тому +1

    老高...i服了u....無論多玄奧的道理....您總是可以深入淺出...令人看完影片就能清楚了解....我幸福了....

  • @yuzu7757
    @yuzu7757 4 роки тому +426

    老高这个视频最神奇之处,就是用了一种客观的方式,可以给人非常强有力的心理引导,让人很有感触!看到评论区有些忧郁症的朋友们想开了,真的非常令人开心!!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视频😭

    • @user-so6fe9vj2i
      @user-so6fe9vj2i 4 роки тому +14

      我也感覺看完人生好像有了一絲希望☺️

    • @sidane00
      @sidane00 4 роки тому +13

      我也覺得思考更正向了

    • @Grocery-pp1zj
      @Grocery-pp1zj 3 роки тому +4

      小茉每期节目都一直以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老高说话,老高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大家都为共同体出力了,而且目标也一致获得更高的点击量。

  • @David-tq4no
    @David-tq4no 4 роки тому +135

    真的,按照佛洛伊德的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解决老婆,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案件啊。

    • @zhihaoliang9468
      @zhihaoliang9468 4 роки тому +9

      看了弗洛伊德的人,都跑去离婚。恢复单身

    • @user-tq8ze8hw6n
      @user-tq8ze8hw6n 4 роки тому +2

      哈哈哈哈哈幹 笑死

  • @user-sy7ub8ch3l
    @user-sy7ub8ch3l Рік тому +6

    很棒的一集😂創傷不存在😂
    對共同體貢獻,改變很多思想與選擇

  • @user-qe3nn3kr2m
    @user-qe3nn3kr2m Рік тому +3

    真正的自由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我很认同这句话。我一直没法获得老公家族的认可,每次硬着头皮去参加他们的聚会,都会被奚落和无视。说到这,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可能家世背景学历外貌之类的不如他们,所以才造此待遇。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我方方面面都还不错,至少没有一方面是真的拿不出手。后来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我放弃了与这些人建立任何联系。他们也经常到处说我,其实我就是整个家族被讨厌的人。可那之后,我专注于自己的小家庭,和我自己要做的事,根本不在乎他们所发生的一切,反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快乐。

  • @mazidog6330
    @mazidog6330 4 роки тому +93

    296萬訂閱,只花了兩年時間到達這個數字,影片不會叫大家點讚或訂閱,但卻可以讓大家心甘情願地訂閱以及觀看,訂閱人數=觀看人數,真的太厲害,往300萬邁進吧!! 加油!!
    (話說甚麼時候還會賣T恤,我想入教!!)

  • @user-ns5js8eo1i
    @user-ns5js8eo1i 4 роки тому +133

    我昨天才在大哭,我原來一直以來都在討好別人,非常在乎別人的想法,真的是為別人而活
    ⋯很貪心希望每一個人都喜歡我,之前被別人欺負的經歷,好像也是一個害怕藉口而已
    唉,希望我的更好吧
    看了老高的影片有很多感觸,很感謝老高

    • @user-po9bb2mo2t
      @user-po9bb2mo2t 4 роки тому +9

      不怕被別人討厭真的需要強大的支撐來源

    • @user-il1qg3pb1g
      @user-il1qg3pb1g 4 роки тому +3

      東凌月 你一定可以变得更好的!加油💪不要太过拘束于别人想象中的你,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日子都是自己过的跟别人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 @laksmi9378
      @laksmi9378 4 роки тому

      @@user-po9bb2mo2t 就是沒有這個支撐,我們的心理層面是否強大往往來自於成長過程的建立...

    • @hellorong
      @hellorong 4 роки тому

      加油!💕

    • @Candice7042
      @Candice7042 4 роки тому +1

      只要你开始寻求,就能找到答案。这不答案来了吗?祝你开始找到幸福生活

  • @peipei0722
    @peipei0722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最近才遇到一些人際的衝突,看完這集發現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模式都錯了,才會感覺越活越疏離。雖然後面三個實踐方法真的很難,但我會努力嘗試看看。謝謝老高分享,真的太晚才看到這集了

  • @comfimonkey
    @comfimonkey 2 роки тому +1

    这集是目前为止对我触动最大一集。真的人生所有的苦恼都是跟人际关系相关。争吵,比较,我一直想是人自寻烦恼。这么想的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一集真的把这一切都说的清清楚楚,总结的明明白白。很感谢,我最近跟我母亲因为我对象的事情吵了一架,心里很抑郁,看完这集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 @starrynight3945
      @starrynight3945 Рік тому +1

      中华文化教育吧。但可能是社会家长都希望先打好基础,做好基础。 亚洲太卷,中层 没啥翻身得可能 (所以父母可能有点觉得一错就真的咸鱼不能翻身,兴趣创业甚至是选择工作伴侣),底层太容易被黄赌毒影响。在这美国主导得自由贸易,其实更是卷得要命(对于还没发展的国家,看看印度,东南亚底层)。年轻就要先把一桶金赚下来。

  • @liweihu3855
    @liweihu3855 4 роки тому +212

    最后那一句 你不需要对其他人的老婆负责 笑死我了。学知识听故事就喜欢老高这样的 说的通俗易懂还带幽默的 这个视频尤其对我启发很大。谢谢老高 希望你能越来越好 做更多这样好的视频。👍👍👍👍👍

  • @hitomiyang
    @hitomiyang 4 роки тому +31

    看了影片才知道,原來課題分離的準則,就是我一直以來的行事模式。
    我一直都覺得每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及決定負責,並且承擔後果。他人的決定我尊重,但我的決定,他人也應該尊重。但在這個現在社會,往往太多「我都為你做了這麼多」「我是為你好」「為你做這麽多你都不懂感恩」,我跟他們講那是他們自己要做的,為什麼要我來回報,還會被他們說我自私冷血。
    看了這篇完全解開我內心的疑惑了,原來有人(阿德勒)跟我想法完全一樣。

    • @yuezlee8377
      @yuezlee8377 4 роки тому

      可惜你生得晚了,否則我們現在聽的就是Hitomi的理論,而不是阿德勒的理論了!

  • @luluwang8766
    @luluwang8766 Рік тому +37

    被启蒙了的感觉,虽然还没走出迷茫,但不久会破土重出。谢谢!
    如果学校的老师讲课像老高一样把事情巧妙简单化的话让大家都能听得懂,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喜欢上学,或质疑是不是自己很笨。赞👍

    • @xanaduwong1479
      @xanaduwong1479 Рік тому

      一節課不可能有兩位老師來教你,想多了!

    • @tomatom1261
      @tomatom1261 Рік тому

      @@xanaduwong1479 想多点也不错哦

    • @DuncanYang710524
      @DuncanYang710524 Рік тому +3

      可是依照阿德勒學派,"學生不喜歡上課"是學生自己的選擇、課題
      而不該歸因於"老师讲课沒有像老高一样把事情巧妙简单"
      那只是學生為自己"不喜歡上課"找的一個藉口

    • @xanaduwong1479
      @xanaduwong1479 Рік тому +3

      @@DuncanYang710524 你這樣想就錯了!依阿德勒的說法:老師的責任是講課,而不是討好學生。就算老師講得再乏味,他把內容講解清楚了也就完事;學生聽不進去是自己的事了。如果他因為老師(別人)講得不夠好,不願吸收就是責任轉架了。學生應該把問題重心"知識"放優先考慮,就算老師講得不好。自己也應該通過自習、學生交流或上補習班去達到目的。然後學生要不要投訴老師就另一回事了。

    • @yongpauly9958
      @yongpauly9958 Рік тому

      要清晰老师只是学校里一位传播知识(一米对百人)的工作者,如果每个学生像你🈶不同要求,那学校里就大乱。当事情坏了,就不要第一时间推卸责任到别人身上,先静下来问自己我应该补上做什么(前事结果没人可肯定,后事结果在你手上)

  • @taoismopenai
    @taoismopenai Рік тому

    这一集是怎么推送到我眼前的,哈哈!
    认真想想,讲得也是有道理。

  • @zeroeye0
    @zeroeye0 4 роки тому +458

    我覺得佛洛伊德跟阿德勒的可以一起並用,一個幫你瞭解因,一個給你創造果,而好的果若能藉由以往的因提供參考能產生更美好的果,因此產生了更樂觀的勇氣,這是我的經驗。

    • @xxx06798
      @xxx06798 4 роки тому +35

      同意,我們的人格特質確實受到過去的影響。然而要想改變不是解決過去的問題,而是如何面對現在的自己。

    • @user-xf2qb5sp5x
      @user-xf2qb5sp5x 4 роки тому +14

      這就像佛家思想,現在吃的苦是之前種的因所造成,現在種的因將會是未來吃的果

    • @3b302fzn
      @3b302fzn 4 роки тому +1

      @@user-xf2qb5sp5x 6

    • @ko760804
      @ko760804 4 роки тому +13

      同意,這兩者其實是可以並存的

    • @kunsurvivor3703
      @kunsurvivor3703 4 роки тому +5

      取长补短永远是最好的办法 把两者中都有积极意义或是正确的理论结合运用就能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 @user-cu8iq4wr8s
    @user-cu8iq4wr8s 4 роки тому +120

    感覺兩個理論合在一起剛剛好,心理創傷會影響後來的行為,
    但是無法從創傷中走出來,其實是因為沒有認知到自己當下拿過去的傷害當作合理自己行為的藉口。
    接受真實的自己才能面對問題。

    • @user-wr4db1db4l
      @user-wr4db1db4l 4 роки тому +1

      贊同

    • @illx6123
      @illx6123 4 роки тому +1

      接受真實的自己才能面對問題:我就爛

    • @JiahsienLin
      @JiahsienLin 4 роки тому +1

      倚天跟屠龍的概念嗎XD

  • @user-gt9bt4ep4q
    @user-gt9bt4ep4q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謝謝!

  • @Pyun0119
    @Pyun0119 Рік тому

    我最近一直處於一種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的情緒裡,很迷茫的一直好像在討好誰討好某個環境某些人,但我過的越來越沒了自己,然後我平常是不會看老高影片的今天不知道怎麼出現這影片在我首頁,我也點進來了,還好我點進來了,我只能說很觸動我的內心,而且也有很實際的行動方法,我很喜歡,謝謝老高。

  • @winjack1764
    @winjack1764 4 роки тому +309

    阿德勒心理學老高進化版:過去的負面事情,只能就這麼算了,一直心事重重也解決不了。還不如勇敢的從現在出發,進步自己的未來吧!!

    • @user-nk7yf6dt6n
      @user-nk7yf6dt6n 4 роки тому +24

      推薦大家去看「被討厭的勇氣」
      內容就是在講阿德勒心理學
      非常好看 推薦大家

    • @wtung
      @wtung 4 роки тому +7

      @@user-nk7yf6dt6n 我也看過!好看

    • @user-lq1on6fx8y
      @user-lq1on6fx8y 4 роки тому +7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 @cjoe2893
      @cjoe2893 4 роки тому +8

      把世界解釋得太過美好,事實上不是每個人的目的都是希望對共同體有貢獻,
      實際上在社會打滾後更多人的目標是希望以更少得付出拿到比別人更多的資源

    • @xialv
      @xialv 4 роки тому +3

      @@user-nk7yf6dt6n 本期所有内容来自:「嫌われる勇気」,中文译本叫《被讨厌的勇气》,包括例证在内,该书作者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btw:极度不认同老高这种几乎完全copy别人著作的视频,却只字不提作者名字的行为。

  • @mu9368
    @mu9368 4 роки тому +143

    前陣子才剛看完《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看到老高這部影片馬上點進來😆
    老高整理的阿德勒心理學不但詳細又容易了解,直接再複習了一遍👍👍

  • @user-ku4gv2kr1i
    @user-ku4gv2kr1i Рік тому +4

    超喜歡這集,當時看被討厭的勇氣,不過看完真的沒有太理解,感謝老高頗析好清楚

  • @linvn4443
    @linvn4443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老高,這集真的給我帶來了幸福與勇氣,看到眼眶泛淚,但還是很幸福。

  • @samantha81228
    @samantha81228 4 роки тому +84

    其实我觉得弗洛伊德的“因果论”与阿德勒的“目的论”是没有冲突的,是他俩太偏激,而忽略了之间的互补,毕竟这两位伟人也是从小缺乏关爱而有不同的想法。但对我而言,他俩的论点可以互相连接,构成更完善的心理层次。人心啊,都是很复杂的,只有在了解过去,体会现在,并看到未来,就能真正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

    • @cerberusanlin9724
      @cerberusanlin9724 4 роки тому +3

      我也認同你這種論點,無論是阿德勒、榮格、佛洛伊德都有可參考的價值。

    • @wellsmaya3261
      @wellsmaya3261 4 роки тому

      折中处理的话其实也很难,有很多基础逻辑上的矛盾,所以这几位才会分别发展出各自的理论没法调和,您这如果能有好的解决方式不妨分享出来让大家感受下

    • @TimHuang92
      @TimHuang92 4 роки тому +5

      很同意你的说法。过去的事情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但却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人生。大部分“目的”不是天生的,不是自有的,不是铭刻在基因里的,而是受我们经历的事情和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的。通过“小阿尔伯特实验 ”(little Albert experiment),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的行为和思想是会被经历所影响的,”目的“也是。就用片中的例子来说,被人打和躲在家里这件事。如果说躲在家里(舒适区)是我们的“目的”,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产生了这个“目的”?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相比于外面,家里是更好的选择?我觉得就是我们的经历。所以,我对此的观点是,经历影响“目的”,然后“目的”进一步影响我们将会经历的事。

    • @user-hh7vi1cq9c
      @user-hh7vi1cq9c 4 роки тому

      開頭之所以說 如何過的爽 這是最終目的 幸福
      出去被打 不爽 所以待在家
      待久了不爽 所以想出去 最終客服被打的問題 出去 獲得幸福

    • @user-hh7vi1cq9c
      @user-hh7vi1cq9c 4 роки тому +1

      關鍵在於 你有沒有想獲得幸福 與克服問題的勇氣 有 你最終會克服並獲得勇氣
      重點不在於出不出的去 如果他逆向 完全待在家 克服了需要出去的問題 只待在家一樣可以獲得幸福

  • @remonces1675
    @remonces1675 4 роки тому +201

    感谢老高这影片,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说过我处理事情很无情,我经常反驳说现在是在处理问题不是处理感受,你的感受我处理不了,我顶多能处理事情罢了。原来我不是自私无情,只是体会到了快乐的精髓~ ^^

    • @noahnoah8049
      @noahnoah8049 4 роки тому +1

      換位思考

    • @Alysida_Amartia
      @Alysida_Amartia 4 роки тому +1

      加油!

    • @user-jz6nv2rw4j
      @user-jz6nv2rw4j 4 роки тому +1

      我也是!
      我一直以来都很轻松

    • @user-qs7gk3ls2i
      @user-qs7gk3ls2i 4 роки тому +2

      这个就很厉害了

    • @catster2292
      @catster2292 4 роки тому +1

      這很明顯就是無情了吧,人的存在基於交流,沒有人知道你在幹什麼你在哪裡,你就是一個靈魂的孤島,你再也不是群體裡,你處理了問題,但因為你這種處理的態度,所以問題還是會出現

  • @user-vs7lu1vr2j
    @user-vs7lu1vr2j Рік тому +7

    看來影片不下10次,每次在人際關係有問題時就會來回顧這個影片,感謝老高跟小茉🥰

  • @user-mx1sy7bg7e
    @user-mx1sy7bg7e Рік тому

    老高啊!我个滴个神啊!你的这个视频讲的太透澈了,大脑需要看N多遍,才能慢慢消化啊!我感觉看了你的系列视频,思想都在慢慢的提升了,真的是太谢谢你了!

  • @user-rd8pi1if5i
    @user-rd8pi1if5i 4 роки тому +141

    對我而言,弗若依德是教人面對過去,阿德勒是教人面對當下,榮格是教人認識自我。

    • @user-rd8pi1if5i
      @user-rd8pi1if5i 4 роки тому +1

      @@yshengjie809 你這個想法十分的消極。如果是一切是假象,你肚子餓時能否說服自己這是假的,其實自己一點也不餓?
      假象比較會在心理活動產生,但身心本來就是一體的,你若是只執著在"一切都是假象"這個想法點上,你將很難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

    • @smalldodoI
      @smalldodoI 4 роки тому +1

      @@yshengjie809 建議從13:26在看一遍

    • @ynh1580
      @ynh1580 4 роки тому +2

      這樣的分法其實也滿有意思的,或著說三者皆是?阿德勒雖然不強調過去,主要是因為他不強調因果關係,但是如果過去的那件事情有真切嚴重影響現在,那也還是會去看。但三者其實都是強調活在當下,佛洛伊德做那麼久的治療,目的也是為了使人能夠更適應當下甚至走向未來,而榮格則是當下的一切與無意識會不斷的相互激盪,因此他也提出了共時性與個體化的概念。
      無論哪一個治療師,他們都希望個案活在當下並走向自己的未來。

    • @user-rd8pi1if5i
      @user-rd8pi1if5i 4 роки тому

      @@yshengjie809 弗若依德和榮格的學說適合用在自我心靈的探索上,而面對人際關係你聽阿德勒的話,日子可以過得舒坦一點。
      你若是把弗、榮的那套用在人際關係,你的現實生活將會是一團糟。當然,如果你是一位隱士,就不會有這個困擾。

  • @luluxz
    @luluxz 4 роки тому +62

    第一次看老高的片看到眼濕濕了
    最觸動我的是那一句
    「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shanshanwang1271
    @shanshanwang127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这一集我受益匪浅,只遗憾没早点儿刷到你

  • @lindawang4376
    @lindawang4376 Рік тому

    老高太会讲了👍。最后一段话很有启发👏👏💯

  • @Dark_flare
    @Dark_flare 4 роки тому +52

    “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点我深有同感
    以前的我也是一直在意别人的评价,搞得我活得很压抑,然后有一天我决定任性一把,率性随心,结果那一刻我真的有了一种解放的感觉
    接下来我注意到了,跟一个人交朋友是因为你欣赏这个人的本质,反之亦然,所以为了成为一个人的朋友而迎合别人这个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于是我继续率性而为,你不爽是你家的事我就不迎合你,后来我的确被很多人讨厌不过我也感到很自由,身边的朋友全都是让我有舒适感的朋友

    • @kkkarisa
      @kkkarisa 4 роки тому +3

      我也是很容易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雖然不用在意他人想法這個道理我都明白,但還是會不經意就去在乎,不知道怎麼樣能真正改善

    • @kkkarisa
      @kkkarisa 4 роки тому +1

      k77aw 非常謝謝你!❤️🙏

    • @Dark_flare
      @Dark_flare 4 роки тому +3

      @@kkkarisa 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只是一个过客,也许今天你们还是同事,明天他就辞职了,所以为什么要这么在乎一个过客的看法呢?如果那个人是你真正在乎的人,不过你为了迎合讨好他而表现出一个虚伪的自己,一直给他看戴着面具的你,这难道不是一种情感上的背叛吗?
      因此,在问心无愧并不对周围的人事物带来伤害的情况下,率性随意,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要跨出这一步的确不容易,而方法也跟老高说的一样,首先你要承认自己的存在,交友什么的随缘就好,两个本质相近的人是会互相吸引的

  • @yeung2505
    @yeung2505 4 роки тому +160

    全世界所有人都應該上這堂課丫!!!
    說不定大家看完之後
    我們離人類共同潛意識又近了一點
    非常非感謝老高
    這20分鐘令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其中一堂課
    回想身邊發生的所有人和事都一一得到印證
    我決定每星期都要看這影片一次
    對我反省事情有非常之大的幫助

    • @user-uj4bo9lp4j
      @user-uj4bo9lp4j 4 роки тому +5

      真的我目前的情况看了这期节目让我想通了一直纠结了几个月的事情

    • @user-vv2zn4lk1g
      @user-vv2zn4lk1g 4 роки тому +2

      我也觉得这期节目很牛

    • @user-et7vb5fm8f
      @user-et7vb5fm8f 4 роки тому +3

      哈哈,你第一句就等于没上这堂课

  • @GEE-SHOCK
    @GEE-SHOC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讲的很好谢谢。。。

  • @user-ly9rr1sp4r
    @user-ly9rr1sp4r Рік тому +1

    最喜欢的一集,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听一遍,感谢老高和小茉❤

  • @winjack1764
    @winjack1764 4 роки тому +108

    小朋友不是為了被表揚而學習的,但很多小朋友長大以後為了他人的肯定,他人的價值觀決定自己的價值,活得很累很空虛

    • @papigeng614
      @papigeng614 4 роки тому +15

      所以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不是把孩子塑造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 @chienchris8960
      @chienchris8960 4 роки тому +2

      教育都是這樣

  • @ceressit
    @ceressit 4 роки тому +192

    你是我看了眾多解釋阿德勒的UA-camr中, 最好的一位! 我真的覺得老高是一位超級會講故事的好老師

    • @yeexuant1472
      @yeexuant1472 4 роки тому +11

      真的听一次就被洗脑一次,听别人说我还会半信半疑😂😂😂

  • @LOLO-hk4gw
    @LOLO-hk4gw 2 роки тому +27

    你好老高,我是今年開始睇你的,看完你這集我不停回想自己過去,由經歷死亡,破產,失戀等等..這些真的都是自己造成,看完你之後整個人放下了包袱一樣,謝謝老高,要出多些片,絕對支持

  • @cc.youtube
    @cc.youtube Рік тому

    谢谢您老高.... 这一集让我头疼好了。

  • @destinyASAM
    @destinyASAM 4 роки тому +277

    其實心理學有一個很出名的 叫古典制約 目得就是用 獎勵去改變孩子行為 叫正向增強 positive reinforcement, 但阿德勒這招不鼓勵的方法看似影響更深遠 更不是表面功利,不是一時為了改變孩子行為而妥協,而是真正為他們的將來發展興趣。

    • @user-ts2zw1wl7k
      @user-ts2zw1wl7k 4 роки тому +30

      如果是為了別人的誇獎去學習
      那麼當他得不到誇獎時
      他可能就放棄學習了
      但如果自己體認到學習是一種樂趣
      即時沒有獎勵也會主動去做
      比如看小說 打電動
      不需要鼓勵

    • @user-xt6zs3jg2b
      @user-xt6zs3jg2b 4 роки тому +8

      家庭就是一个集体,父母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这个集体做贡献。孩子也在为这个集体做贡献,抓住生活里的瞬间,教育效果会更好

    • @a930701
      @a930701 4 роки тому +8

      為了獎勵而做 不就跟狗一樣

    • @winstonchau5744
      @winstonchau5744 4 роки тому +2

      @@a930701 對

    • @z22935437
      @z22935437 4 роки тому +5

      @@a930701 所以我現在正在當狗
      Ex. 工作狗

  • @fiy100737051
    @fiy100737051 4 роки тому +59

    我覺得這兩個人的理論是相輔相成的
    畢竟人的心理很複雜,是不能用單一理論來說明的
    像我自己的經歷就覺得原因論很好用
    畢竟事出必有因,有時候回想那個過程再加上一些輔助,也是很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