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 344 250
竹竹暴风雪
Приєднався 2 кві 2023
🇭🇰香港生活記錄,社科科普,書籍推薦,歡迎訂閱!
🥳來自中國東北的小妞兒,在世界各地生活
人大社會學畢業,先後在字節、b站工作
目前港漂自由職業~
🥳來自中國東北的小妞兒,在世界各地生活
人大社會學畢業,先後在字節、b站工作
目前港漂自由職業~
Відео
本地人回哈爾濱裝遊客,是什麽體驗?哈爾濱VLOG(上)TRIP IN HARBIN
Переглядів 560Місяць тому
本地人回哈爾濱裝遊客,是什麽體驗?哈爾濱VLOG(上)TRIP IN HARBIN
韓國到底是一個綜藝,還是一個國家?韓國普通白領、中產家庭60年變遷史
Переглядів 25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最近韓國高層非常動蕩,你是否好奇,除了上層和財閥之外,韓國中產家庭、普通白領又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竹竹的社會學經典領讀系列,本期分享《特權與焦慮》,一個視頻理清韓國中產變化60年。 p.s.:韓國官方統計數據裏對中產的定義采用的是經合組織的標準,即收入在「中位數的50%~150% 之間的人群」
不上網的日子裏,我在讀什麽書?給不喜歡上網吵架的朋友,推薦幾本書|社會學書單|SOCIOLOGY BOOKLIST
Переглядів 656Місяць тому
不上網的日子裏,我在讀什麽書?給不喜歡上網吵架的朋友,推薦幾本書|社會學書單|SOCIOLOGY BOOKLIST
八年前「選川普還不如選狗」,八年後「我是川普的好小弟」,美國副總統萬斯的雙面人生
Переглядів 7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特朗普要面對的,是什麽樣的美國社會? 從直言「選川普還不如選狗」,到全力輔佐川普殺回白宮,變色龍一樣左右逢源的副總統萬斯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本自傳揭開美國底層與精英的雙重秘密。
年輕主婦,因何發瘋|黃聖依的痛苦、諾貝爾文學奬《素食者》,都是寫給女孩的寓言
Переглядів 744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最近看了兩本書,一本是社科新書《情緒價値》,一本是今年諾奬得主韓江的代表作《素食者》 看到大家討論楊子和黃聖依在綜藝裏的表現,讓我覺得處處都對應著這兩本書寫的內容。 有感而發,把這兩本書推薦給大家~
中國女學者七年硬核調研,揭秘外賣員背後隱身的算法與資本
Переглядів 923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看完《逆行人生》,聊聊電影背後的冰山。 電影到底是消費苦難的爛片,還是現實主義佳作? 不妨看看和外賣員、算法、平臺相關的社科研究。 中國社科院女學者孫萍自2017年開始跟蹤調研外賣員群體,如今已有七年。 經過不到10年的時間,中國線上定外賣的人數超過了5億;如果將不同平臺的數據加總,中國的外賣騎手已經超過了1000萬。 這些豐富的資料成為了孫萍研究的基礎。同時,也正如她所說,騎手的故事不應該被這些數字簡化。 這期視頻,一起看看她的《過渡勞動》。在這本書裏,她想要展示的,是勞動過程以外騎手的真實生活,是騎手完整的生命故事,是每個普通人的生命體驗。 希望更多人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外賣員這個行業的真實現狀。
混跡黑幫近十年?「流氓社會學家」的傳奇經歷!
Переглядів 13 тис.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hello大家好,我是竹竹~這是 社會學「臥底」系列的第三期。 被黑幫堵在樓梯間的社會學家叫素德·文卡特斯, 一個印度裔美國人。在樓梯間被黑幫拿槍指著的時候,他還只是芝加哥大學一個懵懂莽撞的社會學博士新生。 在下期視頻裏,我會講述素德和黑幫共同生活近十年後有哪些研究發現。真實的黑幫到底和《教父》裏演的一不一樣。 這期視頻,則會更多聚焦於這位社會學家本身 他有什麽能力可以讓黑幫老大允許他相伴左右?他如何處理研究倫理和法律問題?這麽高難度的研究,在技術上是怎麽實現的?
社會學臥底系列第二期:港大女博士臥底直播,揭秘女主播的「絕望勞動」!
Переглядів 13 тис.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網絡女主播現實裏是什麼樣的人?主播和榜壹大哥是什麼關系?為什麼會有人壹擲千金給主播刷禮物? 這些問題如果去問直播業內的人,很可能換來的是閉口不言。 為了找到真相,港大博士王怡霖簽約了壹家直播公會,自己去做了六個月秀場女主播。 社會學裏有很多類似的研究,說是“臥底”其實是便於傳播,專業術語叫「參與式觀察」或者「民族誌」。 受到學術倫理的約束,理論上是不應該向被調查者隱瞞自己身份的,這點跟臥底不同。但在實踐裏,因為往往研究的是外人不易接觸的群體,時刻需要隨機應變,所以也確實充滿了「臥底」般的驚險與艱辛。 但這些研究往往只在學術領域有影響,普通大眾可能聞所未聞。 從這期開始,我決定把這些研究做成壹個系列視頻,講述社會學者們以學術視角,“臥底”各行各業,體察世間百態的傳奇故事。
想了解社會學?推薦七本書,無痛入門!
Переглядів 1,5 тис.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hello大家!又是一期被催更的社會學入門視頻。 兩三年前我曾經出過兩期,這次整合了一些新出版的書,並且根據我兩年社會學自媒體的經驗,整理了一份新的,適合各年齡段愛好者的0基礎書單~ 包含大眾讀物、教材類讀物、經驗研究/民族誌案例 希望你有愉快的閱讀體驗~
當女社會學家去做超模...臥底兩年,揭露模特行業殘酷真相!|社會學經典:《美麗的標價》
Переглядів 143 тис.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當女社會學家去做超模...臥底兩年,揭露模特行業殘酷真相!|社會學經典:《美麗的標價》
我國單身女性不能使用精子庫,背後原因是什麼?社會學經典領讀:《生育製度》
Переглядів 1,7 тис.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人為何要結婚、生子?親子關系為何總是讓人頭疼? 本期社會學經典領讀,我們一起來看費孝通《生育製度》。 很多如今互聯網上爭論不休的議題,都能從中受到啟發~
酒吧如何收割年輕女性?關於泡吧女的社會學研究
Переглядів 1,3 тис.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除了社會學經典領讀系列之外,我還會開啟一個更貼近當代生活的系列,把更多新的有趣的社會學研究,通過視頻分享給大家~ 本期書籍:《走進酒吧的年輕女性》 書裏有更多的分析層次,推薦閱讀~
中國人為什麽這麽講究「關系」?了解中國社會,從這本書開始!【社會學經典領讀01:《鄉土中國》】
Переглядів 2,1 тис.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中國人為什麽這麽講究「關系」?了解中國社會,從這本書開始!【社會學經典領讀01:《鄉土中國》】
哈爾濱冰雪融化了,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玩?這本八十年前的書,竟成了我的哈爾濱旅行指南!
Переглядів 215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哈爾濱冰雪融化了,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玩?這本八十年前的書,竟成了我的哈爾濱旅行指南!
香港文學散步,半日攻略:張愛玲、蕭紅、孫中山、許鞍華|香港大学、淺水灣、聖士提反|英記面家、 coffee academics
Переглядів 381Рік тому
香港文學散步,半日攻略:張愛玲、蕭紅、孫中山、許鞍華|香港大学、淺水灣、聖士提反|英記面家、 coffee academics
記得1985年本人入港大讀碩士時,學費是4,400港幣,住在Old Halls費用是5,500港幣一年。^_^
我是女的,我媽就是覺得全世界都欠她,你同情她就等著被她利用,怎麼解釋? 鍵盤女權最好來說服我 不然充其量你們也只是自我悲壯的反社會人格
这是上海熏鱼
韩国民主化运动不也是重要一环嘛 不然怎么有后来那些..
韩国中产变迁就是都整容了
感谢博主的分享,讲的很好,逻辑清晰,我以前读这本书时候其他的都忘记了只记住一个差序格局。另外有一些点想跟你探讨探讨。 1.我比较想知道,博主对《乡土中国》这本书有什么批评?毕竟我们读书,做节目分享,我觉得有很重要的角度是批判性地回应文本。博主在解读和逻辑梳理方面都很好,但我没看到太多批判的点。 2.费孝通的论述我听下来与其说是社会学的,倒更像人类学的。当然我们都知道他的导师是马林诺夫斯基,但我在这里面听出来了很多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影子,也就是施特劳斯以后的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转向。因为很明显「乡土中国」对于费孝通来说变成了一个田野,一个离现代文明远去的,或前现代乌托邦。这些是结构主义人类学当中对非西方他者好奇的基本前提。 3.既然如此,我在「共时性」这个问题上想打一个问号,就是他的田野是在什么时期做的?我倒是很好奇。因为「乡土中国」里的人类学描述,跟我在中国现代文学里的读到的图景完全不一样。当然,有人可以说文学是城市的,而田野是乡村的。但我想问的就是,肥在做田野的时候社会结构是否依然还是如他所描述的那样。毕竟,我们可以从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里看到,文学体制在晚清小说里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体现了在晚清的现实中「感觉结构」的变化。那么,既然晚清的社会都有巨变,更不用说五四,为什么《乡土中国》里的描写是那么静态的,似乎完全没有遭遇中国近代史的冲击。这我是好奇的。 4.此外,差距格局的涟漪我认为也得历史化的理解,不然很容易陷入本质主义中。把中国人的关系本质化为差距格局,而西方人就是火柴棒。这种理论上确实还是有普遍化的嫌疑。
既不是综艺,也不是国家,是一个笑话哈哈哈哈
🌟 奢华陪伴,尊贵享受 💫 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的 🤒😀😵😋🤔🥰
韩国近20年的基督徒数量应该超过佛教徒了吧??
非常棒的影片,但感覺中產階級的消失也同時發身在此刻的台灣,謝謝博主精闢的解說~
這非常有趣!兄弟們找小妹妹上課的請看這,一定会有你想要的!🤘🤘🤘
128也不便宜
还有十天就要回哈尔滨了 13年没回去过冬天了 我也打算这么干😂 这行程绝了 我也是打算第一天就去好百客 小时候的记忆里这个地方就是美食的代名词❤ 好百科的原味打糕和糖醋排骨真是绝了 一定要尝一下 知音酒楼也是我妈妈喜欢的餐厅
期待老乡回家快乐~
“中产阶级”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这群人普遍并未拥有生产资料,本质上还是无产阶级。所以,称他们为“中产阶层”或“中产层”没毛病。
黄圣依一直留在杨子身边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为了财富,选择离婚也会有财产分割吧,况且黄圣依作为比较知名的演员,应该能独立过上不错的生活。
他是不是真正的支持并认同川普,还是违背内心所想更多地为了累积政治资本而向川普迅速靠拢,这点真不好判断。但一个人的政治认知与观点确实会随着阅历的增长、相关知识的累积而有所变化。
在一个重理轻文的社会,你的分享更加彰显了文科存在的必要性 --- 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做内容的~
經典蛋堡好像是大號的車輪餅啊 哈爾濱感覺比我10月去廣州好吃好玩多了,但對台灣人來說零下20度是要到大型冷凍肩或停屍間才會體驗到的
外面是面糊,里面包着的有一个鸡蛋,还有肉馅~
@@zhuzhubfx 後面一點看到打開來吃的樣子。讓我想到麥當勞早餐那個滿福堡,但看起來更大更好吃!
太短拉!
哈哈还有下期~
香港法律,行之有效。 請妳們大陸婦女不要挑起事端。
这些女人90%都是大陸来的,不是本土人,
抱歉,每每看到中國人點評外國時政,我都覺得滑稽!
看到她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来句“极端反共人士”,蛮可笑的
@@Yamamotoma 因为她知道油管上中文网络生态就是骂共产党是政治正确
你的这番言论暴露出你的小丑身份,朝自己饭碗里吐痰不觉得丢脸吗?
你不滑稽,你做点视频传上来,不然与你口中所厌恶的有什么区别?
看见你我也觉得滑稽,哈哈
我去韓國旅遊覺得他們連外套都要追求整體性,就覺得韓國德比較文化非常的可怕,台灣也有類似的過程,但台灣人真的放鬆很多,至少不會好像湄跟上舅舅絕望。
這些現象都不是韓國獨有 台灣中國日本紐約泰國...這些地區都有啊!
汉江奇迹属于养猪阶段,然后进入美国爸爸的收割期
很喜歡你的節目,希望你越做越好😀
谢谢~🙏
😂匪谍 该杀 大韩民国是为了对付共产主义而诞生的国家 应该彻底从民族意识形态 删除仇日, 日韩一体 北韩不是同胞 这次是正确意识形态。平壤政权都能改掉民主认同。韩国应该修改民族认同中的仇日 ,改为对抗共产主义
韩国,一个普通人吃不起猪肉和水果的发达国家……
禮:內核是服從以權力和拳頭相關規矩?
视频质量高
这视频质量高
東亞全都是金字塔社會,迷信觀點是決定人生的是能力與努力;歐洲是偏橄欖社會,迷信觀點為決定人生的是運氣。這世界很難有絕對中立客觀這種事。這個還可以引用爆發戶與傳承超三代的人。超三代的,有閱歷的一群人會覺得自己是靠運氣的,而三代以下的多會覺得自己不靠運氣是能力與努力而成功的。例中國皇帝就公開罵孔乙己既無能又懶惰,而他的就是x二代,東亞各國與美國偏爆發戶,歐洲是超三代
中国原来也有门阀的 唐朝的时候被黄巢杀完了
殖人这么想很正常,他们否定现在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分配不公,本身是既得利益者也就是欧美精英对全世界穷人定的规则。否定民族自立和努力争取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倒果为因,将现在欧美的福利归咎于他们的政治制度,无视这个制度现在大面积的问题爆发呀。将自己的不幸归于运气,自发阻碍其他努力的民族,这种成功的殖民化物种用自己可笑的逻辑,落后的刻板印象,终日在网络秀他们的存在,证明自己的价值
主要还是阶级地位高低 西方的平庸人也能用拳头👊🏻逼着 “国家” 给他们生存权
壓縮現代性的概念好棒!謝謝分享 🙌🏻
谢谢 我也觉得这个概念尤其有启发性,接下来还会做一期关于「压缩现代性在家庭中的体现」的视频~
非常好的视频
謝謝你的分享!這份書單真的太優質了!
那張價格照片是多少年前的 現在都要500-700 大陸妹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尊享奢华私密服务,中高端外维性息~
這是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精彩文章:《絕望者之歌》:底層白人的「美國夢」與夢醒 By 黃郁書。 谷歌可以搜尋到。
感觉大家都很容易低估主妇这个身份对于女性心理的影响。每天都困于各种琐事,很容易让人感觉没什么自我价值。在职场上,你能够看到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接受的项目越来越大。但做家庭主妇,日复一日都是一样的活,也无所谓好和坏,再加上时刻会有和社会脱节的忧虑,着实会很难过。我人在欧洲。记得老婆生了老二之后,不再愿意回原来的行政岗位了,就说想当家庭主妇。因为我的工资确实还是够的,也没提反对意见。但我真的是看着我老婆从回了家之后,情绪一天天的低落了下去,每天都和我说,感觉就是每天忙得团团转,但好像又什么结果都没有。于是我就和她商量还是得出去干点什么。她和我一直对甜品感兴趣,就去了附近的一家蛋糕店开始学习。她真的是挺喜欢这个工作的,我看着她的笑容一天天回来了也很开心,除了最开始当了一阵小白鼠吃了一堆黑暗甜品。她每天努力的学习、考证,后来拿我们的积蓄自己开了一家蛋糕店。 现在生意不错,她时刻和我开玩笑说,已经够让我回家当家庭主夫了。我听着也就笑笑。 在东亚,当家庭主妇就更难了,因为你还有可能要面对很多蛋疼不理解的长辈,以及无休止的服从性测试。所以我是真心劝女性朋友们,尽可能不考虑去当家庭主妇,找一份真正的能充分发挥自己价值的事业,因为在家庭之前,你还有你自己的人生。
2016年的大选之后,西方世界(不止美国)去批评精英抛弃了底层大众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但就我作为一个没事要和工人打交道的德国工程师的亲身体会,你真的很难说被抛弃的底层是没有自身问题的。其实现在不能再说精英不知道底层的情况了----比如说很多美国大学的政治学系都开始研究美国的两极分化以及没有大学学历的选民了。相反,是这些天天批评精英的底层,很大程度上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那个美国一家独大、没有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就像大清一样,已经亡了。 trump的支持者很多都是工人,或者说是失去了之前体面工作的工人。我们从小受的社会主义教育会让我们本能觉得工人处于弱势地位,被资本家剥削,没有得到合理的待遇和保障。这个印象对于中国、印度、还有东南亚的劳工还算是准确的,但是欧美的工人绝对是不符合这种刻板印象的。只要是工厂没有倒闭,很多工人只要是一直熬年头,工资都可以熬得相当高,而且各项保险福利也都不会落下。这些方面稍微出了点问题,来一个罢工,或者搞个官司,都有可能把工厂搞的倾家荡产。 而且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止是一个分配问题,还有全球化残酷的竞争。工人拿高工资、好待遇没有问题,但他们也应该拿出对应的工作效率。现在很多欧美工厂的情况真的很类似于之前那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所描述的:欧美工人的工资是中国工人的几倍,但是效率、工作态度都不及中国工人。欧美的工程师整体的水平,最起码目前,还是比国内要好的,但是大家也经常有我们的队友,也就是工人们,实在带不动的无力感。在我博士毕业后工作的几年,时常看到比我预计低很多的效率和比我预计高很多的损耗眼前一黑。 之前技术优势比较大,所以在议价上有一定的主动权,这样高昂的生产人事成本还是可以负担的。但现在很多产业受到中国工厂的冲击太大了。即便西方市场还没有被攻占,在大陆市场的节节败退也是很痛的。就像前一段时间一个大众高层说的,“来自中国的支票不会再有了”, 而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工人的低效率和高福利开始压的工厂喘不过气了,被迫开始裁员、降薪,或者推迟涨工资的步伐。 而之前的很多工厂,尤其是在市场相对自由的工厂,早就已经因此倒下了。 所以,单纯说底层大众,尤其是工人,被社会抛弃是不全面的;他们也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国家,让国家难以在全球化的残酷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他们通过走向右翼让左派的精英反省,这自然是他们的政治权利。但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去反省反省自己呢?社会学告诉我们分析一个人的境遇不能离开社会,因此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可取;但与之同时,完全强调社会的影响,而不去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不客观的。 只能说,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群体是纯白或者纯黑的----大家都是灰色的。心里有这一点,或许很多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但应该能看得更开一点吧。
Very well made I like it Just grad from hku masters
他们两人有重要的共同点,他们很想改变美国。因为他们两非常清楚美国烂的根部在哪里。
我八年前對川普的印象也很差啊
人民官員最好不會變不敢變,可以永遠當皇帝
請學著不要去信奉政黨,要信奉自己的理想。
八年前「選川普還不如選狗」,八年後「我是川普的狗」
傻孩子 世上哪有忠誠。只有立場和利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變有什麼問題?為人民服務還是對黨忠誠?發現自己誤會對一個人的看法所以改變有什麼問題?
人家在事实面前进步了,你却没有吸收信息的能力。
《投名状》情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