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漢文詩詞吟唱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9 жов 2024
  • 林榮國吟唱曹恆泰編撰

КОМЕНТАРІ • 444

  • @CYWu-yv3cs
    @CYWu-yv3cs 2 роки тому +13

    0:29 漢高祖 劉邦
    1:39 朱熹
    2:16 孟浩然
    2:45 賈島
    3:14 張繼
    4:11 王之渙
    4:42 王維
    5:28 王維
    6:00 李白
    很感動能聽到河洛話的吟詩,終於能夠理解詩人寫下這些句子的情緒,記憶起來也通順許多!衷心感謝,更期待能再次聽見其他的詩詞吟唱。

  • @Zillah368
    @Zillah368 9 років тому +34

    正在查宋詞的古唱,剛好看到這段影片,聽完後的感想除了好聽外是深深的感動,這不能只有我聽到

  • @aurornisli9071
    @aurornisli9071 5 років тому +14

    優美的詩歌吟詠!令人想念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的王更生教授,《文心雕龍》的權威,謙沖為懷,每每課堂上吟唱古詩,溫厚儒雅,入沐春風。
    今日所聞,有相互輝映的感動。高手在民間,無論是市井或殿堂,各有土地的底蘊,新之中有舊傳統,這就是文化。而文化,是世界共享的文化…。人者心之器,涵養恢宏的氣度,社會自然會有活水,海納百川,文而化之,那麼,再造知書達理、明辨是非善惡的文明社會,或許可期……

    • @澤-l9p
      @澤-l9p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Aurornis LI 可惜大師仙逝太早 還來不及見其一面...早期的諸位大師早已成為文人間的一點思念...

  • @likay9428
    @likay9428 8 років тому +37

    超棒的,一定要好好傳下去!好好聽哦!沒想到用台語唸唱這麼有趣,可是不常唸的話,真的好難唸的好😭 中文真是太有趣了~~ 同一首詩,如果用不同的語言來唸都有不同的感覺🤔

  • @chanchintsung
    @chanchintsung Рік тому +3

    太美了.

  • @趙學勤-l8d
    @趙學勤-l8d 3 роки тому +11

    唱得真好聽!

  • @richardhung641
    @richardhung641 9 років тому +26

    懇請各位前輩有系統教導我們後輩即將失傳的文化遺産,不要讓它消失,成為子孫的遺憾 。太美了,好感動 。

    • @吳尚諺-f6x
      @吳尚諺-f6x 6 років тому +4

      多試著講台語,不要怕說錯,我在家就是台語,一律不講國語,跟我父母親戚都是台語溝通,就容易學了。

  • @ayshine2149
    @ayshine2149 4 роки тому +5

    太棒了!感谢您复活了汉唐诗人吟咏的调声。真是民族的瑰宝,建议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承!

  • @lanhappyday520
    @lanhappyday520 3 роки тому +10

    好好聽!!

  • @akilachen
    @akilachen 10 років тому +20

    老師,真是太棒了

  • @greenskyno1
    @greenskyno1 6 років тому +8

    聽李白將進酒為啥會心酸.想掉淚.昔時李白的落寞盡在此詩

  • @上官蓉-i9s
    @上官蓉-i9s 2 роки тому +6

    將進酒的將唸ㄑㄧㄤ
    但是吟誦出來的聲情相當準確

  • @ck2448
    @ck2448 6 років тому +32

    大風歌的兮字,發音非常好,這才是真正兮字的古音。

    • @simonhou3222
      @simonhou3222 5 років тому +4

      慘兮!慘兮兮!慘合兮-----兮。兮。台語層次音

  • @SaySaySee
    @SaySaySee 10 років тому +10

    好聽,聽到真有褔氣,感謝分享呼大家

  • @treeslee5368
    @treeslee5368 7 років тому +9

    貌似很多方言中,诗歌都可以吟唱出来。我老家的方言,听我父亲说,以前读诗也是唱出来的。

  • @minggustedja
    @minggustedja 11 років тому +12

    太精彩了,抑扬顿挫,遗韵绕梁。

  • @kktopone1
    @kktopone1 7 років тому +37

    閩南話是漢傳遺留的高級古語言

    • @phlip889
      @phlip889 3 роки тому

      中國南方6語
      都是傳承自古代中原。
      中國南方6語,用來朗誦古詩,都一樣有韻味。
      閩南話要論古,其實首先得先跟福州話PK一下。

    • @nick1028....
      @nick1028.... 3 роки тому

      @@phlip889 同根出來的

  • @許春香-p2h
    @許春香-p2h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謝謝,我聽了都流淚.都是善字母語

  • @lilien0001
    @lilien0001 9 років тому +4

    希望有這類聲音的人都能將之保存傳承後代

  • @真心珍愛
    @真心珍愛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讀了兩年梅川詩社的漢語演習班。
    我所學的跟老師發音與吟唱很相近,聽來倍感親切。
    坊間很多發音不甚標準,或為求標準而走味,不論朗誦或吟唱都覺得稍微做作或勉強。
    老師的表達很自然,我很喜歡。
    我所學的發音,聲調,吟唱,節拍等,跟老師很接近,但是情感不足,會覺得生硬與呆板,有幸看到這影片,要下載要跟林老師多學習練習!

  • @明白-j4f
    @明白-j4f 5 років тому +5

    現在是2019年我54歲 ,我記得小時候 念這種東西, 不 這個字的讀音跟 八 這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
    不是我記錯就是我小時候都念錯了。
    我現在持誦 地藏經、金剛經、心經、清靜經…都還是 漢文念誦。

    • @Fecl4
      @Fecl4 3 роки тому +1

      河洛話有學讀和白讀

    • @明白-j4f
      @明白-j4f 3 роки тому +2

      @@Fecl4 說法不一樣而已,我們那個時候是說 漢文有 讀音 跟 語音。 注意我上面有講 讀音。

  • @elodiey.5627
    @elodiey.5627 4 роки тому +4

    唸得太好了,太美了,讚!

  • @chanchintsung
    @chanchintsung 4 роки тому +3

    心靈的文化深處總總滿滿的漢唐宋文化, 參觀過許多台灣的老宅, 外貌像是洋樓, 但屋內的細節也總還是許多的傳統中華文明. 在中國大陸工作了許多年, 感覺不到古典中國那樣的底蘊, 那樣可以安頓身心. 古典中華是如此美好, 二岸的政黨卻沒有人去宣揚, 這才是真正的正統不是嗎?

  • @long-yi9817
    @long-yi9817 8 років тому +6

    真好听!

  • @2012May
    @2012May Рік тому +1

    有一种穿越感觉,感谢

  • @阿修羅漢
    @阿修羅漢 9 років тому +18

    河洛話真好聽

    • @phlip889
      @phlip889 3 роки тому

      台語就台語
      台灣話就台灣話
      為什麼要用"河洛" ?,實無必要。

    • @真心珍愛
      @真心珍愛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是漢音

  • @SaySaySee
    @SaySaySee 6 років тому +3

    恰意這咧吟唱的調,真好聽~

  • @kasa4074
    @kasa4074 3 роки тому +2

    忽然間都聽懂了 @@"

  • @林老師-k1s
    @林老師-k1s 9 років тому +5

    好有味道阿 趕快學起來 太棒

  • @growbear
    @growbear Рік тому +2

    讚!讚!

  • @albertzhu331
    @albertzhu331 7 років тому +30

    太好听了!可惜不会讲古汉语,只会讲满汉话。那个“兮”是语气词,老师刚教的时候,就觉得怎样念怎样别扭,河洛话念“嘿”太好听了,就该念“嘿”。唉!

    • @hsw1976
      @hsw1976 5 років тому +5

      不是「嘿」,一聲的「欸」比較接近

  • @ongsanchai9508
    @ongsanchai9508 10 років тому +5

    絕好聽啊!

  • @hungan90
    @hungan90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上國文課時唸到~大風起兮雲飛揚,總覺得(兮)唸起来,與前後的字不連貫.老師用閩南语吟唱,非常順口.難怪閩南語接近晋唐文化.

  • @清良廖-n4m
    @清良廖-n4m Рік тому +1

    好靜謐雅適的魚舟唱晚。

  • @草竹臣
    @草竹臣 6 років тому +6

    真悲哀!古代人智慧完全被消滅了只留下歌仔戲不斷修飾其義,今人不見得比古人開放跟聰明

  • @elisannoemaya5084
    @elisannoemaya5084 4 роки тому +6

    原来诗词可以这么念,好好听。
    当年上学,学习诗词的时候,用华语教学的,怎么都觉得念不顺呀,课本误我....

  • @熊鸿盛
    @熊鸿盛 3 роки тому +11

    河洛话乃汉唐正音,国家应该大力普及河洛话恢复中华正韵,再创华夏盛世!

    • @AimoLee-qw4nz
      @AimoLee-qw4nz 2 роки тому

      😏😏😏尔等早就沦为黄俄奴隶,认贼作父还浑然未觉,还汉唐正音,跟尔等亡国奴儿有半点鸡扒毛的关系??

  • @donaldjoseph3903
    @donaldjoseph3903 4 роки тому +3

    太好听了。。听哭😢了。~~~~(>_

  • @richardkingston1259
    @richardkingston1259 6 років тому +3

    粵語有專用韻書-(分韻撮要),(粵音韻彙).若以粵語去讀河洛語韻書--唐韻,廣韻,則會面臨切不出的狀況.例如:常亦切,粵語s+ ek6 s+oeng4 j+ik6,按照河洛語切韻法則,應取s+ik6(siK6)才是石的讀音,但粵語讀音為sek6,第6聲調,但i讀成e就差很大,入聲就不見.(石)與(亦)在傳統韻書都是入聲,粵語只有(亦)是入聲.客家話亦有專用韻書--,客家話用詞遣字與傳統韻書語言不同,與傳統詩詞的押韻無法契合,也因此才有此書的誕生,方便使用客家話創作詩詞.

  • @dumpling51413
    @dumpling51413 10 років тому +19

    請教曹先生,吟唱者林國榮先生有出版四書五經的吟誦嗎?市面上買的到他的詩詞吟唱光碟嗎?謝謝。由他誦讀經典放給兒童啟蒙來學習肯定一級棒,這種氣勢頗有古人之風。太感謝分享了!

    • @The58coco
      @The58coco  10 років тому +10

      林先生並未在市面上出售該光碟。詩詞吟唱只是個人興趣而已。感謝您的欣賞讚美。

    • @The58coco
      @The58coco  8 років тому +11

      回jasmine yu 的話:感謝你的建議。我會將該建議請林先生納入考量。的確!這些古詩吟唱,放給兒童當啟蒙教材,實在是good ideal。

  • @ruienyuski2764
    @ruienyuski2764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原來用歌仔戲調來唱會比較順..感謝提供吟唱教學~~

    • @江千任
      @江千任 Рік тому +1

      這不是歌仔戲調;而是古漢語詩詞吟唱。

  • @A638833
    @A638833 2 роки тому +3

    想不到將進酒原來要吟唱才夠味道

  • @林源昌-o5f
    @林源昌-o5f 3 роки тому +4

    讚。

  • @陳大白-j1z
    @陳大白-j1z 5 років тому +4

    優雅充滿靈氣

  • @twgo2012
    @twgo2012 3 роки тому +2

    終於知道為什麼用國語讀文言文的【兮】字,那麼的卡卡的~~
    原來那是河洛話的"語助詞",用河洛話讀起來順暢又優美~~

    • @phlip889
      @phlip889 3 роки тому

      河洛 ?
      台灣人如何念"河洛"兩字?
      念出來是 ho lo ho lo 吧
      但,明明 "洛"字係為 lok 入聲 並 不念 lo
      為什麼 台灣人將河洛念為 ho lo~~ ?
      哈 why?
      ---台灣人住在台灣 生在台灣,講出來的就是台灣話
      不需要靠向幾千里遠;幾千年前的河南好嗎?
      我都知道台灣話來自泉州+漳州,是語言的活化石
      但,不需要靠向幾千里遠;幾千年前的河南好嗎?
      台灣人講台灣話。
      不喜歡用"河洛"兩字
      更不喜歡 廣東人稱呼福建閩南人 鶴佬 學佬

    • @twgo2012
      @twgo2012 3 роки тому +1

      @@phlip889 所以你要表達的是什麼? 又要是去中國化??

    • @phlip889
      @phlip889 3 роки тому

      @@twgo2012
      所以你要表達的是什麼? 又要是去中國化??
      我說
      no 先不用急著跳入啥子去xx的
      您先認真想一下我的提問如下
      河洛 ?
      台灣人如何念"河洛"兩字?
      念出來是 ho lo ho lo 吧
      但,明明 "洛"字係為 lok 入聲 並 不念 lo
      為什麼 台灣人將河洛念為 ho lo~~ ?
      哈 why?

    • @twgo2012
      @twgo2012 3 роки тому

      @@phlip889 那就請問你,這麼考究挑毛病,那你是用【那種文字】來書寫你的【台語】的? 說出來大家笑笑嘛~

    • @phlip889
      @phlip889 3 роки тому

      @@twgo2012
      那就請問你,這麼考究挑毛病,那你是用【那種文字】來書寫你的【台語】的? 說出來大家笑笑嘛~
      我說
      我已經說了,台語來自漳州+泉州
      且是中國古漢語的活化石,講都已經這樣講了
      我完全沒有去中國化的需要
      然後
      其實我不清楚你要問的
      但我要問的是很清楚
      而且







      我在問您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河洛 ?
      台灣人如何念"河洛"兩字?
      念出來是 ho lo ho lo 吧
      但,明明 "洛"字係為 lok 入聲 並 不念 lo
      為什麼 台灣人將河洛念為 ho lo~~ ?
      哈 why?

  • @viziosmart6489
    @viziosmart6489 7 років тому +14

    “浮圖”是漢語外來語?梵文 Buddha 的音譯。“佛”字有种种不同的譯名:「佛陀」,「佛徒」、「浮陀」、「浮圖」、「浮屠」、「佛圖」等,都是音譯。
    不要誤會,我不拜佛的。如果你用閩語去念“浮”字,它就是跟北語念“葡萄”裏的葡字一樣。而閩語的“圖”就是dhor。
    中華佛學學報,季羨林,1992年,再談「浮屠」與「佛」:
    『(1)印度 buddha →大夏(大月支) bodo、boddo、boudo→中國“浮屠”。
     (2)印度 buddha →中亞彊小國 but →中國“佛”。』
    我讀過一則資料說古漢語是沒有F和V字頭的發音的。可見,今日的北語和粵語都不符合古漢音了。閩南語,閩東語和韓國語都沒有F和V字頭的發音。北語的F發音在古漢語裏都是用B和P來發音的。比如說,“房”在閩語和韓國語都是念成bung。
    如果唐朝官話是北語(普通話,國語)的話,那為什么唐人會用“浮圖”而不是“葡奪”或“補多”呢?中國電視劇岳飛裏也有“鐵浮屠”這個字。那也就是說宋代的語音有可能還是比較偏向于閩南語(古唐語)而不是蒙古和滿洲制造的假漢語(普通話,國語)了。可見,語文專家曾經把閩語當成唐朝官話應該是對的。

    • @韋龍
      @韋龍 7 років тому +1

      你真厲害學不少。

    • @klingfire9580
      @klingfire9580 6 років тому

      季羡林原文

    • @changyujen
      @changyujen 5 років тому

      F和V都是輕脣音, 舌上音在古漢語也沒有,越北方兒化音越重

    • @nick1028....
      @nick1028.... 3 роки тому

      宋朝後被胡人統治,導致古漢語沒被延續當官話,閩南語應該是從周朝到宋都是官話

  • @MingderYeh
    @MingderYeh 7 років тому +10

    有台灣歌仔戲的唱腔與唱調。應該是練家子。

  • @趙溫
    @趙溫 6 років тому +33

    此人不死,斯文不亡!上古时中原的汉语竟然会存在于闽南一隅,就充分证明了祖先的意志。可惜今日亦不兴旺,无论是讲闽南语的福建和台湾,还是大陆其他地区,多数人对闽南语的价值是无知的。最近去世的李敖,不可谓没有文化,但是对闽南语的理解亦是偏颇得令人齿冷

    • @ltgaga123
      @ltgaga123 6 років тому +2

      你别太偏激,很多年轻人对古音感兴趣,任何事情,尤其是语言的传播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不可操之过急。

    • @suny7975
      @suny7975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北方中原古音丢了,北方人听了会吐槽...真正的中原文化在南方

    • @khlee1726
      @khlee1726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Wen Zhao 李敖太過於政治 我個人雖支持台獨 但我不認為兩岸文化上是不同的 只是相同的家庭的兩個兄弟各自成家罷了 我鄙視李敖這樣的統派 也不屑那些極端台獨派對於漢文化的切割 願漢唐再現 現今漢人總想復興中華 穿著清朝的滿服 說自己是漢人 說著滿人的北京話 鄙視真正的古漢語台語 說來真是無知

    • @suny7975
      @suny7975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khlee1726 我有想过福建和台湾建立一个国家,但这是不现实的,就像台湾的经济命脉依靠着大陆,如果台湾独立了,台湾的经济是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的

    • @sum5232
      @sum5232 4 роки тому

      @@suny7975 你的提議也可以,搞個中華聯邦就行。

  • @Gandharacentralasia
    @Gandharacentralasia 8 років тому +22

    用台語念真很優美!支持台語!

    • @owlmanchan659
      @owlmanchan659 7 років тому +7

      闽南语就闽南语...还台语...我笑死了.啥都要贴金.

    • @Maxoccer
      @Maxoccer 7 років тому +17

      北京話就北京話 還Chinese

    • @shymilky1991
      @shymilky1991 7 років тому +3

      chinese代表的是中文,包括所有以漢語為基礎的語言,又因為語法(台灣應該是說文法)不同出現了不同分支“亞語言”像粵語、閩南語、客家話、吳語。北京話指的是北京方言,並不能完全代表chinese。你想說的可能是普通話(台灣稱為國語),英文是mandarin chinese。

    • @吳尚諺-f6x
      @吳尚諺-f6x 6 років тому +5

      台語,亦可稱之為台灣閩南語的簡稱,以區別於中國閩南語,主要是因為台灣閩南語數百年的演化已跟中國福建的閩南語有30%以上的差別,還有這是經過一個內化的過程,最接近台灣閩南語優勢槍的廈門話,我也只能聽得懂60%,而金門地區所講的閩南語跟台灣閩南語也有差異,這是因為金門馬祖沒有被日本統治,也沒有荷蘭西班牙的統治,金門的閩南語因此沒有沒有日語詞彙,也沒有台灣原住民的語言融入,至少也有30%的差異性存在,這是必須區別的...

    • @AlexanderYOYOstanley
      @AlexanderYOYOstanley 6 років тому

      吳尚諺 30%怎麼來的?是你自己不懂而已

  • @rinsyukeitw
    @rinsyukeitw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漢文好親切

  • @richardkingston1259
    @richardkingston1259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中國有三大古語--河洛語,客家語,粵語.古代教學採用河洛語,唐詩宋詞以河洛語創作.康熙字典的發音系統並非採用清朝北京官話,而是傳統教學的切韻音,看字典裡編集的韻書就知道.唐代-- 唐韻,宋代-- 廣韻,元代-- 集韻,韻會.明代--正韻.朝代雖不同,發音卻都一樣.切韻的特性讓韻書形成了極端封閉的系統---其它語言無法帶入做切韻.想要讀切韻,不但聲母,韻母,聲調,要吻合,同音字要吻合,上下切韻字的延伸查閱也要吻合,這都無法讓你碰巧切得出來.例如正-- 之盛切,用普通話似乎也行得通--(正)ㄓㄥˋ=(之) ㄓ+(盛的下半截)ㄥˋ但若延伸查閱,之--止而切,盛--時征切,音成.盛與成兩字同音,就知道普通話不屬於切韻書的語言.同理,也可證明任何其它語言不屬於韻書系統,只要帶入,即刻知曉.

  • @chanchintsung
    @chanchintsung 4 роки тому +1

    唐朝時期大力開發閩南地區(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5%85%83%E5%85%89) 唐朝文明就此在閩南地區扎根. 中華大地之後被蒙古人統治, 漢唐宋文明幾乎被刨根殆盡, 閩南地區處邊緣地區, 才能以戲劇歌賦與宗教(佛道教)的方式繼續流傳下來.

  • @gasx555
    @gasx555 6 років тому +5

    河洛話,客話..許多方俗話本來就是漢文的一部分之一;
    融合新遷移的當地語言再匯結的話腔調罷了...

  • @展翅高飛-n4n
    @展翅高飛-n4n 6 років тому +8

    為何閩南語(河洛話)是最接近古漢語原音的方言 大家應共同珍惜並好好保存
    上海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報告 各省市與漢族DNA相似度研究結果
    父系(Y染色體)湖北 0.949 上海 0.902 安徽 0.929 江蘇 0.821 雲南 0.915 福建 0.966 廣東 0.669 廣西 0.608 湖南 0.657 浙江 0.763 四川 0.713 江西 0.829
    其中閩南人父系中的比例是最高的 証明當初是以征服者的角色進來的 也只有征服者才會真正將自己的語言文化全盤置入 據歷史記載漢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 派大軍攻打閩越國 滅閩越國後佔領其都城並焚燬城池宮殿 令遷往遙遠的長江淮河一帶 並派軍民進駐 此即為漢人入閩之始
    閩南人善於經商 在中國及東南亞各國中產生許許多多的富翁 除中國閩南外 廣東潮汕 雷州半島 海南等都是閩南移民過去的 浙南 江蘇宜興 四川瀘州等等都有閩南人的聚落 其中占溫州人口的1/3 香港1/3 新加坡1/2 泰國 馬來西亞等國都聚集大量的閩南人 目前全球總人數超過一億人
    所有方言中離普通話發音最接近的 代表離中原古音越遠 跟吳粵語比起來 閩南語離現代普通語發音是最遠的 想想中國近代履被胡人統治 尤其北方話受胡人用語及口音影響更是巨大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閩南語(河洛話)是目前離中原古漢語原音最近的方言 原因很簡單 閩南位居東南沿海偏鄉 在古代不但遠離政治權力中心 天高皇帝遠 根本管不到 而週遭多山又交通不便 居住在閩南地區的人口在唐代時期就已經大致成形了 至今變動不大 所受到外來地區的影響是最少的 而客家地區一直是最晚到的北方逃難人口聚居的地方 直到近代明清時期 還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入 所帶來的肯定是最接近現在的流行語了 而吳粵語區屬於富庶廣闊的區域 也是到近代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入的重點區域了 也就因為如此以上綜多因素 所以閩南語幸運把很多古漢語原音給保留了下來
    閩南語(河洛話)屬於漢族最早的貴族語言 已知閩南河洛人是商人的後代 現在的閩南語也是源於古商語 鍋子叫鼎 這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使用的烹煮器材 讀書叫讀冊 筷子叫箸 房子叫厝 汝有在朝否 意謂以有否在朝為官來形容是否有本事等....即可了解 至少可確定魏晉 南北朝時代 唐代以前都使用閩南語為官話的 還可從佛經梵文漢譯中的音譯得到証實 由其讀阿含經時 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用閩南語念相當口語話 糞掃衣 埔時...等詞匯 使用閩南語的人到現在還使用的很平凡 韓國和日本是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兩個國家 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透過大量學習漢文化來治理國家 直到今天還有許許多多的專用名詞的發音 跟閩南語幾乎一模一樣足可証明
    閩南南音 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2006年5月2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10月1日 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兩漢 晉 唐 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 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 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
    此外還被錄制到美國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2號太空船的鍍金唱片上代表古漢語 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去尋覓外太空知音了

  • @Kenny-go2ff
    @Kenny-go2ff 5 років тому +17

    比满清的普通话好几百倍.

    • @vigilyoung3732
      @vigilyoung3732 3 роки тому

      你多大了

    • @熊鸿盛
      @熊鸿盛 3 роки тому

      普通话是明朝的,满清自己话都丢了

  • @蔡劉澄清
    @蔡劉澄清 3 роки тому +4

    本人有河洛字音官方字典想和妳分享

  •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老大仔你唱王維及李白詩詞丶麻煩你解釋一下好嗎?因為我都是國校3年畢業的丶也不知你是在宮廟的槕頭詩或是虎爺語丶馬馬虎虎啦?

  • @hsw1976
    @hsw1976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個人意見:閩南語已經有八個聲調,加上平仄分明,朗讀起來已經有很豐富的抑揚頓挫,譜上曲反而聽起來怪怪的。

    • @user-whawha
      @user-whawha 2 роки тому

      古人在吟誦的時候本來就有根據聲調平仄套上曲調, 只是現代學校西化了,用背誦的去取代

  • @忠義-x1u
    @忠義-x1u 6 років тому +4

    閩南人的主體不是百越人,而是西戎人與漢人的混血(百越血統比率不高),周人就是西戎人,之後歷代漢人因此帶著極高的西戎血統(西戎是黃帝後裔,因此也含有高量的北方血統),這也造成閩南人高比率的漢人父系血統。這都得從開漳聖王陳元光說起,陳元光祖母魏敬夫人,姓吐萬氏,是西戎人,吐是敬語,吐萬氏接近匈奴王族的姓「有欒氏」帶t的音,其先可能、應該是匈奴人,而陳元光本身是「北魏時期」,居住在陝西西部甘肅東部「莫侯陳」(即wu-o-si,漢字為后稷,或為有后氏,北周時另稱万俟(唸莫其),就是周朝人的族名,被鮮卑人帶m音,也因万俟丑奴的叛亂,不願同字,才唸成莫侯陳,閩南人與周朝人同族,因此周朝語言與閩南語的發音方式相似,以閩南語唸周朝時記錄的或漢之前記錄的黃帝有熊氏(有要唸wu)、有窮氏、有商氏、扶桑氏、無終氏等等皆同音,指的都是同一族,有虞氏、濊、扶餘也都是同音,有溫氏、烏桓、宇文也都是同音,北毫(bo四聲)的鮮卑,亳與泊也是同音,都是同一個諸侯,即說明閩南語與周朝語的高度相關)的後代。陳元光再往上追,會發現其祖先原來姓劉,自稱是漢族進入遊牧部落,實際上應該是被漢朝賜姓的匈奴人。北周武帝平莫候陳部之亂(即万俟丑奴之亂),遷莫侯陳部,賜姓陳,進駐河南澮州、固始一帶,設府兵制,因為五胡亂華,加上這一帶地處北周、北齊、南朝的交接處,連年戰亂,人口稀少,莫侯陳部整個進駐,為北周守邊,且成為府兵,當兵世襲,唐朝沿襲北周的府兵制,可見得陳元光率兵南下作戰時,這些兵將祖上大部分是西戎人,西戎人說漢語及與當地漢人混血,這就是閩南語、閩南人的源頭,閩南語、閩南人的產生與北周府兵制極大相關。到了唐朝陳政、陳元光父子,才率兵南征山越,西戎人稱男戰士為「查播」,稱女戰士為「查某」,這次的移民確立了閩南語及閩南人,比之前八姓入閩、之後的王朝、王審知等的入閩,影響還大。再加上那些肉、牛、羊、人…等等很多閩南語,這些都是西戎人說漢語後的走音,或西戎語裏面保留的夏、周的古音,完全與漢朝及後來的漢語讀音差距極大,閩南語裏面太多的音,與普通話、周遭的客、粵、畲…等等方言完全不搭,卻反而與同源的藏人有些詞彙、語音相似或相同,例如「若」同音,按呢、查播、查某(藏人轉音稱贊普、贊某」,藏人稱男子為「普 」、女子為「某」,與閩南語相同),閩南語習慣稱呼後面拖個尾音,如椅阿,桌阿、李阿、桃阿…,藏語是拖著「拉」的尾音,都什麼什麼「拉」,藏人說吃是za,閩南語的za是大吃的意思,呷飯的呷(漢語習慣說「食」),同有一個ㄚ,與這個za同源、音相似,還有很多很多,也能說明閩南人及閩南語的根源,及一些與其他方言、現代普通話極大差異的詞、音,是源自西戎人的。閩南語也不純粹是漢朝時的音,漢朝的文章充滿之、乎、者、也、哉、焉、耶、爾,與論語的語法類似,漢朝的劉邦及底下一票統治階層,原來都是楚人,可見得漢朝語較偏東夷音,以閩南語唸漢朝的賦,很難唸得通,就是明證,硬要唸,就只能另外以「文讀音」唸,如果是漢朝的漢人後裔,讀漢朝的賦,應該不用「文讀」,應該會跟普通話讀白話文一樣,是完全切合的,請不要誤會閩南人是百越人的後裔。閩南人是西戎人與漢人的混血。而這個西戎人,還混了大量的匈奴人。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1

    閩南語歌曲 ‘爲何你愛著別人’,用海南唱,命中率高達 90~95%,完全不會海南話的閩南人,一樣是在聼閩南歌。

  • @Zen-ep6mc
    @Zen-ep6mc 8 років тому +2

    有气势

  • @shantiEves
    @shantiEves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五的尋隱者不遇, 用普通話唸完全沒有對應. 但您一唸就完全有對平仄

  • @張聖明-k9i
    @張聖明-k9i 9 років тому +29

    !!原來"兮"字是這樣用的
    國中、高中國文課誤很大

    • @CannibaLouiST
      @CannibaLouiST 7 років тому +2

      國際音標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ɡˤe/ 鄭張尚芳/*ɢeː/

    • @star_rainfall
      @star_rainfall 7 років тому +1

      不過還是要看是不是楚辭的「兮」喔,畢竟楚地方言跟北方方言用語還是有不一樣的習慣

    • @simonhou3222
      @simonhou3222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普通語只有“慘兮兮“,台語有:慘兮!慘兮兮!慘合兮------兮-兮!

    • @音隨律轉
      @音隨律轉 3 роки тому

      何止誤很大!台語和古詩吟唱快要被滅掉了!

  • @K19radio
    @K19radio 8 років тому +2

    這位workfast的許多觀點與立論太主觀了,都是用粵客語來引證閩南語的發音,建議去買本康熙字典來翻翻,就會發現閩客兩語並無賓主之分,閩南語本屬南越語系(如果不知道何謂南越理所當然也不會了解為何客語稱之為客)
    聽話……去買本康熙字典!

  • @光復香港-o4w
    @光復香港-o4w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有很多基因報告說閩南人身上有40-50%越人基因,而為什麼說漳泉人是由閩越漢化而來,這看當時的人口數量就知道了
    因為漢武帝時福建已有超過百萬的人口,五胡亂華時也只有八姓入閩,而陳元光帶3600人開漳、五代初期王潮、王審知帶5000人進入福建時,福建納稅人口就有五十幾萬
    而泉州的閩南拍胸舞,已經研究出是古閩越舞,古書也記載越人善造船捕魚,今天的閩南人也的確是善於出海捕魚:cn.chiculture.net/30068/c31.html
    而閩南語也是真正的閩越語,因為學術界發現閩南話當中有51%的詞彙不屬於漢語,像吃飯叫的假本、吃肉叫的假巴是真正的閩越詞,和漢字對應不到

    • @陳柏舟-q4y
      @陳柏舟-q4y 4 роки тому

      光復香港 有很多基因報告?請問在哪裡?沒出處沒真相哦,而且所謂基因報告不止一件,也不是都只有同一種結論數據啊

  • @TheRogerOng
    @TheRogerOng 9 років тому +1

    詩詞(平仄語音直覺分辨) 教學影音
    www.taigubun.org/WordPress/index.php/2015/06/13/ping5_tsik_distinguish/
    (((可以台灣語讀冊音與白話音鬪陣詢查的系統)))
    系統簡介及下載網址
    www.taigubun.org/HanBunSystem_Download/
    諸多 古董書 分享 內有濟濟資料證明漢字唐宋韻(是台語/客語/粵語 讀冊音)
    facebook.com/NatureRogerOng/posts/10202384180765885?pnref=story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3

    首先説明,大家只是討論,大家都應該歡迎不同的意見。本人懂得華族語言不敢言多,但用華、閩、粵、潮州、海南交談不是問題,因此很清楚閩南語真正的語音是怎樣的。閩南語唸詩詞,聼起來與這個標識是河洛話(河洛話我不懂)的視頻很最接近,但對閩南語來説,都是用外語唸的。打個比方,詩詞中的 ‘月’,這裡唸來像 ‘瓜’ 音,閩南唸詩也一樣,但真正的閩南,‘月’ 的讀音是 Gek,船的閩音是 ‘尊’,不是 ‘轉’。有一種方法,本人試過很有效。如果聼得動這些語言,上網聼聼各別語言的慢歌,你就會發現,許多語言都有華語的影子(閩南語系如果不用唸詩音唱,聼不出)。説話的時候聼不出,因爲語音多少差異,腔調差別更大,可是一聽歌,大家一律按音樂符號唱,就露餡了。海、潮、閩同屬一脈,可是海南人講話,閩南人和潮州人都聼不懂,一旦唱慢歌,就像在唱閩南歌,有時接近百分百。客家話,聼起來就像粵語和華語的混合。閩南通過客家吸收,是有可能的。客家歌:客家人一家親,根是中原同鄉音。(如果華粵都同音,我標識 ‘中’)語音是:粵粵客華粵華,客粵中客中客華。魚愛水來鳥愛林。客粵華客華粵華。

    • @enzhizhou5353
      @enzhizhou5353 7 років тому

      workfasts 闽南语存在文读白读两个系统。读诗用文读,平时说话用白读。

  • @dbadagna
    @dbadagna 7 років тому +1

    Which dialect is he singing in?

    • @The58coco
      @The58coco  7 років тому +1

      He is singing with holo music ,it is a kind of taiwanese language

    • @dbadagna
      @dbadagna 7 років тому +2

      I see--it is Taiwanese Hokkien (Min Nan). This performer is so good.
      It is very nice to hear 兮 pronounced with the original Chinese pronunciation of "hei" rather than the Mandarin "xi."

  • @appearzlightmoon6606
    @appearzlightmoon6606 3 роки тому

    樂曲是古曲嗎…

  •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5 років тому

    請問華為大疆無人機在台灣要去哪裡買啊丶58cO錄影師你可以回中國批發至台灣各縣市鄉鎮府區村里賣

  • @liyawei
    @liyawei 6 років тому +2

    支持台語

  • @lawrence32011
    @lawrence32011 2 роки тому

    高堂明鏡"悲"白髮,是平抑或是仄?

  • @wanlicheng4707
    @wanlicheng4707 9 років тому +5

    按照《廣韻》的擬音,風字古音作piung(此處p為全清音,相當於英語中的爆破音)。一直很好奇閩語中”喫飯“為何有人讀作jiak bon有人讀作chiak huan。。。按照古漢語,”風,飯,髮“組字輔音大多應讀p、b,不知閩語是否仍然保存這種讀法(如”飯“之一字雙音)?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14

    坦白說,這一切都無法穿越去證實,僅能凴目前所能盡力去推測。
    筆者因學寫唐詩,知道了 ‘平水韻’ 這回事,又因爲聽説閩南語最符合 ‘平水韻’,好奇之下,搜尋閩南辭典,在所搜索的字當中,發現高達百分之七十幾竟然標識華語,或類華語的發音,少量的粵語和客家獨特音。
    據個人的瞭解,客家的特色又有粵華語混用的情況。例如:客粵客華客粵華粵客華華。
    閩南語文讀音的華音部分,有可能通過客家傳入。
    大致上,許多漢族語言唸起詩來,都有和華語互相類似的情況。
    閩南文讀音,通常自視爲河洛血親(客家也這麽聲稱),而文讀音唸起詩來,也無例外的與華語、客家相互類同(雖然腔調或差異,但基本音清楚)。
    比如:
    紅 閩音 昂(Ang),文讀是 Hong(客家音是 Fong)。
    黃 閩音 嗯(En),文讀是 Hong(客家音)。
    (紅 和 黃 本唸不同音,文讀卻唸同音,這是很不合理的。唯一解釋是學外音犯上的錯誤)
    黑 閩音 O(英文字母音),文讀是 Hek。
    光 閩音 Kng,文讀是 Gong(粵/客)。
    閩南語只說 ‘Wak/Luak Chyue’、加減(Gek Giam), 從不說 ‘幾多’、‘多少’(日常生活中,一輩子沒說過,也沒聽過)。
    問過一些老福建,都不認爲 ‘幾多’、‘多少’ 是閩南語詞彙。
    閩南語文讀 ‘幾多’、‘多少’,都是用客家音唸(不排除其他語系有同音)。
    這裡著重舉出客音部分:
    ‘頭’ 的閩南音是 ‘桃’(Tao),文讀唸 ‘Tiu’(客家音)。
    石頭,閩 是 Chyo Tao,文讀唸 ‘Sek Tiu’(客家音)。
    ‘知’ 閩是 栽(Zai),‘知多少’ Di Doh Siao(客家音)。
    ‘樓’ 閩音 ‘勞’(Lao),文讀 ‘Lio’(客家音)
    ‘天’ 是 ‘Ti/Ting’,文讀唸 ‘Tian’(華/客)。
    ‘眠’ 是 ‘Bin’,文讀唸 ‘Bian’(類華 ‘Mian’)。
    ‘人’ 是 ‘郎’(Lang),文讀 ‘Ling’(客家 ‘Ning’)。
    ‘遠’ 是 ‘很’(Hng),文讀 ‘Uan’(接近 Yuan)。
    ‘牛’ 是 ‘Gu’,文讀 ‘Giu’(客家)。
    ‘錢’ 是 ‘吉’,文讀 ‘Tsian’(客/華)。
    ‘箭’ 是 ‘Tsin’,文讀 ‘Tsian’(華/類客)。
    ‘霜’ 是 ‘森’(Sng),文讀 ‘松’(Song)(客家)。
    ‘鐘’ 是 ‘Tsing’,文讀 ‘Zyong’(不會拼,但聼不少視頻,非常接近 Zhong)
    ‘船’ 是 ‘尊’‘Tsun’,文讀 ‘Tsuan’(華)。
    ‘長’ 令人疑惑,共有 ‘Tng’ ‘Tiun’,文讀竟然有 ‘Tiong’ ‘Tsiang’ (華)‘Tsiong’(客)。
    ‘白’ 疑問非常大,看過教導閩南語的視頻,共有六個音,大約是 Pik,Pek,Pak,Piek 之類。
    這裡只是一些例子,實際上的數量是龐大的。
    必須坦誠的說,推測客家,是基於所認識的範圍,也許還有其他語系更相似也說不定。
    以上純粹巧合嗎?
    我們必須先跳出閩南語系的身份,抛開感情,想象其他語系會如何質疑文讀音。
    用這樣的角色去探討,才不會被感情影響(筆者也是幾經掙扎的)。
    其實,閩南語不止文白語音的問題。大略粗算,閩南語每個字平均有三、四個音。
    幾乎無字不多音(不止兩個)。
    除了文讀音,爲什麽還要那麽多其餘的音?
    因此,筆者會推斷,閩南語是參雜多語磨合而成,由於混亂,修訂文讀音,以便統一唸詩詞、公文。

    • @jgzhu6239
      @jgzhu6239 8 років тому +3

      workfasts 這就是漢語的深奧處,一字多音多讀,閩南語裡有連讀變因的現象,包括福州話也是一樣。之所以說是雅言,本身就是一種以高雅文化作為基礎的語言,古時文人都能熟譪音律,完全不同於現代單純只是用作文字讀音。這種因素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 @workfasts
      @workfasts 7 років тому

      日語的讀音之所以複雜,因為它是借用外來文外來語音造成。這也是我用來參考閩南語的現象的。
      日語本無字,引用漢字,就帶來以下考量:用漢字但保留本土音,漢字漢音, 後發明平假片假字。
      片假其實是發明來直接讀西洋語音。
      日語雖然吸收當時漢語,但未必全然一時間內完成,相信是分階段的,過程中如果參雜了一些中國的地方詞彙語音,是有可能的,這就導致日語音更複雜,一字超多音是普遍現象。
      日語的一個漢字有多重複雜讀音,就像閩南語的情況。
      通常一門語言的字、音有太多異象(閩南語的白話字,還很不確定,大陸未必與台灣相同,因為很多可能是借用字、配對字)。
      語音太複雜,呈現外來語音現象(文讀音與客家一致),是語言借用、吸收外來音的一種現象,這與日語文現象是一樣的。

    • @star_rainfall
      @star_rainfall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這是因為你完全不懂語言學,你的推斷幾乎都不太對,建議你可以去看看中國語言學的書,你的問題跟推測就有很好的解答,因為漢字字音之所以會多,不完全只有一個原因,要從文字、聲韻、訓詁三個方面去看。我只能簡單跟你講,文白異讀是因為科舉考試的關係。

    • @草竹臣
      @草竹臣 6 років тому

      以漢律來說統統不及格,現在誰能仿造才知古時代才子智慧更勝今人

    • @展翅高飛-n4n
      @展翅高飛-n4n 6 років тому +2

      為什麼閩南的河洛話是最接近古漢語原音的方言 大家應共同好好保存
      上海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報告 各省市與漢族DNA相似度研究結果
      父系(Y染色體)湖北 0.949 上海 0.902 安徽 0.929 江蘇 0.821 雲南 0.915 福建 0.966 廣東 0.669 廣西 0.608 湖南 0.657 浙江 0.763 四川 0.713 江西 0.829
      母系(線粒體)湖北 0.907 上海 0.833 安徽 0.755 江蘇 0.786 雲南 0.245 福建 0.248 廣東 0.068 廣西 0.249 湖南 0.490 浙江 0.540 四川 0.498 江西 0.424
      其中閩南人父系中的比例是最高的 証明當初是以征服者的角色進來的 也只有征服者才會真正將自己的語言文化全盤置入 據歷史記載漢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 派大軍攻打閩越國 滅閩越國後佔領其都城並焚燬城池宮殿 令遷往遙遠的長江淮河一帶 並派軍民進駐 此即為漢人入閩之始
      閩南人善於經商 不儘掌握全中國1/3的GDP 全中國及香港最富有者 全東南亞各國中最富有者 除中國閩南外 廣東潮汕 雷州半島 海南等都是閩南移民過去的 浙南 江蘇宜興 四川瀘州等等 其中占溫州人口1/3 香港1/3 新加坡1/2
      所有方言中離普通話發音最接近的 代表離中原古音越遠 跟吳粵語比起來 閩南語離現代普通語發音是最遠的 想想中國近代履被胡人統治 尤其北方話受胡人用語及口音影響更是巨大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閩南河洛語是目前離中原古漢語原音最近的方言 原因很簡單 閩南位居東南沿海偏鄉 在古代不但遠離政治權力中心 天高皇帝遠 根本管不到 而週遭多山又交通不便 居住在閩南地區的人口在唐代時期就已經大致成形了 至今變動不大 所受到外來地區的影響是最少的 而客家地區一直是最晚到的北方逃難人口聚居的地方 直到近代明清時期 還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入 所帶來的肯定是最接近現在的流行語了 而吳粵語區屬於富庶廣闊的區域 也是到近代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入的重點區域了 也就因為如此以上綜多因素 所以閩南語幸運把很多古漢語原音給保留了下來
      閩南語屬於漢族最早的貴族語言 已知閩南河洛人是商人的後代 現在的閩南語也是源於古商語 鍋子叫鼎 這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使用的烹煮器材 讀書叫讀冊 筷子叫箸 房子叫厝 汝有在朝否 意謂以有否在朝為官來形容是否有本事等....即可了解 至少可確定魏晉 南北朝時代 唐代以前都使用閩南語為官話的 還可從佛經梵文漢譯中的音譯得到証實 由其讀阿含經時 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用閩南語念相當口語話 糞掃衣 埔時...等詞匯 使用閩南語的人到現在還使用的很平凡 韓國和日本是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兩個國家 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透過大量學習漢文化來治理國家 直到今天還有許許多多的專用名詞的發音 跟閩南語幾乎一模一樣足可証明
      閩南南音 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2006年5月2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10月1日 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兩漢 晉 唐 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 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 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
      此外還被錄制到美國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2號太空船的鍍金唱片上代表古漢語 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去尋覓外太空知音了

  • @邱淑芳-l7g
    @邱淑芳-l7g 4 роки тому

    吟罷將進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

  • @estherkoh960
    @estherkoh960 3 роки тому

    👍👍👍

  • @lwesley3023
    @lwesley3023 10 років тому +70

    比满清的普通话好几百倍,何时才能恢复汉语

    • @BieZhang
      @BieZhang 9 років тому +3

      +L Wesley 满语跟普通话根本没有相似点

    • @The58coco
      @The58coco  9 років тому +3

      +Bie Zhang 非滿語也,乃河洛話,也就是閩南語官話。

    • @jacklaw0420
      @jacklaw0420 9 років тому +14

      +Bie Zhang 普通話是滿人學漢語的四不像產物,情況似一個美國人講中文,當然不像英語,只是充滿口音的中文罷了。

    • @BieZhang
      @BieZhang 9 років тому +2

      +正道中華 说话要摆事实,讲证据,你说"普通话是满人学汉语的四不像产物",除了你的臆想之外,还有什么证据支撑?

    • @BieZhang
      @BieZhang 9 років тому +3

      +正道中華 另外,普通话所基于的官话.通行于从东北到四川云南乃至甘肃新疆的广大国土,覆盖了中国人口的大部分.而今更有8.1亿之众以官话为母语.请你用脑子想想,基于官话的普通话怎么可能是"满人学汉语的产物"?古代资讯极不发达,且满清并无统一语音的政策,占人口不到百分之一二的满族人,如何能影响数万万中国人对自己口语的掌握?请你再思考一个更基础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正宗的汉语?

  • @ivancao786
    @ivancao786 6 років тому +3

    杜撰的河洛话而已!闽南语改编的成分比较大!真实的古汉语语音无从可靠!只能勉强推测,但推测也并不代表接近实际情况!在留声机发明之前的读音都是无法证实甚至推测的!

    • @FeuerEcli
      @FeuerEcli 6 років тому

      Ivan Cao 一些台灣家族有保留代代相傳的「文讀音」,這邊都是文讀音,可以自己搜尋文讀是啥

    • @ivancao786
      @ivancao786 6 років тому

      FeuerEcli 如果真能不经变动代代流传下来,那真是中国文化传承之大幸事!不过,我对这种看法持悲观态度。毕竟经历千年而不变这件事本身就有违客观规律了。

  • @bb723070
    @bb723070 3 роки тому +2

    但是學習會很痛苦,一種白音一種讀音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1

    關於漢字一字多音,華語和粵語確實也有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的情況。
    之所以有一字多音,是因為一字多義。
    例如:‘睡覺’ 的 ‘覺’ 和 ‘覺得’ 的 ‘覺’,讀音是不一樣的。
    其他例子還有:説法、説客,給(Gei),給予(Ji Yu)。
    然而,閩南語的一字多音,是和字的意義,以及是否用在不同詞彙,是沒有關係的。
    沒錯,華語 ‘睡覺’ 唸 Shui Jiao;‘覺得’ 唸 Jue De。
    但一旦定了音,無論説話、唸詩,或寫在紙上,唸法是一樣的。
    閩南語之一字多音,純粹就是多音,毫無意義的。
    ‘石頭’ 就是 ‘石頭’;‘紅花’ 就是 ‘紅花’。
    既不是動詞,也不是形容詞,而是名詞,組詞不變,意義也沒變,爲什麽一旦寫入文章,再從紙張唸出來,Chyo Tao(石頭) 要變成 ‘Sek Tiu’,Ang Hue(紅花) 要變成 ‘Hong Hua’?
    生理部分,頭就是頭,為何變客家音?
    動物也需要變音嗎?
    Wak kua dio jik jiak bek(我看到一隻馬),寫在紙上就變成 Gor kan tod yi jik ma (整句類華語)。
    寫在紙上就唸華語?
    其之變音,純粹是因為把話寫在紙張,這是很荒謬的。
    閩南語變音,近乎所有的字,凡寫成文就得變,太不合理了。
    推斷閩南語受到客家的影響,絕非凴幾個客家音斷章取義,而是綜合了各方面,除了它確實有濃濃的客家影子(這點可向懂客家話的人求證,文讀音幾乎可以編制一套客家話,或取其客家語中的華語音,可編制一套華語。很難相信這只是是巧合)。
    加上唐朝時期,閩南語系有模仿、吸收其他語系語音的歷史(這也是語言學家認同的)。
    最大可能,模仿部分,是為了唸公文的文讀音(大多為客家)。
    到目前,個人選擇的答案,是 ‘閩南文讀音’ 是後來人工編制的。
    我想問一問閩南語系的朋友,如果這個現象是發生在其他語系,例如 上海話 或 粵語,閩南語系會否毫不懷疑的全盤接受其對文讀音的解釋

    • @Utubewatch216
      @Utubewatch216 8 років тому +1

      +workfasts 做人無須自卑到如此地步!

    • @workfasts
      @workfasts 8 років тому +1

      +Utubewatch216 哈~~ 研究語言是興趣,求真相,與母語情意結沒關係的,也無所謂的自卑不自卑。如果研究出來是閩南語最符合正統漢語,就說符合。不符合,就說不符合。純粹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比較了 ‘華、閩、粵、客’ ,詩詞音的平水韻,確實是客家話超然勝出。閩南語的文讀音,也確實是客家話。

    • @Utubewatch216
      @Utubewatch216 8 років тому

      workfasts
      你憑哪點可以證明"客家話超然勝出"!?
      語言是平等地位,單就你這句話就顯示出你心態的不正常! 自卑!

    • @workfasts
      @workfasts 8 років тому +1

      +Utubewatch216
      討論可以有不同意見,但理應嚴禁侮辱性的語言。
      你看我的論點支持客家,不會是因此以為我是客家人吧?我是閩南語系的。反駁要指出理據,不是純粹罵。你有點出你的論據嗎?
      我依據哪一點說客家勝出,就是依據閩南語唸詩,必須用客家來唸。不信自己去查查看。
      首先,你有去研究閩南語的文讀音嗎(唸詩的平水韻)?
      那些音,十有八是客家。
      ‘國’ 字閩南有 ‘Kiet’ 音嗎? 但是唸詩押韻唸 Kiet。
      國 唸 Kiet,是客家其中一個音。

    • @Utubewatch216
      @Utubewatch216 8 років тому +3

      侮辱性的語言?
      你想太多
      自己心態不正確 , 將語言高低之分
      問題出在你自身!
      你說閩南語唸詩,必須用客家來唸。
      那為何這段影片是閩南語唸詩?而不是客家話?
      看到作者以閩南語唸詩的優美
      就強詞奪理說閩南語的文讀音是客家話...
      既然如此...你就給我用客家話唸同樣的詩
      自己客家人式微...客家小孩不會講客家話
      不去自我檢討
      整天只會意淫他族的文化及語言
      這不是自卑是什麼!?

  •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58cO之黃先生你可移民來台灣選縣市議員立委兩任後移民去北韓再移民至北京即可~

  •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祝您們大家都好運大賺 5 років тому

    請河洛漢文吟唱58cO黃丶你到你到底貴姓何名啊?

  • @mochen1293
    @mochen1293 4 роки тому

    🙌🙌🙌🙌🙌🙌

  • @The58coco
    @The58coco  9 років тому

  • @augusterodin
    @augusterodin 4 роки тому

    將進酒聽到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 @abishiial4234
    @abishiial4234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好棒

  • @uy_solari
    @uy_solari 2 роки тому

    這就是「吟詠」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5

    照我聼來,當今華語極可能是河洛話的變音語,或是與河洛話最有血脈的語言。我曾有點相信閩南語是詩詞語,或是河洛話的繼承,但後來發現不是。我的語言是閩南語系,閩南語大量的詩詞語,其實都不是用閩南語唸的。閩南音其實不能唸詩,唸詩音是 ‘外來語’,有大量平常説話沒用到。閩南語之所以認爲自己是正宗,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歷史記載,閩南語在唐朝曾 ‘仿官腔’,後來(應該是宋朝)又修訂韻(平水韻)。仿官腔和修訂韻的結果,我聼來聽去,絕大多數像華語,少量像粵語。小小例子:流,留,牛,樓。閩南音是:勞,勞,Gu,勞。但是唸詩爲了押十一尤,流,留,樓,改成華語音。牛是 Gu,卻加多一個唸詩音 Giu(像 Niu)。快,閩語是 ‘Ging’,唱戲唸華語音。若說誰更像河洛話,閩南語唸詩,很多時候就像唸華語。閩南語 ‘繼承’ 河洛話的結果,我看過閩語大戲節目,唱 ‘。。。就快到了’,就直接唱華語。大家上網聼閩南語(上載者標識 台語) ‘回鄉偶書’,聽來就像隨時代變音前的華語。

    • @wanlicheng4707
      @wanlicheng4707 9 років тому +1

      +workfasts 唐朝官腔與今日之過於普通話可是大相徑庭,根據漢語音韻學家研究分析,閩南語大多還是保留六朝吳語底層(福建本是依附兩浙而設道,漢語亦是最先由東吳引進),亦收到過贛語-客家話的影響,直接受中原漢語的影響甚少。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程万里 客家帶給閩南語巨大影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很多詞彙,字的發音如 ‘人’,閩南音是 ‘郎’,但唸詩非常接近客家音,唸 ‘Ling’。客家音是 ‘Ning’。

    • @wanlicheng4707
      @wanlicheng4707 9 років тому +2

      workfasts 我們東吳一帶“人”也是念nying

    • @changyujen
      @changyujen 9 років тому +4

      +workfasts 從阿含經(梵文和巴利文:āgama)中的大量的梵文音譯就可知當時河洛人的語調,公認最接近就是閩南語,更不用說閩南人到現在還在用"鼎"來形容自己的烹調器具,鼎在古代是貴族能擁有的物品,平民根本不能使用,其他像是"汝有在朝否"在閩南語是形容是否有能力,都很清楚能證明閩南語在當時就是官話更不用說"糞掃"(形容垃圾)."豎子"(形容人格低賤)..等這些名詞只剩閩南人還在用,另外有些人想用"仔"來取代"也"."子"以蓋住閩南語的正統性不被發現,不過漸漸都被揭穿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程万里
      謝謝。又學到了新知識。

  • @workfasts
    @workfasts 9 років тому +1

    [關於閩南語文白讀音](一)
    閩南語的白話和文讀差異奇大,儼然兩種不同語音,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疑點。
    對於這一點,在網絡與人交流,閩南系的堅持分為以下:
    1)那是上古就有的現象。
    2)上古是白話,後來演化、昇華出文讀音。
    3)根本就是同樣的,只是一個是隨著時代,語音出現轉變,而未轉變的音卻還保留著,所以形成了白話和文讀。
    不管是屬於哪一種,我們必須承認,語言從稚型到成熟,再昇華到閒情優雅,都是逐步,經歷百年千年,而不是忽然發明另一套的。
    在網絡上的許多用各種語言,自我標榜古漢語的視頻(包括閩南文讀音),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多數與現今華語有互相類似(這裡不說誰像誰),甚至聽來就像在聽華語(尤其客家裡的華語音)。
    這至少證明了一點,當今華語的發音雖然有變,但基本還在,也證明了與古漢語的血緣關係。
    閩南語音變導致文、白讀音的分化,是互相矛盾,很難成立的。
    令閩南語自豪的,其實就是聲稱自上古以來未變,保留最完整、最正確的發音至今。
    那麼,又何來變音之論?文讀音又從何而來?
    是白話音不準,還是文讀音不準?
    隨著時代改變,歷經數千年,是不知不覺的,無法規劃的。變了就變了,無論哪種語言,都無法知道上古老祖宗是如何發音的。像這麼清楚的文讀音,就像一切都預先準備好,細心編制的。
    重點:
    筆者不敢言查過所有文讀音,但在所查尋的文讀音,百分之七十多是華語或近華語讀音,少量粵語。
    這等於說,閩南語分化出來的每一個字,幾乎都湊巧和華語相同,或相似度高。
    閩南語系是否要辯稱華語源出於閩南語?
    可是歷史明確記載、語文學家亦推論,閩南語系有過學習、模仿其他語系。

    • @kimo163
      @kimo163 6 років тому

      嘿嘿嘿。文讀音成形於宋,因官訂本韻書,故,河洛語分歧雜枝甚多,然,文讀音皆同,不論漳腔或泉腔,讀四書五經時,都只有一種發音。此種情況,客語亦同,九腔十八調,讀經書時,只有一種發音。因韻書傳承,爾後,元明承接,明太祖至明成祖,重訂韻書。士子求官,必定學好韻書。因元清兩代,漸成普通話。

  • @忠義-x1u
    @忠義-x1u 6 років тому +2

    因為閩南人是唐朝陳元光南征後才產生的民系,在這之前該地一直是山越的居住地,山越就是畲族,就是古越國人,古越國人就是古夏朝的直系後裔,再被往南壓迫成為客家人(可能與更後來逃亡的漢人結合,宋朝時起才有客家人一詞的出現,石壁村極可能是當時山越的首都,首都才會有那時祭天、祭共祖的廟,被擊破以後,四散,所以客家人才會一直以該地為共同的祖源地,到了新環境,才對其他民系自稱客,但唸法上,還是自稱夏家人,即「ha」家人,夏的古音唸ha)。而閩南人來的地方,尤其開漳聖王的漳州,祖籍八成以上都是河南固始,固始正是北周府兵制,西戎府兵之重鎮,這裏的人,大都是被「賜姓」的西戎人,所以,閩南語才會有那麼多的音、詞,是西戎人的語詞,而與周遭的閩北、客、粵、畲…的方言差異很大,也與現在固始附近的語言不同(因為幾乎整族的府兵,為征山越全部都遷下來了),幾乎是獨樹一語,閩南語不容易與漢字對應的語、詞,都是來自西戎,而與周遭的閩北、客、粵、畲…等語無關連。西戎人學漢語,因為文法上的差異,可能才會產生倒裝,如介紹、家己、氣力、鬧熱、沒路用、…等,就像我們現在用中文的文法在說英文一樣,產生了很多倒裝英文、洋涇濱英語。閩南人百越血統比率不高,也是因為當初陳元光南征遇到瓶頸,這個西戎人的府兵,包括女人,全部在陳元光祖母魏敬夫人的率領下,南下支援,整族都遷下來了,魏敬夫人的事蹟,就是楊家女將的原形,魏敬夫人帶了大量的女兵南下參戰,是歷史事實上存在的,楊家女將反而是虛構的,因此有人才說魏敬夫人是楊家女將的原型。遊牧民才會有全民皆兵的傳統及概念,西戎人男戰士稱查播、女戰士稱查某,形成了閩南語男、女的稱呼,頗能反應當時全體府兵傾全力南征的氣象。閩南人與周朝人同族,因此在讀音上,才會與周朝記載的文字那麼契合,周朝曾建都洛陽500年,閩南語的讀音,也因此那麼同周朝時的河、洛地區,因此要說閩南語是河洛語,也只能是與這時期關係最大。一般人追歷史,只及到唐朝陳元光,對於陳元光家族及該地西戎人的來源,就沒再追究。從西戎人成為澮州、固始的府兵,到南征,才過了約100年,西戎人的成份才會那麼高,閩南語裏面才會有那麼多的西戎語詞。閩南人及客家人,其實與漢朝的漢人,都有差距,不知為何,兩者反而都在爭誰是「真正的漢人」,北方人一直不以為然,罵得難聽,閩南人、客家人應該重新檢視歷史,有漢的血統,但並非漢朝漢人的直系。

    • @johnnyshih8997
      @johnnyshih8997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偏頗矣!
      1,閩南語最早來自於秦統一後遣原魏與宋國降卒入閩屯墾
      2,三國東吳經營閩越而加入吳音
      3,永嘉之亂北方漢人衣冠大舉南渡,最南從海路入泉州
      4,因3而漢人與原住民常大規模械鬥, 唐朝武則天時遂遣今南陽駐軍(陳元光)入漳州屯墾平定紛亂

    • @忠義-x1u
      @忠義-x1u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閩南語是從西戎語、匈奴語漢化來的,可以去看看西夏人骨勒茂才所著的
      「番漢合時掌中珠」這本西夏語與漢語的對照字典,裏面很多的東西與現
      在閩南語發音,就是閩南語的白讀音、用法完全相同的(但也有很多東西因漢化而未再使用了)。閩南語不全然是漢、唐時的中原音。西
      戎人、匈奴人漢化學漢語,發音不標準,腔調、用詞上也有很大差異,才
      產生現在的閩南語。這是因為閩南語是匈、戎、漢混血的陳元光家族及其
      匈、戎、漢混血的府兵帶來的,與漢唐時的河洛語有差異。例如西夏語「
      二、三、腳、嘴、腳後、眉毛、掌、水、男、女、軀、牙齒、花、香、死…」等,
      西夏語分別唸「能、桑、刻(ka)、垂(tzuie)、刻斜(ka-chia)、墨麻(mak-
      mai)、巴(閩南語巴落去,即掌下去之意)、則移(chuie)、波(播)、磨(某)、骨(ku)、
      垂kie、嚩(huey)、龐、悉…」等等。其音與閩南語的白讀音幾乎一樣,用法也都一樣。在西夏語裏,也發現
      一些與漢語比較是倒裝的用法,這是閩南語的用詞與漢語用詞常相反的原
      因,例如閩南語的利便(便利)、加添(添加)、進前(前進)、冒仿(仿冒)…
      很多。西夏語就是黨項語,陳元光家族是黨項人(即有夏人),母親吐萬氏,吐萬氏是匈奴王族的姓,其家族及族人在北周武帝時,自西戎莫侯陳部遷入中原,賜姓陳,世襲歸德將軍,外族歸順才有歸德之名。到唐朝年間南征,在中原約100年就南征了。南征時間比西夏西元1038年建立時間早約350年,其及將士所說的話,經過漢化後,仍與西夏人說的話部分相同,成為閩南語。黨項是有夏「wu-ha」在西戎地區帶t
      、n的轉音才唸成黨項的(即dwuon-hun或twuon-hun,即閩南語黨項的音,用閩南語唸就知關連,hun就是戰國、漢時譯音的「匈」,奴是no,是之的意思,匈奴漢語意思即夏之國,在轉譯為黨項之前,也有音譯為禿髮者,一樣是有夏wu-ha帶t的轉音記載
      ),匈奴人都是自稱為「有夏wu-ha」人的。唐山是黨項的轉音。閩南語是這樣漢化成的,白讀的音也是這樣來的。這些都是用來證明,漢族是個大溶爐,閩南語有很深的「漢化印記」。

    • @忠義-x1u
      @忠義-x1u 4 роки тому

      @@許鹹 你忽略了如何漢化的過程,閩南語處處呈現古夏語的痕跡,學術是要發現事實,追求真理的。心中有太強烈的政治力場,很難客觀。

    • @陳柏舟-q4y
      @陳柏舟-q4y 4 роки тому +1

      忠義 你的論述根本不值一駁,什麼倒裝、什麼類同語的,所以就一定是某種語系?多了解些語言知識再來吧

    • @陳柏舟-q4y
      @陳柏舟-q4y 4 роки тому +2

      忠義 當你只是提出某些論述就自行獨斷連結,去指三道四地說別人的族群民系、別人的祖先不是漢族而是少數民族,是你自己跑到別人的地盤來大放厥詞(這一則影片只是單純的在吟誦唐詩而已),當別人反駁你的立論和立場之時,你反而回說別人有政治立場,這是什麼跟什麼?徒然可笑之極矣

  • @WeddingandJC
    @WeddingandJC 7 років тому +1

    06:00 將進酒 李白

  • @莊一刀
    @莊一刀 3 роки тому

    歌仔戲腔吟唱

  • @laueddie4149
    @laueddie4149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聽臺灣國語比普通話易明,易溝通,可能臺灣國語以漢語為基礎,而普通話含外族語太多,有時覺得難明。

    • @邱徜徉
      @邱徜徉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Lau Eddie 因為臺語是中國的河洛語傳來的 可以說是中古漢語的延伸

  • @AimoLee-qw4nz
    @AimoLee-qw4nz 2 роки тому

    怪不得汉字有看独特的四声九调,原来它天生就是可以歌诵呤唱的。也难怪诗词各留有曲牌名却不知呤唱,实则是因为外来胡语侵扰,渐传渐失汉语呤唱的本音。。。

  • @jameswuangel
    @jameswuangel 8 років тому +11

    河洛語是漢人的語言.普通話(台灣稱國語)是滿洲人的語言.英文稱為Mandarin(滿大人)的語言.滿州做官的大人的語言.

    • @owlmanchan659
      @owlmanchan659 7 років тому +1

      乱七八糟...被洗脑了还当真.还河洛音....就是闽南语装的.完全不押韵.... 粤语 闽南语 普通话我都懂.... 一听就知道假的了.

    • @mindfucker4789
      @mindfucker4789 7 років тому

      The English term comes from the Portuguese mandarim (spelled in Old Portuguese as mandarin pronounced [ˌmɐ̃n.ðaˈɾĩn]).

    • @star_rainfall
      @star_rainfall 7 років тому

      你確定你懂文讀音?還有閩南十里不同音,你又確定你懂得閩南語能代表全閩南語種的分支音?

    • @shymilky1991
      @shymilky1991 7 років тому +2

      mandarin 的来源不是满洲人,满洲人的称呼是manju,英文是manchuria。mandarin的来源是印度语,表示官员,官方的。mandarin代指普通话是因为当时荷兰人殖民印尼的时候印尼人称呼汉语为mandarin。印尼之前是被印度统治。

    • @songyang80
      @songyang80 6 років тому +1

      Shymilky
      这些说法都不对, mandarin是官方汉语 但又是满人统治下的朝廷 所以洋人称之为满大人语, 其实是官方汉语。
      闽南语来历是唐朝初年来自河南固始的军队入闽平叛,定居于漳州泉州一带 唐初中原音 但不一定是汉朝音。
      闽东语即福州话是唐朝末年同样来自河南固始的军队入福州 是唐末中原音 闽东与闽南语词相近而音不同 相差200多年
      当然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 如今的福州音与闽南音和唐朝时候的音也不知道变了多少了
      用现在的音去和古人聊天 应该早已是对牛谈琴 不知所云了 不过写字倒是懂得的

  • @liyawei
    @liyawei 5 років тому

    古音

  • @K19radio
    @K19radio 8 років тому +11

    屁一堆 東拉西扯!
    閩南語或是河洛話之所以一個字會有多樣不同發音,是因為詞性不同(用於動詞、名詞或形容詞或是特定於詩詞歌曲韻腳) 當然會出現很多不同發音。
    竟然還有人認為(馬上make-sion)的馬字可以發音為mea-sion…豬頭
    最簡單的閩南語笑話沒聽過嗎?
    阿香hion去香heon港買的香heiu很香pon
    一字四種發音

    • @kaunkua1307
      @kaunkua1307 8 років тому +3

      白讀大概在秦朝那時就形成了,中國大陸大概都是在那時候形成,台語(閩南、河洛)文讀音大約是在國力強盛的唐朝時期因為唐詩而引進南方的

    • @linalex4215
      @linalex4215 7 років тому +3

      你最後一個字是芳不是香
      可以google文白異讀,漢語族各語言皆有文白異讀,文讀用於念文章和人名,白讀及用於日常白話或大部分姓氏,而鶴佬語是漢語族各語言文白異讀最豐富的語言,有四成的漢字除白話音以外尚有文言音

    • @junchen9954
      @junchen9954 6 років тому

      你的想法很狹礙喔。 事實上馬上是可以beh siang的哦。 潮州話就會這樣了 例如人生 閩南語習慣叫jin seng,但潮州話就叫nang se'n
      完全沒有遵守所謂文讀、白話音的規則。

  • @吳錦玟-w5x
    @吳錦玟-w5x 3 роки тому

    像唱哭調

  • @忠義-x1u
    @忠義-x1u 5 років тому

    閩南語是從西戎語、匈奴語漢化來的,可以去看看西夏人骨勒茂才所著的
    「番漢合時掌中珠」這本西夏語與漢語的對照字典,裏面很多的東西與現
    在閩南語發音,就是閩南語的白讀音、用法完全相同的(但也有很多東西因漢化而未再使用了)。閩南語不全然是漢、唐時的中原音。西
    戎人、匈奴人漢化學漢語,發音不標準,腔調、用詞上也有很大差異,才
    產生現在的閩南語。這是因為閩南語是匈、戎、漢混血的陳元光家族及其
    匈、戎、漢混血的府兵帶來的,與漢唐時的河洛語有差異。例如西夏語「
    二、三、腳、嘴、腳後、眉毛、掌、水、男、女、軀、牙齒、花、香、死…」等,
    西夏語分別唸「能、桑、刻(ka)、垂(tzuie)、刻斜(ka-chia)、墨麻(mak-
    mai)、巴(閩南語巴落去,即掌下去之意)、則移(chuie)、波(播)、磨(某)、骨(ku)、
    垂kie、嚩(huey)、龐、悉…」等等。其音與閩南語的白讀音幾乎一樣,用法也都一樣。在西夏語裏,也發現
    一些與漢語比較是倒裝的用法,這是閩南語的用詞與漢語用詞常相反的原
    因,例如閩南語的利便(便利)、加添(添加)、進前(前進)、冒仿(仿冒)…
    很多。西夏語就是黨項語,陳元光家族是黨項人(即有夏人),母親吐萬氏,吐萬氏是匈奴王族的姓,其家族及族人在北周武帝時,自西戎莫侯陳部遷入中原,賜姓陳,世襲歸德將軍,外族歸順才有歸德之名。到唐朝年間南征,在中原約100年就南征了。南征時間比西夏西元1038年建立時間早約350年,其及將士所說的話,經過漢化後,仍與西夏人說的話部分相同,成為閩南語。黨項是有夏「wu-ha」在西戎地區帶t
    、n的轉音才唸成黨項的(即dwuon-hun或twuon-hun,即閩南語黨項的音,用閩南語唸就知關連,hun就是戰國、漢時譯音的「匈」,奴是no,是之的意思,匈奴漢語意思即夏之國,在轉譯為黨項之前,也有音譯為禿髮者,一樣是有夏wu-ha帶t的轉音記載
    ),匈奴人都是自稱為「有夏wu-ha」人的。唐山是黨項的轉音。閩南語是這樣漢化成的,白讀的音也是這樣來的。這些都是用來證明,漢族是個大溶爐,閩南語有很深的「漢化印記」。

    • @陳柏舟-q4y
      @陳柏舟-q4y 4 роки тому +2

      忠義 你又來這裡沒有確證的編故事了

    • @忠義-x1u
      @忠義-x1u 4 роки тому

      @@陳柏舟-q4y 多讀書,其他不講了。

    • @陳柏舟-q4y
      @陳柏舟-q4y 4 роки тому +4

      忠義 你才應該再多讀點書,而且再從頭了解什麼是學術規範,而不是純憑臆測地亂下結論,「先射箭後畫靶」正足以形容你的評論內容

  • @王欽良-z1w
    @王欽良-z1w 3 роки тому

    河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