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剛從無錫回到香港,很捨不得無錫這個古色古香的城市,這裏的古鎮運河甚至各條街道都醞釀著甜的味道,水鄉凑成太湖美麗景色,美不勝收,孕育河鮮白蝦的成長,成為桌上一碟碟能流芳百世的傳統菜,太湖黿頭渚 惠山古鎮 南長街 景色也是多元化的 鹹味的豆腐腦配上紫菜 醬油 配上一碗熱熱的小餛飩 二十元的價格便足以裹腹 雖不太貼合個人口味 但得知原來這就是無錫人的口味 由小陪伴著他們長大 這挺有趣的 在無錫生活了一個多月與這個地方建立了感情 包括人和事 這地方絕對值得再遊歷 以上片段所提及過的景點也曾探訪過 很有共鳴 個人也推薦恆隆廣場的憶秦園 和熙盛源 很想再回味也同時掛念著一些在無錫土生土長的人
我是无锡人在香港学习跟工作 谢谢你这么喜欢我的故乡
比台南的甜,哦!那是甜到心坎裡了,too sweet。我怎麼覺得魏魏對員外遊戲很感興趣?!😂 正統台南人路過
看了你们很久的vlog,两位吃小笼的方式是西方的吃法。正宗吃法,咬个小洞,但是既不要把汤汁倒出来,也不要喝汤汁,就是等个几十秒,蘸黑醋,然后整个放嘴里,如果依然很烫,那就嘴巴含着整个汤包然后张开呼吸(难度不高啦……哈哈哈),觉得不烫了再享受整个小笼包在最里和醋的美妙化学。试一下啦……😁
正宗吃法。
十几年前出国前在无锡读过半年大学 王兴记的蟹粉小笼是每周都要去吃的 陆稿荐 三凤桥的排骨依然怀念 八佰伴 百盛 也是每周都要去逛的 那时南禅寺还刚刚改建完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无锡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城市 下次回国一定要去看看
babylove920able 難吃的一筆
用咸味吊鲜是很常见的做法,用甜味吊鲜头是无锡特色,放酱油就要放糖。馄饨在无锡也是普遍的小吃,而真正的吃客通常都吃红汤辣。
用甜味吊鲜应该是江浙人做红烧时的普遍做法,只是各地糖放的多少而已。
无锡的甜得搭配别的一起吃,不然真的是甜到炸。比如小笼包,就要配醋一起,一定一定,不然你就是脸的那个表情,不夸张的
因为糖可以吊鲜啊,白糖和酱油,江南地区的浓油赤酱风味,江南人对味道其实是追求一个鲜,红烧鲫鱼,红烧素鸡,百叶结烧肉等江南家常菜,其实主要是追求鲜美,而不是甜。很多人对江南菜误会很深,但其实甜不是江南菜的主要口味,本身江南地区不产白糖,是因为酱油和白糖的搭配造就了江南人最爱的甜鲜味
你说的正是。江南一带红烧里面要加糖,但大多地方不会加太多,只是提鲜而已。浙江这边甜的成分就比江苏那里降了很多。
而且炒大多绿叶菜,不会放糖。
甜vs太甜
上海人表示很喜欢无锡的甜。小时候周末有时间就家里会开一趟无锡,只为了无锡小排骨和小龙馒头,三凤桥还是哪里,记不得了。还有苏州的得月楼,杭州的楼外楼。都是周末美好回忆。
三凤桥排骨真的还不错,周末或者是家庭聚餐都会去打包的那种
两个小年青有个性又不失可爱,评价吃的很真实👍
超级喜欢无锡的甜味,小时候每次回上海时都觉得怎么这菜不够味啊应该甜一点啊才好吃--其实还有心理作用,因为小时候只有放假才能出去旅游,而旅游基本上就是杭州苏州无锡这些周边城市,所以只要一吃到淮扬菜或无锡甜就有种“啊放假了”的舒适感
yi Xu 無錫和蘇州的城市景色也很有放假感~
小时候的口味最难忘。
我一直和人说我们上海菜真的不算甜
古时候 能吃到甜的是很不容易的(热带除外,热带的地方糖相对容易取得) 无锡东西甜说明是个自古以来比较富庶的城市,就跟欧洲甜点也是甜的匪夷所思一个道理吧.
欧洲的甜点没得比。
我超爱吃甜食,在英国吃甜点我都觉得甜,那是糖不要钱的甜
聽江蘇的朋友說她爸媽年輕時依然很常見白米,可見江南一直有多富裕
在无锡吃多多家小笼包,都是点评上推介的店铺,个人认为健康路上的熙盛源最好吃
熙盛源好吃到爆
+1
健康路上的熙盛源以前上小学的时候一直会去吃!真的很不错
市中心那家现在的手艺最好
无锡人认为:小笼包最好的应该是熙盛源,蟹粉小笼应该去中山路的王兴记,馄饨最好的是福乐馄饨店。
歡迎你們到無錫。無錫是我的老家。看著你們吃的食物,就想家了!謝謝兩位!
其实在我们吴语区(包括上海啊),其他地区带馅的包子我们叫做馒头。
是的,上海其实我们小时候也叫小笼馒头,生煎馒头,肉馒头,菜馒头。我们不太叫包子,有点分不清包子和馒头,我们上海基本都叫馒头。
Henry Wu 在日本與韓國也是叫饅頭, 應該是古時東傳後一直延用至今的用法。
南通也是叫馒头
叫花子不吃糖馒头
就说大学时有个同学叫包子肉馒头,很搞笑,原来如此
这集很有意思。有机会多去上海周边的城市逛逛啦,比如绍兴、宁波、金华、台州、温州、舟山、扬州、嘉兴、苏州、镇江、横店、杭州、余姚、南京啊,等等。
去宁波的话好像吃的比较咸了。这是我听人说的。我觉得浙江各城市的菜的特色比较明显。比如温州菜就和杭州菜有很大的差别。宁波和杭州虽然地方相近,但是两边的菜好像也不很相似。
温州的菜好像大多没在外地看到过,因为很多都是当地的新鲜海产和蔬果,而且做法难学而又不好保存,所以不太运到外地。如果有机会到温州去吃吃看。
都是吴语区。。。哈哈哈
怎么没有常州?
wfire1412 C 和常州比,无锡为什么城建细节和城市管理不如常州呢?最近路过无锡市区,感觉真是有点脏乱差,远远不如常州啊!
很久以前到无锡出差,回程都会带一些无锡名产三凤桥的无锡排骨和一大袋油豆腐(回家做油豆腐包肉),也算是带回无锡一游的纪念品吧,老妹说他买三凤桥无锡排骨回高雄,都是先用清水冲一冲后再加热!否则超级甜甜甜。。。。。这几年每到樱花季,我的旅游目的已经由原来的黿頭渚改为拈花湾,落英缤纷樱花树下走在全中国最大的樱花林拈花湾,仿佛置身在京都的四条河原町,整个拈花湾就是仿唐代建筑,里面的每一栋民宿都别具各自特色,好想每一栋都住一下!每年樱花季都值得一游再游!
无锡我的家 !我们小时候吃的无锡排骨一般是从一个叫三凤桥的熟食店买的,他们家的各种熟食都很推荐!好像有一版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岛是在鼋头渚那边拍摄取景的。西新饭店最有名的是汤丝螺!
我也是无锡的
都是无锡的哈哈啊哈
老乡~
对啊对啊 小时候吃的都是三凤桥的无锡排骨 还记得都用塑料袋散装买回家的 因为礼盒装贵好多
老乡老乡 汤丝螺 小湘豆腐 啧啧
在古代,糖都比较贵,吃得起的都是有钱人,不亏是江南地区。
无锡菜放糖绝对是自杀的剂量233333333
古代无锡一直是江南最富裕的地方,那时候的上海都是滥渔港
@@金果 明代起江南地区税赋前三依次为苏松常。当时的常州后来一分为二,变成了现在的常州和无锡,排第三。排第二的松江府则是上海的前身。而且如果论人均,松江府一点也不逊色于苏州府。苏州府能大幅领先排第一,主要是占了人口多,耕地面积更大的优势
我觉得江南其他地区都没有无锡吃的甜。不过无锡菜也不是都是甜的,有些也不甜。不过甜起来真的受不了!
@@wfireC 真的,无锡排骨真是出了名的甜
每天吃老公(无锡人)煮饭的北方姑娘🙋真的很幸福很有精致感 视频里看到那些小笼馒头什么的皮厚馅硬料甜 应该是没有去到地道的店家
看来无锡真的很甜,和你们一样甜 😊
中国情怀Chinese Fusion 嘴真甜哈哈哈
不不不,我在無錫待了四五年,我覺得無錫甜的還好吧
看你们vlog很久了,只是看看,从没留过言,这次一定要留言冒个泡了,因为我是在上海的无锡人。:-)
yiqi chen 哈哈哈 歡迎多冒泡~
哈哈哈,太可愛了>< 飲料點了無糖才感覺是正常的甜度....哇,不過台灣好像還沒有厝內小眷村>
吴语系包括上海话里面没有包子一说,我从小叫有馅儿的都是馒头,而北方话里馒头是没有馅儿的,无锡的这个无锡“小笼馒头”是本地话直译,其实就是小笼汤包,一回事
我一个大陆人居然看两位台湾同胞视频介绍美食还上瘾了是什么鬼
你們真的吃好多啊.......太甜我真的無法,而且一整天也跑太多行程,真是辛苦了!看一看我最想吃的就是那個清湯麵線還有晚餐每一道~
Dai Mike 清湯麵真的很好吃!!晚餐也好吃但有點鹹~
无锡小笼包真的好好吃,吃一次我就爱上了,念念不忘。一定要吃里面有蟹膏的
有空去扬州玩啊,那里美食是从早吃到晚,有些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又被誉为国宴,体验一下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离上海交通方便。给你们推荐哦
上海从来就是叫小笼馒头的,现在外来美食和外来人口的涌入,叫法变成了汤包,其实我们小时候都是叫小笼馒头
那是江南人的说法
有眼光,无锡在全国宜居榜上能排前列了,市区靠着太湖靠着湖边的山,不要太惬意,主城区同时结合古典美的氛围,现代美的高楼大厦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中國各地菜系,基本上是東甜西辣,南淡北咸。寄暢園是秦觀後人所擁有,和錫惠公園,惠山寺等本是同一建築群,我認為和蘇州范仲淹後人在天平山的天平山莊,為園中有山山中有園而山水人園合一的典範。
比起上海,无锡是个更适合生活的城市,东西好吃、房价不贵、环境也还不错!祝两位在无锡玩的开心!
Johnny Wong 无锡现在房价也不便宜……
东西好吃吗。真的很不适合很多地区的人。东北,四川,贵州,湖南首先肯定不习惯
无锡菜也就苏南人受的了那么甜,吃一顿一个月不想再吃,甜到腻
@@shinglee4839 我又看到你,我也很想替江浙沪说一句,你口述的那一大吧啦的地方的人也可以不要来吃,江浙沪太多那些地方的人了,挤死了
有新视频立马赶来!江苏人看到这个好想回国啊。。
无锡最美的时候是春季,鼋头渚的樱花不用说,新绿的水乡灵气十足。
有人开玩笑说,无锡人家的糖罐子永远比盐罐子大
无锡人表示,这并不是玩笑……
我家不是的,一样大的,就是补充频率不一样
我上次去無錫,在地人跟我說零食是冰糖....。我也被當地菜甜到一個受不了。
@@chinyong2000 哈哈哈哈,无锡是吃得比较甜啦,号称最正宗的王兴记小笼我也觉得甜得受不了~Anyway,欢迎再来无锡玩~
事实 我妈烧菜都会放糖
以后可以去大西北逛逛哦 西宁 青海之类的 可以大块吃肉的感觉不要太爽!
我朋友和她的教授去过大西北。她教授一吃羊肉就停不下嘴,差点撑死。
口條真好!女生親切可愛
海外无锡人路过 给你们点赞!
在无锡包子叫馒头,我们家炒青菜都要放糖的
天啊啊啊!我家浙江人。我妈炒绿色蔬菜只放一点盐提味。炒寒性菜才加点姜去寒。其他任何调味料都不加怕有损蔬菜本身的味道。顶多菠菜加点大蒜。油也是尽量用味道小的油,也是怕把菜的原味给盖住了。
苏州也是,炒青菜也放糖。现在长大了之后才知道这样多不健康,现在自己做饭不会放那么多糖了
很棒!既然去了无锡, 下次去扬州吧。
只能用幸福来形容你俩
不懂为什么分手了。。。感觉两个人的气场很match啊,分开都少了那份感觉。但是还是任何生活方式和选择都祝福哦!
惠山古鎮你們沒有玩到精髓哦。那些街巷大部分也就是給遊客準備的茶館。我小時候就住在附近,那時候這些祠堂的很大一部分是菜場呢,許多是後來修復出來的,用來旅遊開發。真正的老東西在惠山寺進去。山門邊上兩個石經幢,一唐一宋,是無錫地面最古老的遺存。山門進去,是始建於明正德間的寄暢園,又名秦園,背靠惠山,引二泉活水入園,在夏秋季節雨量充足時園內流水環繞,絕非蘇州城內那些城市園林刻意疊山理水可比。此園號稱江南四大名園之一,也是極好的。惠山寺大殿前明初古銀杏下,有聽松石床,號稱李陽冰題篆,金石學上的大名品。惠山寺大殿側門出,是竹爐山房和天下第二泉,乾隆爺下江南煮茶的地方,著名的景點。二泉一側是華孝子祠,真正的老祠堂之一,明代著名的真賞齋法帖原石就在祠內,由文徵明父子親手雙鉤。以上這些才是惠山古鎮的精華所在,當然都是要收門票才能進的......至於黿頭渚,櫻花季節去是最好的,不然大夏天的,真的曬,氣溫高了水裡微生物繁殖,既不乾淨,味道也不算好。關於小籠,超王記很好,總之別去王興記即可,這家店已經墮落了。
看到你们也上当去了鼋头渚,我心里平衡了很多~~哈哈哈~~~~超坑的地方!
不坑啊
超爱无锡小笼和排骨!就是要甜才好吃啦,每次吃上海的小笼都嫌弃肉馅不够甜且没有酱油XD
银鱼蛋和一锅鲜点的真好 夜晚看这个还要不要我活了啊
我们宁波人完全不吃甜,但是我可以欣赏无锡人的菜,做的还是很精致的。
宁波人是另外一个极端,咸!咸的厉害!!!
无锡人路过,表示。。。没有那么恐怖的甜啦//////// 我都觉得星巴克的星冰乐甜
拿星冰樂跟小籠包比甜...??
@@weiming58 星冰樂: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我外公外婆都是江浙的,家里吃饭我觉得已经偏甜了。但是!回外婆老家无锡吃东西,真的是让我一个在北京长大的人想哭。甜到你没有在吃饭的感觉,崩溃的甜。。。。。
你们每次的封面 字体 都很好看~~~
imim Q 魏魏表示開心💓
臉與魏魏 想问一下这个手写字体是什么字体
发现了 应该是自己手写的
喜欢你们的视频,希望每一期的长度都可以像这期
你们别老是拍江浙沪周边嘛,赶紧冲出沿海地区,来长沙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地区吃吃吃啊。。。体会不一样的风味💪🏻
糖粒子娟娟 也很想出去玩,但魏魏要上班😭
臉與魏魏 周末高铁出来玩呗。。。四小时到长沙😁
什么时候做一期南京的吧?南京比较有民国遗风,而且还有中山陵,总统府等,值得一去。
蘇州和無錫都去過了,什麼時候來我大常州吶哈哈哈哈~蘇錫常裡面最沒存在感的常州人在這兒~有了高鐵後也會經常做十五分鐘去無錫逛,三鳳橋的蜜汁翅中和炸爆魚和醬排骨很常去買啦
😂😂😂 常州還真的沒想過(被打
馄饨小笼好吃的店我心里只有三家,秦园,熙盛源还有鼎福记
苏锡菜的甜是上海人有时候都不太吃得消的,但我就是爱到不行
太湖仙岛以前就叫三山,远看就是三座山的排列,像露出水的乌龟,80年代学校组织春游上去过,那时候这个岛比较野,可能更有意思,我记得岸边都是高高的芦苇。现在修的像公园一样。作为无锡人吃食方面我觉得无锡的招牌是太湖三白还有太湖大闸蟹,太湖蟹个头比阳澄湖的大,膏腴更肥厚。
江南原来都把包子叫馒头的。只是90年代后人口流动加大,上海才开始叫小笼包的。
看到鼋头渚点进来的,但是怎么跟我小时候去的完全不一样啊!我记得鼋头渚那里有个大石头像乌龟,所以叫鼋头渚。九几年去的。印象中湖边有亭子,有树,还蛮惬意的。我们几个小孩拿个石头在泥地上写写画画。然后跟大人吃饭,太湖的白米虾水里汆一下,就很鲜甜。临走买了泥娃娃。
华东 都偏甜 上海人烧菜也甜 所以我也很吃甜 以前小时候家里老人炒青菜都要撒一把白糖 😂感受一下… PS 终于等到你们开箱厝内小眷村了 哈哈哈
Eric Chen 厝內小眷村我們很常喝只是一直沒機會拍~加芋泥太完美
臉與魏魏 这个小眷村的魏道有很台湾吗? 没去过台湾一直好奇正港台湾奶茶是什么味道
@babbitt dk 杭州菜其实也没有那么甜。就是红烧时会加糖提鲜,而且不像上海菜那样甜。
无锡人说那叫开阳馄饨,超级好吃😋
鼋头渚真的,除了樱花季,别的时候都不值这个票价,淡季也不说降个价。来无锡天气好的话推荐去爬个惠山,一边是熙熙攘攘的城市,一边是惬意的湖光山色。吃的方面,无锡人一般会推荐熙盛源,还有毛华的玉兰饼也不错……
在古代这些都叫馒头, 不管有没有馅. 包子这种叫法是后来才在北方出现的, 江南地区仍称馒头.
你們的口感形容的好好喔❤️❤️
真的不夸张哦 作为无锡人 我奶奶喝了一口矿泉水 随口就OS了一句:“水怎么不甜的撒?”......真的好喜欢甜的无锡排骨,甜的油爆大虾,甜的脆鳝,甜的鸡翅膀,甜的四喜烤麸……
的确吃到很正宗的无锡菜,都是老无锡菜,但感觉少吃了无锡的豆腐花哟。来的时节呢,感觉缺失了一些我记忆中的东西,有一些可惜。感谢你们介绍我的家乡无锡。--一个留学日本的无锡人
上蓝 爱 在惠山太飽了,沒吃豆腐花🙁 下次吃!
很喜欢吃无锡的甜小笼包 南京也有甜的汤包 但还是以鸡汁汤包为主
辛佳琦 作为无锡人,还是无锡小笼好吃啦😜ོ😜ོ
臉與魏魏 忘了提啦,在吃小笼包的时候,你们吃的方式呢和我习惯的吃法有些不同哟。一般会在碟子里放一些醋,醋可以中和小笼包的油腻,可能也只是我个人的吃法吧:-D
上蓝 爱 过两天就去吃 嘿嘿 每次去无锡都是早去晚归 吃吃喝喝逛一天
可以到宜兴的山区风景区看看更好玩,山里的野菜,丁山的紫砂壶!
无锡汤包,排骨什么的都很甜🤣
无锡人都不会一顿饭上两个甜菜,排骨加四喜面筋对我来说已经是甜上加甜了。一顿想吃完特色菜就会是这样了😂小笼包应该是咬一口直接喝汤,不会把汤倒在碟子里。觉得甜的话,可以搭配镇江陈醋,一般馄饨店桌子上都会有。馄饨小笼包还是推荐熙盛源。
黿頭渚一定要在三月和四月去喔 成片成片的櫻花🌸真的很絕美🥳下次來無錫歡迎來夜晚南長街走走 很美很江南~
小时时候在老家镇上买一笼小笼包子,配碗甜豆浆,真是色一。浙江台州的小笼包子不是汤包,感觉比上海苏州的汤包要适合我的口味
以前樱花开的时候去的鼋头渚,人超多
海外的无锡人非常想家了!!推荐三凤桥!!比较正宗的无锡熟食店!
和常州比,无锡为什么城建细节和城市管理不如常州呢?最近路过无锡市区,感觉真是有点脏乱差,远远不如常州啊!
之前无锡本地朋友带着去吃了几天,每顿都是一开始觉得哇好好吃!吃到一半就觉得太甜了 = = 但其实还是好吃的~
看了视频超种草厝内小眷村!喝了以后简直要哭了!太好喝了吧!!!!!超感谢推荐!😍😍😍
小籠饅頭慣例不是這樣子了啦 應該先咬破皮然後把湯汁吸了 注意有點燙哦
封面太霸气了😍😍😍
其实在上海小笼包也叫小笼馒头😂
身在澳洲 羡慕死你们能吃这么多国内食物了 还能过夏天 墨尔本冷死了 哈哈哈 祝玩得开心
同在墨尔本的同意
大部分介绍的,在悉尼都有,飞过来吃吧。这个星期悉尼温度最高25度哦。小杨生煎、南翔小笼、三鲜馄饨、红烧排骨、四喜面筋、北方烧饼、红豆汤小圆子、银鱼炒蛋,台湾饮料比如最近开的一芳:有著名的水果茶和黑糖粉圆/芋圆鲜奶。这些悉尼都吃的到。除了太湖一锅鲜没看到过。不过可以吃韩国人开的海鲜一锅鲜。
西新饭店算是本地人比较常去的家常菜馆,吃美食还是建议去一些私房菜,草棚棚,和团团,翠山花园等等
啥时候去扬州
拍的越来越好了,好厉害加油,支持你们
吃小笼包的时候 要蘸一点醋哦,然后咬破一点口子把汁先喝掉,再继续吃
上海菜已经很甜了。无锡我们甘拜下风。无锡还是很悠闲的城市。
mutu enzo 哈哈哈甘拜下風形容的很對
应该用拈花湾取代鼋头渚啦!想吹太湖的风,可以去马山。
每期必看
推荐穆桂英的酸辣汤,王兴记的馄饨很棒,还有无锡的豆腐脑
没去灵山大佛,拈花湾?
古香楼的小笼也不错哦,下次来无锡可以去尝尝
你们两位太可爱了。 第一次看你们的视频好像在头条吧
传统小笼包推荐超王记 ,寓意超过王兴纪,如果要吃蟹黄 的那就推荐 忆秦园 可能现在改名叫 秦园
早上在无锡我们一般不吃小笼包,我们吃面,二两汤面或拌面加鸡蛋,姜丝,百叶等小菜,很满足哦
魏魏的耳环好漂亮啊,想问在哪里买的呀,求链接~
小笼包我是汤皮肉一起吃的,也可以直接喝,推荐苏兴记!下次去的话,红汤辣馄饨也好吃
幸福的吃货;)最近有空也要去惠山镇吃喝玩乐,尝尝老菜馆。从我家开车过去大概一小时。
熙盛源和忆秦园是现在的主流吧,但我还是觉得超王记的小笼包最好吃(他家的馄饨很一般)。无锡的糊涂生煎和玉兰饼也不错,但一定要吃刚出炉的,配上酸辣汤美滋滋
有吃甜食传统的地方,说明古时候就比较富有。
太瞎了!~~~ 我是無錫女婿的台灣人,每年都要去無錫幾趟,忍不住要告訴觀眾~~無錫餐食不是全部那麼甜,絕對沒有誇張到整個片頭到片尾都需要喊"甜",你們看幾篇旅遊雜誌,就跑去風景區吃幾個觀光餐,是無法對無錫的餐食,膚淺的下定論的。全世界的餐飲都各有特色,不要被個人喜惡嚇到了。記住,吃,一定要找當地人會去的餐館。
你说的对,无锡人烧菜并不甜,也就红烧的时候会放些糖提鲜。
台灣的紅燒手法也是會這樣做啊,只是下手重不重而已。
怎麼風景區的觀光餐會特別甜?還是觀光客都吃這一套?
魏魏真漂亮
上海也是叫小笼馒头的
无锡万象城有一家 无夕 有最好吃的蟹粉小笼和刀鱼馄饨,还有一家锡笼记 是连锁店,比较好吃,而且不甜腻,,
剛從無錫回到香港,很捨不得無錫這個古色古香的城市,這裏的古鎮運河甚至各條街道都醞釀著甜的味道,水鄉凑成太湖美麗景色,美不勝收,孕育河鮮白蝦的成長,成為桌上一碟碟能流芳百世的傳統菜,太湖黿頭渚 惠山古鎮 南長街 景色也是多元化的 鹹味的豆腐腦配上紫菜 醬油 配上一碗熱熱的小餛飩 二十元的價格便足以裹腹 雖不太貼合個人口味 但得知原來這就是無錫人的口味 由小陪伴著他們長大 這挺有趣的 在無錫生活了一個多月與這個地方建立了感情 包括人和事 這地方絕對值得再遊歷 以上片段所提及過的景點也曾探訪過 很有共鳴 個人也推薦恆隆廣場的憶秦園 和熙盛源 很想再回味也同時掛念著一些在無錫土生土長的人
我是无锡人在香港学习跟工作 谢谢你这么喜欢我的故乡
比台南的甜,哦!那是甜到心坎裡了,too sweet。我怎麼覺得魏魏對員外遊戲很感興趣?!😂 正統台南人路過
看了你们很久的vlog,两位吃小笼的方式是西方的吃法。正宗吃法,咬个小洞,但是既不要把汤汁倒出来,也不要喝汤汁,就是等个几十秒,蘸黑醋,然后整个放嘴里,如果依然很烫,那就嘴巴含着整个汤包然后张开呼吸(难度不高啦……哈哈哈),觉得不烫了再享受整个小笼包在最里和醋的美妙化学。试一下啦……😁
正宗吃法。
十几年前出国前在无锡读过半年大学 王兴记的蟹粉小笼是每周都要去吃的 陆稿荐 三凤桥的排骨依然怀念 八佰伴 百盛 也是每周都要去逛的 那时南禅寺还刚刚改建完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无锡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城市 下次回国一定要去看看
babylove920able 難吃的一筆
用咸味吊鲜是很常见的做法,用甜味吊鲜头是无锡特色,放酱油就要放糖。馄饨在无锡也是普遍的小吃,而真正的吃客通常都吃红汤辣。
用甜味吊鲜应该是江浙人做红烧时的普遍做法,只是各地糖放的多少而已。
无锡的甜得搭配别的一起吃,不然真的是甜到炸。比如小笼包,就要配醋一起,一定一定,不然你就是脸的那个表情,不夸张的
因为糖可以吊鲜啊,白糖和酱油,江南地区的浓油赤酱风味,江南人对味道其实是追求一个鲜,红烧鲫鱼,红烧素鸡,百叶结烧肉等江南家常菜,其实主要是追求鲜美,而不是甜。很多人对江南菜误会很深,但其实甜不是江南菜的主要口味,本身江南地区不产白糖,是因为酱油和白糖的搭配造就了江南人最爱的甜鲜味
你说的正是。江南一带红烧里面要加糖,但大多地方不会加太多,只是提鲜而已。浙江这边甜的成分就比江苏那里降了很多。
而且炒大多绿叶菜,不会放糖。
甜vs太甜
上海人表示很喜欢无锡的甜。小时候周末有时间就家里会开一趟无锡,只为了无锡小排骨和小龙馒头,三凤桥还是哪里,记不得了。还有苏州的得月楼,杭州的楼外楼。都是周末美好回忆。
三凤桥排骨真的还不错,周末或者是家庭聚餐都会去打包的那种
两个小年青有个性又不失可爱,评价吃的很真实👍
超级喜欢无锡的甜味,小时候每次回上海时都觉得怎么这菜不够味啊应该甜一点啊才好吃--其实还有心理作用,因为小时候只有放假才能出去旅游,而旅游基本上就是杭州苏州无锡这些周边城市,所以只要一吃到淮扬菜或无锡甜就有种“啊放假了”的舒适感
yi Xu 無錫和蘇州的城市景色也很有放假感~
小时候的口味最难忘。
我一直和人说我们上海菜真的不算甜
古时候 能吃到甜的是很不容易的(热带除外,热带的地方糖相对容易取得) 无锡东西甜说明是个自古以来比较富庶的城市,就跟欧洲甜点也是甜的匪夷所思一个道理吧.
欧洲的甜点没得比。
我超爱吃甜食,在英国吃甜点我都觉得甜,那是糖不要钱的甜
聽江蘇的朋友說她爸媽年輕時依然很常見白米,可見江南一直有多富裕
在无锡吃多多家小笼包,都是点评上推介的店铺,个人认为健康路上的熙盛源最好吃
熙盛源好吃到爆
+1
健康路上的熙盛源以前上小学的时候一直会去吃!真的很不错
市中心那家现在的手艺最好
无锡人认为:小笼包最好的应该是熙盛源,蟹粉小笼应该去中山路的王兴记,馄饨最好的是福乐馄饨店。
歡迎你們到無錫。無錫是我的老家。看著你們吃的食物,就想家了!謝謝兩位!
其实在我们吴语区(包括上海啊),其他地区带馅的包子我们叫做馒头。
是的,上海其实我们小时候也叫小笼馒头,生煎馒头,肉馒头,菜馒头。我们不太叫包子,有点分不清包子和馒头,我们上海基本都叫馒头。
Henry Wu 在日本與韓國也是叫饅頭, 應該是古時東傳後一直延用至今的用法。
南通也是叫馒头
叫花子不吃糖馒头
就说大学时有个同学叫包子肉馒头,很搞笑,原来如此
这集很有意思。有机会多去上海周边的城市逛逛啦,比如绍兴、宁波、金华、台州、温州、舟山、扬州、嘉兴、苏州、镇江、横店、杭州、余姚、南京啊,等等。
去宁波的话好像吃的比较咸了。这是我听人说的。我觉得浙江各城市的菜的特色比较明显。比如温州菜就和杭州菜有很大的差别。宁波和杭州虽然地方相近,但是两边的菜好像也不很相似。
温州的菜好像大多没在外地看到过,因为很多都是当地的新鲜海产和蔬果,而且做法难学而又不好保存,所以不太运到外地。如果有机会到温州去吃吃看。
都是吴语区。。。哈哈哈
怎么没有常州?
wfire1412 C 和常州比,无锡为什么城建细节和城市管理不如常州呢?最近路过无锡市区,感觉真是有点脏乱差,远远不如常州啊!
很久以前到无锡出差,回程都会带一些无锡名产三凤桥的无锡排骨和一大袋油豆腐(回家做油豆腐包肉),也算是带回无锡一游的纪念品吧,老妹说他买三凤桥无锡排骨回高雄,都是先用清水冲一冲后再加热!否则超级甜甜甜。。。。。
这几年每到樱花季,我的旅游目的已经由原来的黿頭渚改为拈花湾,落英缤纷樱花树下走在全中国最大的樱花林拈花湾,仿佛置身在京都的四条河原町,整个拈花湾就是仿唐代建筑,里面的每一栋民宿都别具各自特色,好想每一栋都住一下!每年樱花季都值得一游再游!
无锡我的家 !
我们小时候吃的无锡排骨一般是从一个叫三凤桥的熟食店买的,他们家的各种熟食都很推荐!
好像有一版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岛是在鼋头渚那边拍摄取景的。
西新饭店最有名的是汤丝螺!
我也是无锡的
都是无锡的哈哈啊哈
老乡~
对啊对啊 小时候吃的都是三凤桥的无锡排骨 还记得都用塑料袋散装买回家的 因为礼盒装贵好多
老乡老乡 汤丝螺 小湘豆腐 啧啧
在古代,糖都比较贵,吃得起的都是有钱人,不亏是江南地区。
无锡菜放糖绝对是自杀的剂量233333333
古代无锡一直是江南最富裕的地方,那时候的上海都是滥渔港
@@金果 明代起江南地区税赋前三依次为苏松常。当时的常州后来一分为二,变成了现在的常州和无锡,排第三。排第二的松江府则是上海的前身。而且如果论人均,松江府一点也不逊色于苏州府。苏州府能大幅领先排第一,主要是占了人口多,耕地面积更大的优势
我觉得江南其他地区都没有无锡吃的甜。不过无锡菜也不是都是甜的,有些也不甜。不过甜起来真的受不了!
@@wfireC 真的,无锡排骨真是出了名的甜
每天吃老公(无锡人)煮饭的北方姑娘🙋真的很幸福很有精致感 视频里看到那些小笼馒头什么的皮厚馅硬料甜 应该是没有去到地道的店家
看来无锡真的很甜,和你们一样甜 😊
中国情怀Chinese Fusion 嘴真甜哈哈哈
不不不,我在無錫待了四五年,我覺得無錫甜的還好吧
看你们vlog很久了,只是看看,从没留过言,这次一定要留言冒个泡了,因为我是在上海的无锡人。:-)
yiqi chen 哈哈哈 歡迎多冒泡~
哈哈哈,太可愛了>< 飲料點了無糖才感覺是正常的甜度....
哇,不過台灣好像還沒有厝內小眷村>
吴语系包括上海话里面没有包子一说,我从小叫有馅儿的都是馒头,而北方话里馒头是没有馅儿的,无锡的这个无锡“小笼馒头”是本地话直译,其实就是小笼汤包,一回事
我一个大陆人居然看两位台湾同胞视频介绍美食还上瘾了是什么鬼
你們真的吃好多啊.......太甜我真的無法,而且一整天也跑太多行程,真是辛苦了!看一看我最想吃的就是那個清湯麵線還有晚餐每一道~
Dai Mike 清湯麵真的很好吃!!晚餐也好吃但有點鹹~
无锡小笼包真的好好吃,吃一次我就爱上了,念念不忘。一定要吃里面有蟹膏的
有空去扬州玩啊,那里美食是从早吃到晚,有些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又被誉为国宴,体验一下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离上海交通方便。给你们推荐哦
上海从来就是叫小笼馒头的,现在外来美食和外来人口的涌入,叫法变成了汤包,其实我们小时候都是叫小笼馒头
那是江南人的说法
有眼光,无锡在全国宜居榜上能排前列了,市区靠着太湖靠着湖边的山,不要太惬意,主城区同时结合古典美的氛围,现代美的高楼大厦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中國各地菜系,基本上是東甜西辣,南淡北咸。
寄暢園是秦觀後人所擁有,和錫惠公園,惠山寺等本是同一建築群,我認為和蘇州范仲淹後人在天平山的天平山莊,為園中有山山中有園而山水人園合一的典範。
比起上海,无锡是个更适合生活的城市,东西好吃、房价不贵、环境也还不错!祝两位在无锡玩的开心!
Johnny Wong 无锡现在房价也不便宜……
东西好吃吗。真的很不适合很多地区的人。东北,四川,贵州,湖南首先肯定不习惯
无锡菜也就苏南人受的了那么甜,吃一顿一个月不想再吃,甜到腻
@@shinglee4839 我又看到你,我也很想替江浙沪说一句,你口述的那一大吧啦的地方的人也可以不要来吃,江浙沪太多那些地方的人了,挤死了
有新视频立马赶来!江苏人看到这个好想回国啊。。
无锡最美的时候是春季,鼋头渚的樱花不用说,新绿的水乡灵气十足。
有人开玩笑说,无锡人家的糖罐子永远比盐罐子大
无锡人表示,这并不是玩笑……
我家不是的,一样大的,就是补充频率不一样
我上次去無錫,在地人跟我說零食是冰糖....。我也被當地菜甜到一個受不了。
@@chinyong2000 哈哈哈哈,无锡是吃得比较甜啦,号称最正宗的王兴记小笼我也觉得甜得受不了~Anyway,欢迎再来无锡玩~
事实 我妈烧菜都会放糖
以后可以去大西北逛逛哦 西宁 青海之类的 可以大块吃肉的感觉不要太爽!
我朋友和她的教授去过大西北。她教授一吃羊肉就停不下嘴,差点撑死。
口條真好!女生親切可愛
海外无锡人路过 给你们点赞!
在无锡包子叫馒头,我们家炒青菜都要放糖的
天啊啊啊!我家浙江人。我妈炒绿色蔬菜只放一点盐提味。炒寒性菜才加点姜去寒。其他任何调味料都不加怕有损蔬菜本身的味道。顶多菠菜加点大蒜。油也是尽量用味道小的油,也是怕把菜的原味给盖住了。
苏州也是,炒青菜也放糖。现在长大了之后才知道这样多不健康,现在自己做饭不会放那么多糖了
很棒!既然去了无锡, 下次去扬州吧。
只能用幸福来形容你俩
不懂为什么分手了。。。感觉两个人的气场很match啊,分开都少了那份感觉。但是还是任何生活方式和选择都祝福哦!
惠山古鎮你們沒有玩到精髓哦。那些街巷大部分也就是給遊客準備的茶館。我小時候就住在附近,那時候這些祠堂的很大一部分是菜場呢,許多是後來修復出來的,用來旅遊開發。真正的老東西在惠山寺進去。山門邊上兩個石經幢,一唐一宋,是無錫地面最古老的遺存。山門進去,是始建於明正德間的寄暢園,又名秦園,背靠惠山,引二泉活水入園,在夏秋季節雨量充足時園內流水環繞,絕非蘇州城內那些城市園林刻意疊山理水可比。此園號稱江南四大名園之一,也是極好的。惠山寺大殿前明初古銀杏下,有聽松石床,號稱李陽冰題篆,金石學上的大名品。惠山寺大殿側門出,是竹爐山房和天下第二泉,乾隆爺下江南煮茶的地方,著名的景點。二泉一側是華孝子祠,真正的老祠堂之一,明代著名的真賞齋法帖原石就在祠內,由文徵明父子親手雙鉤。以上這些才是惠山古鎮的精華所在,當然都是要收門票才能進的......
至於黿頭渚,櫻花季節去是最好的,不然大夏天的,真的曬,氣溫高了水裡微生物繁殖,既不乾淨,味道也不算好。
關於小籠,超王記很好,總之別去王興記即可,這家店已經墮落了。
看到你们也上当去了鼋头渚,我心里平衡了很多~~哈哈哈~~~~超坑的地方!
不坑啊
超爱无锡小笼和排骨!就是要甜才好吃啦,每次吃上海的小笼都嫌弃肉馅不够甜且没有酱油XD
银鱼蛋和一锅鲜点的真好 夜晚看这个还要不要我活了啊
我们宁波人完全不吃甜,但是我可以欣赏无锡人的菜,做的还是很精致的。
宁波人是另外一个极端,咸!咸的厉害!!!
无锡人路过,表示。。。没有那么恐怖的甜啦//////// 我都觉得星巴克的星冰乐甜
拿星冰樂跟小籠包比甜...??
@@weiming58 星冰樂: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我外公外婆都是江浙的,家里吃饭我觉得已经偏甜了。但是!回外婆老家无锡吃东西,真的是让我一个在北京长大的人想哭。甜到你没有在吃饭的感觉,崩溃的甜。。。。。
你们每次的封面 字体 都很好看~~~
imim Q 魏魏表示開心💓
臉與魏魏 想问一下这个手写字体是什么字体
发现了 应该是自己手写的
喜欢你们的视频,希望每一期的长度都可以像这期
你们别老是拍江浙沪周边嘛,赶紧冲出沿海地区,来长沙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地区吃吃吃啊。。。体会不一样的风味💪🏻
糖粒子娟娟 也很想出去玩,但魏魏要上班😭
臉與魏魏 周末高铁出来玩呗。。。四小时到长沙😁
什么时候做一期南京的吧?南京比较有民国遗风,而且还有中山陵,总统府等,值得一去。
蘇州和無錫都去過了,什麼時候來我大常州吶哈哈哈哈~蘇錫常裡面最沒存在感的常州人在這兒~有了高鐵後也會經常做十五分鐘去無錫逛,三鳳橋的蜜汁翅中和炸爆魚和醬排骨很常去買啦
😂😂😂 常州還真的沒想過(被打
馄饨小笼好吃的店我心里只有三家,秦园,熙盛源还有鼎福记
苏锡菜的甜是上海人有时候都不太吃得消的,但我就是爱到不行
太湖仙岛以前就叫三山,远看就是三座山的排列,像露出水的乌龟,80年代学校组织春游上去过,那时候这个岛比较野,可能更有意思,我记得岸边都是高高的芦苇。现在修的像公园一样。作为无锡人吃食方面我觉得无锡的招牌是太湖三白还有太湖大闸蟹,太湖蟹个头比阳澄湖的大,膏腴更肥厚。
江南原来都把包子叫馒头的。只是90年代后人口流动加大,上海才开始叫小笼包的。
看到鼋头渚点进来的,但是怎么跟我小时候去的完全不一样啊!我记得鼋头渚那里有个大石头像乌龟,所以叫鼋头渚。九几年去的。印象中湖边有亭子,有树,还蛮惬意的。我们几个小孩拿个石头在泥地上写写画画。然后跟大人吃饭,太湖的白米虾水里汆一下,就很鲜甜。临走买了泥娃娃。
华东 都偏甜 上海人烧菜也甜 所以我也很吃甜 以前小时候家里老人炒青菜都要撒一把白糖 😂感受一下… PS 终于等到你们开箱厝内小眷村了 哈哈哈
Eric Chen 厝內小眷村我們很常喝只是一直沒機會拍~加芋泥太完美
臉與魏魏 这个小眷村的魏道有很台湾吗? 没去过台湾一直好奇正港台湾奶茶是什么味道
@babbitt dk 杭州菜其实也没有那么甜。就是红烧时会加糖提鲜,而且不像上海菜那样甜。
无锡人说那叫开阳馄饨,超级好吃😋
鼋头渚真的,除了樱花季,别的时候都不值这个票价,淡季也不说降个价。来无锡天气好的话推荐去爬个惠山,一边是熙熙攘攘的城市,一边是惬意的湖光山色。吃的方面,无锡人一般会推荐熙盛源,还有毛华的玉兰饼也不错……
在古代这些都叫馒头, 不管有没有馅. 包子这种叫法是后来才在北方出现的, 江南地区仍称馒头.
你們的口感形容的好好喔❤️❤️
真的不夸张哦 作为无锡人 我奶奶喝了一口矿泉水 随口就OS了一句:“水怎么不甜的撒?”......真的好喜欢甜的无锡排骨,甜的油爆大虾,甜的脆鳝,甜的鸡翅膀,甜的四喜烤麸……
的确吃到很正宗的无锡菜,都是老无锡菜,但感觉少吃了无锡的豆腐花哟。来的时节呢,感觉缺失了一些我记忆中的东西,有一些可惜。感谢你们介绍我的家乡无锡。--一个留学日本的无锡人
上蓝 爱 在惠山太飽了,沒吃豆腐花🙁 下次吃!
很喜欢吃无锡的甜小笼包 南京也有甜的汤包 但还是以鸡汁汤包为主
辛佳琦 作为无锡人,还是无锡小笼好吃啦😜ོ😜ོ
臉與魏魏 忘了提啦,在吃小笼包的时候,你们吃的方式呢和我习惯的吃法有些不同哟。一般会在碟子里放一些醋,醋可以中和小笼包的油腻,可能也只是我个人的吃法吧:-D
上蓝 爱 过两天就去吃 嘿嘿 每次去无锡都是早去晚归 吃吃喝喝逛一天
可以到宜兴的山区风景区看看更好玩,山里的野菜,丁山的紫砂壶!
无锡汤包,排骨什么的都很甜🤣
无锡人都不会一顿饭上两个甜菜,排骨加四喜面筋对我来说已经是甜上加甜了。一顿想吃完特色菜就会是这样了😂小笼包应该是咬一口直接喝汤,不会把汤倒在碟子里。觉得甜的话,可以搭配镇江陈醋,一般馄饨店桌子上都会有。馄饨小笼包还是推荐熙盛源。
黿頭渚一定要在三月和四月去喔 成片成片的櫻花🌸真的很絕美🥳下次來無錫歡迎來夜晚南長街走走 很美很江南~
小时时候在老家镇上买一笼小笼包子,配碗甜豆浆,真是色一。浙江台州的小笼包子不是汤包,感觉比上海苏州的汤包要适合我的口味
以前樱花开的时候去的鼋头渚,人超多
海外的无锡人非常想家了!!推荐三凤桥!!比较正宗的无锡熟食店!
和常州比,无锡为什么城建细节和城市管理不如常州呢?最近路过无锡市区,感觉真是有点脏乱差,远远不如常州啊!
之前无锡本地朋友带着去吃了几天,每顿都是一开始觉得哇好好吃!吃到一半就觉得太甜了 = = 但其实还是好吃的~
看了视频超种草厝内小眷村!
喝了以后简直要哭了!
太好喝了吧!!!!!
超感谢推荐!😍😍😍
小籠饅頭慣例不是這樣子了啦 應該先咬破皮然後把湯汁吸了 注意有點燙哦
封面太霸气了😍😍😍
其实在上海小笼包也叫小笼馒头😂
身在澳洲 羡慕死你们能吃这么多国内食物了 还能过夏天 墨尔本冷死了 哈哈哈 祝玩得开心
同在墨尔本的同意
大部分介绍的,在悉尼都有,飞过来吃吧。这个星期悉尼温度最高25度哦。小杨生煎、南翔小笼、三鲜馄饨、红烧排骨、四喜面筋、北方烧饼、红豆汤小圆子、银鱼炒蛋,台湾饮料比如最近开的一芳:有著名的水果茶和黑糖粉圆/芋圆鲜奶。这些悉尼都吃的到。除了太湖一锅鲜没看到过。不过可以吃韩国人开的海鲜一锅鲜。
西新饭店算是本地人比较常去的家常菜馆,吃美食还是建议去一些私房菜,草棚棚,和团团,翠山花园等等
啥时候去扬州
拍的越来越好了,好厉害加油,支持你们
吃小笼包的时候 要蘸一点醋哦,然后咬破一点口子把汁先喝掉,再继续吃
上海菜已经很甜了。无锡我们甘拜下风。无锡还是很悠闲的城市。
mutu enzo 哈哈哈甘拜下風形容的很對
应该用拈花湾取代鼋头渚啦!想吹太湖的风,可以去马山。
每期必看
推荐穆桂英的酸辣汤,王兴记的馄饨很棒,还有无锡的豆腐脑
没去灵山大佛,拈花湾?
古香楼的小笼也不错哦,下次来无锡可以去尝尝
你们两位太可爱了。 第一次看你们的视频好像在头条吧
传统小笼包推荐超王记 ,寓意超过王兴纪,如果要吃蟹黄 的那就推荐 忆秦园 可能现在改名叫 秦园
早上在无锡我们一般不吃小笼包,我们吃面,二两汤面或拌面加鸡蛋,姜丝,百叶等小菜,很满足哦
魏魏的耳环好漂亮啊,想问在哪里买的呀,求链接~
小笼包我是汤皮肉一起吃的,也可以直接喝,推荐苏兴记!下次去的话,红汤辣馄饨也好吃
幸福的吃货;)最近有空也要去惠山镇吃喝玩乐,尝尝老菜馆。从我家开车过去大概一小时。
熙盛源和忆秦园是现在的主流吧,但我还是觉得超王记的小笼包最好吃(他家的馄饨很一般)。无锡的糊涂生煎和玉兰饼也不错,但一定要吃刚出炉的,配上酸辣汤美滋滋
有吃甜食传统的地方,说明古时候就比较富有。
太瞎了!~~~ 我是無錫女婿的台灣人,每年都要去無錫幾趟,忍不住要告訴觀眾~~無錫餐食不是全部那麼甜,絕對沒有誇張到整個片頭到片尾都需要喊"甜",你們看幾篇旅遊雜誌,就跑去風景區吃幾個觀光餐,是無法對無錫的餐食,膚淺的下定論的。全世界的餐飲都各有特色,不要被個人喜惡嚇到了。記住,吃,一定要找當地人會去的餐館。
你说的对,无锡人烧菜并不甜,也就红烧的时候会放些糖提鲜。
台灣的紅燒手法也是會這樣做啊,只是下手重不重而已。
怎麼風景區的觀光餐會特別甜?還是觀光客都吃這一套?
魏魏真漂亮
上海也是叫小笼馒头的
无锡万象城有一家 无夕 有最好吃的蟹粉小笼和刀鱼馄饨,还有一家锡笼记 是连锁店,比较好吃,而且不甜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