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surprised: 1) you didn't talk about how element was generated in the universe, 2) you didn't mention the importance of Iron (Fe) element, 3) you did;n't talk about the generations of star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element synthetic and the age of universe. Your talk is interesting.
門德列夫的元素週期表應該是有資格得到諾貝爾化學獎的,但可惜他沒得到。後來化學界給了他更大的榮耀,元素裡面有一個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原子序101的鍆(Mendelevium),就是用來向他致意。
当时诺奖委员会里阿伦尼乌斯话语权很大,而他不喜欢门切列夫。后来还利用权力让自己得了这个奖(当然他的贡献也配的上)
我聽懂了
關鍵在第3分鐘
如果拋棄元素存在時間認定
在極短時間元素是無限多的
包含各種不同的同位元素
非常感谢,解答了我的好几个疑问。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自然界有94個元素存在,得益於92號重元素鈾有幾個半衰期超長的同位素,當中有個可自我進行2次beta-衰變的同位素。
「同位數」------是同位素isotope,不是同位數parity。
請不要用注音,它衹會教你記音忘字形。現在網上連西元二千年之前,當年小學生都不會錯的都錯成同音錯字!包括教授碩博士,電視電臺.......高知識份子。音碼(注音/漢拼)讓你有四系電腦病:盯屏傷目不能盲打、同(京)音錯字認形退化音也變(如即使變即便,載變戴、帶、代、.....)、忘亡方言衹剩京音(共同語)、洋符漢拼自貶文化(以形表義漢字形思惟遷向以音表義拼音文音思惟習慣)。
請用一九七九臺灣朱邦復發明中文電腦時所附的倉頡輸入法(輸入法之始祖),打筆劃部件,不打音符;免費,六代收全有史十萬多漢字,全球各語文版本各系統各裝置都支援,衹有一一四字根(基本筆劃部件)是千多種兩岸四地輸入法之最少者(他法至少三百個字根),考慮中文輸入六大需求(字碼、字序、字形、字辨、字音、字義),三晚直接上機讓手指記憶成立(人的記憶建立需時。所有法,包括注音漢拼若未在幼兒園小學先學,都需要同樣時間。)youtube影片說,「目前全世界有三億人在用」。
北京有95%民眾常有提筆忘字!www.chinesecj.com;c.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08424
@@susa1373打字显然更快,效率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更大
@@mingshili2775 打字现在效率也没那么高了,尤其是语音输入法横空出世以后,只要母语是中文的都能说得出口,而现在的打字,英语上肯定还有用,但是在中文上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只能说:这简直是小母牛去泰国做了个手术-换个地你就不牛p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身体文明发达以后,科技发达了,不需要用上脱水这个功能了,其实要是他能好好来地球发展,倒是可以代言一下洗衣机,甚至是干衣机。反正他们用自己这个能力就可以做到代言一起,我们这些凡人和乐子人要强多了,但那也是因为他们那个居住环境比较恶劣,只能是以喝水才能生存,这就导致他们体型没法太大,而体型太小就很难有智慧,所以想要发达只能是群体智慧,但这样就导致很难有新想法,这就使得他们科技发展的很慢一样,但起码他们科技变得可以在星际航行当中冬眠起来的时候,脱水这个功能用处也不是很大了)
@@larrylam4823 不合理,你會在街上用語音輸入嗎?還是你足不出戶?
@@susa1373 事實上,數和素不同音,數ㄕㄨˋ/素ㄙㄨˋ
下辈子希望不为生存烦恼,专心研究数学物理
和化学
为生存而产生的烦恼,是生物维持为生物所需的必要条件。
当某一生物不再顾虑到是否还继续生存下去时,他(它)不再为生存下去而努力。当然也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他继续存活下去的可能性也同时大为降低。
@瓜瓜 说的容易,你的话好幼稚
@瓜瓜 這句話⋯在十八世紀是對的,那時學術界幾乎都是歐美貴族們,那時的學術界允許你一輩子只思考一個問題。現在,也許是高新科技項目會例外吧,否則,你知道有多少在做基礎研究的研究員、那怕教授自己的項目都因為拿不到支助而迫著要做一堆被安排的垃圾項目或想著轉業。 至於你講的“不夠努力”,我不禁問「無中盡深淵,努力走,也是前程萬里嗎?」。 當今世道,努力故然重要,但也要看政策方向和運氣呀。
你這輩子好好研究
就可以不為生存煩惱了
講漂亮!邏輯清晰, 幫我複習了很多以前學過但有點忘記的量子力學!
废话太多了。半天没主题
元素周期表起源于中国炼丹师,不起源于门捷列夫。各位干快递把大明鲸落后那段整个西方借助满清屠刀掠夺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还原,让西方近代科技哲学伪史教这个祸害人类的无耻宗教消失。
哪里有逻辑了,没听懂不要谄媚
亞洲人在史前已經發現了不少金屬元素, 還早在化學出現之前! 這是一個首先由亞洲人(日本)合成而得到公認新元素才對, 113號元素鉨(「日本素」, Nipponium)是日本人獨立發現的, 而且用他們的祖國名稱日本 (Nippon = Japan )命名的新元素! 😆😆😆😆
言简意赅,简洁生动👍
谢谢!
大刘讲的不错
可能找到比地球質量還大的固態行星,才能看到以常態出現的之後元素吧
讲得真好。
我真的懷疑白矮星、中子星等高密星體裡有第八週期甚至更高週期的元素。
中子星本身就是个第9999999999999999…周期的元素,因为它的原子核被压到一起了
我很喜欢‘轨函’这个概念,因为并不是实际存在的‘轨道’,而是基于概率分部描述出来的状态。
事實上,中文已經有「軌域」這個詞來表達這個概念了。另外英文也有所不同,軌道 = orbit,軌域 = orbital。
也有說軌態的 (orbital)
这家伙钍字都不认识,念成肚,可悲啊
@@宇宙-b8w 臥槽,難道唸土?🐷
@@study7055 卧槽, 好像真念土
深入浅出,赞
可能是作者制作经费有限,视频特效没那么丰富,听的我有点吃力,但是还是想给一个掌声,讲得真好!
我觉得后面应该不可能存在稳定原子核了,起初太阳系形成时期或者说太阳系形成前上一颗超新星喷发时期应该是形成了所有能存在的元素的,现在这种情况只不过是因为稳定的和半衰期长的才得以留存下来,而没留存下来的只不过是因为不稳定而衰变消失了。
最大的原子核是中子星
純粹用重力聚在一起
並在周圍有強大的磁場
脈衝星 黑洞 都是"超大"原子
科學就是將不可能的框架一直突破,117/118/119在以前也是被認為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實際上如果技術到位,壓縮再壓縮,將電子質子中子強行壓在一起,再將融合的壓力釋放,可能中子彈都可以研究的出來,問題是現在的技術還沒到這種程度啊
科普就好好的科普,看了以后没发现啥是“细思极恐”的。。。。
另外
量子力学 (英语: quantum mechanics ;或称 量子论 )是描述微观物质( 原子 、 亚原子粒子 )行为的物理学理论
量子力学 是很基础的学科,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
我不太明白什么是“越研究就越进入到量子力学的领域”。。。。。
1990年左右 , Bob Lazar 就聲稱元素115的存在 , 他在51區從事的研究工作得知此元素用於幽浮的反重力推進裝置 , 聲稱由於元素115極不穩定, 故地球不存在此一元素
核子就是因为不稳。
實際上地球什麼元素都有。伊甸的富饒是不會缺席的
@@HolyLionProphet 如果你說的伊甸存在每一個角落,那麼範圍就是整個宇宙,那麼只有一小塊的地球當然可以盛產某些特定元素而稀缺另一些特定元素
有影片連結嗎?
@@Freedom-of-Thought 恰好他是剛剛才直播的來賓主角 , 內容有提到一些115元素相關資料 ua-cam.com/video/mOXmJaZOIy8/v-deo.html&pp=wgIGCgQQAhgB
把食品成分標簽仔細閱讀,就可以複習化學元素週期表
这一篇是我最喜欢的内容
李政道预言在离稳定島更远的地方可能存在着稳定洲,说不定这些新元素是星际旅行的重要材料,有着不可思议的化学特性
如果存在這個東西,那麼當然很可能在遇到之前存在穩定群島,穩定群島以後就是穩定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也就是說發展到盡頭了(這個還是挺有可能的,不過目前人類技術只能看到穩定的這個東西群島都還沒法看到呢。不過要登上這個東西可不容易,而且我們也不知道具體位置在哪裡,反正現在肚子終於也僅僅是到底是一是還是121,這兩種流派之間我覺得都有可能,也就是說這個穩定島本身就是穩定群島的一部分,而這個群島本身就是穩定州的一部分。而如果按這麼個想法,那麼目前整張周期表當中的穩定性的問題都可以得到一個完美的解釋,反正我看到一個不代表就真的只有一個,這就好比當年看到天王星的時候,以為是外面那個現在的海王星引起的,結果發現不是,於是就懷疑外面還有一顆,本以為是冥王星,沒想到是第九行星一樣,反正你看不到,不代表真的就不存在嘛,當年的海王信就是這樣被人發現的,反正用數學的方法來發現,這已經是人類的一個騷操作了。哪怕是地圖上的那個鑽孔,那些老一代俄羅斯人的確是魯莽了點,可人家並不傻,至少那個記錄也夠裝逼了,後來沒錢挖下去也一定會虧本,所以給停了,結果那些營銷後就拿這個東西去說什麼鬼啊,神啊,外星人的什麼金字塔立約被術士邊長數啊,什麼經緯度坐標是光速啦,還有說裡面有神奇能量的,那些打老虎的人都是在裡面睡了一覺才上去的,因為待在裡面會讓你身體倍棒,這基本上都是扯淡,因為他們說挖到九陰裡的時候發現了地獄,但實際上九一裡都14000m了。實際上也才12000m而已,這一個數據一聽就知道是扯淡,更何況他們說金字塔幾千年沒倒,一般建築物都塌了,就這個東西還在這實際上是最沒意思的,因為金字塔的本質就是一對大石頭堆成的山。而任何一座山都是說幾千年就沒了的。而且更要命的是金字塔並不能證明有外星人存在,反而它沒了才有可能是外星人,反正人類沒能力把金字塔搞沒了,能搞沒得,也就是被人一塊挖走,然而這都是石頭,你一塊塊的挖走,那得花多長時間?用核武八優惠升級到無辜,所以從哪個方面來說想要怎走,這玩意絕對是虧本玩意,更何況都還列入保護名單和世界奇跡呢,這下你想去除掉也不可能了,除非人類文明滅絕,讓其他文明來糟蹋,不然根本就不可能,當然不排除將來一個迷你版的死心就大概100km那麼大的玩意,一炮過去就真的給物理消滅了,不過那也是幾千年後的事情了,而幾千年後可能還沒打呢,就先塌了,當然也有可能你我早就死了上百萬年了反正。這些認為金字塔有神奇能量的我覺得是亂說,因為指望一些手段消滅惡性腫瘤來達到長生不老,都顯得是腳踏實地的,盡管這也同樣不太可能,但是對比一下你就知道這至少技術上和理論上都可行
有些人造元素如At、Fr等,在宇宙大爆炸時,應該短暫出現在自然界,因為原子序比這些大的元素例如U,就能穩定存在。只是At及Fr在生成後,沒有一個同位素能長期穩定存在。
元素周期表起源于中国炼丹师,不起源于门捷列夫。各位干快递把大明鲸落后那段整个西方借助满清屠刀掠夺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还原,让西方近代科技哲学伪史教这个祸害人类的无耻宗教消失。
宇宙大爆炸初期溫度太高,當時是沒有任何元素的,只有一些夸克、電子之類的存在,後期冷卻下來後也只會形成氦氣或氫氣一些很輕的元素
至於超重元素開始出現的時候是超新星開始爆炸才有的
而超新星爆炸也會產生一定量的人造元素(At、Fr),只是一下就衰變掉了
精彩!我正好有這個疑問,就看到這一集了
果然时代还是进步的,又更新了我心里的元素周期表。
时代也是倒退的……
你看一看太極圖便知,什麼是終極週期表
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观察方式,所处的维度不同,也许人类跨越到四维空间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元素周期表中没发现的元素在XY轴之上还有Z轴,只有观测到Z轴之后才能发现更多的元素。毕竟半衰期以时间计,而进入下一个维度后时间也可能是其中一个维度。
肯定要有盡頭,不然像中子星那樣把強子堆到巨觀等級就不可能是一顆原子核吧XD
哈哈,用中子星这进行核裂变反应会怎样呢
我当然知道,问题在于这个镜头的理论上限在哪里?(有人說是126,也有人說是137,還有人說是140多,而我覺得最有可能是245,反正還有說173或者184的各種理論不一而足,但是關於第八周期和第九周期的列我就覺得在g區以後就純屬扯淡了,因為這對於我這種強迫症而言絕對是不友好的,幸運的是119已經在合成了)现在在第七周期的末端,已经有要停下去的自己像了,因为据说在121开始就会进入不稳定区域这个时候。稳定元素导就必须要登场,不可了,因为再不登场,那么后面的那些超锕系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了,这个技术上线来看,这个东西如果太浅,那么元素周期表就会被永远停在碱土金属,可是如果這個東西太後面了,也同樣探測不到,因此這個穩定元素導的那個最邊緣穩定性比較明顯的地方必須要在121開始接觸,而最上面很可能是126或者127,我在這之後就沒法保持穩定了,當然也有可能這個穩定元素到很大很大,而且是一個類似於長條彎曲的樣子,這樣也能夠解釋為什麼現有理論認為個元素和復元素的那些更重的同位素會更為穩定的原因。不過這個島畢竟是個圓形,它還是得有那個核心的,而這兩個都比較靠近核心的位置,這就讓穩定老的實際位置現了爭議,由於是原型就不可能太大,不然太大的話就不會再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末尾出現一個穩定性急劇下降的區域,這個區域如果在穩定到很大的情況之下是不可能出現的,可如果太小,那麼元素周期表就會很快停止,因此我覺得很有可能是存在兩個這樣的東西,一個在第七周期,一個在第八,第九和第十就不用想了,這倆玩意得先等到第七周期末端的112和11是有一個穩定的同位數,能夠用於大量生產,生產出一大塊的樣子,然後就可以繼續整了,不過製作的方法跟所有原子序超過100的一樣,都要用荔枝加速器整,不過好在門元素還是比較好的,起碼2253。在那個裂變的時候有可能會碰到其他沒有噴出去的那些253這些就會因為擠出去一顆小東西也就是說會變成門256,所以門元素在自然界很可能也存在,只不過沒辦法以電子發射的方法大量生產而已,而電子發射在2257就停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的,但是如果還有新的那些會電子發射的更重同位素被發現了,那麼這對於人類科學而言也肯定是個大進步,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目前社會方方面面,每一個學科往深了學,只要跟自然規律有關係的都到了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和四大作用力,所以如果微型智能電腦真的存在,它確實能鎖死人類科學
希望大劉能夠詳細㸃說一下電子的層級,能級和s,p,d,f等。還有新的元素會有甚麼物理和化學性質呢?
電子層級和能級高中的選修化學就有介紹過了,至少近十年來的台灣高中課綱有
@@怪偷看我還以為高中課程越改越簡單😂
@@ajay30572 怎麼可能,我準備大考時考古題有寫到民國七十幾年的,一定是越來越難
解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得到的主量子数n就是所谓的层级,球协函数部分得到的量子数L就对应spd等,但是我觉得他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解薛定谔方程
听不懂,但是感觉很厉害
感觉宇宙基本就是微观粒子世界的放大。元素周期表的尽头也可能是无限的。
一沙一世界佛陀已经到过了,以前的人是从精神意识方面升华直接探索微观世界,现在人类走上另一条和古人不一样的路,却只是刚刚摸到门槛。
现在人
在精神,哲学道德方面绝对退步了,与2000年前的先贤比没有丝毫成就,在宏观层面有些许成就,但也遇到大麻烦了。文明的一个轮回可能又要重启了。
地球的引力空間質量範圍,就是我們測量到穩定元素的範圍
应该让茅台的厂长去研究元素周期表,随随便便就能发现几百个新元素了😂
对,茅台有1000多种元素。
这是什么梗
@@getstevenliu 所以人家貴有貴的道理
菌?
富含各种微量元素😂
请问一下:化学和物理的划分界限到底在哪里?像高温超导这种合成材料,如果成功,该拿诺贝尔化学奖还是物理奖?
物理是指宏觀的現象,而化學更著重在於兩物質之間的反應過程。
不過了解到化學的原理之後,就了解到物理才是包裹這兩領域的東西,化學反應的本質就是原子之間的電子位移現象,從而形成更大的分子結構。
@@Wind_of_Night 如果如你所说“物理是指宏觀的現象,而化學更著重在於兩物質之間的反應過程。”那么核子反应堆也是化学家的事?
@@john-ku9kj核反應屬於宏觀現象【雖然是微觀原理】,所謂的化學是比較注重兩物質之間的反應過程。
你必須先了解"數學"! 假使不了解數學,那麼化學跟物理就"不存在"!!
又開了我一個門 多謝 .
不错不错,虽然没做化学领域,仍然喜欢化学
幻數的架構跟幾何空間有關聯嗎?
有小數點或中子質子以外的可能輔助否?
#嚴謹與進化
深刻的讲。有
以已知推测未知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但它总是需要实际验证的,因此很难相信元素周期表不会存在相当稳定的大质子数原子。
Bob Lazar有提到Element 115,不過那是外星人合成的
现在说的元素周期表都是在地球的常温环境下可以生成的,那如果是环境温度低到像真空那么低温度或者是高到像太阳那么高的温度的时候,是不是还存在其他元素呢?
完全不是你說的這樣 元素的定義跟溫度沒有關係 太陽大部分就是由氫和氦兩種元素組成的
而且大部分元素都不是常溫常壓下生成的
舉例來說26號元素鐵的結合能最低(核反應中最穩定) 自發的核反應只會產生鐵 那自然界就只會有26種元素
但是在恆星死亡的時候核心會劇烈壓縮 把鐵原子結合成更重的元素 才會有大於26號的元素出現
所以27鈷-92鈾這66種元素都要在恆星死亡時的超高溫超高壓下才會生成
如果把物質的溫度提高到3千度左右,電子會脫離原子核的束縛,成為電漿,或稱等離子體,原子核的結構還是保持著。
如果將溫度提高到約7兆度,理論上核子的結構將會支離破碎,留下基本的夸克、膠子和電子,稱為夸克-膠子電漿。你所說「元素」的概念不再適用。
如果增加壓力,譬如在中子星內部,重力足夠大而超過了電子的簡併壓力,但根據包立不相容原理,費米子不能佔據相同的量子態,因此電子將會被壓入原子核中與質子結合,生成中子。越靠近中子星中心,中子就越多,質子和電子就越少。
將溫度和壓力降低沒有太大影響,會成為你熟悉的那些普通原子
元素这种有规律存在的物质是凭空出现的吗?
有沒有辦法用原子核內部的三維排列結構(幾何)來證實(或補強)穩定島理論阿? 因為聽起來穩定島理論是用統計歸納的。
純想像的話,應該是某些數量組成的結構,導致強核力和庫倫力之於每個質子與中子,很容易平衡且穩定。
而且都受有指向核中心的力,使其更不容易衰變。
元素在时间,在不同环境下,可能有长短,如在不的压力温度磁力下,在其他宇宙環境下,有新的元素
大刘 = 一流 =^大流😊!看了看多类似的频道,绝对是最少最好的之一!节目不但有深度,还最容易听得懂!多做一些,相信会很快🈶️大流量!🎉谢谢大刘的辛苦😂
谢谢,分享知识也是快乐的。
@@getstevenliu 元素周期表起源于中国炼丹师,不起源于门捷列夫。各位干快递把大明鲸落后那段整个西方借助满清屠刀掠夺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还原,让西方近代科技哲学伪史教这个祸害人类的无耻宗教消失。
我就喜欢听这种充满科学知识又啥也听不懂的节目
很棒的頻道 已訂閱
有没有这种可能, 会有另一个系统来推断另一个化学元素表出来?
如果真的有序数更大更稳定的原子存在,那么宇宙中各种超新星爆炸中子星碰撞等等场景应该有大量产生。现在一个都没有发现,所以大概率还是没有的
幻数元素的科幻版:一旦合成一个高数值稳定的幻数元素,这个元素如此之稳定并且有催化剂机制,触发实体世界中较轻元素聚变,整个世界就向这个稳定的幻数元素演变(类似于恒星聚变终极于铁),那么寻找幻数元素的尽头就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你这个可以作为科幻小说的设定
周期表只是分类表。全分二,二分三,三分….108.
能不能講講裸眼3D技術? 這方面不知道游沒有再推進
很敬佩可以直视镜头的up主。
所谓的化学应该强调的是电子的有效相互作用,所以原子核的衰变如果太快造成电子的相互作用不能被解析的算出来这个时候当然就是核作用主导了。所以化学元素周期表里面得有个对于半衰期的限制,低于这个限制就是所谓的核物理的范围了。另外化学层面,也就是电磁相互作用层面,由于不考虑核作用,这个时候重要的当然是电子的描述,电子所处的环境近似看成球对称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利用微扰去解出电子的态,然后就有了所谓的轨道量子数 角量子数 自旋量子数等。
厉害👍🏻👍🏻
所謂的自然界是指地球上的情況 , 在別的星球上, 並不一定會一樣吧.
特指地球。
中子星是一個超級巨大的原子核「元素」,如果了解中子星的性質是如何,或者多夸克的奇異物質,那應該對元素的極限的研究有幫助。
中子星理论上是不带电荷的,很难说是一个原子核。
是…化學性質主要是看電子分佈
沒電子沒毛可化
@@getstevenliu中子星表面是可能存在分离的电荷的
合成特殊元素,来制造反物质反应堆?惯性消除器?
讲的时候有些概念转换的比较快(对于非理科生可能在第一时间无法从语言直接转换成模型来理解),如果能配上一些概念图帮助理解就更好了。
----- 既然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把知识整理出来,更需要考虑知识在面向大众传播时的效率。这样能大大提高传播的最终效果。
从小我就知道最大的原子核是中子星。强作用力算毛线,万有引力才是王道。
我高中最近正好學到軌域的感念
沒想到Y T就給我推薦這部片
真巧
化学的本质是物理😂
也可以說物理的本質是化學
所以化学专业有门课程就叫《物理化学》
無盡頭,也可以說有,64無限宇宙年每一次週期表的長度都不同,想要人造元素讓他長久維持穩定,首先必須有4個人同時觀測所有流程並且根據自己學識打從心裡認為做法流程沒有問題(切勿懷疑),做出來的元素就會穩定了,為什麼要4個人,再吹下去篇幅不夠我吹了,
黑洞里面是什么?黑洞是特殊元素构成的吗?
用規律法排當然沒盡頭,但是也不可能出現在現在的環境,實驗室都很難造出
我們暫時的理論都只停留在數字和比例之間,可是至今仍然無法在核心幾何學上歸納出穩定性,也許他們推論的比例是對的,可是人工撞擊出來的核心排列並不如天然產生的幾何排列穩定所以那些暫時定義為不穩定的元素是否真的不穩定並不清楚,我們現在沒辦法去研究核子裡面的排列情況。
量子層級好像沒有幾何的問題,因為不存在粒子的幾何位置。
在地球上,只有这样7种。如果去其他星球,星球与太阳的距离,就会有不同的元素。
應該不可能,因為現在量子力學就是用來解釋這個宇宙!
大刘老师,请问
(Spodumene)
(Petalite)
(Amblygonite)
之间元素有什么不同 怎样区分呢?
还是那句话,人类的认知能力局限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程度,加之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人家技术比你先进的所发现的事物也未必会让你知道。。。。。。
人类对宇宙本身的认知也只能用未知来形容,元素周期表也只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所归结出来的量化排序而已,人的主观基于客观世界而产生,主管所感知的宇宙微乎其微,认知的探索应当以对客观事实的谦卑为基石,否则前面一定是个主观意识造就的认知的死胡同。
物质世界是无限的,人类的认知能力如果是一,那么人类的主观意识就连一的程度也都还没达到。
那些由科学转向神学的大“科学家”们,就是与自己的主观壁垒碰撞才反弹到相反方向上去的。
所谓的科学不能解释一切的说法,也是由于人类自身有限的认知能力和自身主观意识的双重作用所产生的。其中人类的认知能力是自然的结界无法逾越,而主观意识则是人类自己蒙蔽自己的屏障是可以突破的。。。。。。
我想應該也不用特地嘗試了
自然界能形成最大穩定的元素是鈾238
歷經百億年,無限多次的超新星爆炸,總該合出點什麼,還是說質疑新星爆炸還不如對撞機的威力?
如果找不到,那通常表示壽命不足夠長,很快就會'變質'
目前沒有人親自去採集過超新星爆炸的元素樣本,所以目前還是全靠猜
歐洲在18世紀以前還沒看過黑天鵝呢,鈾也這200多年的事情,過度自信放棄嘗試就跟宗教沒兩樣
E104之后的元素都是粒子加速器轰出来的 作者上学的时候还没搞定它们的合成
我上学时候还不知道啥是加速器
不可能没尽头的,可以用反证法,假如有种元素质子数有1摩尔,这个原子就可以拿到手上!然后把这个原子氧化,那么可以肯定氧化物和单质的属性应该没什么差别,这是相悖的,所以不可能无限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质子数要一摩尔多重?那么它一个原子多重?中子一般比质子多,质量就大于2*6.02×10²³克,12*10²³公斤你拿得动?为什么要拿在手上?如果它能被氧化,它的氧化物跟单质至少在氧化性上可能就有差别。这个“可以肯定”是怎么来的?
不要你自己技術做不到,就懷疑沒這種東西好嗎
要是全世界科學家都這樣想,連馬車都造不出來,誰能想到能把車子拉在馬身上,就跟你無法想像能把原子拿在手上一樣
這證明0分😂
也就是核数太大核子太多质子之间距离就变太大,导致质子之间库伦斥力减少,所以稳定岛稳定
那麼,有沒有 “核不穩定島” 的理論解釋第43號元素(鍀或鎝)和第61號元素(鉕)的不穩定性?它們的質子數雖然遠小於83,但沒有穩定的同位素。
還真的有。
以這個列表來說: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4%BD%8D%E7%B4%A0%E5%88%97%E8%A1%A8
可以看到從氫開始往下的所有元素的穩定同位素可以大致上連成一條曲線,這叫做β安定線。
中子數比它多的原子核更易發生β衰變、質子數比它多的原子核更易發生β+衰變(放射出正電子)
而,質子或中子為奇數的原子大多相當不穩定,即使有穩定同位素也都只有少數種穩定同位素,且必須得要剩下的質子中子數是偶數才行
可以看看鎝前後的41鈮、45銠都各自只有一種穩定同位素:Nb-93與Rh-103,中子數都是偶數
配合上面提到的β安定線,也可以發現這兩種同位素都在安定線上
但43鎝卻是個特例,在β安定線上的同位素是43個質子加上55個中子。兩者都是奇數的情況下難以在原子核內部堆積成穩定的同位素,因此就是不穩定的了。
这些都是量子化学或量子力学计算的结果。不谈薛定谔方程的应用范围。只谈解薛定谔方程的理论模型,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核是个球,电子绕着球转,于是有了能级的概念。实际上质子,中子是由多个电子和正电子构成的复合体。他们的表面电场方向是相间的,这才是电子没有固定的行星式轨道的原因。问题出在理论模型就没有搞清楚。随着质子中子的增多,偏差越来越大,到f轨道时已经面目皆非,于是出现了各种解释。我学过两次量子化学和一些量子力学还是弄不清其中的问题。直到多年以后我用另一种思维理解了电子湮灭实验的结果。才发现问题的根源。
电子湮灭实验实际上证实了电场和电子,正电子的转换。也就是说明电子和正电子是由电场构成的,是辐射状排布的电场。因为方向相反所以性质相反,也就是所谓的正,负电荷的本质。电子和正电子是没有边界的这种辐射状排布的结构从中心向外密度递减,这就是为什么电子和正电子外围有电场存在的原因,同时也明白了力的本质(粒子外围电场的相互作用)。这就说明量子的概念是个近似的概念,整个宇宙中的粒子是通过场连接着的。宇宙的主体是电场,粒子只是一些疙瘩漂浮在电场中。2019年的时候偶然看了一个佛经的视频才发现佛经讲的就是这个,人们一直没有读懂,后来看了道德经才发现道德经讲的更清楚。道德经里的阴阳指的就是正负电荷粒子。他们是构成宇宙粒子部分的基础。双鱼图指的就是正负电粒子(单电荷的),大的粒子都是有这些单电荷粒子相互吸引形成了。原子核内的基本粒子都是多个电子和正电子的复合体。这样就不难理解理论模型的问题了。这些粒子的堆积受空间结构的稳定性限制,只有某些特定结构是稳定的。也就是我们自然发现的东西。
人们一直无法理解佛经和道德经是如何写成的,所以传的神神叨叨的。其实老子,释迦摩尼和耶稣是些开悟的人,他们能够感知到电场,常人只能看到一部分粒子,所以错误的认为宇宙是由粒子构成的。在开悟的状态下人的意识可以沿时间和空间瞬移(最近的例子可看看木内鹤颜的经历)。这是常人很难理解,现在科学也无法做到的。道德经,佛经和圣经讲的是宇宙从场态向粒子态的转变。人们一直没有看懂。
我做了两个视频讲解这个,感兴趣可点击去看看。很简单。
周期表重點是缺塊區域,有元素嗎,其次,正電子+負質子的元素在缺塊區嗎,是暗物質嗎
目前的元素周期表仅限于地球范围或者是太阳系范围内的物质,宇宙那么大肯定会有更多的未知元素存在,甚至不排除有更多的反物质元素存在,只不过目前我们的科技水平发现不了而已。
您好,群主是在中国大陆还是海外?
太阳本质是h元素反物质反应,它发出的能量光子也就是电子充满了整个星系。生命就是反物质能量收集器,反应过后形成水。水就是能量。有水的地方才有火山。地球在星系的位置决定了元素的多寡。生命需要h o元素。也就是最外层1到2个电子的元素,其他星球没有的原因是与太阳距离不和谐。生命失去h元素就会再次聚集到太阳哪里去。地球引力束缚不了h,.但是地球引力可以束缚o,元素与自己星球的引力和太阳的距离有关系。
真ASMR 聽著聽著 就睡著了😴。
大刘越来越烧脑了,现在每期节目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理解
谢谢认可。
這讓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真的沒有盡頭,一顆原子若大到巨觀的尺度會發生什麼事?
太阳系!
中子星,量子简并态。
都可视为超大元素。
@@ciditan1615 中子星沒有電子也沒有質子,原子序0?這樣也算嗎?
@@a2350 有人稱之為「0 號元素」
多顆中子以強力結合, 沒有質子和電子
中子星就類似巨大的原子核
可以視為零號元素的超巨大同位素
质量无穷大,但不稳定。会发生大爆炸,物质相互分离,空间膨胀,膨胀的过程中,一些分离后的物质会相互吸引,物质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质量越来越大,质量超过一定界限后形成核聚变,发光发热,然后形成多个星系……
信念創造實像!!直到科學家認識到這個定律以前.只會被越來越多的元素週期表發現搞到封掉!元素週期表就是當代化學家群體創造出來的範例!
Very surprised: 1) you didn't talk about how element was generated in the universe, 2) you didn't mention the importance of Iron (Fe) element, 3) you did;n't talk about the generations of star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element synthetic and the age of universe. Your talk is interesting.
中子星四捨五入也算一顆原子,我大膽認為週期表的極限在於原子的重力大到光線無法逃逸時。
我更好奇,为啥目前观测到的恒星,都要用核聚变的方式解释,不过也有说太阳不一定是核聚变产生热辐射
电子为什么一直动来动去的,电子能静止存在吗?
因为喝了脉动。
因為熱,溫度0K以上電子就能動
好奇 那麼重的穩定的元素有什麼做用
如何轰击 可以做几期
肯定有尽头,原子量达到一定数量,就达到了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微观物理和宏观物理的界限。
黑洞是不是一个元素呢?
所以这些概念我都是用英文学的,用中文听一遍,把词汇对应上挺有意思
大刘有一次拯救了我的化学了
听不懂,但也喜欢听😂
中子星,這是一種原子核嗎? 跳躍式穩定島? 電子在中子星是什麼的狀態呢? 希望求解
中子星这种特别的星体可以看成一个原子核了。但引力太强大,电子和质子都很少的存在了,基本上都是中子组成。
@@郭世朋 我以為依照質能不滅的情況,雖叫中子星,但質子和中子比例應該相當,是爆炸後仍殘留物質壓縮而成,除非電子也都受重力跟許多質子壓成中子,不知道電子行為如何
厉害,听到后面听模糊了。。。。
中子星附近可能可以產生 但中子星旁幾乎沒行星
我很好奇的是,原子核內的質子與中子如何排列,才會達成最穩定的狀態,例如碳12。
叠罗汉
可能會有反式原子。外圍電子為正電子,質子為負電荷。
自信一點 把可能去掉 反物質很早就被發現了
超赞,
大劉!你要么就该领域的学者,要么就是花了大量时间准备!
很显然我是后者。谢谢您的支持!
@@getstevenliu 讲的时候有些概念转换的比较快(对于非理科生可能在第一时间无法从语言直接转换成模型来理解),如果能配上一些概念图帮助理解就更好了。
元素周期表是有限的,但是这个有限的数量是不可想象的。
按照组合来说,的确是无限的。
而且在更为靠后(原子序数很大的)的元素,其规律可能是全新的,不再重复元素周期表(可能有一个更大更广的元素周期表可以囊括它们)。
元素的创造的应用,可能真的能像某些修仙玄幻小说那样神奇(不是说什么风火雷电之类的元素😂),因为原子核内部的聚集是很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