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與煩躁不衝突?解讀道德經「靜為躁君」的哲理|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道德經二十六章|張慶祥 講解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2 вер 2024
  • 在這段影片中,我們將深入解析《道德經》第26章,探索其中的智慧與哲理。通過以下三個大哉問,我們一起來揭示「靜為躁君」的深意。
    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為什麼重是輕的根本,靜是躁動的主宰?我們如何理解這種平衡?
    2.本末不能倒置?
    為何《道德經》強調本末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分辨大小先後?
    3.內在德性與外在功名?
    靜與躁的平衡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啟示?如何在煩躁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
    讓我們一起走進《道德經》第26章,探討這些古老智慧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並學習如何在煩躁中找到內心的寧靜。
    《道德經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道德經 第二十六回
    #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
    #道德經
    #張慶祥
    ✅書院官網:htz.org.tw
    【黃庭書院全球線上課堂 讀書會】
    如果您對視頻內容有興趣
    希望自我精進 深入了解更多課程
    我們開闢了一個讀書會LINE群
    提供深度的免費課程 邀請您一同來學習
    🎁立刻點擊加入:台灣:lihi2.cc/4HZK4
    台灣以外地區:lihi2.cc/qft94
    🎁黃庭靜禪研修班
    最新課程:lihi2.cc/2f7Jf
    如果您相信人生是一場修行,在這裡,你將會找到直指人心的答案!

КОМЕНТАРІ • 4

  • @liuanne7973
    @liuanne7973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孟子說「得其大者為大人 得其小者為小人」
    你把你的人生的注意力 都放在那些枝微末節上
    這個倒過來 就是小人
    人有一個心性的本質 不能破壞
    那個才是一生之中
    最後人生的價值 所定論的地方
    老天爺 在你回去之後
    如何定論這一個人 他的一生的修為如何
    秤斤論兩 就是看本性維護的程度
    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感謝講師的解說

  • @julieliu8126
    @julieliu812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人生總有很多不如意
    但是 這些坎坎坷坷 不足為慮
    人有一個心性的本質 不能破壞
    那個才是一生之中
    最後人生的價值 所定論的地方
    老天爺 在你回去之後
    如何定論這一個人 他的一生的修為如何
    秤斤論兩 就是看本性維護的程度
    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 @user-ci3mb9qg5w
    @user-ci3mb9qg5w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靜為躁君
    內在的清靜 內在的本質 才是最重要的
    它要能夠主宰騷動的情緒
    就是 我們的性要能夠勝過情 就是 靜為躁君
    人是不可能都沒有情緒的波動 但要有一個 不離開天性的本質

  • @jianshiunhu6690
    @jianshiunhu6690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重點就是 只要分清大小先後
    有體有用
    只要用的時候 不違反這個本體
    你輕的時候 不能違反重
    你躁的時候 不能違反靜
    它講的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