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出門,10年不吃正餐,父親被逼手刃兒子,這個奇葩群體高達2.8億人!21世紀最可怕的社會隱疾,也許就隱藏在你我身邊…[She's Xiaowu @ndwtb]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8 лют 2023
  • 現在就訂購 Surfshark VPN surfshark.deals/ndwtb 或輸入優惠代碼 [ndwtb] 獲得1.7折優惠,訂購兩年方案再加送免費 3 個月!
    😚 請訂閱 goo.gl/B3gKwP
    Ⓜ️ 腦洞烏托邦 VIP Membership / @ndwtb
    ♾️ 國內觀眾會員購買渠道 afdian.net/@ndwtb
    ==================================
    🔔 Credit
    Myuu | Versunken • Versunken - Myuu
    브금대통령 | Circle of Insomniac • [브금대통령] (미스테리/스릴/Epic)...
    브금대통령 | You Are Fallen • [브금대통령] (패배자/타락/Drama)...
    브금대통령 | No MERCY • [브금대통령](막장/복수/Drama) 용...
    브금대통령 | Let's Go • [브금대통령] (밝음/귀여움/Happy)...
    LEMMiNO | Encounters | / encounters
    CO.AG | Sinister Dark Ambient Background Music - Dark Rage • Sinister Dark Ambient ...
    ==================================
    Re-production, re-upload, re-broadcast, and distribution of our copyrighted videos are prohibited.
    Copyright © 腦洞烏托邦™️ All Rights Reserved.
    ==================================
    歡迎點贊,評論和轉發 💗 💗 💗
    ┊  ┊  ┊  ┊
    ┊  ┊  ┊  ★
    ┊  ┊  ☆
    ┊  ★

    Xiaowu # 小烏 # ndwtb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2,1 тис.

  • @NDWTB
    @NDWTB  Рік тому +111

    現在就訂購 Surfshark VPN surfshark.deals/ndwtb 或輸入優惠代碼 [ndwtb] 獲得1.7折優惠,訂購兩年方案再加送免費 3 個月!

    • @oraocean
      @oraocean Рік тому +9

      連業配都好認真說明

    • @user-df4bo2cr2w
      @user-df4bo2cr2w Рік тому

      能不能搞些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之类的国内能付款的,上面的鸽子付款渠道都没有想充值都没办法

    • @user-kq2mw3kg2l
      @user-kq2mw3kg2l Рік тому +6

      经济下行的今天,太多年轻人肩负不起父母沉甸甸的爱了

    • @bellashivanag4373
      @bellashivanag4373 Рік тому +3

      中国可以使用吗

    • @davidshi7649
      @davidshi7649 Рік тому

      ​@@bellashivanag4373 问一下 中国 怎么付款 不能微信和支付宝

  • @90smayday6
    @90smayday6 Рік тому +731

    目前失業在家蹲....
    我把父母想成是最後一道防線 不到迫不得已都不會伸手要錢
    畢竟誰賺錢都不容易
    我相信只要願意做 怎樣都絕對不會餓死
    看了這期視頻 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相信我很快就會找到工作的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Рік тому +38

      建議你別去跑外送,就是一個坑。進了就會得過且過。

    • @sagechen7945
      @sagechen7945 Рік тому +37

      一步一步來!不管怎麼樣都不要得失心太重!一定有一天可以達成目標的!

    • @user-bi7pr3zp4c
      @user-bi7pr3zp4c Рік тому +32

      加油!你可以的

    • @AS9182736455
      @AS9182736455 Рік тому +2

      加油

    • @XSachixx
      @XSachixx Рік тому +11

      加油❤️👍🏻👍🏻👍🏻

  • @aurellichan
    @aurellichan Рік тому +85

    前兩天, 我媽問我為什麼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 然後同桌的阿姨也說他兒子也是這樣.
    我說現在年輕人, 買不起房子, 只能和你們一起住, 然後每天被你們拿去跟外面的人跟當年的你們比較, 如果目前我連自己生活都不夠富足, 為什麼要生下一代去讓他受苦?
    最後我媽說那是你們這一代不如我們那代願意吃苦養孩子.
    我無言了好久並不打算說服他們了. 我是家中長女, 但和父母吃住, 當然家中支出全是我的, 香港生活成本高, 也存不下多少錢, 相反我弟把父母都丟給我了, 拿了家人最大的寵愛自己出去住, 但花銷控制不住自己還欠債, 我父母都幫還了, 然後再由我來養父母.
    我是很負面的人, 如果我要結婚生子, 過的是我這樣的日子, 或者像我弟那樣混帳, 我寧願孤獨終老.
    我父母老是說我們這一代挨不了苦日子, 可是為什麼人一定要吃苦?為什麼要讓下一代挑苦擔子?

    • @nicocheung7114
      @nicocheung7114 Рік тому +16

      我懂,我也是香港的,家中長女,弟弟不用付出,我付出最多,家人都是不滿足,反而不說我弟…共勉之,加油!

    • @hanonymous9951
      @hanonymous9951 Рік тому +11

      你是對的。過完自己的人生就好。

    • @user-yp1bl6so1r
      @user-yp1bl6so1r Рік тому +5

      加油

    • @user-bt5nc4jx5f
      @user-bt5nc4jx5f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4

      你真棒了不起別忘了

    • @Chen-ls4hf
      @Chen-ls4hf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6

      我今年62歲,不婚沒育,與一位性格和生活習性都合得來的女性朋友同住,她也不婚沒育,我們共同出生活費和分攤家務,比兄弟姊妹還親,單身不一定是孤獨終老。
      不婚也要規劃自己的未來,找得到好同伴分攤生活費最好,碰不到時也要有能力自己活好(心理和經濟),祝福妳。

  • @miahoooooooo
    @miahoooooooo Рік тому +920

    当大量群体出现这种现象时,已经不是这个群体奇葩,而是这个社会的制度奇葩。这已经是一种社会问题,而社会却把这种现象归结于个人,并且让人们看不起他们,让人们觉得只有给资本家打工,或者给资本家消费,才是成功的。辛苦赚着房租都付不起的工作,最低法定工资却无法保障最低生活。同时这个社会产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金钱的富豪,然后洗脑我们素人一起鄙视那些不被卷进这利益和资本车轮的人们,这样社会就无需要富人割肉做改革。政府也可以把社会问题,归结于个人问题。

    • @vincentleong222
      @vincentleong222 Рік тому +77

      活脫脫的魷魚遊戲

    • @cocohuang1207
      @cocohuang1207 Рік тому +28

      没错

    • @yagarami
      @yagarami Рік тому +75

      畢竟資本現階段早就不是榨乾人
      而是開始吃人了
      榨乾早已不是利益最大化
      而是實現全自動化連人都不需要了才是利益最大化

    • @miahoooooooo
      @miahoooooooo Рік тому +62

      @@yagarami 是的,其实现在这个社会把太多的资本和制度问题都按到个人头上甩锅,比如肥胖,当30%的人口都肥胖的时候,就如30%的人口都面黄肌瘦一样,这已经超出个人问题范围,社会需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比如减少垃圾食品的销售,如香烟一样增加垃圾食品税率,而不是任其天天大放光告,搞垃圾低价战。环保也是如此,把大资本的利益问题转化为个人责任,说是个人要消费能源,你不消费就环保了,你消费就不能怨社会。还有最低工资也是如此,说你不给黑心老板打工不就没有黑心老板了吗?我看离大家都不给黑心老板打工,在家躺平不远了。我们仿佛活在黑客帝国里,不是电脑版的,而是洗脑版的。相信活着需要劳累,需要奋斗,给资本家积累财富,或者有去资本家那里消费的能力才称得上成功。而事实呢?大学里大部分都是人口中5%的家庭出来的,然后拿几个寒门学子来证明,你不成功都是你自己不努力不聪明的结果。如果真把事实真相和数据摆出来,看到这个现实其实是怎样的,真能和刚打破黑客帝国的人们,直想吐。

    • @fathoz1
      @fathoz1 Рік тому +30

      最低工資只不過是欺騙大眾或者是麻痺大家思考能力的東西, 沒有任何用處的

  • @Meowwoofwoof
    @Meowwoofwoof Рік тому +64

    因為心理問題已經在家許久了,幸虧家裡狀況還算可以,我不需要上班是沒問題的,但惡性循環造成我身心壓力更大,整個人也越來越糟糕。前陣子看完這部影片我覺得我真的該振作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有被點醒的感覺,此前我已經看過很多關於繭居人生的影片,諮商跟看診也都做過)。最近等審核通過就要去跑外送,雖然我知道這個行業很多人不看好,但我想先邁開這一步,之後再撿起當初被陰影籠罩的專業領域。希望大家都能身心健康,人生不容易,我們一起努力。
    啊!居然忘了說
    也謝謝小烏❤

    • @chenxo8946
      @chenxo894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能夠邁出第一步是勇敢的。 需要社會與就醫 🎉一起雙管齊下。讓自己的身體精神一起恢復,加油。 能看見走向社會是恢復的開始

    • @Meowwoofwoof
      @Meowwoofwoof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chenxo8946謝謝加油❤也祝福您

    • @user-zx3qt4uc2h
      @user-zx3qt4uc2h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其實不會,我就感覺外送員很辛苦,值得被尊重。而且時間上自由,不用一定要早起,對於晚睡晚起的人最適合不過了。加油

    • @user-qf7cs5pv9g
      @user-qf7cs5pv9g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你好棒!

    • @user-ve8pv7ty8d
      @user-ve8pv7ty8d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太勇敢佛菩薩♥️尊敬佩服♥️鞠躬

  • @chenhong99195
    @chenhong99195 Рік тому +937

    你以为的啃老:家附近上班,与父母住,吃住父母
    真正缺德的啃老:去大城市打工,认识女朋友,买婚房用父母、姐姐累积一世的储蓄

    • @jimmyli5475
      @jimmyli5475 Рік тому +24

      讚!

    • @user-vb2pq3ft9c
      @user-vb2pq3ft9c Рік тому +167

      太有道理了...
      住家裡的反而花不到大錢,不住家裡的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手頭都是債

    • @bendeng2077
      @bendeng2077 Рік тому +22

      我一个月回家两次四天吃住都是父母的都觉得自己是啃老族🤣

    • @azuresky1009
      @azuresky1009 Рік тому +73

      我是第一行的那種啃老🥲
      實在買不起房,租房也許可以但存不了錢,為了以後生活著想只好啃一下爸媽了。
      不過食衣行生活開銷還是自己出的。

    • @user-wb4bq8iz7n
      @user-wb4bq8iz7n Рік тому

      我是姐,休想拿錢,扁你哦

  • @phonesj3422
    @phonesj3422 Рік тому +304

    有錢人 拿父母的叫 富二代
    窮人 拿父母的叫 啃老族

    • @user-nz7qi1so5m
      @user-nz7qi1so5m Рік тому +61

      父母的能耐決定孩子在社會的稱號 🙄

    • @1knightero
      @1knightero Рік тому +16

      这话没问题

    • @user-rw5pl4tm5i
      @user-rw5pl4tm5i Рік тому +51

      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沒錢 聽媽媽的話 叫 媽寶
      有錢 聽媽媽的話 叫 男神

    • @a841755
      @a841755 Рік тому +7

      真的講得很好

    • @AshH0220
      @AshH0220 Рік тому +3

      的確是

  • @AaAa-fe7kz
    @AaAa-fe7kz Рік тому +63

    我個性內向不擅長人際互動
    一直很想做個家裡蹲
    但還是選擇認份
    從18歲起一直工作養家
    直到半年前終於退休了
    現在的我可以連續幾天不出門
    只有倒垃圾拿外送才會下樓
    除了家人和管理員
    沒有多餘的人際關係
    覺得很自在
    而且宅得很安心
    因為我努力超過40年

    • @kennyko8227
      @kennyko8227 Рік тому +5

      恭喜,你這是年老退休,心安理得。我年紀輕輕就退休,現在開始有點不安,不是錢的問題(賺夠才敢退),是所有認識的人的目光。現在中年應該回不去原本的職場,但又拉不下臉來做免洗工作。創業也不知道做什麼,本錢只是剛好這輩子夠花,萬一失敗了就不太妙。現在不上不下的,還是做到退休的最能安心。

    • @shaorongliu606
      @shaorongliu60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kennyko8227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 @user-ve8pv7ty8d
      @user-ve8pv7ty8d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太厲害佛菩薩♥️💯🧧萬中選一🧧♥️尊敬佩服♥️鞠躬

    • @phoebewalker7957
      @phoebewalker795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好棒哦,我真是等不及想要退休的,只是我还有20年要熬,慢慢等等吧

    • @gdgd730
      @gdgd730 28 днів тому

      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目光看法,這樣永遠得不到自由

  • @aliceffree
    @aliceffree Рік тому +108

    小烏的影片已經算是小型紀錄片了~
    以前講單個案件時就覺得很精采,後來內容越來越多元,
    把相關的放在同一個主題下講,或是單講一個主題(比如上官婉兒)的都很好看~
    不僅故事聽得津津有味,還吸收了新知,不會覺得每個影片千篇一律~
    棒!

  • @nedthumberland
    @nedthumberland Рік тому +318

    一個社會如果長期忽略社會整體的心理健康,不投入資源去處理、面對這個問題,那麼啃老、螫居的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舒緩,而是會日益嚴重。

    • @user-ui2yr1ey9u
      @user-ui2yr1ey9u Рік тому +3

      是喔,好棒喔

    • @swwong6187
      @swwong6187 Рік тому +6

      如果根據影片的實例, 不全是心理健康的問題了

    • @traviszhao9890
      @traviszhao9890 Рік тому

      @@user-ui2yr1ey9u 6

    • @user-pr6on3nm9u
      @user-pr6on3nm9u Рік тому +2

      嗯嗯

    • @61raindrops
      @61raindrops Рік тому +4

      这就像汽车生产商计算概率,是厂家召回省钱,还是给低概率事故家属赔偿省钱?

  • @ChuChuAndAhBa
    @ChuChuAndAhBa Рік тому +790

    我也想啃老。。。。我連大學都沒讀過,養家養父母,還被父母看遍嫌棄,說我不如那兩位不願照顧養他們的寶貝兒女,我的兄姐。

    • @malone4315
      @malone4315 Рік тому +206

      说明世界上人都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以为只有孩子这样,没想到有父母也这样,哎

    • @ninatakkakalee88
      @ninatakkakalee88 Рік тому +127

      ​@@malone4315不少這樣父母

    • @malone4315
      @malone4315 Рік тому +141

      爱一个人需要长期以往的爱护与赠与,恨一个人只需要一件小事

    • @dreamkaiser4816
      @dreamkaiser4816 Рік тому

      你可以宰了Y的

    • @fong821220
      @fong821220 Рік тому +79

      這才是現實,太多這樣的。我家也是

  • @lovemusicxuan
    @lovemusicxuan Рік тому +98

    現代社會真的很可悲,在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普遍認知中,這些孩子是無法適應社會心靈創傷的一群,父母要避免這事發生,要懂得放手,別在認為孩子要高人一等,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自由也讓別人自由吧。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Рік тому

      社會是現實且殘酷的,你以為人人都有條件安逸嗎?布希智商不足,家族一樣讓他唸名校拱成美國總統。
      你沒有看錯,人生就是只能一直不輸下去。

    • @user-uz8he3oe1k
      @user-uz8he3oe1k Рік тому

      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小時候父母都沒有訓練他們做家事。
      連垃圾都不肯倒,這得多麼廢物啊!即使娶了老婆當家庭主婦,男人也應該學會基本的家務能力。
      這些男孩小時候完全不懂做家務,長大後一個人生活的時候,自然不會買菜煮飯、不會洗碗掃地。如此低能的男生一般也不懂跟別人交際,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別人生活中需要什麼。
      小時候沒有訓練孩子獨立,是父母的錯。

    • @user-zc2dl2el2y
      @user-zc2dl2el2y Рік тому +1

      看了那麼多的留言,你的最有見地

    • @DL-idk
      @DL-idk Рік тому +1

      儿孙自有儿孙福。

    • @50TEW
      @50TEW Рік тому +3

      不生孩子是积德,既然你知道世界不好,为什么还带孩子来这里?

  • @yaimishan51
    @yaimishan51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8

    可惜小烏這集似乎沒蒐集一本啃老問題必讀的心理學經典--齋藤環的著作【繭居青春】,這本書提到這位專家蒐集很多獨到的觀點,想說來分享一下:
    1.啃老族/繭居族/尼特族的當事人,以及她的照護親屬,通常伴隨著病態的家庭相處模式,至少有一人患有重度憂鬱/躁鬱等心理疾病,家族間的有毒關係盤根錯節。齋藤醫師甚至直接斷定繭居族的家庭「一定有某種程度的相處問題」。
    2.繭居族在齋藤醫師多年的治療蒐集的病例,成因不限於年齡/學歷/智商/性別/外向還是內向,也就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啃老族,關鍵只在於有沒有那個觸發他們變成這樣的「危機事件」。
    3.如果心理諮商師/醫生寫一封信,誠摯誠懇的向啃老族表明:自己明白他的苦處,願意協助他回歸社會,只要當事人願意來就診的話。撇除思覺失調症造成的繭居族,絕大多數都願意接受治療。這說明這些這群人其實不是自願啃老的,他們需要的是醫療與社福機構介入協助。
    4.在法國,乍看啃老族數量遠低於日本,其實真相是很多父母會把不工作的成年子女掃地出門。而這些人變成啃老以外的另一種問題--大量年輕的無業街友,造成嚴重的街頭治安問題。也就是說,很多人覺得啃老族是父母寵出來的米蟲,只要斷了金援與寵溺就能根絕此問題,其實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改善方法是接受社會協助與治療。
    5.繭居族越早接受治療越好,以齋藤醫生的經驗來看,繭居多長的時間=他從接受治療到徹底回歸社會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在家裡蹲了10年的家裡蹲,要治療整整10年才足以讓他順利回歸社會。
    問題是絕大多數亞洲人覺得家裡出了個「米蟲」是家中醜事,羞於向外界求助或完全沒想過。導致後來都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問題也就得不到改善。

    • @yaimishan51
      @yaimishan51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4

      另外,看到有人留言北歐啃老族比較少,其實這與北歐的福利制度息息相關,比起亞洲,提供更多讓他們安心走回社會正軌的各種服務/補助,這些福利亞洲人看到會大肆抱怨「政府居然花我們的納稅錢養這些米蟲?」,但這恰巧是他們啃老族能走出來的關鍵因素。
      有興趣的可以去讀一本書叫做【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網路上有關於這本書的節錄可以一讀,事實證明社福政策影響他們非常多。

    • @oacaraslan4410
      @oacaraslan4410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超棒的分享🎉

    • @simonyang4786
      @simonyang4786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同意,本质原因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的家庭教育失败;诱发原因可以是任何一次挫折(正常人可以轻松克服)。

    • @Ice-jo4we
      @Ice-jo4we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其實所有觀點集合是他們不願辛勞,最低工資加班,而老闆可能合同上加了班也扣這扣那,沒有勞工制度保障。 日本也沒有比較奇怪,不過還有一點是他們家可以養他們,看美國一堆流浪漢,一樣啦,只是不可以窩在父母家。
      精神病可以宗教得救,小鳥最尾提到生活在人間,有的宗教叫人逃避,建在深山,有的建在人群,有的好戰,有的公義,精神病同執垃圾一樣,不動永遠不會清潔,他們很多是抑鬱症已。

    • @user-vj3tp6cb3w
      @user-vj3tp6cb3w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还有自闭症候群。分析的很到位👍!

  • @loveanimals9090
    @loveanimals9090 Рік тому +184

    喜歡聽小烏的影片,因為結語總是充滿人文關懷。沒有人主動想成為悲劇,沒有人想活的毫無意義,無法伸手救下每個靈魂,但是少一點批判,多一點溫柔去思考怎麼了,也許能夠改變什麼,小烏的影片做到了。

    • @jilljill7025
      @jilljill7025 Рік тому +11

      真的少一點批判多一點溫柔❤

    • @user-ts2ku1fx9e
      @user-ts2ku1fx9e Рік тому

      批判不是不行
      但必須是全面性
      含資本家社會政府
      只要不要太自私愚蠢
      一定有解決辦法的... !!!

    • @x3vontar669
      @x3vontar669 Рік тому +2

      你是啃老族,或曾是啃老族嗎?
      你正在被啃老嗎?
      是教育?是遺傳的基因?
      是社會教育出問題?還是一切都是命?
      看完覺得好可怕。

    • @user-bf1bk7ze2u
      @user-bf1bk7ze2u Рік тому +5

      批評弱勢不會改變社會問題存在的事實...還不如多點溫柔關懷

    • @user-ts2ku1fx9e
      @user-ts2ku1fx9e Рік тому

      @@user-bf1bk7ze2u
      都需要
      溫柔關懷
      只是暫時的
      小確幸是日文
      意指大環境惡劣
      情形下の苦中作樂
      政治經濟社會學界應
      找出問題癥結對症下藥
      川普認為問題出在全球化
      故與中共發動貿易戰號召
      美商返國設廠讓本土弱勢
      有工作機會且應相對公平
      對老闆對員工都應公平 ...
      除犯罪外政府無須介入 !
      ( 丫九時期行政院長
      江宜樺宣示政府存在之
      目的就是提供小確幸...
      天丫... 國家應努力改善
      大環境才對! 渠等不配
      位居廟堂掌大權... !!! )

  • @user-nd9fi7zf9e
    @user-nd9fi7zf9e Рік тому +504

    我关注老高和小乌几乎是同一时段,关注到现在一定要给小乌点上一个大大的赞,视频质量飞跃好大,看得出小乌的精益求精。虽然起步没那么早,不过订阅破四百万只是时间的问题。期待更多精彩。

    • @swin0718
      @swin0718 Рік тому +6

      +1

    • @user-br8vm8qm6i
      @user-br8vm8qm6i Рік тому +17

      也很開心她能夠收到業配的案子。

    • @chanmingyin2505
      @chanmingyin2505 Рік тому +76

      我比較喜歡小烏多過老高

    • @HZJ527
      @HZJ527 Рік тому +30

      me too,老高的內容和製作,基本沒進步過。

    • @user-fv9bl7ln5x
      @user-fv9bl7ln5x Рік тому +27

      @@HZJ527應該說小烏的製作一直都超高規格,我想聽輕鬆的事就會去看老高的他的門檻比較低,小烏的門檻高了一點

  • @user-pv1nc5eg5y
    @user-pv1nc5eg5y Рік тому +122

    小烏真的厲害 這幾期節目真的帶我們這些訂閱者看到好多社會不同的層面,而且引發的思考也都很有意義!

    • @alexoolau
      @alexoolau Рік тому

      这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作为美国执照医生,这些人显然属于psychiatric hospital.

  • @wucheng-da6856
    @wucheng-da6856 Рік тому +146

    我高中時代也是遇到一些心理問題 總是在學校有氣無力一直在睡覺 每天都好累 直到被老師鼓勵去看心理醫生 家人也一路陪伴我 上了大學後慢慢變得勇敢 慢慢變得敢表達自我 一直到現在能夠在這個社會適應 過得還不錯 但常常也會覺得過去的那個怯弱的自己是不是還在 是不是一個失敗我就又會變成那種人

    • @user-rn2ru8if5y
      @user-rn2ru8if5y Рік тому +24

      人生就是酸甜苦辣都會經歷過,換過角度去看就行,人的一生中有好的事情,有開心的事情,也會有不開心難過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心裡覺得無奈力不從心的事情,但這就是人生啊~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直一直開心過日子,一直一直發生好運~
      人生就是這樣每一個味道都會發生,這就是人生旅程,就看自己用什麼心態去面對,用什麼角度去看待自己走在這人生旅途上~
      人生不會倒退重來
      當每一天的到來自己就是更接近死亡一天,
      放寬自己的心然後更加珍惜自己,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許許多多.......
      在這人生旅途中自己就會更加知道自己要怎麼走這漫長其實也不漫長的人生旅途~

    • @xianqichan4601
      @xianqichan4601 Рік тому +17

      就算过去的自己还在 你是现在的你 是自己有能力走过难关的那个升级版自己

    • @iloveclashroyale5704
      @iloveclashroyale5704 Рік тому +2

      我是废青n号,正在家废着😔😔😔

    • @salove7289
      @salove7289 Рік тому +36

      其實失敗是人生必經之路,我也試過一段好長時間宅在家裡,日夜癲倒,後來有一天聽到家裡出了問題,就在那一天我決定出去找工作,處處碰壁,整個人很脆弱,那時我都想了結自己了,被職場欺凌,腳也很痛,因緣合下看到了金剛經,開始有點明白,原來我之所以難過,難行是因為沒有認清自己,我被欺凌的時候沒有為自己說話,沒有據理力爭,沒有站起身告訴別人我的態度,我只是害怕地看著自己受委屈,請相信自已吧,不要覺得自己比起別人差,不要把注意力全都放到別人身上,你要堅定的告訴別人,你的態度,你很重要,你的重要誰也不能說了算,就算人生有甚麼失敗也沒關係,你當經驗吸收,消化,自在點,沒關係的,你會尋找到屬於你的道路。

    • @WasteReel
      @WasteReel Рік тому +4

      真好 有人關心
      只要年齡段過了
      人們就會說
      幾歲了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難怪會有高齡繭居

  • @tianrainjp
    @tianrainjp Рік тому +218

    小乌的视频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选题越来越有深度和价值,越来越有社会意义,加油💪我们会一直支持你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和政府及民间组织的人定期观看小乌频道。

    • @wgxsun
      @wgxsun Рік тому

      也就是发泄一下吧!对目前社会没什么意义~国内政府不会看这些,天天吹嘘,早忘了这些问题了!那些民间组织都是公知,那是有钱的群体,那管你这些。中国共产党+公知+精英大概3亿这都公开了,显然共产党是让其他人自生自灭。很多政策制定的目标已经暴露这一特点了。即便不考虑底层民众。

  • @kattelizabethcheng6226
    @kattelizabethcheng6226 Рік тому +24

    腦動烏托邦影片越來越有可看性,小烏關注的議題很多都關心到了社會,很貼近人性分析也很中肯,可看性很高,至少看完這集每當遇到挫折還是會勉強自己跨出去。

  • @hueichunshi
    @hueichunshi Рік тому +50

    看了心酸!!!這現象~從何說起?小烏整理得很清楚……而「改變人間」要從哪裡做起?值得我們每個人~再深思。謝謝小烏本集影片的製作🙏

    • @alexoolau
      @alexoolau Рік тому

      这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作为美国执照医生,这些人显然属于psychiatric hospital.

    • @startitan0023
      @startitan0023 Рік тому +1

      改革社会制度。

    • @charleswei9129
      @charleswei9129 Рік тому

      👍👍👍👍👍

    • @taxitu8329
      @taxitu8329 Рік тому

      先整頓一下猶太人,世界就會有大改變。

  • @_yamcha
    @_yamcha Рік тому +70

    我也試過睡在家裡兩年啃老,連吃飯都是媽媽拿到我房間,每星期有一兩天在深夜才出門買點煙酒。媽媽雖有微言但也沒有很強烈的去跟我討論這問題。後來自己受不了就找了份地盤工作,剛開始一天九百多港幣,幹了幾年是一天一千九百多到二千多左右,因為母親有物業收租,也有儲蓄和一點投資,所以我基本上都是自己錢自己花,頂多就隨便給媽媽幾千港幣買菜,我也沒有什麼花大錢的生活習慣,一個月上班二十幾天4萬多港幣基本上還挺無憂無慮的,這時倒是我媽不樂意了,說地盤工不能幹到老,硬是把我趕到澳洲,現在在澳洲讀工木工程學士第二年,去年還拿了一萬五澳幣獎學金。
    其實走出去完全沒覺得很難,說實話還挺順利的,可能是我比較幸運吧,家裡沒有經濟困難,而且我從小都沒有太多社交問題,看到社會上很多被孤立的人,性格談吐思維和觀念都是很奇怪的,那類人確實比較難走出去。

    • @sthmeaningless
      @sthmeaningless Рік тому +3

      所以當初為什麼留在家裡呢?

    • @_yamcha
      @_yamcha Рік тому +6

      @@sthmeaningless 失業了找不到工作,後來幾個月找不到就躺下了,而且當年香港那些沒有很專業的寫字樓工作月薪也就一萬不到兩萬港幣還經常加班,就更沒有動力去找工作了

    • @user-tp9uy6pv2o
      @user-tp9uy6pv2o Рік тому +7

      @@_yamcha 其實聽到蠻多不如意的亞洲人去歐美澳 都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所以到底是社會框架了我們嗎

    • @user-br8vm8qm6i
      @user-br8vm8qm6i Рік тому +4

      您真的蠻幸運的,能夠自己走出來,就算是半推半就的,還願意和自己的家人溝通。
      啃老的原因非常多種,來自家庭的壓力與來自自己的壓力或是來自社會的壓力。
      種種原因造成那樣的的人們。
      我個人覺得還是缺少溝通,但又如何找到合適的人去溝通與足夠的社會關懷。

    • @_yamcha
      @_yamcha Рік тому +12

      還有我覺得我走出去比較容易是因為香港的地盤紮鐵工都是聯絡了就直接上班的,但如果看你幹不了可能過幾天甚至下午就把你趕走了,但基本上只要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都幹得了,就看你自己懶不懶了。我意思是這類工作直接就給了我嘗試的機會,不像那些薪金才一兩萬港幣的文職還要一堆面試,結果可能面試了很多家也沒被錄取就會很有挫敗感。

  • @kennywong2589
    @kennywong2589 Рік тому +53

    為了父母短短一剎那的快樂我們已經負責了幾十年 所以真的,為了下一代,不要有下一代了😢

  • @fangyiobara4396
    @fangyiobara4396 Рік тому +43

    影片忽略了一個重點,這類人群很多人都有嚴重的心理疾病,比如嚴重社交障礙,抑鬱症,強迫症或情緒病,而心理問題還不很嚴重時他們卻從未重視或沒有足夠重視,悲劇是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心理疾病,家庭問題,社會問題,不太好的運氣和越來越差的心態

    • @fannychang2907
      @fannychang2907 Рік тому +6

      個人就是有有亞斯+長期遭霸凌造成的嚴重社交障礙,導致這樣的命運,但還是儘量尋找一些在家工作機會應付生活所需

    • @fangyiobara4396
      @fangyiobara4396 Рік тому +1

      @@fannychang2907 還是可以嘗試走出去直面恐懼,試著改變自己,長期將自己封閉起來並不利於心理障礙的好轉,很多繭居一族都是惡性循環

    • @jm-qq4to
      @jm-qq4to Рік тому +9

      @@fannychang2907 我看過一本書.作者提到他有一個朋友.在家從事證券交易.做完工作幾乎不與其他人來往(有跟家人一起住.有跟家人交流)工作以外的時間很享受自己的生活.自在悠哉.只要經濟能獨立.生活在現代社會是真的可以不用勉強自己和人來往的.有的人活在社會活在人類中沒有障礙.但有的人很辛苦幾近痛苦.沒有必要勉強自己符合社會所有的主流價值.

    • @fannychang2907
      @fannychang2907 Рік тому +1

      @@jm-qq4to 謝謝你,我也看過類似的例子,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 @MooMoo-ug5bp
      @MooMoo-ug5bp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fannychang2907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尽力而为去工作、谋生, 已经干得很不错了。

  • @jmy321
    @jmy321 Рік тому +72

    我妹妹(1987生)受憂鬱症所苦,生活圈極小
    為了不想讓家人『困擾』啃老
    2月初燒炭自盡了
    我看了這份視頻感受很深...

    • @honglau2352
      @honglau2352 Рік тому +7

      很沈重......

    • @tomato3347
      @tomato3347 Рік тому +4

      很可惜 没有及早治疗。。。节哀

    • @YorumiTech
      @YorumiTech Рік тому +5

      节哀顺变,希望妹妹已经换了一个更简单快乐的世界生活

    • @deepdrop7400
      @deepdrop7400 Рік тому +1

      身旁的人不能體諒了解,或許也只有這辦法

    • @weiyu1152
      @weiyu1152 Рік тому +1

      哎 节哀

  • @godmorning2839
    @godmorning2839 Рік тому +14

    看到伸一父親日記裏最後一句話:父母製造了不幸,所以孩子就要背負不幸。這是否就是他們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
    這句話真的讓人很難過,父母看見子女不幸會傷心,但若是子女知道父母因自己而難過會更自責。

  • @Rick-wc5us
    @Rick-wc5us Рік тому +77

    畢業後的第一年是關鍵,做什麼都好,讓自己開始接受社會的衝擊,才有機會累積發展的動能。失志若太久,很可能會一厥不振,更不敢跨出去,於是就往蝸居族、啃老族方向前進了。為人父母的,只能努力多陪孩子了,如此才有機會聽聽他們的聲音,有機會給他們適時的意見,鼓勵他們邁開人生重要的第一步。

    • @bearfish1999
      @bearfish1999 Рік тому +21

      不對,與社會接觸要從學生時期就開始了
      假日或寒暑假是打工的好機會
      而不是突然畢業後才來面對社會

    • @nean6826
      @nean6826 Рік тому +14

      @@bearfish1999 沒錯,突然面對又沒有心理準備也沒人教導帶領,
      會讓小孩感到非常徬徨,我就算是親身例子之一,要不是有好朋友的幫忙,
      我到現在都還迷茫在人海中吧。
      我父母就是那種老古董,覺得當學生就是要死讀書那一派,
      說什麼交男朋友要到大學之後、不要去參加社團/畢旅、
      下課要把重心放在課本上!不要跟朋友玩、
      國高中生交什麼朋友?那些都是壞朋友!
      參加什麼寒暑修?那些是浪費錢!
      高中生幹嘛浪費時間打工?你現在要準備的是考大學!...等等的,
      還有些話是直接衝到辦公室找老師說,超級丟臉...最後就演變成被班上排擠,
      而現在大學畢業了過陣子又在那邊後悔,
      三個女兒沒有男朋友、沒有人脈、社交能力不足,
      就在那裡哭天喊地說什麼時候才能像那個誰誰誰抱孫,
      是啦,如今小孩長成了這樣,父母的行為跟教育都不用負責?
      話都給你們這些自私的老古董說就飽了🙄

    • @bearfish1999
      @bearfish1999 Рік тому +1

      @@nean6826 真是辛苦了~😌

    • @wanlunxxxx
      @wanlunxxxx Рік тому +2

      @@nean6826
      我還以為我已經留言了😂

    • @user-ww5rx2fw1b
      @user-ww5rx2fw1b Рік тому

      13歲成年禮很重要

  • @linyan9299
    @linyan9299 Рік тому +21

    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自己的爱好,没有健康。

  • @marclin8800
    @marclin8800 Рік тому +194

    以前聽一個朋友說父親斥責他,你看看王某某有工作、有老婆小孩、有房子車子你卻 "什麼也沒有"
    朋友只淡淡地回答 "我有一個好父親,他讓我衣食無缺,下輩子我還想當他兒子" ,父親罵他是狡辯,他又答 "我有說錯嗎 ?"
    父親只好硬著頭皮說 "你說的對,你的確有一個好爸爸" ,此刻父親恐怕也是哭笑不得吧

    • @61raindrops
      @61raindrops Рік тому +51

      情商好高

    • @bonkujo
      @bonkujo Рік тому +35

      這種人應該去當公關

    • @nancypan123
      @nancypan123 Рік тому +1

      你应该回你父亲,您看到他们有无尽的烦恼,忧愁吗?

    • @choyawong7793
      @choyawong7793 Рік тому +4

      好工作好房好车都可以为之奋斗,至于女人嘛,好好的一个男人,为啥结婚折腾自己,

    • @user-bc2hf2le9p
      @user-bc2hf2le9p Рік тому +40

      没钱爸爸叫做啃老族,有钱爸爸叫做富二代,有官爸爸叫做官二代。

  • @Tapemee
    @Tapemee Рік тому +106

    我的教授曾經說過,並不是每個人也適合這個規律的社會生活,是的每個人也可以做到擁有一份工作上班下班生存,有人覺得有工作就是最幸運,有人覺得辛苦工作後能換來安穩生活,但亦有人像這些啃老一樣,強迫他們在社會生存是在折磨他們身心。反而我們要反思一下現今亞洲社會的學校家庭教育和工作環境。如果遇上啃老族,大家嘗試不要責怪,理解和鼓勵他們走出來…不過最心痛的也是他們父母,就算負擔得起讓孩子啃老,也沒有人想看到自己孩子這樣吧😢

    • @WasteReel
      @WasteReel Рік тому +16

      例如有人適合當藝術家 但是從小被扼殺

    • @cocohuang1207
      @cocohuang1207 Рік тому +26

      你说的对,我是真的不喜欢上班,公司和领导也没有一个喜欢我,好在自己做过几年生意凭运气赚了点钱,靠这些钱已经啃自己很多年了,这辈子都不打算工作。每天朝九晚五规律工作,挤上下班高峰,接受各种规则和命令,这些制度本来就是违背人类天性的

    • @ddn3470
      @ddn3470 Рік тому +2

      羡慕能啃老 的😂

    • @f117001
      @f117001 Рік тому +13

      其實上班沒什麼,問題是社會是不允許你只是正常的上班。這種社會規則其實在學校就開始了,一開始是要求不遲到不早退,然後要求要專心學習,再後來是要求分數,再後來是要求要得獎。
      也就是當人們完成一項要求時,就會出現新的要求,並且是累加上去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完成所有的要求,有人到中間就陣亡了。所以這個社會就是一種篩選機制,而且越後面的要求越困難。
      以前是L型,現在是M型社會,人與人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這不是一個世代的人的問題,而是人類這個物種,無法靠自身力量解決問題的人,自然就無法繁衍,即便硬要選擇繁衍,但只會造成下一代的悲劇。

    • @tracyl5639
      @tracyl5639 Рік тому +2

      不适合规律的工作很正常,可是不会谋生,这就是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范畴了。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会被淘汰,毕竟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无论看起来多么平静,底下都是优胜劣汰。

  • @kazetyan
    @kazetyan Рік тому +34

    日文的「人間」是「人」的意思,所以整句話就是說「在人之間才叫人類」

  • @sammystrangeworld
    @sammystrangeworld Рік тому +87

    感謝小烏這集影片帶給我們知道社會的不同層面, 若非小烏的影片,要去深層了解不同社會的狀況確實不易。感謝小烏帶給我們這麼值得深思的題材🙏🙏,給小烏一個讚 期待下次更精采的內容🙏🙏

    • @ngaichunkam7449
      @ngaichunkam7449 Рік тому

      不用期待更精彩的內容,精彩的內容是緣份是運氣是天時地利人和,只求小烏繼續努力就好

  • @pksealions
    @pksealions Рік тому +59

    其實30後才更易變成唷老~
    當感覺到身體慢慢變差, 沒了進修動力, 覺得人生定形了
    社交生活一定不會有年輕人那麼頻繁,
    這些因素一旦脫離了社會..會更難回頭
    偏偏社會比較關心有未來性的年青人吧~
    在小烏中的例子, 都能看到都是40-60的人了....
    當然如年輕人群中都這麼嚴重的話, 其實已經表示這是很深的問題了~~~

  • @user-dw5tt7jr5d
    @user-dw5tt7jr5d Рік тому +13

    台灣也有一樣的問題,最近很多餐飲業抱怨「2萬6千元高薪」請不到人,都是年輕人太懶惰。
    東西都越賣越貴了,一塊炸雞排都賣到80元了,給員工的薪資就不能高一點嗎?

  • @garychung2661
    @garychung2661 Рік тому +32

    其他YT業配置入我都直接快轉,可是小烏的好像看廣告也能學到東西一樣!太厲害了

  • @lunalu8942
    @lunalu8942 Рік тому +45

    每次看小烏的視頻都是引人反思的,看完都會有觀後感去思考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帶來的利與弊,人性的貪婪社會的複雜都讓在地球上的我們活得越來越累…但我也好想好好活下去😢

    • @startitan0023
      @startitan0023 Рік тому +1

      社会需要改革, 而不是选票。

  • @GlimmerSama
    @GlimmerSama Рік тому +15

    熊澤英一郎 (16:40)的小知識:
    熊澤英一郎在他所沈迷的線上遊戲因為其囂張度也算得上是一名紅人,而在他遇刺之後,由於遊戲帳號沒有登出,導致他掛機的地點被當作朝聖地,許多玩家都前來圍觀,紛紛對他施放復活術。

  • @evangelinelee1150
    @evangelinelee1150 Рік тому +68

    就算不啃老,現在年輕人也是逐漸邁向丁克,生育率逐年下降,房價是普通打工族買不起的(基本上都需要父母支持才能買下)。回想起以前爸媽的年代,只要認真工作,基本都能買房子,貧富懸殊也沒現在這麼大。

    • @pashaw8380
      @pashaw8380 Рік тому +12

      因爲咱父母年代的社會充滿著希望,那時的價值觀很正向,整個民族國家都充滿著正能量。現在完全顛倒,最後就是擺爛。加上物價通膨工作不好找,競爭力變大,許多學校畢業後面臨的是找不到工作,無法學以致用,除了醫學相關領域是完全學以致用以外。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Рік тому

      現在一樣可以只是你的薪水太低,還有以前的生活條件有現在好嗎?
      房子賣比較貴不是正常嗎?以前有捷運?以前連高速公路都沒幾條,房價當然便宜。
      還有說白了就是集體擺爛,外送行業會這麼多人做就是說明了。現在台灣人淺碟且短視。今朝有酒今朝醉,沒酒就跑兩天外送。

    • @user-uq3xg8xt3x
      @user-uq3xg8xt3x Рік тому +5

      為了房子貸款加班,很少個人社交,被問怎麼都沒男、女朋友?心想沒加班這房子怎麼付啊?還要應付父母以後年老的開銷,放假想休息錯了嗎

    • @PeilanYang
      @PeilanYang Рік тому +1

      其實,平均薪資是成長不少的,只是不均等的成長

    • @user-ob1tj9tx6r
      @user-ob1tj9tx6r Рік тому +12

      ​@@user-xd4mc1zx6n 一樣可以這話代表你根本不懂通膨和產業失衡的問題,目前台灣除了高科技和銀行醫療等產業外幾乎找不到錢能多到五年內(全款)能買房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多半都是有關係或者腦子好的人才能做,不用講什麼努力就能考上之類的屁話,我看過很多有過動症的孩子,他們也在用他們的方式努力,但他們考試的成績就是不如一般人,何況一般人都不一定考得上了,而我們父母的年代雖然沒有捷運,但同樣有火車和公車等等公交,而他們那個年代的房價是現在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他們那個年代看得到希望,因為只要努力就能過上基本的生活(包含買房),現在呢?還有不要以為做外送就不努力,你沒看過被生活所逼一個月天天無休每天跑12小時的人。

  • @user-jo1xc5xs7m
    @user-jo1xc5xs7m Рік тому +58

    外送的工作真的救了很多人

  • @angelababylovequan
    @angelababylovequan Рік тому +10

    🥺那个“阿斯伯格症候群”,我有个学生就是!真的挺可怜的. 他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社会和学校的规则对他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可是这样的孩子真的他自己也没办法.
    他无法理解他人的情绪,总是想叫就叫、不开心就大吼…那个学生的智商还挺高的,做题很快很准…
    我感觉他是很缺爱的. 鼓励他,对他说好的,他虽然没什么表情,但是可以感觉到他不再抗拒人了.

    • @user-ve8pv7ty8d
      @user-ve8pv7ty8d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好老師佛菩薩💯♥️🧧萬中選一🧧💯♥️尊敬佩服💯鞠躬

  • @qyean
    @qyean Рік тому +12

    很喜欢这类探讨社会议题的视频,感谢小乌的整理,让我可以不费九牛二虎之力就可以得到这些讯息,非常感恩!!

  • @Happy-ArtLife
    @Happy-ArtLife Рік тому +95

    英一郎这个确实父母有很大责任,他阿斯伯格综合症是天生的,属于高功能自闭症,智商不低,但是情商有问题难以和正常人交流,很难融入社会性生活。父母大概是不懂,没有让他早期接受特殊教育。

    • @justknock3888
      @justknock3888 Рік тому +15

      特殊教育直到此時此刻都不普及,政府也有責任

    • @horatiozulie
      @horatiozulie Рік тому +13

      有接受特殊教育, 不代表孩子一定可以融入社会 。 因为是一种condition, 不是病。 没有人想孩子这样。

    • @p.9227
      @p.9227 Рік тому +3

      @@horatiozulie 但是父母是有責任察覺狀況 幫助他融入社會 這點他們很明顯沒有做到

    • @horatiozulie
      @horatiozulie Рік тому +11

      @@p.9227 40年前, 有帮助自闭的孩子的渠道吗? 父母有时间金钱和这方面的知识吗?政府和社会大众有做了什么来帮助和接纳这些自闭的孩子吗?影片也说了, 这老父母,有房, 但是不富裕。他们也可能尽最大的努力了

    • @iblismouse2320
      @iblismouse2320 Рік тому +7

      父母不是不關心,或許在那個年代想都沒想過什麼是特殊教育,
      對雙方來說都是折磨的一輩子😢

  • @laulexus4525
    @laulexus4525 Рік тому +50

    很多人性格本来不合群,也不愿意强迫自己加入别人各种小圈子,不喜欢看人脸色和被束缚,喜欢自由自在。这种人的人品本身不错,但就社会无形地会受到其他人或圈子无形地隔离。。。

    • @Anan_La
      @Anan_La Рік тому +2

      人是要去适应环境的,不然真的影响生存。

    • @user-uz8he3oe1k
      @user-uz8he3oe1k Рік тому +6

      可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但是必须倒垃圾、做家务、赚钱养活自己、不伤害别人,最好能赡养父母,至少要对父母和颜悦色。

  • @user-ex2py6mx4j
    @user-ex2py6mx4j Рік тому +6

    感觸良多,感謝小烏用心製作這樣優質的內容,實在發人省思

  • @lucyandazhousing9926
    @lucyandazhousing9926 Рік тому +26

    小乌的视频真的是越来越深入和精彩了。不骄不躁,不追求一时的噱头,不夸大其辞,孜孜不倦追求真相和真理。❤❤

  • @guaiguai2514
    @guaiguai2514 Рік тому +30

    小烏敘事的能力真的很強!

    • @user-xc2og7vk2y
      @user-xc2og7vk2y Рік тому +1

      你可以看看几年前的节目,都是历练出来的

  • @BrandonSongLi
    @BrandonSongLi Рік тому +44

    小乌最近几期节目都尤其棒啊!!!!

  • @mayman.889
    @mayman.889 Рік тому +32

    小烏的這期節目做得好。這個時代好像走進了一個瓶頸,看起來物資豐富,生活光怪陸離,但其實前途狹窄,人生無望…

  • @leesimage
    @leesimage Рік тому +3

    感謝製播~ 🙏

  • @user-vc7ik3ec3o
    @user-vc7ik3ec3o Рік тому +9

    从来不评论还是忍不住要鼓掌。节目制作精良分析很到位客观。这个频道的朋友们留言都像哲学家,社会学家。感谢各位 好想跟你们交朋友😊

  • @hibiscus3287
    @hibiscus3287 Рік тому +6

    教育特別重要,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學習,不喜歡學習的,可以有很多別的道路可走。被家長逼著考大學,很可能造成傷害父母的精神上的疾病。最終對社會造成傷害。

  • @xiaotamtam
    @xiaotamtam Рік тому +36

    老高,小乌都是最会讲故事的两位,老高更偏娱乐性,小乌更偏社会性,两位都是我最喜爱的华语youtuber,当然小乌更值得称赞,小乌和老高其实都是差不多那段时间开始关注,小乌早期的视频,会有很多瑕疵,读稿明显,读错,卡顿,节奏安排不当之类的观感欠缺的缺点,但是当小乌的订阅数,数量和质量都越来越高后,明显看到小乌的视频越来越完善,很多视频的主题选材都发人深思,制作精良,小乌加油

    • @hellojack1505
      @hellojack1505 Рік тому +1

      小乌丰富性多好多,老高场景第一有点闷

  • @user-df4ch1bh4q
    @user-df4ch1bh4q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3

    有時對職業的歧視也是原因之一,明明只要出動一定勞力跟適當的時間,就算是清潔或簡單的加工作業,就能避免失業的情況,能伸能縮才不會迷失自我。

  • @Number01Easley
    @Number01Easley Рік тому +67

    我覺得我老闆應該要好好看這集,我不啃老.肯工作.跟同事又和諧.上班不遲到.請假不超標,現在不工作眼高手低的年輕人很多,在這血汗工廠我還願意繼續做應該要大大提升我的底薪才對~~我可是有為青年阿!!別把我逼得得去啃老.螫居了~快給我漲薪水!!!

    • @ichbinminebabe
      @ichbinminebabe Рік тому +5

      😂要加薪就得多做或是承擔多一點的責任

    • @user-ue8el1mm1o
      @user-ue8el1mm1o Рік тому +2

      老板还巴不得有人离职呢 他可以把薪水压得更低一些..

    • @cocohuang1207
      @cocohuang1207 Рік тому +1

      你有没有想过就是你这样的人多了,底薪才会低,都做啃老族了,工厂才会被迫提薪,你应该感谢那些啃老族,让你还有工作

    • @GARYHUANG0330
      @GARYHUANG0330 Рік тому +8

      老闆巴不得你付錢上班呢,他的房地產跟二奶三奶跑車都需要奴工貢獻

    • @user-ql4yj4qj8h
      @user-ql4yj4qj8h Рік тому +3

      @@ichbinminebabe 不加薪就不能怪大家回去啃老拉~

  • @s4127419
    @s4127419 Рік тому +17

    然後現在還有了AI, ChatGPT , 我想人類往後的日子不一定好過, 這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

    • @ccf5094
      @ccf5094 Рік тому

      機器代替人工,未來就業機率降低;不成家不生小孩的啃老族增加,下一代人口變少,未來就業需求降低⋯⋯好像也是種解決方式?(X🤪

  • @b780914
    @b780914 Рік тому +49

    有些社會環境及家庭本來就不適合生孩子,沒有把握的人最好都不要生,被生出來的也不一定會快樂,現在光生存就如此痛苦了還要造生命?控制好自己下半身吧!

    • @hy128
      @hy128 Рік тому +1

      完全赞同,大陆的社会环境目前完全不适合养孩子

    • @wanlunxxxx
      @wanlunxxxx Рік тому +2

      對 可是說真的 很多生孩子的都不覺得自己是那個不適合生的

  • @sophiejiang6394
    @sophiejiang6394 Рік тому +25

    感谢小乌选择了这个话题,作为新一代在大城市的打工人,我时不时会思考自己究竟在大城市做什么。高昂的房租直接将我的收入砍去一半,为了社交活动产生的费用又是一大笔,总觉得看不到希望,想着不如回老家,至少可以和爸妈一起住。不过在看了这期视频后,我感受到也许我所受的这些累,其实都是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应该承受的。坚定自己的目标,坚强的走下去,相信父母也会支持我的

  • @ngwaikong63
    @ngwaikong63 Рік тому +25

    每次看小烏視頻,總覺得你們團隊真的很努力💪🏼

  • @jacquelinelam3022
    @jacquelinelam3022 Рік тому +9

    其实和父母住, 有分担家用, 有負担家務, 其实不是啃老, 对老人都不錯的.

  • @leafgreen5390
    @leafgreen5390 Рік тому +4

    这集做的质量很高!赞👍!

  • @kott2744
    @kott2744 Рік тому +3

    小乌关注到很多社会问题,非常好的一个博主频道

  • @aaronchain7078
    @aaronchain7078 Рік тому +35

    最喜歡小烏講韓國的故事了。

    • @chanjill123
      @chanjill123 Рік тому +8

      看到比自己慘,安慰自己,防禦心理

    • @user-zo6ph7dk4l
      @user-zo6ph7dk4l Рік тому

      @@chanjill123 😅

    • @YH-23
      @YH-23 Рік тому +1

      时光机理论,日韩经历的很多事,中国都会再经历一遍

    • @elainelee3549
      @elainelee3549 Рік тому

      大劣經歷 N次 正是 "文化大革命" 也用不着時光机咱

  • @user-en7ei6lu2y
    @user-en7ei6lu2y Рік тому +9

    這些人很像小烏曾經說過的老鼠實驗裡的一些現像,感覺我們人類正在走向崩潰的邊源

  • @kikipink
    @kikipink Рік тому +3

    很專業的報導

  • @swin0718
    @swin0718 Рік тому +7

    这样看来我还是非常幸运的。会的不多毕业后找了普通的工作普通的过,家里条件也差不多,也就抱着能过日子就好了的心态吧。
    这就是普通人吧。

  • @HZJ527
    @HZJ527 Рік тому +13

    我有個同事,家裡三級貧戶,在家排行老三,勉強念完初中。某天,爸爸來學校找他,說:只能讓你念到今天了,錢得給二哥上大學,對不起。他離開校門時,回頭望了一眼,然後被送去當黑手賺錢。
    現在他開著Benz,努力做高級黑手(黑手公司總經理)。在上海賺了3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給老母,一套準備留給兒子。
    他說最自豪的事,就是偽造了大專畢業證書,去應聘了第一份工作,然後5年後報名了這學校念到畢業。而他大學畢業的二哥,現在還在家裡啃老。。。

    • @cocohuang1207
      @cocohuang1207 Рік тому

      什么是黑手?

    • @HZJ527
      @HZJ527 Рік тому +2

      @@cocohuang1207 台灣的說法是指修車的

    • @GgG-zl5cu
      @GgG-zl5cu Рік тому

      你同事的爸爸現在有後悔嗎

    • @lilis4187
      @lilis4187 Рік тому +1

      千万别被人发现他伪造证书的事情

    • @user-uz8he3oe1k
      @user-uz8he3oe1k Рік тому

      好孩子。

  • @kaomarx1129
    @kaomarx1129 Рік тому +23

    看到小烏更新就好高興

  • @user-rv3hi8oo3p
    @user-rv3hi8oo3p Рік тому +2

    以社會人文關懷為主題,這期真的很棒,發人深省 功德無量

  • @stephencheung609
    @stephencheung609 Рік тому +7

    最後的問題「錢到那裏去」答案顯而易見,就是貧富懸殊的結果😢

  • @rhes86082002
    @rhes86082002 Рік тому +14

    如果一個人奮鬥了,卻在社會及工作場域看不到未來,那他就會自然的逃避一切讓自己白費功夫的事情,如果剛好家裡又可以給予逃避的空間,那啃老就是最想當然的結果了。

    • @zx-do4ry
      @zx-do4ry Рік тому

      其实一定比例的啃老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这一比例逐年增加就一定是社会出了大问题

  • @jienyify
    @jienyify Рік тому +15

    你可以追求你要的快乐,只要不妨碍别人追求他们的快乐
    啃老没有问题,如果家底够厚,不增加家人的负担的话

  • @Dliu369
    @Dliu369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年轻人无论做什么先出去再说,不满意慢慢再换!有起码的自食其力的能力并且不和社会脱节,这样才能真正成长!

  • @howskrrkuuu5134
    @howskrrkuuu5134 Рік тому +1

    频道越来越好,支持~

  • @user-uv4py6zv9u
    @user-uv4py6zv9u Рік тому +3

    小烏這集講述的速度聽了很舒服😊

  • @yimlee5042
    @yimlee5042 Рік тому +7

    深深的體會到下跪給兒子的那般痛心.....可憐的父母!
    只望世界未日早早到來,人活得太苦了!

  • @GOGO-in1gp
    @GOGO-in1gp Рік тому +13

    每次想創業都以失敗收場漸漸地失去面對人的勇氣,我其實挺理解這種想與世隔絕的想法,但無奈自己家裡經濟狀況並沒有很好
    30歲那年我終於受不了,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六個月不跟外界聯繫只會半夜去超商買東西吃花著自己以前所剩無幾的積蓄
    現在36歲了,做著一份跟人沒甚麼交際的工作,雖然知道自己多數的煩惱是來自忌妒跟不服氣
    唉....。

    • @user-oq6my7qg9w
      @user-oq6my7qg9w Рік тому +5

      选择可比吃苦重要多了。在我27岁那年被迫去了某工厂,没想到车间气味难闻,为了惜命我半天就跑路了,27岁时还像个小孩,这事还是父母送了100元红包介绍的,好蠢啊。没想到因为这100元自己倒贴两万多。。27岁那年大脑极度兴奋,各种想法层出不穷,觉得做什么都能挣钱,接触过摆摊群,

    • @Lantaitai
      @Lantaitai Рік тому +3

      好像懂那種嫉妒跟不服氣-- 我把會讓自己感到「不愉快」的「臉書好友」都刪掉或隱藏,只留下能讓自己感到自在跟自信的社交關係後,覺得好多了!

    • @user-ve8pv7ty8d
      @user-ve8pv7ty8d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厲害負責任養自己佛菩薩♥️尊敬佩服♥️鞠躬

  • @user-xs6zm3bi7m
    @user-xs6zm3bi7m Рік тому +14

    最後一個比喻真好
    大部分人的一生 基本就是結婚生子買房 這些都是錢為基礎
    但想想 現在的薪資 基本月光 就算每個月能存1、2萬
    面對高額的房價 幾乎不吃不喝要工作4、50年還不一定買得起
    有多少人還能對未來有動力
    能持續下去的不是更好的生活 只剩下“責任”
    在這種壓力下能夠不放棄就算不錯了

    • @AshoreToo
      @AshoreToo Рік тому +1

      我在老遠的北美洲也聞說台灣年輕人不容易。

    • @tsaivikki3293
      @tsaivikki3293 День тому

      台灣的執政者因為也都是有權就有錢,所以都忘了,如何能立下好的政策,讓人民能安居樂業,如果能嚴格懲罪炒房,讓人民的最基本生活需求滿足,年輕人更能看到未來!

  • @l444l9
    @l444l9 Рік тому +9

    回到問題的最初,生育是為了什麼?當你老了的時候有人養你?等自己不用絕後?叫他去當這個社會的奴隸?還是只是做愛的時候爽?說到底全都是為了你自己的自私行為,我想不到任何一個理由去生下一代

    • @sunnyzhang45
      @sunnyzhang45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承担着繁衍后代的责任,不养育下一代都是赤裸裸的自私自利

  • @lexi223
    @lexi223 Рік тому +86

    和父母住在一起不等于啃老,啃老族也不一定都和父母住在一起

    • @kusalsophia
      @kusalsophia Рік тому +5

      高收入的賴家王老五也是不少的,領著高薪靠老父母照顧起居

    • @lexi223
      @lexi223 Рік тому +2

      @@kusalsophia 传统式大家庭和现代单身贵族的复合体

    • @pofu1102
      @pofu1102 Рік тому

      @@kusalsophia 而且這種人通常都很自豪 覺得自己住家裡吃家裡很爽 然後錢都拿去揮霍了

    • @tracyl5639
      @tracyl5639 Рік тому +1

      @@pofu1102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也是亲子之间互相需要的生存方式?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吃住在家拿着赚来的钱挥霍了,假设他搬走,父母可能很不开心。

  • @ethan310
    @ethan310 Рік тому +1

    小烏都會專注探討社會議題。很棒

  • @mangosorbet8183
    @mangosorbet8183 Рік тому +1

    Thank you for making this video. Very educational.

  • @RainyWang
    @RainyWang Рік тому +5

    以社會學的角度,會探討整個社會結構到底發生什麼問題。但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無論社會的環境如何,最終都還是離不開「自己的選擇」。雖然能理解社會結構的確並不完善,但還是會覺得那些心安理得啃老的人真的是很不可取。😮‍💨

  • @akatsuki6879
    @akatsuki6879 Рік тому +5

    說到公司招不到人這事,仔細去了解就會知道基本上都有貓膩
    不然如果是好公司的話,肯定是大家搶破頭要進去,根本不怕沒人來應徵

  • @TheKevin19860101
    @TheKevin19860101 Рік тому +1

    影片探討的主題很有深度,客觀的角度述說,給個讚~

  • @koko241385
    @koko241385 Рік тому +13

    雖然我也是跟父母同住
    但……除了家用還要付房租跟水電😂
    而且我也比較喜歡在熟悉的環境
    因為我工作離家近
    我媽就叫我直接住家裡,可以算我便宜點

    • @user-ve8pv7ty8d
      @user-ve8pv7ty8d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真孝順真孝子💯🧧♥️以後可以在菩薩身邊💯🧧♥️尊敬佩服♥️鞠躬

  • @godmorning2839
    @godmorning2839 Рік тому +25

    怎麽說呢,熊澤這對父母還是負責任且理智的,孩子是他們生的,教養也是他們給的,長成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有這對父母縱容的成分,但他們最後因爲顧慮兒子會成爲社會威脅而大義滅親,這份決心去修改自己犯下的錯誤很值得敬佩,但還是為他們的不幸遭遇感到遺憾。

    • @user-nu5fr9yo3u
      @user-nu5fr9yo3u Рік тому +1

      阿斯伯格,自闭症先天的话跟教育,溺爱无关,是先天缺陷,他父母也是可怜人

  • @user-zb7fg4db6t
    @user-zb7fg4db6t Рік тому +5

    這些人生活大多是不如意或有故事的人,為了逃避現實的殘酷所以將自己封閉在角落裡,若然沒有任何人可以溝通和了解開導時,他們基本是一世了,也是可憐之人!!

  • @stoneforest7897
    @stoneforest7897 Рік тому

    感谢你的视频。每次看你的视频,都增长见识。

  • @orangecats6514
    @orangecats6514 Рік тому +8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身边很多朋友的青春期孩子都固定看心理医生。这三年的疫情,网课,所带来的对年轻人的心理冲击是一个巨大的黑洞,不知道还会带来什么------这个世界,一言难尽------

  • @siyingpan3862
    @siyingpan3862 Рік тому +17

    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别人敏感的孩子,如果童年没遇到一个有耐心的父母就责骂过多就会变的不那么有自信有勇气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 @wanlunxxxx
      @wanlunxxxx Рік тому

      真的

    • @tiffami0412
      @tiffami0412 Рік тому +2

      硬撐著去探索這個世界,一樣會遍體鱗傷,身心靈都生病。
      偏偏父母特別喜歡看到逞強的兒女,看到子女為了討好他們去逼自己,父母就特別有存在感。
      都是共業

  • @comeonav8d
    @comeonav8d Рік тому +1

    期待你的訂閱越來越高,你說了很多時下YTB不敢說的,支持你。

  • @charliedancestudio
    @charliedancestudio Рік тому +2

    习惯了一边吃饭,一边听小乌讲的故事

  • @playgamecat
    @playgamecat Рік тому +5

    油在資本家手裡,
    政治家又為資本家服務。

    • @Glaozed
      @Glaozed Рік тому

      以现在的农业技术,地球还能养活目前十倍的人类。
      产生啃老现象的根源是新世界秩序Novus ōrdō sēclōrum,美元的全球化。
      国家或民族被碎裂化,大家庭也被碎裂化,没有集体主义,反对社会主义。新世界秩序下,要强制地保持一定数量的失业比例,即人力资源储备,现在有个新名词叫人矿或Human resources。当失业成为习惯,只能宅居啃老了。
      而传统的封建大家庭制度或消失了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就不会有这类现象发生,因为人人有工作。能力有大小,只要工作,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就不会有啃老的社会沉沦现象了。因为在热情高涨人潮里,落后者也能被携行。

  • @user-dn5fs9oi8h
    @user-dn5fs9oi8h Рік тому +6

    看起來都是父母疼愛的兒子(跟東方社會的重男輕女),然後不愛乾淨,都有相同特質。

  • @carlosxu2433
    @carlosxu2433 Рік тому

    小乌的节目很有水准👍👍👍👍👍

  • @siqianwang842
    @siqianwang842 Рік тому +1

    视频内容质量好得惊人 真是宝藏

  • @user-xn7qe2sw2q
    @user-xn7qe2sw2q Рік тому +17

    工作是要慢慢開始去接觸,
    學校真的要運氣遇到對的老師去引導(我自己沒遇過老是遇到怪咖跟有病的老師),
    不過現在比較好的是有外送這工作,
    多了一項選擇。

    • @user-ve8pv7ty8d
      @user-ve8pv7ty8d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厲害負責任養自己佛菩薩💯♥️尊敬佩服♥️鞠躬

  • @crystalloggia5831
    @crystalloggia5831 Рік тому +5

    我對我的家庭設定一個規矩 . 既實在週末不上班在家也一定要做些勞力的工作才可以吃飯 !No work no food !

  • @Gao69
    @Gao69 Рік тому +1

    哈哈,小乌也代言啦,理解小乌姐说啥我都喜欢💕

  • @miraixia6395
    @miraixia6395 Рік тому +1

    谢谢小乌,我会尽快振作起来的

  • @forgivenguilty
    @forgivenguilty Рік тому +11

    那個阿思伯格甚麼症候群的
    是不是跟感冒一樣很常見啊?
    我覺得在台灣很常遇到這種老一輩的
    特徵:" 社交困難、自我中心、缺少同理心、無法接受他人不同的觀點"
    EX.節慶時聚會的親戚、我媽
    每當他們情緒勒索失敗、索取利益失敗時、別人不照他們上古世紀之價值觀的話做時
    就會~情緒失控,這種破口大罵、或之類的失控行為
    有幸
    有我媽這種人當反面教材 為借鏡、鑑往知來
    -------------
    小時候
    他很喜歡趁我在洗澡、睡著時,偷翻我書包、等隱私物
    認為考試至上,除了功課以外的東西都不行
    一發現有電動、漫畫、玩具等物品
    也是故意當著我的面,把他們破壞掉 (同時也破壞了我們這輩子的親情)
    或者
    我媽她本身就是個性扭曲,不管是別人的任何事物,她都一定要批評、酸一遍
    害我從小無知時,不小心被她帶壞這個 壞行為、以為做人的基礎就是要像我媽這麼靠北、機掰才對
    導致我人生前期,社交上很常吃屎

    • @chanlan29lf
      @chanlan29lf Рік тому +3

      我怎麼覺得真的好常見 你說的這些特徵 我父母跟我朋友的父母都有沾一半... 正常幸福的小孩 他們的父母是不是沒有這些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