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鐘寺(Beijing, The Big Bell Temple):真就在眼前,只是我們不敢化為己有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6 лют 2025
- 大鐘寺的本名是「覺生寺」,取「以無覺之覺,覺不生之生」之意,是清朝皇家的祈雨場所。不過,大鐘寺的稱謂似乎更有名氣,只因這裡藏有全世界最大的佛鐘--永樂大鐘。
自清朝末年起,大鐘寺是北京重要的廟會場所,每逢正月初一和十五,民眾都聚集在這裡,翹首聆聽永樂大鐘渾厚悠遠的鐘聲。如今大鐘寺是中國現時唯一一所古鐘博物館,集合了中國最精品的古鐘,包括乾隆朝鐘、柏林寺鐘等一批國寶文物。
由於永樂大鐘重量有46.5噸,清朝的工匠只能每隔一里地打一口水井,然後將每個水井用溝渠連接起來,等冬天水道結冰的時候,再將永樂大鐘在冰道上一點點拖拉至大鐘寺。
如果不是因為紛紛揚揚的雪花,我們恐怕很難對大鐘寺產生更深入的聯想:果親王手書的「敕建覺生寺」匾額,乾隆手書的「華嚴覺海」匾額,象徵「天圓地方」建築風格極為特別的大鐘樓,永樂大鐘上23萬余字的佛經……這些細節被飄雪放大,牽著我們把思考的焦點聚焦於鐘這個事物的本質與時間的關係。
不敢妄加解讀時空,因為這是人類對世界不得不去定義的概念,否則無論是個體還是社會的意義都無法找到錨點而存在。而鐘與鐘聲都在時刻提醒我們,當宇宙的無限超出我們的思維範圍時,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時間」流逝,都是不敢化為己有的真。它是純粹的,無法證明,卻又能輕易反襯生活的真實,但沒人知道它的自身是否是具象的。所以,它要存在,但同時我們又要時刻對其避而不談,然後創造甚至臆想出許多的「真」,窮盡一生去找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