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米其林主廚第一次見到台菜外燴的衝擊😲總鋪師辦桌料理初體驗👨‍🍳【咪蕾帶你去台灣-韓國米其林主廚篇Ep.3】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514

  • @吳明-v1s
    @吳明-v1s Рік тому +501

    身為中餐廚師我來解答佛跳牆為何食材要炸過
    炸過之後才能蒸了不爛~保持食材的樣貌
    一般跳牆有~雞肉~豬肉~芋頭~鵪鶉蛋~蹄筋~烏蔘~栗子~香菇~魚皮~竹筍~蔥~蒜頭~扁魚~
    這是比較基本的~高級的就是在加入花膠~鮑魚
    炸好在放在甕裡~灌高湯~調味~各家手法不同~然後蒸~

    • @linchangsin
      @linchangsin Рік тому +13

      謝謝您的詳解。從備料的多樣性看來,一般趕上下班的住家來做這道菜是的確比較不容易的。//

    • @朱翊輔-d8p
      @朱翊輔-d8p Рік тому

      佛跳牆不是放雞佛嗎😂😂

    • @dr.4596
      @dr.4596 Рік тому +16

      炸過也會讓湯頭更有層次感 還有再喝的時候 會有多點不同嚼勁

    • @吳明-v1s
      @吳明-v1s Рік тому +9

      @@朱翊輔-d8p 其實沒有一定~只要你喜歡都可以~我只是說大部分餐廳都是這些材料

    • @吳明-v1s
      @吳明-v1s Рік тому +9

      @@linchangsin 家庭要做這個有點難~光是雞肉~排骨要醃~還有很多要炸~還是買你家附近餐廳比較省工

  • @tingyu6970
    @tingyu6970 Рік тому +287

    看到辦桌就很有感 因為老家內門就是總鋪師之鄉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老話 廚師夫婦真的對食物很有獨到的見解 透過同為廚師的他們講出台灣文化美食 就覺得別外有趣 加上他們口條以及表達方式不會讓人有種高高在上在看平民美食的感覺

    • @hgkuo6784
      @hgkuo6784 Рік тому +8

      很有名氣,讚

    • @Joanchen96
      @Joanchen96 Рік тому +11

      我覺得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就是辦桌,老家旗山人路過。

    • @deepdrop7400
      @deepdrop7400 Рік тому +4

      是嗎?他們說台灣東西都炸的油的,說韓國有各種料理方式不就很有偏見,台灣本來就也是有各種蒸煮炒炸涼拌,料理方式怎麼會比韓國少!

    • @賴維正-u1l
      @賴維正-u1l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辦桌還有分台灣閔南人和客家人的菜色不同。

    • @jazutube
      @jazutube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deepdrop7400

  • @陳先生-q3f
    @陳先生-q3f Рік тому +291

    韓國主廚不但帥又體貼,吃佛跳牆時,還會先幫太太和咪蕾先盛好,自己再吃。佛跳牆的材料大都先炸好再燉,第一是味道較香,第二是在長時間的燉煮時,材料不會散掉,比較好看。這辦桌真好吃,看咪蕾吃的不亦樂乎,筷子都沒停過,

    • @amy8296
      @amy8296 Рік тому +13

      真的打破我對韓國歐巴大男人的刻板印象!這對大廚夫婦真是神仙美眷!

  • @evaliu1003
    @evaliu1003 Рік тому +84

    我有親戚以前在做辦桌
    已經退休了,只有在當地有些社區活動或祭祀活動才會請他們再來煮辦桌菜
    小時候就印象他們辦桌菜很好吃,最近一次吃到是在我奶奶的葬禮後
    令我驚訝的是他們連素食桌菜也煮的非常美味,每道菜都吃光光
    看咪蕾極力推廣台灣傳統文化,真的很感動
    感謝咪蕾幫忙推銷台灣❤

  • @凡心-u7m
    @凡心-u7m Рік тому +326

    咪蕾現在主持的愈來愈穩健,仿佛是電視台特派員

  • @linairko5906
    @linairko5906 Рік тому +100

    很喜歡女廚師的反應
    很自然的反應出這道菜合不合他的胃口
    喜歡會很自然表現出來
    也會很認真地去分析

  • @a630522
    @a630522 Рік тому +106

    基本上炸過再去煮湯是為了不要讓食材那麼快煮爛,就好像有些人不喜歡芋頭放在火鍋,就是因為會被煮爛後,整個湯會混濁,但炸過以後就比較不會,
    還有就是台灣很多料理會先把食材過油,一方面也是讓食材有點熟化可以加速後續料理的時間,食材內的水分被減少也能讓食材的香氣更容易跑出來。
    應該是這樣啦,看了幾年的型男大主廚學到的。

  • @monstersage
    @monstersage Рік тому +105

    料理人對於食材的各種樣貌真的很認真 不會大驚小怪 真的是很認真的兩位
    相信他們的餐廳肯定經營得非常好 也許未來有機會可能會來台灣開分店嗎?主廚都會先幫咪蕾先裝菜,感覺這兩位的人品真的好。
    為什麼會先炸在煮的原因是因為中式料理的食材有些需要時間燉煮,先炸過可以把食物炸到熟或是半熟之後在料理,可以加快上菜的速度
    尤其是這種辦桌 同樣的菜要做幾十份,如果每道菜都從生的煮到熟那可能從白天煮到晚上都還沒煮好
    所以利用過油或是油炸的方式加快料理的速度而已。還有就是油炸有定型的效果
    比如你們吃的那個腿庫如果沒炸直接滷製時間可能會多三倍以上才會這麼透,還有如果沒炸那豬皮可能就會破掉。
    另外就是有些食材經過油炸會產生孔洞,這樣在煮的時候就會入味比如豬皮跟那個鵪鶉蛋、還有最後的雞
    蛋炸過以後表面會皺皺的跟有空隙這樣在佛跳牆裡就可以把湯汁吸附會更有味道不會只有蛋的味道
    跟最後主廚說的其實大致差不多所以說真的是料理人啊~~~

  • @ano_family
    @ano_family Рік тому +186

    咪蕾這次企劃做的真好,讓主廚們吃到另類食材,也可以透過主廚了解到兩國處理食材的不一樣的特色
    感謝福容贊助主廚來台用食神的眼光看待台灣美食,福容的住宿特色配置非常好,值得推薦
    咪蕾解說每一道美食給主廚,都很用心及淺顯易懂,值得按讚

  • @crycrycn
    @crycrycn Рік тому +73

    佛跳牆要燉很久,有些食材煮久會散掉,所以先炸過再熬煮,湯也會多一點油香味。

  • @jjb9904
    @jjb9904 Рік тому +68

    在木曜四裡面總鋪師系列有總鋪師說明,辦桌為什麼好吃:因為桌數多需要做大份量,而食材一次做一點點和一次做大量的就算比例一樣但是反應是截然不同的。很多食材同時燉煮會互相影響,變得更香更甜更濃醇更好吃。

  • @tchen正-p9t
    @tchen正-p9t Рік тому +25

    台灣辦桌文化不僅僅吃飽吃好,還要讓客人打包回家。有吃有拿😊😊!代表主人家大氣好客🎉

  • @sakura520100
    @sakura520100 Рік тому +18

    辦桌文化才是台灣的美食精華,以前的古早菜做法都很繁瑣,都能吃出總鋪師的好手藝,大家一起吃飯的感覺就是很熱鬧,不像餐廳冷冰冰的,辦桌吃的是文化.手藝還有氣氛,最重要的是人情味,台灣外面的餐廳根本吃不到像辦桌文化這種特色,全台好吃的料理全部都濃縮在辦桌文化裡,現在辦桌越來越少了,希望這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希望外國人能嘗過一次辦桌,隨然這次韓國主廚吃到的不是正規完整的辦桌,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吃到正規的辦桌,好像某個縣市有再辦辦桌文化活動,下次可以請外國人去品嘗看看

  • @tingmaomao
    @tingmaomao Рік тому +36

    韓國米其林廚師體驗台灣料理,這系列企畫的好看又有深度,絕不輸李多慧的影音,也比電視台美食節目還好看,預祝早日破50萬訂閱,加油👏

  • @zhing5862
    @zhing5862 Рік тому +151

    只要是能整隻搬上桌的 就盡量不會頭尾分離 台灣人喜歡有頭有尾 象徵圓滿 辦桌是台灣最傳統的傳統…
    以前的社會基本上吃不了好東西 也沒有那麼多餐廳 所以辦桌就成了富有/豪華招待的飲食文化 婚喪喜慶都靠總舖師的辦桌

    • @曹崇勳-k5g
      @曹崇勳-k5g Рік тому +7

      台灣料理喜歡雞鴨魚蝦整隻上桌,
      這代表做任何事都要有頭有尾……這個寓意很多人都不懂!
      年輕的ytb 都更不懂去介紹說明這點意義……真害!

  • @古雲亮川
    @古雲亮川 Рік тому +44

    感謝 韓國 米其林 帥哥主廚 美女主廚 能夠不嫌棄的品嚐 台灣辦桌料理,辦桌料理是 傳統台灣人家庭 對來客的最盛情款待大餐,也是台灣最接地氣的料理!
    這集 透過兩位主廚的分析,也更進一步更加理解 台韓料理 的差異,也更懂得如何去 欣賞韓國傳統料理 ,真誠感謝 兩位 謝謝你們!

    • @linchangsin
      @linchangsin Рік тому +2

      尤其是韓國菜的各個小碟的菜式會有很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很應時,健康。//

    • @ycchang6367
      @ycchang6367 Рік тому +1

      嫌棄??
      精進的廚師都會出國觀摩 觸發做菜靈感 跟學習

  • @jackchang179
    @jackchang179 Рік тому +28

    咪蕾放大絕,直接廟口辦桌宴客👍💯
    美女帥哥主廚💓氣場很強💓
    鵪鶉蛋先炸過、再煮湯,是台菜的特色之一。
    台灣人很擅長用豬油炸過,保存食材味道,外層包裹上一層豬油特有的甘甜味道,帶出口水。
    所以吃到美食除了用「好吃」形容以外,還有另一種道地的說法~好吃到流口水😋
    豬油可能是主因之一。

  • @kinglin3911
    @kinglin3911 Рік тому +15

    正統的辦桌文化每道菜都是廚師的精神,光看腿庫控筍絲、紹興酒悶蝦、佛跳牆、魚翅羹、口水直流、感謝咪蕾對台灣文化的介紹。

  • @james0327
    @james0327 Рік тому +28

    韓國主廚很厲害,每次傳統台灣大廚都是先炸,炸不僅快速,而且鎖住食材美味,再慢煮滲出

    • @徐蘇菲
      @徐蘇菲 Рік тому +1

      韓國主廚只看到台灣廚師都用炸的方式處理菜餚,但他沒了解個中的原因。

  • @妲拉
    @妲拉 Рік тому +65

    😊小菜有的喔!
    一般吃牛肉麵、陽春麵、餛飩麵、各類拌麵的店家有小菜可以點。
    等你們下次來玩等咪蕾規劃新行程就有機會體驗看看小吃還有夜市😂
    還是有不用油的料理😊
    一般過油的好處增加食物香氣、加速料理保持食材鮮甜、讓色澤飽滿美麗,鵪鶉蛋有以上好處之外,外層炸過的皮吸湯,吃起來鮮香味美。😋

    • @googlposting8223
      @googlposting8223 Рік тому +3

      對的
      就在想說這些都是節日在吃的大菜
      小菜要找一般小吃店

    • @buttw
      @buttw Рік тому +8

      韓國料理文化的小菜通常是指不用付錢點,店家無限招待的。

    • @妲拉
      @妲拉 Рік тому +2

      @@buttw 台灣要付費真的不一樣😂

  • @阿米-w8p
    @阿米-w8p Рік тому +10

    天啊,居然結束了,超喜歡這個系列的說,而且這不是一般旅客或是在台生活的youtuber的家人或朋友體驗而已,是用專業的視角來看跟體驗,除了異文化之外,更具可看性,甚至可以說脫離了外行人看熱鬧的範疇,趨近內行人看門道的更精準的分析,真的很喜歡,希望能再邀請他們夫婦兩或是其他主廚來體驗台灣充滿驚喜的寶藏美食

  • @jacksonlin7158
    @jacksonlin7158 Рік тому +17

    終於等到流水席這一集,很可惜總鋪師沒辦法一起參加介紹,少了不少火花與趣味,不過咪蕾講解也近85%, 大家也吃的開心,剩下半席留給下次或其他來賓體驗吧。總之這個規劃是好的有渲染性的,期待後續的影片,加油感謝。

  • @user-nl4pf4fb6z
    @user-nl4pf4fb6z Рік тому +21

    好想繼續看這對主廚夫婦繼續玩台灣喔!以後就沒得看了😢拜託咪蕾一定要繼續再請他們來玩~~~

  • @楊家勳-v7y
    @楊家勳-v7y Рік тому +14

    兩位吃東西的方式就是傳統料理人的感覺
    做主廚的人 真的很不簡單 各國料理的交流不可少 從中能融會開發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 @莊玲芳
    @莊玲芳 Рік тому +8

    炸過的東西是把原來的食材不定塑形!下去燉煮滷,比較不會散開!
    兩位來賓不愧是料理人!
    咪蕾也很會介紹不同的文化特色👍

  • @廚神大隻佬
    @廚神大隻佬 Рік тому +5

    감사합니다 미래님!
    謝謝 미래씨介紹台灣的辦桌文化。
    中餐用的油確實是比韓食還要多,尤其是宴客菜,因為一次要製作大量的關係 所以很多食材會先過油,接著再進行其他加工,所以才會讓兩位廚師朋友覺得用很多油的感覺。
    很開心辦桌文化能被外國人看見~
    (來自辦桌20年、西餐3年、韓食3年的小廚師~ 진심으로 감사합니다!)

  • @邱晨熙
    @邱晨熙 Рік тому +12

    主廚太太很懂吃也很懂料理感覺是一個很厲害的美食評論專家❤

  • @千葉つばさ
    @千葉つばさ Рік тому +24

    這辦桌很道地唷XD 連特色蒼蠅都有,道地吃法是一手夾菜,一手揮手趕蒼蠅!! 😆😆

    • @linchangsin
      @linchangsin Рік тому

      +1。露天的食场,用在庶民的人生(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的道场。//

  • @陳俊龍-v7q
    @陳俊龍-v7q Рік тому +36

    咪蕾晚安~
    多讓韓國人知道台灣的美食 多讓韓國朋友 讓他們了解台灣

  • @瑞銘-b6d
    @瑞銘-b6d Рік тому +21

    辦桌真正的台灣味❤每個總鋪師都很厲害👍帥主廚想的沒錯,鳥蛋先炸就是要保留食材面貌,芋頭也會先炸再放❤咪蕾帶明星主廚體驗三種不同料理方式食材。真的很棒❤

  • @黃有志-g1s
    @黃有志-g1s Рік тому +8

    真的超愛這位主廚的說明,光看料理就是掌握七八成烹飪過程

  • @johnchen9765
    @johnchen9765 Рік тому +6

    這個辦桌料裡很接地氣🥳🥳~
    韓國男主廚真的是紳士的典範👍 會先幫咪蕾&男主廚的太太先盛食物~ 且他的觀察也是非常細微!~
    這對主廚夫婦的確很有料, 都會細心觀察, 用心品嚐後, 再用科學邏輯式思維去分析講解菜色。
    這樣的交流真的很有意思👏~
    咪蕾及幕後的大家都辛苦了! 節目的企劃越來好了~~
    希望韓國主廚夫婦們會喜歡台灣, 如果往後在煩惱新菜色時... 不彷再來台灣吃點料理小吃, 說不定就會有新靈感唷😋 Taiwan welcomes you at any time! 🇹🇼💞🇰🇷

  • @KukocYeh
    @KukocYeh Рік тому +34

    佛跳牆的鵪鶉蛋 排骨 芋頭 栗子等都先炸過的目的是增加香氣跟定型,
    燉煮後的油香感跟食材之間的結合度會更好,
    有些追求養生一點會改用烤過的方式替代,
    但傳統宴席菜要追求出菜速度跟在戶外天氣狀況下延長保存所以很多食材都會先油炸或者過油過,
    例如鱸魚那一道也是都先把魚炸過前置好,
    要出菜時把醬汁跟蔥薑蒜備好醬汁熬煮好淋上再用後續酒精膏續熱即可.
    老實說論烹飪技巧跟方式多元性華人這麼多菜系跟多年的飲食文化肯定更勝一籌,
    只能說時間跟取材關係看到的還是有限,
    不然一定會有更深的體認.

  • @KOTOKO515
    @KOTOKO515 Рік тому +9

    這次主廚企劃真的很棒,很有質感,主廚們也特別有氣質,講解也無敵專業,果然米其林主廚,有機會想看更多品嚐道地小吃

  • @david30347
    @david30347 Рік тому +14

    咪蕾真的完完全全的可以勝任這台灣國民外交大使了...
    把台灣的美食慢慢地介紹給來自自己國家的人,而且也越來越專業了耶

  • @susuma9834
    @susuma9834 Рік тому +2

    蝦是用中藥材【當歸 、紅棗、枸杞 等等】紹興酒、鹽 調味去腥。很健康簡單的料理方式。全 雞 、全 魚 上餐桌是因為有頭有尾、全都在的 【完整、俱全】。

  • @jaysa1153
    @jaysa1153 Рік тому +6

    謝謝這個頻道的團隊 在眾多的韓團美食頻道中第一次看到帶著韓國的明星主廚來台灣嘗試各種佳餚 看著他們邊吃邊對食材的料理講評就會覺得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到了好多豐富的知識 專業的風采真的讓人覺得敬佩! 原來食物是可以那麼的講究細節! 看著兩位資深主廚的研究中又發現了新大陸真的非常開心 未來台韓主廚的交流應該是頻道特色很棒的開始 如果有機會可以寄罐台灣萬用的沙茶醬給他們兩位試試能不能在料理上又變出新菜色🤩🥰🥰

  • @takao0311
    @takao0311 Рік тому +3

    19:26 通常辦桌的料理,每一道菜都是有寓意跟名字的。

  • @aniketk8689
    @aniketk8689 Рік тому +10

    期待他們回國後激發創意推出更多讓人耳目一新的料理。

  • @DENNIS96126
    @DENNIS96126 Рік тому +8

    6:30
    歡迎咪蕾參觀台灣特有的賽神豬比賽
    10:15
    少了紹興獨特的味道
    15:15
    佛跳牆上面的那層油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希望咪蕾帶米其林廚師
    參觀一下台灣的水果市場

  • @58psm35
    @58psm35 Рік тому +13

    頭香🥰
    安妞💖又來看咪蕾和韓國🇰🇷主廚夫婦了😍🥰😘
    按👍先🤗

  • @annalin6529
    @annalin6529 Рік тому +3

    咪蕾這一系列好有趣、我很喜歡

    • @KRmilei
      @KRmilei  Рік тому +1

      感謝你的支持🥰

  • @劉明輝-t8l
    @劉明輝-t8l Рік тому +14

    我有吃過鰻魚炸過的活跳牆還有鱉魚,台灣辦桌的菜色名單太多了,千變萬化,除了配合季節限定的食材當然荷包深淺也不一樣😎

  • @emilywu1478
    @emilywu1478 Рік тому +8

    辦桌文化真的很特別,有機會一定要體驗(對外國人而言)咪蕾的企劃很棒耶

  • @午夜-f1v
    @午夜-f1v Рік тому +6

    其實真正最好的呈現方式就該像是辦桌時一道一道的上,也好讓這些外國的友人們了解台灣特有的辦桌文化,是有其優先順序的,更能感受到台灣的辦桌魅力。

  • @jjjoe1767
    @jjjoe1767 Рік тому +15

    這個系列很棒,兩國不同文化及習俗的交流⋯🎉

  • @娑次
    @娑次 Рік тому +3

    倆位主廚很有深度!台灣天氣熱有很多食材保鮮不易所以時常很用高油溫封鎖食材原味!在蒸煮的方式呈現尤其是在外燴的時候

  • @huihsun27
    @huihsun27 Рік тому +18

    真的還是傳統辦桌菜最好吃👍🏻自己結婚時也是在家的庭院請辦桌,還特地選冬天結婚才不至於太熱😅現在的飯店婚宴菜真的只是盤子大好看而已😂😂有機會應該要請了解辦桌文化的專業人員來解說菜色會更棒

  • @stwen5378
    @stwen5378 Рік тому +5

    這是台灣人的感恩分享敬畏的精神,

  • @startingtw
    @startingtw Рік тому +5

    太棒了,聽到這麼棒的主廚分享他們對於台灣食物的想法,真的非常令人開心!

  • @張奶茶-x7j
    @張奶茶-x7j Рік тому +5

    咪蕾的頻道越來越好看了
    而且很有內容欸❤❤
    不輸節目主持人

  • @Sam_Lin_0203
    @Sam_Lin_0203 Рік тому +2

    13:38 剝蝦我也都那樣剝,常常剝蝦給家人、朋友吃.😄

  • @Natasha-907
    @Natasha-907 Рік тому +1

    辦桌是最喜歡也最懷念的飲食文化!
    聽母親說過,辦桌的菜席一席有幾道菜也是有講究的;例如新屋入厝、嫁娶、壽宴、媽祖遶境宴席、廟會等等都有分別,只是現在辦桌看到的是以價格來區分。依現在大致一席會有10~12道菜甚至更多,物價的上漲曾聽過辦桌因預算精簡為8道菜色。
    而菜色中大致可分為冷盤、主菜、湯類、點心等。彩色排列會依啟、承、轉、合,來安排出菜的順序,可不是像buffet 隨便吃的!
    PS:辦桌和流水席是不同的!

  • @YRecordChannel_2222
    @YRecordChannel_2222 Рік тому +4

    這系列還有真好!主題依然精彩,談到辦桌,特別是重要日子的,準備這樣的主題感覺是個大工程!有些習俗平常覺得常見,但原來外國甚至是同在亞洲國家的人可能會驚訝? 比如台灣的祭品/供品準備逐漸現代化~~
    另外,也沒想到芋頭在韓國是比較少??因為印象中有看過滿多芋頭飲料。確實主廚夫婦有提到芋頭在韓國多為加工品,原型芋頭比較少,有點沒想到。看到他們品嘗時都會很快抓到菜餚主要風格(比方說油炸),然後用很精準?或是很重點,有條有理地描述自己感受的還有推測的~很喜歡看這些,對比我自己吃總是感到詞窮XD
    喜歡看到女主廚每樣都覺得很好吃的樣子~~說要打包湯的樣子跟之前集數一直在吃邊過的薑片,他們兩位每次在吃的時候都會提到一些文化習慣上相同或不同之處看了覺得很有趣~~~
    也很喜歡影片拍出外國人體驗文化遇到的語言問題,雖然有語言間隔但食物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很喜歡看到韓國主廚夫婦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這點? 他們倆位感覺對料理跟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很喜歡,他們對食物的反應,讓人覺得食物真的能縮短文化和語言的距離。雖然有語言障礙,但食物和微笑都是通用的~也是影片做的重點之一? 這系列作得真好~謝謝!

    • @linchangsin
      @linchangsin Рік тому +1

      食物(烹饪艺术、舌尖藝術)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 @YRecordChannel_2222
      @YRecordChannel_2222 Рік тому

      @@linchangsin 是呢 看到美食料理成為文化/人之間的橋樑真的覺得很棒!

    • @KRmilei
      @KRmilei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你喜歡這系列影片~
      心得我們全部都看完了
      我們也會努力拍攝更有趣的主題
      希望往後的系列你也會喜歡🥰

    • @YRecordChannel_2222
      @YRecordChannel_2222 Рік тому

      @@KRmilei 會一直期待的~~~之前的企劃也非常有趣都是非常花心思的企劃會一直期待這個頻道!!!!!!!!!!

  • @a808390003a
    @a808390003a Рік тому +5

    先炸過是為了保持食材的原狀,不會因為燉煮過後變形。
    以芋頭舉例,煮火鍋有放芋頭就知道,芋頭煮過後,邊邊的部分會軟化,太久不撈起來,甚至會煮成芋泥。

  • @ejay1014
    @ejay1014 Рік тому +3

    仔細想想,辦桌文化其實是最完美體現“台灣阿嬤怕你餓”的表現,
    不是說辦桌是由台灣阿嬤做的,而是那種量來看很有那種“怕你餓”的感覺的說(?)

  • @蕭臻生
    @蕭臻生 Рік тому +1

    這廚大師利害,一吃就能知道屬性,在台灣天氣溫热食品易壞,所以台灣大廚用智慧,把食品炸過可以延長食品食用期,又可增加食品香氣。

  • @jhlai2616
    @jhlai2616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廚師們很認真品嚐,不會因為是米其林主廚就排斥他國的傳統料理
    頻道主一開始介紹文化也很認真,居然順順地大致介紹中元節在幹嘛
    用心,值得推👍👍👍👍

  • @TheAkira168
    @TheAkira168 Рік тому +2

    食材炸過再燉是為了保持食材完整 , 久煮不爛又能入味 ! 佛跳牆是我一生的最愛 , 小時候都能吃五碗當然和著佛跳牆 , 一頓飯只要一道菜

  • @cashlu1567
    @cashlu1567 Рік тому +1

    咪蕾的這系列實在太用心了太棒了 太感謝你宣傳台灣飲食文化了,台灣真的有很多美味不是只有滷肉飯跟臭豆腐不要老是宣傳這個

  • @葉德隆-i8m
    @葉德隆-i8m Рік тому +2

    我也是最喜歡佛跳牆這道菜

  • @dino3kao
    @dino3kao Рік тому +11

    我記得辦桌的菜份量都很大,是因為也有讓客人打包帶回去吃的意思😂

  • @ILOVEFWU
    @ILOVEFWU Рік тому +2

    咪蕾的頻道~真的越來越棒了!! 這種很道地的文化,通常真的是會給沒見過的人一點衝擊,但確實也會讓人好奇!! 到底外國人看到是什麼樣的感覺!!!

  • @碗粿-z8p
    @碗粿-z8p Рік тому +4

    這次的菜單料理為什麼炸的偏多,主要是廟典賞兵及好兄弟使用為主題,犒賞要先拜拜,要求保鮮在菜單設計上會有很大不同,假如是廟方福宴就會有更大的菜單變化。
    台灣的辦桌菜色已經慢慢中西合併,台菜鹽酥豬腳也變化成德國豬腳,五香悶鴨也以鳳梨雞取而代之,兩者都是老菜系,但鴨歷史更勝於雞,燜羊肉是交通及保鮮的技術演化而得,常見於中部山區,是生火師的選木材及造窯功夫菜,此技已難再找到原汁原味的技術,現在看到的都是變化手法。

  • @littledragon952
    @littledragon952 Рік тому +2

    臺菜其實很精,海島國關係融入了四方薈萃,有日式料理的影子更有中華料理的底子,也融入了台灣當地才有的食材,
    隨著時代變化也越來越創新!
    也因為台灣緯度比較低所以冬天還是有食材,才沒有發展醃漬保存食物的文化,早起台灣產糖的關係造就我們很多料理偏甜,台灣飲食文化底蘊很深~
    妳們吃的只是一小部分

  • @eggeight
    @eggeight Рік тому +5

    安妞哈誰呦!晚上好🙋🏻‍♂❤又來看咪蕾 미래了🤩
    咪蕾真可愛🔥
    咪蕾帶你去台灣-韓國米其林主廚篇Ep.3 超棒的!👍👍🏻👍
    總鋪師辦桌料理初體驗👨‍🍳超好看‼︎‼︎😆👍
    加油💪,期待看到更多你的創作!
    廢話不多說趕緊按個讚👍

  • @user-kkarmy94
    @user-kkarmy94 Рік тому +6

    超級喜歡咪蕾安排的每次企劃
    真的超棒的!!!
    希望主廚們也喜歡台灣!

  • @samtsai7076
    @samtsai7076 Рік тому +6

    台灣菜的代表就是::酒家菜、辦桌菜、台式熱炒。當然還有各地的地方小吃。

  • @曾國書-n7c
    @曾國書-n7c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果然是專業廚師跟餐廳經營者,跟平常人看的點都不同,非常中肯的感想及點評,很有教養的兩位主廚

  • @kentcat3030
    @kentcat3030 Рік тому

    喜歡這種專業的台灣之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領域,或是喜歡的項目。
    除了來台能夠相互學習,也可跟專業部分交流一番,或許有時候,外國人的一些經驗,也可激發台灣的思緒。
    報章雜誌介紹的,未必全都符合,更多的是隱藏在街弄巷尾的私家菜,會更驚艷。

  • @pz3qn4sd7w
    @pz3qn4sd7w Рік тому +1

    台灣的外燴廚師都超強的~~

  • @YFH-l3b
    @YFH-l3b Рік тому +2

    果然是專業廚師,夫妻倆指甲都好乾淨^^

  • @李思華-y4m
    @李思華-y4m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灣的辦桌文話很有特色,主人的熱情款待讓來賓客人都吃得很愉快,菜色也很👍不輸給大餐廳喔!

  • @唐三-y3c
    @唐三-y3c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你幫忙推廣台灣

  • @yucheng6323
    @yucheng6323 Рік тому +2

    佛跳牆之所以能保溫那麼久,離不開湯表層的那層油.....,如果還是走濃稠路線非清淡的話保溫會更久,容器下寬開口上窄也減少散熱的途徑

  • @BadkidTaiwan
    @BadkidTaiwan Рік тому +5

    0:33 沒想到咪蕾會帶主廚們來體驗辦桌耶。👍
    13:55 沒試過這個剝蝦法,下次也要來試看看,好像很快又完整耶。
    20:55 姊姊果然喜歡喝湯,竟然還想要打包。😄

    • @にわ星
      @にわ星 Рік тому

      打包也是辦桌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關節啊

  • @shinlinlee9756
    @shinlinlee9756 Рік тому +3

    不愧是米其林主廚,很多道菜的做法和材料都能猜的差不離.果然專業!

  • @l.c9699
    @l.c9699 Рік тому +4

    好深入文化的影片!超棒的!

  • @Fiya-p1i
    @Fiya-p1i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咪蕾
    超棒的拍攝計畫
    連續幾集跟著主廚一起享受美食
    真的太晚看不行 大半夜的快餓死了😂

  • @user-simonlee
    @user-simonlee Рік тому +1

    紅燒蹄膀是辦桌的經典菜色,佛跳牆也是。

  • @jacobchen7762
    @jacobchen7762 Рік тому +3

    期待邀請更多韓國朋友來台品嘗在地特色美食

  • @jing-yichen8182
    @jing-yichen8182 Рік тому +1

    不虧是廚師,除了分析食材,還會文化去深入研究,喜歡佛跳牆真的嘴巴很刁!
    台灣人喜歡懂吃的客人!!!不怕你吃,就怕你吃不下!(台灣人很熱情好客的~)
    現在很難得能吃到在地宴席料理(流水席)!我們也很好奇外國人能吃出什麼端倪!這一系列的企劃非常用心喔!

  • @jadefeng2525
    @jadefeng252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

  • @超嶽黃
    @超嶽黃 Рік тому +1

    兩位主廚就是不一般,碰到吃的就是專業❤

  • @evilcat2017
    @evilcat2017 Рік тому +1

    左撇子坐右邊太完美了🎉

  • @sleng358
    @sleng358 Рік тому +3

    又來看咪蕾了,廢話不多說趕緊先按個讚

  • @derrick2465
    @derrick2465 Рік тому +1

    撥蝦好厲害

  • @kenshinwu6714
    @kenshinwu6714 Рік тому +14

    台灣不是沒有小菜文化...這可能要去吃路邊攤的麵店就會有...就會有黑白切/滷味等小菜...

  • @koushunji
    @koushunji Рік тому +2

    辦桌料理的確是有自己的特性,在戶外,電力火爐數量受限,還要一部分蒸爐處理,一次性要上菜到所有的桌上,全部的菜都要準備中一道接一道等待上菜,所以很多菜式是過油之後處理會節省時間!
    但是個人覺得不同意韓國主廚的說法 這是因為資訊不夠全面
    他們來訪停留時間較短,咪蕾主持的不錯但對中菜的料理手法還是有侷限不夠多,中式菜色的製作方法還是比韓式多,煎煮炒炸燉滷光這幾樣就能變化很多菜色了!!
    另外受訪環境前段 在戶外有些小飛飛蒼蠅 , 會讓人觀感不好,不管是受邀或是自主企劃,希望以後製作主題前希望能多多考慮一下!!

    • @linchangsin
      @linchangsin Рік тому

      露天的食场,用在庶民的人生(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的道场。
      天人合一,不在乎自然界的蒼蠅了。//

  • @jasonchen2001
    @jasonchen2001 Рік тому +1

    8:46 不知道該吃什麼😂
    去大多數的地方應該都會一道一道上,可以吃到熱的,完全沒問題喔👌

  • @jeremy0407
    @jeremy0407 Рік тому +1

    13:37 主廚的剝蝦小撇步

  • @jaserlee
    @jaserlee Рік тому +1

    吃整隻的食材,有一種說法是讓主人家看到廚師對食材沒有偷工減料,同時讓客人見到主人家的大氣不吝嗇。

  • @a2265338
    @a2265338 Рік тому +1

    辦桌菜是有順序的 涼菜 雞湯 魚翅羹 主菜 第二到湯品 點心類 甜湯 水果 甜點

  • @RKW208
    @RKW208 Рік тому +1

    ❤女主廚 女神❤超正

  • @ac7002
    @ac7002 Рік тому +3

    三集就沒有了!! 好想再看這個系列!!

  • @魚龍娘
    @魚龍娘 Рік тому +3

    咪蕾你們少體驗了一樣 那就是打包!!😆😆😆

  • @willysdog
    @willysdog Рік тому +3

    主廚分析蠻精確的,台韓傳統做菜方式差異,台灣真的用油量或是加工比較多,大多蓋住原本食材味道。辦桌算是文化,食材可以很多樣,但是廚房衛生限制,和一次要準備幾十桌的需求,要細緻有難度😅

  • @eh0602
    @eh0602 Рік тому

    11:21 可愛的蒼蠅頭飾

  • @amywang3865
    @amywang3865 Рік тому +3

    主廚很厲害哦。早期大家很省錢。全部的茶倒在一起變成"菜尾"真的可以吃很久啊不太會壞

  • @shiyunnnnnn0099
    @shiyunnnnnn0099 Рік тому +1

    喜歡這系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