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等於殺人嗎?|倫理學【what7yousay #17】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5 тра 2023
  • 直覺上,#殺人(killing)與 #見死不救(letting die)比較起來,前者會是道德上更壞,但真是如此嗎?
    #倫理學 #JamesRachels
    =================
    鳴謝:艺鵠
    =================
    好青年荼毒室
    直播課金:streamelements.com/corruptthe...
    網頁: corrupttheyouth.net/
    網店: corrupttheyouth.squarespace.com/
    Instagram: / corrupttheyouth
    Facebook: / corrupttheyouth
    Patreon會員計劃: www.patreon.com/corrupttheyou...

КОМЕНТАРІ • 262

  • @cty._.4742
    @cty._.4742 Рік тому +109

    Dr豬首領終於翻嚟🥺🥺覺得今集好高質,主持同剪輯內容好有趣,同埋講得好清楚好approachable
    本身以為都係講電車難題嗰啲嘢,點知原來咁多新例子,如果可以比較下浴缸表弟同埋㩒掣嗰個實驗嘅分別就更好了
    親手殺一個人(將佢㩒落水到浸死、會感受到佢嘅掙扎)同埋㩒個掣消滅一個被困嘅人(好似好遙遠、冇乜實感咁)雖然都係killing,但道德上(或者至少罪惡感上)似乎有啲分別,咁係咪代表佢kill嘅方法本身都係有一個道德上嘅分別?
    仲有㩒掣嘅例子兩邊係equal (either way都係殺一救一,並且兩個人本身嘅狀態係一樣的),但浴缸親手殺同被動望住佢死似乎又有啲分別
    (另一樣嘢就係浴缸嗰個case,佢又會唔會用「其實佢無論點都係會死㗎啦」嚟説服自己無做錯事呢,而令到letting die呢個行為係當事人同外人眼中嘅程度又會唔同

    • @shing2799
      @shing2799 Рік тому +1

      以為會搵洪恩嚟講🤣🤣

  • @charles1117
    @charles1117 Рік тому +67

    感覺上人既判斷係基於兩個標準︰
    #1 係咪主動做壞事
    #2 不作為對於壞事發生既關鍵程度
    而 #1 >= #2
    「Five Guys」同「殺人按鈕」都係人覺得行動者唔應該主動做同等壞既事情,所以醫生唔應該殺健康既人,而你亦唔應該主動㩒制。
    「浴室裡的表弟」就係因為浴室呢個場景,行動者行為太過關鍵(正常唔會有其他人去到你浴室),關鍵到 Letting Die = Killing,所以大家先覺得無分別。如果表弟係喺沙灘/公眾泳池跣腳,行動者變得無咁關鍵既話,大家就可能有唔同既判斷。

  • @VentoLlf
    @VentoLlf Рік тому +14

    冇動搖,依然認為killing係比letting die更邪惡。
    實驗1並唔係只有結果一樣,結果一樣嘅前提係唔同左。殺死一個人的話,就係一個好單純嘅因果關係,佢死完全係因為你殺佢。你唔殺,好地地佢係唔會死。而letting die嘅原因只係部分因為你嘅let,另外一部分係佢自己嘅過失or不幸滑倒。程度上可能因為實際情況而導致呢個%大細唔同。但無論如何唔會係100%因為你而導致呢個所謂一樣嘅結果。因為佢自己唔滑倒,無論你點邪惡咁計畫,只要冇行動,佢都係唔會死。
    第二個實驗我係同意應該睇運氣,但係我認為本身呢個所謂交比運氣嘅已經出左黎,你到場只係睇到個結果。你再丟多次coin並唔係公平,而係明明a已經贏左一次運氣遊戲嘅情況下,因為你嘅出現而要好地地冒險玩多次,呢個並唔叫公平。你丟多次coin呢個動作,已經係部分殺左人。

  • @wingchiu8721
    @wingchiu8721 Рік тому +65

    我諗最大分別係時間同動機
    Killing = 你主動去殺人, 而自己作出主動, 人地死既機會大啲
    Letting die = 人地死既主因唔係你, 只係你未有出手相救
    首先冇動機, 令人覺得唔係佢引致結果發生, 怪罪都未係第一時間話佢, 人就多數都係risk averse, 唔想有事上身
    另外時間上, 等人死都要時間, 如果等待中途有其他人令嗰個人救得返, 結果可能會唔同
    而寄望呢個轉變某程度比起killing 會有一絲善良

  • @athenawong4695
    @athenawong4695 Рік тому +20

    呢個主題好有趣啊,豬文都講得好易明,正
    我覺得殺人同見死不救同樣都有自私嘅因素係入面,無論係攞利益或者純粹令自己好似好過啲。好似表弟個例子咁,你選擇做啲嘢(殺人)定係乜都唔做(見死不救)都係你經過思考後嘅行動,所以道德上的確冇分別。

  • @wongbrian1581
    @wongbrian1581 Рік тому +22

    繼續努力做好哲普工作,加油

  • @scandiholegg
    @scandiholegg Рік тому

    Welcome back
    喜歡讀你的文,終於等到你發表新文章,也有新片,很安慰❤

  • @arnoldlam7832
    @arnoldlam7832 Рік тому +1

    又再勾起我思想嘅矛盾, 感謝芋荼毒室. 要加油呀.

  • @earthtraveler43
    @earthtraveler43 Рік тому +1

    繼續支持好青年荼毒室! 加油加油!

  • @BT-nu6xv
    @BT-nu6xv Рік тому +2

    好掛住你哋

  • @clivephyip
    @clivephyip Рік тому +19

    個人認為呢兩個思想實驗係完全忽視「人係一定會死」呢個fact
    Based on 「人係一定會死」呢個fact之下
    每個人都係letting other people die
    而Killing 係響letting other people die 之上
    以個人意願主動剝奪或縮減他者剩餘嘅生命
    因此killing 係比較不道德
    相對而言,主動拯救就係主動嘗試幫助他者增加剩餘嘅生命
    所以比較letting other people die更道德
    另外表弟遺產呢個實驗應該增加討論
    遺產呢個概念係咪代表咗表弟已經默許自己會死亡
    而表哥作為遺產繼承人係咪比其他人更有責任拯救表弟
    最後呢條片畀到我一種回到原初討論trolley problem嘅感覺❤

    • @winkylau2011
      @winkylau2011 Рік тому

      想問點解覺得表哥作為遺產繼承人,係比其他人更有責任拯救表弟嘅?

    • @clivephyip
      @clivephyip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winkylau2011我係認為遺產繼承人係有更大責任
      而我亦希望知道室友有冇其他觀點
      首先,我理解嘅現實世界係,繼承人唔可以係同死者毫無關係嘅人
      而我係相信,越接近,越親密嘅關係
      係代表越多嘅信任,越多嘅責任
      遺產於我嚟講係死者生前珍惜及有價值嘅東西
      亦係佢最後一份送出去嘅禮物
      因此我認為遺產繼承人絕對係一種親密及有責任嘅關係

  • @errrnie
    @errrnie Рік тому +32

    感覺呢兩個例子係自完其說,為咗要証明殺人同見死不救都係無分別,所以將個情景set到要support個立論為止。特別係第二個例子,個設定說係將你㩒制要佢死同你睇住佢死直接連埋一齊。
    而第一個例子有啲感想,似係想講殺人同見死不救都係無分別,咁係因為情景1同情景2都係有想表弟死嘅動機。所以表死點都會死,只係情景2有好彩嘅成份,唔係自己出手。去到呢到,可能討論思想上想一個人死會唔會唔道德會比較有趣
    btw, 啲comment 係咪真係有人睇? 😂

    • @fishandlam
      @fishandlam Рік тому +1

      睇緊,你有你嘅道理

    • @chchow6878
      @chchow6878 Рік тому

      豬文好似係會睇, 但多數唔會回應。

    • @triviatsoi2035
      @triviatsoi2035 Рік тому

      有人睇^^

    • @musicforever1314
      @musicforever1314 Рік тому +1

      Agree 兩個例子都麻麻

    • @tomjoestar3361
      @tomjoestar3361 Рік тому

      兩個例子都講到好似只要動機同埋個結果一樣,所有嘅例子應該都要得出相同嘅結論。但係我哋日常生活中一定會覺得有啲手段係比起另一啲手段更加邪惡。

  • @cookingvibes4625
    @cookingvibes4625 Рік тому

    好有趣, 清晰易明😊

  • @ansonwong5001
    @ansonwong5001 Рік тому +1

    拍得幾有恐怖感,拍得好好呀!加油!

  • @lovevisitjapan
    @lovevisitjapan Рік тому

    Thanks for sharing!

  • @user-zm5jx4ov9q
    @user-zm5jx4ov9q Місяць тому

    “”在理論里沒法滅跟煙“”,先係最邪惡。

  • @ching9314
    @ching9314 Рік тому +7

    1. 殺人係有動機
    2.見死不救係以睇埋環境因素/當時衡量自己能力
    (有小朋友衝出馬路,想夠,但係保護自己,無信心)
    (知道自己救到,有能力阻止/ 舒緩事件,但無做到)
    有係唔同講法😁
    好值得探討🙌🏻👍🏻👍🏻

  • @beforeyousee5952
    @beforeyousee5952 Рік тому +1

    加油呀!

  • @cheukkwanmaychan
    @cheukkwanmaychan Рік тому +1

    第一次睇得曬荼毒室成條片!支持!😊🎉

  • @sheung2087
    @sheung2087 Рік тому

    加油 💪💪

  • @treedwarthog
    @treedwarthog Рік тому +1

    我覺得都要睇埋“見死不救”嘅“救”:
    1。“救”,係由自己角度,抑或由俗世的道德角度,還是受者角度。(e.g 有人受重傷:我救嘅方法,令到對方當下更辛苦;俗世認為我有救護資歷,應該去救;傷者受嘅傷令佢被救後,終身痛苦,痛不欲生)
    2。如何定義“救”,是有效的救(結果),或係救的意圖,還是救的行動(過程)。

  • @achan6110
    @achan6110 Рік тому +8

    認為見死不救和殺人之道德判斷應見基於「動機」?
    例如:誤殺 vs 刻意的見死不救,直觀上反會是刻意的見死不救更壞
    刻意的見死不救=如明知可輕以救到,但因憎恨而故意見死不救
    james rachels: 案中的letting die 是在自己有能力時而沒有影響別人之時,有「動機」地去letting cousin die,和five guys 中醫生無能為力不能救五個的不同。因此,直觀上會覺得這種「帶動機」的見死不救和殺人在道德上一樣壞,而不太在乎是否自己去動手殺還是見死不救。

  • @davidchu2676
    @davidchu2676 Рік тому +10

    有新片,支持

  • @stephsteph9189
    @stephsteph9189 Рік тому +92

    諗起Breaking Bad入面Walter White見死不救Jesse女朋友 我諗Jesse知道之後都覺得同殺左佢女朋友差唔多

    • @sy7028789
      @sy7028789 Рік тому

      Walter 唔係直頭有落手郁佢咩

    • @fakecake6776
      @fakecake6776 Рік тому +1

      阻撚住搵錢抵死啦🤣

    • @HK-fq8vw
      @HK-fq8vw Рік тому +3

      @@sy7028789 佢係郁手搖JESSE,JESSE郁左,連帶佢女友由側臥變左正臥姐

    • @NPH318
      @NPH318 Рік тому

      @@HK-fq8vw之後Walter white 發現條女死咗其實會更好 之後先見死不救 冇謀殺

    • @Tae_Chon
      @Tae_Chon Рік тому

      本身有枕頭係唔會死 係主角郁過佢地先導致佢窒息

  • @fatbear2004
    @fatbear200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覺得所謂既道德標準係由人制定出嚟,目的係維持人類社會能夠有序運作,因此道德標準更多係規範我哋「唔應該做甚麼」,而好少規範我哋「唔應該唔做甚麼」,以上兩個例子如果道德上係指標準道德,咁依循上面既原理明顯有分別;如果只係唯心,咁每個人都有唔同既標準,好難一概而論

  • @user-dr5qs2oc5n
    @user-dr5qs2oc5n Рік тому +2

    其實應該話 要case by case咁睇, 因為每個case都有唔同既道德參與百分比, 所以冇general formula去support到 killing 同 letting die 究竟是否一樣咁evil
    1. 站係2個經典案例來說, 的確killing 同 letting die 係同樣evil
    2. 站係醫生角度, killing一定比letting die更evil
    所以是沒有公式答案

  • @louixlau93
    @louixlau93 Рік тому +1

    唔錯 依個concept好多好勁既電影都玩過
    繼續加油

  • @5566693
    @5566693 Рік тому +1

    殺人係active地施加一個狀況令佢死,同見死不救係被動地不作為令佢維持本身會死既狀態。重點係後者不論我存在與否佢都一樣會死,咁又點會同主動去殺人道德上一樣?

  • @ayc2608
    @ayc2608 Рік тому +1

    (純粹對道德有興趣的室友留言) 睇左部份師兄/師姐的留言, 睇到有好幾個好正的諗法. 嘗試再加上個人理解試整理一下.
    道德判斷會參考 動機 / 行為 (手段) / 後果.
    Case 1: 醫生例子: 兩選項的動機是一樣(想救人), *如果*反對殺1救5(結果上可救更多人), 代表下判斷的人認為手段(killing & letting die)道德上的影響重於結果.
    Case 2: 浴室的表弟例子: 兩選項的動機(享受遺產)&後果(表弟之死)是一樣. *如果*覺得兩選項道德判斷上都一樣, 代表下判斷的人認為 手段是沒有差別.
    Case 3: 二取一機器例子: 兩選項的動機(被動情況下想救人)&後果(一死一活)是一樣, 道德判斷同case 2好相似. 我覺得Case 3 & case 2 的最大分別在於動機 (道德上正面 vs 道德上負面).
    以個人狹窄的觀點黎講 (或受現今社會價值觀所限), 我的道德判斷著眼點 係"行為", 所以依然覺得Killing & letting die 道德上有差異. Case 2&3將個著眼點放在係動機&結果, 嘗試去淡化 手段的重要性. 我覺得case2&3的觀點比較宏觀(抽離個人), 無話好唔好, 只係比較接近"組織決策者"所需的思考方法.

  • @125380691
    @125380691 Рік тому

    其實呢三個例子都係你必然要做Killing而又會令到Letting Die出現,兩樣野係有連繫,有連繫又點將兩樣道德分開去比較

  • @johnnychu7750
    @johnnychu7750 Рік тому +2

    台灣電影“血觀音”,有一幕係講個女主角因為妒忌心而見死不救,可以體現到呢個理論。

  • @vamdicky
    @vamdicky Рік тому

    加油

  • @user-ej6kj3rv1b
    @user-ej6kj3rv1b Рік тому +9

    加油tds!

  • @sukisukitong
    @sukisukitong Рік тому +1

    見死不救,前提係一定救到既情況之下唔救,先可以話道德上等同殺人,但好多時啲人就會濫用左係所有可能有機會救到既情況。

  • @iwillbeback830
    @iwillbeback830 Рік тому

    一個主動參與, 一個不主動見證
    點都唔會一樣阿.....
    JAMES果個例子好荒謬, 個前設要建基於你內心係帶住邪念

  • @jj123ddl
    @jj123ddl Рік тому +7

    如果浴室裡面嘅係表妹...可能有和平D嘅做法🤔(對唔住)

  • @holongwong6479
    @holongwong6479 Рік тому +5

    我認為個動作(行為)非常重要,所以殺人不等於見死不救,而且我算係覺得按唔按制好嘅理由(Michael Tooley思想實驗)。同理,我覺得James Rachels個浴室表弟中killing同letting die係有分別。
    認為殺人和見死不救沒分別的兩個思忌實驗會不會犯了形式謬誤? 將A(Killing表弟)→C(表弟死了), B(Letting表弟die)→C。係Michael Tooley個思想實驗中,按唔按係結果上的確沒有分別,都是Mary或Jones死了(在實驗中可當成同一人),但是按下按鈕的確有個行為引致某人死亡,所以我確為是有分別(是主動和被動)。
    A殺人是 A有作為之下(使)某人死亡,A見死不救是 A不作為之下某人死亡,假設在兩個情況下把A抽走了,在A殺人的情況下,「某人」不會死亡,因為致死原因沒有出現。在A見死不救的情況下,「某人」依然會死亡,因為「某人」死因沒有消失。所以殺人與見死不救不能等同。
    又例如A見到B瀕死之下,A不會急救又知道B必定會死亡的情況下,A將B殺死是道德上不相干嗎?(請把時間或B所受的痛苦排除在外),以(我理解下的)James或Michael的看法,應該是不相干。
    如果要反對都可以用權利去反對,雖然我唔想用呢個進路解釋,killing係剝奪別人權利,letting die係沒有捍衛別人權利。剝奪權利和沒有捍衛權利不能等同。例如打劫他人(剝奪他人私產權)與看著他人被打劫而不阻止(沒有捍衛他人私產權)不應等同。

    • @WTCTSwehom
      @WTCTSwehom Рік тому

      如果我修正你個例子:
      打劫他人(剝奪他人私產權, 我想他人受損害獲益) vs
      看著他人被我手下自發性打劫而不阻止 (沒有捍衛他人私產權, 我想從他人受損害獲益)
      你結論有冇分別?
      -----
      同意「killing係剝奪別人權利,letting die係沒有捍衛別人權利」呢個定義
      但與James Rachels個思想實驗有分別, 因為佢嗰個兩個情況係「我懷住獲益的不道德intention」; 你嗰個係「一個我想損害他人獲益, 一個我冇諗過獲益」

    • @holongwong6479
      @holongwong6479 Рік тому +1

      ​@@WTCTSwehom 咁啱,我打段評論個陣都有諗類似問題,不過我係想到 有人被打劫我會得益(打劫者與我不必有關係)。
      係「修正」例子中,我結論依然冇變,只要例子中「我」並沒有參加、計劃及阻止他人防止打劫之下,Robbing同letting rob係不相同,如果「我」有做到上述行為,「我」便是有行為。而且我更加認為「我」有沒有在事件中得益或表弟浸死我有冇得到遺產,是不相干。Letting rob或die後得益,我認為被認為不道德是基於不勞而獲、有人受到傷害之類的原因,而並非因為「我」做了那些事,亦即係letting die不等於killing,letting rob不等於robbing,加上得益部分的確會更加不道德的程度,但不道德是基於不勞而獲或者其他邪念,而非論證兩者分別。
      再舉一個奇怪例子,例如一個好色之徒想睇人裙底。那麼那個好色之徒掀起人裙底(Killing)是否等同不阻止別人裙底被風吹起(letting die)。
      更準確講,我認為letting X不道德是基於一些邪念想某結果發生,然後基於幸運或不幸某事件發生令你不作為都能達成該結果。而do something是實際上行動造成某結果。
      而且如果要將killing同letting die等同,亦都要解釋只有邪念而不作為是否也等同有邪念又作出行為。(好似和尚咁色心都唔可以起先叫道德) 如果不等同,就要解釋,有邪念,有邪念但某事發生不作為及有邪念主動達致結果,三者是否等同。
      即 我想某君仆倒
      我想某君仆到,他仆倒時我沒扶住他
      我想某君仆到並主動絆倒他
      三者是否等同。
      講返James Rachels,佢兩個例子都係「我懷住獲益的不道德intention」,但我覺得有沒有獲益是不相干的,有沒有實際作出行為才是相干。一個例子有動手一個例子沒有動手,所以以我的準則是它們不等同。

  • @user-zr7is7or5s
    @user-zr7is7or5s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有心無力,罪大惡極。

  • @kelvin1768
    @kelvin1768 Рік тому +1

    機器的反例,如果唔㩒制,係製造機器,困佢地入去的人殺人,凶手係佢
    你㩒唔㩒都會有一個人死
    你㩒左,果個人就係因為你的動作而死,唔係機器決定要殺佢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直覺都係唔會㩒制,唔會想將個罪惡感轉移到自己身上

  • @demands5347
    @demands5347 Рік тому

    我喜歡擲毫嘅方法👍

  • @lfcshkable
    @lfcshkable Рік тому +1

    主動嘅letting die同被動嘅letting die已經有排諗

  • @wasqsx00133
    @wasqsx00133 Рік тому

    我認為killing同letting die動機上係無分別
    兩樣野都係一個眼觀事實,而事實上我地可以為自己選擇
    動機如果係無救人既思想,其實killing同letting die無分別
    killing只不過係所謂"法律上受到約束",而本質上killing同letting die都係一樣,只不過一個係用利動代替觀察

  • @milklui9059
    @milklui9059 Рік тому +1

    好有趣的思考 我都仲諗緊
    "Five guys" 同埋"殺人按鈕" 前設係"一定有人要死"
    🤔所以判斷上 會有有更多層面的考慮
    "浴室裡的表弟" 無論如何佢都係邪惡 因為前設係佢動機錯
    個人認為定義killing更惡 因人行為上犯惡
    但講心 letting die不比較"義"
    這討論也令我諗起 "安樂死"
    "killing suffering guys"
    vs "letting suffering guys die"....
    又有無唔同判別呢🤔

  • @biggusdiccus6969
    @biggusdiccus6969 Рік тому +5

    首領消瘦了

  • @tyweyw
    @tyweyw Рік тому

    殺1救5哩個例子令我諗起古代嘅活人祭

  • @theresefong3463
    @theresefong3463 Рік тому +1

    另外還想問
    如果有五個救人無數的好人是那需要心肝脾肺腎的垂死病人,而剛好有一隻十惡不赦的惡人又如何取捨?
    救了那五個好人以後會救人無數,而不殺那惡人不但見死不救,日後他還會殺人無數,那又應不應該殺生成仁呢?
    先不要管可以把惡人關起等等其他
    到底應救無數人還是讓更多人被殺害呢?

  • @3d18ngcheukhin-9
    @3d18ngcheukhin-9 Рік тому +1

    Micheal Tooley的實驗,defaultly是jone不會死,而mary死,按了按扭便令jone死,但jone originally是innocent的,mary 係doom to death,press嗰button實際上係一個unfair treatment(kind of),無辜地殺害jone,actively去改變兩人的命運morally算是更差的?更何況最後還是訴緒於擲銀仔,=運氣=命運,和最初的結果亦是一樣(experiment 嘅result亦是”命運”)反而有更多unnecessary 嘅uncertainty

  • @lomichelle6141
    @lomichelle6141 Рік тому +1

    從呢兩個實驗, let them die 同 kill 分別又真係吾大。 但如果從現實生活就吾係,let them die 會更能接受。 見死不救可以係因為群體效應, 又可能發生過救人但係轉頭俾人告,

  • @cavebearbarry
    @cavebearbarry Рік тому

    以為係長澤正美同松山研一套戲 失控的照護 嘅宣傳

  • @Horlicksdoggo
    @Horlicksdoggo Рік тому

    我認為是不同

  • @williammbqq
    @williammbqq Рік тому

    豬文講果啲野 完全係電車難題後黎 延伸出黎
    killing同letting die
    原則上letting die係優先過killing

  • @user-xs4db4so6k
    @user-xs4db4so6k Рік тому

    好似係主動同被動嘅分別 但係最後都一樣

  • @cowcowyik6974
    @cowcowyik6974 Рік тому +1

    醫生殺1人為救5人那例子,應該要計算埋那一個健康的人和那5個病去睇,5病人的病有遺傳有生活習慣有唔好彩,但總括是他們自己承受他們的人生,沒有人有一定責任為他們承受,而決定用健康那個人去代替,就是醫生要控制命運,把那5個人的不幸用1個人去代替,現在不是1:5的分別,而是1:5背後就載着各自的人生命運,醫生用權力去改變是不道德,他沒有意識到這點更是不道德

  • @hei5839
    @hei5839 Рік тому +6

    豬文瘦咗

  • @clf5859
    @clf5859 Рік тому +2

    第一個實驗設定左個壞嘅動機然後做出不同的行動,目的都係想對象死,所以見死不救嘅過程中如果見到對方唔死,都會去做殺人嘅行為以達到對象死亡嘅目的,咁樣一嚟,感覺上都係做左同一樣嘅壞事,但如果冇呢個前設呢,佢係冇任何動機,甚至佢嘅動機係好嘅,殺人同見死不救之間嘅道德感覺似乎就唔係咁對等。第二個實驗綁死左個制係無論點做都會係殺人同見死不救,呢個實驗與其話係證明將兩者對等,不如話係喺冇其他選擇底下兩者先對等,我對人見死不救唔等於我一定要去殺另一個人先得。

  • @johnnychu7750
    @johnnychu7750 Рік тому

    希治閣電影🤣

  • @ggff8385
    @ggff838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最後的按鈕遊戲有點像saw恐懼鬥室?

  • @dfnkjanj
    @dfnkjanj Рік тому

    瘦左😮😮😮😮😮

  • @user-zr7is7or5s
    @user-zr7is7or5s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氣象法,呢?

  • @cappumocha1239
    @cappumocha1239 Рік тому

    我諗起以往虐兒至死嘅事件,知道小朋友有傷口/屋企有問題etc.嘅老師或其他人而又唔揭發事件算唔算係letting die

  • @vavazi214
    @vavazi214 Рік тому

    反而想問道德同邪惡/價值判斷係咪本質上掛鉤 相對

  • @hotinmuk
    @hotinmuk Рік тому

    其實應該要加多啲條件先再討論係咪無分別。首先要睇翻當時人有無能力去救人先。cousin in the bathroom 佢係有能力但係佢其實點都係想表弟死嘅,咁就係有分別。第二樣嘢要睇就係需唔需要有付出條件去達到救人。mary and jones嘅例子係佢要付出一條命去救另一個人,等如做一件壞事去救人。所以要睇環境設定先可以判斷有無分別

  • @ashleydls
    @ashleydls Рік тому

    我自己經歷係唔知內情,做錯決定,見到1班人打1個人,去幫個個人,但原來佢係打劫阿婆,所以畀D人制服,報咗警,會令我有D猶疑,其實見死不救係好多情況,啫殺人都分謀殺,誤殺咁...

  • @renlee010
    @renlee010 Рік тому

    無做到作為一個人應該要做既事是否道德,要視乎道德是否客觀和絕對,道德律是否因人而已,一個人既道德行為範圍去到邊,去判斷哪些是應該做的事。例如有啲人認為佢有100蚊比1蚊你已經公平。

  • @user-wf4ki1rp3d
    @user-wf4ki1rp3d Рік тому

    我對諸民今天所討論的題目.我有一個想法,如果非常憎恨一個人,想將其碎C萬段,是第一層想法,而實際付諸行動,係第二層想法.你主動有實際付諸行動執行和没有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有分別.
    本人亦有一問題想提出,如有一個人要放毒害人,另一人知情,但因要明哲保身,而沒有想方設法阻止,但是應否放毒害人之決策,如落在他身上,他絕不會下此狠毒決定.因他覺得放毒既邪惡又愚蠢.在此情況下,這兩人在道德上又是否有分呢?

  • @user-fr9of3lh1i
    @user-fr9of3lh1i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朱文,我不是學習哲學的,但都試吓提供觀點。
    但有少少前言作論據,有首歌叫Ebony and ivory,歌中不斷問點解人唔可以和平共處。
    我思考是相反問點解有啲人可以和平共處,當然可以有好多原因,我試吓收窄到兩個原因:1 相方根本毫無交流,故各自各活動;2 工能性少少,雙方各自從對方身上有所索取。
    我再想,係未真係咁工利呢?有冇無條件嘅愛呢?點先至有呢?
    可以肯定同血緣無關因為天下間總有血緣之下仍不願和好相處嘅例子。
    若全憑立約或個人本性,咁又太戲劇或不可靠。
    最後,我推敲到一個人能作出無條件負出,客觀地都幾肯定同一個人是否擁有相關資源、技能及意願有關。
    去翻今次問題,如果一個人快將死亡,如果我本身沒擁有相關資源或技能,我根本就唔存在要負起見死不救嘅責任。
    所以,相關問題是否都要連同相關元素去考慮呢?
    再引伸到另一處境,即使我有能力、資源,我會問若世上有神,佢嘅能力、資源比我更大,如果佢都唔出手,佢 愧疚都未到我。
    若世上無神,咁我即使有能力、有資源,咁有意願叫好,冇意願就一定是唔好嗎?

  • @Wonson16
    @Wonson16 Рік тому

    大致同意James Rachel嘅睇法;
    如果一個人懷住不道德的意圖的情況之下,
    他只要一樣程度地參與左個事件(做出選擇:殺/見死不救),
    最終達致一個損害他人的結果
    咁中間如何參與嗰個事件都係有一樣嘅道德責任
    但如果參與程度被攤分,道德責任或者都會被攤分
    殺人嘅道德責任就一定完全在你身上;
    但見死不救方面,如果表弟仆街嘅原因係因為
    1. 佢自己戇鳩跣低
    2. 有另一位打瀉皂液跣低佢(2.1有意/2.2無意)
    3. 你打瀉皂液跣低佢(3.1有意,但本意未到謀殺/3.2無意)
    或者再有分別

    • @Wonson16
      @Wonson16 Рік тому

      但㩒制同殺人神醫個case
      直覺似乎係應該見死不救,
      當懷住好intention/冇壞intention嘅時候,
      你係冇期待一個損害他人權利嘅結果,
      咁見死不救就唔算「有意做出選擇去損害他人」,
      就或者唔算有參與程度去導致他人受害,
      唔需要分攤道德責任(?)🤔

  • @Yauyau69
    @Yauyau69 Рік тому

    想問 先假設 如果我見死不救既對象係路人
    單純認為係佢既死係佢既命運 我唔想參與他人既命運當中呢🤔
    唔知呢條問題關唔關事

  • @user-wm1ep1ph9p
    @user-wm1ep1ph9p Рік тому +1

    實然和應然

  • @canchow2012
    @canchow2012 Рік тому

    ❤❤❤

  • @ckl5384
    @ckl5384 Рік тому

    根本2個letting die 動機都唔同 唔可以因為咁話letting die =killing 所以都係要睇letting die個動機係咩先可以決定係咪killing

  • @hkhong85
    @hkhong85 Рік тому +1

    Five guys問題,用救人為理由而殺人本身就係錯,如果咁都合理,可以做成好多連鎖問題,但係未道德問題,我就唔知喇。至於Mart & Jones既問題,由紿至終進入思想實驗的人都無得改變两個死一個既結局,但如果實驗者一選擇(想某人被救或想某人死),就會跌入道德問題,所以將決定權放係五十五十既銀仔上面係唯一避開的方法。但至於執行擇毫決定後會出現既心理影响又係另外一回事,但好似無道德責任。

  • @publicname9962
    @publicname9962 Рік тому

    分別在邪惡程度? killing係惡念大於一切考慮,letting die係有邪念但不會大到主動實行?

  • @jasonistaken
    @jasonistaken Рік тому

    豬文終於可以叫dr.豬了

  • @HAPIVV
    @HAPIVV Рік тому

    會5會case by case ? 現實中有無咁極端情況 ?

  • @funcaspian
    @funcaspian Рік тому +2

    Letting people died 有罪的話某地方差不多全民都有罪了。
    一個是法律上有罪,一個是心理上覺得有罪。分別很大的。
    一個主動讓人死亡,一個被動的不作為。 法律要證明故意的不作為應該很有難度吧。是能力不夠,見死不救?還是故意讓對方死去。還是有區別的。
    同埋,不要轉牛角尖

  • @SeanGeeE
    @SeanGeeE Рік тому

    呢兩個thought experiment好似都有d問題,將killing同letting die都分別視作一個整體無差別的行爲,唔需要細分不同scenario。得出噶結論好似都以偏概全,好難服眾。講返熊人既例子,都可以set定,甘啱只熊人遇險,唔救佢由佢死就可以擰佢既parts救其他5個人。

  • @davidlmk
    @davidlmk Рік тому

    咁即係let die 同killing 係道德上既唯一分別係動機?

  • @dino1c38
    @dino1c38 Рік тому

    條片好細聲

  • @dorothylee7698
    @dorothylee7698 Рік тому

    如果話letting die同killing道德上一樣地錯感覺上好似有點違返常識咁?
    殺死表弟果個case,因為本身已經預設左個人係謀住佢啲身家,咁當然letting die同killing都一樣道德地錯(透這一個人既死亡令自己獲利)。
    會唔會連埋動機一齊睇會比較有意義?因為killing既動機不論任何原因都係唔道德(自己主動令另一人死亡),但letting lie既動機就更多唔同既可能性(例如救人會令自己受傷,旁觀者效應等)。如果冇俾背景就咁好籠統咁比較letting die同killing,感覺還是killing比較錯。

  • @theoma1119
    @theoma1119 Рік тому

    分別在於你有冇involve係件事上面?

  • @anniewong8177
    @anniewong8177 Рік тому

    如果killing同letting die, 都係not 呢, 咁會唔會有分別?
    我assume一般正常人, 如果見前面有個陌生人暈左, 自己無危險嘅情況下, 都會嘗試救佢或最起碼報警。這樣, 我地都會覺得佢係好人、有愛心等等,會比其他人優秀。
    同樣,一般人都唔會殺人,但我地只會覺得「基本」,無咩特別可貴啫。
    所以,如果上述嘅推論,比較下not letting die 較not killing更得人欣賞,係咪就幫助去說明letting die同killing有分別呢?
    請指教🙏❤
    (多謝荼毒室及豬文讓我思考一下!)

  • @yeeheiluk4200
    @yeeheiluk4200 Рік тому

    我自己聽完之後係理性上會多少認同無分別 但感性上都係認為有 兩者之間最大分別有無造成"改變" letting die 通常代表果個人本身就即將會死 會覺得假如我無出現 事情5會改變 罪惡感都會無錦中 但killing係因為你ge行為直接導致果個人死 加上有時救人都需要成本 優先考慮自身而letting die ge例子都5少 但大家多數都可以理解 5太會直接當係殺人

  • @IMSune
    @IMSune Рік тому

    其實之前電車難題我都係揀唔拉手掣
    因為如果我拉咗,電車轉去第二條軌殺死個人
    咁條友嘅死咪入我數
    就算我救咗五個又點?
    我都係殺咗個人
    所以我係完全唔覺得揀殺Jones同對Mary見死不救係無分別
    而表弟自己浸親,有人可以救佢係佢好彩,個人選擇唔救佢其實同無人見到佢浸親個結果係無分別
    我諗個核心問題係
    究竟救一個人係咪可以抵銷殺一個人?
    如果唔可以,咁救幾多人先可以抵消到?
    救一個人嘅價值有幾大?一般人願意付出幾大代價去救一個人?

  • @chiwa4670
    @chiwa4670 Рік тому

    冇分別😅自係大家目標一致😅動機上分別😅

  • @user-qh9bo6vz9e
    @user-qh9bo6vz9e Рік тому

    我们没有量化道德的工具,用数学、经济学的工具比较的结果又不等于道德比较本身,所以问题还是道德的定义

  • @bbwan6608
    @bbwan6608 Рік тому

    Sorry,請問是否在哲學係咁傾其中一集提過?
    另外,想問豬文左邊臉是否瘀咗?

  • @demingyuen7
    @demingyuen7 Рік тому

    如果我地有消極責任,同時殺人同見死不救係對等既。我地絕大部分人都應該係殺過人/殺緊人😂

  • @skyfishbone
    @skyfishbone Рік тому

    如果目擊店舖盗竊案而不阻止等於跟小偷同罪的話, 相信有一部分人會萌生反正自己已經變成了偷竊同罪犯, 不如自己也順手拿點賊贓的想法。
    若不死不救就背上殺人罪的話,又會變成怎樣 www?

  • @ian2neko
    @ian2neko Рік тому

    如果將 killing 和 letting die 等同,咁會唔會出現因為唔想 letting die 而 killing,合理化 killing? 使 killing 無法被定罪? Killing 去嘗試避免 letting die,但 kill 完最終另一邊都 die,又點計?咁樣會好危險

    • @andrewlee5609
      @andrewlee5609 Рік тому +2

      點會冇發生過 e.g.政府派軍隊殺左恐怖分子 防止更多人被恐怖分子殺害 咪就係唔想letting die而killing

  • @brokegagfountain
    @brokegagfountain Рік тому

    如果有兩個mary一個Jones?

  • @nicklau4252
    @nicklau4252 Рік тому

    道德上冇分別,但係法律上如果謀殺同見死不救係一樣嘅話,個社會會運作唔到,所有人都活喺我到底呢刻有冇見死不救嘅恐懼之中,係另一種途徑剝奪免於恐懼嘅自由⋯⋯係冇辦法之下唯有放過letting表弟die嘅豬文,寧縱勿枉。
    到底我見到一幅國旗攤咗喺地下,應唔應該執返起佢呢?

  • @mikechan3208
    @mikechan3208 Рік тому +1

    James Rachels 個例子有factor 係想個表弟死。所以唔係單純嘅Letting die, 因為內心有"Killing" 成分,只係冇physical action去"Killing". 所以冇Five guys 個例子咁單純嘅Killing 同 Letting die 對比。

    • @coumaigam9194
      @coumaigam9194 Рік тому +1

      認同,james rachels個case同我哋一般所講嘅見死不救可能有啲出入,或者應該話至少可以分兩類:1)想佢死而見死不救;2)冇特別想佢死而見死不救。所以假設James個論點成立,都只能夠apply落(1)。Five guys就屬於(2)。甚至其實重有好多scenarios,例如冇乜成本而見死不救(孺子入於井)/唔想付出一定成本而見死不救,我哋嘅判斷又會唔一樣。所以好難一刀切話,見死不救in general同killing冇分別,只能case by case去講,唔同嘅思想實驗對應住唔同嘅scenarios。

  • @Kl_kl181
    @Kl_kl181 Рік тому

    1) 不作心肺復甦術指引 (DNACPR) = 見死不救 = 殺人 ?
    2) 安樂死(指外國) = 殺人 ?
    3) triage : 外國大型災難分流 ( 如果傷者沒有呼吸會不急救,一般會集中資源急救有康復機會的傷者 ) = 見死不救 = 殺人 ?
    上述的,醫護有好多掙扎,討論多年!😓

    • @user-jp4lt8bt5t
      @user-jp4lt8bt5t Рік тому

      如果你係一個冇受過急救訓練的人但你發現一名心臟病發作的人你不作心肺復甦是不是等於見死不救等於殺人 ?你係一個受過急救訓練的人,雖然你受過急救訓練但從未將學過急救訓練知識運用過一次,你現在發現一名心臟病發作的人,你將學過急救訓練知識心肺復甦運用在那名心臟病發作的人身上但那名心臟病發作的人死了是不是等於殺人 ?如果受過急救訓練但你不進行心肺復甦救那名心臟病發作的人一定會有一批人批評你見死不救 ,如果你受過急救訓練你進行心肺復甦救那名心臟病發作的人但那名心臟病發作的人死了一定會有一批人批評你不懂得急救就不要進行心肺復甦還害死那名心臟病發作的人。究竟應該或者唔應該救那名心臟病發作的人?

  • @phoebechan4378
    @phoebechan4378 Рік тому

    Mary好大隻 (錯重點)

  • @kwanyaushum7479
    @kwanyaushum7479 Рік тому

    如果你做一個決定會直接令人死亡就等於殺人,咁你選擇不作為睇住佢死,都係殺人。

  • @himshingchong1442
    @himshingchong1442 Рік тому

    殺人是惡,見死不救是廢

  • @HK-fq8vw
    @HK-fq8vw Рік тому

    我簡單講少少我既睇法:
    如果按道德層面而論,的確可以透過做到兩個選擇既一切條件一樣,而令到道德上同樣係傾向惡,或傾向善;同樣,亦可透過條件修訂,令到兩者有不一樣的道德傾向
    但係,如果跳出道德層面去睇,其實兩者係我眼中係絕對完全不相等。好簡單,以因果關係鏈去分析,同樣的果,不等如同樣的惡或同樣的善,你既參與程度對你作為構成「果」既「因」既比例,有決定性影響。如果你由得一個人死,無論你內心係咩諗法,你係無促成佢死亡,你見到佢,或見唔到佢,佢都一樣死,當中區只別係你見到;如果你殺一個人,無論你內心存咩念想,你同樣係直接促成佢死亡既呢個「果」出現既主要「因」。
    係呢種情況下,我好難認同見死不救,係等同殺人。兩者係本質上有明確分別。
    相對地,要以道德去批判人,咁樣同樣係干涉緊他人作為一個有自由意志(假設有)既個體既選擇權,是否同樣不道德(侵奪他人權力)?呢個反而係我比較著眼既問題。道德批判,可以令批判者同具有同樣道德觀念既人有較好既感受,但事實上,呢種批判同比較是否能在理性上站得住腳,是成立的呢?不為善,是否便確定為惡?不為善與為惡之間其實不只一線之隔,即使屬惡,惡亦有不同程度,見死不救的程度明顯低於殺人。

  • @guitar18j
    @guitar18j Рік тому

    假設目擊者係一個有專業知識嘅人,知道「奄奄一息」個人不能救活,咁係咪唔牽涉到letting die?

  • @catng1040
    @catng1040 Рік тому

    Killing or let him die 其實哲學有沒有教人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