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1|疫情下微薄世代 青年困境 我好想翻身|華視新聞雜誌 EP2301 2022.02.11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9 чер 2024
  • 00:00 北漂族超有感 低薪.高房租微薄世代
    06:29 疫情衝擊 青貧危機 夢想遙不可及!?
    11:05 辛酸與無奈..年輕人為開銷精打細算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受疫情衝擊,2021年有六萬多個企業職缺蒸發了,大學畢業生和碩士畢業生的起薪,則是五年來首次雙雙降低,但物價卻又不斷飆漲,甚至創下13年來最大漲幅。在如此艱困的局勢下,年輕人的熱情,會不會被現實生活消磨殆盡?我們實地觀察,在這波年輕世代當中,又以「北漂族」最為辛苦!讓人喘不過氣的房租、生活費,如何才能和微薄的薪水取得平衡?生活壓力下,他們如何堅持為夢想奮戰?
    #疫情 #華視新聞雜誌 #物價
    #青年 #低薪 #房租 #企業 #職缺
    #氣魄來泰拳工作室 #界址創作 #劇所共享工作室
    #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台灣勞工陣線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華視新聞 #CH52
    ●請鎖定@華視新聞雜誌
    52新聞資訊台:每週六晚間20:00首播
    UA-cam晚間20:00同步直播 UA-cam晚間21:00影音上架
    ↓↓↓更多精彩影音@華視新聞雜誌
    UA-cam播放清單 goo.gl/qEMao8
    ↓↓↓加入@華視新聞雜誌FB粉絲團
    / newsmag.cts
    █ 訂閱華視新聞 CH52 █
    【UA-cam】 pse.is/CTS_YT
    【Facebook】 pse.is/CTS_FB
    【Instagram】 pse.is/CTS_INS
    【LINE@】 pse.is/CTS_Line
    【行動APP】 cts.pse.is/CTS_APP
    【華視新聞網】 pse.is/CTS_NEWS
    【全球資訊網】 pse.is/CTS_official

КОМЕНТАРІ • 921

  • @user-hg1rf4wg5f
    @user-hg1rf4wg5f 2 роки тому +144

    節省開銷是讓整個市場經濟萎縮的開始,台灣最大最大的問題是幾十年來政府放任炒房亂象;縱使物價上漲每個月開銷多個2千元。也遠遠比不上炒房一轉手就可能墊高個幾百萬。

    • @user-ow8mq3wr3i
      @user-ow8mq3wr3i Рік тому +14

      台灣空轉太久 當你去投資其他產業都沒有比投資房產還賺的時候就變成這樣 而現在台灣想要產業轉型也來不及了 代工賺快錢賺太久 搞到最後只剩一個人口過剩的小島

    • @user-yy8cz8qd7b
      @user-yy8cz8qd7b Рік тому +3

      房屋稅疊上去就好,但沒人敢做

  • @BrantChen
    @BrantChen 2 роки тому +147

    希望我們是最後一代,沒有以後了。

    • @davidyu761
      @davidyu761 2 роки тому

      這個政府會用更多移工取代你和你的後代,別懷疑統治階級想永遠發大財的智慧。

    • @user-ji3sb9bz1i
      @user-ji3sb9bz1i Рік тому +15

      對。我也是這樣希望

    • @lucyyu9412
      @lucyyu9412 Рік тому +12

      真的希望老天快點收掉

    • @jim9339
      @jim9339 Рік тому +27

      嗯,基因不好又窮,真的不要生比較好

    • @kenkoo8644
      @kenkoo8644 Рік тому +16

      不行
      你會被經濟起飛年代的中老年嘴

  • @user-ux5sx8sf6p
    @user-ux5sx8sf6p 2 роки тому +105

    謝謝你願意發這個專題拯救80後的年輕人

    • @jakey6300
      @jakey6300 Рік тому +14

      80後還好,90後最慘一出社會遇到疫情、通膨。通膨也是這2.3年最兇

    • @user-fx4vw6gy2x
      @user-fx4vw6gy2x Рік тому

      華視亂報的,假新聞。我要和蔡英文總統報告!

    • @addison0828
      @addison0828 Рік тому

      同感
      也為同樣8.90年後的426不懂64天安門感到悲哀

    • @user-cx1wo2rz5u
      @user-cx1wo2rz5u Рік тому +2

      雖然我不是80後,但比較起來民國70後出生的畢業後面臨的才是最慘的世代,然後活到現在三四十如果當初沒買房真的會哭死

    • @Matrixlin
      @Matrixlin Рік тому

      直接躺平,台灣未來20年絕對會亡國

  • @user-mm8lf5tv3z
    @user-mm8lf5tv3z Рік тому +34

    現代的人,生活真的很辛苦,為了現在和未來希望,加油吧!

  • @Jocelyn-cs3xx
    @Jocelyn-cs3xx 2 роки тому +50

    主要是產業問題,很悲哀但這就是事實。純文組或藝術相關的在台灣既辛苦薪資又低,而科技業卻缺人缺到去私立後段科大徵才,不同產業的薪資真的很兩極。當初大學的朋友,理工科系的都跑去竹科了,有些只是很普通的職位起薪也有百萬以上,薪資漲幅又大,幾乎都已經要結婚或買房了。反觀文組的同學,如果不是進科技業當行政採購之類的,薪水大多三四萬上下而已,而且年終頂多一兩個月,大都還在租屋無法定下來。
    而這些文組同學有很大一部分是北漂族,家境普通需要他們給孝親費,再加上租金,他們真的很無奈。當初選科系時他們的父母無法提供意見,導致他們很難避開這種夾心餅乾處境。我真心認為藝術音樂純文組是給富裕家庭的孩子唸的,沒錢的家庭還是乖乖填個理工醫科吧,很無奈但這就是現實...

    • @user-fx4vw6gy2x
      @user-fx4vw6gy2x Рік тому +2

      還好我在聯發科上班!超爽!

    • @user-yl9gb6gj5z
      @user-yl9gb6gj5z Рік тому +1

      你說的最中肯,實在!

    • @lucyyu9412
      @lucyyu9412 Рік тому

      殘忍卻是事實

    • @kenkoo8644
      @kenkoo8644 Рік тому +3

      能讀國立理工醫科的
      家境大多不可能差到哪

    • @Jocelyn-cs3xx
      @Jocelyn-cs3xx Рік тому +6

      @@kenkoo8644 很奇特的現象,國立理工非頂大門檻一點都不高,但家境中下的學生卻有一大部分選了文組之類的。主要是中下家庭眼界問題,父母對產業趨勢沒概念,有的甚至讀書無用論,沒辦法指引子女選擇校系。

  • @user-bd9gu4zn4t
    @user-bd9gu4zn4t Рік тому +9

    感謝你們還照顧浪貓,真的很想說聲謝謝

  • @Haru-gr4pg
    @Haru-gr4pg 2 роки тому +31

    自己在北部長大都曾經考慮過脫北了,但礙於自己的人脈資源都在北部,覺得去到別的城市又得重新培養,遲遲下不了決定
    對於沒有背景得自己,在真正翻身之前,只能選擇不結不生。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5

      祝福未來的你不管在何處,都能走在通往美好的路上🥰〈#停不下來編〉

  •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2 роки тому +15

    這個社會努力還是有用,如果你真的很會讀書,當上醫生或高階工程師,基本薪水還是很高。但問題是,一個要高標準的努力才能活得好的社會本身就不合理。畢竟這種拼命努力的人只佔社會3%,97%的人的受限於種種條件,很難做到拼命努力。一個健康的社會至少要讓80%以上的人即使不拼命努力也能過得不錯。

    • @user-pi2vy7rs3h
      @user-pi2vy7rs3h 2 роки тому

      但這不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魅力所在嗎?

    •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2 роки тому +5

      @@user-pi2vy7rs3h 純粹資本主義只會導致社會崩潰,這年頭全世界都沒純的資本主義了。混合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才是現代社會主流,所謂左右派之爭,不過爭的是哪邊重一點而已。

    • @p2646kimo
      @p2646kimo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pi2vy7rs3h 有能者得之,的確是魅力所在,但是發展到最後變成有錢者得之

  • @CHChung-ly2pp
    @CHChung-ly2pp 2 роки тому +34

    這薪資比外勞更低,這時代令人感嘆

  • @zebra79979
    @zebra79979 2 роки тому +46

    現實是殘酷的,追求夢想所付出的代價本就很大,一般人迫於現實還不是做著不是自己興趣的工作。
    自己的選擇就自己接受吧,還有外地北上台北沒有6萬還是考慮一下回自己家鄉就業,台北嘗試過沒出頭可以考慮這選項

  • @user-hn8uj6jp4k
    @user-hn8uj6jp4k 2 роки тому +13

    我是在北京大北漂的台灣人,比起台北,北京的環境對年輕人又更加苛刻了,一萬四台幣的水平只能在北京租個合租小房間,而且這裡租房都是一次交一個月押金+一個月中介費+3個月房租,對於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一大筆錢,而且到處是黑仲介,現在加上疫情封控嚴格,好多人回不了家或是被裁員,不管怎麼樣,雖然在台北生活困難,但只要家人都在台灣,不論怎麼樣都有一個後盾在

    • @user-rq2dy1ym6u
      @user-rq2dy1ym6u 2 роки тому

      那妳有考慮回鄉??

    • @user-hn8uj6jp4k
      @user-hn8uj6jp4k 2 роки тому +4

      @@user-rq2dy1ym6u 目前不考慮了,待了幾年工資高了生活就越來越穩定,反而現在回台灣很難找到待遇差不多的工作😂

    • @willsonsiao357
      @willsonsiao357 2 роки тому

      中國首貸年輕人很優待,台灣可沒有。

    • @user-br7dh3yz3u
      @user-br7dh3yz3u Рік тому

      廣州舒服一些拉

    • @user-hn8uj6jp4k
      @user-hn8uj6jp4k Рік тому +2

      @@willsonsiao357 沒錯 還有公積金強制儲蓄😂

  • @user-kl2rx8sg9r
    @user-kl2rx8sg9r 2 роки тому +29

    別生小孩、往鄉下地方去住
    這樣起碼買的起房、夫妻還可以過不錯的生活。
    不然要買房、買車、養小孩
    以後還會遇到勞工退休金被砍等問題
    更別說父母生病或者住院需要的費用
    跟自己老年養老的費用。
    不如住鄉下、吃素、唸佛降低欲望。
    (可自行查詢唸各種佛號的好處)
    身體健康、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邊人人平等、快樂。
    不用再受輪迴之苦

    • @tako-uo4rr
      @tako-uo4rr 2 роки тому +3

      都市市場飽和
      鄉下地方淪為炒作
      更慘的是以薪資壓的更低
      普遍被壓榨的地方

    • @user-kl2rx8sg9r
      @user-kl2rx8sg9r 2 роки тому

      @@tako-uo4rr 鄉下地方被炒作是沒錯、但是你願意爬樓梯、還是可以買到便宜的15以年以上二手公寓。價格高一點的就有電梯的華廈。夫妻兩個的薪水可以很簡單負擔、我疫情前公寓才花170萬買、現在漲到230萬。貸款30年房貸才每個月4500元。多的錢你拿去投資ETF、美股代碼、VT、VOO、去查指數化投資。耐心等待以後資產翻倍可以換更好的房子、退休生活也有保障。至於被壓榨的問題、你可以考公務人員。最後勸你唸南無阿彌陀、可消業障、讓中老年後、無病無痛無災、這樣連醫療費用都省了。上網可查淨土宗-唸佛法門。死亡(往生)之前可以預知時至、極樂世界只有善、沒有惡。想要什麼東西、就可以變出什麼東西、人人平等、而且早晚成佛。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2 роки тому +1

      @@User-Pro-OWO
      欸,我覺得問題不是物價,而是為什麼兩個人薪水不到七萬?科技業公司大一點,碩士新人給的價碼就六七萬了。

    • @aniwee17
      @aniwee17 2 роки тому +3

      與其去住鄉下,還不如找機會移民到其他國家。台灣人多地少,老人又多,年輕人壓力很大。

    • @user-kl2rx8sg9r
      @user-kl2rx8sg9r 2 роки тому +1

      @@aniwee17 你說的有道理。

  • @user-qe8kx1bs8e
    @user-qe8kx1bs8e 2 роки тому +180

    長期高房價就是導致低薪的最大兇手

    • @Antony8899
      @Antony8899 2 роки тому +42

      財政部不願意開徵囤房稅 算是嚴重失職

    • @user-wk1rv7rs3f
      @user-wk1rv7rs3f 2 роки тому

      @@Antony8899 有哪個白癡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 @user-qg3jp4fc4w
      @user-qg3jp4fc4w 2 роки тому +23

      @@Antony8899 開了會打到自己人一堆議員甚至連總統都會被打到你當他傻了嗎?

    • @SuSu-jx9gb
      @SuSu-jx9gb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qg3jp4fc4w 看来台湾当局也是一个被房地产绑架的政府。

    • @SuSu-jx9gb
      @SuSu-jx9gb 2 роки тому +12

      哥们,你想的太简单了,台湾当局为了解决用工难得问题,大量引入了东南亚劳工才是问题得根源吧。

  • @user-sb6vy6te2i
    @user-sb6vy6te2i 2 роки тому +29

    在台北月薪沒5萬,基本都上去當分母得,除非在台北有房子,沒必要北漂去養房東還看房東臉色😱😱😱

    • @tako-uo4rr
      @tako-uo4rr 2 роки тому +3

      台北幾乎都是高社經地位的選擇
      沒有好背景,賺錢都很難

    • @wattswade9266
      @wattswade9266 2 роки тому

      五萬也要很省得花

  • @happyted2023
    @happyted2023 2 роки тому +32

    看了好感慨 年輕人被台北的現實環境打敗 低薪高房屋價格 怎麼能讓他們安身立命呢? 我當過幾年房東 在板橋的套房不高級但租金也不高(五六千元),但年輕人一樣待不下去,住不到一年就回家的多的是。不如歸去 成了年輕人揮之不去的台北惡夢一場

    • @infinitytechcorp
      @infinitytechcorp 2 роки тому

      神經才去台北發展 中科竹科 南科 基本賺的都比台北多

    • @tako-uo4rr
      @tako-uo4rr 2 роки тому +4

      只有少數人能有高社經地位
      大部份都是普通人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3

      至少他們也曾經試圖努力過,這都是成長的一部份啊🙂〈#停不下來編〉

    • @elizaeliza9121
      @elizaeliza9121 2 роки тому +6

      @@CtsTw 面試老闆不聽說你 這是成長一部份呀,只覺得你是不是不好的人才換工作

  • @user-ut8tl7dd8w
    @user-ut8tl7dd8w 2 роки тому +2

    大家加油!

  • @Ddt735
    @Ddt735 Рік тому +7

    工作做了13年了..面對職場內捲..一直也很認份在奮鬥..但好像活在平行宇宙..心好累呀...

  • @vaness5001
    @vaness5001 2 роки тому +14

    常言:選擇比努力重要,加油!!

    • @user-fx4vw6gy2x
      @user-fx4vw6gy2x Рік тому

      投胎比投資重要,還有華視亂報的,假新聞。我要和蔡總統報告!

    • @user-pt8mj8nk4j
      @user-pt8mj8nk4j Рік тому +2

      選擇有錢好老公比自己努力打拼重要😂

  • @alphonse5906
    @alphonse5906 2 роки тому +27

    爸媽都希望小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 殊不知自己才是起跑點

    • @amwarriorschang3455
      @amwarriorschang3455 2 роки тому +2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盲點,即使贏在起跑點,但終點輸了還是輸了,我們應該要想的是如何不輸在終點,結果很重要❗️

    • @MrRight0930
      @MrRight0930 Рік тому

      好扎心 lol

  • @stevenss913
    @stevenss913 Рік тому +6

    還真的蠻慶幸最後離開台北回到嘉義發展,雖然離開花花世界不捨,但是現在生活過的比較自在。

  • @ilovekbmore
    @ilovekbmore 2 роки тому +122

    在科技業做十年了
    普遍還是覺得
    電子科技業薪水平均還是比較好
    也認識不少工程師朋友
    大部分都承認現在環境真的不好
    開啟現在公司應徵條件
    也感嘆現在
    新人需要會的技能真的很多
    不論學歷還是技能
    公司給的薪水
    不見得比資深員工還高
    假如這些資深員工離職想回來
    不論是年紀還是技能上
    基本上都非常難了。

    • @SuSu-jx9gb
      @SuSu-jx9gb 2 роки тому +3

      哥们,是时候去大陆了。

    • @arrowb3408
      @arrowb3408 2 роки тому +1

      I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t from an eye of a middle age with a job.
      Everyone is trying to SURVIVE or sustain their lives on the earth, no matter how high or low each earns in Taiwan or abroad. Like a Taiwanese old saying " A cow still is a cow, no matter you bring it to Beijin" 🤣🤣🤣🤣
      Very agree with you esp the last two sentences.
      Me, gave up my super professional life and became the one like your last two sentence and wondering around the world-- Ren Jian.
      Just like what you comment I NEED TO FIT EVERY SHAPE of wage job. It's very hard. But I do APPRICIATE my mum invested more on me than the other two brothers.
      That's what now I REAL need to rely on the side of my major education after changing my professional track. Also, I no more accept Taiwan Government as my mother, even me still keep my Taiwan passport because it was too blood sucking and I even couldn't withdraw my past superannuation for emergency use.
      WTF
      Keep your job till we die and good luck
      I will fight back to Taipei SOON.🙂
      I do agree the other's comment-- going to Mainland China is better. This needs a lot of courage and challenges.

    • @SuSu-jx9gb
      @SuSu-jx9gb 2 роки тому

      @AD-IOS 对啊,呆你那里,有地方死,没地方埋

    • @MsAbccab
      @MsAbccab 2 роки тому +21

      @@SuSu-jx9gb 中國很慘的,外資大逃離,天天核酸,不定時封城,誰要去

    • @chanjill123
      @chanjill123 2 роки тому

      @@SuSu-jx9gb 6億人不足1000
      9.6億人不足2000
      11.7億人不足3000
      6400萬人要交個稅,徵收起點是5000元
      佔5%人口
      850萬人一萬以上
      70萬人二萬以上
      90%人沒喝過星巴克
      1000萬人從事足療
      5億人沒用過抽水馬桶
      本科或以上人口為4%
      10億人沒坐過飛機
      13億人沒有出過國
      至2019年1073萬人移民走了,以美歐為主,人均帶走百萬,上十億的不計其數
      996工廠出口8億件衣服賺的錢夠向美國買一架飛機
      招商銀行報告:
      0.06% 私人銀行客戶佔31%存款,人均2775萬
      1.9%金葵花客戶佔51%存款,人均152萬
      剩下98%普通客戶佔18%存款,人均1.03萬
      根據調查報告,全國有600萬人有50萬或以上存款,佔總人口0.4%
      另有5.6億人零存款,90後人均負債12萬
      兩億人靈活就業
      養老金在2035年用盡
      公務員退休平均拿7千到2萬
      普通人拿一兩千
      農民300到500

  • @hongzangli8773
    @hongzangli8773 2 роки тому +15

    我做科技業,聽到一面倒都是剛畢業起薪都比做2~5幾年的起薪還要高,剛畢業4萬5萬都有,台積還八萬,聽到的公司職缺薪水不夠高很不好找新人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2 роки тому

      欸,科技業做甚麼啦?你拿作業員跟新進工程師比喔?
      還有畢業就四五萬學經歷,公司認為值得培養呀~四五萬我還覺得低。

    • @chih-hanli1885
      @chih-hanli1885 Рік тому

      @@user-xd4mc1zx6n 4-5萬還要求責任制….一點都不高

  • @user-qt4xx1md2x
    @user-qt4xx1md2x 2 роки тому +16

    我們家當初在新北住30多年,如今也南遷台南了!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4

      羨慕你去到了葉石濤心中美好的台南呢~😘
      葉石濤:「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停不下來編〉

    • @user-qt4xx1md2x
      @user-qt4xx1md2x 2 роки тому +2

      @@CtsTw 雙北買不起,剛好有契機...

  • @nancychan2083
    @nancychan2083 2 роки тому +36

    很慘的是....學藝術的人其實太多了🥲
    藝術人路過...

    • @davidyu761
      @davidyu761 2 роки тому

      學藝術的人在台灣應該不算多,但是台灣市場太小,堪稱奈米級才造成供需嚴重失衡。。。很好奇你們藝術科系學生在學校時,老師都不會規勸你們早點審視自己的專長和市場的連接度,如果市場接受度太小,然後家底不夠厚的人,應該趕快轉科系嘛??

    • @nancychan2083
      @nancychan2083 2 роки тому +5

      @@davidyu761 很多喔...
      是這樣的前幾年大專大學瘋狂開出藝術設計相關科系,為的是招生,至於實用不實用則是沒在管。這不用想也能知道會導致什麼問題,更糟的是裡面學的東西根本沒用...
      再來因為其實在社會上最基礎的藝術類人才就是美編,社會上永遠會有失業族群,當時政府以及各類補習班打出的名號就是30天內學會美編相關技能即可就業。
      這後果很嚴重美編市場充斥很多可怕人才,加上台灣大多小型或是微型企業居多老闆其實不會太懂美術相關東西,又遇上這些奇怪狀態出來的人結果可想而知。
      至於學校有沒有跟學生說,我這樣說吧,科技大學或大學並沒有他們忙招生,反而是高職有落實跟社會接軌,我的高職老師當年就是紐約奧美廣告總監回台兼課。他真的教了很多東西而且是很強的東西,但,台灣大多企業真的不需要太高階的技術,我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台灣客戶退稿歐美企業全數買去這樣的現象。
      總之充斥很多問題啦,但就台灣狀態來說真的是不需要太多藝術人才。

    • @s937610
      @s937610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nancychan2083
      因為開理工科系學校要買很多設備,一台好的CNC機台要上千萬,你自己看能買多少鋼琴及畫作

  • @user-jh6ed7tz5x
    @user-jh6ed7tz5x 2 роки тому +11

    對親戚的小孩都說首選台清交成,別讀冷門科系首選醫牙電資,科技業目前漲幅好像很大,夢想先有錢再考慮,沒有能力養一個家的時候先別考慮成家。

    • @enrouchen9522
      @enrouchen9522 2 роки тому

      突然覺得很無奈,在台灣真的能這樣生存了嗎?

    • @user-jh6ed7tz5x
      @user-jh6ed7tz5x 2 роки тому

      @@enrouchen9522 是這樣能保證以後生活優渥,領25K也能生存,看怎活而已。

    • @lucyyu9412
      @lucyyu9412 Рік тому

      真的是這樣

  • @tako-uo4rr
    @tako-uo4rr 2 роки тому +42

    瑪莎拉蒂哥的爸爸,為了要給小孩房車
    壓榨員工薪水,給兒子買房買車子
    這是彰化的中小企業富二代的情況
    大都涼涼的坐在電腦桌上
    買高價滷味,跟著爸媽做臉
    爸媽也買房給小孩子
    就是給員工的薪水很苛刻

    • @user-uu8zc3hk7f
      @user-uu8zc3hk7f 2 роки тому +3

      廖xx 阿娘喂

    • @Back909
      @Back909 2 роки тому

      阿娘喂也是剝削有名的老闆,但台灣人奴性太重 還很挺他

  • @athenal7620
    @athenal7620 2 роки тому +3

    有很多人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真像和来源。最近看到一个大仁视频让人大开眼界:人是第一位的,有着很高远的来源,一切都是为人而生而用的,人有巨大的潜力等待被开发。如果人们能够做到把人放在第一位,会走向人至上的美好时代,人人都具备高贵的人性,享有人性的温暖和尊严,甚至开发出更大的人的本能。

  • @user-zg5om1iv3y
    @user-zg5om1iv3y 2 роки тому +41

    這就是資本家做法,先拉高物價,逼迫奴工領最低薪資,

    • @user-cp2zv3gj7d
      @user-cp2zv3gj7d 2 роки тому

      偏偏奴工生最多

    • @tako-uo4rr
      @tako-uo4rr 2 роки тому

      滿街的移工在台北火車站,沒有看到嗎?

    • @user-tm7fb4tr6e
      @user-tm7fb4tr6e 2 роки тому +2

      你工資漲5趴,我賣漲10趴

    • @cathyl4267
      @cathyl4267 Рік тому +1

      然後再來嘲諷年輕人不努力

    • @user-tm7fb4tr6e
      @user-tm7fb4tr6e Рік тому

      就是讓你覺得沒有賣命不行

  • @donbow6853
    @donbow6853 2 роки тому +23

    只能說 薪水不夠真的別住北部 還養貓咧..自己都養不起了...

    • @user-br4ts1hj7j
      @user-br4ts1hj7j 2 роки тому

      同感! 還能養貓表示沒那麼苦,「月光」可能比較貼切。
      而且一直用台北市房價當基準現在應該是失準了,網路發達的世代不一定只能在台北才是

  • @joefan2134
    @joefan2134 2 роки тому +26

    以前20 歲 去台北幾次(只是去玩) 就痛恨這地方 空氣差 車多 停車不好找 所有東西都貴 那時候年輕 在想 瘋了才住這裡(先在知道機會多了點), 現在 看來看去 工作 還是新竹 桃園 台中好(南部高雄台南 漸漸也不錯) 房價便宜多了 物價也比較便宜 生活壓力比台北小多了 結論 瘋了才去台北 (學 藝術類的 那就 自立自強吧 )

    • @shiou0922
      @shiou0922 Рік тому +1

      我是選擇畢業回雲林的家,住家裡吃家裡,但是幫父母支付一些費用,我待的是食品工廠,不是發獎金,而是發公司產品,我把這些生活必需的食品全給家裡,所以我省到錢,父母也拿到一些費用,這樣才能雙贏。
      我後來因緣際會買到房子,可能是個性喜歡開闊的居住環境,我住雲林這住得非常舒服,完全沒離開,到現在通膨嚴重,我在雲林這種蔬菜食品的集散地仍能吃得非常便宜
      我朋友兒子是做視覺設計,也會幫人設計卡片、廣告,這類工作他現在在家接案,我自己的姪女是做網拍,也是回雲林創業,只要網路能通,雲林的倉庫更便宜

  • @amwarriorschang3455
    @amwarriorschang3455 2 роки тому +51

    同學都是學一樣的專業,同事做一樣的事,卻想著要比別人擁有更多資源跟機會,這真的很難
    其實最重要的是有沒有比別人擁有更多的能力,專業是一個點生活是一個面,拿掉專業還剩下什麼?
    在老闆眼中,不論你專業多強,能幫我解決問題才是重點,而員工在老闆眼中只是一個數字,一個月3萬、4萬、5萬就能買斷你,如果想翻身反而要思考的是我如何創造自己的價值,如果只是一個上班族是很難翻身的。

    • @user-qm9mn1cd9b
      @user-qm9mn1cd9b 2 роки тому

      說明正確。學習,再學習。把十八般武藝,全部學到腦子裡。就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 @davidyu761
      @davidyu761 2 роки тому +5

      @@user-qm9mn1cd9b 有再多功夫也要有舞台,台灣產業發展出了大問題才是重點。大環境的問題跟體制有關,不是少數人的成功能解決的。世界上很多赤貧的國家中,一樣富人可以戴金鍊開賓士,但並不會因此改善多數人貧窮的問題。

    • @aniwee17
      @aniwee17 2 роки тому +10

      我覺得年輕人必須要移民到其他可以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台灣人多地少,老人又多,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容易被剝削。

    • @amwarriorschang3455
      @amwarriorschang3455 Рік тому +2

      @@davidyu761 所以選擇一個好的環境與平台很重要

  • @user-vu4iv3xl4z
    @user-vu4iv3xl4z 2 роки тому +176

    佩服自己吃泡麵還要養寵物的情操

    • @user-eu2mu7he5w
      @user-eu2mu7he5w 2 роки тому +48

      有錢養寵物,然後說自己沒錢,很可悲

    • @user-hz6to1ex5h
      @user-hz6to1ex5h 2 роки тому +48

      @@user-eu2mu7he5w 那是两只流浪猫,女孩很有爱心。

    • @tsaizheng1017
      @tsaizheng1017 2 роки тому +43

      要先能養活自己吧,流浪貓撿不完,

    • @Billy55818
      @Billy55818 2 роки тому +18

      生活總要有人陪伴吧

    • @yufulin4562
      @yufulin4562 2 роки тому +42

      很正常, 其實生活越困難的人,對流浪動物越有愛心。 或許不是她們太傻, 是我們一般人太冷酷無情 orz 我真的認識了幾個沒啥錢但是對流浪貓超好的人, 只能佩服了~

  • @enriqueig7315
    @enriqueig7315 2 роки тому +14

    畢業後給自己3年時間在外實現夢想,卻存不了任何錢,搬回老家住找了個薪水低一點的工作,4年存到第一桶金,目前已財務自由。雖然無法住在大城市,但心裡卻踏實很多,雖然夢想無法實現,但財務自由的生活讓我更有時間做想做的事,若是外出打拼有錢途,誰願意關在這小小鄉鎮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果然日子過得踏實,心裡也會跟著更踏實啊🥰〈#停不下來編〉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2 роки тому

      三年就能實現的夢想?什麼呀?開間餐廳?還是當歌手?

    • @user-xu6bv1yi3d
      @user-xu6bv1yi3d 2 роки тому

      好奇問一下 樓主說的財務自由
      目前 已經買到有35坪以上的房哦?
      😅😅😅

  • @qp8jy5jr1p
    @qp8jy5jr1p 2 роки тому +32

    高房價導致各行各業都很難賺到錢 低薪自然就成為常態

    • @user-tm7fb4tr6e
      @user-tm7fb4tr6e 2 роки тому +9

      加上我們台灣本身沒創新,都只是拿別人商品的來改,只能跟別國比低價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呀~生活亦是〈#停不下來編〉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2 роки тому

      什麼都能扯高房價,講得好像你也要買房一樣。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tm7fb4tr6e
      台灣本身沒有創新?你要不要看一下台灣IC設計在全球是甚麼地位?
      不是台灣沒有創新,而是你進不去創新的產業。

    • @user-tm7fb4tr6e
      @user-tm7fb4tr6e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xd4mc1zx6n 我的意思是說只會改良

  • @alexlin6287
    @alexlin6287 2 роки тому +4

    現在的我可以開間公司照顧這些年輕人,當市場部門接點行銷項目,每個月每人3萬6~4萬起跳,績效定年終至少2個月,這樣一年也才200多萬。唉,想當年自己也是北漂南港,起薪他嗎的3萬2,7000房租加上電腦課程學費信貸,待了一年直接回家,真的是很陰暗的日子,絕得他嗎的我這一生就這樣嗎?

  • @2007wedding0923
    @2007wedding0923 Рік тому +1

    專家說的好~想改變就是要盡可能增加收入~或者減少開銷. 用嘴巴說都好簡單~說的真的太好了

  • @user-in4xt5op3k
    @user-in4xt5op3k 2 роки тому +23

    睡家裡真的很省 房租根本吃掉存錢的部分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老實說~小編也這樣覺得XDD〈#停不下來編〉

    • @uiouio342
      @uiouio342 Рік тому +1

      睡家裡不是也是要交錢嗎❓❓❓❓❓

    • @user-in4xt5op3k
      @user-in4xt5op3k Рік тому

      uio uio 我爸媽是天使

  • @ohmickey7580
    @ohmickey7580 2 роки тому +25

    認清現實就可以賺到更多錢了喔~~

    • @hest_1578
      @hest_1578 Рік тому

      結果一堆人寧願領低薪也不想學一技之長

    • @user-qp6kq2te4u
      @user-qp6kq2te4u Рік тому

      選擇真的遠比努力重要😮‍💨

  • @user-eu2mu7he5w
    @user-eu2mu7he5w 2 роки тому +16

    沒有疫情也是一樣,並不是因為疫情,經濟發展速度那麼快,老闆不願出高薪水,一直再創新變革,不要講年輕人,一些中年能賺的錢都還跟年輕人差不多呢,預計再過10年更嚴重

    • @user-iw6lv3rr5l
      @user-iw6lv3rr5l 2 роки тому +3

      現在缺工浪潮,一堆產業都開出比以往更高的薪水徵才,他們不願意選擇罷了,要自由、要夢想,還要能賺大錢,社會沒那麼簡單。

    • @user-eu2mu7he5w
      @user-eu2mu7he5w 2 роки тому +1

      @@user-iw6lv3rr5l 如果有能力當老闆是最好,怕就怕沒什麼能力跟機遇,說一個月可以賺5到10萬,然後再公司吹捧,我是不相信賺那麼多還要兼職做工,薪水低也是常態,沒有照勞基法的也一堆,兩方各有問題

  • @CHChung-ly2pp
    @CHChung-ly2pp 2 роки тому +16

    走出台灣會發現,台灣的薪資低得不可思議,台勞將會是未來新鮮人的選項。

  • @michewshyu
    @michewshyu 2 роки тому +4

    這與20年前ㄧ樣,青年工作不穩定,租金貴,生活困難,但敖过去,20年下來比較家鄉同學,還是好不少,至少環境覌及錢都比較富裕

  • @user-eq5vr3hl1f
    @user-eq5vr3hl1f 2 роки тому +31

    別生應該比較好,可以省很多

  • @rolf778
    @rolf778 Рік тому

    我喜歡莊小姐她的繪畫跟舞台表演熱情,但我非常能體會她的生活現實無奈。 這專題報導不錯。

  • @user-cz7se4rt4m
    @user-cz7se4rt4m 2 роки тому +14

    沒錢養動物是最克難的,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照顧其他

  • @comeonecapybara
    @comeonecapybara Рік тому +3

    「如果嘗試夠了,就回家吧!」
    各位年輕人好,我自己是不上不下的33歲中年人,對於跑台北的勇氣給予肯定
    目前,我人在東部,我只跑熊貓耍廢
    對,你沒聽錯,就是躺平,沒有志氣那種,你也可以講我是鹹魚、宅男
    但我就是那麼平凡的人,曾經嘗試過了,也確實找到我不需要大富大貴的結論
    有夢想嗎?也有,相較於台北,我相信自己在東部家鄉會更容易實現嘗試
    我的薪資目前約莫2.5萬~3.0萬,住家裡,吃自己搞定(這時代,大部分有智慧爸媽都可理解)
    隨意扣還是有1.5~1.9左右可掌握。
    如果我很過分的說,我拿2.5萬來支付給影片中北上的人,我自己還可以有剩...
    真的,北漂族,就真的是這麼廉價。
    我簡易說一下自己的履歷
    2014年我踏上了澳洲打工度假之旅,我沒有顧及其他人的說法勇氣出發
    在那裡我體會到的是,對於澳洲人來講,在他們角度
    我們會以「買房」做為人生目標,是奇怪的
    以澳洲來說,只要有在正常、努力賺錢,買房、娶妻生子、買車都是正常最後會有的
    所以,他們需要的只是思考「人生要做什麼?」
    很多人提到說提升價值買房,那我想請問的是,我曾經在澳洲只需要做簡易的農業
    我手動算過,正常大概10年左右娶妻生子買房是很確定不成問題的
    日常生活上,我也只需要專注「如何過好生活、怎麼過生活、選擇想要的生活」即可
    為什麼,台灣連最簡易的勞動都無法達到?
    我也必須很殘酷的講,假設有100位去台北打拼的,能夠成功留下來有幾位呢?
    這個時代裡,我們已經知道4萬連養小孩都是問題了,更不要提買房了
    在這個影片中,三萬、四萬的比比皆是,已經迷失了原本的初衷目標
    我看到的是變成淪落成台北人廉價的勞動力,提供便宜取悅那些有錢人的工具罷了
    因為,是這個大環境造就了
    我相信你在大街上丟個石頭,砸到跟你一樣地年輕人
    詢問那個人處境,我相信會跟你相差不遠的...
    這時代,躺平,不是個錯
    但在躺平前,你可以努力的去嘗試各種經驗,你不成功,是很正常的。
    回家吧,在家裡躺平不是個錯,去過、嘗試過、體驗過
    就回家吧。

  • @user-zi6tg6tn5g
    @user-zi6tg6tn5g Рік тому

    每個人都想翻身。加油!

  • @haojaychang9440
    @haojaychang9440 Рік тому

    So nice

  • @rdzorchhw3791
    @rdzorchhw3791 2 роки тому +3

    薪水不漲物價漲,原本一個月能存1.5萬,現在變成月光族,還在想該如何改變生活模式。

  • @pinglo061
    @pinglo061 2 роки тому +10

    房價絕對是壓垮主因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2 роки тому

      不是吧~也不是人人要買房。主要問題是薪資結構,問題在產業上。而且現在年輕人講好聽是愛自由理想,講難聽是沒有長期規劃、責任心。
      看看現在多少人跑熊貓,他們有想過四五十歲還要這樣每天跑?等到三十幾歲要進入產業早就來不及了。

    • @fool1124
      @fool1124 2 роки тому

      不是

  • @ShihPingChen-bq2mj
    @ShihPingChen-bq2mj Рік тому +1

    在台灣真的是自己願不願意改變什麼, 台灣理工薪水高大家都知道, 很多人選擇薪資低但有興趣的工作, 我之前在職訓局上程式設計課程, 上完了結果整班沒有超過5個人做程式設計師. 結果貧窮循環.

  • @rax810716
    @rax810716 2 роки тому +26

    認清事實,離開台北。
    沒人逼你執著,台灣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建設。

  • @sisstu6446
    @sisstu6446 2 роки тому +7

    有那位楊姓研究員在中研院上班代表台灣真的沒救了,中美貿易戰不是現在開始打欸,早在2018就開始了,那請問從2018到現今2022年輕人的薪水有漲很多嗎? 不僅沒有,反而實質薪資還下降因為被通膨給吃掉了... 而且貿易戰能受惠的人也是少數,說白了在科技業電子廠上班的就那麼一點點人而已,真正受益的人是極少數,多數低薪困境的年輕人根本無感,實際情況不是坐辦公室吹冷氣看看數字報表就能全面理解的欸....

    • @p2646kimo
      @p2646kimo 2 роки тому

      這就是台灣現在的專家學者

  • @user-gc5pi6bu7q
    @user-gc5pi6bu7q 2 роки тому +5

    離開家鄉去北部工作結果不如預期薪資~~結果開支入不敷出 不如回家鄉工作或許會好些吧!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3

      現在也愈來愈多返鄉游子,在替自己的家鄉做更多更美好的事呢~〈#停不下來編〉

    • @user-gc5pi6bu7q
      @user-gc5pi6bu7q 2 роки тому

      @@CtsTw 不然北漂太苦了

  • @user-zy5yf6vl6j
    @user-zy5yf6vl6j Рік тому

    可是儲蓄多代表消費少,間接的也是影響市場委縮

  • @user-ws1qy5eq8e
    @user-ws1qy5eq8e 2 роки тому +3

    我無法理解領2、3萬年輕人,堅持待雙北的想法…….養自己都難了,誰還敢想未來

  • @ruth5525
    @ruth5525 2 роки тому +17

    堅持明天會比今天更好的心態⋯年少奮鬥是一生中, 最輝煌的回憶。加油 !

    • @CtsTw
      @CtsTw  2 роки тому +3

      至少有努力過,不管付出的結果如何,都將是成長的果實🙂〈#停不下來編〉

    • @user-fx4vw6gy2x
      @user-fx4vw6gy2x Рік тому +3

      投胎比投資重要

    • @ruth5525
      @ruth5525 Рік тому +1

      @@user-fx4vw6gy2x 同意✅⋯⋯幸運的人要感恩惜福, 不幸的人要力爭上游(天無絕人之路😇)!

  • @user-pd8tc2im2g
    @user-pd8tc2im2g 2 роки тому +9

    我都覺得如果不行回故鄉幫忙故鄉發展搞一些出頭🤣🤣🤣反正還年輕

  • @user-zc8md9vn9d
    @user-zc8md9vn9d Рік тому +1

    真正的解決方法
    就是那些資源佔據者讓利
    貪婪的房東、貪婪的慣老闆願意讓利了,願意向長榮海運的心態作為看齊
    台灣青年、中年、壯年才有希望

  • @user-mm8lf5tv3z
    @user-mm8lf5tv3z Рік тому +1

    各位辛苦了,大家加油吧!

  • @user-og1db9hn2r
    @user-og1db9hn2r 2 роки тому +6

    選擇並努力重要‼️
    年輕人說都準備好了!?真的對於年輕人的想法好高騖遠多很多,沒有賺不到的錢

  • @deadfaith969
    @deadfaith969 2 роки тому +7

    台灣本來就不重視藝術這塊

    • @s937610
      @s937610 2 роки тому

      不是不重視,人口就只有這樣
      市場有限不需要這麼多從業人員
      這麼小的台灣搞兩間藝術大學+高職表演科
      你去看看歐洲哪來這麼多藝大

  • @chenporsche499
    @chenporsche499 Рік тому +1

    很寫實的報導,但是哀鳳還是一定要用最新最pro的,不然我寧願不出門

  • @ithink9328
    @ithink9328 2 роки тому +53

    這三個故事都不怎麼有代表性。要說租屋成本壓垮他們的夢想,我認為都太牽強。
    第一個故事是藝術背景出身的。即便現在的父母都仍多不敢鼓勵小孩走藝術領域,就算她找再怎麼便宜的房子,問題仍出在工作不穩定。更何況這個不穩定的現象也不是當代才有的問題。
    第二個故事兩人月薪七萬,然後租1.8萬的樓中樓,還夢想開冷門的泰拳館。同樣都有未來的投資目標,姑且不論這目標,但為了存更多錢,我2000年跟老婆兩人薪水比他們高,但也只合租4000不到的雅房。我覺得他們的麻煩更可能是出在執行力上,房租只是剛好成了執行不力的出口。
    第三個故事當國會助理…老實說我看不出這職業算是興趣還是什麼夢想,不算穩定的工作下還在職去讀博班,即便房租找再怎麼便宜的,他跟第一個故事的麻煩很可能是相近的。

    • @yufulin4562
      @yufulin4562 2 роки тому +13

      這些故事,反而值得讓人深思,為何不管現實問題,而執意追逐夢想? 家庭中少了關於職涯探索的經驗傳承,所以要花更多時間做職涯探索~ GDP再怎麼暴增,泰拳館、表演藝術、國會助理應該都很難分到成長的果實。
      但是另一方面,我以前也曾勸阻一個親戚的小孩別唸表演藝術,改填商科,結果他變成消極抵抗已經被二一很多次。 反而更糟…… 也許有些人還是比較適合走崎嶇的道路,那就像是生命中寫好編碼。 或者有些人要很晚才會發現自己的薪水自己救的概念……

    • @smithlarry468
      @smithlarry468 2 роки тому +15

      20年前 平均薪資跟現在比沒有變成3倍
      但房租20年前4000,北市絕對是三倍12000以上 這還是新北居多,越靠近市中心普遍15000up🙄️

    • @smithlarry468
      @smithlarry468 2 роки тому +15

      更別提兩人18000等於一人房租9000
      9000這房租在台北已經是他媽的超低了好嗎….20年破爛沒電梯的老屋那種

    • @Aswhatitis
      @Aswhatitis 2 роки тому +12

      2人1萬8在台北滿合理的。
      20年前在台北租得到4000元雅房兩人住。
      現在雅房根本不只4000元,一人住都很困難了⋯⋯⋯

    • @smithlarry468
      @smithlarry468 2 роки тому +2

      @@user-le5nu1wc3j 那種體力活不長遠,很多不到40就滿身病痛 更不用妄想做到65退休了
      還有到老了身上那堆傷會更明顯

  • @ArcQuantum
    @ArcQuantum 2 роки тому +19

    不從經濟學觀點切入自然無法理解薪水的本質,薪水本質上就是勞動市場供需的結果,片中北藝大做劇場工作,劇場本來就是一個很小眾的市場,市場需求低自然薪水很低,因為沒有大量的收入來源,甚至多數還要靠政府補貼,第二個案例能源工程師4萬元,她男朋友3萬元,想當泰拳教練也是一樣的問題,台灣市場多少人想學泰拳?泰拳的相關商品又有多少市場? 基本的市場分析沒有做好,自然就容易低薪,第三個國會助理,就是很普通的行政職,這三個案例都有類似的問題,能源工程師不知道是什麼公司,但工程師如果有專業在科技業打滾,年收百萬真的都不難,馬上就一個月有8萬多,縱使沒有辦法讓你大富大貴,在A7買個1000萬的全新的房子也真的沒有這麼遙不可及。
    像是第一個案例他明明就很窮了,還硬要養貓增加自己生活的負擔,第二個泰拳教練連收入都不高了還想開店,應該先認清事實把收入提高,泰拳做為興趣或者在網路教學擴展知名度與生意。
    多數年輕人的問題是基本的經濟學供需法則都沒有基本的概念,當有基本的經濟學概念,至少能讓你日子真的舒服與沒有這麼大的壓力。

    • @user-qg3jp4fc4w
      @user-qg3jp4fc4w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不是沒有基礎而是越知道越無力也無法改變
      因為上層的人位置站著不走 就算走了也是輪不到自己
      所以躺平才是

    • @shirlen9318
      @shirlen9318 2 роки тому

      您說的沒錯,但怎麼算,台灣的薪資物價比跟其他國家比起來還是很低

    • @s937610
      @s937610 2 роки тому

      就是一些走左派小資文青路線的
      不切實際又不懂經際供需市場
      不然講難聽點在台中隨便做個技術員都有35000

  • @user-zg5om1iv3y
    @user-zg5om1iv3y 2 роки тому +9

    主因:低薪,高房價

  • @Phylphylphyl
    @Phylphylphyl 2 роки тому +1

    年輕人一開始都是這樣的,還得說服應聘的公司願意用沒有經驗的小白。
    這就是一直以來的狀況
    我第一份薪水也是25000元,不過就先做著吧,一定要有斜槓的副業,才能生活的有一點品質。

  • @user-mm6dn1pk5i
    @user-mm6dn1pk5i Рік тому

    我也是北飄,但我居住很省,六千的套房...
    自己花半個月到一個月整理成能住的環境
    雖然已經很省,但是加上保險費、靈骨塔費、貓咪主食罐、孝親、學貸...
    買房真的只能回中南部比較有機會

    • @user-ux6wh4ne7w
      @user-ux6wh4ne7w Рік тому

      南部的房價也是很貴 別想了
      新建透天 已經是1200萬起跳 (鄉下地帶)
      新建大廈 7百萬起跳

    • @user-mm6dn1pk5i
      @user-mm6dn1pk5i Рік тому

      @@user-ux6wh4ne7w 南部無殼蝸牛貸個30年,還是可以買的,北部是連個套房都上千 (還是中古)整個買下去未來哭哭,除非轉手賣掉

    • @user-ux6wh4ne7w
      @user-ux6wh4ne7w Рік тому

      @@user-mm6dn1pk5i 南部買房也是無希望了
      台積電要來高雄設廠之後
      高雄的房價 又漲上去了

    • @RURUssss
      @RURUssss Рік тому

      中南部薪資更低房價一樣高!
      完全不覺得有機會

  • @chentiger2635
    @chentiger2635 2 роки тому +3

    沒疫情前我就想翻身
    有疫情我還在想翻身
    都已經想翻身幾十年
    還是在想翻身成功

  • @monarch0301
    @monarch0301 2 роки тому +7

    年輕人本來就不該去擠都會區...
    而是應該去鄉下建立完整的產銷體系制衡都會區的盤商

  • @lucifa38
    @lucifa38 Рік тому

    追求夢想就只能領很低微的薪水 畢竟藝術類在台灣就是小眾低薪 到最後不是放棄 就是想拼公職文化行政 但這科也已經萎縮到極少缺極多人考

  • @kantimmanual2504
    @kantimmanual2504 Рік тому

    到社子島去,頂樓加蓋雅房4000含水電,雖然連超商都沒有,好歹也是在台北市啊🤣

  • @ace0156bbb
    @ace0156bbb 2 роки тому +3

    面對台灣高房價高物價的台灣青年,自己都不知道要做什麼也無穩定工作,很多人窮心未盡,色心又起,連自己都養不活還在''肖某'' ,貪圖女人的姿色肉體而想交女友,殊不知窮人還要交女友,在高物價的台北市新北市來說,連養小孩都很困難!年輕的時候浪費時間做無法累積資歷的工作,到了40歲、45歲的關卡因為體力不足又被迫轉職,或是已經到了中年失業難以就業的關卡,除了低就,家人、父母支持等,萬一毫無技能、技能趕不上職場與時代的需要,那是不是又要變成到了45歲都沒辦法結婚生子的中年失業者?年紀太大,精子品質又差,又沒有體力從事粗重工作,人生堪憂啊!

  • @infinitytechcorp
    @infinitytechcorp 2 роки тому +12

    第一個 女孩 我看她真的會窮到老 ,做這行業 除非運氣好當電影或是三立民視演員才可以翻身, 如果一直做劇團 趕快回老家改行吧~ 逼不得已 😂😂 自己選的

    • @kenkoo8644
      @kenkoo8644 Рік тому

      女孩還不用怕
      找到會投胎的台男男友就能翻身了

    • @chih-hanli1885
      @chih-hanli1885 Рік тому +2

      雖然有點傷人 不過我認同你的想法

  • @e662000
    @e662000 2 роки тому +1

    台灣小公司太多了,每個人都想當老闆,加上大部分屬於低附加價值產業、不願投資研發促進產業轉型,高房價導致高房租大幅增加小公司的營業成本,只有付低薪給員工才能擠出利潤,如此惡性循環已經很久了..這問題再討論也是無解,只能說是台灣人的共業!但總的來說,當公司老闆、地主、炒房族在台灣肯定過的比較開心,這點是確定的..

  • @user-vq1zy9hi7b
    @user-vq1zy9hi7b Рік тому +1

    其實就是比較心和虛榮心的問題,從小就被拿來比較,家庭、學業、成績、薪資、有沒有對象、什麼時候結婚等等的比較,總被那些虛榮心的人搞到沒自信,有什麼好比的?在任何時代,會成功的人從不和別人比較,只要專注在自己的生活,想自己對什麼有興趣,也需興趣和你當下的工作完全不符合,但千萬不要眼高手低一時就想賺大錢,一步一步往自己的目標前進,不要被金錢和錯誤觀牽著走,買不起房買不起車交不到女(男)朋友又如何?難道生活就過不下去?未來就不會成功?就是太多比較心和虛榮心的人,才會搞到很多人被金錢所矇蔽,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

  • @sakikimi3145
    @sakikimi3145 2 роки тому +8

    我們是人類,年輕人也是人...有家要維持也有爸媽要養
    現在年輕人被社會要求,
    要做的更多、要會的更多、壓力多更多...
    然而所得卻更少...
    20年前跟20年後...變的只有壓力與物價與求職門檻...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2 роки тому

      笑死,你沒啃老你爸媽就萬幸了。

    • @sakikimi3145
      @sakikimi3145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xd4mc1zx6n
      反過來謝謝~我是桌墊世代
      上頭都是要扛的,含其他貸款什麼長照醫療費~
      零零總總還沒吃飯每月先噴個35K

    • @luna850120
      @luna850120 Рік тому

      最不平衡的是被我們的上一代嘴,認為不夠努力…問題是大環境已經不一樣了

  • @user-yl8od2bo9h
    @user-yl8od2bo9h Рік тому +6

    每次看到這樣的報導…我再一次慶幸自己大學休學簽下去
    8年後,學貸清了,還反過來存了近$300萬
    並用軍公教人員身份貸款…買了房子和創業
    拼了快15年,現在一季的淨收入就是許多人的年薪還要多
    店面是自己的
    房子是自己的
    另外還有二間分店5間加盟店
    也有二間透天厝改成學生套房出租
    想表達的是…把你的夢想收起來,努力賺錢才是王道(不要怕吃苦)
    在這個社會~沒有錢做基礎來打底,在多的夢想理想終究幻化成妄想

    • @nunu-ej6to
      @nunu-ej6to Рік тому

      恭喜,但是你那種簽下去 八年能買房的作法,現在想做也沒辦法了,房價早飛天,物價又漲,能吃飽存ㄧ點小錢就算不錯了

    • @user-yl8od2bo9h
      @user-yl8od2bo9h Рік тому +1

      @@nunu-ej6to 就跟保險一樣~~越早加入越有優惠
      當初加入職軍時…單單阿兵哥就有3萬8的底薪(一兵)
      哪像現在……上兵老鳥連全薪3萬6都沒有
      一切都已經是回不去了!

  • @zongminglee493
    @zongminglee493 Рік тому +1

    簡單一句 當我很認真做好本分的工作 生活卻得不到改善 誰還會想努力

  • @user-ic8tq2wz6y
    @user-ic8tq2wz6y Рік тому

    20000生活在台北也太辛苦了
    有夢想很好但無法飽肚
    還是要轉副業找份正職溫飽比較正確的選擇

  • @Chen-fk8tq
    @Chen-fk8tq 2 роки тому +7

    这个世界怎么这么累啊

  • @user-lq7bk8oq5n
    @user-lq7bk8oq5n 2 роки тому +3

    現在想要靠自己維持生活跟未來夢想啟動一個月需要多少錢? 老闆會給到這價格嗎?
    假設你是老闆會給到這個價格嗎? 台灣工作崗位高薪的每年會增加到跟畢業的一樣多嗎?
    那剩下的就是3萬 2萬甚至更少錢的工作了 剩下的人要跟外勞搶工作了
    沒有工作沒有錢 只靠那些高薪的人消費 企業生產的商品 能賣得多嗎? 價格能好嗎?
    回頭裁員 減薪 加班 員工1個當3個用 走光了 再多請外勞
    惡性循環 雖然我不年輕了 但誰沒年輕過 誰不想有一番作為 這樣的惡性循環的未來
    少子化 不婚 老人沒人照顧 沒人重視外勞太多的問題 請給多些工作機會給台灣人 台灣人請給台灣人力量 養分 重新灌溉這我們長大的土地 外勞賺到錢都寄回國
    1960年代至1990年代時在台灣進行了 十大建設 全球經濟蕭條 但台灣經濟奇蹟 十大建設帶動各行各業高薪工作越來越多 造就一堆富人 大家拼命花錢 反正下個月又有好多錢花 產品賣得多 賣得好 然後搶人 加薪 大家買房 買地 政府不引進外勞 把工作留給國人 員工需求高 能加薪大家拼命消費 正向循環 經濟就奇蹟了

    • @b589458f
      @b589458f 2 роки тому

      十大建設那是有美國金援的

  • @laurenyeh2314
    @laurenyeh2314 2 роки тому +1

    這個薪水真的太少了 我在上海生活 我感覺同等學歷的在上海可以拿更多欸 而且這邊大陸的外商企業主都很捨得給… 很多起薪都是7、8萬台幣

    • @Jocelyn-cs3xx
      @Jocelyn-cs3xx 2 роки тому

      學藝術的不容易去外商,光是能應徵的職位就是個難題,這不是去大陸就能解決的問題

  • @user-jp4rf4cf7l
    @user-jp4rf4cf7l Рік тому +1

    我曾經在台北奮鬥七年,負債二十萬,離開台北,現在有房有車

  • @jae9985
    @jae9985 2 роки тому +8

    在台灣讀理組才是王道,讀藝術要賺穩定的收入太難了

    • @user-wm1kc1qw2y
      @user-wm1kc1qw2y 2 роки тому

      真的,前陣子打開104,3D美術類的工作,我看到還有起薪開3萬5的.....
      3萬5要北漂在台北生活還是算了吧

    • @JessicaSooYeonJung
      @JessicaSooYeonJung Рік тому

      除非是像我的好友 ,易若家一樣,已經開畫展跟上平面媒體

  • @user-iw8yr5gn9f
    @user-iw8yr5gn9f 2 роки тому +19

    13:32 真的很樂觀,不愧是中研院。

    • @user-sd3jr8wp5y
      @user-sd3jr8wp5y 2 роки тому +8

      能進去中研院根本就不怕,看那個談話,根本就是民進黨政府的傳聲筒

    • @yufulin4562
      @yufulin4562 2 роки тому +1

      如果你唸電子電機, 你會非常樂觀 …… 各大廠再搶人…… 😪 最近再找電子背景的人, 幾乎找不到 😪

    • @sisstu6446
      @sisstu6446 2 роки тому +8

      那種人當研究員台灣真的沒救了,一點也搞不清楚,中美貿易戰不是現在開始打欸,早在2018就開始了,反而現在已經沒再打了,那請問從2018到現今2022年輕人的薪水有漲很多嗎? 不僅沒有,反而實質薪資還下降因為被通膨給吃掉了... 而且貿易戰能受惠的人也是少數,說白了在科技業電子廠上班的就那麼一點點人而已,真正受益的人是極少數,多數低薪困境的年輕人根本無感,實際情況不是坐辦公室吹冷氣看看數字報表就能全面理解的欸....

    • @tako-uo4rr
      @tako-uo4rr 2 роки тому +1

      @@sisstu6446
      電子廠基層也是ㄧ堆移工
      只能算對方好命,都沒有事情的

    • @mmlee105
      @mmlee105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sd3jr8wp5y 台灣最多的就是這種犬儒. 而且嶺的薪俸還是納稅人繳的稅養著. 無解!

  • @user-qg2ge5gt7p
    @user-qg2ge5gt7p 8 днів тому

    太惨了,看哭了

  • @user-vp4hn9qd3u
    @user-vp4hn9qd3u Рік тому

    台灣要解決外勞問題

  • @user-ds7io6gf1e
    @user-ds7io6gf1e 2 роки тому +8

    我覺得 這內容 ...
    並不完整 ?
    我自己遇到的
    年輕人 20~30歲的
    都是全身名牌
    口袋卻是空空
    沒錢為什麼要用蘋果手機呢
    沒錢為什麼要名牌包
    沒錢為什麼要吃名餐廳
    沒錢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呢

    • @oddoctopus8712
      @oddoctopus8712 2 роки тому +2

      還有富二代開瑪莎拉蒂砍人的

    • @user-ds7io6gf1e
      @user-ds7io6gf1e 2 роки тому

      @@oddoctopus8712
      是指 ...
      你的朋友?
      還是你!
      大多數人 都做怪...
      我覺得 要知足
      生活的負擔都是自己造成的

    • @wattswade9266
      @wattswade9266 2 роки тому

      沒房的拿蘋果很多

    • @user-ds7io6gf1e
      @user-ds7io6gf1e Рік тому

      我用 1萬以內的手機
      如果不壞最少用3~4年
      買貴的名牌球鞋
      特價2000元以下
      包包 500元以下
      錢 能存盡量存

    • @chih-hanli1885
      @chih-hanli1885 Рік тому

      因為現在有社交媒體,攀比心越來越嚴重,我是靠這行吃飯的…我自己都覺得可怕

  • @junliangchen6761
    @junliangchen6761 2 роки тому +6

    有黨證會不會好一點

  • @user-zh8mg9he9d
    @user-zh8mg9he9d Рік тому +2

    不好好對待20~30歲年輕人,那麼在10年、20年後,只會走進安靜無欲死寂的未來,路上充滿面無血色的人,生活永恆失去熱情,人在30歲彷彿死了,直到70歲才真正走入棺材那刻。

  • @zacklin384
    @zacklin384 Рік тому +1

    人一定要靠自己…

  • @user-zy8tk9fs9v
    @user-zy8tk9fs9v 2 роки тому +17

    才剛畢業想翻身,有那麼簡單

    • @user-lx7yw8hk9c
      @user-lx7yw8hk9c 2 роки тому +2

      還有年輕就想買房呢

    • @elioxiao1174
      @elioxiao1174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lx7yw8hk9c 首先要有個富爸爸😂

  • @user-rw1iq1do2g
    @user-rw1iq1do2g 2 роки тому +6

    看的是很無力
    不知道哪裡樂觀了..

    • @user-iw6lv3rr5l
      @user-iw6lv3rr5l 2 роки тому +2

      選擇就業的產業問題,整體上是樂觀的沒錯,資金逐漸回到台灣,也會帶動許多就業機會,只是那些機會他們願不願意選擇而已。

  • @altislee2002
    @altislee2002 2 роки тому

    藝術工作者這本來就是正常的

  • @Antony8899
    @Antony8899 Рік тому +1

    遺贈稅稅率應該要調回50%才對

  • @user-rf6fc7di5h
    @user-rf6fc7di5h 2 роки тому +5

    我認為讀藝術科系前提是你家裡有錢再去讀 畢竟要燒很多錢且藝術也是小眾主流 所以出社會生活活得很辛苦是正常發揮 我認同這個影片選角不好 也許是因為主題是低薪 高物價 高房價 高通膨 所以人設才會這樣找
    台灣確實很多低薪的人 但也很多百萬年薪 身邊朋友在科技業薪資都不低 想看看他們為什麼可以 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是得自我解決 主管要的就是一個結果 就是因為本身具有解決問題的價值 所以薪資才高 不過常伴隨高工時 畢竟解決困難並不容易 因此如果你現在從事的工作是非常容易被取代的 就別再抱高物價 高房價什麼的 那個並非我們能控制的 唯一能做的是改變自己 試著踏出舒適圈 do something 在看這則留言的你 若你想要改善生活品質 不如從現在開始努力衝高自己的價值 等待機會的到來 而不是在原地甚麼都不做等待機會來 這樣的人終究會是個任資本市場宰割的凡人

  • @user-ob8by3bt7j
    @user-ob8by3bt7j 2 роки тому +3

    隨便補個國立地名理工碩,一起去台積設備顧機台就沒問題了

    • @infinitytechcorp
      @infinitytechcorp 2 роки тому

      🤣🤣🤣真的 年薪百萬 修個 老ASML設備也不錯

    • @andoson5763
      @andoson5763 2 роки тому

      不然當放棄夢想去輪班的人是傻子嗎

  • @rayraylai8224
    @rayraylai8224 Рік тому

    全台最多富翁的地方彰化員林,台北真的只是工作機會多,不代表一定能翻身,去到那邊薪資不高還會過得更辛苦,還是多投資自己吧!

  • @user-bt7kj8ub2u
    @user-bt7kj8ub2u Рік тому

    好現象,大家若不這樣子,怎麼會懂得節省,一堆人都太浪費了,嚴重破壞環境生態,到時候,受苦的人會更多

  • @ws770221
    @ws770221 2 роки тому +9

    退伍11年了 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台北發展 退伍時曾到台中工作一年 發現都市不一定能賺到錢 在這台灣小島 城鄉差距並不算大 到都市生活眼界也不一定比較大 反而開銷更大 不如回到苗栗住家裡 並學工程(工地)技術 目前自己接案當小老闆 年收差一點也有200萬 好的時候400.500萬 學工地很辛苦 也很髒 但熬過來並找對方法努力一點 收入不算差 只是很少年輕人願意學而已

    • @user-wd7zf9kf3v
      @user-wd7zf9kf3v 2 роки тому +1

      有眼光你這樣子是對,先在外地學3至5年,用心多學習多看看,以後就回老家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