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全文及譯文/唯美配樂版(1-81)全文朗讀/繁體/Tao Te Ching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2 січ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16

  • @VodafoneVodafone-ws8rx
    @VodafoneVodafone-ws8rx Рік тому +4

    Beautifully presented story.
    Very smooth clear voice. The pace of the story is perfect.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more.

    • @wiselifeuniversity
      @wiselifeuniversity  Рік тому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praise, it gave me great encouragement! 感谢您的鼓励与聆听🌹🌹❤️❤️

  • @around_starstar8888
    @around_starstar8888 Рік тому +1

    感謝

  • @joanndyrensborg6283
    @joanndyrensborg6283 Рік тому +2

    😇🙏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第一章:
    ★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文意:
    「常道」是「不可說」、「絕言絕慮」的,而且也不在現有的知識或經驗值內!如果可以清楚的說明,甚至當面就能指的出來,那就不是「永恆不滅」的「道」了!
    世間萬物都有代表的名字,而這個「常道」卻沒有可以代表的名字,因為所有的名字都會變動更改、消滅不見,所以沒有任何「名字」可以代表「道」!
    這個「不可說」又「沒有名字」的「常道」,正是宇宙天地的創始者;
    「常道」就像母親,一切「有名字」的萬物,都是由祂創生的。
    所以!保持在「無知、無覺、無思、無慮」的狀態,就能體會「妙不可言」的道;持續著「蒐集、分析、歸納、統計」的觀察,就不難明白道的「變化作用」。
    體性不可見的「無」與現象作用可見的「有」,這二部分都是從「道」的變化作用所產生,只是使用的形容詞不同罷了!
    雖然二者彼此似乎不同,但是說到奇妙之處,都是一樣的不可思議。
    這種「超越想像」的「不可思議」,卻也是認識這「道」的「唯一入門之路」哩!(「不可思議」一詞是用來停止想像、禁絕思議,而非讚嘆之意,請別恣意曲解,否則誤會就大了!)
    ◎ 義解:
    所謂的『道』,就是指能創造出「現象變化萬千,作用生滅不停」的【體性】,其本身就是「無形無相,不移不動,永恆不滅」,因此才配稱之為「常」。
    老子說的「道」,也並不難理解,那就是:『常道不可道,可道非常道;常名不可名,可名非常名。』就這樣,老子把不簡單的「道」,做了最簡單的介紹。
    道的「體不可見」、「性若虛無」,以及「現象可見」、「作用明顯」,這是老子先從正面去表述了創生萬物的「道」;另外卻又說,一旦你用心思、常識、……去揣摩、推理,努力的去想像「道是……」,最終只會造成扭曲、誤解的結果(動念即乖,一想就錯)。
    這是慈悲的老子擔心我們習慣性地「矯枉過正」,只好不厭其煩地又用反向的說明方式,強調「道」不屬於感官知覺所能認識,而且更不在一般人的經驗、概念的範圍裏!
    那麼該如何認識「道」呢?答案就在老子說的「妙」字上!甚麼是「妙」?簡單地說,就是「奇蹟」、「不可思議」、「超越想像」,就是「妙」、「玄妙」、「妙中妙」!
    只因凡是可以看見、可以聽聞的現象與作用,都在「感官知覺」的範圍裏,但是不可見、非可聞的「原理」、「法則」,卻不在「感官知覺」的能力範圍內。
    如果想用「局部不全、功能有限」的五感(官)工具進行探索「全體的真相、完整的全貌」,那就不得不陷入「夏蟲語冰」、「盲人摸象」的困境而始終不自知、不自覺哪!
    老子告訴有心於此的學者們,首先要棄絕一切往外追求的計畫、行動,接著放慢、乃至徹底(暫止非永止)停下所有的「感官作用(所知)」,然後更進一步停下你的「注意力、想像力(能知)」,捨掉那些有生以來種種幾如本能的「揣摩(猜想)」與不自覺廣受汙染的「思議(推理)」吧!
    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知道如何將「思議(能知)」、「揣摩(所知)」·····等等的心理作用都停歇下來,暫退出來(如同登出網路世界);就在你「逆向返源」之後,反而能體會「道」的體性與作用,直讓人發出「原來如此」之驚嘆,打從心裏讚美「道」的偉大與玄妙,從來都不曾離開過自己!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 文意:
    當人們對「美好」產生了信仰與共識,那麼「美醜未分」之前真正的「樸質美好」就會從此遠離而去,那就糟了!當人們對「善良」產生了認知與決定,那麼「善惡未分」之前的「赤子之心」就會完全消失,這就壞了!
    所以,務必知道,「有」和「無」是相對而說的,實無絕對的「有」與「無」啊!「難」與「易」的概念,也是相對才成立,並非單獨存在的!「長」和「短」的形容,都是從對比所產生的!「高」與「下」並立時,就會產生好像「傾斜」的錯覺;「發音」之後,總是會有「聲響」的回應;「前」與「後」的關係位置,造成了好像「跟隨」的景象!
    因此,通達法則的聖人,已經不會受到這些感官的經驗、概念所影響,也不會迷失在局部所知的錯覺中。聖人依循著原理秩序,配合著法則的運作,該說就說,該做就做,該行就行,該停就停,再也不會生起「我想要……」、「我覺得……」的念頭、想法;只是身體力行正確的生活方式,朝向著有意義的生命方向。
    雖然旁觀而不參與萬物的自然發展,但也不會有喜歡、不喜歡、嫌厭、逃避、遠離的「情緒性」想法、說法、作法。萬事萬物欣欣向榮、生氣蓬勃,而聖人卻沒有一絲「佔有」之心;即使所作所為有了不錯的成績,也不會有一念想要「依靠」或「換取」的慾望。
    雖然完成了少見而偉大的功業,卻完全沒有期待著要去「享有」或「受用」的念頭,反而是「退而不受」、「隱而不就」的光風霽月!正是因為「不居其功」,又「不受其位」,所以才能免除「相隨」、「相和」的下墮之勢!
    ◎ 義解:
    由於「感官功能」存在著「錯覺」、「局部」的副作用,使得人們常常迷失在「長、短、高、下、前、後……」的現象裏,而且頑固執著,深信不疑,所以造成許多錯誤的判斷與決定,結果就是自欺欺人、自害害人。
    同理,對於法則原理的錯會、曲解,形成「見解顛倒」、「以非為是」、「以惡為善」……的看法、觀點、概念,最終發展成為想法、說法、做法的整套模式,不知不覺地奔向「挫折失敗」,掉入「煩惱痛苦」的惡性循環裏!
    學習法則,依循法則的人,就是聖人。聖人不以「感官」為憑,不以「私心」為意,所以能教導、示範大眾,使大眾平安無事;聖人心無所求,所以功成而不居、臨位而不受。因為這樣的態度,反而脫離了「墮落下墜、往復循環」的宿命,始終保持著「積藏福智」的神奇效應。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彊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 文意:
      領導人不應該看重「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這樣就能消弭民眾「勝負之心」,因為輸贏、勝負就是「競賽鬥爭」的結果。
      領導人自己不會珍惜稀有難得的「貨品」和「寶物」,這樣就可以避免示範、誘導百姓、民眾產生搶奪或偷盜的念頭、行為。
      領導人不應該讓大眾生活在隨處可見「誘惑」、「刺激」的環境中,這樣就能保護民眾生活在情緒穩定、心情平靜的狀態中。
      所以聖明的領導人,治理國家人民的基本的原則,就是:
      推行全民健康運動,維護健康。(第一財富)
      教化民眾少欲知足,適可而止;(知足者幸福,貪心不足則逼迫自我、壓力山大、辛苦海深、忙碌不休、飲食畸形、生活變質、人格扭曲,過勞失控···)
      教導民眾自食其力,不求他人;(自由尊嚴)
      教導民眾少思少慮,心情平靜;(無事最樂)
      而民眾最好的狀態就是:
      沒有多知、多求的欲望和胡思亂想;
      及由此衍生的胡言亂語和胡作非為!
      據此原則的治理,即使人群中的佼佼者、聰明人,也不敢隨意的「搧風點火」,「製造問題」、「挑撥分化」、「引起社會動亂」、「唯恐天下不亂」了!
      像這樣「不帶頭做東做西」、「不示範求好求新」,一旦形成了「少欲知足」、「心地清淨」的社會風氣,那麼全國上下還有甚麼治理不好的地方呢?
      ◎ 義解:
      自古以來,國家的治亂,人民的苦樂,幾乎全繫之於領導人的身上;而領導人的優劣、賢愚,在在影響著國人的福禍與安危。老子認為只有通達法則的領導人,才能把握住治理國家、教導民眾的最高原則,那就是「使民心不亂」、「使民身健康」、「使民日用足」、「使民不爭鬥」。
      像這樣的治理,宛如創造了一個「理想國度」、「完美世界」,簡直就是世人嚮往、追求的「一方淨土」!不過,如此高明的見解,卻只存在於「聖人」的思想之中、「聖君」的治理之下,才能「偶一得見」的啊!
      須知,解決民眾食衣住行的基本需要以外,依序還要推行「運動健身」的固定活動,以及教導民眾「相處以禮」的人際關係,「少思少欲」的心靈昇華,「得少即足」的人生觀,達成「平安是福」、「無事最樂」的生活目標。
      而人中龍鳳,力有能者,則應鼓勵繼續學習,自我提升,邁向超然物外,遨遊天地,與道同化的「遍知無礙」、「自由自在」!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第四章:
      ★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文意:
      聖人據而用的「道」,如同深不見底的盛器,不管潑灑注入多少的水,總不見祂有滿溢出來的時候;深不可測啊!就像是變化生出萬物的源頭。
      聖人用「道」磨掉了身上的銳氣,化解了紛亂的情緒,調和了顯露的智光,同化於所在的環境。(聖人用的「道」,)深廣難哪!幾乎難以察覺「祂」的存在。
      我不知道這位聖人是誰教化出來的,但他似乎遠在天帝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 義解:
      「道」的作用,微妙難知,玄妙難解;可是世人都是想藉著感官本能(視覺畫面、聽覺作用、嗅覺···)去觀察、去尋覓,總以為「道」是平凡無奇,淡而無味的。
      同理,聖人的形象,也是如此,普通而平常,絲毫沒有令人「驚豔」、「訝異」的地方。因為聖人的智慧,已經從「絢爛」回復「平凡」,從「大用現前」到「卷收無方」的隨心所欲,使用自在了。
      沒有「起點(開始、出現)」,稱為「無始」;沒有「終點(結束、消滅)」,稱為「無終」。「無始」相當於「不生」;「無終」則等於「不死」。
      所以,聖人的肉身有生有死,而聖人的「道」卻無生死。因為學道而「得道」、「證道」的聖人,即使還有肉身,卻不妨礙「超脫」的心靈;當壽命已盡之時,卻能乘著真身,物化而去。從此遨遊天地、遍極八方,尋訪「信根」、「善緣」的傳人,隨緣救渡「苦難」、「迷惑」的群生!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第五章:
      ★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文意:
      天地只是依循法則,沒有「情感(感情、感覺、感受、情緒)」可言,天地看待萬物生靈,就好像祭禮中陪葬的草紮偶像物,毫無「同情」之心;所以乍看之下,天地真是「不仁」又「無情」啊!
      聖人完全遵循大道,消除了「情感(感情、感覺、感受、情緒)」的纏繞(障礙),聖人看待百姓生命,如同是祭禮中陪葬的草紮偶像物,毫無「珍惜」、「同情」之心;所以從世人的觀點來看,聖人也是「不仁」且「無情」的啊!
      「天地」的樣貌,不是像極了打鐵店裏用的「風箱」嗎?中間雖然「空無一物」,卻不會「內陷崩塌」,破壞毀滅;當往內「抽送推壓」時,反而是「輸出反饋」,源源不絕。
      文字、語言是有其極限的,不管如何努力地去描繪、說明,總是難以圓滿無缺的完整形容啊!學者與其用盡全力去猜測、想像,何不親自去體驗呢?
      只要依序而學,漸次暫停那局部的六種所知、功能不全的六種所覺;或者說只要你能依序關閉了先天的所知、能知、、能知與遍知,立刻就能同步體驗與親身證明這種「法則無情」、「情緒不生」、「至中不動」的神奇與偉大!
      ◎ 義解:
      情緒就是煩惱的主要原因,那「情緒」是甚麼?喜、怒、哀、樂、愛、惡、欲,略說有「七情」。情緒也稱為情感,意謂「情緒」是由我人「感官知覺」的刺激後,同步所產生的各種心理反應(愛恨)與反射動作(迎拒)。
      那麼「感官知覺」是甚麼?「感官」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五種器官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見、聞、嗅、嚐、觸」。眼睛是「能見」、「能照」,「外境」稱為「所見」或「所照」。
      當眼睛往外照見外境時,「影像畫面」就會同步出現。然後,再由能知、能覺的「意(心識之一)」去搜尋目標、掃描畫面,最終完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與「知覺(大腦意識)」的「感官人生」、「感官世界」了!(第六意識即大腦意識、所知識。第七識即潛意識、能知心、想像力,第八識即遍知、遍覺、世界、宇宙···)
      世人之所以被稱為「俗人」、「凡夫」,正是因為:
      前不知「感官世界」的形成原理,後又不明「感官人生」的影響作用,在此長期的作用之下,就會造成迷惑與煩惱!
      所以,先有眼睛照境,才有影像畫面;先有影像畫面,才有各種知覺感受;有了知覺感受,才會有情緒反應、反射動作,乃至於善惡、好壞的結果出現……。如果不見、不知,怎麼會有「情緒」的產生呢?何況是因此衍生的「煩惱」、「憂愁」的心靈苦痛呢?
      由於「感官功能」只能提供片面、殘缺、有限的訊息、資料;所以,與其搜尋、接觸、收集這類拼圖式、不完整的答案,那還不如不知道、不想知道、不願知道、不求知道···,以免受騙,後悔莫及!(只要不是學習而來的答案,那就是猜測、亂想,而十猜九錯、十賭九輸,下場悽慘啊!)
      因此老子認為,聖明的領導應當要教導人民「少知少事」、「少思少慮」、「不求不欲」,過著平靜安詳的寧靜生活。
      當然也不乏有曲解經文的學者,以為老子也鼓吹或認同「愚民政策」,只要把人民教笨之後,領導人就能輕輕鬆鬆的管理!不過,倘若民眾的福分、程度不夠,那麼再好的苦口良藥,也只能束之高閣,無人聞問囉!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第六章
       
      ★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文意:
      既無起點,也無終點的「道」,就像「山谷」、「洞壑」,含藏了一切;
      持續著「無中生有」的強大作用,稱為「玄牝」。
      如樹之有根,時間與空間都是經由「玄牝」這個入口生出來的。
      祂無所不在,卻似有若無,捻來即用,輕鬆不勞累。
      ◎ 義解:
      「道」的作用,無處不在,「道」之生化,亦有門路。雖然實有這個「門路」,但是近在眼前,遠如天邊,非愚昧者所能知之,非有欲、有求者所能見之。
      第七章
      ★ 原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文意:
      「天」的存在是悠長的,「地」的出現是久遠的。
      「天地」是如何保持悠遠而長久呢?因為「天地」不是被人創造而有的,也不是受孕而生的,所以才能保持悠遠而長久。
      聖人不在乎自身的重要,所以才能帶頭率領,身先士卒;
      聖人也不考慮自身的地位,反而能出入平安,始終無事。
      這不正是因為聖人沒有顧慮個人的安危榮辱嗎?所以,最終成就了長久而獨存的結果啊!
      ~隨緣分享~

    • @薛僑東
      @薛僑東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文意:
      最上等的「善良」,應該要像「水」一樣。
      「水」的善良可貴,就表現在「幫助萬物成長、茁壯而不奪取」,
      又能「停留在眾人嫌惡、鄙夷之處而無所怨尤」,這幾乎等於「純粹法則運作」、「無心思無情緒」的表現,因此可以這樣說:「水」冥合於「道」啊!(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該效法「水」的利他而不爭,受辱而無怨,因為這就是「最好的」!)
      「利他」的位置,就是「最好的」位置;
      「利他」的心念,要像深淵無底;
      與人往來時,不傷害、不妨礙,就是「利他」的思想;
      信守承諾不違背,就是「利他」的言語;
      用「正直、不偏私」來處理糾紛、化解衝突,就是「利他」的行為;
      準時完成工作、任務,就是擁有「最好的」能力;
      當有所行動時,都能配合時間、地點來達成,就是「最好的」計畫!
      只有效法水的良善,實踐「利他而不爭奪」,才能不招致怨恨,得到平安無事。
      (平安第一福,無事第一樂。)
      ~隨緣分享~

  • @edwardwang1253
    @edwardwang1253 Рік тому

    ❤❤❤😂

  • @盧本至
    @盧本至 Рік тому

    道德經是一本誎楚王治國之書,完成後西出函谷關,逃之夭夭,不願學屈原死、和氏殘。道即路是可通的,條佭大路通羅馬。
    道名是可說的但可以用很多譬喻說明,並非只有一種。
    以上若不知,如何知道其內容?
    大意大意太大意!不是嗎?
    簡單的文字,可以簡單的說,為何說的令人送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