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自我,才能在感情中不被欺負 - 如何把自己「獨立」出來 | Tammy 純聊天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43

  • @rutkking
    @rutkking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5

    1.參加陌生場合
    2.旁聽
    2-1捕捉落單的人
    2-2接受明星的庇蔭
    3.聊現場瑣事、趁機練習觀察、練習稱讚
    4.不要過度期待,世界上大部份的人都跟你處不來
    5.孤單是常態,陪伴是稀有的,它不一定會降臨到你身上

  • @NIEVESCHENtw
    @NIEVESCHEN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謝謝Tammy,我單身很久,一直卡在孤單的感覺裡,即使我是個可以一個人自助旅行也很自在的人、也可以跟別人適度social,可還是一直覺得有個伴就會有依靠,可是妳的分享提醒了我,有伴也是會孤單,重點還是如何把自己獨立出來,而同時會有孤單的感覺也是正常的

  • @陳查理-c2c
    @陳查理-c2c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剛上大學時因為是自己一個人出國留學
    所以這些社交真的是天天都會發生
    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回來台灣才發現很多人,尤其是女生不是這樣
    會很在意有沒有自己認識的人
    其實我還蠻喜歡社交的
    可以看心情決定要當交際花還是壁花
    對方對自己的認識完全是取決於自己表現出的樣子
    久而久之就會發現自己哪一面最有魅力
    幫Tammy補充一點,是我跟美國駐港澳大使學的
    就是社交時認真問每個人的名字,記住他們的特徵(記錯也沒關係)
    想辦法控場cue人
    Cue的時候一定要叫名字
    結束時一一叫每個人的名字道別
    那天結束以後所有人都會認識你
    超正面評價的那種
    而且會不自覺很努力想被你記住
    還會覺得已經跟你很好
    缺點是超級累
    而且如果隔天忘記對方的臉或名字會有點尷尬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謝謝你的補充,完全幫我補充到了我沒講清楚的部分。記住名字和臉真的很重要,但我個人這一方面超弱的....我有臉盲症,而且記名字也很差,所以我只好一直要人家的IG,然後偷偷看別人的IG複習人家的臉...哈哈

  • @yuchanellia4075
    @yuchanellia40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非常感谢tammy的这期节目,让我重新充满勇气。一个人在澳洲打拼2年,经历失败的感情和不顺的求职历程,更害怕的淹没脚背的孤独感,这档节目让我重新思考,非常感谢tammy的帮助

  • @NalaTravel
    @NalaTravel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好重要!
    我也好享受獨旅的時候幫其他不認識的人拍照,以及被拍,跟這個世界自在連結的感覺~
    我也是在旅行的時候,才發現,面對不同頻的人搭訕用餐我應該更勇敢拒絕的😂,這個也是在後來真的在獨旅過程中,認識到真的同頻的朋友,後面才感受到這樣子的落差,知道自己要什麼樣的相處了❤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互相拍照很快就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是說,搭訕用餐是什麼意思?

    • @NalaTravel
      @NalaTravel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TammyTalkShow 就是一個人出國旅行在異地的時候,真的很容易遇到一群人熱情邀約一起用餐,有些時候沒有想一起吃,怕拒絕別人會很尷尬,於是就答應了,結果整個用餐過程很想快點結束😂,也遇過比較同頻的朋友,整個用餐過程就很開心,所以一次又一次體驗下來,會比較知道自己跟怎麼樣的人相處會比較舒服,我覺得我的課題是勇敢說出「不要,謝謝!」耶~

  • @hermanfong9611
    @hermanfong961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4

    不 要 和 會 欺 負 我 的 人 建 立 感 情 就 是 了,誰 會 自 討 苦 吃。

  • @nickjones5812
    @nickjones5812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小小感謝解惑和一系列的分享,幫助很多😊

  • @TheFrancisca566
    @TheFrancisca56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從沒想過跟陌生人互動可以建立自我耶!
    昨天才跟朋友聊到周末要不要一個人出去的話題。
    很多人都是朋友約才出門。
    想聽更多關於怎麼從社交中更了解自己。
    我之前參加活動去陌生場合,跟現場的人通常聊的都蠻淺的。
    反而是透過跟各種人事物互動產生的不愉快來摸索自己。
    我也蠻認同tammy提到的邊界感問題。
    在台灣應該很多人都有,所以善良要有點鋒芒這類的書才很暢銷吧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喔對呀有點像是獨自旅行的概念,但是多了和人互動。下次再聊更深入一點

    • @TheFrancisca566
      @TheFrancisca56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TammyTalkShow 期待細節!

  • @parker80800
    @parker80800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真的要學會與自己相處 人生重要課題之一
    尤其是感到孤單的時候 真的很難熬
    最近突然開始也這種感覺 沒有方向
    又覺得只有自己一人😢
    好像又很難去跟別人聊內心的事
    只能自己消化處理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可以試試用寫的?這種情況我會創作或書寫,用其他方式抒發,某些情形下的確會覺得還是不要把心事跟別人講比較好

  • @陳宜廷-d2w
    @陳宜廷-d2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超級感謝

  • @木小佑-v7g
    @木小佑-v7g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谢谢Tammy ,说得很好。我也是近几年才意识到社交的重要性。与陌生人产生深度交流的感觉,近乎于一场旅行。旅行在别人的精神世界里。还有一点很重要,想要在社交中得到一些好的反馈,要持续地提升自我。当你的认识足够广阔,即便是对别人发问,也能问出一个引发别人兴趣的好问题

  • @ThymeParsleySage
    @ThymeParsleySage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Thanks for sharing the invaluable insights with us Tammy!
    This summer (I'm 18) I lost contact with a good friend of mine and decided to use it as an opportunity to challenge myself to socialize more (I'm Canto living in Canada). Although I've been a comfortable lone wolf for the majority of my life since age 7, it just recently occurred to me how transformative it is to have a brief chats with strangers. Places I met people include: festivals, amusement parks, parks, swimming pool, restaurant. The experience makes the environment I'm in appears much more friendly and I feel more connected to the space, even just with "small talks". Because I realize, even if I was "alone", a certain level of interaction and connection is possible.
    I really appreciate what you said about "losing relational expectations" in our interaction with strangers - the way I think of it: we're all just here for a good time, void of a utilitarian intention, we're just curious of what each other is doing. This is the case where we don't get judged based on our performance of duty and fulfilment of expectation in relationships. No judgement, no stress!
    We're just here acknowledging each other's presence, as a part of the landscape in each other's journey. In our unconscious ways, we make each other feel seen in a space without our close relations.
    And you're right - I get to make claims about what I like doing, choose the kind of persona to adopt depending on the mood of the day (sometimes I go for sassy inquisitive BL character, though I'm a girl).
    A rule of thumb I find helpful interacting with strangers: make your facial expression chill, evoke inner curiosity towards your surroundings and towards others, ask people or comment on what you find interesting in what they are doing. I once made an acquaintance by asking him, "you like canto crime drama?" and "that's a big bowl of fried rice you have there". He asked me "are you an art student journalling" and "that's a big bowl of soup you just finished".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Thank you for sharing. I'm glad you liked it.
      I'm curious if your student life in Canada also involves a lot of social activities? Do you think there is extra social pressure being Asian there? I was an adult when I started my journey in Europe. Sometimes I wonder, do Asians who have lived in Western cultures since childhood have a lot of difficulties adapting?

  • @蘇育生-c3h
    @蘇育生-c3h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這集講得真好❤

  • @user-mandychen444
    @user-mandychen444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我現在的社交 跟您說的很像 享受在人際中的孤單,也自在,不怕陌生人,也會因為直覺不太跟感受不舒服的硬聊天

  • @林宜菲
    @林宜菲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好喜歡Tammy像大姐姐般的分享

  • @Bubbletea_01
    @Bubbletea_01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好棒这一集
    😄,我今天就有这个疑问

  • @R齋
    @R齋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一些些恐懼,毫無防備,這是美女與帥哥ㄉ相會

  • @LivingLink
    @LivingLink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謝謝你的影片😄

  • @skyliu3853
    @skyliu3853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講的真好!🥹🥹🥹

  • @user-mandychen444
    @user-mandychen444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原來是我也在鍛鍊人際關係的肌肉,讚

  • @a321285
    @a321285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Tammy 影片的含金量真的高!
    另外想問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訓練自己不要玻璃心嗎?
    比如在社交時怕自己說錯話、團體裡兩個女生聊得開心自己被晾著的不自在感...等等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我自己就超級玻璃心啊!有些學習心得就會和大家分享

  • @aa1723666
    @aa172366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找一個人來依附...還真的不只是社交場合,看到週遭很多人拿來當作交往或成家的精神支柱...這樣對賭自己真的好嗎?

  • @chongkeanyoong2314
    @chongkeanyoong23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今年45岁,单身,每天工作下班后,就回家休息,上网。社交场合认识朋友对我来说还是很新奇。谢谢

  • @prince589647231
    @prince58964723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可是要怎樣才有社交場合可以參加?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喔對吼,台灣的社交場合真的比歐美少很多,不過還是有的,只是形式不太一樣。如果住台北的話應該蠻多機會。有時候公司舉辦的大型活動,專業人士的交流的座談會聚會都算,或是自己參加社團。其實以前我在台東工作過,就算是台東也有各種社區活動。再不然就是參加一些吃喝玩樂類,廚藝,運動,音樂,舞蹈....課程,特別是舞蹈類課程都會有各種社交活動資訊。最後志工,淨灘,宗教心靈...或是你可以從線上的團體開始,有些線上團體也會有線下聚會

  • @anonymintheworld9781
    @anonymintheworld978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很奇怪的是,我是一个有自我的人啊,我也没有对别人有滤镜啊,但是我依然会受伤害,我完全可以在完全陌生的场合应对自如,我就不懂问题在哪里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影片中的濾鏡指的是「關係」這件事情,和人無關。比如你身為兒子有兒子的身份,身為老婆有老婆的身份,這些身份會改變你的行為和想法,這就是濾鏡,而且這是雙向的。凡是有關係,就一定有這樣的濾鏡。這和你在陌生場合應對自如也不見得有關係,應該說,你在陌生的場合和陌生人互動的時候,有沒有感覺你的行為舉止和你在上班的時候不一樣?和你在家裡的時候不一樣?從這樣去比對,你就可以比較你在什麼時候是比較自在的?進而知道你在哪些時候是需要偽裝比較多的。某些人他們的人生一直都在偽裝卻不自知(因為在各種關係裡面需要把自己變成某種樣子滿足別人需求),這就比較接近我說的沒有自我

  • @Ericyin-x5u
    @Ericyin-x5u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原来我的内向不是个性问题。。是不够独立自主

    • @TammyTalkShow
      @TammyTalkShow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內向不等於不擅長社交,反而很多內向的人因為善於傾聽,更容易交到朋友。關於內向和社交的關聯我也常看到很多討論,分享一篇文章給你,裡面有推一本書:
      crossing.cw.com.tw/article/15589

    • @Ericyin-x5u
      @Ericyin-x5u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TammyTalkShow 谢谢Tammy 我去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