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波蒙:《康蒂妲傳奇》Bert Appermont: Saga Candida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3 жов 2024
  • 艾波蒙(Bert Appermont)先於比利時魯汶音樂院主修指揮,後續也於英國攻讀電影配樂,其作品範疇除了管樂曲外,亦有不少劇場音樂及交響曲,整體作品調性多是本於神話故事與歷史小說而來。本團就曾演出《諾亞方舟》(Noah'sArk)、《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賽爾特的孩子》(Celtic'sChild)還有《水瓶座紀元》(Age of Aquarius)。
    《撒旦之種》(Zaad van Satan)是將梅勒姆(Jef Mellemnas)的劇本,以荷蘭語演唱歌詞、配上管樂團伴奏的現代音樂劇。艾波蒙於配樂外,選粹部分劇樂重編為本曲,也把未能選入劇樂的遺珠譜成另一首《邪惡》(Saga Maligna)。劇情描寫17世紀的歐洲小村「法蘭德斯」,一位孕婦伊莉莎白(Elisabeth)常運用草藥知識協助鄰里醫治疾患,但在她的丈夫不幸在尋找草藥的途中喪命後,開始有部分村民懷疑伊麗莎白懷的是「惡魔之種」,也就是撒旦之子。
    同時,小村村長為兒子湯瑪士(Thomas)與地主的女兒私自訂下婚約,但湯瑪士心裡愛的卻是伊莉莎白的女兒凱瑟琳娜(Kathalijne)。在有心人的見縫插針下,小村出現不少流言蜚語,從撒旦之子演變到鄉里盛傳凱瑟琳娜是個女巫,應該對她處以火刑。看見女兒受苦的伊麗莎白因傷心過度,導致流產。行刑前夜,伊麗莎白趁村民放鬆戒心的空檔,來到刑房並解開木樁,請求湯瑪士帶著凱瑟琳遠走高飛,自己則代替女兒受刑。此情此景雖被臨刑前夜前來探視的牧師看見,他卻沒機會解救伊麗莎白。行刑當日,慎怒的村民高舉火把,甚至沒人用正眼看過受刑者,就這樣活活地將伊麗莎白處以火刑。牧師虔誠禱告,盼望靈魂能受上帝感召直升天堂。
    艾波蒙安排了與原劇不同的順序,部分樂段甚至有了全新的名字,或可想作這首曲子已獨立於音樂劇自成一格。曲名Saga Candida原意即為「不應受罰的人」,加上副標題「狩巫七景」(7 Impressions of a Witch Hunt),也明確全曲是由七個不同樂段組成。獵巫運動一路持續到19世紀初的北美州都仍有留有此陋習,對於陌生事物的恐懼感轉換為排除異己之舉,聽似荒謬,但難道我們所身處的當代不也如此嗎?

КОМЕНТАР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