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Circuit 電路筆記
VisCircuit 電路筆記
  • 18
  • 55 614
2nm 先進製程 Nanosheet 是怎麼從 1947 年點接觸式電晶體演化過來的?【電晶體進化史 1947 - 2025】
錯誤更正:
1. 5:12 : uA702 是用 BJT 設計的
2. 17:58 : iPhone 是 2007 年發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今天我們最先進的 FinFET 或是 Nanosheet/GAA 製程,當初是怎麼從點接觸式電晶體一路上慢慢演化過來的?
我們可能有在課本學過,BJT, MOSFET, CMOS 等等,但他們之前確切的進化故事是什麼呢?
我在對這個題目研究過後,自己梳理了一條邏輯線,並整理了一支影片分享給大家。
#台積電 #2奈米 #Nanosheet #電晶體 #bjt #電子學
Переглядів: 4 164

Відео

電晶體技術是怎麼從貝爾實驗室流傳到世界各地的?【半導體商業史1 : 誰賺到半導體的第一桶金】
Переглядів 47521 годину тому
這支影片聊聊當年電晶體技術是怎麼從貝爾實驗室流到其他公司的? 有哪些公司脫穎而出,成為第一批在半導體業成功的公司呢? #sony #德州儀器 #半導體 #Shockley #蕭克利
為什麼高通也開始自研 CPU ? 深入瞭解 Qualcomm Oryon
Переглядів 78014 днів тому
一支影片帶你了解為什麼高通自行研發 Oryon CPU,背後有哪些故事呢? #qualcomm #高通 #oryon #cpu
Shockley 蕭克利是如何發明 BJT 跟電晶體的?BJT 背後的故事 【一口氣讀懂電子學 4】
Переглядів 2 тис.21 день тому
這個影片,介紹了 Shockley, Bardeen, Brattain 等人在 1947 年冬天,發明電晶體的心路歷程。
半導體的歷史 【一口氣讀懂電子學 3 】
Переглядів 3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講解人類如何發現半導體的歷史 #半導體 #電子學 #固態物理 #能帶理論
運算放大器 OpAmp 的歷史【一口氣讀懂電子學 2】
Переглядів 23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講解電子學講到的運算放大器,他的發明原因、歷史發展等等
電子學的歷史【一口氣讀懂電子學 1】
Переглядів 12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如果有念過念子學的人,是不是覺得電子學很難懂,到底是什麼鬼東西呢? 這一系列的影片,讓我們用輕鬆、科普的方式,一起讀懂電子學!
VisCircuit Beta 發布:可以使用超過 90% 的 KiCad Symbols 了
Переглядів 4583 місяці тому
viscircuit.com/ 從7月開始進行 Alpha 測試,到8月推出 Beta 版本,目前的 VisCircuit 各種功能已經趨於穩定,大家回報的相關產品細節,我也都慢慢調整。 最近最大的功能更新,就是我在 VisCircuit 中,導入了 KiCad Symbols。只要你在 KiCad 中可以使用的元件庫,現在都可以在 VisCircuit 中找到喔! 我預計花一年的時間,對 VisCircuit 進行 Beta 測試,我會在這段時間,把 VisCircuit 的各項功能都打磨到完美的。 也歡迎大家試用後,跟我說 何的使用心得喔! VisCircuit 的 Discord 社群:discord.com/invite/TfwZ3hH2D2
一款可以繪製漂亮電路圖的筆記網站
Переглядів 9034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不知道平常在讀電路或是設計電路的你,有沒有覺得電路的結構又多、又複雜、又難記。 那這是一個適合你學習電子學、電路學的網站。 VisRo 具備漂亮的電路編輯器跟筆記功能,讓你可以記錄你現在正在學習的電路結構。 歡迎試用!viscircuit.web.app
倒單擺 PID 控制的視覺化模擬
Переглядів 265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做了一個非常酷的倒單擺 PID 控制的視覺化模擬。 不同於網路上大部分的倒單擺都只有用到 PD 控制,我製作了一個真正擁有 PID 控制的例子,包含角度跟位置相關的自動控制。 歡迎大家來玩玩!vis-ro.web.app/pid
2D Jacobian Inverse Kinematic 逆運動學 可視化
Переглядів 140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一個簡易幫助學習跟理解的 2D Jacobian Inverse Kinematic 逆運動學 可視化工具。
DH parameters 可視化工具:VisRo
Переглядів 267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Hello, 大家好,這個是我最近做的機器人視覺化學習網站。 因為在學習機器人的過程中,看到大量的數學非常頭痛。 我就在想,有沒有什麼好用的視覺化工具可以幫助我理解機器人學,所以這個網站就誕生了! 目前是 0.1.5 版,主打的功能有 1. DH parameters 可以調參數,看到即時的結果 2. DH parameters 動畫,從 initial stage 到 final stage 3. Common templates for DH parameters 4. 當然其他基本的 translation, rotation, quaternion 都有互動式動畫喔 網站連結:vis-ro.web.app/dh-model 我目前想要幫大家打造好用的機器人視覺化網站,目前急需使用者 Feedback,如果你有機器人學習或是教學的需求,歡迎加入我的 discord 群組:dis...
Edge AI 開發板挑選完整指南
Переглядів 5 тис.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最近半年,想做一個 Edge AI 的 Project。因為第一次做,開發板不小心一路從 Arduino 一路挑到 Nvidia Jetson。沒有到只是想把 AI 跑在 Edge ,竟然有這麼多學問,中間踩了超級多的坑。 這兩週,嘔心瀝血整理了最近半年自己嘗試的 Edge AI 開發板挑選經驗,做成了這支影片。 這支影片主要比較 Arduino / ESP32 / STM32 / Raspberry Pi / Nvidia Jetson / FPGA。內容會告訴你: 1. 這些開發板在 Edge AI 的定位是什麼? 2. 當你有了一個想做的 AI 模型後,應該要怎麼依據模型大小跟速度,來選擇開發板 3. 如果在意體積跟價錢的話,開發板可以怎麼取捨 小弟是 Edge AI 的新手,如果有說錯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arduino #esp32 #stm32 #raspberry...
Understanding Intel Products
Переглядів 442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Understanding Intel Products 】 Intel is known as a major player in the CPU market and its processors are probably used in your computers. But,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at else they offer? In this video, we'll look into the range of products Intel develops. I divide all Intel products into 10 areas: 1. Processor 2. Graphics 3. Chipsets 4. Wireless 5. Network IO 6. FPGA 7., Mobileye 8. Foundry ...
Introduction to Mixer
Переглядів 294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This video gives a high level explanation of mixer. Help you to understand what is mixer, how to implement mixer and category of mixers.
超外差接收機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Переглядів 537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超外差接收機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6周 自己做一個 超音波相控陣列雷達 DIY 2D Ultrasonic Phased Array Radar
Переглядів 5 тис.Рік тому
6周 自己做一個 超音波相控陣列雷達 DIY 2D Ultrasonic Phased Array Radar
什麼是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
Переглядів 1792 роки тому
什麼是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

КОМЕНТАРІ

  • @王衍傑-u2f
    @王衍傑-u2f 2 години тому

    很棒的介紹 感謝整理

  • @yuan.pingchen3056
    @yuan.pingchen3056 10 годин тому

    積體電路之父兩個人誰是攻 誰是受?

  • @a86692472
    @a86692472 12 годин тому

    18:37 後的事情這麼敢講 不怕被告到傾家蕩產嗎?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1 годин тому

      @@a86692472 ? 我講了什麼不該講的事情了嗎🫨

  • @jackh0
    @jackh0 15 годин тому

    16:41 那個時候NVIDIA還沒有稱其GPU,如果以NVIDIA自己的定義,有Hardware T&L的GeForce 256才是第一款GPU。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3 годин тому

      Soga! 原來是這樣!感謝補充,學到新東西了!

  • @孟繁立
    @孟繁立 20 годин тому

    希望大學教授們,能用這個教學XD (鬧)還是學生自己上網找資源自學比較快XD

  • @boonlau4171
    @boonlau4171 22 години тому

    alloy(合金)的发音发成alley(小道)了。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2 години тому

      阿🥹 Sorry,本人的英語發音有待加強,我會努力改進的

  • @Testhome-up9kf
    @Testhome-up9kf 22 години тому

    關於運算放大器, 這邊提供另一種解說方式, 給學習電子學念到這一段, 因為課本跳得太快或是沒有相關說明, 搞得有點暈頭轉向的朋友參考: 負回授一般應用上大體上可分為兩種型態, 一個是電壓放大器的負回授, 一個是電流放大器的負回授 (還有兩種是轉導與轉阻, 為簡化說明這邊就不提); 在了解之前, 先簡介運算放大器 OPA, 參考電路如下圖:       |\ V1o---|+\      ↗|  \    △V |   〉---o Vo           ↘|  / V2o---|-/       |/ 在電子電路學裡為簡化計算, 假設有一種理想的放大元件, 該元件被稱為運算放大器 (Operational Amplifier), 它有幾個基本特性 1. 無限大的頻寬. BW = ∞ 2. 無限大的增益. Aop = ∞ 3. 輸入阻抗無限高. Zin = ∞ 4. 輸出阻抗為零. Zo = 0 5. 無限大的共模排斥比. CMRR = ∞ 前面四項較為一般人所知, 最後一項 "共模排斥比" CMRR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 其意義就是在正輸入端與負輸入端輸入同樣大小的信號, 放大器不會對其反應, 而只對兩輸入端的電壓差 △V = V1 - V2 有放大作用 (Vo = Aop * △V).. 實際上的 OPA 當然不會那麼理想, 我們暫時先忽略其限制, 先來看看負回授的推演: 閉環路電壓放大器:       |\ Vio---|+\      ↗|  \    △V |   〉-*-o Vo            ↘|  /  |     +-|-/   /     | |/    \ R1   Vf|       /     |       |     +-------*             |             /             \ R2             /             |            ---            /// 因 OPA 真正放大的信號是 △V, 而 Vo = Aop * △V; 由上面電路圖看: 因 Vf 是 Vo 透過串聯電阻 R1 & R2 上的分壓而得:        Vo Vf = ----- * R2      R1+R2 而 △V = Vi - Vf, 且 Vo = Aop * △V, 所以 Vo = Aop * (Vi - Vf)                  Vo*R2    = Aop * (Vi - -----)                  R1+R2 兩邊同乘 (R1+R2) Vo(R1+R2)=Aop*Vi(R1+R2)-Aop*Vo*R2  Vo(R1+R2+Aop*R2)=Aop*Vi(R1+R2) 可得出     Aop*Vi(R1+R2)    Aop*Vi(R1+R2) Vo=-------------- = --------------    Aop*R2 + R1+R2           R1+R2                     Aop*(R2+-----)                              Aop        Vi(R1+R2)    = ------------            R1+R2       R2 + -----             Aop 從上面這式子可以看到, 當 Aop 越大時, (R1+R2) / Aop 就越小; 當 Aop 無限大時, (R1+R2) / Aop 等於 0; 上式就可被簡化為:      Vi(R1+R2) Vo = ---------         R2 而 Acl (閉環路增益) = Vo / Vi, 就變成:               Vi(R1+R2)               ---------        Vo        R2         R1+R2 Acl = ---- = ----------- = -------        Vi        Vi          R2 閉環路的增益, 變成單純由電阻網路分壓來決定, 而與放大器的特性無關.. 若考慮 Aop 存在有限值的情況則是:                 Vi(R1+R2)               -------------                     R1+R2                R2 + ------        Vo            Aop        Acl = ---- = ---------------        Vi          vi         R1 + R2     =------------            R1+R2       R2 + -----             Aop 當 Aop 越大, (R1+R2)/Aop 就越小, 電路增益就越是由電阻網路分壓決定.. 因為實際的 OPA 是由電晶體電路所構成, 已知電晶體放大曲線為非線性, 那麼 OPA 的增益越大, OPA 本身的非線性特性就越可以被忽略.. 也因為 Aop 如此的大, 而輸出 Vo 因為電源電壓之故卻是有限的, 所以正常操作範圍內 △V = Vo / Aop 是如此的小幾乎等於零, 變成在正常動作範圍內的計算, 常常視 Vi = Vf 以簡化計算.. 除此之外, 當放大器開環增益或輸出, 因溫度或電源電壓的改變而變化偏移時, 也能因負回授之故而大大減小其影響; 所以負回授對放大器的線性與穩定性是相當重要的.. 舉個例子, 電路如上圖, R1 = 9K ohm, R2 = 1K ohm, 開環增益因電源電壓或溫度之故, 在 5000~10000 之間變動: 將開環增益上下值分別代入 Aop 存在有限值的那個式子, 得出閉環增益的差異: 當 Aop = 5000 時:         9k + 1k Acl = ----------- = 9.98            9k+1k        1k+ -----            5000 當 Aop = 10000 時:         9k + 1k Acl = ----------- = 9.99            9k+1k        1k+ -----            10000 由以上兩個式子可以看到, 雖然放大器本身因故導致增益變動如此巨大 (5000~10000), 但因為使用了負回授, 對閉環路增益實際影響卻小得可以忽略.. 再舉個電路例子如下:              Vcc= +20v                 |            +----*            |    |            /    |            \    |            /    |            |  |/  Q1            *--|            |  |↘           ---   |           \ /   *---o      |\   ---   |   o--|+\   |    /      |  〉--*    \    +-|-/   |    /    | |/    |    |    |       | VEE= -20v    +-------+ 在此電路中, 電晶體 Q1 會因溫度升高漏電流增加, 或是因正電源電壓升高, 或其它因素, 使得原本 Vi = 0 Vdc 時應有的輸出 Vo = 0 Vdc, 偏移成 +10 Vdc; 於是我們將電路改成:                   |        |\         |    o---|+\      |/        |  〉-----|      +-|-/      |↘      | |/         |      |            |      +------------*---o                   |                   /                   \                   /                   | 假設 OPA 的 Aop = 10000, 在電路動作上當同樣電晶體因溫升導致漏電流增加, 或其它因素使得輸出增加, 因而 Vf 也升高 > Vi, 使得 △V < 0, opa 輸出變成負, 拉低電晶體 Vb 偏壓, 使得 Vo 降低.. 因為 OPA 的 Aop 如此巨大, 就算 OPA 輸出拉低到接近 VEE (-20V), 其 △V 也只等於 -20 / 10000 = -0.002V, 也就是說 Vi 幾乎與 Vf 相同, 而此電路中 Vf = Vo, 故 Vi = 0 時, Vo 也很接近零. 所以負回授也可以大幅降低電路偏壓偏移的影響性並提供自我補償.

    • @Testhome-up9kf
      @Testhome-up9kf 22 години тому

      再來看閉環路電流放大器:                R2           +---/\/---+           |         |      R1   |Vf       |           |  |\     | Vio--/\/--*--|-\    |             ↗|  \   |           △V |   〉--*--o Vo                  ↘|  /           +--|+/           |  |/           |           |          ---          /// 跟前面的電壓放大器一樣, OPA 真正放大的信號是 △V, 而 Vo = Aop * △V; 由上面電路圖看, 因為 OPA 的 Zin = ∞, 所以流經 R1 的電流等於流經 R2 的電流: Vi-Vf   Vf - Vo ----- = --------   R1       R2 變成 R2*(Vi-Vf) = R1*(Vf-vo) 也就是 R2*Vi-R2*Vf = R1*Vf-R1*vo 因而 -(R2+R1)Vf = - (R1*Vo + R2*Vi) 得出 Vf 為      R1*Vo + R2*Vi Vf = -------------         R2 + R1 而 △V = 0 - Vf, 且 Vo = Aop * △V Vo = Aop * △V = Aop * (0 - Vf)                 R1*Vo + R2*Vi    = Aop * (0 - -------------)                    R2 + R1              R1Vo + R2Vi    = -Aop * -------------                R2 + R1 兩邊乘上 (R2 + R1) 成為 Vo(R2+R1) = -Aop(R1Vo + R2*Vi)           = -Aop*R1Vo - Aop*R2*Vi Vo(R2+R1+Aop*R1)= -Aop*R2*Vi         Aop * R2 * Vi Vo = - ----------------         (R2+R1+Aop*R1)          Aop*R2*Vi    = - -----------------             R2+R1        Aop*(----- + R1)              Aop          Vi * R2    = - ------------         R2+R1         ----- + R1          Aop 從這邊可以看到, 若 Aop 越大, (R2+R1) / Aop 就越小, 當 Aop 無限大, (R2+R1) / Aop 等於零, 上式就可被化簡為:         Vi * R2 Vo = - ---------           R1 而 Acl (閉環路增益) = Vo / Vi, 就變成:                   Vi * R2                - --------         Vo          R1 Acl = ----- = ------------         Vi          Vi          R2     = - ----          R1 在上式中, 閉環路增益之所以成為負號, 是因為信號是從負端輸入, 所以輸出是反向; 而閉環路的增益, 變成單純由電阻比例來決定, 而與放大器的特性無關.. 若考慮 Aop 存在有限值的情況則是:                    Vi * R2                - ----------                  R2+R1                  ----- + R1         Vo        Aop Acl = ----- = --------------         Vi          Vi              R2     = - -----------          R2+R1          ----- + R1           Aop 因為實際的 OPA 是由電晶體電路所構成, 已知電晶體放大曲線為非線性, 那麼 OPA 的增益越大, OPA 本身的非線性特性就越可以被忽略.. 也因為 Aop 如此的大, 而輸出 Vo 因為電源電壓之故卻是有限的, 所以正常操作範圍內 △V = Vo / Aop 是如此的小幾乎等於零, 變成在正常範圍內的計算, 常常視 Vf = 0 以簡化計算, 也就是大夥兒以前所學到的虛接地.. 由上面的說明可知, 負回授可以減少放大器本身諸多特性與變化的影響, 而由回授電阻網路決定特性; 也因為如此, 負回授能拓展頻寬, 直到 Aop 因頻率升高而降低到不能忽略其影響性為止; 除此之外, 放大器輸出入阻抗 Zo 與 Zi 也會與負回授有關.

    • @Testhome-up9kf
      @Testhome-up9kf 22 години тому

      那麼! 負回授是萬能的嗎? 並不! 因為這類回授機制, 是取系統的輸出來與輸入進行比較以處理的; 在 t1 點系統的輸出, 是之前 t0 時系統的輸入, 花了 t1 時間處理比較後的結果, 因而會有時間延遲滯後所產生的問題; 而每一級放大器都會有一個時間延遲, 為了極大的開環增益而串接多級電路再施加負回授, 有時反而因為這個時間延遲造成不穩定而震盪, 所以其電路級數有限, 少見超過 5 級的. 如下圖, 就是常內建在半導體晶片, 串連奇數個 not gate 並回授的電路; 單以直流角度觀之, 它應是負回授, 但利用時間延遲, 反而構成環形振盪器 (Ring oscillator); 可將其輸出進行整流濾波, 譬如負壓或倍壓整流等, 以在晶片上獲得所需不同偏壓, 不再需要由外部電路供應; 譬如早期 DRAM 4116 尚需三種電源電壓 (+5v, -5v, +12v), 到了下一代的 4164 時, 僅需單一 +5v 就是如此:    |\    |\    |\ +--| o---| o---| o--*-- _| ̄|_| ̄|_ |  |/    |/    |/   |              |                   | +-------------------+             1 output f = ---            2nt 其中 t 為單個反向器的延遲時間, n 為大於或等於 3 的奇數個反向器個數. 也因為時間延遲這個因素, 在高頻電路上很少使用負回授, 而是使用前饋電路 (feed forward) 以補償放大器的非線性, 來減少失真. Vo       Vo           Vo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   +-------Vi   +------Vi   前饋        放大器        幾近線性的輸出 相同原理也出現在機械控制, 甚至是物品生產, 疫苗政策等; 譬如開車時大腳油門, 因為反應時間不及, 不能慢慢等候 O2 Sensor 的回饋信號, 僅參考進氣, 節氣門開度, 溫度, 以及預寫在 ECU 內的參數等有限條件, 進行即時供油控制, 此為 open loop; 而溫和穩定油門或怠速時, ECU 就會參考位在排氣端 O2 sensor 的回饋信號以精細控制供油, 來獲得較為乾淨的排氣, 這種情況就稱為 close loop). 至於物品生產, 相信大家耳熟能詳, 參考市場需求而進行生產調控 (負回授), 因著時間延遲滯後這個因素, 往往造成之後的缺貨天價或是大量出產以殺價出貨的情形出現, 也是同樣的道理.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1 годину тому

      太強了!感謝補充! 覺得真的有業界的實務經驗,會更清楚這些參數跟模式的意義!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錯誤更正: 1. @5:12 : uA702 是用 BJT 設計的類比積體電路,不是MOSFET ,我講太快了😢 2. @17:58 : iPhone 是 2007 年發布 3. @1:10 :影片上的logo是通用電子,他跟通用儀器是兩家不一樣的公司,我貼錯logo了

    • @jackpwc
      @jackpwc 14 годин тому

      UMC的初創的任何人事安排,都是政府任命的,不是你講的兩個人創立的。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4 годин тому

      @ 阿 對好像是像你說的那樣比較精確。好像是工研院拉一些私人企業聯合投資,第一任董事長還是工研院院長,只是後來我們90後的小朋友只聽過曹跟宣先生。 我這段歷史還沒有讀的很清楚,抱歉抱歉,下次改進。

  • @tzupingyang6660
    @tzupingyang6660 День тому

    GE通用電子說成GI通用儀器,兩間是不同公司。 Fairchild台灣當年譯名為快捷半導體。 Bob Widlar是類比半導體設計先驅,用BJT製程設計出uA702等最早的可量產類比IC,你把他說成數位CMOS,他會氣到從墳墓跳出來(Bob Widlar以鄙視數位電路聞名,網上有他有名的公開中指照)。 CMOS早期最有名的商業應用CD4000系列,任何教科書中皆與TTL 74系列齊名,沒提到有點可惜。而MOSTEK 6502是將MOS製程普及到平價微處理器。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1. GE 跟 GI 是不同公司嗎!?我搞錯了🤣 2. Fairchild 原來在台灣被翻譯成快捷,仙童、快捷兩個字一直在中文文獻出現,讓我一直搞不清楚哪個才是正確的名字 3. 我應該沒有說 Bob Widlar 做數位 IC 吧?🤣我知道他很鄙視數位。我是說他設計了第一款類比積體電路運算放大器,但是我講太快我不小心說成他用 MOSFET 設計了🥲 我有在影片文字介紹勘誤了。 4. CD4000 我的確沒有提到,我再多讀一下它相關的資料🧐

  • @cyb3rtw
    @cyb3rtw День тому

    要稍微糾正一下發音 XD,Bob Widlar 姓氏的念法應該更像是 "wide-lar" ,而 Zilog 應該是念 /zaɪlɒɡ/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阿 感謝糾正XD 只看文獻 沒有聽過正確的發音🤣🤣

  • @user-licklick
    @user-licklick День тому

    @3:50 14奈米之後,製程節點就不是指閘極長度了,所以拿5、3、2奈米來舉例閘極長度不合適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阿 對!你說的沒錯,這樣子舉例不太好。是說您知道現在的製程節點數字還有什麼物理意義嗎?還是只是產品名稱而已呢?

    • @user-licklick
      @user-licklick День тому

      @@VisCircuit-Chinese 現在的製程節點只是一個技術的代稱,現在都會用省電效能、佈局密度、運算效能等等...其他指標來定義了

    • @palatw
      @palatw 21 годину тому

      @@user-licklick 矽的共價半徑是111pm,原子與原子間距222pm,閘極長度自然不能無限制縮短。如果閘極長度已經不足以代表這項技術,那為何一定要堅持這麼命名呢?像記憶卡的速度從以前標C10,到現在標U1、A1,衡量的標準不同,應該採用不同的命名方式才好。

    • @user-licklick
      @user-licklick 20 годин тому

      @@palatw 這個可能要等業界位高權重的的人來解釋了,不過我覺得他們可能是懶著改XD

    • @KaLeungYip
      @KaLeungYip 13 годин тому

      @@user-licklick 其實連業界自己都沒有共識。 因為無論是Intel、台積電又或是三星,都有自己一套想法和做法。 他們都要想辦法突出自身和其他友商的不同。 又其是在2010年後Intel自己在自家的14nm製程上出事後更為突出。 所以無論如何都是沒有可能有共識。 所以現在說甚麼製程更多是為宣傳。 畢竟ASML的EUV機和其可用製程開發成本是十分高,雖然收入是很高,但不在這方面宣傳一下,很難和股東以及市場交代。 說到底,不是太多股東是了解技術。 他們只知道公司收入和支出。

  • @truthjustice8886
    @truthjustice8886 День тому

    這一集資訊很多,但是有幾個錯誤。 1、@5:07 博主說UA702使用MOSFET技術,但是電路圖顯示是BJT。 2、@ 17:58 第一代IPhone 發表時間是2007年。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阿 你說對了!這兩點都是我搞錯了! 感謝更正!

  • @a1234a2234
    @a1234a2234 День тому

    好影片! 謝謝分享

  • @wwaa67376
    @wwaa67376 День тому

    謝謝您

  • @jackasusbbbbb
    @jackasusbbbbb День тому

    感謝您整理的資料與相關歷史,讓後進的學子可以認識到半導體發展過程中有多少重要的人在這領域的付出與努力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真的,半導體研發的路真的太艱難!現在的方便,背後是不知道多少人的努力💪

  • @truthjustice8886
    @truthjustice8886 День тому

    我在唸大學的時代,電子學的一些名詞常常困擾我。那時候不知道小訊號模型、輸入電阻、輸出電阻……等等代表何意義,我唯一能做的是背公式。直到在社會工作以後才明白這些名詞的意義。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這是真的,以前在學校時,完全不懂為什麼要算這些東西🤣

  • @truthjustice8886
    @truthjustice8886 День тому

    運算放大器可以應用於電子電路中是基於一個前提,就是在應用範圍內的放大器是線性放大的。如果這條件不成立,就不能應用於電路中。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День тому

      沒錯!電子學是一門很講究”條件”的學科,我個人覺得學校沒有把這點講的很清楚,所以我打算日後多做一點相關的影片講解😎

    • @Testhome-up9kf
      @Testhome-up9kf 22 години тому

      可是我以前卻曾用運算放大器來幹非線性的事情耶! 也曾拿數位閘來當線性電路用.

  • @洛-b6w
    @洛-b6w 3 дні тому

    我電子一教授也有提到相關歷史,哈鉿

  • @dahaistore
    @dahaistore 5 днів тому

    好喜歡你的講解,原理與歷史脈絡兼顧

  • @孫建中-y6p
    @孫建中-y6p 8 днів тому

    真是用心製作專業的好影片,雖然現在頻道剛起步,訂閱的不多,但我相信這個頻道很快就火了,每集我都很期待。請板主堅持創作,我也會跟學生推薦這個影片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8 днів тому

      好的 沒問題!感謝你的喜愛🤩 我自己在整理這些資料的過程 也學到很多!

  • @csqgb9801
    @csqgb9801 9 днів тому

    相应的用户时长占比上,腾讯系、抖音系、快手系、百度系、阿里系分别为33.6%、24.5%、10.2%、8.0%、6.2%。(快手占全网10% 字节是24.5 腾讯是33.6)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8 днів тому

      啥XD 怎麼扯到互聯網產業了 XD 但快手系是什麼?快手系除了快手外,還有其他 App?

  • @davidwu1234
    @davidwu1234 10 днів тому

    ARM 客製化跟RISC-V 差異在哪?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0 днів тому

      @@davidwu1234 ARM 客製化 可以沿用 ARM 的指令集跟直接使用原本 ARM 生態系的編譯器。 雖然晶片自己設計,但是不用煩惱編譯器的問題,可以直接使用 ARM 公司開發跟維護的編譯器,代價是需要支付 ARM 授權金。 RISC-V 指令集設計晶片,沒有一家私人企業負責維護編譯器等 RISC-V 周邊軟體工具,只能全靠開源社群。 雖然 RISC-V 是開源的,而且免費,但是晶片廠商可能還需要自己請編譯器相關的軟體工程師,要不然晶片設計出來後,依然不能使用。依賴開源,品質不穩定,有問題無法即時解決。 使用 RISC-V 的話,就是省了 ARM 的授權金,但是要額外花錢請編譯器軟體工程師,或是承擔開源編譯器不穩定的風險。好處是,不用看 ARM 臉色。

  • @iristsai9575
    @iristsai9575 16 днів тому

    獲益良多,謝謝分享!

  • @betterway168
    @betterway168 17 днів тому

    背景可以不要用白色嗎? 看了很傷眼

  • @hateWinVista
    @hateWinVista 17 днів тому

    非常淺顯易懂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感謝🙏 我也很努力把它講得簡單 不會太枯燥🤣

  • @yschen5839
    @yschen5839 17 днів тому

    感謝你

  • @611211397
    @611211397 17 днів тому

    講的很清楚,一般人也聽的懂,也不會覺得無聊,加油!!! 感覺各個IC設計公司的恩怨情仇就夠講好多主題了 只是我都要調1.25倍聽 給你參考 全白背景 看久很吃力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感謝你的 feedback! 我再調整一下😂 科技公司的恩怨史真的可以講很久🤣🤣

  • @吳宇森-c7i
    @吳宇森-c7i 17 днів тому

    很棒的影片,電子工程系的學生表示支持

  • @charlieed6264
    @charlieed6264 17 днів тому

    Chip design 好卷🤣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啦 題外話:靠台積(抱好大腿)就好了🎉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真的🤣 超級卷哈哈哈 台積太強了,大家都靠台積😂 不知道製程紅利還可以吃多久

  • @林廷-e8s
    @林廷-e8s 17 днів тому

    請問有機器人的課程嗎 想學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努力生產中🤣 想自己弄一個機械手臂,但還在研究🤣

  • @林廷-e8s
    @林廷-e8s 17 днів тому

    說st32 請問現在是業界用最多的嗎? 最近剛入坑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也沒有的樣子?我自己是沒有遇過使用 ST32 的 case,可能要更基礎的嵌入式系統?車用、機械控制相關的 才會用到。 (因為我是做 IC 設計的,可能要電子廠比較常用這些 MCU

  • @林廷-e8s
    @林廷-e8s 17 днів тому

    我又重新學習了一次電子學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電子學可能可以重新學好幾遍🤣 每次都有新收穫🤣 太博大精深了

  • @林廷-e8s
    @林廷-e8s 17 днів тому

    補充高職電子學欠缺的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補充點科技史🤣 但其實我覺得高職電子學教滿多的,方向跟大學不太一樣

  • @zhen7106
    @zhen7106 18 днів тому

    支持!一定要持續更新🥺🥺

  • @zhen7106
    @zhen7106 18 днів тому

    目前一直有在面試數位iC工程師,儘管身為四大電子所的一員,電子學仍是我大學時的罩門。 近期在多處科技公司面試混訊DSP晶片工程師,也讓我想重新拾起Smith,非常感謝分享。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17 днів тому

      面試加油💪 我自己也很菜😂 電子學跟半導體領域背後的知識真的太深了🤣 一起慢慢補全🥸

  • @user-im2pr6ci8z
    @user-im2pr6ci8z 19 днів тому

    我是大陆的土壤学科学家,科学无国界,催更

  • @AlexBuuuuuu
    @AlexBuuuuuu 20 днів тому

    你的頻道內容真的是超讚的,講述也非常有條理清楚...不得不留言支持一下!!!!

  • @henrylee8428
    @henrylee8428 21 день тому

    身為頂大畢業的數位IC工程師,我大力推薦這個頻道,敲碗下集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1 день тому

      感謝 🙏 會努力製作下去的! 題外話,我也是數位 IC ,同行🤣

  • @jerrylee1232
    @jerrylee1232 22 дні тому

    ua-cam.com/video/XpV5g872uLE/v-deo.htmlsi=WuIWzLG07XmyTGeS 这个很有意思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0 днів тому

      自製磁芯存儲器⋯⋯超屌⋯⋯ 感謝分享😎

  • @iristsai9575
    @iristsai9575 22 дні тому

    感謝分享!推推

  • @LEARNER41thih-sv7ge
    @LEARNER41thih-sv7ge 22 дні тому

    內容很棒! 但是背景音樂有點太大了,建議可以減少一點或是換一個!無惡意,加油!!!!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2 дні тому

      喔喔!好的 感謝反饋! 我下次會調整的! 我發現我在試聽時是用電腦喇叭,不是戴耳機,所以沒感覺太大聲,用耳機聽真的有點吵🥲 非常感謝你的建議

  • @YuC-v6w
    @YuC-v6w 23 дні тому

    佩服Shockley的頭腦,竟然能從順逆偏壓想到npn跟pnp這種結構,而且還要有不同濃度參雜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2 дні тому

      真的!覺得好聰明,對理論的理解也太深刻了。 能想到透過不同濃度來讓電子到空乏區 啟動 drift current ,這真的很違反直覺。

  • @芋頭-b5f
    @芋頭-b5f 23 дні тому

    最近正在製作電子學發展史相關的報告,你的影片受益良多,期待下一集!!

  • @user-canon545
    @user-canon545 23 дні тому

    蠻可惜的是假如Shockley沒跟Bardeen鬧翻,場效電晶體就能早幾年研究出來.有趣的是隨著"點接觸式電晶體"的發明,鍺金屬這物質價值隨即水漲船高,鍺金屬就變成各國所重視的戰略物資.曾經有一位日本教授剛研究出從煤灰提煉鍺金屬的方法,沒過幾天美國政府就趕緊派人接洽.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3 дні тому

      Wow 原來還有這段故事!感謝分享! 看來化工也是推動半導體產業很重要的技術,純電機系的我對化工的各種提煉不是很懂,需要再多花時間學習😂

    • @user-canon545
      @user-canon545 23 дні тому

      @@VisCircuit-Chinese 這是我之前在成大圖書館看過一本"日本之自傳 : 電子立國"有印象的一個片段,這本書中寫出日本剛從戰後百業蕭條剛好搭上半導體發展的順風車

  • @gn02523162
    @gn02523162 23 дні тому

    來到了BJT了,如果是在學校上課的話應該開始要算了😂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3 дні тому

      是,但我不會帶大家算的🤣 可能會睡著🤣

    • @gn02523162
      @gn02523162 23 дні тому

      @@VisCircuit-Chinese 我的話會開始頭痛(誤

  • @charlieed6264
    @charlieed6264 23 дні тому

    未看先推🎉

  • @w2885
    @w2885 23 дні тому

    從國中第一顆TDA2030玩到現在數十棵OPA 20幾年後的今天才第一次知道OPA的由來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3 дні тому

      我只是單純很好奇 為啥 OPA 是“運算”放大器,感覺平常在用時跟運算沒什麼關係,才深入研究的

    • @w2885
      @w2885 23 дні тому

      @@VisCircuit-Chinese 感謝你的好奇 腦中有用的資訊增加了

  • @ivanku.2049
    @ivanku.2049 26 днів тому

    感謝up主詳細地整理這麼多的寶貴資料。The Arts of Electronics 亦有一個註腳介紹第一顆OPAmp的誕生。 不過,我常跟同事說,不要用uA741來做新的設計,因為除了不會斷供,它所有規格都被後來者優化了,例如不能rail-to-rail輸出,高於5V的電源,較大的輸入、輸出偏移,輸入不能等於VEE(常常是接GND“地”)……可以說,市面上任一款OPAmp,都要能打敗741才能生存下來的。同樣的情況還有2N2222.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5 днів тому

      太專業了!我以為現在放大器的基本款選擇 可能是LM324 或是 LM386? 阿 但如果想找單通道的話,可能就不適合了?

    • @ivanku.2049
      @ivanku.2049 25 днів тому

      @@VisCircuit-Chinese LM324/358是我推薦之列。若是音頻放大,可以考慮LM833/837來替代,各項指標都會提升(除了耗電)。單通道的選擇也很多,各有千秋,例如LF357, NE5534, LMV931……

  • @jamlam3898
    @jamlam3898 26 днів тому

    OPAMP , 現在 用於音響電路超多的。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6 днів тому

      原來!沒有組過音響,不知道🤣 改天一定來嘗試一下 音響 DIY

  • @ivanku.2049
    @ivanku.2049 27 днів тому

    電子學一:導論,從材料到器件,要先有物理與微積分的底子。還要配合電路學的觀念與技巧。 電子學二:分析,把上學期所學線性化(只考慮小訊號),導出BJT的Eber-Moll模型(FET同理),得以做簡單電路分析。然後引入頻域分析,讓傅立葉轉換,複數分析等沒有白學。 電子學三:合成,鞏固之前所學,介紹幾款經典電路,重點是啟發,不是去死記做題目。 若是在修讀前、後覺得有點迷失,可以參考Horowitz & Hill 的 The Arts of Eletronics, 劍橋大學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有中文版,是從零件認識、實際應用出發,沒有艱深的數學,所舉例題、習題也很有用。

    • @VisCircuit-Chinese
      @VisCircuit-Chinese 26 днів тому

      整理的太好了!有空我也想來看看 Art of Electr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