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好療癒 EP1 | 追求自我、認識自己 都是假雞湯!!! | 熊仁謙xELLE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0 вер 2024
  • 與ELLE雜誌合作全新網路單元
    『ELLE好聊癒』
    破解雞湯的真心話
    印度哲學帶你看透事情本質
    找尋生命真相
    ‪@ELLETAIWANelleyt‬
    你覺得被知識綁架住快樂了嗎?
    快來我的『熊仁謙|快樂大學:知識選品店』
    👉 www.pressplay.cc/happinessuniversity
    讓我為你挑選知識、幫你讀書、替你學習📕
    📚購買熊仁謙新書📚
    《#難以勸誡的勇氣》
    博客來:pse.is/TYLEV
    誠品網:eslite.me/U26VX
    -
    訂閱快樂大學頻道,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快樂
    👉pse.is/SZ2A6
    想多了解我的生活
    也歡迎訂閱我的生活頻道
    reurl.cc/main/tw
    -------------------------------------------------
    快樂大學全新企劃
    趕快訂閱開起小鈴鐺
    🔥熊宇宙計劃
    熊仁謙與林思宇全新形態的知識碰撞
    👉每週一固定播出
    🌟yt1.piee.pw/SYCLT
    🔥熊仁謙書房
    為你精挑細選
    重點解析絕對值得一讀的好書
    讓你與快樂的生活只有一本書的距離
    👉每週三固定播出
    🌟reurl.cc/E7o16g
    ------------------------------------------------
    歡迎訂閱追蹤我們
    🔶熊仁謙
    Facebook:reurl.cc/lLb62v
    Instagram:reurl.cc/A1WZap

КОМЕНТАРІ • 470

  • @blacstar9779
    @blacstar9779 Рік тому +41

    超有共鳴!!!
    的確曾經我對於去海外工作、留學感到很有挑戰性,在一步步實現的過程中也讓我覺得我對我的生命好有熱情;但當我發現我住在國外很多年以後,我的生活跟在台灣沒什麼兩樣,去到哪個國家都一樣,只要一過了最一開始的緊張,後面就只是生活而已。
    當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我感受到非常非常濃厚的絕望,然後我就突然跌入沒有熱情跟夢想的深淵。這個低潮大概花了五年,直到我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滿足跟感到平安,我才完全地放下😂
    謝謝熊熊跟ELLE❤

  • @user-gx1zl2lr6s
    @user-gx1zl2lr6s 3 роки тому +41

    說得很好~
    接受失望、接受自己是未完成品、接受自己能不急、接受日常的無聊,真的是跟主流認知相反卻十分必要的。隨著膚淺的刺激跟著流行,那就真的只能當商資本主義的奴隸了。
    我覺得這樣才叫真正的認識和掌握自己,我也覺得會有Monday blue是因為妄想和「真正的我」的落差太大。

  • @user-dy6cq9lc7r
    @user-dy6cq9lc7r 3 роки тому +109

    每次都在找動力和激勵自己的話
    但都過沒多久就消失
    一直以為是自己的壓力不夠大
    於是一直瘋狂施予壓力給自己
    有時到最後都有點崩潰到哭
    因為發現情況並未改善
    但經過這支影片真是獲益良多欸
    實在對我幫助非常大啊

  • @wongchikin1963
    @wongchikin1963 3 роки тому +48

    為什麼人不會滿足? 當你賺100,就會覺得賺200就完美. 當你賺到200時,你生活就會出現只能用300才能滿足的生活需求..
    因為我們從小學習的幸福方式是 "我先有不足,然後去填補它,最後獲得幸福"
    所以你只能永遠的創造"不足"... 金錢上的不足,感情的不足, 幸福的不足,自我的不足...

  • @user-qu4yr8sx8x
    @user-qu4yr8sx8x 3 роки тому +41

    對於看開看透的人
    即便到了國外也沒有覺得不同
    就是生活和感受
    城市和鄉村的型態全世界都一樣
    人是那樣 景是那樣 做的事是那樣
    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都有可能發生
    根本是心境的問題
    日常 把事情做得順利 完美 和諧
    也很爽
    常懷知足 感恩
    恬淡中也是充滿熱情的

  • @qoou123pop
    @qoou123pop 3 роки тому +41

    想認識自我就是釐清“我”這個概念的過程,沒什麼不對的,想走什麼路就去實踐去體會去反思,不滿足想豐富自己也沒什麼不好,爸媽都會偏心,自己當然也會特別追求某部份的自己,甚至是誕生出新的自己,偏執、極端、不滿足也是人的一部分,其實這從來都是選擇問題。

  • @jc1385
    @jc1385 3 роки тому +29

    我倒是覺得我很幸運,剛好相反,工作的日常我是很熱情的,我剛好很喜歡我的工作
    每天都要動腦筋思考,也充滿挑戰,我吃飯運動或放假時也經常投入思考行業中的一切
    有時都有點捨不得放假咧哈哈
    工作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每每想到一個什麼東西
    我都會挖空心思地去思考所有有關的一切
    我在所處的公司已經10年了
    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能一直這樣
    哈哈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2

      你很棒耶
      這種狀態

    • @funingyang
      @funingyang 3 роки тому +1

      幸福又滿足的人

    • @harrychu8876
      @harrychu887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請問你當初是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行業?你是怎麼保持對自己事業的興趣呢?

  • @chiweichiu5033
    @chiweichiu5033 3 роки тому +10

    適時放下批判,有時候腦中的想法一點都不重要,不需要那麼多的 “我認為” “我覺得” “我以為” 在當下好好感受自己的心,就夠了。
    當我們的心覺得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什麼都有了,不再覺得缺憾。心滿足了,其他東西都是附加的。

  • @boonchuanlim8096
    @boonchuanlim8096 3 роки тому +158

    很好的觀點
    認識自我並不是為了 追求和尋找 積極,正向,理想,完美 的 自己
    而是在瞭解的過程中 去 接受 這樣不完美,不完全的自己。接受一個 負能量滿滿,整天忙里忙外的 自己 而不是一味的去否定這樣的自己。

  • @jeanmeng721
    @jeanmeng721 Рік тому +15

    感覺又丟掉了一些心裡的垃圾負擔⋯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很普通很不特別,謝謝你們拍這個影片,讓我知道即使是平凡的生活,沒什麼長處的我,還是值得被接納跟看見的⋯

  • @hencchen
    @hencchen 3 роки тому +8

    其說覺得你所說的不是追求自我,而是探詢那些事物讓你感到有趣,這只能說是一部分的追尋自我,而不是全部
    然而,無論是透過旅行,或者是其他的興趣,甚至是宗教信仰,與他人之間的辯論,都是一種更加認識自我的方式
    有的時候不見的是對這個方式充滿熱情,而是這些方式只是達到目的的一個手段,畢竟不同的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有些事物在起初吸引你的時候可能是因為熱情,但是到後來支持你繼續做這件事的原因,往往是更高過於熱情的東西
    就像你說的,人有各種面向的我,日常生活中的那個自我,很多時間是無法變動的,是固定的,所以才要尋找不一樣的可能
    但即便是每日上班都經過的路線,也都會有不一樣的人事物變化,就好像寧夏夜市也會有新舊攤販輪替一樣,就看你的心態是怎麼樣
    不管是透過哪一種方式認識自己,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悟,有時候會突然被什麼東西觸發,看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眼光

  • @VickyYeh0413
    @VickyYeh0413 3 роки тому +6

    其實我覺得追求自我並不是要求自己變成或保持什麼樣子,而是透過一次次有意識的與自己對話,慢慢撿拾(檢視)一片又一片的拼圖(反思),真正感覺到什麼樣子對自己來說是最愜意舒適的。

    • @user-pr1li8te8p
      @user-pr1li8te8p 3 роки тому +2

      同意

    • @funjoy11
      @funjoy11 3 роки тому

      ua-cam.com/video/4nzUThz8BvI/v-deo.html
      存在先於本質
      倘若本質先於存在
      本質已然成形 人即為死物
      故人是自由的
      是由無限個我所操控著
      但自由代表的是沒有方向
      因此又帶來了痛苦
      但我們不要就此氣餒
      人生有許多關卡等著我們
      猶如一座座山峰等著我們去攀登
      從山腳爬到頂峰又落到山腳
      沒有一帆風順
      可至少有欣賞到山頂的獨特景致吧~

    • @77777yang
      @77777yang 22 дні тому

      🎉🎉🎉

  • @weiling0620
    @weiling0620 3 роки тому +9

    我認為人可以追求找回自我,這個目標沒錯,但不見得要透過旅遊。
    Q:旅行,有助於找回自我嗎?
    A: 不行!只是去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
    B: 可以,因為能得到更多靈感
    C: 因人而異,看他的心態是什麼
    A: 只是為了逃避現實而已
    B: 多出去增廣見聞,說不定能找到方向
    C: 說不定有機會,但要看他的際遇
    A: 那多看書、上課,豈不更實際?
    B: 也可以來一場知性之旅,多交朋友啊!
    C: 找回自我的管道很多,旅遊是其一
    我主持C論點

    • @gabrielle1626
      @gabrielle1626 3 роки тому +1

      可是什麼是真的自我? 每個人真的有那個設定嗎 還是你希望自我有一個期待的樣子 (非戰) 只是常常聽到有人要去找尋自我這個觀點很矛盾 ^_^

    • @hakke946
      @hakke946 Рік тому

      ​@@gabrielle1626不知所云

  • @depressed596
    @depressed596 3 роки тому +31

    我的媽呀說得太好了!看了很多雞湯!好像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說的非常好!這不就是抑鬱焦慮的源頭嗎?!永遠對當下不滿意,盲目的追求下一個目標!生命就是各種不同的妳搭建起來的呀!而且妳就是會不斷改變的!真是茅塞頓開!說得太好了!謝謝分享!

  • @shuyuanhsu1749
    @shuyuanhsu1749 3 роки тому +78

    很棒,環境已經在逼迫我們了,就無須一直在逼自己了。

  • @jojo7437
    @jojo7437 2 роки тому +14

    完全點醒我了!人就是會因爲環境下不斷改變。不要ㄧ直去強求找自我。因爲每天的日常就是自我了!

    • @tanpeng9442
      @tanpeng9442 Рік тому

      YES!!! I am totally agree with you 💯💯💯👍👍👍🤩🤩🤩

  • @kwchen970
    @kwchen970 3 роки тому +9

    我欣賞的不單純是你的內容,而是你創造了一個大家都能理性表態的平台。 每個人的確有不同面向,但也許很多人根本還沒找到你口中那個熱情的我,還在一些負面的自己中尋找可以樂觀的自己,所以我們期待你能引導我們找到熱情的自己 再來討論是不是會固化會比較妥當

  • @LoveGenie97
    @LoveGenie97 3 роки тому +7

    真的很惊艳的主题,从来没人告诉我们这个事实,总是觉得为什么以前对待工作很热情的,突然对这个工作麻木了..原来这就是日常

  • @laksmi9378
    @laksmi9378 3 роки тому +72

    不太對
    認識自我追求自我沒有問題,關鍵是角度與出發點,覺得這個標題下的不好,有些人缺乏自我認同,否定自己他們就需要去瞭解自己、接受自己,而有些人只是因為無趣不滿足而去追求這是兩回事呢。

    • @Dduidjehdks
      @Dduidjehdks 3 роки тому +14

      完全同意。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這個標題很像那種武斷又聳動的農場文,也會誤導很多人不去認識自己,實在不太好

    • @laksmi9378
      @laksmi9378 3 роки тому +2

      @@Dduidjehdks 是呀,凡是兩面,如果寫不要過度追求認識自我就好多了,畢竟每個人的經歷和需求不同。

    • @紀宏樺
      @紀宏樺 3 роки тому +1

      確實

  • @LaurenTaiwanxSchweiz
    @LaurenTaiwanxSchweiz 3 роки тому +361

    我⋯住在瑞士山上⋯這裡的人都很開心耶🤣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47

      真假 好酷 山上好玩嗎

    • @viccccc9573
      @viccccc9573 3 роки тому +27

      那代表他們都已經接受每個自我惹

    • @Sunyes365
      @Sunyes365 3 роки тому +21

      我...住在陽明山下...這裡的人也都很開心
      你...該下山了

    • @Eric-uj2iq
      @Eric-uj2iq 3 роки тому +31

      住山上或鄉下才不會被寧夏夜市這種可有可無的東西影響而找不到自我啊😆😆😆
      住山上的真的都很開心😆

    • @Dduidjehdks
      @Dduidjehdks 3 роки тому +20

      其實我一聽到影片那句話也覺得太過武斷偏頗了。內心真的覺得住那裡的人應該都很開心,之前朋友去那裡旅遊也說當地人都過得很開心

  • @shervinchan9598
    @shervinchan9598 3 роки тому +2

    我认为所谓的寻找自我,不是一味的去做别人口中那些能够找到自我的事。而是在生活中发掘自己,不管你是在旅行,还是只是简单的在家阅读,也都可以找到自我,关键是自己的“”自我“”是什么。做什么能够让自己积极,让自己觉得生活有意义。有些人旅行回来,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享受旅行这件事,可能对他来说,旅行,比不过一杯咖啡加一本书。这就是寻找自我,是了解自己生而为人的过程。

  • @aaronng4962
    @aaronng4962 3 роки тому +2

    21岁的我只是想自己开心的事情,例如生活中,事业,各式各样的人事物。因为我知道只有开心得面对这些人事物才会让我热情起来

  • @angelemmmm7902
    @angelemmmm7902 3 роки тому +2

    那个充满刺激的才叫自我,那个每天过的充实的才叫自我” 我觉得这不是对自我的定义…
    另外,认识自己和追求自我是不同概念,认识自己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喜怒哀乐,了解自己对某件事的反应是为什么,找到问题对症下药,这才是认识自己,然而做这件事跟追求自我好像没什么关系

    • @angelemmmm7902
      @angelemmmm7902 3 роки тому

      每次跟欧美人聊天都发现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观点侃侃而谈,因为他们从小的教育里,大人就尽量让他们去表达自己,自己做决定,而我会答应我连我喜欢吃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这是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当然也与成长环境有必然联系,也许现在面对的只是吃什么的小问题,当面对大问题的时候又该怎么办?无法否定认识自我的重要性,这不是毒鸡汤…是面对真实的自己

  • @user-tj7xt3ph1l
    @user-tj7xt3ph1l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其實我們這個身體是無始以來業力的總和
    因為一念不覺產生的無明煩惱而有了分別心 並傷害了眾生產生了業力
    因此我們要誠心的懺悔我們曾經傷害過眾生🙏💕🙏
    當我們的業力消除了、智慧也就開顯會了知道 沒有你我他 只有平等心 正如江、河匯入大海一樣😊❤

  • @yujenjan9772
    @yujenjan9772 3 роки тому +1

    旅行換換視野是不錯的,像是跳脫原本“我” ,去尋找未見的“自己”,面對任何事物時都能發現“我”……
    那些決定是“我”
    那些情緒是“我”
    那些後悔的、夢想的、羨慕的…是“我”
    想得很多很美很痛……
    而現實所做到才是“我”!?
    正追求什麼?正懷念什麼?
    正得到什麼?正失去什麼?
    但我想那不是“我”……
    是人生…
    是一場遊戲
    或是一段旅程

  • @Vovopenguin
    @Vovopenguin 3 роки тому +75

    認同自我不會「固化」,是會不停變動的。
    但整個影片把太多很特地的狀況(旅遊、日常)跟自我劃上等號了。
    總的來說,標題下得很大,但談的太淺

    • @apple.apple_
      @apple.apple_ 3 роки тому +23

      不是畫上等號,是有些人確實把這些活動的刺激/新鮮之類的感受誤歸類為自我探索,每次爬個山潛個水就打出一大篇跟活動本身無關的自我認同﹑心靈成長文,但你之後實際跟那人相處,會發現他根本沒變,還是一樣的脾氣一樣的待人處事能力,遇到同樣的困境挑戰他還是只會一樣的反應,也沒有變比較明理,甚至,他還會因為覺得自己經歷過這些活動的刺激所以自己與眾不同,故而開始帶著一股莫名其妙的傲氣。這種人長久做這些事下來,在旁人眼裡不但沒有什麼長進,反而只是變成一個「持續迷失自我,只好靠登山潛水的成就/刺激感等等的感官體驗來自我安慰」的小丑。

    • @user-hy8bh2pv9g
      @user-hy8bh2pv9g 3 роки тому +5

      是有點標題黨,但我覺得就是寫給那些愛看雞湯的人看的,而且盡量簡化讓大家好理解了

  • @Action111
    @Action111 3 роки тому +61

    其實很多人真的不認識自我,至少在健康方面,然後心理,然後學習聆聽自己...理性與感性,不過是社會價值觀的標籤,已經到了“道可道,非常道”地步...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2

      大家都粉任那個最平庸最日常的是自我
      然後拒絕聆聽與認識 很可惜

    • @user-tr2od3ir5r
      @user-tr2od3ir5r 3 роки тому

      其實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和“道可道,非常道”是不同意思,不可以“道可道,非常道”取替“道可道也,非恆道也。”。而且我有權提醒閣下,閣下可能誤解了老子的原意。

    • @Action111
      @Action111 3 роки тому

      @@user-tr2od3ir5r 我就是取原來的意思,沒有誤會喔!XD

    • @user-tr2od3ir5r
      @user-tr2od3ir5r 3 роки тому

      @@Action111 以我所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句話的意思為:可以形容的「道」,就不是永恆之道。永恆的道是「非恆道」,是形而上無法感知的,也是不能用語言來描述。用語言表述的則是「可道」,就不是道的本身。「可道」是道的運動與變化、道的存在以及它的功能與作用,就產生了實際而具體的各種方法、途徑、規律、法則。「可道」的形成就有萬物的消與長、少與老、生與死、因與果等。所以用語言來表述的「可道」並非道的本體。

    • @user-tr2od3ir5r
      @user-tr2od3ir5r 3 роки тому

      @@Action111 「恆」與「常」有很大的差別,不應以「常」代替「恆」。

  • @natsume9538
    @natsume9538 3 роки тому +2

    人生經營時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不代表就該拋棄原本自己擁有的一切(除非是非自己所產生的,嚴重影響生活的毒瘤)
    對於那些自認為不好的自己,我們可以選擇感謝,因為有他們,自己才會積極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當追求並做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回到原來的自己,為下一次的追求做準備,培養這樣的心態,就比較不至於對自己原本的生活感到空虛、難受了!☺️

  • @amypassa
    @amypassa 3 роки тому +4

    嚇我一跳,想說為什麼不要追求認識自我?看了影片,才發現你說得這些都不是我心中想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從自我覺察開始,其實是很有趣的,也很值得一輩子追求。

  • @potheadon
    @potheadon 3 роки тому

    感謝你的影片耶!
    現代人接收過多資訊跟廣告,商人一直在創造需求,讓我們以為自己真的想要那些東西。
    1:50 體驗完了新鮮後,再去尋找下一個新鮮,最後就是商人賺錢最快樂,最好是大家一直焦慮於新鮮/體驗/意義/熱情,以為那些短暫的時刻「才是」真正的自己。
    3:50
    毒雞湯跟商人就是一直在強調那個熱情新鮮的短暫的你,才是你真正的樣子
    6:50
    用買車來比喻超好懂的耶,太感謝了!

  • @user-cf2oj8ud2n
    @user-cf2oj8ud2n 3 роки тому +2

    影片談的比較像是人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工作之後長久下來累積的厭倦,但大多數人其實是沒有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我覺得這兩個面向要分清楚,不要一昧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一成不變生活,也不要因為習慣了美好,而開始向外追求自己不需要的

  • @kimih9034
    @kimih9034 3 роки тому +5

    很常在睡前會看你們頻道的影片,每隻影片的主題與內容都打進我的內心。分享的觀點與狀態都讓人覺得很舒服,看完沒有太多負擔,總是覺得每次看完好像都可以丟掉ㄧ東西又得到ㄧ點東西的狀態。覺得你們很棒👍

  • @firyhor
    @firyhor 3 роки тому +10

    接受每個不完美的自己 創造 才真正開始

  • @jujulo3711
    @jujulo3711 3 роки тому +2

    我覺得要去旅遊,有時候是想拉出 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好好去重新審視自己想要的生活,再回到原本的生活裡慢慢調整。至於是不是大家應該要追求刺激,我倒認為只是每個人個別的選擇而已

    • @jujulo3711
      @jujulo3711 3 роки тому

      很同意接納自己很重要,接納生活會有煩惱跟挫折

  • @EthicalArtistry
    @EthicalArtistry 3 роки тому +3

    光看標題的時候還想是在說什麼奇怪的話,看完覺得說得蠻好的!現在之於期望中的自己,永遠都是未完成品,這種尚未達到的感覺,常常讓人感到很挫折。能夠真的去接納、喜歡自己,不管是脆弱或充滿力量的樣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你很棒

    • @TheFebee123
      @TheFebee123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不用擔心 有人跟你一樣 正在努力中🤧真心接納所有面向的自己真的好難!

  • @Sanphy_
    @Sanphy_ 3 роки тому +5

    我從國中開始就覺得所謂的心靈雞湯都是廢話WWW
    但是亞州的教育方式容易讓人忽略認識自我的課題,就連很多師長都不見得認識自己,因此我很感謝自己的藝術天分以及藝術專業,讓我在很小就能開始探索這個課題,也讓瞭解自我變成如同呼吸般自然 WWWWWW
    所以我並不認同你的觀點, 然而從你的觀點卻透露了或許你所接觸到的多數人內心都有那一部份是空洞的, 以至於在思考自我的道路上會顯得如同剛學步的孩子,或是如同無頭蒼蠅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1

      你的自我跟呼吸搬自然 代表你接受你的自我來自日常
      這很好

    • @Sanphy_
      @Sanphy_ 3 роки тому +2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嗯⋯⋯這個⋯⋯很抱歉,恐怕您只說對了一半,因為真正的關鍵其實是藝術家的思考習慣導致經常感性的去感受所有情緒的正反面,即便是輕生的激烈情感都要反覆的理性分析與思考感性的背後是什麼?為什麼?因什麼而產生?意義是什麼?目的是為了能夠良好的做成作品,是先有了滿足藝術創作的慾望後才進一步有了對生命一切的接受,不然我的日常就像是瘋子一樣經常把自己關在家具和地板都是黑色的房間內思考、創作和進行藝術治療研究而已XDDDD

    • @Brian-ls8kw
      @Brian-ls8kw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覺得藝術家和一般人的情況有點不一樣,藝術家是為了產出作品、工作而需要熱情,跟追求自我沒有關係。正如一般日常工作不需要什麼刺激,好藝術家也不可以沒有熱情。

    • @Sanphy_
      @Sanphy_ 3 роки тому +2

      @@Brian-ls8kw 嗯⋯⋯怎麼會和追求自我沒有關係呢?那是在追尋藝術的真理過程中去發現自我、了解自我,因為這份熱情與刺激不是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內心深處。但在正式成為藝術家以前,孩提時就具備這種本能,但那時的我一樣是一般人呀~ 並非我開始成為藝術家才因工作有了這份能力。因此每個人在小時候就已經具備這種能力,然而這份能力又是從何時被無意識的扼殺在搖籃裡呢?

    • @Brian-ls8kw
      @Brian-ls8kw 3 роки тому +1

      @@Sanphy_ 被社會和生計扼殺吧 我猜

  • @kristylei2439
    @kristylei2439 3 роки тому +3

    說得太好!!!但社會大部份認同的是不停追求「我的使命」這個潮流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很多人把這個概念看成是人生的指標,而非只是某人的看法。人看到這些毒雞湯產生共鳴,最主要是他們本來潛意識裡就不滿足於當下的自己。

  • @judy-eo6lg
    @judy-eo6lg 3 роки тому +1

    『認識自己』是真真切切的人生功課。
    只是自己遇見變化的世界,隨時隨地考驗著自己,有可能引動自己的變化,然後進化(或退化)了,更新了原來的我。
    如果不和內在的自我相處,不就成了世界舞台的道具一枚。

  • @jingyiliu9645
    @jingyiliu9645 3 роки тому +6

    这个视频大部分观点都很不错啦,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但是我想评论一下两个观点哦,一点拙见,纯属讨论范畴:
    一个是”我们都是未完成品“,私以为在每一个固定时刻大家应该都是”完成品“,当下的自己就是完成的,这是属于时间的魔法(也是数学的微积分和极限理论)。只是因为下一秒我们会遇见新的事情,有了新的记忆和看法,所以我们是在一个完成的状态之间不停地改变和跳跃,
    举个例子,当你无意识的时候,当你没有不思考也没有碰见新的事物的时候,你的自我认知不会有改变,或者你如果穿越回一年前,但是你也没有这一年的经验和记忆,那你大概率也会做出和当时一模一样的行动(这有点历史决定论了哦,权当这个假设成立吧),这说明你当时的自我是稳固的。比如说换成另外一个人格的人来做选择,他会有不一样的答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寻找自我的方法哦。
    可能说到底,完成品和未完成品不过是一个概念,我觉得在某一个人生节点,如果你怎么做也不会改变,那么你就是完成品。可能我更喜欢的说法还是完成品(毕竟更像个褒义词),把每一秒的自己当成一个新的个体/完成品来看待(当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无需否定过去,过去的所有积分才构成了现在的你),那么每一秒也都是满足的,也就不会产生“这不是我”的想法了。
    第二个是有关旅游的原因的,我觉得人类本身是偏爱变化的生物(相比于树懒啦,乌龟啦)。我们也只有在于外界的交流中才能够照出自己,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比如说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如果不去宁夏夜市游玩,我可能领略不到瑞士的山谷的风景才是我的喜爱(当然也可能有一半的人会发现热闹的人群才是自己呢?)。对你来说已经腻烦的日常,可能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生渴望的美景。
    很多旅游的人其实不一定是去追寻“热情“这一个角色,而只是在新事物中去发现不同的自己的角色。如果我不上网,不读书,不和人接触,天天呆在一方天地里,也许有小部分人能够从这些日常中参悟出禅理,或者发现自己,但是那可能是因为那些人是很幸运的就是自我上不爱社交,不爱接受信息,喜爱平静缓慢生活的树懒人~
    话说“闪电”还喜欢飙车呢~哈哈哈哈哈~当下的自我觉知很重要啊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還是覺得未完成品的概念比較對
      我們像杯半滿的水
      不斷的挹注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 @dhsyqj5551
    @dhsyqj5551 3 роки тому +4

    感谢熊老师的这个话题。
    真的,现在就是处在攒集工作经验的时期,但是内心也很纠结什么时候才是应该继续修读然后最后能真的做上自己心里想要的那份工作。
    现在退一步看的话,还真的是需要适当的清空,不去急促的逼迫自己而让自己迷失方向。🙏

  • @sourkikiwu
    @sourkikiwu 3 роки тому +1

    日常,瑣碎,沒走在夢想的路上的,都是我,那就是自我,也是最完整的我。

  • @ZhuoSean
    @ZhuoSean Рік тому +1

    兩年後 在一次看到這個
    其實 我覺得 大家追尋的自我 都是 外求 就像是各式各樣的 小遊戲體驗
    其實玩遊戲 也可以這樣模擬虛擬 訓練~
    外求 終究 會回到平穩 簡單
    就跟談戀愛一樣

  • @annnna49
    @annnna49 3 роки тому +3

    旅行真的能帶給我很多對人生的開悟以及靈感,讓我更開闊視野去看待不同人不同文化對生命有更深的了解,認識自我雖然有很多不同面貌但更了解自我時更能掌控情緒及穩定狀態。

  • @vajrachou408
    @vajrachou408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個說得很硬核很實際,根本不可能完全認識自我,因為"我"是無常變化逼迫的,根本上"我"這個概念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

  • @enrouchen9522
    @enrouchen9522 3 роки тому +3

    退一步,對自己寬恕,這是很難的功課,接受人生是不斷在變動,學習在變動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讓自己感到舒適愜意,不要太努力要去逼自己必須變成甚麼模樣。讓自己學習感恩,退一步,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沒錯 人就是
      狀態好的時候逼逼自己
      狀態不好的時候放鬆一下
      沒有一種極端的追求與價值可以一直被使用而不疲乏

  • @catman942
    @catman942 Місяць тому

    凡是感恩,经常感恩,肯定越来越快乐,而这种快乐等于内在成功,胜过于外在的成功

  • @user-qm8wt7hb8d
    @user-qm8wt7hb8d Рік тому +1

    看標題時,原想看完內容後,再來說明甚麼叫做「認識自己」。
    沒想到,卻跟我對於「認識自己」的定義如此接近。
    每次客戶問我要怎麼才能真正的「認識自己」的時候,我都會說「好好過每一天,好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認識自己是一條漫長的路,不是你去旅行,或是做甚麼特殊的事情,就會突然找到,他是一種日常的察覺,察覺如何不委屈自己、不為難別人的感受」
    (現在才發現這是兩年前的影片,我的時間果然過得比別人慢 XDDDD)
    說到旅行,我跟我老公對於旅行的理念是「在不同的城市,過著日常相同的生活,體驗其中的不同,感受心情的差異」

  • @vampswang4039
    @vampswang4039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也常常在跟一些感受不到熱情朋友或同事講『清空』的概念,因為他們總是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上說他們沒有『熱情』。
    人追不追求『自我實現』? 我相信每個人一定都會想要追求
    像影片所說的,一個人的內心和外在呈現,其實有很多舞台和角色,
    可是一直把『熱情』的那個角色當成是自己的最後完成品,不去接受別的角色,就算看了心靈雞湯的文、去旅遊刺激了自己、去學新的東西來強化自己的感受,
    過沒多久,又會失去『熱情』,因為眼光只專注在『熱情』上面而已!

  • @liangs5394
    @liangs5394 3 роки тому +2

    我可以認同影片要分享的是不該把認識自己當作人生的終點。因為人生充滿太多不確定性與可能性。
    不過我認為認識自己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因為這世界上太多聲音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找出自己熱情、自己所愛是必要的,但人生不該就此停住。如何在自己所思所想與所處環境取得一個平衡。做自己不等於傷害周遭。也相信而這個「我」是不斷在流動蛻變的。我覺得沒有所謂標準答案的自己,但一生都希望活得與真實的自己更靠近。而我相信歲月的歷練能帶給人更多的智慧。
    感受每個狀態的自己,從中有反思前進,與其說認識自我,需要練習的是更多的接納現階段的自己。真正能夠接納周遭的環境與人事物,才算真正接納自己。這課題很難,依然在學習中。
    期盼人類都可以活在當下那一刻,去認真感受此時此刻的自己😁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2

      人都很樂意感受不同狀態
      但很容易忽略每天圍繞著身邊的日常
      其實那才是自我最大的中心

  • @user-xv9jd9vh1b
    @user-xv9jd9vh1b 3 роки тому +3

    我居然懂你在說什麼欸!!!認同!!
    曾經我經歷過熱情衝刺後來歸於平淡
    內心ㄧ直很想回到過去而浪費很多時間跟金錢

  • @haberlyv6977
    @haberlyv6977 Рік тому

    其實這個有一語道中我的感覺,一直都覺得每個人都是會有很多面向的,是常態。但不知不覺有些人會把自己的框架放在他人身上,覺得你應該要這樣才是對的啊! 其實很多事情順其自然就好,乏味安靜重複本來就是常態,我現在很享受這種平淡有簡單開心的感覺。現在的我也不想再為他人的眼光而活,對於那種有強迫主義一昧想要左右他人固定他人,只想離他們遠去。日子是自己在過的!

  • @Nanoak
    @Nanoak Рік тому +3

    你真的太棒了
    終於說出了這個年代奇怪的情形

  • @user-cq9rj1bd1i
    @user-cq9rj1bd1i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每個人對自我都有各自的了解 解釋,別人的說法在我們這裡是參考,一生在出生地或一生愛旅遊,都可以找自我或任何其他,沒有好與不好,就享受當下,不要出門想家,在家又靜不住寂寞😂

  • @lilbitch8582
    @lilbitch8582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過去也是缺乏自我認同而過度追求自我
    那段時間把自己逼得很緊很痛苦也活不像個人後來我才意識到那個目標與狀態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這過程中我到底有沒有更加了解自己有沒有更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去擁抱他。追求自我固然重要但在這過程中不是一昧的強加世俗所認為的成功什麼樣的東西在自己身上而是找到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以上純屬個人經驗 沒有什麼東西有一定的標準自己活得開心才是重點

    • @tanpeng9442
      @tanpeng9442 Рік тому

      YES!!! You are Totally Correct 💯💯💯👍👍👍🤩🤩🤩

  • @活成一束光
    @活成一束光 3 роки тому +1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是自我探索的开始,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都完美,就没有每个人的特色了,而且自己的缺点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

  • @KIRITSUUUUUU
    @KIRITSUUUUUU 3 роки тому +4

    前陣子
    第一次聽快樂大學
    覺得好多令人困惑的概念
    直到現在
    其實都還是覺得新鮮 震撼
    希望繼續聽下去 總有一天能更了解你話語中的道理!

  • @咪咪貓貓-m2s
    @咪咪貓貓-m2s Рік тому +1

    開頭不認同ㄟ
    有些人就是住在自然環境很開心啊
    想去旅遊的渴望跟以上並不衝突
    不開心是由於"沒有資源去看外面的世界"
    那完全是兩回事

  • @agwurn
    @agwurn 3 роки тому +3

    無意間看到這部影片,我好感謝這部影片出現在現在的我面前,感覺被說中了很多,但也好像更接受自己了一點(往後退一步的概念)

  • @user-ww2mg4kv4j
    @user-ww2mg4kv4j Рік тому +1

    熊先生,可以聊如何讓自己自娛自樂嗎不需到哪兒,就此刻我做著手裡的事,依舊能自己讓自己開心😊,無需真的透過誰誰誰我的自我才能開心😊

  • @tingzeng7204
    @tingzeng7204 3 роки тому +2

    能聽到「對自己多一點寬容」真好。

  • @justicewu4696
    @justicewu4696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不一定吧
    我透過不同的人,在愛情中,在工作中,跟家人相處當中,都可以去了解自己,甚至我崇拜的人,也會去思考她們的特質,是不是自己的未竟事務,還是只是喜歡她們的能力跟特點

  • @Sunny_0919
    @Sunny_0919 3 роки тому +1

    敲中最近的心境!
    老是想形塑出自己的樣貌,但常不盡人意,於是對自己感到失望,一直逼著自己要充實,但內心超想耍廢的啊🤣
    常對未來的不確定憂慮不已。而最近的體悟即是先把每步踏穩,因為現在和未來的變動性太大了~
    很喜歡你的觀點 👍 很多時候真的很需要好好的清空與放空啊~😯

  • @raenYu
    @raenYu Рік тому

    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可以視為對自我的另一種認識,認識更多之後,藉由否定終將達到自我統合,才會見山又是山,快樂還會是快樂,但內在層次已經提升了,平靜與美好是可以並存的。

  • @arayu508
    @arayu508 3 роки тому +13

    很喜歡這次的主題!謝謝!

  • @user-hj4yp8ki2s
    @user-hj4yp8ki2s 3 роки тому +2

    坦白講我並不認同你“部分”的說法
    標題也下的不是很好 因為
    “不要追求認識自我”和影片後面所說的
    “接受未完成的自己” 我認為這是兩回事 不太能相提並論
    正是因為在追尋自己的過程中得以認識自我
    並且在經歷過種種事情後
    認知到自己弱小 脆弱 有缺陷的那一面
    進而接受這樣的自己 這是一個過程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形成了“我”
    當然 不要過份執著追求一個東西 這是沒有問題的
    但這並不代表就不要追求認識自我
    反而是要從這件事中 認識到自己
    好(努力、堅持)和
    不好(偏執、頑固)的一面
    因為太過偏執反而會“失去自我”
    人的一生中其實都是在追尋一個目標
    而那個目標正都是在追尋自我的路上
    或說認識自己 可能比較貼切
    在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完美的人事物
    只有最適合自己環境的人事物
    所以“接受自己是個未完成品”這完全沒有問題
    包括像是影片中說到不要過份執著這件事
    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這些不能和“不要追求認識自我”畫上等號
    每個人一生都在追求自我認識自我
    只是用不同種屬於“自己”的方式在認識自我
    其實那就是“我”不是嗎?
    當然 你說“不要追求認識自我”
    希望藉此讓自己的視野變得開闊 不被束縛固化
    那這個正是你“用來認識自己的方法”
    你就是用這個“方法”來“認識自我”
    你說去感受日常 那個日常就是形成自己的要素
    這樣說可以 但不就是換種說法說明自己在認識自我嗎?
    所以說到底其實還是逃脫不了去認識自我的喔^^
    只不過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差別罷了~
    影片和留言裡說的話都滿矛盾的
    前後因果不成立
    如果要“不要追尋認識自我”可以!
    但絕不是用在這種地方:)
    不過還是很謝謝你開啟了這個話題和思考
    這正是“你”的想法
    雖然我不認同 但我尊重你的一切
    這個就是“我”所擁有的一部分的自己喔😁
    我覺得或許你想表達的其實是希望大家不要被自己限制,而被困在名為“自我”的局走不出去,只是說法和舉例的點並不太好,但是希望自己能活的舒心自在,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的事,或許,也是你想教給觀眾的事,我會這麼相信著的,請加油喔😊

  • @914huang6
    @914huang6 3 роки тому +1

    嗯~
    覺得標題很特別
    看完內容明白一些事
    有些人、有些事情
    不是自己要過的多豐富多刺激
    才來證明自己、表現自己
    我喜歡內心深處與自己對話
    找到讓自己身心靈平衡的狀態
    了解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麼
    想要什麼不要什麼
    這樣你做的事情才讓你有啟發
    不論身在何處,重點是你的心如何調整
    如果無法適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就連旅行也會讓人枯燥乏味
    更別說日常了

  • @florricklindenzel4859
    @florricklindenzel4859 3 роки тому +4

    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人類圖,每個人的設計就是天生不同!
    有些人G自我中心非定義,和沒有個體人閘門,所謂追求自我其實只是個假議題,但是對自我中心有定義的人卻不適用!

  • @JiaYuan1
    @JiaYuan1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熊老師,讓我打破舊有思維
    原來我過去想把有熱情、激情的我定格
    然後覺得生命就該那樣就好
    結果不停失望、覺得沒有自我

  • @伊恩踢屁
    @伊恩踢屁 3 роки тому +9

    我有个观点:会一直渴望追求或认识自我的人,是因为就纯粹还未清楚确认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吧!?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5

      有些會 但有些不太類似
      目標達到了之後 舊目標變得不再是目標
      然後又迷失
      所以他還是沒了解自己

    • @TheFebee123
      @TheFebee123 3 роки тому +1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覺得我自己比較像是,了解自己後不能接受這樣的自己,所以才會一直追求新鮮感的事情、或是經營一些讓自己「看起來厲害」的事情,而且也都不長久,怎麼脫離這個循環呢?

    • @伊恩踢屁
      @伊恩踢屁 3 роки тому

      @@TheFebee123 可以分享什么是經營一些讓自己「看起來厲害」的事情?

  • @z855060able
    @z855060able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一件事情變成日常的時候,一件事情做過千萬遍之後
    你會做得更好,而這件事情可能會變成你最驕傲得部分。
    題目很好,但邏輯可以再深入一些。

  • @user-hk9bt3be7n
    @user-hk9bt3be7n 3 роки тому +3

    而且什麼叫做我永遠都是個未完成品,我們人是會歷經許多經驗成長而蛻變成更好更理想的自己,而不是什麼未完成品,我們人類沒那麼卑微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你還有變成更好更理想的可能
      那就是你還未達到那個地步
      是一個未成成品的概念
      告訴自己還能被改變跟接受更好的可能
      並不卑微

  • @hatredkillslove3616
    @hatredkillslove3616 3 роки тому +7

    對不起我真的不能"完全認同"你說的 但是我尊重你感謝你提供的想法

  • @user-eq8zq5wd3l
    @user-eq8zq5wd3l Рік тому

    這就是要接地,要能接受自己所有的面相,正式的面對自己的恐懼,往內在追尋,就會得到答案。

  • @chenzhang1729
    @chenzhang1729 3 роки тому +33

    你的 thumbnail 很误导人呀,我觉得你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要追求臆想中的完美的自我。但不能说不再追求认识自我,人就是在不断的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成长和成熟的呀,怎么可以不去认识自我?
    跑到别人住腻的地方去旅行 也完全没有问题呀,只有出去见识到不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我。即使旅行完回到乏味的生活中,成长之后内心和精神都已经和之前不再一样,不是吗?

    • @angelemmmm7902
      @angelemmmm7902 3 роки тому +3

      同意,他讲得没什么依据,完全是主观思想

    • @kerrko1068
      @kerrko1068 3 роки тому

      同意

  • @chen-zhuqi4594
    @chen-zhuqi4594 3 роки тому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即使是玫瑰,你也开不出百合。
    时不时走出熟悉的环境,是为了能够找到新的活力,拓宽视野、充实自我,并且以局外人的视角再度认知那个在日常中模糊了的自我。以便重新调整脚步,继续你未来的人生行程。
    自我是独一无二的,是在你认知时就已存在的东西,并非你所认同的臆想中的那个完美形象,抑或你在未来才有可能呈现的样子。
    即便浪迹天涯、历尽沧桑,回首时你定会发现:我还是原来的我。

  • @xingyuliang4844
    @xingyuliang4844 3 роки тому +14

    谢谢,很有哲理,打开了我的新视角

  • @elc4365
    @elc4365 3 роки тому

    只注視熱情的自己也許是一種逃避上癮
    但沒有各種不同的經歷也難以認識自己
    最終都是過程而已
    我反而覺得多數人是接受的
    人們總會找到其中的平衡
    或早或晚而已

  • @lincyan784
    @lincyan784 3 роки тому +3

    得到了就开心,开心也开心不了 多久,失去了就难过,难过也难过不了多久。

  • @user-kl4no4os1d
    @user-kl4no4os1d 3 роки тому +5

    覺得你說的那個‘熱情的自己’、‘做非日常的事’,本來就是自己‘期望中的自己、‘希望變成的自己’吧⋯所以才會想追求啊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3

      喜歡的是一直做也是日常阿
      那你喜歡的是那件事情
      還是他還在追求新鮮的那個狀態
      要認知清楚
      否則一直追求 永遠追不到目標

  • @gin5616
    @gin5616 3 роки тому +7

    總結:接納自我和自我追求是兩件事

    •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happinessuniversity2903  3 роки тому +3

      你追求的東西 往往日常會給你答案
      只是往往很多人不能接納
      變的視而不見

  • @baconshu310
    @baconshu310 Рік тому

    我其實依稀也有發現你說的道理,只是並不完整,無法具體,很高興今天看到這個說法,完整了我的想法。

  • @user-hr3fq9ch2i
    @user-hr3fq9ch2i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但我覺得我們之所以會失望,有時候真的是因為太多事情在消磨,比方一個成績很好但是很喜歡藝術的人,被逼著只能讀書,畫畫都被認為是浪費時間。或是為了糊口做一份能力過得去,但同事都在擺爛的公司,又因為小時候被爸媽灌輸的信念不敢離開。那些對日常的不甘好像也不至於讓人低落到那種程度,而且出去旅行、潛水可能是工作的動力(當然有些人就會想辦法改變~之類的)不過也誠如影片所說,不管什麼狀態,快樂、不快樂都是自己❤套用一下其他影片說的,只要是健康的狀態、情緒不沾黏,好像就可以了🎉

  • @lincreative1
    @lincreative1 3 роки тому

    好厲害喔 講到我內心的想法 2019年開始當背包客 短短半年去3個國家 2020年連續考2張潛水證照

  • @user-de7ye4vr8l
    @user-de7ye4vr8l 3 роки тому +1

    那假如我很愛幻想,但這幻想很多是不切實際的,我非常討厭我這個幻想,因為讓我非常的困擾,許多事都做不好,讓我覺得很丟臉,因為經常這樣,那我是否要接受那個角色,我非常討厭自己大腦的幻想,我痛恨它
    有時會覺得活著很痛苦

    • @kerrko1068
      @kerrko1068 3 роки тому

      先接受他,不批判他,才有下一步

  • @user-qw3wq2us7p
    @user-qw3wq2us7p 3 роки тому +2

    蠻好奇對大家來說,「完美」和「圓滿」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呢?
    人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起初通常看到的「名詞」是投射接收集體的刻板化觀念,給自己多一點空間,去轉換每一刻的投射,就會發現「名詞」本身是變動的,因此我表達的「完美」可能跟大家認為的「完美」是從本質上完全不同的,
    不過,依據當下集體對用詞的定義,稍微做些變化來引導比較適當,
    例如「臣服」,相較於「完美」和「圓滿」更能令人願意接受,當然,視眼前的生命為主。
    畢竟光是表達所用的名詞,就能把我們搞得混淆,都是瞎子摸象的過程。
    即使我們想辦法去詮釋,最終(或目前)就是慢慢來到無法言語形容的品質,語言,只是一個工具,卻不是真實的。

  • @easonsin7770
    @easonsin7770 3 роки тому

    说得醍醐灌顶 我们要把关注力放回我们的每个日常

  • @Diana1996514
    @Diana1996514 3 роки тому

    人生被貼上各種標籤
    和從小到大被植入的價值觀
    那才是最恐怖的
    不斷在追求自己以外的的事物
    不知不覺自己也跟自己變得陌生
    選擇性的忽略自己內心深處的需求
    還有選擇性喜愛那個自認為覺得很好的自己
    而對那個‘不好的自己’避而不談
    但我們卻忘了不好的自己也是自己

  • @yybf2
    @yybf2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今天就接受失望了 所以我今天開始看的更開了

  • @culin8876
    @culin8876 3 роки тому +2

    難怪我沒有女朋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就覺得這樣很好,本來人生就是這樣,熱情一舊不減,但沒人受得了哈哈,因為一直都沒變,果然分手理由百百種

  • @chengweilien6556
    @chengweilien6556 3 роки тому +2

    太精闢了,現在的人都缺乏這種認知

  • @boycechu220
    @boycechu220 3 роки тому +1

    本身南部人,還沒上來台北工作時,偶爾來台北會很多地方都想去,但現在住台北,反而天天待在家不想出門XD

  • @user-sz1lx3ys2x
    @user-sz1lx3ys2x Рік тому

    感覺「我永遠都是個未完成品」的標題更符合主講核心。整部影片其實都在講認識自我,或是接受自我。我覺得儘管是追求想要的自我,也是接受不滿意自我的行動,所以也符合認識自我。
    認識自我是個進行式而非完成式,大概就是講者想表達的吧~

  • @Mini-nw5ty
    @Mini-nw5ty 3 роки тому

    我也接受自己是个未完成品,只是身边的人不接受,不理解,说我没有上进心。我不与天作对,做什么事都顺其自然,不追求完美。这样才够真实嘛,别人误会我也不想去解释。

  • @stella1315
    @stella1315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太片面了! 你说的那种,是只想依赖外在条件(包括去旅游,换环境)来寻找自我,而不自我思考,反省,审视,深思的人。这样的人才会对新鲜的事物习惯以后再一次感到空虚和无助。 但是如果做了自我疗愈的人,是可以在外部条件帮助下寻找更新自我的。永远只安于现状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我。你买你现在的车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和对比过那台你年轻的时候很想要的车之后,才决定买哪台吗?! 如果你比较过后做决定,再次看到它的时候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慨。如果你没比较过,只是在买车的时候觉得现在这台更炫更好,不假思索地买下,那你谈什么思想。

  • @everyday_is_fully
    @everyday_is_fully Рік тому

    很好奇你這樣想的緣由為何?對你而言什麼屬於自我呢?人與人之間投射出自我,而這一切認知本就是外在表現的,所以可以這麼說我們認知的並不是真正的我們,而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對我而言,我是本質上的特色,任何特質都有正面與反面,真正瞭解自我的人並不會過度熱情或失落,反而會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那是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感受,平淡且安逸

  • @dilichen4473
    @dilichen4473 3 роки тому +2

    主要是定义,定义了他才有意义。都是信念,茅草房和别墅有什么不同,如何断定的,用大脑,用信念去区分。感受就不同了。

  • @joanie2417
    @joanie2417 3 роки тому

    ELLE好療癒系列主題都很不錯耶😍謝謝分享!

  • @seanllien
    @seanllien Рік тому

    裡面談到「接受我 是個未完成品」
    這不也是認識自己嗎?
    但我知道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你的意思是,「如果認識"自己",那個"自己"被定義為一個正面正向又積極的"自己"」那很抱歉,你永遠認識不到自已。
    你該認識的自己,是個未完成品。而你接受了這個未完成品是自己時,接受的當下,你就不會那麼執著"認識自己",因為你已經完成認識自己了。

  • @terrytang8828
    @terrytang8828 3 роки тому +1

    緣起是佛法的特色,照樣的,空也是佛法的特色。但因為學者認識的淺深,就有三種不同:一、分破空,天台家叫做析法空。就是在事事物物的觀察上,利用分析的方法,理解他假合的無體空。如一本書,一張張的分析起來,就顯出它的沒有真實自體。這分破空,能通達真相,解脫生死嗎?不能,這不是龍樹學所要發揮的。世間與小乘學者,都會談到這樣的空。這空是不徹底的,觀察分析到不可再分割的質點,他們就必然要執著為實有的,以為一切是依這實有而合成的。所以雖然說空,結果還是不空,這不空的,實際上,就是非緣起的。像有部說一切法有,色法是一微一微的,心法是一剎那一剎那的,這都是分析空所得到的結果。二、觀空,這可以名為唯識空。就是在感情的苦樂好惡上,一切法常是隨觀念而轉的。如果是修習瑜伽的,像十一切處、不淨觀等,都能達到境隨心變的體驗。火是紅的,熱的,在瑜伽行者可以不是紅的,熱的。境隨心轉,所以境空。小乘經部的境不成實,大乘唯識的有心無境,都是從這觀空的證驗而演化成的。這雖比分破空深刻些,但還是不徹底,因為最後還是不空。境隨心轉,境固然是空的,心卻不空。龍樹學,為了適應一般根淺的眾生,有時也用上面二種空。不過這是不能悟到空理,不能得解脫的。三、本性空,就是觀察這一切法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既不是境空,也不是境不空,而觀想為空。一切法從因緣生,緣生的只是和合的幻相,從真實的自性去觀察是沒有絲毫實體的。沒有自成、常住、獨立的自性,叫性空,性空不是否定破壞因果,是說一切都是假名。從緣生無自性下手,可直接擊破根本自性見。存在的是緣起的,緣起是性空的,到達了徹底的一切空,不會拖泥帶水的轉出一個不空來。自性,出於無始來熏習的妄現,而由不正確的認識加以執著,緣起法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根本是一種顛倒。所以,把他破除了,只是顯出他的本相,並沒有毀壞因果。學教者,從種種方法,了解此自性不可得,修觀者,直觀此自性不可得;消除了錯誤的根本自性見,即可悟到諸法的無自性空,進入聖者的境地。這是性空觀,是佛陀說空的真意。
    ……佛陀談空,目的在引我們窺見緣起的真相。我們因有自性見的存在,不能徹見緣起,永遠在生死戲論中打轉。要認識緣起,必先知道空,空卻自性,才見到無自性的緣起,緣起是本來空寂的。唯有在畢竟空中,才能徹底通達緣起的因果性相力用。不過,通達性空,有兩種人:一、鈍根:就是學大乘的在他證空的境地上,與二乘的唯入但空一樣。他知道因緣生法是畢竟空無自性的,在聽聞,思惟,修習,觀察性空時,是不離緣起而觀性空的。他雖知緣起法是因緣有,假名有,但因側重性空,到悟證時,見到緣起法的寂滅性,緣起相暫不現前。但空者所證的性空,是徹底的,究竟的。二、利根:他的智慧深利,在聞思抉擇時,觀緣起無性空;到現證時,既通達無自性空的寂滅,不偏在空上,所以說「不可得空」。雖可以不觀緣起,但也同時能在空中現見一切法的幻相宛然,這就是性空不礙緣起,緣起不礙性空的中道妙悟。但證空性者,他起初不能空有並觀,般若證空,緣起相就不現;等到方便智能了達緣起的如幻,又不能正見空寂。依這一般的根性,所以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慧眼於一切都無所見」,也是依此而說的。這初證性空無生的菩薩,有諸佛勸請,才從大悲本願的善根中,從空出假,在性空的幻化中,嚴土,熟生。那智慧明利的菩薩,證得不可得空,能空有並觀,現空無礙。依這特殊的聖者,所以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要方便成就,才證入空性。……雖有這兩種根性,結果還是一致的。在行證上,雖然或見一切法空,或見即空即假的中道,但下手的方法,也是一致的。深觀自我的緣生無自性,悟入我我所一切法空;從這性空一門進去,或者見空,或者達到空有無礙。龍樹說:「以無所得故,得無所礙」。所以無論鈍利,一空到底,從空入中道,達性空唯名的緣起究竟相。這樣,先以一切法空的方法,擊破凡夫的根本自性見,通達緣起性空,轉入無礙妙境,不能立即從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起修。

  • @user-qy8cr8eu9x
    @user-qy8cr8eu9x 3 роки тому +3

    原來我的對完美主義的執念的強迫症就是這麼造成的.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