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我是原住民,我很努力想擺脫自己被歧視的這種環境,靠自己沒補習也用一般身分考上很好的學校,想說會有人給我尊重,但我一進來就被問是不是加進來的,還要聽到他們在那邊用甚麼的啦、騎山豬,真正要改的是這重沒有素質把別人的身份當笑話看的有色眼光,我也努力去學習我的文化和語言,今年也準備考中高級的認證看看自己的成度在那裡,真心希望這種歧視可以改變
A. 在沒有更好的「賠償」政策之前,我支持加分政策。 我是原住民,坦白說加分政策對我的求學生涯造成很多歧視跟困擾,但是對後來的我來說,能夠進入較高的學府意味著我可以得到更多學習資源,讓我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的確,文化流失是現在很迫切的事情,但不代表著原住民必須像動物園或是博物館那樣活在定時定格的狀態裡,原住民族所要復興的文化是要能夠在在當代生存且延伸的文化,主體是在原住民自身,而不是「政府」,換句話說,只有我們可以決定要復興什麼文化,政府扮演「賠償」的責任即可而不需過分指導。
A 我是某國立大學法律系的原住民籍學生,從小到大都在都市長大,沒考族語認證,自然沒享受過加分優待,但不管考高中還是考大學身邊的冷嘲熱諷都沒少過…所以曾經的我也不太滿意加分政策,但前陣子為了做論文研究原住民族相關法案的時候,接觸了不少現階段原住民教育的數據,讓我由衷感謝加分這政策,比如全國國小未畢業中原住民生約佔9成,國高中未畢業原住民族身份也佔7~8成等,更不用說原住民的休學率、失業率等都比漢民族多好幾個百分點,從沒回過部落的我現在才知道同胞們的身邊這麼缺乏資源與幫助。 而反對都市原住民也能加分的人,你們覺得原住民語很簡單是嗎…我學測英文沒多好只考個11級分,但國中在學族語的時候我花半學期連1~100或生活單詞都背不太出來,那些為了加分刻意去學族語的同學必定會多少接觸到原住民文化,這就是政府希望的,難不成給你錢叫你回部落嗎? 至於歧視……你們認為加分是歧視不就正在歧視原住民族群嗎?
C 要努力保存自己的文化很重要,若他們願意去維護給他們加分當然沒意見,但就是有些審核制度太隨便,顯得保存文化的成效很薄弱,記得現在國中要很多額外的服務加分成績,若能將這個跟部落文化結合,像科展、小論文之類的,讓大家去思考怎麼樣能對文化保存更有幫助,如何行動能實踐自己的想法,就像環保不是喊喊口號,即便一個人默默撿垃圾、使用環保餐具,實際做了才是真正的環保,才有真正的實際效果。我想比那種只考幾個族語的檢定,讓大家去訪問長老前輩,可能是一首歌謠的內容,可能是一個故事的來源寓意,將這些記錄下來更有保存文化的效果。
徹底放棄防守7分鐘+7倍數秒底線的志棋
呵呵
B
我是原住民,我很努力想擺脫自己被歧視的這種環境,靠自己沒補習也用一般身分考上很好的學校,想說會有人給我尊重,但我一進來就被問是不是加進來的,還要聽到他們在那邊用甚麼的啦、騎山豬,真正要改的是這重沒有素質把別人的身份當笑話看的有色眼光,我也努力去學習我的文化和語言,今年也準備考中高級的認證看看自己的成度在那裡,真心希望這種歧視可以改變
別讓他人的無知造成您的困擾。。。
既然被迫接受這些權益~那不如就好好的使用來壯大自己!
您的未來是在職場上!這些優待是不會延續到職場的。。。
如果沒有對等的實力~優待只是優待。。。德不配位而已!!!
是条汉子
騎山豬笑死
我澎湖人,都被問是不是騎海豚上學
我是原住民 原住民騎山豬怎麼了嗎
我是一個都市原住民,我的確是靠加分考上了足夠被父母拿出去炫耀的科系,既然是某些人口中的既得利益者,好像該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跟看法。
我認為這35%的門檻實在是太容易達成了,對於原本就擅長讀書或在都市長大被訓練得很會考試的孩子來說,考過族語認證就跟考個英文段考一樣簡單,再冠個姓35%就輕鬆入手。即使有(至少)1/4的原住民血統,但他依舊整個核心都是漢人,這樣的原民生出社會後會多願意回饋部落?我不相信。
以我自身來說,我靠加分上了大學,一直都知道要好好認識自己的文化,但直到大三(對,就是這麼晚),透過返鄉服務的活動我才得以更加認識自己的文化,加深對自己族群的認同,才真正覺醒知道保存文化是多大的使命。
但我的周遭依舊多的是只有學生身分是原住民,對於原民文化根本一知半解的原民生,甚至連口頭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原住民,這樣的人別說一般生感到不公平,連我都不齒。
所以我認為要加分的門檻僅僅只靠考試實在是太漢人了,如果可以像是以參與一定數量政府認可過的文化活動(就像修學分那樣),而不是單純上課考試,我想是不是更能提早啟發孩子們對於文化的興趣和使命?
加油原住民的文化傳承靠你們了。
其實,加分10個人,有一個人可以覺醒、願意回鄉找回自己文化就值了~!不需要在乎加分制是否汙名化,能夠趕快保存原民文化才重要!畢竟,過去幾十年社會環境讓原民文化消失太快了。
我覺得原住民加分可以,但必須強迫返鄉服務一段時間,例如念醫科就回鄉衛生所服務,念土木建築就回鄉協助古蹟或文化遺產修復,念法律可以到部落協助法扶,念教育相關可以回鄉學校任職,這樣才是幫助原住民的方法,不然讓原住民加分了,結果原住民畢業通通跑到都市工作,這也很奇怪吧?
強迫就業地點會有侵犯人權的疑慮,人人都可以嚮往都市生活。若用返鄉就業補助或出生地就業減稅的福利是否會有更好?
@@equa8345 加分這件事情本來就是要鼓勵原住民接受教育進而改善生活品質,那接受教育後一個人生活變好和一個村子人生活變好哪個有效率?我所謂的很奇怪是這和當初加分政策初衷好像不太一樣。
教育的用處不是學到東西有沒有用,而是學了東西讓將來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大學畢業比小學畢業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可以選擇留在部落也可以選擇去都市。
可以選擇加分畢業後被分配去原住民偏鄉服務,類似公費生畢業後要接受分發工作,也可以選擇不要接受加分,畢業後自己找工作,這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交換,沒有侵犯人權,所有考試在報考的時候原住民身分也可以選擇要不要使用,我二專的有一位同學就是原住民身分他報考時也沒使用加分考進來。
我認同,享有特殊待遇就要有所回饋,當特定族群享有特殊待遇而回饋該族群也是合理的
You-En Shi 加分不就是要鼓勵他們學習自己的文化嗎 結果 除了血統沒有完全就是漢人的 爽賺加分 補助 甚至連一點點文化貢獻都木有 那 加分加心酸的喔
A
從小時候到現在我一直知道原住民加分是跟他們自己人比的,不會影響到一般生的權利,所以我就不覺得有什麼
今天看完77影片知道為何會有這制度的出現
而且我覺得他們的民族認同性也蠻強的
希望真的可以做到加分上好學校讀好書後回去再幫到自己的民族👍
他們有他們的原住民文化
以前都政府只想統一所以惡意破壞
也許很多獨特的東西都已經沒有了
但現在既有那個能力可以去保護去傳承
那就繼續做下去💪💪💪
也讓我們這些一般人了解各個族群的獨特😍
我認為加分的重點並不是在原住民身份
重點應該放在是否缺乏教育資源
以受教育的環境來區分會更有意義些
依照影片脈絡,這項政策重點是「產生傳承文化的動機」,不是「扶助弱勢」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您重點標錯了吧...原住民族群不是弱勢,弱勢的是他們的「文化」。加分政策的重點是「傳承文化」以及文化缺口的補償。跟你提到的缺乏教育資源是不同議題= =
@@hypatiatsia5314 傳承文化放博物館就能傳承了 搞個原住民文化系也能傳承 設保留區也可以傳承 你加分傳承什麼鬼?
@@winniethepooh4141 博物館能傳承?加分能不能我不知道,但這兩項肯定不行
那可以先定義一下,哪些地方是「缺乏教育資源」嗎?
微地獄梗注意
為什麼國軍裡面很多原住民?
A:超過100分!
想說來認真說點什麼
原住民其實自己過得好好的,卻被迫要在漢人所制定的規則中生活,說漢人的語言、用漢人的文字,甚至學習漢人的那套科舉考試,而身為漢人的我們也理所當然的接受他們被同化成為我們的一員,然後再把「加分是為了你們好」、「補助對你們的補償」這套搬出來,好像他們很可憐,很需要似的,錯!那是我們覺得他們需要,是我們拿著我們的價值觀套在被我們同化的原住民身上,結果最後就變成了有原住民資格那就不拿白不拿的心態,想要藉此擠進名為成功的窄門,卻因此丟棄了自己的身分。
我是東部的孩子,國高中時我們班上有一大半是原住民,「弱勢」、「少數」對我而言並不是會被貼在原住民身上的標籤,他們幽默風趣、才華洋溢,卻因為不是主流,而被迫在教育體制內被塑造成漢人所認為應有的模樣,不再奔跑林間、不再遨遊海中、不再說著祖先的語言。
為什麼要給他們加分的優待?因為這樣最方便,比起花大錢規劃文化建設、費心力去傾聽他們的需求,直接把最終成績*1.35,是最便捷的方法,台灣不是第一次這樣短視近利,我想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們也沒辦法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這就是原住民的悲歌
咖啡恩 那生活在天龍區的原住民呢?
@@toffychen9994 既然生活在天龍區可以解釋成他的資源是相對豐富的
加分對他而言應該算是「雖然不需要但是不拿白不拿」
制度說他可以拿 他就可以拿
如果這樣有什麼問題
那我們要檢討是是制度 而不是人
為什麼山上地震比較大,因為要乘1.35級的啦(感覺要被噴了
@@WhEolt ㄅ要這樣開玩笑比較好ㄅ 地震東部沒辦法把 畢竟地震帶嗎 但加分真的對我們這種普通學生不公平就是
我讀的是美術班。班上有30人,其中8個是原住民,但說真的,這8個人通常比其他人畫的還要爛很多,所以別的同學通常會以「你們能考進來不就只是因為加分嗎?」等種種言語去評論此現狀。但他們真的想加分嗎?不必然。真正畫的很好的原住民同學也會因為這個制度被別人瞧不起,這不也是一種變向霸凌嗎?
還有那種美術老師說甚麼 "你是原住民,那就畫相關的東西吧" 我已經藍天白雲綠山紅衣服畫爛的...
我是內蒙蒙古族,來臺灣原本讀美術班但後來考不上,今年的評審特別奇怪,把好的都評爛分,壞的都評得很高分,後來想回大陸我爸媽不肯,說什麼啊臺灣回大陸有錢拿,我也知道你們美術班升學制度是怎樣的,就是他會先開30人,然後會佔名額的開原住民兩位,特殊生一位,書面審查兩位。
@@劉退之 感謝你的留言讓我看到五年前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不想加分但是加分了的意思嗎
齊頭式加分根本不對
偏遠偏鄉資源不足原住民加分我沒意見
他為了自己族群語言而努力加分我沒意見
但真的大多我認識的原住民
早已不再為自己族語努力 連說都不會說了..
更甚至從小到大住在市區 沒回部落過
我就是都市原住民,我從小跟部落斷了根,導致文化傳承變得有些困難,但是我還是有考認證,所以我想說的是,現在我們這一代年輕族群有漸漸遠離部落文化的趨向,真的希望不管在部落還是都市的原住民青年都要跟長輩傳承文化,不要讓文化斷了根
但是我會
那是你看到的一部分
@@Odkvyopwjlpydvnkutr 對啊
大家對都市原住民, 生活條件 "和都市漢人一樣" 這個理解是不成立的,
因為你不是原住民身份, 絕對不可能完全理解。
普遍人看到的“一樣”是非常表面的,
不一樣的文化根源, 社會階級, 民族性, 甚至是外型長相,
這不是"都住在都市”就能一言以敝之。
要在台灣的主流中承受種族的 “不同” 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成本,
求學, 求職, 結婚, 等等, 這也體現了人類的包容性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偉大。
我認為給予教育上的支持, 是非常實際且真正對少數族群最有幫助的政策!
讓數族群有更多教育資源, 提高少數民族的社會階層與收入,
對文化有認同者能以知識對文化做研究與保留,
這都是能讓少數民族逐漸在社會上獲得更多尊重與提高生活品質的方式。
我支持原住民加分政策, 也希望社會上不被尊重的少數群體都能獲得應有的權利與資源。
你有沒有想過,學霸們根本不在乎誰有沒有加分
哈哈
@書齊 這就是學渣與學霸的差別-心態
@書齊 你忘記加分是比例加分不是直接加分嗎?
用猜的考個20,加分不到十位數。
恩
加再多我還是台大醫學系
我覺得這是目前我聽過做最準確的說法。
加分制度跟偏不偏遠、資源多不多、窮不窮完全沒關係。
但是覺得還是很多人根本沒去聽你到底講了什麼。
如果今天立場互換,考試是考我們的文化,考個打獵好了,你需不需要加分?
當然政策上一定有些矛盾或是可以加強的地方,但在不尊重我們之前,希望你們真正理解為什麼。
同樣是原住民我挺你
我目前看文化政策做最好的是紐西蘭
推
隱藏在留言的喬
原住民+1 相挺
個人認為是B
我覺得補償是好事 但為何是補在升學分數上?
如果要利用補償保存原住民文化
我覺得給予擁有 身分跟族語認證的人
教育補償費用抑或是生活補償費用
並另設專門部門幫助那些真正在考試及職場上遇到困難的人
以保證未來及現在工作/生活品質
把分數轉成金錢,還是會面臨同個問題呀
具原住民血統的人有經濟狀況佳的也有偏鄉資源較少的,和是否廣發老人年金的議題一樣。
而且對其他族群的中低收入戶也不公平
我不懂為啥這個話題會出現你的言論
我是一個在都市長大的原住民
但是我想坦白說,在我的求學歷程中一直都有靠加分,但是我覺得「考過族語認證即可加35%」不太適當,雖然是要讓原住民學生有「保存自身文化」的動機,但是可能有些人只是為了要加分而去準備考試(其實我自己國高中各考了一次,臨時抱佛腳、惡補的情況下很輕鬆就考過了)。
對我來說,我是得到分數了沒錯,但我對我的文化並沒有更多的了解、也沒有更會講族語(甚至只會聽一點點、不會說),說了那麼多,簡單來講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就是為了加分而準備考試,而考試也很容易就通過...
我很慚愧,沒有盡到保存文化的義務,所以我現在一直積極的想要認識自身文化。(不知道有沒有原住民朋友跟我一樣呢~~~)
Anyway,謝謝志祺的講解!!!
我是一個原住民,我也考過中級的認證,升國中考試前,不少同學也是說,你幹嘛那麼認真,隨便讀靠血統就上了,但我的成績根本不用靠加分我也是進了第一志願,可以不要一聽到原住民就以為353535,一堆人根本搞不懂只會跟著喊,那邊吵說原住民搶光你們名額,我真的想問問你到底知道操作方式嗎?我只希望給點尊重,雖然政府方式是出自對文化的好意,但我還是覺得較為不公,希望大家可以多點理性
你们会不会觉得台语认定成闽南语,国语认定成普通话,心里很不平?原本是中国人的本省和外省人却霸占着台湾?
我自己也不會講族語,但是不會講族語就代表不是原住民了嗎?心中對自己民族的肯定很重要(我如果有小孩我是會讓小孩去學習族語、參與祭典文化的)
哈哈我跟你說我在新北
以前考高中
後來當兵後認識一個原住民混血的同事
他分數跟我差不多但是可以去年白天的國立高職
我只能去夜校國立高職真的差蠻多的
當時還沒有私立學校補助,我去唸夜校可以幫父母省十幾萬吧
不過我其實唸夜校也蠻舒服的,白天可以打電話跟打工
不舒服的是某些日校的老師也歧視夜校甚至認為東西是夜校偷的
日校同學也蠻好的願意跟我分開空間放課本
我是還沒有覺得不公平,可能我跟原住民交朋友感情都蠻好的
C. 和保留文化有直接相關的措施才加分 目前的加分制度太單純流於鄉愿
聽過老師或醫師的公費生 是有簽約畢業後必須去偏鄉服務滿3年(之類的 忘記確切數字QQ)
然後學費全免、每個月有生活費
同樣的套用到原住民相關政策上 或許可以採用通過原住民語言測驗(因為之後要和原住民溝通
不分血統給予分數、學費、住宿、生活費等優惠 畢業後到部落服務滿一定年限
來達到真正照顧、回饋原住民的目的
對原住民的來說
一定有人想學成後回饋部落 但是或許不只是分數 在異鄉可能住宿、生活費相關都有困難
如果身為原住民 但是對自己文化沒有熱情或興趣 那也可以選擇不加分
至少要有選擇的機會才不至於讓制度變成血統的歧視
對非原住民來說
這樣也提供機會 如果願意學習原住民文化 之後回饋原住民部落來達到加分的標準 那就是取決用功努力認真
如果是關於文化保存的科系 甚至可以當做未來直接有出路、由政府聘請
也正好堵住某些人對於史學、文化保存學者畢業喝西北風的嘴
但也由於這樣實際上會對原住民產生非常大的衝擊 勢必會影響他們本身部落的運作
例如部落得接納一個外地來的人來服務?可能並不一定會接受
這複雜又貼近生活的政策更難協商和制定 所以才一直持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加分策略吧
這政策之所以造成爭議我想也是因為他強調了大家最忌諱的事實 -- 「出生就已經是不公平」
理論上政府的存在應該要想辦法平衡出生帶來的影響 而不是一再強調這種用出生、血統來幫人分級的觀念
但當前社會大眾包含主流媒體對這類訊息大多以酸言酸語、謾罵、罷凌等反應帶過
政策制定者也就跟這對這種議題不聞不問 畢竟沒辦法獲得很多選票 有點可惜
同感,現今政策只會迫使原住民想盡辦法遷徙至資源多的地方,而部落繼續空洞化
現在的確有原住民公費的醫科 簽約內容與一般公費生差不多 謹服務時間較久(6.7年
@@小勳-s7q 原來如此 謝謝!!
後來有找到 行政院衛生署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服務管理要點 www.mohw.gov.tw/dl-9956-b4c864f3-9c5f-4263-b4d4-7e0198d8f79b.html
這裡好像寫10年 不過確實有這種公費生
補充個教育,教育公費也有分偏遠、原住民、普通等類別,然後也同樣是綁6年。偏遠跟普通大家都可以去考,如果是臺北市公費,未來就是北市服務;偏遠則是分發到偏鄉服務。原住民則是只有原住民身份可以考,未來就會發回部落服務。
但很矛盾的,我之所以想要翻轉人生,就是因為我不滿現狀,那麼我考上了以後,一定就是改變現狀,例如離開部落之類的。
B.拒絕任何以種族血統為標準設置的政策。應該取消加分跟保障名額,讓任何人都有復興、學習任何族群文化的管道。開放個族群文化選修,每通過一項認證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也讓任何人都有公平的受教權。
謝謝志祺❤️
可以
是否你也拍一集....
標準
薛薛😬😬😬
番仔滾
成績我是覺得沒必要加(分數是最讓人直觀的數字,加分肯定都會讓人產生刻板印象)
入學制度有保留名額其實就很合理了,代表原住民之間也是需要內部競爭的
加分只是用來區別有沒有族語認證的人
其實也可以乾脆排除沒有族語認證的人就好
關於加分,我來分享我在教育界遇到的狀況
我曾經教過一個情緒障礙的學生,一年下來相安無事,還常常和我聊五四三
與其說他是情障,比較像是會智慧型犯罪的人~
當年會考放榜,他很興奮跑來和我說,他加分加超多,贏過超多人
我也曾經遇過有家長為了特殊生加分,要求班導讓小孩做情障鑑定
情障生為什麼可以加分呢?政府當初的考量為何?
真心希望77團隊能對這個議題作深入探討!!!
我認為加分然後讓他們去學校被嘲笑,不但無法達到現今政府要達到的,還會加深歧視。
有句話說:一心想要消除歧視,只會加強歧視這個現象
與其讓他們加分然後被歧視,不如想想怎麼改善教育環境、制度吧!
另一個角度,去教導那些不知道加分背後原因嘲笑原住民的同學為何原住民要加分,讓他們有正確價值觀不會嘲笑同學跟歧視
@@鹹維
把話說清楚、由來講清楚
這也是個方法
那是因為無知而無知。。。
是教育的不足!所以缺乏同理心!!!
我奶奶是原住民,爺爺是客家人,高中改姓成為原住民
每年都會和奶奶一起回桃園的部落,開車到復興深山真的很久
回去都能享用到飛鼠肉、烤山豬、小米酒,部落裡的人都豪邁風趣
我也時常跟奶奶學原住民語 ,但我沒去考證照
學費減免、獎學金、保障名額我都有享用到
家裡經濟狀況不好,能幫家裡減輕負擔真的是很爽
我填的大學門檻和一般生一樣,老師和家人都說我很傻
但只要我想填,一定都能去更好一點的
但大學也還是被同學歧視質疑,每天都在解釋真的很累
不管政府為了維護文化特質還是彌補過去的不公平
而去實行什麼樣的政策
都不該換來更多歧視吧?
為什麼覺得不公平?
因為你只在乎你沒有
一開始的那個七七越來越硬要了XDDDD
而且這次明明就只加了三分零五秒
比起酸言酸語跟其他仇視、種族歧視的言論。
很多人提出的意見、看法都各有價值。
看到大家願意討論我們原住民的議題,真的👍👍
Lokah!
如果不會排擠到一般生的錄取名額,基本上我覺得加分也無所謂.
至於因爲加了分後上到前段班的學校以致跟不上,那是當事人自己該考慮清楚的.
不就是加分讓他們有機會坐在那個原本坐不到的位置 有機會嘗試嗎?一般人可沒有這種機會
我覺得比較有問題的是 就算表面上說和一般生無關 實際上就不會影響到一般生名額嗎? 今天學校的資源是固定的 多給兩個保障名額 一般生名額肯定會因為這樣下調....因為資源永遠是固定的.... 就像飛機座位數固定一樣
可是就是真的會排擠到一般生的名額,另外分出來也是一樣
@@clintchen4729波多野結衣,小澤瑪莉亞,別看這種爛東西 空井蒼是啥小
@@patty3338550 可是我覺得如果說今天一般人的名額佔多數,那沒有什麼理由去說原住民的特別名額影響到(減少到普通生的名額)對我來說我覺得,今天你就是普通生,就是考一般的名額,別人考進了原住民的名額,那也是他有能力阿,就算他和你同分,可是難道他不用和其他原住民競爭,
就像男校的第一志願和女校的第一志願,總不能說我明明這個分數就能上女校的第一志願(高中),可是沒上自己能讀的男校,所以招生名額應該要改為不分男女
(這裡舉例的不是很好,可是我想說的是,今天你身在什麼位置什麼身份,就去和你同區域的人競爭,因為和你同區域的標準是一樣的)
我建議…要加分。
但也要加考自身原住民文化的題目…
這樣才公平,不然只單純在加分上取得優勢,也不能保正未來會回頭關注自身文化。
我認為純加分還是有問題 ,有些人使用加分管道入學,但其個人或到父母可能以待在都市許久,也沒關心自己祖先文化,而是到要入學考試時才表示有原住民身分。 這就非這制度的立意吧!
我就是原住民,其實除了有加分有名額之外,還有很多社會上的福利,舉一個例子,我現在大學,一個學期學費就只要5000左右,私立學校平均下來也只要20000左右,每學期還有各式各樣的獎助學金、工讀機會都是開給原住民學生的,所以申請到的機率就大很多,每年政府都會寄給原住民一家一本權利手冊,有認識原住民朋友的人可以借來看看。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大家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原住民能夠有這麼多的福利,從歷史層面來講是因為國民政府打了敗仗撤退過來,不說侵占、侵略這些事情,這些福利的初衷是用來消滅人類文明中的一項文化,要我們講文明、卑躬屈膝、同化我們,感覺就像是現在維吾爾族遇到的事,到了解嚴之後政府發現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太多了,又回過頭來要我們原住民開始講自己的語言、穿自己的服飾、回自己的部落(MATA獎、各大學校的原住民資源中心),但又怎麼可能來得及,年輕一輩的原住民早就被漢化了,要讓我們重新認同前人的生活方式,不是需要很多時間就是有些人根本不願意。
歷史的傷害會永遠留下,但我個人選擇重新認識自己,在知道這些事情之後每當遇到類似的質疑時我會試著與不理解的人溝通,也會試著去了解原住民的傳統。利益只是一時的,但人類的文明、文化卻會永遠流傳下去。
台灣被佔領幾百年也沒聽說有補償的,還不被承認
WTF 大學一學期5000
维吾尔族?首先,第一点,大陆维吾尔族在内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名字也是自己本族的名字。其二,大陆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的电视台。其三,西方媒体现在是一言堂,想怎么抹黑都行咯。什么德性西方人自己都清楚。新疆本来就是开放的,你去不就知道了?
国民党给你们福利,算灭绝你们。那与闽南人入台时把你们制成番膏食用相比呢?与日军在闽南人带领下屠杀守护台湾的原住民相比呢?国民党是唯一来台的外人中没有侵犯你们的。
而且,虽然国家没有强迫维吾尔族放弃伊斯兰教,但我希望维吾尔族可以放弃那个宗教。维吾尔族(回纥人)本来就是信仰佛教的,被穆斯林化的蒙古汗国占领后,在屠刀下逼迫改了宗教,文化也变了。关内人永远不能再看到唐朝时的胡姬了(回纥舞女)。现在,欧洲的穆斯林问题也很严重,所以伊斯兰这个宗教很有问题。
A. 在沒有更好的「賠償」政策之前,我支持加分政策。
我是原住民,坦白說加分政策對我的求學生涯造成很多歧視跟困擾,但是對後來的我來說,能夠進入較高的學府意味著我可以得到更多學習資源,讓我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的確,文化流失是現在很迫切的事情,但不代表著原住民必須像動物園或是博物館那樣活在定時定格的狀態裡,原住民族所要復興的文化是要能夠在在當代生存且延伸的文化,主體是在原住民自身,而不是「政府」,換句話說,只有我們可以決定要復興什麼文化,政府扮演「賠償」的責任即可而不需過分指導。
雖然我不是原住民,但我也支持這樣的政策
我們應該彌補原住民所受到的損失
A.我個人為教育系學生,所以現階段保留支持加分或是補償制度
但須調整比例(山地原住民) 建議:指考加分總分的25%
個申 以民族學角度切入用臺灣人口組成原住民族佔約2.45%為依據
其他顧慮以60分為及格來說
原住民族學生至少要為自己努力以48分跟一般生相較是比較相對公平的
以上供給參考
但以平地原住民為例 應採中低收入戶才能享所有加分制度
且族語認證難度整體提高 且符合該年齡層學生的程度(九至十二階族語教材)
C 覺得加分可以刪除,然後原住民的外加名額增加
既然有些人覺得加分不公平,那就只留不影響非原住民族群的外加名額就好
覺得這部影片把加分的脈絡和弊病講得蠻清楚,誠摯希望透過平台知名度也可以回應、討論一下神經元歧視言論事件,相關網友留言真的太傷了
我有一個大學的原住民同學,就是靠加分進來的,讀到一半因為太多科目不及格被退學了。這種加分制度,真的很遭糕。
C.我認為不該幫原住民加分,但應該從改善教育,而不是單純加分,例如在臺灣的各種補助都變樣,我認為不是要直接給補助,而是要完成政府想要的條件後給補助,例如獎學金。
獎學金是有的喔~學期平均有70左右就能申請原住民獎學金
作為原住民,因為每個人的文化沒有分高低對錯,我贊成取消加分制度
但是希望阿美族的豐年祭可以列入國定假日
希望教科書可以翻成泰雅族語及其它原住民語言版本
希望考試將排灣族的古調列入必考項目
希望每個人除了國文跟英文還要再加選一項原住民語言必修
希望身分證全部換發,把上面的名字加上羅馬拼音
(只是隨便以保存原住民文化為出發點舉的例子,顯示現實中主流文化跟非主流文化的傳承空間差異(^__^)
以上政策看在漢人眼裡應該覺得很困擾吧,只是想給某些只看到加分制度不合理的酸民看看,身為不同族群感受的角度真的迥然不同。
加分制度的確不完善,我也相信有些原住民因為這個政策受惠卻沒有善盡自己保存文化的責任,但是在更好的政策措施出現以前,彼此族群要做的是理性溝通,了解彼此目前文化保存的處境,而不是用沒有必要的情緒性用詞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愛我的母語文化,也喜歡中華的文化,希望未來無論是原住民族或是客家閩南及其他少數傳統文化都能好好被保存,因為這些文化都一樣美麗珍貴。
沒錯 我也覺得國家應該把原住民的文化語言習俗等等納入學科 既然要講平等 也該讓漢人白浪學習原住族的文化與歷史 而偏鄉的學校就已當地族語教學 中文變成跟英文一樣是必修學科 避免族語絕種的困境
有原住民假啊?但要成為國定假日可能很困難
還有一點,外來的華人搶走的土地權,還給原住民做主,那些土地原本就是原住民的,原住民才是原本的島嶼的主人 (結果被稱原住民,明明他們才是真正的台灣人),且這麼多族也沒有互相侵略的這麼嚴重,哪像華人,一來就把人敢去山上,不服的就OO,當年的原住民是在強權下低頭,被日本侵略時,外來的華人抗爭的還沒原住民有力。
當一個語言跟文化已經無法在當今社會上取得足夠的價值,那種文化必然逐漸消失的哀傷,令人無比感嘆
喜歡你的發言!
我不是原住民,但我很希望看見原住民身分證上的名字都是用族語寫的!
至於課本要全部翻譯,可能有點難,因為我覺得臺灣還是以繁體中文為主(如同不可能都羅馬拼音成客語或閩南語一樣),但其實這點族人想做應該也做的來(只是要財力和毅力)!
最後,我支持我們除了上國英數什麼的以外,多一門原住民文化的課程,這不但可協助文化復興,也能至少不流失我們還能握住的一切,但或許這也會造成客家或閩南文化的人認為那這樣也有要大家都要學什麼什麼啊,可能變得很難操作。
無論如何,理性對話是重點
謝謝你❤️
看留言真的很失望,一堆人因為升學考試覺得心理不平衡就開始關心起原住民政策了,
而且也只關心加分政策,開始對加分政策比手畫腳(你們還關心過什麼?)
這種心理的不平衡,在原住民的生活經驗裡無所不在。
Kangdaway Pacidal 真的 看你的名字跟我一樣是阿美族 而且我的姓氏跟你一樣 太陽🌞
每次聽到漢人關心的是加分政策
最扯的是他們以為台灣所有原住民的語言都可以通
想反問他們 閩南語跟客家語是可以通的嗎
不同族群都有不同文化
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懂 現在一直在扯加分的事是怎樣
因為就我了解的高山族只關心錢的事情
民進黨幫他們的語言文字化出字典又開電視台,結果他們都當這些是垃圾
很多人說不支持加分,說什麼增加補助或增加教育資源等等的,但有沒有想過偏鄉的學校有多少老師想來,或著來了不久就調走
因為他們也想在都市教書或著靠家裡近的學校教書,什麼課後輔導的,什麼多餘教育資源,我相信很多偏鄉學校是沒有的
我看我部落跟我同期的或年紀小幾歲的,有多少職校畢業後就去工作,上大學的還是少部分的
且其爸媽也有很多國高中畢業的,根本不懂教自己小孩功課,甚至爸媽在都市上班工作,把小孩丟給阿公阿嬤隔代教養的。
有很多部落的家庭都是你有工作能照顧家裡或照顧自己就好的觀念,根本不管你的課業,只要你不要走歪路就好。
學校沒多餘能力教學生,爸媽或阿公阿嬤不懂怎麼教孩子讀書的,但也有少部分想努力讀書的,
可是他們的起跑點根本就輸人一大截,這要怎麼辦。
加分制度說不公平,的確是不公平,在都市的原住民一定會吃香,但是不給加分的話,部落的原住民根本就追不上,這根本就無解
加強偏鄉學校的教育資源,我只能說每個學校都在喊自己教育資源不夠,分來分去,有多少是在偏鄉學校的。
說個題外話,一堆人在大考來臨時,都在暗諷原住民加分或著歧視原住民只會靠加分,我內心OS都想說(幹你的有時間嘲諷,還不趕快去努力點)
其實……部落那邊的原住民基本上也很難從這個政策上得到什麼。
我看過不少很有才華的族人最後因為負擔不起或是實在是教學資源差太多,最後從軍
都市原住民真的很吃香,有的一半以下血統吃相還很難看...
為了優勢,改名字,用過就換回去,整個人只有那張臉是原住民 ( 有時候還是挺心酸的
希望是少數就是
既然說升大學的佔少數,那是不是其實加分政策的實行效率也很低,幫不到真正需要的住山地原住民,所以到當今2019是不是該制度改革,好好為有需要的山地原住民想一個更有實行效率的政策?
@@superbriander 其實我比較想要恢復族語姓名,別再使用漢姓跟漢字寫名字了
@@unipayuan3091 現在應該能換成族語名吧,雖然是漢字QQ
我覺得加分倒比較像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畢竟較高的學歷比較不會不好找工作,而家裡的經濟狀況改善,階層複製的狀況也不會一再發生,所以我覺得很合理。但我認為加分不應給經濟條件優渥的原住民,而是要給住在偏鄉或是經濟條件不佳的,因為家庭條件不佳,本身的資源也會更少,父母也比較沒有辦法應付小孩的學業。
像我也有遇過很認真的原住民,每次都是班上前幾名,但他跟我說他來到這裡念書其實可以感覺到城鄉差距,所以他努力的很久才調回來。在我遇到的原住民中我見過都蠻認真的,也會好好讀書,有些人英文很強,有些人很會演講,也有些人遇到不會的下課馬上就去問老師,原住民並不是不聰明,只是當有人開始覺得他們笨,他們又遇到挫折無法排解時,才會有人開始自暴自棄,最終成了別人眼中既定的印象
很勇敢,敢挑戰這個「傷害民族情感」的話題
其實也不算是傷害民族情感。。。
只是把問題提出來討論~~~
集眾人想法~或許能探討出更好的方式!!!
雖然今年才開始訂閱志祺的頻道,但只要有時間就一定會觀看並按讚👍覺得你們的頻道既不帶政治立場也讓很多議題浮上水面,很多題材都很有意義去討論跟省思
但底下有些留言都讓我這個原住民看的不太舒服,今天原住民這個加分機制是漢人立的,補償也是漢人說的,就算漢人覺得加分不公平了,要停止這個機制那就停止,覺得不公平的人就去跟現在政府反應啊,為什麼要讓原住民享有這個看似比別人好的福利,確拿的很不踏實。歷史已發生我們無法改變,但我身邊大部分原住民都是以自己「原始分數」去填選學校,我就是。這世界要談公平談不完,到不如腳踏實地過生活讓自己成為有餘的人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這是我第一次留這麼多話😅
板主最後一句話:一百年前搶了你的房子,一百年後還在考慮是要分一袋米給你,還是一碗湯給你,然後大家開始討論,應該給個碗就好,或者筷子也可以,要不然送條魚也不錯⋯⋯唉⋯⋯
加分没差 畢不畢的了業才是重點
所以加分其實就是雙面刃
給你上好的學校
自己不努力還是退學!
這也就是基本保障升學而已
在學校一切都得靠自己
既然不會影響一般生名額
何嘗覺得不公平或不合理
有實力依然可以上好的學校
加分上了 保障你教育資源
給你了 不把握 結果還是一樣
自己能力自己知道
你要能把握順利畢業
還是靠自己努力
其實現在依然有騙原住民、佔有土地的事在發生
只是改變方式,由議員開發條款和財團的官商勾結而已
呃…漢人也有被騙阿,也有被佔阿,還是漢人不是人?
@@clintchen4729 對啊,被漢人騙得,漢人騙原住民又騙自己人,漢人真……
@@clintchen4729 漢人騙漢人不是原住民不用受保障的理由。
不不不.那些貪官對人民一視同仁
雖然不能說佔領土地那麼誇張,可以告訴你現在臺東土地的確慢慢被漢人吃掉,根據我的了解,現在台東很多土地都被漢人炒地炒的很嚴重,一甲地就賣一千萬,你覺得原住民會炒的那麼凶嗎,原因有幾種
第一 漢人退休人員,把台東當成退休聖地,他們都有著大量資源,當然可以隨隨便便買地
第二 看重臺東退休聖地的投資客蠢蠢欲動,開始大肆搜刮土地,用各種方式,導致臺東地價越來越貴
第三 不能說都是漢人陰險(不過有些真的陰險),原住民有些因為沒錢喝酒,就把祖先的地賣掉,
所以我個人覺得原住民別被短期利益蒙蔽,不然。欸...
個人覺得與其用加分爭議性這麼大的方式 不如從其他層面來著手改善 例如: 增設偏鄉地區資源及設施、開課教導族語、加強學校學業上的輔導機制、推廣年輕原住民們返鄉回饋部落、給予就業上的諮詢及協助、維護部落傳統文化等 推廣這些政策是為了讓原住民們能受到平等對待且融入社會 而不是讓他們被受異樣的特殊眼光看待
的確
前陣子放榜
:欸 我填六間學校都有進欸 怎麼辦
:(還不是靠加分的)
一個爸爸是政府官員的同學
有錢有權有勢
用加分考上了國立學校
而我在學校拼了繁星 卻沒有被錄取
這種時候就希望自己也是能夠加分的人 哈哈哈
如果他們能夠好好珍惜這個加分制度我當然無限期支持
重點是 我身邊很多都是因為有加分 所以很放肆的玩 上課都在睡覺 高一時學分卻比我高 就只是因為他們高一門檻只需要40分 我就很看不慣
可以加分但是不要太扯
學生時代看到的片面現象造就了往後的刻板印象。
高一40,高二50,高三60
會慢慢加啊 高三就跟大家一樣 他們升的了二年級 畢的了業嗎? 不要讓學校限制了你的視野
@@王一一-c6e 現在的高中是學分制,高一高二學分都拿到了,高三補個修也過吧........
我再重申一次,個人申請沒有加分:),只有額外名額
A
我是某國立大學法律系的原住民籍學生,從小到大都在都市長大,沒考族語認證,自然沒享受過加分優待,但不管考高中還是考大學身邊的冷嘲熱諷都沒少過…所以曾經的我也不太滿意加分政策,但前陣子為了做論文研究原住民族相關法案的時候,接觸了不少現階段原住民教育的數據,讓我由衷感謝加分這政策,比如全國國小未畢業中原住民生約佔9成,國高中未畢業原住民族身份也佔7~8成等,更不用說原住民的休學率、失業率等都比漢民族多好幾個百分點,從沒回過部落的我現在才知道同胞們的身邊這麼缺乏資源與幫助。
而反對都市原住民也能加分的人,你們覺得原住民語很簡單是嗎…我學測英文沒多好只考個11級分,但國中在學族語的時候我花半學期連1~100或生活單詞都背不太出來,那些為了加分刻意去學族語的同學必定會多少接觸到原住民文化,這就是政府希望的,難不成給你錢叫你回部落嗎?
至於歧視……你們認為加分是歧視不就正在歧視原住民族群嗎?
為了加分特地學族語,而不是從小生長環境自然習得的人,充其量也是把族語當成工具手段用,這樣的人能真心為保存自己的文化而努力嗎。
@@GMSong-ov4ro 會說自己的語言就是一種保存文化的方式
@@鹹維 語言文化沒在一個長期持續的情境環境是不能夠完整熟練甚至還要保存或發揚的。半吊子的認證無用。都只是做戲成分大罷了。
@@GMSong-ov4ro 你自己也說了,整個環境沒地方能用,只有部落,所以才要上族語課學原民文化啊,那要怎麼讓學生去上族語課,告訴他們考族語能加分啊……
@@GMSong-ov4ro 出來學校環境到社會中多的是時間能回部落,上族語課讓他先認識開頭就跟上閩南語一樣…
我覺得「保障名額」有個好處是,確保每間學校都有原住民學生。
如果以這些學生都對自身文化有了解為前提來說,就會變成每間學校的學生都有機會直接與原住民交流
正好成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管道。
其實有保障名額就根本可以不用加分了不是嗎?
有過語言及文化認證的有一點點加成(可以與沒過者有落差),而沒過的就不加,反正走保障名額不就好了嗎?
我在服務弱勢的一個公司上班
裡面有來自客家族群、新住民、原住民等的兒童與青少年,的確常常看見很多讓非原住民身分的人生氣,氣的是身為漂流過海地新住民,每天兼三份工作,為了讓孩子有機會學到更多知識,在未來的起跑點上不要輸別人太多,但卻看見身為原住民的家庭,經常用補助款來吃大餐喝酒娛樂,然後孩子隨便考試(2B3C)就可以進到新竹第一志願的高中就讀,但新住民辛苦多年,孩子最後依然5B4個+,只能唸一個風評不是太好的私校。我想,這大概是比較而來的憤怒,再慢慢演變成大家拿來酸原民的主因。
我認為加分可以,但原民朋友應該要努力向上,證明自己不因靠加分而才能與大家平行,雖然一般生與原住民本來就是分開的競爭者,但總很難說服青少年說「你不是跟他比啊,但你一定要有一個A才有國立學校就讀」。
孩子都知道是歷史上的政府所欠,但怎麼樣和平共處,又怎麼樣不因加分制度而造成歧視、嘲笑等,真的是一大難題。
我不是原住民,可是我真的真的好喜歡原住民文化,但看著原住民文化慢慢消失,身邊的原民孩子一個個都不會講整句式族語,其實有點難過,真的好希望有什麼樣的一個方法,可以趁現在原住民族群中還有老一輩會講很多族語的這時代,用力傳承下去,不要流失文化、語言,就如同客家文化、閩南文化不能被流失一樣。
我真的很希望更多原民朋友可以重視自己的家鄉,在都市便利生活的同時,可以多多想著如何復興部落文化,如何傳承寶貴的語言,因為我一直都很相信,臺灣是個很棒的地方,可以包容與接納任何族群,而且非常樂見每個族群的文化特色與發展!
我知道這不是我在這說,就能改變什麼的,只是很羨慕原住民朋友有自己的文化,有機會傳承些什麼,而我們很多人,連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特色是什麼都不清楚,所以真心覺得原民朋友也有著某層面的幸福,因為你們是有機會為自己文化奮鬥的人!
我真的很喜歡原住民,但在弱勢族群中工作的我,更希望看見原民朋友們每天都用族語互道早安,每天都在族語溝通,就像客家孩子們自然用客語溝通一般!
這就是為什麼我來臺灣卻想回大陸讀書的原因
歷史就是這樣,時間一久就會被遺忘
然後就有道德主義者去批判曾經被掠奪的他們憑什麼得到好處
這和228和白色恐怖很相近
總有人三不五時說那些故事都是編的
倒打一耙那些加害者
有時候會覺得這種人很沒良心沒同理心
但是仔細一想,時間真的可以殺死抹滅很多東西⋯⋯
所以我認為加分是有必要的
因為這是可以一段時間被遺忘後
還有機會重新讓多數人檢視「原因」的關鍵支點
我是覺得歷史已經過去了,這種政策本來就是因應當代下的問題。請問現代有你說的那些嗎? 歷史一直都在教也沒有被遺忘啊! 漢人確實是拿走土地,但這不就是越接近古代越正常的事情嗎? 土地是誰的對於越原始的人們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否則土地哪有甚麼註明啊! 土地就是自然界的啊! 我覺得全世界都沒資格說土地原本是誰的! 否則非洲人類起源我也可以說原本我們住那那裏也是我們的,我們只是遷徙現在要回去? 或是遊牧民族怎麼辦?四處為家你要怎麼說哪裡是原本的家?? 重點是我們現代就是「中華民國台灣人」,好好對待彼此不分你我,這樣刻意的分類不會讓台灣人更好! 加分的確也會造成程度不足跟不上的可能大增! 你想想如果是醫學系要靠幾乎滿分才能進,加了分進去怎麼得了,壓力也有可能壓死一個人或毀掉整個人生?
笑話,有些人根本不需要幫助
出社會不會有人因為你是原住民所以給你好臉色,本來社會就是淘汰弱者,沒有能力,如何生存?
應該要把資源回饋在最需要幫助的人民之上,而不是一昧加分,借此假裝自己有在關心弱勢族群,事實上比起分數,還有更多能做的事情,加分根本本末倒置,有些原住民出生就不講母語,生活在大都市。
第一次了解原住民加分的理由,以前一直只覺得是因為資源不足之類的⋯⋯小學的時候認識很多原住民同學,基本上學業都很差,造成一直會有那種原住民除了體能外腦子比不上我們的刻板印象(雖然說⋯我們學校的原住民⋯真的都是這樣子的,但主要還是因為會來讀我們學校的原住民都是為了想打球以後當職業選手,老師有提過很多人都四五點就要起床然後搭火車又轉公車到學校晨練,放學也是練習完六七點回到家都八九點了,根本沒時間管學業上的事情,人各有志,人家目標就跟我們這些隨波逐流死讀書的不一樣)
C.我是認為由加分轉為職業培訓或職業銜接,外加完善的族語教育。
也就是指把原住民文化、語言列入正式課程。
特別是原住民學生,但如此會需要龐大的人力(像是會族語的教師)以及不同的學校系統。
然後畢業後或是固定有特定的暑期回鄉服務(類似實習這樣選擇其中一個暑假)。
至於就業就依照專長跟志向選擇是考試為部落地區的公務人員或是要進入漢人的學校就讀,或是考證照學習專業技能等等。
順道一提,我是原住民,有使用原住民保留名額,但嚴格來說,依照各個部落得到的資源與父母在課業上能提供的幫助……
受益的原住民往往只有前面那幾趴,或是生活在都市的原住民。
這樣反而會導致原住民往都市遷徙,主要原因是因為,補助是看縣市的預算,而屏東那樣原住民眾多但預算少到辦燈會要自行募款的縣市,基本上是領不到補助的
你講的無助選情 那些政客不會想做得
加個分立委就滿意了 選票就進來了
@@hliou 主要還是因為是漢人主政,以及那種有事利用沒事番仔的心態。
像是只有在宣傳時才會想到原住民,平日就……加個分就唉唉叫。
至於立委,基本上會有這個現象主要原因是目前只有比較有優勢的原住民才有餘力去要求這個……多數原住民都掙扎著生存
@@unipayuan3091 我說得正是原住民政客 自己選的立委哭也要自己吞下去
@@hliou 我們沒什麼選擇,通常有餘力去參選的基本上不是有錢就是有勢,他們自然只會位跟自己相同的人著想。
而基本上只有那樣的人出來選,選誰基本上都差不多
一樣的意見,但我在別的地方被噴成一文不值的渣渣
原住民加分政策,本人非常有感,我父母都是原住民,所以我不用改姓,就有加分及特殊名額的資格;放榜的期間,其實學校的狀況就如同獵巫一樣,只要是原住民生,錄取到較好的學校,就會被漢人同學說是加分仔,有時還會聽到「啊~就番仔啊!」或是「要被原住民統治了!」等等的言論,當下我覺得很難過,沒想到高中三年,第一次聽到這麼多人討論「原住民」的話題,是因為我們有加分,而不是因為想了解或是分享彼此的文化;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漢人還是用這種眼光看待原住民?我們從來沒有把漢族的文化及語言用異樣眼光來看,而是幫他當做與這座島上的其他族群交流的媒介,而少數漢人卻……
我不知道加分這個政策有多少的正確性,但是,原住民真的應該支持。
記得曾經有人攻擊原住出草之類習俗殘忍,但我只能說,任何一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只會更殘忍,原住民至少當時只殺一人。沒什麼好比殘不殘忍的。
任何國家的文化、都有現在價值觀、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人類本來就是在進化中不斷的改變、有一些東西消失了、有一些東西被創造了。為了未來更好,共勉之。
基本上我還是支持給原住民適度的加分!
當然是A,加分制度確實是不適合的,但確實是相較之下對政府來說比較能夠推行的做法,要知道保存文化的手段不是靠政府的政策就可以輕易保存是非常複雜的
許多人會覺得是前人傷害你祖先的跟我沒關係,可是要知道你就是既得利益者,不管從文化層面還是語言層面去考量
加分制度只要能夠真的扭轉一些社經地位較低的人的家庭,那它就是一個需要的政策
而它確實也真的提高了原住民上大學的比率(可以去查資料或論文,這是真的),但相較漢人學生來說還是低非常多
在這之後要不要把握這個機會就是個人努力的問題了
希望能改成考試鑑定加上平時成績,並取前百分之三十的原住民生做加分,不然後段的原住民聲說真的,賦有學習動力的根本很少。
我認真覺得,那真的是個人因素,也不是一桿子打翻譯一船人吧!
我高中的時候班上有六位原住民同學 五位被留級 還是一副無所謂 真是低賤
@@靖中-d4f 真的,有人還立志去便利商店打工,拜託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差的不是資源,差的是內在素養
在班上會一直被嘲諷...
算了習慣了(*´∀`)...
、
希望自己的態度藉這個機會而改變
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有這個保障而不付出,也希望成功的自己能不被其他人嘲笑、諷刺...
森界 對誰都不公平啊~
推爆這則影片!!統一文化就是消滅其他文化。
原住民加分這點以前我們小時候也會當笑話來提,但等長大後才知道這一點都不好笑QQ
有次老師問我們說,是不是也覺得原住民同學跟我們都差不多,他們有加分優待好好喔~
但有沒有想過因為當年政黨的遷入讓他們被迫放棄原本的屬於自己的文化,從幼稚園到大學以上的教育,在學校所學的語言、歷史、文化、國定假日都不是他們的文化,甚至連名子都是到了近代才修法讓他們可以用自己部落的姓名(即使如此法律上其實也是用中文直翻的音譯名,不是真的可以用原住民自己的族語),直到現在,很多原住民已經淺移默化的跟一般漢人沒兩樣,但這種被同化難道不是一個文化主權的喪失嗎?
失去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民族主權,如今可能也忘了自己被剝削,還要被嘲笑加分、特別名額是給他們''多餘的優待''。那些被消滅了文化的族群後代,就這樣再也辨認不出本來是自己文化的事物了
一般爭論有幾個
1.部落原住民加分大家都贊成,西部富豪原住民不該加
2.加分上好大學的人能力問題,四中程度加分變台大醫,看病有選擇會選這種嗎?
3.加分上大學變成專業人士,應該強制回部落服務個三年五年
@@cathy5561 醫師國考有認真想考上的,多念兩年總會上,相較於台灣考上醫學院的機率只有0.7%,國考只是要不要念而已。您有聽過波波醫生的故事嗎?高中體育班學生去波蘭洗醫學系學歷,回來考過醫師國考,就可以當醫生。
我是原住民,剛好藉這個影片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前沒有語言證明都一樣加分個人覺得不公平,現在有分已經好很多了。
加分上好學校之後,及格分數會從一開始的40分慢慢回到60分,我認為就是給原住民追進度的機會,只是⋯很難,非常難。
我的話會選B,如同影片所說其實不少人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加分以及加分有什麼好處。
llen a 還會喝酒的啦
加分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比較容易成功,壞處是會遭人質疑自己是靠特權成功。
@@llena6210 母湯
jimmy200570 我倒覺得會讓人沉淪 不好
我支持原住民加分 以及更好的福利
C 要努力保存自己的文化很重要,若他們願意去維護給他們加分當然沒意見,但就是有些審核制度太隨便,顯得保存文化的成效很薄弱,記得現在國中要很多額外的服務加分成績,若能將這個跟部落文化結合,像科展、小論文之類的,讓大家去思考怎麼樣能對文化保存更有幫助,如何行動能實踐自己的想法,就像環保不是喊喊口號,即便一個人默默撿垃圾、使用環保餐具,實際做了才是真正的環保,才有真正的實際效果。我想比那種只考幾個族語的檢定,讓大家去訪問長老前輩,可能是一首歌謠的內容,可能是一個故事的來源寓意,將這些記錄下來更有保存文化的效果。
是不是和敬老金有點像?? 目的都是要幫助弱勢但是只是用加分或加錢,而不把整個大環境做長期規劃改善,只是左手進右手出的短視政策
教釣魚和給魚吃大同小異
B "加分"的本質是容許沒那麼優秀的人選更好的學校。這有幾個疑慮:
1. 高中大學的課程比較多也比較難,如果老師要顧及沒那麼優秀的人,就會拖慢進度,讓大部分足夠優秀的學生因為課程太簡單而無法學到更多知識。
2. 我高中北一大學交大碩士台大,在交大比較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北一和台大就覺得自己好廢。當你成績在前段的時候比較能領略學習的樂趣,後段的話就很難了,有哪個吊車尾說自己雖然每次都最後一名但還是每天算微積分三小時甘之如飴的?如果沒那麼優秀的人到了學校,只會學得更少吧。
3. 就大學而言,名校教學品質不一定比較好,因為老師都是學術的天才和研究的強者,未必會教學(天才都不懂凡人為甚麼學不會)。名校的優勢在於有更多機會,但是如果有出國機會和實習,絕對會優先送給好學生怎麼可能輪得到雖然努力卻表現不好的學生呢?更何況老師又不會在一般的課程上加分,如果實力不夠該當的還是當。
4. 當你對微積分有興趣的時候可以自學看公開課,當你對微積分沒興趣的時候哈佛教授都教不動你。
5. 專業不足會害了其他人。如果我們發現聘用的工程師是加分進來的,實力也不太好要靠別人carry,不會很生氣嗎?
我們系上有個澳門加分進來的,四年後一門系上的專業也沒過(他們只要1/3有過就不會被休學,可以靠通識),最後老師只好安排同等學力證明。這真的是個好的結局嗎?
我沒有專業知識,我得承認我不知道文化保存要怎麼做,可是加分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吧,減輕兵役或是減稅也可以當誘因吧。
如果有憑實力進來的原住民、港澳生,或是進來之後把實力增強的那當然很棒,跟他們合作很愉快。可是不可否認的,也有人適應不良,造成別人以及自己困擾。
如果要練肌肉,明明沒有那麼壯卻要舉那麼重的啞鈴,最後雖然有可能練成功,可是也很有可能受傷或是放棄。名校也不是最能提升我們的地方,最符合我們實力的學校才是。
雖然我也覺得原住民加分不好
但是我身邊的原住民朋友都是靠自己考上好學校的
而且如果是好學校的熱門科系,原住民保障民額裡面的競爭其實也很激烈
能進頂大熱門科系的都是有一定水準的,可能還比一些繁星仔厲害
所以也不是所有用原住民管道入學的就是爛
SPC 繁星也要有實力沒實力也上不了好嗎87
@@張正叡-s9g 並沒有,我見過學測五科60繁星上臺大醫學院的
SPC 那間學校可以包一包睡了
志祺 原住民並不想要加分、補助,只想要回自己的土地,不要被迫接受漢人文化(國民教育)
希望原住民有自己的學校(12年國教),過自己的節慶而不是漢人文化,原住民的孩子能有選擇的接受自己傳統文化教育。
好影片!很棒的切入點和立意,可是這樣讓人很傷心,好像衡量一個人唯一的價值就是分數…
然後我的學校也算是前幾志願,真的認真讀書考進來的原住民還是被歧視
這也讓我想到很多事情:
1.價值觀念偏差: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真的別第一次聽到身份試原住民時就問刻板問題:「你們是不是都騎山豬上下課?」、「你們部落是不是沒有電要點蠟燭?」、「是不是很會唱歌/喝酒?」這樣問真的很困擾也顯得對方觀念很差!別說生活在都市資源豐富的家庭會有酗酒家暴問題,每個地方都有,這也會衍生不想碰菸酒的小孩(無論是否是原住民身份)!
2.我考過族語認證,但在申請高中時,校方說他們不收加分的學生,但我不怪校方的政策,只會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好好檢討自己,只是也是有這樣的學校存在!
3.目前政府有個讓人困擾的地方是:若爸爸是原住民、媽媽是漢人,跟爸爸姓會有原住民身份,但若跟媽媽姓會沒有原住民身份!不曉得大家知道這件事嗎?- -
4.承上題:因為我爸媽不同身份,真的有被歧視到!來到都市生活工作時,被一個討厭我的人知道我是這樣的身份時,他在大家面前說:「啊不就是雜種?」當下我沒說什麼笑笑帶過,但好好仔細想想,為什麼與外國人生的小孩,大家都說好可愛好帥好好看?但在自己土地上的人種,卻被這樣對待?有時候我們該檢討的不是其他人,而是自己!若真的各方面都做的好,而對方擺爛或濫用資源去賺取利益的話,再去檢討這個人不是比較好嗎?也希望大家別因為對方是原住民身份,而以偏概全認為全原住民都是那樣的人(EX:愛喝酒/好吃懶做等等...)
C推動對原住民族的歷史正義、確保多元文化(尤其是對原住民族政治、文化的保障)的目的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但加分政策有待商榷。
手段是否能達到目的,也就是加分是不是真的能幫助保留原住民文化,已有疑問。加分政策所帶來的誤解、反過來對原住民族的壓迫、歧視也很大。
在這樣的狀況下,相關政策需要全盤檢討。
既然差異存在(原住民族、漢人),要做的不是忽視差異、達到表面上的平等,而是正視差異,讓每個族群都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天賦、做自己的選擇。
現在以漢人文化為主流的情況下,原住民族的文化、社群不但被忽視,也常被標籤出來歧視(諸如加分上大學、成天唱歌喝酒這種常見歧視),原住民在這樣的狀況下,不但無法發揮所長(要在升學體制下競爭已很難,更何況是同時學習自己的文化、語言),更難以做自己的選擇(回不回鄉服務都會被罵、講自己的族語會被歧視還是乾脆不要學),這樣的狀況下怎麼能稱作公平?
且加分政策明明不會跟一般生競爭,卻往往被大眾忽略,當大眾焦慮自己的升學機會減少時就拿出來當標靶罵一罵;在需要向外國宣稱我國有傳統文化,又隨便拿原住民族的衣服套一套,變成「台灣之光」。
反正身為原住民,究竟是「好吃懶做、既得利益者」還是「台灣之光」都不過隨著大眾的心情改變而已,原住民族自己沒有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人輕飄飄的一句「原住民可以加分上大學好不公平」,讓我好想問到底什麼時候對原住民族公平過了?
更不用說根本連想都沒想過原住民族的民族自決了。
順帶一提,我不是原住民,我是漢人。我只是看不過有些人總是無視現實。
謝謝妳!妳説出了我的心聲😢
我當時考高中前還不知道這個,結果我爸媽帶我去戶政改跟我媽姓(我媽是原住民),還花錢去上母語課,再去報考母語認證去拿加分35%的資格,結果加分後,我還是選擇我自己原始分數可以讀的學校,因為壓力會很大,硬是加分並不會很好,而且會讀得非常辛苦~,我考大學也是一樣
其實我覺得原住民加分可以幫很多同學翻轉,但是他們後續的適應應該要注意,以前班上有原住民加分進到我們學校,因為我們學校算是比較不錯的學校,然後就看他們很辛苦地學習希望能跟上學校進度,其實蠻捨不得的,不過也有很厲害原住民身分的同學啦,加分完超過滿分很多的也是一堆呀😂😂
原住民加分真的不行,我倒贊成偏遠地區加分。
偏遠地區可以用繁星制度上很好的大學,只要是校排前幾的同學可以依次選學校,例如校排第一填台大,第二就可以填台大以下的學校
@@李家祥-q5i 你知道不是只要校排第一就一定能上台大吧?繁星制度是有門檻限制的。
阿米 偏遠地區的人因為資源的不足 即使有繁星也很容易因為卡標而無法進台大
@@雪酪酪酪上臺大應該也要有一定的實力吧? 那些標準相對來說也經很輕松了,如果這種標準都達不到讀什麼大學?
如果沒有門檻就近臺大,那對我們這些讀到死還考不上的人公平麽?
制度不夠好 不代表就要先拿掉
畢竟沒對社會造成危害 也有對原住民有一定的幫助效果
再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之前 我是支持加分的(我閩南人)
我相信以後絕對可以找到更好的辦法
也希望那些覺得會不公平的人先去了解什麼叫正義
對我來說 這跟轉型正義一樣 都是想辦法彌補歷史的錯誤
漢人如果認為原住民跟你是同一國的人 就應該要以漢人的過去為恥
並且積極想出好的方案彌補
可以加分但是條件要嚴格一點,而且不該加這麼多
我们中国也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但是只加10分(满分750),不过与台湾不同的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学生加分后会放到汉族学生里面一起参加录取。
希望下次可以做有關身心障礙學生,以及其他族群的加分議題~
我一半原住民,但我沒有申請原住民的身分。
有一天同事得知我媽媽是原住民,她說可以加分耶!
我都畢業多久了還加分(翻白眼),我不要加分啦! 我要加薪! 謝謝~
我是沒差欸 反正我那些原住民同學加不加分 跟我分數沒關係啊 他比我好還是比我差 也不會讓我成績變好還是變差就是了 管好自己就好惹
B 我覺得加分制度反而加深一般生對原住民的歧視偏見
如果我是原住民我也寧願不要加分
加分制度加深一般生的歧視?那是個人的不想了解,以及個人的不舒服的情緒,制度有問題是沒錯,但不是把你自己對於弱勢族群的歧視怪到制度上吧,難道你會說低收入補助政策害一般人對低收入戶歧見變深嗎?
低收入戶是真的弱勢阿 給他們補助正常吧
但是越來越多原住民(不是全部)根本在漢人文化出生 受漢人教育 漢人價值觀 他們根本對自己的文化沒有認同感 只靠加分 才會成為眾矢之的
@@nz2748 那你是不是沒看過低收入戶也是眾矢之的的文章呢?是不是沒看過大家討論低收入戶瘋狂出國的事情呢?也有一些貪心的人來透過手段達到申請低收的資格呀,所以我說你用這樣的方式來看待原住民的政策,那我也可以這樣說低收入戶的政策啊,既然你都知道是有些特定人士,那該討論的就不該是把某些特定人士的行為也整個放大吧,受到傷害的一直都是我們這些沒做錯事的原住民欸
@@imslut9762 請問你是用甚麼憑據來指控我歧視弱勢族群?我也是站在原住民學生的角度就現實狀況來發表我對加分制度的不贊同而已,以前在學的時候班上原住民同學對加分制度都是避而不談,深怕別人會看不起他。補助本身沒有錯,重點是這種補助方法是當事人想要的嗎?我這樣叫做歧視?這樣沒憑沒據的指控別人歧視也太自以為是了吧,只有你的意見是對的,其他人都是歧視,自以為正義使者?
@@tzuhuanhsu3840 你說政策加深歧視,制度是中性,若本身沒有歧視何來加深??你可以說政策有問題該討論,但你把有人原有就有的歧視因為政策加深了拿出來說嘴,而不是去評論為何某些人有這些歧視不是很奇怪嗎
過去的罪孽應該要彌補,可是用另一種不公平的方式解決好像也是造成另一種不公。
PS:不知道志祺以後可不可以討論女性是否要服兵役的問題?個人覺得以前的重男輕女是個錯誤,但是只有男生有當兵的義務也是一種不公。男女很難真正的平等,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性別身上,觀感可能完全不同。
支持男女皆兵,但女性當兵需要完整制度,不然最後辛苦的還是男性
其實就憲法來看,未否定女性兵役,所以實際來講女性也有兵役
但因為現狀非戰時,所以未啟動這個狀態,外來只要肯訂出法律就會有實際的兵役
女權自助餐
我是女生,我支持女生當兵,支持當兵的女生也不少,別只會說女權自助餐。志祺之前有提過這個議題喲~
我也想看志祺開一篇該不該全民皆兵的主題。
其實我個人是不同意的,但我不同意的理由不是因為你們想像的「輪家是女森耶」這種理由,是因為我本身就反對義務役,就算像目前只有男生要被逼去當兵我也覺得很不合理了,難道平等就只有我吃屎你也要吃屎才算嗎?不能大家都不要吃屎嗎?就算目前台灣很難實現志願役,真的要全民皆兵至少在入役標準上也不能讓體適能的權重佔那麼高,無論男女都不該只因為我體適能過了就要活該被操到死,難道精神、身心、生涯規劃、個人特質會帶來的影響都要被體適能標準凌駕在下嗎?(雖然入役的標準也會做精神鑑定或其他身心評量,但總覺得在整體標準中的權重太少了)
真的是很多根本全家都在城市裡,有個原住民背景就加分小時候覺得莫名其妙
而且以前有些加分的同學,其實進了不符合自己的程度的學校根本就跟不上進度
每次都最後一名,其實長期而言對他們本人也不好啊
問一句,你會因為被搶的那個人家裡很有錢,就不把搶來的東西還給他嗎?排富條款就一定是對的嗎?我不是說排富不行,但其實很多人是直覺性的說沒排富不公平,但你真的有好好想過嗎?如果在資源不足的情況,優先給予有需要的人是當然的,但這個制度所提供的機會又是有限的嗎?你的理由是什麼呢?又或是這樣的差別是因為這個制度太過差勁,而產生了這樣不公平結果,那你覺得又可以怎麼樣以另一種制度來彌補呢?
好多句XD
@@Function_range 被你突破盲點XD
原住民加分這件事,我也覺得莫名其妙!
我是原住民,其實加分沒有實質性幫助~
1、我漢化根深蒂固,很多爸爸媽媽那一輩的有不少早就移往住在都市 生活早就有一遍天了,部落已成了過年 清明節 這種重大節日時 才會回來看看老爸老媽 家族等 除了老一輩的留在自己土地以外 也有不少原住民早已在繁華的都市裡 成家立業,從人口外移的角度來看 鄉下人移民到都市 是很正常的,新生代原住民更多是跟一般漢人學生,教育資源師資等生長環境差不多,所以加分沒有地域性是有問題的,很多鄉下部落的孩子教育資源嚴重落後的原漢學子加分才能平衡教育資源發展的不足~
2、鄉下學校原住民加分25% 都市原住民加分10%,我覺得還比較正常,師資教育資源環境完善 就讀競爭力強的學校 也不是低收入戶 人人都可補習 學生成積競爭激烈 我覺得都市原住民跟漢人差不了多少~
3、既然有爭議 我覺得慢慢的把加分這件事 有個完整的退場機制,例如說轉移到其他的地方補償 原鄉父母的照顧基金 獨居原住民老人的照顧 致力於原住民文化保存所用的花費 ,加分想讓原住民過好生活 又想讓原住民保留文化 那是不可能的兼備的 因為資本主義的崛起 原住民不可能永遠都是弱勢 總會有起來的一天 除非原住民自己不努力~
4、因加分上明星志願學校而導致學習壓力大的問題其實也是有的
進的去出不來 拿不到畢業證書 畢竟加35% 程度上其實是墊底的 你會發現 其實你很努力的讀書 但就在排名上往往都是倒數名次,這不是你的錯 你的確擁有汽車駕照 卻因加分而拿到聯結車駕照 在程度上你要比原先的自己再努力好幾倍才能開聯結車 因為你跟班上的同學 程度就是有落差35% 而這中間因學習跟不上而受到壓力衝擊的 原住民學子們多的是~
其實我覺得反正都要超過時間了~~不如改掉77的涵義吧~~~:D
比如說開場就跳一段舞然後手比77(請參照TT舞)
d( >_O)b
B
覺得加分無法解決問題
以前高中同學就有以原住民生加分,但他住市區從小也有充足的教育資源,平常成績算差(基本加分後在及格線徘徊),偶然跟他聊過一次,他的態度給我感覺就是反正有加分,不用念得那麼好也可以
當時我是第一次知道原住民加分的事情,可在不知道背後原因的情況下,只會讓沒加分的人感到不平,而且似乎也會讓部分被加分的人產生惰性
不過如果他是因為學習自己部落文化而導致跟學校教育有落差的話,我覺得適當的加分是應該的
但是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分別教育,反正現在的小朋友在學校也要上台語課,那麼讓原住民生在同一時間學習自己部落的文化、語言不是更好?
至於師資問題,現在視訊、直播、雲端教學等方法應該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畢竟中文可以當作彼此溝通的管道,也就不必讓他們多學個不屬於他們的語言了。
而加分,更應該留給難以得到充足教育資源的人才對
A.雖然為原住民加分,與實現屬於他們的公平正義是兩件事,但在那個港澳經濟發展成熟,港澳移民都可以加分的時代,個人認為,為原民加分比較合理。
我只想到我高中某同學,長得很漂亮且皮膚白皙,成績很好常在前三名之列。她是原住民,外表完全看不出來,人又蠻內向,不像班上原住民一樣活潑......也很少與原住民同學有交集。老師某天因為一些事情需要清算原住名人數,發現她沒舉手就說了一句:那個誰誰誰,妳不也是原住民嗎?幹嘛不舉手?就看到她一臉為難的舉了手,而且一副很丟臉想哭的表情......沒想到有人為了自己的原住民血統感到可恥啊!
這隻影片我立刻放入「阿柔老師的公民課時間」播放清單內!(什麼鬼)
我們班有兩位原住民 兩位本來就很會唸書 兩位都跟我說 很討厭加分制度 根本不需要特別待遇的朋友 是還好我們班沒有開他們低級玩笑 但我還是遇過身為原住民被嘲笑的 加分只是其中一環而已 真的不懂是有什麼好嘲笑的 如何教育那群小屁孩什麼叫尊重我認為很必要
另外七七的影片讓我了解加分制度的運作跟背景 感謝影片用心講解及剪輯~
變向歧視
誰說原住民就一定不會讀書要靠加分
歧視必須沒得選,不想被加分的可以不加。
其實我覺得原住民的加分政策根本就是因為「越多的教育 越多的漢化」。如果真的要保護原住民的文化,應該設立更多的民族學校。比如大武山部落學校,另外因為教學內容和一般的國民教育內容不一樣,所以師資聘請的規則也應該另立法條。
A. 支持原住民加分政策
在更好的方案出來之前,原住民需要這個制度來讓他們可以在現有的體制下,取得更多的資源,也才可以有較多的心力投入部落及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目前最大的缺失是我們的教育並沒有好好針對原住民議題有深入的討論,導致很多人不了解脈絡,而直接對原住民貼標籤。
教育是最重要的,不論是讓原住民了解自己有一份責任,也是讓其他族群了解即使是現在,社會對原住民在制度上仍不友善。
希望《志祺七七》能讓大家更看到原住民的過去與現在~
優待其實是加速文化的覆滅,因為人會依賴,但文化本來就是活的,是獨立的。原住民專班的成立是目前比較好的方向,探察部落需要的人力,讀完就回家服務。文化意識如果不加強,加分只會加速人力外流。另外是補助,補助應該是比照低收,而非齊頭式。不然很多沒文化沒部落假原住民都會去拿。重點只有一個,把部落的環境弄好,人回來就有力量。
支持,
給加分也只是他們自己比較,不影響一般人,若是為了想考好學校而去學習自己部落的母語就算看起來有點本末倒置,倒也還合情理,畢竟至少開始學習了,總比什麼都不想做要來得好,背後主要是傳承語言文化,說不定就有人學一學會熱切地更投入。
.
而我也覺得大學廢除英文門檻不好,畢竟人就有惰性,讓外在環境刺激跟獎勵自己,能更努力一點,以後就算忘記了,重新來過也不會那麼困難,反倒會感謝自己罵的爛學校一堆畢業門檻。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快畢業的我的感想,唉~
我以前在上課的時候就有聽過,這個加分政策是為了彌補原住民,我一直認為這是個立意良好的政策,沒想到反而會對原住民造成困擾
與其加分,不如考慮建立以原住民語言為媒介的語言學校,從幼稚園、小學到大學,讓他們受到完好的母語教育,更能讓他們的語言能在母語教育中繼續傳承下去!
#請參考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
馬來西亞華語教育 一到中學 華語中學的學歷就不被國家承認了
其實台灣的本土語言都快滅快滅的,按理說除了中國語以外的語言都要有,但是.....這樣溝通又是問題了。
吾晉維 吾晉維 所以多數受華文教育的畢業生,要嘛溜進私人界,要嘛到國外留學,更有甚者留下來在國外發展不再回來,而且不在少數,加上近乎納粹的種族主義政策,造成大量人才外流。這就是令人痛心的事實,中華民國政府若要堅持多元,務必給予在政策上給予母語教育友善的環境,切勿在母語教育上百花齊放,政策上處處歧視,切莫重蹈大馬政府的覆轍!
現在各級學校都有母語教育 學期一開始時 就會調查你要學哪種母語了
其實原住民們現在一直在做 只不過只限制在山區的原住民部落 平地的原住民就都被漢化了
將中心思想放在保留原住民文化,生存權與文化權以及兩者之間如何相輔相成須被顧及。解決生存權最輕鬆快速的方式固然是給錢給分數,但若缺乏進一步的幫忙,他們頂多一代一代"靠著補助而活",像月光族,難有新的進展,而且長期的補助讓漢人感到不公平是可以被理解的,這樣的不理解甚至導致歧視與分化。我認為應從教育著手,偏鄉學生(原住民占多數)要相對投入更多教育資源,或吸引人才進入的措施,比起挨家挨戶施捨津貼不如給出更優渥的偏鄉教育企畫經費,讓當地有機會受更好教育,將來更容易有較高社經地位。
小四時座位隔壁是一個可愛的原住民男生,有閱讀障礙,以前常幫他唸書本或卷上寫的字。成績起不來,家裡又沒有好榜樣,他後來學壞了,國中沒再見過,只聽說與黑道搭上了,不希望再看著類似的事發生。
另外是關於對文化的認同與驕傲,對想回到部落奉獻的年輕人,政府應積極提供他需要的課程、經費(倒不一定是學歷),條件是學成至少要回到部落回饋多少年像某些師專一樣,然後將來哪個機構會有需要他的工作。母語檢定是消極的做法,固然會push一些人去學母語,但對自己族群有認同感的人本來就會去學,問題應該是如何提高原住民對自己的認同感而非誰會一種別人都不會的語言。而對於想進入漢化體系尤其是讀書求學歷的原住民,我認為不管怎樣在結果上給加分是不公平的,可以做的最多就是保障教育的品質跟環境,剩下的還是要靠後天努力。
最後,對待原住民的價值觀不應該是彌補,是要給出對少數的保障。
大陆也有少数民族加分 56个民族55个加分。我家就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区,这边分汉校跟朝鲜族学校,朝鲜族学校用韩国语授课,多一门学科叫做汉语文,就是中文
怪不得朝鮮族大多沒有國家認同感,原來从教育上就已經和漢人分開了
@@aiwwn 那如果强制汉语教学你们会不会说没有人权呢!?
這真的是太酷了!如果是這樣的雙語學校,我也想上。
@@jerryblus9158 这个人见到中国就黑。没有观点。只有反对
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說作法,在台灣的確有開始在承辦,但成效不彰,還在努力。
也許可以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原住民文化的復興,
但是在課業上好像不太需要,
這樣可以針對原住民文化保留,
也可以降低分數的爭議,
況且現在也不是惟有讀書高的年代。
小時候也是靠加分進了好學校,說真的我蠻後悔的....
歧視跟課業壓力反而失去很多信心也變得不快樂。
所以現在自己工作的領域跟當初念書完全沒有關係啊!!哈哈哈
我一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活下來了。
唯一遺憾的是沒有機會接觸跟瞭解自己的文化,
這大概就是都市原住民的悲哀了~
很開心可以看見這個影片,
說真的過去先人們失去的,我們並不能體會,
我覺得能夠平靜的知道事情的原委很重要,
不管過去有多少仇恨,
時間已經沖淡也改變這些對立,
我們都成為同樣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
希望這些話題可以讓我們都更理性成熟也尊重。
也更重視這片土地上多元的文化,
並且好好傳承下去^^
謝謝至棋
我的曾外祖母是西拉雅族(平埔族)
我的奶奶是泰雅族(受過日本教育)
我根本無法證明我的原住民身分更不可能拿到補助或加分!
而我從國小到大學都被問我是不是靠加分上學校的真心覺得莫名奇妙!自己不認真還問我是不是靠加分的!我都班上前幾名而且我國中就半工半讀!誰像你們在學校聊電動在家裡玩電動!有資源又不珍惜!對齁你們又沒差反正家裡有齁!飯來張口就好了齁!這社會我最看不慣就是空降部隊的沒能力上司!世界上沒有這句話(人生為平等)醒醒吧!改變現況靠自己啊!況且這個加分世界也不是跟你們競爭名額啊怕什麼!而且全台灣有多少人有這個權利!就算扣掉加分可能還比你的分數高!搞清楚狀況!
我是早期教改自願就學方案下的學生,考上專科學校後,學號是以考試成績排名,前20號中有許多原住民學生,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原住民加分政策。她們的學習環境確實比較不ok,考上我們學校的她們都算是很優秀的,但老實說平地學生裡也有弱勢家庭的學生…不過能夠有這麼多原住民同學,我感到很開心,她們的個性有趣,帶來許多歡樂的回憶,現在的我想說,很高興能有她們當同學,我也參加過一個最不同的同學婚禮,同學是她們部落裡面的公主,婚禮會場上,她是坐竹轎由部落勇士抬入會場…所以我支持A,而且進入社會後,會發現學歷跟成績既重要也既不重要,能力才是重點…
加分、特別名額真的不完全完美...
就跟像是用繁星、專長特考、低收入戶或離島生等非一般生身份入學的學生,他們在入學之後“可能”得面臨更大的困難
看過身邊和一些認識的同學在進到理想大學之後,卻因為與同儕之間資質落差過大,或教授內容難度對其過高,讓自己求學生涯很痛苦或被迫中斷的都大有人在...(當然,一般生也可能會有這樣的狀況)
加分畢竟也只是個手段,進去之後才是另一段考驗的開始呢(苦笑)
呵 是啊
可是瑞凡,根據統計,繁星計劃的學生在頂大的平均成績是中上的.....
@@SotoPJWang99
只用平均來看本身就有盲點啦......看平均值沒辦法考慮到人數分布在極端的部分
的確,繁星的學生成績優秀的大有人在,但不代表就成績在後段的人不存在
而拿頂大來說就更沒說服力了......因為能繁星上頂大的,很多都是高中就是所謂“明星高中”的學生,本身程度就好,甚至可說是學霸,上大學成績好也不意外吧orz
@@C.Y.L-f9q 兄弟,你根本不懂繁星吧= =
繁星要上頂大校排都是3%左右,你知道要在明星高中3%多難嗎= = 而且這種程度的人幾乎都是台大頂尖科系為目標,繁星才幾個名額哪夠分,導致大多數牛人都是指考,我雄中畢業的看了三年肯定比你清楚
當年我雄中校排20%左右繁星連台大經濟都推不上必須指考才上,你覺得明星3%的人會屈就普通科系嗎= =
繁星大多都是社區高中才有機會......
補個掛,我女友雄女校排10%,學測上台大物理哭了
而且你對平均的邏輯解讀也很怪,平均成績在中上代表"加分=實力不足=會遭遇困難"這邏輯並不成立,錄取分數和程度表現並不成顯著正相關. 因此導致少數繁星者後段成績是源於其他變因,可能是自己擺爛或其他因素導致.
很認真看完了,講的很詳細,不過過去傷害已造成,補救也有困難性,應該要做的是如何修復已流失及被剝奪的大量原民文化,擬定更好政策方針,單就加分效果反而只會讓原民生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被貼標籤也會讓人不舒服的!
謝謝志祺把這個議題做整理、拿出來討論,很清晰也想得很仔細,香港那邊的我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