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06【鄧惠文時間】作者周慕姿談《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1 лют 2018
  • 主持人:鄧惠文
    來賓:作者 周慕姿
    主題:商周《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節目時間:週二 08:00pm-09: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18.02.06
    收藏好書:pse.is/GPM7J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 news98
    ▍線上收聽: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news98.page.link/play
    ▍UA-cam頻道: / news98radio
    ▍Podcast:news98radio.wixsite.com/news9...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96

  • @c.l.c.2024
    @c.l.c.2024 6 років тому +111

    這集我聽了三次,每次都仍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希望鄧醫師能多訪問同行的心理師,聽兩個都具有深厚的心理觀素養的人對話,真的很過癮也獲益良多

  • @JH-mg8ww
    @JH-mg8ww 4 роки тому +55

    末段說的真好...孩子不願意聽父母抱怨是因為孩子承載太多父母的情緒。

  • @user-kr5os5vc4d
    @user-kr5os5vc4d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真是太棒了這內容

  • @ching77312
    @ching77312 4 роки тому +10

    歷經兩段關係的失敗,才知道自己是因為不安全感毀掉...

  • @englishjh4537
    @englishjh4537 2 роки тому +1

    每次聽聽鄧醫師的節目都好小聲喔。好辛苦

  • @okawashen
    @okawashen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很棒的內容😊😊

  • @mogu168
    @mogu168 6 років тому +23

    如何練習不把對方的情緒背在身上?尤其是家人天天面對很難避免

  • @TheFebee123
    @TheFebee123 5 років тому +22

    這集真的讓心情舒坦許多
    聽著聽著卻委屈地哭了
    謝謝兩位醫師的救贖
    即使在許多關係還是很難有覺知,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正在出來、即使自己很糟糕這樣也是可以被接受的,我會慢慢練習,慢慢變好。再次謝謝鄧醫師,看了妳好多集廣播跟節目,好愛妳💗

  • @user-dn7og3ki9y
    @user-dn7og3ki9y 5 років тому +13

    謝謝這很棒的節目內容! 有些台灣一.二年級的老一輩父母, 對子女子孫們的情緒勒索, 真的很困擾的...

  • @annelee7450
    @annelee7450 2 роки тому +1

    作者的解讀,並非是普遍性,必須要小心討論家庭關係議題, 否則人類發展瓶頸。

  • @yichunkuo9974
    @yichunkuo9974 4 роки тому +2

    這集真的講得太好了,讚!!!

  • @vicky30912
    @vicky30912 6 років тому +4

    謝謝你們

    • @News98
      @News98  6 років тому

      也謝謝您的收聽~~^^

  • @user_0rizuchijoun0
    @user_0rizuchijoun0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謝謝!生命的課題 因此有了些 指引、依歸、空間喘口氣

  • @712maple
    @712maple 6 років тому +8

    終於等到這集!

  • @ysh3781
    @ysh3781 6 років тому +8

    謝謝這集的內容。。。

    • @News98
      @News98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也謝謝您的收聽~~^^

  • @annelee7450
    @annelee7450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不能以偏蓋全, 非理性思考是危險的!

  • @user-mz1jo8ix7n
    @user-mz1jo8ix7n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感恩
    唯有感恩與祝福。💐💐💐💐

  • @leekathy3951
    @leekathy3951 3 роки тому +3

    今天我發現了最真實且核新的價值觀 就是 一個人為什麼會痛苦 會迷失? 因為[不誠實]
    不誠實導致了期望錯誤 有了錯誤的歸因與判斷 然後陷入惡性循環 然後我認為陪伴或是給予愛 鼓勵包容 給他機會或希望 是沒有辦法幫助一個人變得誠實的
    因為誠實不是人的動力 慾望才是動力
    所以 能夠跳脫出來的人很少 尤其是 行善偏執是一股堅強的動力 像是: 上進心 成就感 幫助他人追求真理等等
    一個越自視純潔[付出]的人 越無法誠實客觀看待發生的事件 而會滿懷委屈 被情感蒙蔽
    說這些我只想說明 為啥我不是一個好的陪伴者
    因為[同理]的本質就是[幫別人誠實面對自己] 誠實地幫對方做情感辨視 才能夠一步步帶一個人整理自己的內在 安撫情緒 調適壓力 開始恢復理性思考 產生更深廣的觀察力與洞察 重新領悟
    那必須非常切中一個人的思維 跟他的感受 同時也必須在關係當中擁有信任的時候 才能發言
    但是 當一個人不想誠實面對自己 只想找人[包容]個時候
    不誠實 導致了"期望錯誤" 有了錯誤的歸因與錯誤的判斷 然後陷入惡性循環
    因為誠實不是人的動力 慾望才是 那是一種[測試] 跟 [控制]: 你是不是自己人?
    這種情況 我只想離開 你有聽過與人為善嗎? 我克服這一點 洞察更深沉的人性 大概就能開始當個 [陪伴者]了

  • @vivianwang2494
    @vivianwang2494 5 років тому

    有收获~

  • @sophieshen6886
    @sophieshen6886 4 роки тому +3

    很想鄧醫生多討論到 父母關係 及重男輕女對女兒的影響 謝謝🙏

  • @osttopetg7318
    @osttopetg7318 Рік тому +1

    聽了五分鐘。
    發現很客觀欸。
    我願意繼續聽下去。
    人與人的交流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而是要互相尊重包容理解。
    目前的感想,嗑完在說後續😁

  • @user-ve4gg8pw7v
    @user-ve4gg8pw7v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千金難買早聽到,現在接聽也不遲

  • @user-qs6sh4gd6q
    @user-qs6sh4gd6q 4 роки тому +1

    我聽到在結束一段關係時要循序漸進時,我其實蠻好奇怎麼樣做比較適當。因為有些人是死纏爛打型,你慢慢遠離他,對他冷淡,他會完全忽略,覺得還有希望,等到你表明時他又會難以理解

  • @ivoryfrank4412
    @ivoryfrank4412 6 років тому +24

    我知道 聽眾call in 本來就不是以經營節目為目的 ,他們大多也不是跟主持說話表演等的專業或業餘人士, 更準確來說大部分call in的人本來就是需要建議或是幫助的 ,但是 聽call in 大多都聽得好痛苦 , 真的希望 在還能控制的情況下,聽眾能多意識到 自己的講話時間跟組織內容 表達能力, 起碼稍微想過或是在電腦或紙上 稍微記下關鍵字幫助應該也不小 . 如果真的能真的是太好了太感謝了 事後如果自己或親朋好友聽到也比較舒服開心不難為情嘛 感恩的心

    • @icelin6281
      @icelin6281 6 років тому

      Ivory Frank ㄤㄞㄤ

    • @mollysheep4848
      @mollysheep4848 6 років тому +5

      真的...有時候不太了解某些人的腦袋結構...

    • @user-oi3lw9xq4t
      @user-oi3lw9xq4t 6 років тому

      都直接跳過

    • @lunapalmer8585
      @lunapalmer8585 6 років тому +3

      youtube的好處就是可以手動跳過難以忍受的部分 XD

  • @user-dm7xl6vr7p
    @user-dm7xl6vr7p 4 роки тому +7

    爹。娘。父親多多教小孩。教爹。女子有良心叫。娘。現在爸。父親變啞巴。媽。女人做牛做馬。叫媽。這是社會趨勢嗎?

  • @yuehwen99
    @yuehwen99 2 роки тому +1

    我知道自己缺乏安全感

  • @user-yuyu2024
    @user-yuyu2024 4 роки тому +3

    43:58 做個小標記💕想重複聽

  • @user-dm7xl6vr7p
    @user-dm7xl6vr7p 4 роки тому +1

    秘密越少。命越好。

  • @user-qo4rn9mt2n
    @user-qo4rn9mt2n 6 років тому

    用兩倍速聽 聽到17:56嚇一跳XDD

  • @qssx996
    @qssx996 3 роки тому +3

    台湾算好的,大陆才是正经的专业等级文化一百年,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完全合理化,完全释放一切上位者的私欲,任何时候都能遇到任何形式的勒索

  • @wunanyi
    @wunanyi Рік тому

    情緒勒索名詞是給親子關係中不想負責任的一個藉口,情緒勒索這書周慕資小姐是站在被勒索者角度寫的,是否也可以站在所謂勒索者角度的看法也寫一本書

  • @tomlee4580
    @tomlee4580 2 роки тому

    「不安全感」的來源之一,是否是在“人際疏離”環境下成長的「童年」,甚至延伸至「長大成人」之後...?社會「人際疏離」所造成的‘’問題‘’與‘’效應‘’是“既廣且深”?(人人猶如一座座孤島的時代,在無人知曉、無力孤寂之際?)
    「心理學」的專攻似乎在於“個人現象”or“兩人之間”,侷限在於“見樹不見林”;而「社會學」補足了這一點?‘’兼顧兩者‘’、“統整兩者”似乎才能對問題有個較為‘’完整‘’的「視野」與「了解」?

  • @osttopetg7318
    @osttopetg7318 Рік тому

    我完全不會打結😏

  • @qssx996
    @qssx996 3 роки тому +3

    其实一般你好好跟她说,只是你自己觉得是好好说,想找茬的人是可以攻击你的语气声调语言风格等一切,甚至你说话前的表情,这才是她们的真实反应吧。。这些人是不接受一切理性表述的

  • @user-dm7xl6vr7p
    @user-dm7xl6vr7p 4 роки тому +3

    人講道理。佔20%。狼不講道理。看位階。佔80%。排序很重要。

  • @user-nn3rp4bf7d
    @user-nn3rp4bf7d 5 років тому

    39:00

  • @qssx996
    @qssx996 3 роки тому

    话说这里讨论的精神核心就是普世价值啊

  • @user-dm7xl6vr7p
    @user-dm7xl6vr7p 4 роки тому

    阿凡達。處門世界。雷神索爾。三個傻瓜。重甲機神banyon神降臨。

  • @user-dm7xl6vr7p
    @user-dm7xl6vr7p 4 роки тому +1

    我們的體系。政府。教育。公司。幾乎所有組織團體。都是金字塔式的宰制體系。有些事無法真平等。

  • @tinature
    @tinature 2 роки тому

    6:11

    • @tinature
      @tinature 2 роки тому

      7:00 最明顯的不安全感就是控制

    • @tinature
      @tinature 2 роки тому

      25:38 關係到結束時,會自我懷疑,若自我價值感低落,可能會挺不過

    • @tinature
      @tinature 2 роки тому

      38:50 願意承擔父母情緒的孩子 當家長有焦慮,其容易也焦慮。其他手足能做自己,完全不能理解承擔父母情緒的孩子為何走不出來(這不是很簡單嗎?你不想要就不要做呀!)

    • @tinature
      @tinature 2 роки тому

      41:06 我們作為人,我們都有自己的感受,沒有誰一定要為了誰的感受去犧牲,除非我自己願意。

    • @tinature
      @tinature 2 роки тому +1

      44:00 當我們很重視自己的時候,就是不管別人?

  • @qssx996
    @qssx996 3 роки тому

    真正会自省的人很难说成年很多年了还落在这种困境里的,那些在里面的,本来就是最没希望的一批人了

  • @y-sh9076
    @y-sh9076 4 роки тому

    打進來那位鍾先生..... 有點令人噁心,對交往過的人稱「朋友」,喔!這個朋友還1~2年??這些很好的互動跟共鳴,還有喜歡,「突然」就不適合了...... 嘖嘖嘖 是想跟人分手分不了吧。把人當砲友,對方要你的承諾,就在那邊唧唧歪歪?

  • @Kuromi120
    @Kuromi120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講了老半天還是在表面繞來繞去,沒講到重點...重點是那些勒索者心裡有著很深的黑洞要如何填補,對任何關係才不再有不安全感,不會再不斷的勒索別人才是根本之道吧? 心理治療不要只談表面功夫好嗎 剛開始鋪陳得很好聽得津津有味但到後面真的是大失所望,聽起來心理師的概念化、治療方案制定不是很有概念.....很年輕的心理師吧.....對人性要再更深的覺察

    • @user-ue3lt7ub4p
      @user-ue3lt7ub4p 4 роки тому +6

      不好意思,他們心中的黑洞為什麼要需要別人來填補呢?
      要一起死的概念嗎?
      難道不能自己去看醫生諮詢嗎??
      有時候已經沒救的人該斷乾淨就是要斷乾淨
      不管什麼感情關係都一樣

    • @taco2338
      @taco2338 4 роки тому +6

      32:39開始就有提到了
      心理師與醫師都是陪伴與指引的角色 人生功課還是得由當事人能夠誠實面對自己、腳踏實地練習

    • @imotion1982
      @imotion1982 4 роки тому +17

      個人覺得,如果一場不到50分鐘的廣播就能給予「具體的治療方案制訂」,那真的把人想得太簡單了,一對一的心理諮商也沒有必要了。除了每個個人與團體都有專屬於他們的狀況與課題外,一個負責任的心理醫師,更是不應該在一個沒有特定對象的公開場合,直接說出「你就應該怎麼做」,因為那可能造成的是聽者的誤解、擅自簡化自身問題,結果反而發生不好的後果。簡單來說,這些心理書籍或廣播節目,都只是給自己一個引導,甚至對狀況嚴重者,是給予一個提醒,讓人們適時知道,自己是不是需要更深層的心理治療,去找專業的人。

    • @cherisity
      @cherisity 3 роки тому

      @@user-ue3lt7ub4p 對,他們就是一種死活要人陪不能接受人生也有一種選擇叫好好放手,接受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