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放過彼此吧!我年紀也大了。但堅決不跟小孩住。也不幫忙帶孫子。孩子大了,放手是必然的。只是主動與被動的差別而已。多愛自己、多照顧自己。曾經親密的親子關係。就當成美好的回憶。不當痴心父母,也不怨子女不孝。好好的吃、好好的睡、好好的玩。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是最實在的。
把養小孩的費用省下來,準備自己養老,是最可靠的。我沒生小孩,過得很舒服!😍😍
孩子的生活習慣真的和老人家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還是各自過日子,才是歲月靜好
Agree.
我們這代都已不想和公婆住,何況下一代,把錢和健康顧好,距離才有美感和和樂
同感
認同
距離產生美感
就你最中肯,這才是實話,而不是被傳統綁架
假設:多付點給幫忙我們的外勞(如給約定好的金額與三節,其實就不用自己煮等..)住在一起不一定有大磨插)
我46班次,我同學聽說兒子帶女朋友回來住祇因為可省下房貸,她為此事煩到好幾天睡不着覺,因為不曉得該如何相處。現在年輕人流行晚婚,不婚,我現在最大願望身體健康,求一個好死;在世時,照顧好老伴,天天斷捨離,不要去麻煩晚輩,就這樣過完一生。
豁達的人生觀😂
孩子帶女友入住,第一拒絕,第二若同意就收取費用!孩子不同意付費那就不要搬進來。
@@chrischen1948 假如不喜歡,就找個理由拒絕,重要是自己是否覺得願意;接受也要先跟兒子討論一下往後分工和是否需要分攤費用,到底開銷是會增加🤔 提供參考,現在為人父母真為難😰
@@chrischen1948 認同
其實我也是當婆婆的人但我非常贊成我兒媳他們一家四口搬去自己買的房子住,當兒子跟我講要帶我去看新房時我非常驚訝然後看過房子之後我對兒子說:你真的好棒哦有能力買房子了而且離原住的老家很近兩個孫子就在老家前面的學校上學,放學了就回到老家寫功課洗澡肚子餓了想吃什麼食物都很方便由於媳婦是公務人員也都自己開車上班,兒媳買房是小倆口商量好的我這個當婆婆的沒有金錢資助但是我幫新家裝了所有的冷氣當作賀禮送給兒媳。
你很棒,也有福氣!
很奉的安排 不疏离也亲近各大欢喜
現代的老人觀念和想法都差不多,非常認同不要住在一起。
我們4、5年級這代,大都不想麻煩孩子們,自己過好就可,早點規劃好養老生活較重要!
跟子女同住別指望他們照顧你,不給你添麻煩讓你受氣就阿彌陀佛
對找自己老的尊嚴空間求個好死
不要住在ㄧ起,彼此生活不干擾
我認為今天說的這個觀念已經很普遍了吧我是52年次 我們四五六年級生 可能是最棒的一個年代能夠照顧上一代、體貼下一代人更能獨立照顧好自己的晚年
其實是那個年代的生活,這就是我們那個年代家庭家人互相扶持的情形!現在的年輕人如果生活OK,自己搬出去住也是好!我們照顧上一代,體貼下一代、自己這一代,就要告訴自己要好好照顧自己晚年!那也要有深深荷包!唉講都比較好,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好棒?我覺得我們這一代的人比較悲情!😂😂😂。除非金錢充裕家庭非常和諧。不然真的很難。並不是要一定跟孩子住的問題、是照顧之後體貼之後,的付出之後,自己的退休金完全是低門檻啊!我每次到醫院的時候就會看到領悟到,某些老人真的是晚景淒涼,行動不便步履躝跚、護理師都會詢問有家人陪同嗎?老人家搖搖頭。這時候我心裡都會深深感到難過!
我的高中同學很有遠見,把房子買在爸媽家的對門,一碗湯的距離剛剛好!
老少習慣不同保持距離不要自做多情千萬不可同住
有距離才有美感
一碗湯的距離是相對比較合適的和孩子居住的模式。而老人家最重要的是伴,不限於配偶和兒孫,而是要有一群屬於自己的的社交圈的伴,一起笑笑罵罵哭哭叫叫,日子更好過😂
因為觀念不同、教育觀念不同、處理方式不同、還是不要住在一起!我也是母親,也當了外婆,我在4/27已經提早慶祝母親節了!現在電話聯絡很方便要吃飯的時候再聯絡
兒子要結婚時我問他要住家或住外面?他說住家裡我說那你要補貼家用丶他補貼l萬元😂住了三年多自己買房搬出去😂我覺得很好雙方都自由😂幫帶了三年孫😂帶了2年多就搬出去了丶倆老輪流去帶到三歲😂我兩日老公三日假日夫妻自己帶😂雖然有點累但也是甜蜜的負擔🎉❤😂
住同一個社區就好了,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又可以彼此支援
我同事的婆婆常過來澆花,後來她回娘家借錢,搬更遠!
@@tiffinywang8983這種媳婦,搬越遠越好😂
我年輕時賺的 薪資全部交給父母、完全沒零用錢、結婚租屋3年、老公同事介紹一間房屋賣的價位不算貴、我回娘家開口想先借頭期款、會標會錢還頭期款、被直接拒絕了、我以後決不在開口向娘家借錢、27貸款買第一間房屋、不到50歲時就靠繳貸款又買了幾間、不到55歲時貸款全部還清、現在58歲我跟老公都沒在工作了、這幾年房價高已經把多餘的房屋都賣出、只留一間自住。我現在的生活過得比娘家還好。
人在的時候都會有爭執跟芥蒂,等到人不在了才會思念跟惋惜,把握當下吧、一家人能在一起才是幸福!珍惜身邊的人凡事換個意念換個別人的角度想一下就好,祝大家母親節快樂❤謝謝章哥的分享👍
尊重老幼
年紀大了身体健康不麻煩年輕人不住一起生活不互相干擾最好,如果還能幫忙接送孫子孫女打理晚餐後就回自己的窩更好,不要管年輕的家庭生活大家就能相安無事。
"果還能幫忙接送孫子孫女打理晚餐後就回自己的窩更好" NO
好像做褓姆,😂
將自己燃燒怠盡,小孩也不一定會心存感激,何不辛苦一輩子了,剩下的時間好好善待自己
能幫才幫接送可以煮飯大可不必!
不要把公婆當保母傭人
每個家庭情況不同,這是家人的生活習慣問題!心存愛與包容,責任與義務盡力去做好,必竟:家和萬事興呀!
古語說一個廚房容不下2個女人。同理一個大門內不要有2個家庭 。固定聚聚互相關心 感情會更好
孝親費真的是應該廢除的悪習,除非是父母真的需要靠這筆錢過日子。
我覺得只要不打擾彼此生活,看不慣別看嘴巴閉起來,還是可以一起生活,遇到事情還能互相照應,但很少長輩做的到,超愛管
講得非常好,年輕人同老人家有代溝,距離產生美。
大姊講的好 錢不要給小孩,小孩要靠自己,越來越多老人沒辦法跟年輕人住喔
但很多老人想著要晚輩幫忙,但卻又嫌孩子住在一起煩
不要,各自美好,有事再互相幫助就好了
因為跟公婆住過,婚前覺得一起住很好,但婚後一起過後,才知道非常不好.(傳統觀念壓在媳婦身上太多了,也互相影響,教養阻止、工作阻止就是管太寬了.)
傳統觀念造成媳婦要成家裡的罪人,所以各自美好是好的,分離感情會診惜.
有的老人家什麼事都要媳婦做,連二兒子家的4個孩子也都要帶到大兒子家照顧。大兒媳都不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婆婆還一天到晚嘮叨說: 我待妳就像女兒啊! 但是大媳婦所做的額外工作都是無酬的。老太太又因面子,不去跟二兒子或女兒住,所以婆婆、媳婦的關係都已破壞。 加上大兒子又是媽寶,大媳婦真的是痛苦。我真贊成兩代不要住在一起才能和樂!
我堅決不和兒孫同住靠太近了彼此看不順眼
有些父母很會制造問題給小孩小孩若反抗,父母就強壓以不孝名義去指責這種父母最糟糕離越遠越好
這年代還在要求別人孝順的,真的是可惡至極,父母該負起責任自己存錢養老,孝順這個詞該消失了
哎,心有戚戚焉😢
謝謝章大哥的分享,說的很好!期望大家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不要麻煩到下一代這樣就太完美了!❤❤❤
時代真的不一樣了,怎麼自在就怎麼生活,孩子媳婦如果還有點良心能盡本份孝道是老人家的福氣,而老人家也不要仗著自己是長輩就干涉太多。不諱言的老人家的確是需要有養老金在身邊的。錢是能做面子也方便做事的。
現代的年輕人生活習慣和長輩不同、住在一起容易發生不愉快的事能不住一起就不住在一起、各自獨立更好、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大家還是要有心理準備喔!章新老師分享的很正確👍
跟章新聊天的大姊們,都是生活的智者
老了退休首先要有老本、説白了要有錢,至於一起住或自己住都不成問題。
😅😅😅😅
ㄈㄈ
這句話最實在!
會賺錢存錢真的很重要、老年生活過的有自尊
去年我也當了婆婆,發現媳婦總是跟我有點距離,媳婦一直想要獨力有自己的家,我也幫他們買了房,我感觸很深,娶了媳婦,少了兒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論我多麽努力想拉近媳婦的距離,似乎成果很有限
跟妳秀秀,妳是非常好的婆婆,出錢出力就為討好兒子媳婦,剩下的錢剩下的愛就用在自己身上吧,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自由自在,一起住的話光家事三餐就夠忙了,希望妳能換個想法開心過生活,我沒有女兒,不久後我也會面臨跟妳相同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加油開心吧!
是的,真的有这个感觉--娶了媳妇,没了儿子。孝顺父母的媳妇就是领着你的儿子有空就往娘家跑!
當朋友,給空間!
環境許可,不要住一起比較好
距離產生美感不錯👍但老人走掉一個後應該接到一起住,雖然生活習慣不同,如果請個看護照顧,過到好心人還好,電視上經常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鄰居乾脆放在養護中心😅⋯⋯我覺得這樣不太好⋯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怎麼過的⋯
在美國假如小孩房子後院可以的話加蓋一房一廳一衛可以就近照顧但各有空間!在台灣假如負擔的起在兒女家附近買一個小房子有一樣的效果而且各有生活!寄人籬下真的很難!所以當父母的得存錢才能買個小房子在兒女附近!生活習慣和愛好不同!
章老弟,世代不同啦,跟子女相處,要有距離才有親情,這是真理!76歲的老哥給你的大實話。
有能力的孩子就會搬出去,麻煩的是,沒能力的孩子不得已還要跟父母一起住~父母也無法選擇
或是爸媽幫忙買房,那搬出去也不是難事
以前都是父母都走了子女才分的到財產如分的不妥當子女会翻臉互打官司,我的想法是本身有能力就幫襯一下子女但前提倆老的养老金要預留下來保身
章新記憶力真的不錯,換成是我倒完垃圾回來要說什麼,剛才說到哪裡了😂😂😂😂😂
你說出我們的心聲,謝謝你其中酸甜苦辣,甘苦誰人知!
哥講的實在!真心覺得不用用‘不孝’來自我或被他人情感勒索!把自己當人好好對待,該放假放假,別人才會也把照顧者當人看。
言之有理!
感謝分析😊
住附近為最佳...@@
最好別住的太近!最好保持距離!像開車一樣!不要碰到i撞到。
二個不同家庭要有點距離,彼此的關係才能能夠長長久久。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這叫人性。切記啊!除非你沒有地方住或是沒有錢。
要身體力行做孩子榜樣!從小孩子帶孩看我們如和長輩們生活!也從不要求孩子孝順等等!
祝福你們ㄧ家平安健康!也祝福母親節快樂❤
跟老伴過,就好了,沒辦,就自己一個人,別把生活複雜化
我也覺得不要住在一起,這樣子有空間,個自生活,偶爾聚聚,這樣子就好
章新👏👏👏👍👍👍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問題,有人有自己的興趣,有人沒有;有人能獨居,有人不行;有人容易憂鬱,有人比較開朗;有人經濟能力夠,有人經濟能力差;有人身體不好,有人身體硬朗;所以要看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但是,早點規畫老年生活是好的,你可以有比較多的選項。最好是身體維持好,錢賺夠,自己有自己的興趣,能獨居,能自得其樂。去住養生村。
買房子在公婆家附近每週末帶小孩回去給長輩玩,大家都開心
說的是年紀相仿正是心裡想的喔!
要存好老本顧好身體,我認為是自己住比較好!但我娘家媽媽老了而且需有人照顧(兩個兒子),還好小兒子願意照顧老媽由其他四位子女每月平均孝親費給小弟,三個女兒都很感恩小弟跟弟媳!有時不是老人願不願意而是需要有照顧者時卻有人不願意分攤責任!勸大家顧好老本別先全部分給兒子😂
年老了有住有吃有穿還奢求什麼543的自尋麻煩的事。烦惱的事。不論與小孩同住。就放手不用去管去憂慮了。人生相當的無常。還是過著有住有吃有穿自由的平淡知足簡單的日子才是最重要。唸佛吧。
放手,自由
不得已的話,只能住一起。只要有選擇,不要綁一塊!
真的,說得好,有的時候是不得不的選擇
虽然自己还未婚 ,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可以 ,还是别跟已婚孩子一起住 。有句话 ,相处容易 ,同住难 。毕竟 ,当相处时间长了 ,就会显露出不一样的个性而产生矛盾冲突。。。😅
說的真是貼切喔~
兩代代溝真的很大
住台灣2年半,我也喜歡自己一個人住😁😁😁自由自在😄😄😄
真的分開才會親
當然幸福啦!心要寬體要胖(不能肥胖)!
千萬別跟小孩住
可以住附近千萬不要住一起,
完全認同
生活習慣觀念想法不同,住同個社區不同間彼此不干擾,好處是有事不需花太多交通時間
“小孩”也不想和父母住呀,彼此彼此。
也就是有2/3的老人是与孩子同住的,也就很多了!❤❤❤❤
这个兄弟两个的故事就和我一样啊😂
我姊自從把前婆婆接來一起住後,和我前姊夫沒多久就離婚了!之前分別住在台北高雄時婆媳關係可好的勒!
看開
👍🏻👍🏻👍🏻👏👏👏
是,有道理。
跟父母不好溝通,礙於錢(現實)才會ㄧ起住,
也不要每週末都叫小孩回來吃飯,我最討厭這樣的長輩,兒子媳婦有自己的社交圈,如果每週可以回來,代表他混的不好,而且媳婦也有 娘家親戚要來往
對阿老人別自作多情我就是顧好自已健康求個好死
有道理
到了一定的年齡層,可考慮將資產信託;另,別忘了立下有效的遺囑。至於已婚子女,與長輩就各住各的,大家都相安無事。就如貓媽媽生完貓寶寶,那些貓仔多半也都會被人賣掉或送掉,有牠們自己的新飼主,新生活。🔳長輩盡力顧好自己的健康,也準備好自己的養老金(扣除自己住的房子,存足3000萬,或許足夠「單身一個人」的養老了),不讓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就已經很不錯了。別指望子女能回饋長輩什麼,他們能不啃老,自己努力工作就行了。至於婚不婚,或生不生,是他們的自由,長輩莫干預。
請問三千萬養老金要如何花光?
@@chichianglee6532 ✒️癌症有些用藥需自費100~200萬,免疫療法、標靶治療...收費不等,但金額都驚人。✒️住院單人房一日約7000元,外加看護費一天就上萬元。長時間住院治療,幾個療程下來,數百萬元跑不掉;✒️若在宅請「台籍」看護照顧,一個月9萬元。再加上尿褲、營養品等,一年要支付上百萬,10年就上千萬。✒️生活能自理,可住高級的養生村。有些需保證金700萬元,另月付10萬元。住個20年就要支付2400萬。🧿3000萬,沒有您想像中的那麼好用。✔️但已預備好就無須掛心了!
不住在ㄧ起我認同,那可以不幫忙帶小孩嗎?既然要保有各自的生活空間,那麼父母退休後還要幫忙帶小孩,是否又剝奪了老人家的時間呢?
如果真的需要幫忙帶小孩,兒女應該給父母一些金錢輔助。
住同一縣市兩公車站距離不要走路一下就到這個距離會好些😊
除非很有錢,可以有足夠的錢可以伺候小孩,否則不要跟小孩住
说得太好了 最理想住在近距离各自的单位里 保持大家的生活习惯 儿女的身边人是在从另一家廷生活中成长 生活习惯处世待人大不相同 即使年轻的同辈份人住在同一屋共处也未必能适应
我太爱我的小孩了,我要自己住或到高级老人院。
有同感
👏👏👏👍👍👍
互相學習各退一半,學習磨合。
含貽弄孫很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老人一個人獨居,大字四個叉,爽!!!😄😄😄又:“幸福的畫面”!?鏡花水月!🤣🤣🤣
可以站在好看ㄧ點的背景前講話嗎
我獨居會怕有一天徒然走了小孩要一星期以後才會知道
同感 與其說要等一星期以後才知道倒不如說要等到傳出屍臭味 等接到警察的通知才知道
不會天天打電話打個卡嗎?沒有電話就表示有問題了嘛!
老外有句話:Too close for comfort !
❤
“早給晚給,還是會留給小孩…”這是老人說的,但我不認同!我哥是個老實人,在理財上也有天份,我看著老人家死守著定存,30多年來始終認為“股票不能買”、“房價還會跌”…我都懶得管了!您以為錢最後還是會給小孩,沒必要急著處理。錯了!“沒有理財的知識,還要掌控資產的管理”。幸好小孩都很爭氣,靠自己也都安身立命。可惜了老人家辛苦大半生,資產只能一年年貶值。年紀大管不動了,說要給你…(您自己留著吧!)
自己管理自己的財務並沒有錯,子女若有成就應該要壯大自己財務,父母自然也會放心聽孩子的建議。
孩子婚後 我會尊重孩子和媳婦的決定我反而想分開住 生活習慣 作息不同分開住年輕人也自在條件許可 住附近 能有個互相照顧也不錯
還好,我沒生,沒煩惱,2代各不相干,各不相欠!
無解~
我決不和媳婦住,我都不想和婆婆住了。
其实,都是现代建筑惹的祸。现代建筑只为nuclear family而设计,不适合几代同堂。我们中国人住了几千年的四合院就是多代同堂的建筑,父母与成人子女做邻居就好,一个大门进门,然后各进各的家,相互有照应又各自独立。所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就买现代四合院、联体别墅或Duplex甚至Triplex home。这样就不是双输,而是双赢啦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結婚~要離開父母喔!!
跟兒女住,各有利弊,最好各自獨立生活會比較好
別住在一起吧!除非你習慣忍氣吞聲!老了,就很容易惹人嫌!
放過彼此吧!
我年紀也大了。
但堅決不跟小孩住。
也不幫忙帶孫子。
孩子大了,放手是必然的。
只是主動與被動的差別而已。
多愛自己、多照顧自己。
曾經親密的親子關係。
就當成美好的回憶。
不當痴心父母,也不怨子女不孝。
好好的吃、好好的睡、好好的玩。
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是最實在的。
把養小孩的費用省下來,準備自己養老,是最可靠的。我沒生小孩,過得很舒服!😍😍
孩子的生活習慣真的和老人家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還是各自過日子,才是歲月靜好
Agree.
我們這代都已不想和公婆住,何況下一代,把錢和健康顧好,距離才有美感和和樂
同感
認同
距離產生美感
就你最中肯,這才是實話,而不是被傳統綁架
假設:多付點給幫忙我們的外勞(如給約定好的金額與三節,其實就不用自己煮等..)住在一起不一定有大磨插)
我46班次,我同學聽說兒子帶女朋友回來住祇因為可省下房貸,她為此事煩到好幾天睡不着覺,因為不曉得該如何相處。現在年輕人流行晚婚,不婚,我現在最大願望身體健康,求一個好死;在世時,照顧好老伴,天天斷捨離,不要去麻煩晚輩,就這樣過完一生。
豁達的人生觀😂
孩子帶女友入住,第一拒絕,第二若同意就收取費用!孩子不同意付費那就不要搬進來。
@@chrischen1948 假如不喜歡,就找個理由拒絕,重要是自己是否覺得願意;接受也要先跟兒子討論一下往後分工和是否需要分攤費用,到底開銷是會增加🤔 提供參考,現在為人父母真為難😰
@@chrischen1948 認同
同感
其實我也是當婆婆的人但我非常贊成我兒媳他們一家四口搬去自己買的房子住,當兒子跟我講要帶我去看新房時我非常驚訝然後看過房子之後我對兒子說:你真的好棒哦有能力買房子了而且離原住的老家很近兩個孫子就在老家前面的學校上學,放學了就回到老家寫功課洗澡肚子餓了想吃什麼食物都很方便由於媳婦是公務人員也都自己開車上班,兒媳買房是小倆口商量好的我這個當婆婆的沒有金錢資助但是我幫新家裝了所有的冷氣當作賀禮送給兒媳。
你很棒,也有福氣!
很奉的安排 不疏离也亲近各大欢喜
現代的老人觀念和想法都差不多,非常認同不要住在一起。
我們4、5年級這代,大都不想麻煩孩子們,自己過好就可,早點規劃好養老生活較重要!
跟子女同住別指望他們照顧你,不給你添麻煩讓你受氣就阿彌陀佛
對找自己老的尊嚴空間求個好死
不要住在ㄧ起,彼此生活不干擾
我認為今天說的這個觀念已經很普遍了吧
我是52年次
我們四五六年級生 可能是最棒的一個年代
能夠照顧上一代、體貼下一代人
更能獨立照顧好自己的晚年
其實是那個年代的生活,這就是我們那個年代家庭家人互相扶持的情形!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生活OK,自己搬出去住也是好!
我們照顧上一代,體貼下一代、自己這一代,就要告訴自己要好好照顧自己晚年!那也要有深深荷包!
唉講都比較好,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
好棒?我覺得我們這一代的人比較悲情!😂😂😂。除非金錢充裕家庭非常和諧。不然真的很難。
並不是要一定跟孩子住的問題、是照顧之後體貼之後,的付出之後,自己的退休金完全是低門檻啊!
我每次到醫院的時候就會看到領悟到,某些老人真的是晚景淒涼,行動不便步履躝跚、護理師都會詢問有家人陪同嗎?
老人家搖搖頭。這時候我心裡都會深深感到難過!
我的高中同學很有遠見,把房子買在爸媽家的對門,一碗湯的距離剛剛好!
老少習慣不同保持距離不要自做多情千萬不可同住
有距離才有美感
一碗湯的距離是相對比較合適的和孩子居住的模式。而老人家最重要的是伴,不限於配偶和兒孫,而是要有一群屬於自己的的社交圈的伴,一起笑笑罵罵哭哭叫叫,日子更好過😂
因為觀念不同、
教育觀念不同、
處理方式不同、
還是不要住在一起!
我也是母親,也當了外婆,
我在4/27已經提早慶祝母親節了!
現在電話聯絡很方便
要吃飯的時候
再聯絡
兒子要結婚時我問他要住家或住外面?他說住家裡我說那你要補貼家用丶他補貼l萬元😂住了三年多自己買房搬出去😂我覺得很好雙方都自由😂幫帶了三年孫😂帶了2年多就搬出去了丶倆老輪流去帶到三歲😂我兩日老公三日假日夫妻自己帶😂雖然有點累但也是甜蜜的負擔🎉❤😂
住同一個社區就好了,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又可以彼此支援
我同事的婆婆常過來澆花,後來她回娘家借錢,搬更遠!
@@tiffinywang8983
這種媳婦,搬越遠越好😂
我年輕時賺的 薪資全部交給父母、完全沒零用錢、結婚租屋3年、老公同事介紹一間房屋賣的價位不算貴、我回娘家開口想先借頭期款、會標會錢還頭期款、被直接拒絕了、我以後決不在開口向娘家借錢、27貸款買第一間房屋、不到50歲時就靠繳貸款又買了幾間、不到55歲時貸款全部還清、現在58歲我跟老公都沒在工作了、這幾年房價高已經把多餘的房屋都賣出、只留一間自住。我現在的生活過得比娘家還好。
人在的時候都會有爭執跟芥蒂,等到人不在了才會思念跟惋惜,把握當下吧、一家人能在一起才是幸福!珍惜身邊的人凡事換個意念換個別人的角度想一下就好,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謝謝章哥的分享👍
尊重老幼
年紀大了身体健康不麻煩年輕人不住一起生活不互相干擾最好,如果還能幫忙接送孫子孫女打理晚餐後就回自己的窩更好,不要管年輕的家庭生活大家就能相安無事。
"果還能幫忙接送孫子孫女打理晚餐後就回自己的窩更好" NO
好像做褓姆,😂
將自己燃燒怠盡,小孩也不一定會心存感激,何不辛苦一輩子了,剩下的時間好好善待自己
能幫才幫接送可以煮飯大可不必!
不要把公婆當保母傭人
每個家庭情況不同,這是家人的生活習慣問題!心存愛與包容,責任與義務盡力去做好,必竟:家和萬事興呀!
古語說一個廚房容不下2個女人。同理一個大門內不要有2個家庭 。固定聚聚互相關心 感情會更好
孝親費真的是應該廢除的悪習,除非是父母真的需要靠這筆錢過日子。
我覺得只要不打擾彼此生活,看不慣別看嘴巴閉起來,還是可以一起生活,遇到事情還能互相照應,但很少長輩做的到,超愛管
講得非常好,年輕人同老人家有代溝,距離產生美。
大姊講的好 錢不要給小孩,小孩要靠自己,越來越多老人沒辦法跟年輕人住喔
但很多老人想著要晚輩幫忙,但卻又嫌孩子住在一起煩
不要,各自美好,有事再互相幫助就好了
因為跟公婆住過,婚前覺得一起住很好,但婚後一起過後,才知道非常不好.
(傳統觀念壓在媳婦身上太多了,也互相影響,教養阻止、工作阻止就是管太寬了.)
傳統觀念造成媳婦要成家裡的罪人,所以各自美好是好的,分離感情會診惜.
有的老人家什麼事都要媳婦做,連二兒子家的4個孩子也都要帶到大兒子家照顧。大兒媳都不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婆婆還一天到晚嘮叨說: 我待妳就像女兒啊! 但是大媳婦所做的額外工作都是無酬的。老太太又因面子,不去跟二兒子或女兒住,所以婆婆、媳婦的關係都已破壞。 加上大兒子又是媽寶,大媳婦真的是痛苦。
我真贊成兩代不要住在一起才能和樂!
我堅決不和兒孫同住
靠太近了彼此看不順眼
有些父母很會制造問題給小孩
小孩若反抗,父母就強壓以不孝名義去指責
這種父母最糟糕
離越遠越好
這年代還在要求別人孝順的,真的是可惡至極,父母該負起責任自己存錢養老,孝順這個詞該消失了
哎,心有戚戚焉😢
謝謝章大哥的分享,說的很好!期望大家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不要麻煩到下一代這樣就太完美了!❤❤❤
時代真的不一樣了,怎麼自在就怎麼生活,孩子媳婦如果還有點良心能盡本份孝道是老人家的福氣,而老人家也不要仗著自己是長輩就干涉太多。不諱言的老人家的確是需要有養老金在身邊的。錢是能做面子也方便做事的。
現代的年輕人生活習慣和長輩不同、住在一起容易發生不愉快的事能不住一起就不住在一起、各自獨立更好、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大家還是要有心理準備喔!章新老師分享的很正確👍
跟章新聊天的大姊們,都是生活的智者
老了退休首先要有老本、説白了要有錢,至於一起住或自己住都不成問題。
😅😅😅😅
ㄈㄈ
這句話最實在!
會賺錢存錢真的很重要、老年生活過的有自尊
去年我也當了婆婆,發現媳婦總是跟我有點距離,媳婦一直想要獨力有自己的家,我也幫他們買了房,我感觸很深,娶了媳婦,少了兒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論我多麽努力想拉近媳婦的距離,似乎成果很有限
跟妳秀秀,妳是非常好的婆婆,出錢出力就為討好兒子媳婦,剩下的錢剩下的愛就用在自己身上吧,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自由自在,一起住的話光家事三餐就夠忙了,希望妳能換個想法開心過生活,我沒有女兒,不久後我也會面臨跟妳相同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加油開心吧!
是的,真的有这个感觉--娶了媳妇,没了儿子。孝顺父母的媳妇就是领着你的儿子有空就往娘家跑!
當朋友,給空間!
環境許可,不要住一起比較好
距離產生美感不錯👍但老人走掉一個後應該接到一起住,雖然生活習慣不同,如果請個看護照顧,過到好心人還好,電視上經常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鄰居乾脆放在養護中心😅⋯⋯我覺得這樣不太好⋯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怎麼過的⋯
在美國假如小孩房子後院可以的話加蓋一房一廳一衛可以就近照顧但各有空間!在台灣假如負擔的起在兒女家附近買一個小房子有一樣的效果而且各有生活!寄人籬下真的很難!所以當父母的得存錢才能買個小房子在兒女附近!生活習慣和愛好不同!
章老弟,世代不同啦,跟子女相處,要有距離才有親情,這是真理!76歲的老哥給你的大實話。
有能力的孩子就會搬出去,麻煩的是,沒能力的孩子不得已還要跟父母一起住~父母也無法選擇
或是爸媽幫忙買房,那搬出去也不是難事
以前都是父母都走了子女才分的到財產如分的不妥當子女会翻臉互打官司,我的想法是本身有能力就幫襯一下子女但前提倆老的养老金要預留下來保身
章新記憶力真的不錯,換成是我倒完垃圾回來要說什麼,剛才說到哪裡了😂😂😂😂😂
你說出我們的心聲,謝謝你
其中酸甜苦辣,甘苦誰人知!
哥講的實在!
真心覺得不用用‘不孝’來自我或被他人情感勒索!把自己當人好好對待,該放假放假,別人才會也把照顧者當人看。
言之有理!
感謝分析😊
住附近為最佳...@@
最好別住的太近!最好保持距離!像開車一樣!不要碰到i撞到。
二個不同家庭要有點距離,彼此的關係才能能夠長長久久。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這叫人性。切記啊!除非你沒有地方住或是沒有錢。
要身體力行做孩子榜樣!從小孩子帶孩看我們如和長輩們生活!也從不要求孩子孝順等等!
祝福你們ㄧ家平安健康!也祝福母親節快樂❤
跟老伴過,就好了,沒辦,就自己一個人,別把生活複雜化
我也覺得不要住在一起,這樣子有空間,個自生活,偶爾聚聚,這樣子就好
章新👏👏👏👍👍👍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問題,有人有自己的興趣,有人沒有;有人能獨居,有人不行;有人容易憂鬱,有人比較開朗;有人經濟能力夠,有人經濟能力差;有人身體不好,有人身體硬朗;所以要看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但是,早點規畫老年生活是好的,你可以有比較多的選項。最好是身體維持好,錢賺夠,自己有自己的興趣,能獨居,能自得其樂。去住養生村。
買房子在公婆家附近每週末帶小孩回去給長輩玩,大家都開心
說的是
年紀相仿
正是心裡想的喔!
要存好老本顧好身體,我認為是自己住比較好!但我娘家媽媽老了而且需有人照顧(兩個兒子),還好小兒子願意照顧老媽由其他四位子女每月平均孝親費給小弟,三個女兒都很感恩小弟跟弟媳!有時不是老人願不願意而是需要有照顧者時卻有人不願意分攤責任!勸大家顧好老本別先全部分給兒子😂
年老了有住有吃有穿還奢求什麼543的自尋麻煩的事。烦惱的事。
不論與小孩同住。就放手不用去管去憂慮了。人生相當的無常。還是過著有住有吃有穿自由的平淡知足簡單的日子才是最重要。唸佛吧。
放手,自由
不得已的話,只能住一起。
只要有選擇,不要綁一塊!
真的,說得好,有的時候是不得不的選擇
虽然自己还未婚 ,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可以 ,还是别跟已婚孩子一起住 。有句话 ,相处容易 ,同住难 。毕竟 ,当相处时间长了 ,就会显露出不一样的个性而产生矛盾冲突。。。😅
說的真是貼切喔~
兩代代溝真的很大
住台灣2年半,我也喜歡自己一個人住😁😁😁自由自在😄😄😄
真的分開才會親
當然幸福啦!心要寬體要胖(不能肥胖)!
千萬別跟小孩住
可以住附近
千萬不要住一起,
完全認同
生活習慣觀念想法不同,住同個社區不同間彼此不干擾,好處是有事不需花太多交通時間
“小孩”也不想和父母住呀,彼此彼此。
也就是有2/3的老人是与孩子同住的,也就很多了!❤❤❤❤
这个兄弟两个的故事就和我一样啊😂
我姊自從把前婆婆接來一起住後,和我前姊夫沒多久就離婚了!之前分別住在台北高雄時婆媳關係可好的勒!
看開
👍🏻👍🏻👍🏻👏👏👏
是,有道理。
跟父母不好溝通,礙於錢(現實)才會ㄧ起住,
也不要每週末都叫小孩回來吃飯,我最討厭這樣的長輩,兒子媳婦有自己的社交圈,如果每週可以回來,代表他混的不好,而且媳婦也有 娘家親戚要來往
對阿老人別自作多情我就是顧好自已健康求個好死
有道理
到了一定的年齡層,可考慮將資產信託;另,別忘了立下有效的遺囑。
至於已婚子女,與長輩就各住各的,大家都相安無事。就如貓媽媽生完貓寶寶,那些貓仔多半也都會被人賣掉或送掉,有牠們自己的新飼主,新生活。
🔳長輩盡力顧好自己的健康,也準備好自己的養老金(扣除自己住的房子,存足3000萬,或許足夠「單身一個人」的養老了),不讓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就已經很不錯了。
別指望子女能回饋長輩什麼,他們能不啃老,自己努力工作就行了。至於婚不婚,或生不生,是他們的自由,長輩莫干預。
請問三千萬養老金要如何花光?
@@chichianglee6532 ✒️癌症有些用藥需自費100~200萬,免疫療法、標靶治療...收費不等,但金額都驚人。✒️住院單人房一日約7000元,外加看護費一天就上萬元。長時間住院治療,幾個療程下來,數百萬元跑不掉;✒️若在宅請「台籍」看護照顧,一個月9萬元。再加上尿褲、營養品等,一年要支付上百萬,10年就上千萬。✒️生活能自理,可住高級的養生村。有些需保證金700萬元,另月付10萬元。住個20年就要支付2400萬。🧿3000萬,沒有您想像中的那麼好用。✔️但已預備好就無須掛心了!
不住在ㄧ起我認同,那可以不幫忙帶小孩嗎?既然要保有各自的生活空間,那麼父母退休後還要幫忙帶小孩,是否又剝奪了老人家的時間呢?
如果真的需要幫忙帶小孩,兒女應該給父母一些金錢輔助。
住同一縣市
兩公車站距離
不要走路一下就到
這個距離會好些😊
除非很有錢,可以有足夠的錢可以伺候小孩,否則不要跟小孩住
说得太好了 最理想住在近距离各自的单位里 保持大家的生活习惯 儿女的身边人是在从另一家廷生活中成长 生活习惯处世待人大不相同 即使年轻的同辈份人住在同一屋共处也未必能适应
我太爱我的小孩了,我要自己住或到高级老人院。
有同感
👏👏👏👍👍👍
互相學習各退一半,學習磨合。
含貽弄孫很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老人一個人獨居,大字四個叉,爽!!!😄😄😄又:“幸福的畫面”!?鏡花水月!🤣🤣🤣
可以站在好看ㄧ點的背景前講話嗎
我獨居會怕有一天徒然走了小孩要一星期以後才會知道
同感 與其說要等一星期以後才知道倒不如說要等到傳出屍臭味 等接到警察的通知才知道
不會天天打電話打個卡嗎?沒有電話就表示有問題了嘛!
老外有句話:
Too close for comfort !
❤
“早給晚給,還是會留給小孩…”這是老人說的,但我不認同!
我哥是個老實人,在理財上也有天份,我看著老人家死守著定存,30多年來始終認為“股票不能買”、“房價還會跌”…我都懶得管了!
您以為錢最後還是會給小孩,沒必要急著處理。錯了!“沒有理財的知識,還要掌控資產的管理”。幸好小孩都很爭氣,靠自己也都安身立命。可惜了老人家辛苦大半生,資產只能一年年貶值。年紀大管不動了,說要給你…(您自己留著吧!)
自己管理自己的財務並沒有錯,子女若有成就應該要壯大自己財務,父母自然也會放心聽孩子的建議。
孩子婚後 我會尊重孩子和媳婦的決定
我反而想分開住 生活習慣 作息不同
分開住年輕人也自在
條件許可 住附近 能有個互相照顧也不錯
還好,我沒生,沒煩惱,2代各不相干,各不相欠!
無解~
我決不和媳婦住,我都不想和婆婆住了。
其实,都是现代建筑惹的祸。现代建筑只为nuclear family而设计,不适合几代同堂。我们中国人住了几千年的四合院就是多代同堂的建筑,父母与成人子女做邻居就好,一个大门进门,然后各进各的家,相互有照应又各自独立。所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就买现代四合院、联体别墅或Duplex甚至Triplex home。这样就不是双输,而是双赢啦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結婚~
要離開父母喔!!
跟兒女住,各有利弊,最好各自獨立生活會比較好
別住在一起吧!除非你習慣忍氣吞聲!老了,就很容易惹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