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品酒會】EP27 一支酒打天下的Clydeside克萊薩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5 лют 2025
- 根據SWA的統計,到今年2月為止,全蘇格蘭的麥芽威士忌酒廠已經140間,其中44間是在最近20年內興建的。在這麼多的新酒廠中,大家幫我想一想,還有哪間酒廠跟Clydeside一樣,憑著一支酒就出來打天下?而且還堅持這支「首發版」人人都買得起也開得下?
這一集就來挖一下Clydeside的歷史和今日,內容包括:
Clydeside的首發版「Stobcross 啟程」
Morrison家族和MBD
Clydeside做好酒的秘密
酒標和酒瓶的設計意涵
未來還會裝出那些酒
我可能又講太多,可能會被滅口。
#克萊薩 #Clydeside #ClydesideDistillery #Stobcross #啟程 #威士忌鎮長
看了這一集,又剛好週末去台灣旅行,快手買了一瓶回來,酒年紀輕但很有趣
一瓶太少,通常有趣的酒我都買2瓶
拿不到太多回香港🙈
低溫慢速蒸餾應該單純就是火力開小一點,讓蒸餾速度慢一點。就算蒸餾的酒頭跟酒心量(以體積計)取一模一樣,慢速蒸餾之下的酒心酒精度也會比快速蒸餾高上一截,自然裡面各種同屬物的分布也會有所不同。
是的,但我不清楚他們實際操作的數據
bowmore跟歐肯就算了 拉佛格也是澄清麥汁+長發酵讓我蠻意外的XDD
所以三得利旗下的酒廠大概都如此了?
大陆的观众来支持,我去年年底买的代理商还是写着2021年装瓶的,第一次喝是草莓味很明显,现在开瓶几个月后变得像果味糖浆的甜后调很重可可味,风味走向很像同在低地的林多修道院的那个雪莉桶,当然林多修道院那个更加糖浆感更重口,不知到这个味道是橡木桶的影响还是同处低地地理的影响呢?
瑪可蘭雙桶12年也是,剛開封的時候有點烈,過一陣子就穩重了。
林多我沒有太多研究,不過許多新酒廠製作時的走向一致,或許也會因此而造成風味的相似
鎮長您好 剛好手邊有該酒廠的NEW MAKE是63.5%
而威士忌製程 蒸溜後入桶前會加水
但NEW MAKE通常也是會加水稀釋再販售!?
新酒入桶前通常會稀釋到63.5%,但如果把新酒裝瓶販售的話,因為酒精度高,所以通常也會稀釋,但稀釋到多少就很難講了
@@威士忌鎮長 謝謝鎮長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