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51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5 вер 2024
  • 你覺得這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天生智商特別高,學什麼都比較快?或是你認為大家智商差不多,只有誰比較努力,讀的書比較多呢?本集節目中 #Bryan 邀請到余道昌博士來一起聊聊學習的科學,告訴你其實所謂「天才」只是透過科學化的學習方式,掌握了學習的效率。該如何訓練我們的大腦跳脫框架,學會全局思考,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呢?歡迎一起聽聽這集,你會發現自己潛能無限!
    余道昌博士 最新課程報名資訊請關注:
    【音樂與科學】FB社團:reurl.cc/Y8mEDl
    大人學實體課程
    【310上班族的商務簡報術】
    bit.ly/3GEayjw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提問&合作信箱:podcast@ftpm.com.tw
    *若需匿名,請自行提供暱稱*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bit.ly/3kskVsZ
    ➡大人學網站:www.darencadem...
    ➡大人學Facebook: / darencademy
    ➡大人學Instagram: / 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apple.co/2TfttZE
    ➡Spotify: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bit.ly/2PAUogg
    ➡KKBOX:bit.ly/3orkOQr
    ➡喜馬拉雅: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apple.co/30vADNp
    Android:bit.ly/2YmreVI

КОМЕНТАРІ • 40

  • @w255250
    @w255250 Рік тому +11

    我自己是小提琴演奏碩士 , 其實學音樂不外乎就是 , 大腦+小腦+肢體
    大腦智商高 , 多巴胺分泌旺盛 = 早熟+專注+記憶力
    小腦平衡好 , 操作樂器精準度高 = 最少要滿足最低平衡 , 上限為世界級操作
    肢體生長好 , 肌肉發展順利 = 整體難度下降 , 耐久度高
    三個都有 = 演奏天才
    就算只有大腦好 , 可能不會學音樂 , 但是在其他方面依然優秀 , 瑕不掩瑜
    只有小腦好 , 就只是一隻靈活的猴子 , 可以當7-11店員 , 手腳俐落
    肢體生長好 , 越是滿足不同運動項目需要的肌肉量 , 搭配基礎小腦 就可以當運動選手

  • @estherchang4128
    @estherchang4128 Рік тому +12

    聽完這集回去聽大人學的「只花四個月就上榜公務員備考」
    真的很實務面、也很完整講出如何備考和遇到的問題,我想會來聽這集的觀眾覺得失望的點可能是沒有實際操作面的部分

  • @conquerlanguage676
    @conquerlanguage676 Рік тому +7

    我覺得很多心態面的提醒和分析都很棒
    1. 大腦分兩半,用其中的一半來觀察自己學習
    2. 解決困難就是學習的一部分
    3. 模仿之餘,要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框架
    4. 學音樂同時在訓練雙手做不同運動(專注力訓練)、閱讀一種新語言(視覺刺激)、天天練習(專注力訓練)
    5. 睡前再練一次最困難重重的片段,習慣後那些難的片段會變成自然的身體反應
    6. 用教能力取代教知識

  • @user-cb4nk4sf8k
    @user-cb4nk4sf8k Рік тому +11

    他講了一個重點,就是多巴胺的分泌,也就是腦科學,
    大家其實不用聽完,
    想學習如何學習,去書店找學習相關的書籍或許比較有幫助,
    學習是自己的事,需要花時間去摸索,
    當你專精於一個技能,在學習另一個新技能時很容易觸類旁通
    認為他就是倖存者偏差而且抱怨自家環境就是沒他優越沒關係,或許這也是事實
    但要意識到這些情緒對自己是沒有用的,
    找到自己優勢,認清自己並不斷精進自己,未來有機會才能把握阿
    不過點進來的我想大部分都是想要進步的人吧,
    結果聽到後感想是AI回答得還比較清楚XD

  • @jasoncysiu
    @jasoncysiu Рік тому +9

    Hi @大人學, I am a big fan of Joe and Brian who has been listening this since long ago. The podcasts have provided me with many useful insights. However, I failed to extract it from this one. Not a critique, but I personally think that the guest had too much marketing on himself and his products 😅. And the structure and depth of the talk can be improved. For example, we do not want too much common sense answer (focus and long term memory improve learning ability). Rather than talking about how great he is, we want to know HOW and WHY. So, I think there is a room of improvement. Keep it up and support!

  • @徐晶晶-o1g
    @徐晶晶-o1g Рік тому +2

    兩腦分開運作,就是有“超能力””。
    學習時練習兩腦分開思考:
    上腦負責處理當下資訊。
    下腦負責規劃、分析、統整,兩腦一起運作,就是有超能力。也就是“天才”。

  • @samuelwwf
    @samuelwwf Рік тому +12

    這集很多人說出了我聽到的感覺,滿滿的倖存者偏差。努力在其中找到可轉移(可運用)的內容但並沒有...

    • @G73388
      @G73388 Рік тому

      事事主動歸納演繹的小孩,其主動積極性還不值得學習嗎?不管是先天優勢還是後天培養,你如果沒辦法學到任何東西,難不成全是老師的問題嗎?😅

  • @ayawooo
    @ayawooo Рік тому +5

    我在podcast 上面聽完,想說來看看留言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意見~沒想到滿多人不買單這集😅
    的確內容大部分只提到表面,沒有說明實際操作過程讓大家更有帶入感,而且從來賓的歷程中聽起來會覺得就是起步資源豐富的富家子弟,成功是天注定
    但我還是想單就學習層面來說,來賓的觀點是對的,學任何東西都有一套邏輯,有沒有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曲線跟方式很重要,大部分的人在學一個東西之前會給自己很多藉口,或是不懂得運用各種網路資源幫助自己快速掌握技巧,其實光是懂得找資源就已經是一個技能了
    後面有一段在講功能性思考之類的段落,我也覺得滿有道理的,只是正片內容中只是講一個擦肩而過的程度😂 就是在台灣我學數學就是學公式、符號、運算,但我不知道我這些未來要用在哪裡,但如果是從開一間店要算成本,那不只有數學的運用,還是有各種邏輯一起帶入,讓每個關鍵小技能組成一個有功能性的運用
    以運動比喻的話,健身就是填鴨式教育(透過單一肌群訓練變壯,有可能很壯但什麼運動都不太會)
    攀岩、格鬥、滑冰就是功能性運用(綜合協調訓練到各種肌肉做到困難的動作)
    如果要說來賓起步資源是天生的,那就只是代表每個人努力的起點不一樣而已,也是有把一手好牌打爛的人,跟把一手爛牌打到頂天的人,重點是思考方式(好曉以大義...我也是普通人,只是我不喜歡用出身平凡當藉口)

  • @zen7071
    @zen7071 Рік тому +5

    我自己也是從小開始學音樂的孩子 但後來我走了美術
    我琪也有讀一般學科覺得很無聊 都在框架下的那種心情 但我跟博士的差別是 我真的太不愛讀書也太笨了XDD
    但幸運的是 還好我也有出國讀書改變學習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機會

  • @Kuromitaiwan
    @Kuromitaiwan Рік тому +5

    很喜歡聽大人學,內容豐富 乾貨滿滿,但這集不如預期,很可惜

  • @ritahuang9234
    @ritahuang9234 Рік тому +2

    小提琴🎻固然不容易演奏,但是两只手一直是协作同一个音符吧?钢琴可不一定哦……关键还是思维的差异问题,并不因为两只手都在敲琴键的样子看起来一样就简单: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子吃饭容易,还是左手夹菜、右手扒饭容易?!😂有时候,特别优秀的行家可能对于事情的难易程度反而估计错误。很好奇,很希望大家试试,希望知道答案。

  • @user-tm1wy6yt3c
    @user-tm1wy6yt3c Рік тому +5

    我的天啊,真的是不知道這一集的品管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整集都是很尷尬的商業互吹,然後再加上課程推銷。
    如果真的能從中學到一點東西就算了,但又是在講一堆虛無縹緲常識。
    如果我需要有人來幫我整理常識的話,我會優先選擇ChatGPT。而不是花了50分鐘的時間才確定完全文不對題的影片。

  • @CHENNAI-YUS
    @CHENNAI-YUS Рік тому +2

    這一集出乎我意料之外,我發現很多學習的科學!! 這集很棒~謝謝

  • @hangeyan1
    @hangeyan1 Рік тому +8

    標題內容嚴重不符,明明是閒聊卻配了聳動的標題
    只能說如果是這種標題黨的心態,實在令人失望

  • @cheouhong6368
    @cheouhong6368 Рік тому

    這集太棒了,真想上他的課

  • @qazwsx760220
    @qazwsx760220 Рік тому

    靈感、啟發、知識……俯拾即是,需要你自己發現了,於是俯拾收好。
    不要等著別人捧來放在你手上。

  • @whoami50313
    @whoami50313 Рік тому +1

    非常感謝分享

  • @chiahaoyeah
    @chiahaoyeah Рік тому

    一個作品 你能從中得到兩個收穫 就值得了 蒙格說: 總是反過來想

  • @timchiang1386
    @timchiang1386 Рік тому +4

    不錯的故事,但依然是倖存者偏差😂

  • @qinhelen8868
    @qinhelen8868 Рік тому +1

    没有线上课程吗???超级想学😭

  • @JKHuang
    @JKHuang Рік тому +23

    聽了很久不知道重點是啥 講一堆表面的東西 連個學習攝影都講不出個具體的內容

    • @user-xf9dv7fp5z
      @user-xf9dv7fp5z Рік тому +7

      因為你就像他說的一樣,台灣的教育崇尚現實面,側重於「方法」

    • @JKHuang
      @JKHuang Рік тому +1

      @@user-xf9dv7fp5z 我就問換個歐美人就真的能聽懂他在說啥? 重點不是方法不方法,而是整篇內容聽起來 "完全沒有重點 完全沒有深入探討任何議題"

    • @user-xf9dv7fp5z
      @user-xf9dv7fp5z Рік тому +17

      我聽兩次,他說的有點不落地、不實際,感覺就是在說心態上的問題沒有實際面。可是你認真思考,很多時候是這樣的,根本不用管什麼具體方法與細節,先做再修正會往往比一開始準備好再去做更容易取得該方面的成就。他是以學習音樂過程的方法當頭,引出很多學習其他方面的複製性。
      應該這麼說很多事情只要能舉一反三就能瞬間了解方法
      我不曉得你是做什麼的,可以試著用你學那件事情的過程經驗,嘗試複製到其他方面一定能有一些一樣的心得
      我個人喜歡唱歌,從這個角度切進去,走到最後會明白所謂的共鳴就是控制氣息,所謂的控制氣息就是肌肉記憶,肌肉記憶來自不停的唱、大量練習,讓身體在無意識形態就能了解該用多少氣多少力去達到那個音
      然後再拿我學這些所領悟的過程去複製到其他方面,最後你會發現,其實只是改個那個領域的用詞而已
      之前在物流公司打工也是運用這種邏輯,你硬要說它是方法又說不上來,因為它只是一個概念一個邏輯。比如這東西,我要怎麼做、借身體哪邊的力來(健身的名詞叫代償)來減少該部位大量出力帶來的酸痛、用什麼角度搬才不會受傷
      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如果你只著重在如何學習攝影上會忽略這些邏輯變得過度強調方法

    • @mk25012
      @mk25012 Рік тому +5

      每天建立的習慣、必須做的訓練,大腦的訓練要趁早刻意去培養,好的學習方式、思考方式要盡早訓練好,不然很難改。晶體智力需要更被刻意的去訓練,青春期是最精華的訓練晶體智力的期間,大腦比較容易訓練出,流體智力(天生直覺)隨著年紀慢慢消失,但是絕大多數人不注重晶體智力的訓練。
      這個議題很大牽扯很多不是50分鐘談的完,但是我也覺得這集很可惜,感覺還有很多東西沒聊到,雖然就算聊完也不是聽一聽就馬上變神人,需要花很多時間心力去每天執行,在做中學才能真的內化,更刻意的用網格的方式把書上的知識和過去曾學過的東西做串接。

    • @mk25012
      @mk25012 Рік тому +1

      他也有講,長期很多學習習慣造成,要一個立即性的答案強效針可能這邊找不到吧。如果有找到實測真的有用拜託分享。我也是懶鬼。

  • @user-od2ho2vn4c
    @user-od2ho2vn4c Рік тому +1

    *用聯想來記憶-晶體學習

  • @amosf.2780
    @amosf.2780 Рік тому

    學習類的主題很棒阿!
    希望未來能多一點這方面的 podcast!

  • @pjhuangnet
    @pjhuangnet Рік тому

    11:50

  • @useridcn
    @useridcn Рік тому

    世界上「專門」研究「學習」這件事的人非常多!光是在心理學、教育學、腦與神經科學的領域就很多,所以「教」與「學」都是很有科學根據的事。但是!但是!卻很多人覺得教學不是什麼專業,只是跟小孩混混(包含很多老師自己).... 唉

  • @terry27686
    @terry27686 Рік тому +2

    講了很多好像是廢話 聽不到實用的東西

  • @finfin3138
    @finfin3138 Рік тому +4

    重點都是在"美國"的環境啊 , 只要台灣還是中文方塊文字使用重災區,就只會接觸到中文這種二手消息還要參雜中共意識形態和中華意識形態這兩種跟""獨立和"界線"完全相反的體制

    • @user-ch7ld5jx4b
      @user-ch7ld5jx4b Рік тому

      中華意識形態真的太被無限放大到讓人反感的程度

    • @MrPathorock
      @MrPathorock Рік тому

      你的失败都要怪中共,那老共为啥这么成功?

  • @liamchang2995
    @liamchang2995 Рік тому +2

    正因為大人學教導我們獨立思考
    所以我發現這集是大人學到目前355集裡面
    最差的一集

  • @SayaMahuRehatlahBossku
    @SayaMahuRehatlahBossku Рік тому

    多巴安就是关键

    • @ykh8253
      @ykh8253 Рік тому

      怎麼說?

    • @w255250
      @w255250 Рік тому

      @@ykh8253 每個人的基礎多巴胺分泌都不同 , 也許大家的大腦機能都差不多 , 多巴胺分泌是關鍵 , 分泌多專注力就會高
      專注力高 記憶力就會好 , 關鍵就是 , 基因差 , 你的基礎多巴胺分泌就會很低 , 你只會對電動有興趣 , 因為打電動可以分泌多巴胺 所以感覺很好 , 但同時你的人生也會廢掉

  • @MrPathorock
    @MrPathorock Рік тому

    学音乐可以开发大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