Це відео не доступне.
Перепрошуємо.

行走TIT第三十三集-居高臨下-馬列霸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0 лют 2016
  • 馬烈霸部落位在南投仁愛鄉力行村,目前部落總戶數共有一百九十多戶,人口數共有六百多人。
    早期源自下游瑞岩部落附近的斯巴揚台地,而後往上游遷移來發展。而位在舊址Kmuyaw的這三棵樹,代表著泰雅三兄弟遷徙的起源地,馬烈霸部落從發祥到到遷徙地,其中經歷了六次遷徙,才安居在這個居高臨下的地方,也就是族人賴以為生種植黃帝豆的田地,而被稱為「馬烈霸」的由來。
    依據部落耆老張金城表示,泰雅族原始首次出現的名字叫Tulay,育有三個兒子,他們從原居地Pinsbkang前遷移到Kmuyaw這個地方。當他們再度前前遷移各地時,每個人在Kmuyaw的出入口種植櫸木的樹苗,作為紀念遷移地的鄉象徵意義。
    馬烈霸部落在民國六十六年,又再度面臨第六次被迫遷移到新望洋這個地方,他們始終如一遵守祖先的遺訓,部落遷移必須要往高處的地方,他們安居在這個居高臨下的馬烈霸部落,直到現在已經有三十七個年頭。
    部落族人經歷艱困、大洪水、颱風、瘟疫、以及外族侵害,依然遵守祖先遺訓,團結一心,部落遷移必須往上游遷移,經過六次遷移之後,終於安居在馬烈霸這個居高臨下的地方,過著務農的生活,繼續生存下去。
    部落族人生活在「馬烈霸」這地方,過著務農的生活,族人種植短期農作物,包括蔬菜和水果,自給自足,以維生計。同時還成立合作農場,每當農忙時期,提供部落蔬果載運到台。部落族人運輸蔬果的管道,由於車輛限制在3.5噸以下可以通行,部落希望在農忙時期,部落希望縣府有關單位,能夠考量通融部落經營的大卡車通行,以免影響部落族人賴以為生的農產品。
    FB臉書專頁: / tit1600
    播出時間:
    公視-每周日 16:00 首播
    公視HD-每周四 12:00 首播
    公視2-每周二 10:00 首播
    支持公視 看好視:bit.ly/1lWatUO

КОМЕНТАРІ • 6

  • @user-lz7gc1yi6s
    @user-lz7gc1yi6s 4 роки тому +3

    私の妻の故郷です。
    何度行っても最高の馬烈巴です。
    早く帰りたい‼️

  • @tapaskatu7797
    @tapaskatu7797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suke[e]y repa!! 我阿嬤(斯拉茂)也是這麼稱呼這個豆子的喔~,對比平時叫豆子是suka[aɪ]y,也是語言特色。

  • @user-lz7gc1yi6s
    @user-lz7gc1yi6s 3 роки тому +1

    マレパ❤️大好きな村です👍

  • @yawitemu2953
    @yawitemu2953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我是瑞岩部落的人 我記得 聽部落老人家說 我們泰雅族是從Pinsbkan (裂岩之意)出生 那顆石頭並不是影片中那顆⋯
    影片中那顆是sbayan(分散之意)是泰雅族祖先他們後來人數眾多 約定在那顆石頭往北遷徙!
    我參與過部落的尋根之旅 Pinsbkan 在白狗大山的半山腰⋯ 比sbayan 大顆而且確實是有裂縫的石頭⋯
    不過還是感謝這部影片 讓我知道更多其他的知識和故事!

  • @user-un9gf6pe1p
    @user-un9gf6pe1p 2 роки тому

    希望北港溪沿線三村+1新生村泰雅族部落耆老,長老,村長等能相互溝通規劃固定幾年一次辦個泰雅族人聯誼交流文化活動,不然沿線泰雅文化與團結互動的心慢慢已不被重視,同是一個血脈泰雅族人同在一條流域上,同過一條投89線鄉道上,好像各部落感覺不是同祖先似的,真的要團結也該規劃一下幾年辦一次三村在+1新生村泰雅聯誼文化活動。希望未來能看到這樣的泰雅聯誼文化活動輪流在各村舉辦。

    • @blackcramp
      @blackcramp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很久前辦過
      參加活動的族人寥寥可數
      大概是2014-2016年辦的
      確切日期已經忘了
      (因為我是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