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 波罗蜜 心经 張學友 粵語 廣東話 Buddhist song Healing Music 觀世音 觀自在 菩薩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3 вер 2020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 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 #波羅蜜 #心經 #波罗蜜 #心经 #張學友 #粵語 #廣東話

КОМЕНТАРІ • 92

  • @dan5919
    @dan591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9

    懂得唸心經, 而且還懂得 經文嘅意思, 這些人 都係有大智慧. 這些人 都係有大福氣.

  • @bingpoon8302
    @bingpoon8302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6

    當年林敏聰普上了音樂適合粵語版唱法'繼而邀請了衆歌星各人唱一曲,然後剪輯,有梅艷芳譚詠麟王菲學友,忘記是否有劉德華等等群星到佛教視聽studio個別錄音,應該是當民的一個盛舉。衆星皆是義務的。

  • @gailccy
    @gailccy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5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soomjim
      @soomjim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謝謝分享經文

  • @belindakwok5452
    @belindakwok5452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4

    歌神學友,唱得好好聽,好有穿透力,好感動!

  • @siewmei8069
    @siewmei806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

  • @ching-luehchang8256
    @ching-luehchang825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南無觀自在菩薩

  • @BoboChannel0709
    @BoboChannel070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

  • @helenmoy1727
    @helenmoy172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阿隬陀佛!祝願更多人能醒悟人生!世界和平!

  • @kwokjohnny523
    @kwokjohnny523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恭敬 🙏🙏🙏

  • @edmondwong6744
    @edmondwong6744 Рік тому +44

    無想過有學友的版本,想必學友也有仔細讀過心經,阿彌陀佛!

  • @hanpohtin8098
    @hanpohtin809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随喜,阿弥陀佛🙏

  • @ki1458
    @ki1458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好人一生平安,吉祥如意!

  • @loganchoong6505
    @loganchoong6505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南無阿彌陀佛 ❤️❤️❤️🍎🍎🍎🌹🌹🌹

  • @jacksonlung9710
    @jacksonlung9710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5

    有善根有修過佛法的歌星才會唱出一曲深奧的心經。只有佛法才能改造人心。尤其是近期的天災已無法控制了。這都是我們人類共業所造的惡果。請張學友善用清亮的歌聲多唱出這種有深度有啓發性之樂曲。

  • @fongmiss3343
    @fongmiss334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南無阿彌陀佛

  • @siusiu4607
    @siusiu4607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喃嘸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加持我一家大小平安健康又加持我兩個孫女早日企返起身會行會走健康強壯加持加持。🙏🙏🙏

  • @wantanatangweerakiet7102
    @wantanatangweerakiet710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

  • @munfaileung9411
    @munfaileung9411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

  • @wisdom_book89
    @wisdom_book8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

    南無觀世音菩薩🙏🙇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多🌅

  • @evephua
    @evephua Рік тому +24

    太美妙的声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suonan5387
    @suonan538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 @billyng3849
    @billyng384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南無阿彌陀佛🙏

  • @tongpohmoey4107
    @tongpohmoey4107 Рік тому +5

    嗡嘛呢叭味呼
    OM MANI PADME HUM

  • @ki1458
    @ki1458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 @jameslew6806
    @jameslew6806 Рік тому +5

    我可是第一次听到

  • @garethli8832
    @garethli8832 Рік тому +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無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無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無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無阿弥陀佛🙏
    南無阿弥陀佛🙏
    南無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

  • @user-fu5cb5cr4f
    @user-fu5cb5cr4f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我去!我友哥还唱过这种歌? 怪不得叫歌神呢? 此乃真神啊❤❤❤❤

  • @nktse4353
    @nktse4353 Рік тому +5

    感恩!臨尾香!今天我人生已到尾聲!神送給我臨尾香!打開手機!天皇巨星!場場爆!爆出歌王!老人家我用放大鏡!係!係佢啦!打開手機!唔使额外花錢!聽到由天上傳來的全宇宙最好聽的佛歌!心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全世界喜歡佢歌神張學友的外國人!今天慈善六合彩都有機會中!我都有份買!今天我人生到尾聲!有運!聽到心經!🙏🙏🙏🙏🙏🙏🌻🌻🌻🌻🌻🌻🌈🌈🌈🌈🌈🌈🌹🌹🌹🌹🌹🌹♥️♥️♥️♥️♥️♥️♥️♥️♥️♥️♥️♥️♥️♥️🙏🙏🙏🙏🙏🙏🙏🙏🙏🙏🙏🙏🙏🙏🙏🙏🙏🙏🙏

  • @chongcy5737
    @chongcy573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但是錢不可以空!
    錢不是萬能,無錢萬萬不能!
    不能空啊!

  • @soulheart1238
    @soulheart1238 Рік тому +9

    梅艳芳的版本是悲悯,希望众生解脱的感觉,张学友的版本很愉悦,是解脱了的感觉。

  • @chongcy5737
    @chongcy5737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農历9月和10月
    1。不可以作出大投資,會破財消災!不可貪心,貪心容易掉入陷阱!
    2。不可以借錢給人,人要借$100您只能給$20。因為一借不回頭,您只能當做善事。
    3。如果您没有提防可能面對流動資金周轉不靈!
    4。遠離口舌是非地!
    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利無害!

  • @chutang3711
    @chutang371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感恩師兄分享,讓我有幸聽到學友的演繹。

  • @jeremylu0327
    @jeremylu0327 Рік тому +14

    太好聽了😊!

  • @juliachiang5261
    @juliachiang526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好好听 ❤❤❤

  • @user-vs3qu9fd8x
    @user-vs3qu9fd8x 2 роки тому +6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ronaldtan1434
    @ronaldtan1434 Рік тому +4

    南无阿弥陀佛

  • @kewan001
    @kewan001 Рік тому +15

    果然是学友的唱法,很学友式情歌味道😀

  • @lilil2081
    @lilil2081 2 роки тому +8

    南无阿弥陀佛🙏

  • @zhangliken8888
    @zhangliken888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高難度高音 假音🎉🎉🎉

  • @kamlai2177
    @kamlai217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0

    感恩,又有真正幾人會覺醒,心痛阿爾陀佛❤

    • @eloiseelpiv
      @eloiseelpiv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那麼多術語
      無能覺醒😂

    • @kamlai2177
      @kamlai217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佛教是要人悟,所以 是好多術語,有心就要去查,裡面所講完全是真,叫你們遠離顛倒夢想.照見五蕴皆空都是真,無苦集澸道,無智亦無得.,好好去理解❤阿彌陀佛

    • @katrinafkw
      @katrinafkw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每人修行時間不同 放下執念 做好自己 便可🙏☺️

  • @winterheat
    @winterheat 3 роки тому +33

    好有靈性的聲音

  • @chunglam3034
    @chunglam3034 Рік тому +5

    好聽

  •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роки тому +9

    觀世音菩薩【大悲水之念服法】
    凡三寶弟子淨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療疾,並佈施結緣。念時,先須焚香頂禮,供開水一杯(多少不拘);應念:1.香讚;2.淨口業真言;3.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4.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三聲),大悲咒(四十九遍);5.補闕真言;6.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此大悲水仗佛威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難之症。服此水者必須素口先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如小兒或病者無法念時,凡有關係之人均可同聲代念),然後服下,立刻見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發願放生,或每月齋素幾日,尤見功效;至若潛修大德念大悲水時,水可無限而佈施亦無限,此隨發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災法】
    除用大悲水遍灑居屋可免火災外,可改備黃元紙一張,念咒時儀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於此黃紙上印一紅。共念大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O成一行,共七行),並於四角O上,每角加念觀音靈感真言(即十小咒之一)一遍,加一小咒於角上大O內,然後將此咒紙焚於各家灶君座前,能免一宅火災。如念咒者功德圓滿,能使四週鄰舍同受法益,不遭回祿。
    【觀音靈感真言】
    唵。嘛呢叭彌吽。麻曷倪牙納。積都特巴達。積特些納。微達哩葛。薩而斡而塔。卜哩悉塔葛。納補囉納。納卜哩。丟忒班納。
    (口奈)麻嚧吉。說囉耶。莎訶。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淨口業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娑婆訶。
    【補闕真言】
    南謨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羅。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三遍)
    書名: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神咒功德說明·放生儀軌。
    【誦持大悲咒之功效】
    一、1.能得安樂。2.除一切病。3.延年益壽。4.得富饒。5.滅除一切惡業重罪。6.離障難。7.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8.成就一切諸善根。9.遠離一切諸怖畏。10.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願得生。
    二、觀世音復白佛言:持此咒者,得十五種善生:1.所生之處常逢善王。2.常生善國。3.常值好時。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純熟。7.不犯禁戒。8.所有眷屬,恩義和順。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10.恆得他人恭敬扶接。11.所有財寶,無他劫奪。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13.龍天善神恆常擁衛。14.所生之處,見佛聞法。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不受十五種惡死:
    1.不為飢餓困苦死。2.不為枷禁扙楚死。3.不為冤家仇懟死。4.不為軍陣相殺死。5.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6.不為毒蛇虺蠍所中死。7.不為水火焚漂死。8.不為毒藥所中死。9.不為蠱毒害死。10.不為狂亂失念死。11.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12.不為惡人魘魅死。13.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14.不為惡病纏身死。15.不為非分自害死。
    三、誦持此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
    四、若在山野誦經坐禪,如有山精魍魎鬼神擾亂,誦此咒一遍,諸鬼魔皆被縛。
    五、如法誦持者,觀世音時敕一切善神、金剛密跡,常遂護衛,不離側,如護眼命。
    六、若諸眾生現世求願者,於三七日淨持齋戒,誦此陀羅尼,必果所願。
    -以上節錄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悲咒
    1.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2.南無阿唎耶
    3.婆盧羯帝爍鉢囉耶
    4.菩提薩埵婆耶
    5.摩訶薩埵婆耶
    6.摩訶迦盧尼迦耶
    7.唵
    8.薩皤囉罰曳
    9.數怛那怛寫
    10.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11.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12.南無那囉謹墀
    13.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14.薩婆阿他豆輸朋
    15.阿逝孕
    16.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
    17.摩罰特豆
    18.怛姪他
    19.唵阿婆盧醯
    20.盧迦帝
    21.迦羅帝
    22.夷醯唎
    23.摩訶菩提薩埵
    24.薩婆薩婆
    25.摩囉摩囉
    26.摩醯摩醯唎馱孕
    27.俱盧俱盧羯蒙
    28.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29.摩訶罰闍耶帝
    30.陀囉陀囉
    31.地唎尼
    32.室佛囉耶
    33.遮囉遮囉
    34.麼麼罰摩囉
    35.穆帝隸
    36.伊醯伊醯
    37.室那室那
    38.阿囉參佛囉舍利
    39.罰娑罰參
    40.佛囉舍耶
    41.呼盧呼盧摩囉
    42.呼盧呼盧醯利
    43.娑囉娑囉
    44.悉唎悉唎
    45.蘇嚧蘇嚧
    46.菩提夜菩提夜
    47.菩馱夜菩馱夜
    48.彌帝唎夜
    49.那囉謹墀
    50.地利瑟尼那
    51.婆夜摩那
    52.娑婆訶
    53.悉陀夜
    54.娑婆訶
    55.摩訶悉陀夜
    56.娑婆訶
    57.悉陀喻藝
    58.室皤囉耶
    59.娑婆訶
    60.那囉謹墀
    61.娑婆訶
    62.摩囉那囉
    63.娑婆訶
    64.悉囉僧阿穆佉耶
    65.娑婆訶
    66.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67.娑婆訶
    68.者吉囉阿悉陀夜
    69.娑婆訶
    70.波陀摩羯悉陀夜
    71.娑婆訶
    72.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73.娑婆訶
    74.摩婆利勝羯囉耶
    75.娑婆訶
    76.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77.南無阿利耶
    78.婆羅吉帝
    79.爍皤囉耶
    80.娑婆訶
    81.唵悉殿都
    82.漫多囉
    83.跋陀耶
    84.娑婆訶
    🙏🙏🙏🙏🙏

  • @thomaspoon6520
    @thomaspoon6520 2 роки тому +4

    送給我的老朋友,邦!一路好走!

  • @stephanielee3098
    @stephanielee3098 Рік тому +4

    👍👍👍🌹🌹🌹🙏🏻🙏🏻🙏🏻

  • @venh5963
    @venh5963 Рік тому +3

    😊😮

  • @wingtsang9901
    @wingtsang9901 2 роки тому +14

    好聽👍

  • @shanlanyang8380
    @shanlanyang8380 2 роки тому +31

    每聽必感動流淚的版本!🙏

  • @wusheng
    @wusheng 2 роки тому +5

    过去诸佛及诸弟子,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已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未来诸佛及诸弟子,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现在十方无量诸佛及诸弟子,一切皆学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入无余依般涅槃界。何以故?憍尸迦,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普摄一切菩提分法,若声闻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若如来法皆具摄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105卷
    佛告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乘如是乘,行如是道,来至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于一切时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摄受、护持是乘是道无时暂废。此乘此道,当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61卷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行如是诸道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善现,一切声闻所应学道,一切独觉所应学道,一切菩萨摩诃萨所应学道,如是一切菩提分法,皆为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受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69卷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为但安住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方便善巧,为亦住余法耶?”佛告善现:“岂有余法不入般若波罗蜜多?云何复疑为住余法?”--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94卷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能摄一切波罗蜜多,能集一切波罗蜜多,能导一切波罗蜜多。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中,含容一切波罗蜜多故。……一切所学波罗蜜多悉皆随从,若无般若波罗蜜多亦无一切波罗蜜多。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至一切波罗蜜多究竟彼岸,应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20卷
    诸有净信,欲不舍佛、欲不舍法、欲不舍僧,亦欲不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证无上正等菩提,定不应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47卷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引深般若波罗蜜多,修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61卷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佛复问文殊师利言:“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希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乾隆大藏经第18部《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尔时,具寿善现便白佛言:“世尊,新学大乘诸菩萨摩诃萨云何应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云何应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新学大乘诸菩萨摩诃萨欲住、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先应亲近、承事、供养真净善友。若能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教授教诫诸菩萨者,当知是为真净善友。谓能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教授教诫新学大乘诸菩萨言:‘来!善男子,汝应勤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汝勤修时,应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汝回向时,勿以色故而取无上正等菩提,勿以受、想、行、识故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男子,若无所取便能证得一切智智。汝善男子,于声闻地及独觉地勿生贪著。’如是,善现,真净善友教授教诫新学大乘诸菩萨摩诃萨,令其渐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48卷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由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不堕声闻及独觉地,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有住大乘善男子等,从初发心离我、我所执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我施此物,彼受我施。’修净戒时不作是念:‘我能持戒,我持此戒,我具是戒。’修安忍时不作是念:‘我能修忍,我于彼忍,我具是忍。’修精进时不作是念:‘我能精进,我为此精进,我具是精进。’修静虑时不作是念:‘我能修定,我为此修定,我具是定。’修般若时不作是念:‘我能修慧,我为此修慧,我具是慧。’复次,善现,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不执有此布施,不执由是布施,不执布施为我所;修净戒时不执有此净戒,不执由是净戒,不执净戒为我所;修安忍时不执有此安忍,不执由是安忍,不执安忍为我所;修精进时不执有此精进,不执由是精进,不执精进为我所;修静虑时不执有此静虑,不执由是静虑,不执静虑为我所;修般若时不执有此般若,不执由是般若,不执般若为我所。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执不随逐故,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损减生死速能解脱生等众苦。所以者何?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中无此分别可起是执。何以故?远离此、彼岸是布施等六波罗蜜多相故。善现当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善知此岸、彼岸相故,便能摄受布施等六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缘,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堕声闻及独觉地,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11卷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7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роки тому +10

    😊❤💯❤謝謝你❤感謝你❤佛菩薩聖音和愛心音樂❤太好聽❤❤謝謝你❤感恩❤尊敬佩服❤鞠躬❤

  • @Sze6638
    @Sze6638 2 роки тому +14

    好听🍀❤️

  • @wongeddie8923
    @wongeddie8923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從心而發,非同凡响 🙏🙏🙏😊

  • @user-rk3bo1oi9j
    @user-rk3bo1oi9j 2 роки тому +8

    感恩~✨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
    衆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羣品。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2

      要護持了義正法
      所有佛子應擁護了義正法,令不斷絕。為我們的子孫,為全世界的子孫,也為了所有的眾生,不只是這個世界的眾生而已;還有鬼神界、畜牲道、天道的眾生也將會往生到這裡,到人間來;為這些眾生,要護持了義正法。說自私切身一點,也為未來世的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往生再來時,這裡沒有了義正法,那我們往生來做什麼?不如去極樂世界下品下生,都比重新生在這裡好;所以,為未來世的自己,也應這樣做。也為過去世的無量父母,為未來世的無量父母,亦應這樣做;我們既然發願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你未來世必定還有很多父母,所以應為未來世父母著想,要護持了義正法,令不斷絕。
      (換句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以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佛法只有一種,不可能有所演變;十方諸佛是一體的,三寶是一體的,沒有哪一個三寶中的凡夫僧寶或者勝義僧寶可以自高於三寶之上。」假使有人把自己拉抬到三寶之上而傳授四皈依,從而破壞戒律,我向你保證那一定是魔道,從來都不曾真的知道佛法。即使他已在佛門中剃髮出家、受具足戒了,還是一個外道,因為他是心外求法,根本不懂三寶的真義。
      密宗的法不是佛法 時時參雜外道法
      佛法上講的圓融叫做理事圓融,也就是說,在一切事相上面都看見真實理;這個真實理,你能夠在一切事相中現觀。怎麼叫做一切事相中現觀真實裡呢?就是在所有法相上面~在六根、六塵、六識上面,你都可以觀察到你的如來藏如何運作,這個叫做理事圓融。真如之理遍一切時、遍一切界、遍一切地、遍一切識,這樣才是真如喔!覺知心~譬如離念靈知~不能遍一切時嘛!不談死,不談悶絕,我們只說你晚上睡著無夢時就好,你的覺知心~離念靈知~就斷絕了,不遍一切時嘛!不遍一切時,那就表示他不是真實常住法。
      可是你睡著無夢時,你的真如也在啊!你要去找祂;你找到祂了以後,你就能夠從一切時當中觀察到真如在哪裹?在一切的事上面,在六根、六塵、六識上面,你都可以觀察到祂;在三界中你都能觀察到祂;在九地~三界分為九地~當中也可以觀察到祂;你可以在七轉識當中觀察他在運作,這才叫做理事圓融,於一切事上你都觀察到祂。
      那麼密宗沒有辦法證得這個真如之理,所以他們千方百計蒐集所有不曾聽過的東西,都把它納入佛教裡面來,指說這些外道所修的世間法是佛所不曾修證、了知、宣說的法,所以釋迦牟尼佛的修證不究竟,只有大日如來能使人即此肉身成佛,妄說密宗所隨學的佛是大日如來,超勝於顯宗的佛(其實不是真正的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他們努力蒐集許多佛弟子們所未曾聽聞而極為古怪的外道法,納入「密宗佛教」裏面,就使得天竺晚期佛教的密宗,變成一個「索隱」的宗教;最後被印度教同化,佛教就消失了。
      可是他們所蒐集來的「隱」,不是佛法的真正密意,都是外道邪知邪見法;一切外道古怪的法門都容納進來以後,密宗就成變成一個「行怪」的宗教 ,所以他們有很多行為及觀念都是很怪異、而且違背三法印及涅槃理的。特別是應成派的中觀見,完全違背阿含涅槃、般若中觀、唯識種智的正理。
      達摩祖師所說的心就是-佛經所說的:心、識、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薩心、無住心、無心相心、阿賴耶、異熟、菴摩羅、無垢識、如、真如、實際、本際、涅槃、有分識、窮生死蕴、如來藏、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如來、我、真我、阿陀那、種子識、淨無漏界、法身、法性……等;如是多名皆同一藏識,即大乘起信論所說如來藏心也,不可因有多名,便謂為多心也。如人有三名,不可謂三名為三個人也。
      大乘起信論云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這是破:認為真如湼槃是斷滅空:「認為二乘的緣起性空是究竟」。因為有些人不明了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假名,並不是真實,卻認為是實有,所以才說 畢竟體空,以破他們的執著。聽的人不知這是破著的語言,就執著語言妄計真如涅槃是斷滅空。如何對治呢?說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因為具足無量性功德的關係。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2

      (你是在護持正法還是護持邪法 ?)
      即此文獻給接引導師 阿彌陀佛
      末學修行淨土法門二十幾年,後經觀世音菩薩指示修學第一義如來藏法門,現在對第一義諦有所了解,並不用捨棄念佛就能提高品位,這樣才是符合淨土經典的本意。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修證要知道修證的內涵
      佛菩提又名大乘菩提,或名大菩提,依此菩提修行即能成佛,故名佛菩提。佛菩提是以親證如來藏為其根本,就是以襌宗所說的開悟作為入門,開悟明心就是證得如來藏,所以能現觀真實常住心的所在與體性。這是佛子們修學佛法時所最期盼的,但是,往往卻沒有信心去實證;這個開悟明心的境界,就是大乘佛菩提的見道。能證悟明心,只是大乘般若實相智慧的總相智,又稱為根本無分別智;只是知道如來藏真心許多表面中的一面,至於從別的方向觀察時有什麼不同?就不知道了;想要知道不同方向所看見的狀況,就得進修別相智,發起後得無分別智,這就是相見道位的修行。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觀察,至於如來藏心體裡面有些什麼內容,還是不清楚,因為這是無生法忍的部分,不是剛悟的人所能了知的;如同一部電腦,你只看到整台電腦的各部分外表,但是對於電腦裡面的零組件與功能都不很清楚,只知道是一部電腦不同角度的表相而已,這就是總相智與別相智。所以證悟如來藏而明心時,再依總相智才能真正的入門開始修學大乘佛法:進修別相智與一切種智,所以開悟明心只是修學佛菩提道的起步,只是剛進入佛教的内門,剛剛成為實義菩薩而已。
      《央掘魔羅經》卷二
      若諸眾生多背諸佛者,聞如來藏則生誹謗,彼諸眾生自燒種子。嗚呼!苦哉!苦哉!不信之人於三世中甚可哀愍。
      佛所說的慈悲,並不是一味爛慈悲,而是需要智慧的。就像佛在《瑜伽菩薩戒本》所說, 一個人要造作五逆重罪時,受菩薩戒者為了不讓他墮落無間地獄,「以憐憫心,而斷彼命,不但不犯菩薩戒,而且是生多功德」。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佛云:上品往生者,要讀誦大乘解第一義,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中品往生者,要具足眾戒;下品往生者,造作五逆十惡,臨終懺悔念佛。
      不可斷章取義;誤導眾生!
      學佛人該深入義理:才能得智慧;才不會被邪師誤導;斷送法身慧命!
      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皆為斷章取義不符因果;而成就誹謗正法。-佛已說一一品各有其往生因;想往生者修行九品皆是念佛;非獨口稱名號!
      大乘起信論分辨魔事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這是說魔事會破壞定心,在這裡只是稍微指示他的相狀,使人知道應該如何去對治。《楞嚴經》中把魔事講得很清楚,在禪定當中,因為五陰未破而顯現的魔事,共有五十種,深淺不一。有說:或被天魔,諸惡鬼神,精魅魍魎,全部都來惱亂你;或是你的陰魔心魔,自作其孽,都一一詳示,這裡只是略說大概而已。
      文中說「諸魔外道鬼神」指的是在因地中也修禪定,卻因為惡習邪見而墮落在這一類的人,受到禪定氣分的熏發,因此現形而作惱亂。
      說「當觀唯心,境界則滅」的意思是:雖然外魔能夠撓亂定心,但這也是由於自己有這樣的惡習,現在因修定而熏發現前,由於自己的心識,寄託在它的外形,所以變影來惱害,因此說是唯心,其實並沒有外來的境界,若是能觀唯心,這些就自然消滅了。
      這是習氣魔。這種魔是因為修行的人過去多生有親近修習佛法,執持佛法相沒有忘失,或是修習空見就認為已是究竟了,貪求宿命的知見,所以現在因定而熏發,在三昧中,就顯現這類的事。由於原本修行的因就不正確,所以使他貪著世間名利之事,這正是唯心所變現。
      這是煩惱魔。這種魔是由於過去曾經修習外道三昧,並沒有斷煩惱,現在雖然依佛法而修行,但因為還未進入正定聚,所以熏發過去的舊習,才顯現這樣的事。
      佛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佛於《佛藏經》卷二已經說過: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壞我正法。
      《大般涅槃經》卷七也說過: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 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世尊的預言,千餘年來已在娑婆世界應驗了,這就是末法時代正法將滅的象徵。因此,廣老入滅後,當時人間已經沒有宗門正法的證悟者住世了,所幸後來有……師將宗門正法命脈延續下來,乃至擎正法之大纛、建大法幢接引福德因緣俱足之學人,得入宗門正道。
      金毛窟裡生獅子,野狐巖下出狐狸
      經云:「凡欲度人者,先須求自度。」《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云向救他疾。」《地獄報應經》云:「自不清淨,教人清淨,無有是處。」《蓮宗寶鑑》云:「是故為人師者,有度人之心,而無度人之智,何得端然拱手,空腹高心,不肯親近明師,惟知倨傲,受人禮拜恭敬供養。因貪虛譽,實種禍基。」又云:「大凡為人師,欲度第子,要當觀照從上佛祖修行之因地,得道之源流。一一修持,一一成就。既自利己,然後利人…………自見本性彌陀,亦教人見本性彌陀。如此用心,豈不是行菩薩行也。師徒弟子各稟正因,同行正道,展轉化度,盡未來際。一切眾生,俱悟佛乘,同出生死。其功德力,豈易量哉。以此為人師,亦何謙焉?其或不然,迷悟兩途,正邪異報,可謂「金毛窟裡出獅子,野狐巖下出狐狸。」若以修學、教授念佛法門作為謀取名聲、世間財物供養、自高慢人心態滿足之手段,則執著於名利,是自誤也。無修證者應親近明師,莫貪名聞利養,否則所教出者多為能言善道之徒,不能教導眾生真修實證。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2

      《佛說當來變經》
      佛告諸比丘,復有三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三,
      一既不護禁戒、不能攝心、不修智慧。
      二自讀文字,不識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為是。
      三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瞋恨,謂相忌妒;識義者少:多不別理:咸云為是!是為三事,令法毀滅。
      (出家學佛,不能精進修學,了義正法,反習雜句~淺末小經,聞甚深法,不以為喜,諸天流淚,口發斯言,大法欲滅,故使其然,速逝而去。)
      學佛要護持了義正法;不可邪僧讚邪僧,相牽入火坑;佛說那些邪僧說相似法是獅子身中蟲。
      ( 依我看來這獅子身上幾乎全部都是蟲了!)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由此段文就可看出密宗根本不是佛教:( 這就是宗喀巴毀壞佛法的證據)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
      此復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之時,與此同時,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阿賴耶識力故,有餘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爾時識住,即名結生。諸有不許阿賴耶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
      「……由阿賴耶識力故……」此段文是由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卷一所說;「諸有不許阿賴耶識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此段文是宗喀巴引用密宗祖師以第六識緣起性空立宗所說。
      (換句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出家人受人供養不出來護持正法最少落得披毛戴角還)
      大乘起信論云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故說。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這是破:執著如來藏性就是色心。一聽到說如來藏性自體具有衆德;(所謂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為不明白本來無有差別,便執著如來藏跟色心差別之法是一樣的,由於不善了達真義,反倒執以為真性跟妄法是一樣的了。如何對治呢?要知道一切法本來無有差別,只是依真如隨緣而有,法法都是真如,唯一真如,色心不二,根本無有差別。只是從生滅門中的染義,而示現諸差別罷了,這是針對妄法起了染相,所以才說有差別,真如自性怎麼會同色心差別是一樣呢?這是在破妄執如來藏同於色心的謬解。
      你去看看清辯論師的祈禱文,就可看出根本就是六識論者,與第八識如來藏根本不相應,這就是應成派的祖師從頭開始,就把龍樹菩薩的中觀解釋錯誤 。
      龍樹菩薩的中觀並沒有違反唯識,第八識如來藏。反倒是應成派的祖師錯解了中觀,以六識的緣起性空來解釋第八識如來藏!(這就是有很多人不認同的地方)
      龍樹菩薩八不中道並不是斷滅空,而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為主體。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2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第七》
      白:佛言。世尊。何故;修諸善功德及觀佛,稱名。往生淨土。其故云何……佛言天王。初心菩薩,及下根士,大恐於此,娑婆國,行六度萬行。及修開悟,佛知見道!或,有倦勞。或有:退轉;以佛,方便。淨土成就根力:而還此土:欲:令成滿;萬善,大行。而說此義……於如是類修行人中:「有二種機。」一者,今生得利勝機。二者,後生得利劣機。
      何為今生,得利勝機。初,心中,有利根,敏慧,聞見經道,即解彼佛:阿彌陀及我釋迦佛:建願示誨;勸,願往生者。是即:諸佛善巧。所以不得止。說:其真實。為令諸:眾生:修行普賢大道是也。不求往生:即向:普賢大道而行。即成大根菩薩。或有菩薩,為往生故、觀佛身時、見已身:了是心,是佛。悟是理時,頓知此土,實,全是淨土。不轉是身;即是佛身:應時;知得;成就根力;不借往生、真行萬善;或有菩薩:為往生故,修行念佛;者不可得具!十大心念……如已前,依彌勒菩薩問之所答:是十念者。一切菩薩;修行本念,為,念佛故;常修十念。………………
      ……
      何為後生;得利劣機。若有下根:愚痴菩薩。雖見如是,諸佛方便、不解不覺、不志菩薩大修,行道;唯念著,於彼佛國土,快樂長壽,愚人是也。或有菩薩;唯稱名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一心不亂、唯入此道;不見他人、是非好惡!不思他法;勝劣高下。不對住他行,毀譽信難。不向他教、遠近向背。唯恐自己,罪咎邪惡。唯懺自己,散亂麤動。唯責自己,無道無法。唯愧自已,不正不和。修一心;故。自然成善忘欲:亦,忘邪見:及,忘邪智。無罪無逆;自然作成,孝養:慈悲柔和,質直安樂之心:命終時至;遠離諸執、諸著、即:離生死。往生極樂下品;蓮花胎生之中。………………
      ……
      如是二輩:名為:後生得利劣機。人相有如是等:二種得利。大利益故。諸佛如來往生他方佛土……唯除:以自愚痴無智:不知,道理;暗昧之心,而忘了解聖教義理,以,自為勝:以,他為劣。以私智!教他人,欲:作自愚伴。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入守常護:娑婆世界,修行大道……不以:極樂住安修行:為其本意。
      馬鳴菩薩解釋念佛如下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懦。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這是為根器較差的眾生,為了防止他們會退心所施設的方便。因為初學的眾生,尚未得到正信,內心不但脆弱,於外又缺乏好緣的幫助,因此恐怕他們會退失進修,所以如來施設勝方便,以攝護他們的心,只要專意念佛,求生淨土就好。這是依靠有佛的保護,就好比念阿彌陀佛,得生西方的話,就能居於不退的地位,就是屬於這樣的情形。
      可是淨土的不退,也有三種不退,一是如果蓮花還未開,信行還未滿,這只是從「處所」來說不會有退出淨土的緣了,所以說「不退」。二是華開見佛,這是修十信位已經圓滿具足了,能夠少分見於法身,住正定聚,這才是真正的不退。三是三賢位修圓滿了,進入初地,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這是究竟不退位。
      下文說明修止觀的方法: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之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這是廣明修習止觀的歷程,而修心入定的方法,在這當中也完全指示得很清楚。「住於靜處」就是遠離外緣熱鬧的地方。天台小止觀有說到:想修學入定,要先學習調和身、心、息。文中所說的「端坐」,就是「調身」,身體不俯下、不仰上,所以說「端坐」。「正意」就是「調心」,不昏沈、不掉舉,寂照現前,所以說「正意」。
      但是這裡所說的修止觀的方法是:不依氣息,因此不調息,不依氣息形色,這是離自身;不依虛空四大,是離外在的世界;不依見聞覺知,則是離心意識。所以古大德在教人參禪時都說:於内,要沒有身心之見,於外,也沒有世界之相,只須離心意識去參,要超越凡聖的方法去學,要遠離妄想境界的企求,因此這裡都說「不依」,也就是「脱離」的意思。
      「一切諸想」至「念念不滅」這五句,正是用心的方法。一切眾生,迷失了本有的真心,一向以來都是用妄想心在做事,因此現在要修習,最重要的就是去除念想。所以《楞伽經》中說:「從上諸聖轉相傳授妄想無性」這一句話,是最為明白切要。
      問:妄想無性,要如何除呢?
      答:「一切諸想,隨念皆除。」意思就是說:這一念乃是真心正念真如之念。現在用心,只要提起這一念為主,再沒有第二念,以這一念的觀照之力,若見妄想一起,就隨即一念照破,當下消滅,更不容其相續,這也是永嘉禪師所謂 的「斷相續心」,參禪的要訣,再也沒有超過這一念的了,這已是明確的指出修行的重點。
      由於淨土祖師居多未開悟,又喜歡斷章取義,教人不用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而成就了毀謗正法,所以往生者少。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роки тому +2

      (這就是緣起性空與如來藏的差別:緣起性空是無因無果的斷滅空;如來藏是能生萬有的究竟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 、無際空故。

  • @user-jr6kb1ph7o
    @user-jr6kb1ph7o 2 роки тому +13

    大家好: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阿彌陀佛

  • @chongcy5737
    @chongcy573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癸卯年農历11:留意逃過不利,一切都是福祿,有權和功名或名利!(13/12/2023開始)
    貪狼化忌年,太陽化忌月。
    不可貪心,貪心而不利!
    太陽為男性,化忌意思不利!

  • @minminzhu5296
    @minminzhu5296 2 роки тому +13

    最好听的版本。

  • @bessiezhang2220
    @bessiezhang2220 2 роки тому +6

    感动的泪!!!

  • @qloaus4598
    @qloaus4598 2 роки тому +4

    …好

  • @lamlamlammother
    @lamlamlammother Рік тому +4

    覺得听得頗舒服,但不明內容。

  • @saikitwan4727
    @saikitwan4727 Рік тому +4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世間,周遍十方有大名稱,於真妙藏寂然宴息,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生,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愍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其名曰:勝思惟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輞菩薩、辯積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菩薩、珠髻菩薩、妙音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上首。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恒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天王眾俱;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遍吉祥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普賢菩薩、不空見菩薩、星宿王菩薩、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俱;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尊者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等無量天眾,乃至恒沙國土日月諸天,威光照耀悉來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復現,猶如聚墨對閻浮金。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美音乾闥婆王、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薩,咸於本土啟請如來,與諸四眾同時到此,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養,奉上於佛、諸菩薩已,即於會中坐蓮華座。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請二字之義,惟願如來垂哀見許。」
    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欲有問者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世間,為欲利益無量眾生而出現耳!」
    於是勝思惟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離,所謂欲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瞋怒,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愚癡,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我取。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疑惑。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憍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懈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惛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愛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汝復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2]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以故?如來覺者無所覺故。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法實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是即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來覺。云何一相?所謂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捨、不增不減。善男子!諸法自性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3]詞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當佛說此莊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
    說是語時,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國土最後時中,見有其人流通為說。」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令其志願皆得滿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經是法器故。」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希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淨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
    「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咸得消除,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眼清淨。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佛說此經已,勝思惟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天龍八部,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yuenp.o.leungtina5784
    @yuenp.o.leungtina578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這心經是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 @user-ut9ey3ui2o
      @user-ut9ey3ui2o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聖憎,到過新彊才知三藏法師的偉大,取西徑回來,造福眾生

  • @chongcy5737
    @chongcy573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由現在開始保留多點現金比較安全,因為2024年後cash is king! 因為2024年是甲辰年
    一整年 太陽化忌 “ 對男性不利 ,不要多管閒事 ”。就可以擁有福祿,權势,名利雙收!

  • @user-fu5cb5cr4f
    @user-fu5cb5cr4f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这曲子是谁写的? 请大师兄指教!

    • @agnestse2047
      @agnestse204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是林敏聰作的曲。👍👍👍👏👏👏

  • @clulsl86
    @clulsl8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没有华语的吗?

    • @agnestse2047
      @agnestse2047 6 днів тому +1

      有國語版,王菲唱過。

  • @bc_bc
    @bc_bc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聽過幾位男女歌手唱《心經》。按個人最欣賞,首位是刀郎,其次是張學友、梅豔芳及王菲。陳亦迅也不錯。反之,劉德華最難聽過份賣弄感覺不良好,沒有祥和之感令人有點兒煩躁!

    • @agnestse2047
      @agnestse204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還有譚詠麟,鄺美雲,張智霖的版本,都唱得很好聽。同意劉華,是唱得最差的一個。

  • @WaiFunLoo-bb4gu
    @WaiFunLoo-bb4gu Рік тому +2

  • @qloaus4598
    @qloaus4598 2 роки тому +3

    …好F。⋯⋯,

  • @misiatam231
    @misiatam231 Рік тому +4

    真是學友唱的嗎?🙏

  • @chowhangwunp4d23
    @chowhangwunp4d23 2 роки тому +3

    🤣🤣🤣🤣🤣🤣🤣🤣🤣🤣🤣

  • @hklam6594
    @hklam659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這是將神聖經文下降的行為

  • @user-vq6gu6qu3g
    @user-vq6gu6qu3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

  • @florenceyu2673
    @florenceyu267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

  • @phoenixwong1866
    @phoenixwong1866 Рік тому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