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聖母峰山難事件--進入氧氣稀薄地帶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6 лис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12

  • @淑華傅-j9w
    @淑華傅-j9w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在空氣稀薄地帶的高山上,將登山商業化是不可取的,使許多人誤以為花錢就可以攀登聖母峰。

  • @meditationserenitynzen7621
    @meditationserenitynzen7621 Рік тому

    很好看,但是為什麼你的說話會有重複? 是剪輯沒剪好還是就是講話的時候重複講了同一個字

    • @拉斐爾電影視點
      @拉斐爾電影視點  Рік тому +4

      不好意思,應該是我比較緊張,所以常常會有重覆,我會再努力練好口條的,謝謝你的支持阿

  • @apsleychenstra4221
    @apsleychenstra4221 Рік тому

    Into Thin Air 這部電影二十多年前就在HBO的電影頻道看過,看完後無意間在圖書館看到了英文的原著,描述比電影更為詳盡,尤其最後Robert Hall透過無線電和電話轉接,與遠在澳洲的妻子訣別,那一幕更是讓人動容,只是看到作者對台灣登山隊的描述,會讓人感覺有些氣憤,可能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多年後再看到翻拍的聖母峰電影就沒有那麼感動

    • @wow73225
      @wow73225 Рік тому

      所以,你比較喜歡讓人氣憤的觀點?

    • @apsleychenstra4221
      @apsleychenstra4221 Рік тому

      @@wow73225 每個上去爬聖母峰的登山者,都是歷經多年登山的鍛鍊,即使在五千公尺、六千公尺、七千公尺,甚至更高的高山經驗較少,但都是值得尊敬,但作者感覺自己參加的登山隊才是專業,而有些鄙視其他隊伍,這點是電影或是原著書中的敗筆
      在他的登山隊中,即使是不幸殉難,作者都有詳細描述,而成為書中的悲劇英雄,但對台灣登山隊只有簡短的描述,否定了別人辛苦的投入

  • @Grace1653
    @Grace1653 Рік тому +1

    那個台灣人在頂峰拿了20面贊助旗拍照,雪巴叫他不要拍了,他還是繼續拍。我覺得他就跟書裡形容的一樣。冷血無情。

  • @hawkenchou8259
    @hawkenchou8259 Рік тому

    『帶入感』

  • @masatse8193
    @masatse8193 Рік тому

    台灣人算把拉, 唔好再去累人

  • @stoneadventure2018
    @stoneadventure2018 Рік тому

    强扯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