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都曾踩過的地雷 - 太有禮貌竟然會讓對方願意提供幫助的機率下降 |《好好拜託 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課, 讓人幫你是優勢,連幫你的人都快樂才是本事》|文森說書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лют 2025
- 這本書,把拜託這件事,寫成了一門專業科目。
是的。直到看完這本書,我真的體認到自己真的很沒禮貌。
我們拜託朋友幫忙某件事的時候,很喜歡拿之前事出來說嘴; 在請求同事幫忙時,我通常習慣用過多的道歉來掩蓋尷尬,經過這本書的介紹,我才明白這些舉動的背後含義。
若你希望獲得更多被看見的機會,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能夠更加健康,希望能夠在必要時刻請求他人提供優質幫助,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拜讀。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 @vincent_reading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 vincent_reading
我的部落格:
vincentreading....
我的Bilibili:
space.bilibili...
印度有個哲理
人打從出生就不可避免的一直在麻煩他人
不需要害怕求救
而要增加幫助他人的意願
日本的父母是教小孩子「不可以給別人添麻煩哦」,但據說在印度是這樣教的:「你是給別人添麻煩而生活著的,所以也要原諒別人。」前者讓人覺得喘不過氣,後者讓人感到放心。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活下去是不可能的。
看來我也後要把麻煩別人訂閱這件事放在片尾了
謝謝各位哈哈
I want to be Man of the Year. 嗯,所以這是一個族群對于心態與行為的教育,點出問題是一回事,但當一整個族群都是這樣的行事方式,是否要有些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覺悟?
可是有个问题就存在了,印度人不满足不感恩让我很不舒适,帮对方一件事之后他就会一直麻烦你,拒绝之后他也会继续要求的。不是request而是require.
@@xyu8508 但是反过来你求他帮忙他也不会觉得烦
地雷
1.別一直道歉
2.把自己所需要的輕描淡寫ex:幫我個小忙
3.感謝對方時只說自己感受,好處
4.用人情換幫忙,在提出幫忙時不想被認為低人一等
5.在群組提出幫忙
======================
幫忙的方法
1.提出對方的特長
2.給對方彈性
3.對方提供完協助後告知後續發展
很好的 recap,谢谢
第一點完全中槍,太常說"抱歉"、"不好意思",無形中就疏遠了彼此的關係....
啊 怪不得我家里人都不喜欢我和他们说谢谢😂
台灣動不動就不好意思, md虛偽
@@mattlai443 .....
@@mattlai443 這是台灣現代的一種現象文化,不是虛偽喔。
日本也是非常習慣用「不好意思」來當開頭用語。
可以麻煩你繼續發出這麼優質的影片嗎
哈哈☺️ 當然沒問題
哈哈哈哈哈😂
你的影片很出色
我应用在同事关系里
你愿意的话 可以请你继续提供帮助吗?
即学即用 😂
哈哈哈棒
最近犯的錯就是第一點 - 太過有禮貌,開口閉口都是不好意思,以為這樣算是委婉的口氣,沒想到竟然造成別人的壓力,這集內容真的好精彩 !
我們亞洲人,尤其台灣人,真的很容易把“不好意思”當開口
我發現,其實說“你好” 比不好意思好用
每次聽到「有空嗎?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我都在想「你先告訴我是什麼忙 我再決定有沒有空ouo」
怕講了你就沒空XDDDD
反正這種的我一定會選擇問清楚...(如果是長官的請求話就吞了吧~~
三十歲之前,發現即使開口了別人根本無動於衷,為了避免浪費彼此時間,就不再開口了,改為主動幫助別人,到了五十歲,發現別人受助後反咬一口,只能改為互不干擾。
John Milton 人都是自私的,只差在誰偽裝得更好一點
我常常跟版主有同樣的遭遇。
我也+1,連不會損失的小忙也是無動於衷......
看來書是對的,受助的人不想欠你所以其實幫過的人更有機會幫你
同樣,但我年齡比你更早。12歲移民國外受到冷眼+白眼+擺臉色後,就沒再求助父母以外的人,有什麼問題全部自己上網查詢,然後自己慢慢摸索的處理掉。22歲大學畢業開始第一個工作,被人反咬一口後,就更不敢再主動幫助任何人,就算對方要我幫忙,我也要再三衡量得失才行,所以周圍的人(除父母外,沒親兄弟姐妹,父母不說我也會自動幫忙)都覺得我謹慎又冷血,心好累但也很輕鬆!
天呀我終於懂為什麼我一直很小心保持禮貌,但其他人好像都不領情了QwQ
從來沒有想過是原來是禮貌太多嗚嗚……
其實這真的跟禮貌不禮貌無關 別自己被繞進去
別人一旦幫過你的忙,就比較可能喜歡你,這前提是建立在1.對方本來就對你有好感,想藉由這次幫助與你拉近距離 2.你本身有其他資源願意讓你欠他人情,以求日後要你償還,如果這兩者都沒有,別人是不可能幫你的,這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有時候人際關係脫不了互助
原來亞洲人自以為是的禮貌和幫我一個小忙之類的話,
竟然是別人壓力的來源呀,文森的內容好受用! 很棒
太神了,這本書的地雷我全部踩一遍
"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這種問法真的很討厭
吊人胃口就算了而且高機率是糞事
我也是全踩了一遍😞
我就是那個看了這種私訊他X的覺得特煩的人......
這種留言我一看到的第一個反應是...X的,你想幹嘛能不能一次講完,還要我問是怎樣?我完全不想理你好嗎.....(然後心中給中指....)
有什麼問題真的直接就說了,然後給人選擇幫不幫的感覺好很多~
不過我也是有踩雷,就是很常道歉這點......|||||.....
一般别人问:在吗?
我就很想回:不在。
有事就说事呀!看你说的我能不能做到再决定我“在”还是“不在”
通常我聽到這樣的開頭 我不會說 好啊 我會說 你說說看是什麼事
如果是通訊軟體 教大家一招
通常先看到 先不讀 識相的人會趕快把要幫什麼忙 打得一清二楚 明明白白
這時你在決定要不要回覆(掌握主動權)
至於一直不肯說明的 就不要理他了 十之八九肯定是不好的事情
叫人幫忙的感覺真的很不舒服
反而幫人會比較簡單
就算是叫很要好的朋友幫忙我也不太敢
於是我們就讓你自己少了很多幫助了😕
我也是這樣~太多不好恴思開口~真的反而會降低朋友間的連繫......bbbb
我也是 一直不知道自己在怕什麼
怕以後被情緒勒索吧
真的...我不喜歡麻煩別人,什麼事幾乎都靠自己處理。除了是很好的朋友,不然我也不喜歡別人找我幫忙因爲我也有自己的事要處理
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也是告訴我做人機掰一點會比有禮貌來的吃香很多,可悲的世界
因為你的小心翼翼,令人覺得你是個過於敏感及虛偽的人,交往起來比大剌剌的人更累。如果你表現得有點沒心沒肺,反而會讓人覺得你更直率,更令人舒適,更易於交往。
完全打破我的觀念 學習到讓對方擁有控制權 且讓對方覺得不可取代 並告訴後續對方的協助帶給了更多漣漪式的影響力 謝謝文森
你看得好仔細,希望能幫助到你
在華人文化可能有所爭議,但我試過在日本不講這些,呵呵被白眼很多次過,文化上這種態度要對應地區使用。
是沒錯,還是需要因地事宜
@@vincent_reading 華人世界裡禮貌是基本,您所說的比較適用於西方世界,若無謝謝 請 勞煩 對不起反而使較傳統的人感到對方無家教,反而弄巧成拙,禮貌用語不必多用的剛巧,而是完成之後能否有共同利益,以至未來能否還抱,才是幫忙者所關心的,這是現實層面的說法﹐其中一點是請人幫忙得先說清楚緣由是認同的,但也要先打清對方底細是否有此能力幫忙,彼此利害關係,畢竟沒白吃的午餐
日语文化里,只有对身内的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才可以讲タメ口或者不讲敬语。反过来做就会让人觉得被冒犯
@@Kauswh 华人世界?我是大陆东北地区的,我们这边没那么多繁文缛节啊。。。一般也就说下谢谢,对不起之类的。
Diederick Kastner 東北人坦蕩蕩嘛
真的是超優質的影片……啟發人們又帶來人際職場正面效益……希望這樣的創作不要間斷
謝謝你好大的鼓勵✌🏻
會幫人的人,就是習慣會幫人。常受幫忙的人,就不太會付出。是教養始然。
支持優質頻道!
沒錯!!!說太多不好意思反而更尷尬
之前一直有這種感覺,但說不上是為什麼,所以每次需要別人幫忙 都要在內心想好久:到底要怎麼問XD
現在終於解開困惑了!! 感謝文森 :)
哈哈,這是個困擾你許久的問題。當然我也被這本書點醒才發覺的
可是一直一味請求對方幫助時,自己卻沒有對對方有任何貢獻,這樣反而會讓對方厭煩你😂
那種叫厚臉皮🙄只會要人幫忙,別人需要時,只會說沒空、不知道、不清楚😑
過去常被灌輸「聽比說重要」、學習「聆聽的重要性」,而禮貌且專注的聆聽,卻在某些場合讓人覺得有距離感😭 做人太難了😭😭
感謝文森每次都可以挑中這麼打動人心的書籍,雖然平常上班忙碌但還是會硬擠出時間藉由讀書學習新知也試圖跟這個世界接軌,感謝文森不但讓我的書單更豐富,看了這麼多說書頻道,還是看你的對味最爽快
99%的人會因為拜託太多次了...一直被拒絕後開始怨恨這個世界
禮貌不足、歉意不足的人、通常大都會是 「不感恩」的人、我不會甘心去幫助這種人!找我幫、我一定要看對方的禮貌足不足、及其歉意夠不夠、只要有禮貌、及夠歉意的人、我才會尊重!我不會尊重冇禮貌、冇歉意的人!
我太需要看看这本书了
因为我就是那种死也不愿麻烦别人的人。但是当我做完最后的心理斗争决定开口向别人求助时,我才发现原来一切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般困难,也确实增进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时常麻烦别人做一件他力所能及的小事,是维系一段关系的重要手段。
有文森读书真好~👍🏻
一直都有意识到,太多礼貌用语恰恰证明了二者关系的生疏。影片中我最受益的一点是,对于给我提供帮助的人我应该主动告诉他们事情的进展及他们的贡献,并再次表达感谢。谢谢文森提供这么优质的分享!
我在職場上面,遇到不會的事情,我往往需要請求前輩的協助並請他們提供建議
A:但是,我常常用抱歉,不好意思,我會從我給對方添了麻煩,我是菜鳥,我不會的角度去請求對方,其實我自己也很不自在,所以了解到不要一直道歉
我也常訴說我的請求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會花它太多時間,不會為他造成額外多大的心力,這樣會讓對方覺得他的付出一點價值也沒有,而且既然你說這是件簡單的事,那為何還要來找我?等同於看扁了對方的價值
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你默默透露自己是邊緣人哩
我很喜歡你舉的例子:北七,載我去車站
我對於拜託這件事上,一直都有自己的一套,所以開口通常不會被拒絕
除了:當我女朋友,拜託啦
我覺得是因為你常替人付出,才不容易被拒絕
我試過人緣好的人的拜託方式,一樣被拒絕了QQ
我老是自己没有错却不由自主地说“抱歉,不好意思,对不起,,“的礼貌用语,并且一直以来都不喜欢麻烦打扰别人。看来需要做一些改变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请别人帮忙。👍👍👍
我也常常這樣,後來發現這對自己有很不好的影響,習慣性說抱歉以後,很容易把所有不好的事情跟錯誤攬到身上
@@rainbowraychen6641 真的是这样的呀!!有一些被人误解或者歪曲的不愉快经历。不过我是个懒得计较小事的人,所以懒得去解释去计较。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像傻子😏
@@jennifersyoung4718 要看什麼事情,小事沒關係,大事一定要捍衛自己的立場,不然很容易招來麻煩
@@rainbowraychen6641 是的👍👍👍
小时候父母老师都说:做人要靠自己,叫别人帮忙 *就 是 你 没 用*
长大后反而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哑巴的人。
我也是欸
+1, 还被骂“没有嘴巴吗?”
我覺得請別人幫忙的心態~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的選擇,然後感謝別人的付出~~
看完你的分享,才知道請求人幫忙有這麼多大忌。
我通常都會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麻煩你了、麻煩你了」掛在嘴上
原來讓幫忙的人很有壓力啊
感謝您的優質影片!
不客氣😄
真的,我直要聽到「不好意思,想請你幫我一個忙」,我火就來了,特別是如果是老闆講的,那通常表示那不在我的工作範圍
求助於人一直是一個對我來說很難的課題
擔心造成別人困擾 或是害怕被拒絕的尷尬
後來覺得真的是想太多
畢竟這是個互助的社會 謝謝文森的分享
前面那段開不了口讓他知道
讓我好想唱周杰倫的 開不了口 XDD
我從小到大都很少拜託別人幫忙,總是害怕造成別人的麻煩,害怕麻煩別人會造成別人的困擾,這部影片顛覆了我的思維,讓我豁然開朗,謝謝文森!
感謝您的分享,舉例很生動,重點也很清楚,是會讓人想持續聽您分享的好視頻。我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真的覺得您的分享很受用,確實會在不知不覺中犯下錯誤,包括太常道歉、給人太客氣的感覺,同時請求時很怕造成別人困擾,也怕對方在忙或其實內心有不得不幫忙的壓力,所以想盡量反幫對方忙,但看了您的分享才意識到這樣的關係確實並不理想,也開始思索想和對方成為什麼樣的關係,以及如何改善,希望之後能妥善處理並能在開口請求協助時沒有負擔。
真的很常犯第一個地雷:很常講不好意思(對父母、伴侶以外的人)
除了覺得自己可能會麻煩到其他人以外
也希望對方可以看在我有禮貌的情況下多增加一點想幫忙的意願
-
看完影片有冒出一個想法
說不定我們會覺得提出請求是再麻煩對方、會讓對方增添麻煩的這個念頭
有沒有可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價值看法
認為自己低價值,沒有被幫助的價值(所以潛意識中提升對方會覺得麻煩的可能性)
或是認為自己必須要能處理所有事情,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但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需要他人幫忙的時候
-
如何真正看見自己的需求
並用正確的方法
請求他人的協助
是自己心中重要的課題
感謝文森這部影片讓我有這些省思^ ^
文森,看了你的影片讓我清楚明白了一些本來就簡單易懂的道理,因為我腦袋不靈光,不該想的事會想很多,該想的事情卻沒想到,謝謝你把一件事情簡單敘述讓清楚明白,我們只要面對別的人事物,幾乎所有事情都在一開始在腦袋裡面想的時候就會預設立場,而且常常不知道自己再作了這個反應或回答之後自己在困惑什麼,看了你這影片,讓我腦袋清楚了一點,謝謝你。
請求別人幫忙時時常會感到不好意思,就會有點低聲下氣、求他幫忙的語氣,有時候會說: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但對方當下不知道我要幹什麼,以後應該直接說明我需要他怎麼幫忙。另外得到幫助後的感謝和回饋很重要,這是肯定對方的付出的行為,增加對方為你付出的意願。這些小細節是我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原來對方心裡會怎麼想!學到了!
蠻特別的觀念 我就是那種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 😅
Q Q 在不得不麻煩別人時,這本書就能派上用場啦
我是超怕麻煩,
也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 😂
通常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自己XD
@@van7908 是的,我就是很怕别人麻烦我,因为/所以我很少麻烦别人,尽量自己解决。因为真的有些人很令人讨厌
好想按讚文森所有的影片 ~
這部影片的背景音樂好美麗。
謝謝文森讓我們知道,原來不是只有自己害怕請人幫忙,
而且幫忙的人其實能夠從幫助人的過程中獲得幸福感 ~~
帮助虽然好,但是不要太过帮忙他们,不然他们会毫无止境的一直向你求助,后来就会变成应该帮他/她们一样。。
帮一次两次就好,超过最好不要了,还有真的真的真的紧急时,不要害羞不要觉得麻烦,直接说出来。这个才是真正的求助之道。
👍文森youtuber做的内容很棒!包含了基本,概述和要点👍
感謝文森提供這些優秀又實用的影片。它們不但實用,又能讓觀看者多認識一些好書。我分享了不少您的影片給有不同需求的朋友,而他們也相當喜歡喔! :D
"我真的好幸運能得到你的幫助呢!"
這種話跟最後說的「主動告知事情的後續發展」應該是可以相容的
仔細想想這句話的確可能會讓幫忙的人聽起來有點不爽
可能是不要表現的那麼誇張?
單純的謝謝你 然後敘述後來的進展可能比較安全
真的....超愛講不好意思的...(舉手)😅
楊亞萍 哈哈 都變成口頭禪了
我也是!从小到大都在用这个词,用习惯了
哈,我的個性就是:你! 幫我可以嗎?
然後解釋為什麼。 通常有效。
尤其是工作的時候,大家都很忙. 就會很不好意思 xdd
非常拍謝
通常是因为对你有好感,才会帮助你!而不是帮助你而喜欢你,当然,打过交道的人总会显得更熟一点。
我還是覺得現在很多人遇到事情都不願意先試著處理看看,一直麻煩別人 ; 反之如果是真的需要別人協助時,誠懇的請求通常都會得到好的回應 。
我從好葉評論區來的!這影片也太讚 好實用 高質量的內容 立馬訂閱!!感謝你!
(具體感想開始)我很不會拜託別人幫忙,曾經申請兼職打工,面試的時候老闆問我:「你覺得團隊合作最重要的是什麼?」當時我回答「溝通吧!自己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要讓別人知道」。結果⋯⋯後來的兩份工作,回頭看還是發現,很多的失敗挫折,都是因為沒有貫徹這句話!常常因為害怕別人會有負面的情緒反應,或是不想讓別人發現我能力不足,而在明明需要幫助的事上遲遲不開聲求助。明明我自己根本抱持著影片開頭說的那種「他有需要就會說」的想法。
日常生活裡的各種互相幫忙與求助,我也把文森說的那些地雷都採了個遍🙃這個真的要記起來 多多練習啊啊
(亂入的互動區開始)那麼問題來了:我以上的感想/感謝文,已經踩了影片所述哪一種雷區?應該如何改正?看完影片的網友歡迎搶答😂
太可愛的回覆了,先謝謝你喜歡我的影片。
再承認一下,我自己也是這些地雷的老顧客,太多道歉、太多預設立場、部會說明自己的請求等等...
我是主動生活的,會主動幫助看似有需要的人,但對我的生活沒什麼Lun用,只是有時候發生一些有趣的事
3:20 富蘭克林缺點:沒訂閱文森說書,哈哈XD,謝謝這麼優質的頻道 :)。
我偷偷藏的細節哈哈
我曾经帮我的朋友修理好一扇门
然后他对我说
“虽然我擅长其他事情,但是修理东西这件事上我一点都不会,真的非常感谢你的帮忙”
然后我心里非常不高兴,我的心里想的是,修理东西也不是我的专长啊,我只是动脑肯干而已,而不是像他那样不动脑子去解决问题,只会把门扔在一边,等他爸来帮他修理。其实他只说“非常感谢你的帮忙”,我心里反而会高兴。
我覺得在這一切之前有一個前提 - 你必須正向思考。
否則最終還是會被自己的痛苦與不適感逼回原來的角落
不過這本書對於人際關係來說真的很受用,
謝謝文森~
很棒的補充說明
不客氣😃
這分享好棒喔!我發現我真的做了很多雷的事,從以前到現在都很容易很客氣、也很常講不好意思,也講過幫小忙,而且覺得要去請人幫忙很丟臉。今天的分享顛覆了我的很多觀點~謝謝🙏
從影片中學到大部分的人總是會低估陌生人對我們的協助的機率,是因為我們總是擔心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但是其實曾好心幫你的人,比起受過你恩惠的,更願意再度幫你,我才體悟到需要別人幫忙自己的時刻,有多麼的害羞與擔心。下一步決定勇敢的發出需要被協助的邀請。
文森你好:看到這段影片,才發現我總是太禮貌、太常道歉,原來這些都是會造成對方的壓力,謝謝你的分享,我今後會更注意。
覺得人還是要有「互相」吧!其中有一邊太多就會失去平衡,變得很明顯~
昨天才在群組請求幫助,結果今天就看到這支影片了XD
問出去的問題真的完全沒有人搭理...
另外,我自己也很常遇到問題就說不好意思或是抱歉的 > <
感謝文森介紹這本書~為我們縮減了很多時間來去瞭解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的事
幫大忙了~
不客氣
在群組發問真的是自我懷疑的開始啊
會想說怎麼都沒有回我訊息呢
然後一整天因為這件事煩心
過度禮貌的請求別人幫忙,對方反而有種距離感和會遲疑幫忙(懷疑自己是否能滿足你的需求)
講真你問的時候你會覺得好尷尬,但提供幫助的那個人反而會挺開心覺得自己能幫忙,雖然可能溝通會有點尷尬但心裡會覺得嗯好開心(前提是提供幫助的人不趕時間或就是不忙啦
我覺得可以常常回來看這些影片,因為習慣需要慢慢改變,每次重看記憶深刻的點都不同,有意識的練習久了,一定會有所改變
像是我本來是不會像幫助我的人回報進度的,但後來這樣做,與他人的關係更和睦,現在又注意到要適時的誇讚對方。
全部都犯过,很害怕打扰人家害怕麻烦人家,自己又做不好,就会原地踏步然后感到焦虑。谢谢vicent的分享,也谢谢我bf的分享。很有意义的短片,我会好好练习学习如何请求人帮助的。
我们都认为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发出求助,即便我们自己也做不到
你點出了重點🙂
又學到了一刻,希望之後有機會可以用在生活中,不然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去跟他人請求幫助,其實有時候別人用錯誤的方式請我幫忙我也會很氣憤XD。很有用的影片,謝謝文森
這個影片太讚了!!!! 超想去看這本書!
平常真的會很無意識的不斷說道歉的話,原來會造成別人受到控制的負面感覺...
我也是這本書的受益者,因為所有的坑我都踩了一次哈哈
我覺得是潛意識覺得自己不會受到幫助,而降低自己的姿態,來達到別人幫忙的目的,就會造成別人覺得被控制的感覺
幾乎全都中…我最常一直道歉了…真的是大地雷…上次一次同事請我幫忙也是一直說「抱歉知道妳很忙造成妳困擾」我還一直覺得奇怪為什麼她很客氣我卻感覺很差,然後就剛好讀了這本書,原來是那種「不得不幫忙」的感受讓我覺得被操控,所以我感覺很不舒服,謝謝文森一直出優質的影片,讓我受益良多,請你要繼續產製良好的影片~讓我一直看下去喔!
犯過一直卑微道歉和「可以幫我一個小忙嗎?」
但現在都能意識到了
要以幫忙者的功勞和感受為優先利益
並清楚的表達感謝🙏
謝謝文森😊
清楚的幫對方設好彈性,同時也是給自己溝通協調的底線設好框架
幫個小忙真的每個都會犯的錯欸
我過去也超愛以這個為開頭
然後對方只能以損害友情的前提下
來幫助我們
無意間發現您的頻道,內容很棒,動畫也很吸睛。
好好拜託的閱讀分享很實用,在人際關係必修,看完影片馬上想買書來看。 👍👍
最常犯的拜託地雷就是,先道歉一番。🤣
真是不好意思,害你破費了哈哈
我是一个喜欢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和分享信息的人,很多时候别人还没有开口请求或者都还没有意识到(马上会有的)需求,我就会主动帮助对方解决麻烦。可是后来我发现,这可能并不是一个优良作风。因为长期这样,我发现自己提供的帮助显得非常廉价,至少对90%以上的受助者是这样,即便帮他们解决了很大的难题或者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他们大都觉得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后来我学会尽量少管闲事,尤其是少主动管闲事,要等对方自己遇到问题,经历思想痛苦,然后艰难的开口以后,再去慢悠悠的给他们回应,反而会被觉得帮了大忙。这是我多年的经验之谈,虽然有点消极,但就是这么现实。不管多好的朋友,不管多么亲密,只要是主动offer的帮助,都是cheap的。也许这就是正常的行为心理学吧。
就像主動打電話叫你來公司面試的公司
很多都會被面試者小看了是嗎?
@@vincent_reading 对。不过更恰当的比喻是:比如在你朋友刚失业时,你就主动的通过你的人脉帮他介绍工作。他/她不曾体验到没有收入来源的痛苦,也没有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后的艰难求助,轻而易举的得到你介绍的工作,很大几率(从我的经验)会认为你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并且会很快忘记这个人情。但是如果你等他/她失业在家几个月,到处碰壁,经济拮据,主动跟你开口求助的时候,再热情的帮忙,往往会被感恩戴德。所以帮别人解决问题的时机也很重要。(当然如果你只是有爱心,不求回报的付出,也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谢谢你的讲解,我也是经常道歉和不敢说出口请求帮助,现实中真的要勇于说出口。
不客氣😁
我很喜歡聽故事,為每天添點意義、持續學習,謝謝你。
不客氣🥰
面對不熟的同事,真的會用了很多道歉,搞的彼此之間更生疏
我很常犯下一直道歉的錯誤QQ講到對方覺得煩..
徐以結 真是抱歉,我也常犯😄
我朋友還說你不要當道歉魔人好嗎(這是剛認識)
然後久了反而不敢道歉😅😅
覺得是我們在開口前就已經覺得自己很煩了 QQ
0:51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周杰倫…
哈哈,被你逗笑了
深得我心的comment
我爸每次都用"你有沒有空" 來拐我做一些有的沒有的,年紀都那麼大還在拐人,連稱讚都很吝嗇。我的時間都不是時間,他的時間才是時間,我從小打電動到長大,最後博士畢業了,事實證明他眼中的偷懶和玩樂並沒有惡化我的學業,他應該好好正視我的能力,讓我知道幫他有意義,而結果的好處都可以幫助我們兩人
我總是不好意思請求別人幫我,就算別人有意願要幫我,我也是常常說我自己來就好了,我以為我是為他們好,沒想到竟然是在剝奪他們獲得幸福的權力,現在我想要你幫我一個忙,就是繼續發這種優質的影片
真心覺得「文森說書」超優質
用心的內容、輕描淡寫的描述、震撼內心深處
謝謝文森 ^^
話說
這次內容完全命中我
覺得可以善用「好好拜託」
調整跟別人互動的方式 ^^
謝謝文森說書 這段隔離期間 我把你的一些影片都看兩遍 可以反覆思考又矛盾 又真實 聽到會讓人猛點頭的有趣心理學!暫時來說特別喜歡你分享過的兩個課題:1)習慣的養成 2)開口尋求幫助 ♡ ♡ ♡ ~ 請繼續分享有益的課題 加油!!
可是實際上,超多人都愛開口叫人幫忙耶,尤其是在職場上,厚臉皮的人超多,大家都只會找新人、年輕人幫無數的忙,都是理所當然的態度,這本書應該運用在國外吧,不是國內
你也可以提出需要幫忙的要求 職場老屁股早就懂了這一套了 而且講了也不會不好意思 他們知道菜鳥不會拒絕
一般來說看影片我是不按讚的,但我太喜歡這個影片了,所以這次按了兩次
一般來說
我非常謝謝你
按兩次之後讚會消失
記得補回來哈哈
真的常在不知覺中一直說抱歉...謝謝文森~~
原來太禮貌不好😅我每次都吵架愛以不好意思為開頭⋯⋯下次馬上改掉這個口頭禪
一起改🤨
我很常幫我一個小忙,我也很常遇到直接說這個拿去給你用好他,明明就是他的事!
看完,就影片所集結的,覺得也應該留言回饋一下。謝謝你精心製作剪輯,生動的畫面與平實的口語化,容易吸取知識,再次感謝很棒的分享。
好棒好感動的留言
謝謝你喜歡我的內容
超級不喜歡麻煩他人,原來是害怕未知與失控。
沒有意識到被幫助能夠感到「開心」,而非「不好意思」…而幫助人是會「幸福」的
這個影片講得太好了...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使我跟同學們有隔閡!! 原來請求幫助能夠為對方帶來價值感!謝謝文森的分享!
常常忽略對方是英雄,感謝總是隨便就被帶過,而且請求別人時,我也沒能讓他知道他的獨特。
文森 你的影片太棒了 真的是我最需要开口的时候遇见 最经常踩的雷是一直抱歉 对不起 不好意思。可是又觉得不这么说会不礼貌。
我曾經犯下的錯誤:把太多事都當成自己的問題,沒有早點地對自己寬容
原來請求幫忙真的是種能力...我就是屬於把「不好意思」當開場白...盡量能不麻煩別人,怎麼樣都自己來的人!但對於別人ㄧ而再而三的請求卻又無法拒絕,最後就是什麼都自己來,連別人也視你為理所當然,所以常常影響自己的計畫跟進度⋯⋯經過這本書的解讀,我要有效率的完成計畫,自己真的不行的就要適時的請求協助 ,對於別人非我不可的幫忙我還是要很熱心,至於鳥事⋯⋯就學會好好拒絕了
犯過一直道歉跟在群組求助的錯
是說請別人幫忙時強調自己以前也幫過對方根本是討打吧XDDDD" 就是因為這種情緒勒索的人才會不敢輕易接受別人的好意
有個很愛找我幫忙解決她心理問題的朋友也是,聽到不符合自己討拍的內容,不是情緒勒索不然就是狂道歉說我幫助了他多少,每次聽了都覺得極度不舒服,甚至想要斷絕聯絡,其他朋友都覺得我對人家太過分了,明明人家很好聲好氣的跟我說話,但我就是有一種很不爽的情緒在那邊,我從這個影片中得到了答案,他說“有你真好,認識你這個朋友真的好幸運!你拯救了我”甚至他多需要我這朋友PO在社群給大家知道,但這些行為,聽了只有覺得哈囉?實在無法開心到哪去,然後我就常常想自己到底有什麼毛病?
的確,他的話語中決定權都在他, 也沒有告訴我事情後續的發展,我常常不知道他跑來找我幫忙到底要幹嘛,明明應該很熟,卻講話只有滿滿的客套,搞得好像我欠她的一樣,久了之後,心中只有滿滿的抗拒跟憤怒...
其實有時不想麻煩人家是不想看到對方為難的臉色,或有時被惡言相向回來或是講了一堆解釋理由後還是得不到協助反而要你自己處理,因爲有時的確自己就是那個被人麻煩的人也可能做出類似的行為;另外,像是講說人有希望展現出幫助他人而產生愉悅這個心理,有些人自尊心較重的反而會討厭甚至厭惡這點,(我不是讓你自我滿足的工具),這是另一些不想麻煩人的想法,他們寧可是有價交換也不想無償接受幫助,會認爲有矮人一截的挫折,或欠人人情的壓力,這不是幫助人的一方講不用在意就好是接受方如何能接受幫助的想法問題
第一個😅都以為是個有用的方法,讓他人感受到我的禮貌,原來是不好的!這真的幫助我好大!謝謝你
但在華人世界
沒禮貌又會變成另一種問題
恩,過分謙虛有禮確實也在自己身上也經常出現~
總是認為當下都已盡到有禮的義務,
結果卻是看見別人出現更多提防自己的表現= =
省略多餘的(禮節), 算是坦誠多了
終於知道為甚麼討厭那個同學的請求讓人很煩
是因為他...太客氣嗎?
還是時常用無法拒絕的問法
文森說書 常常說我曾經幫過你什麼什麼,或是常常在群組說誰可以幫我怎樣怎樣~
文森後面音樂太大聲了 ,都蓋住你的聲音了 。
真的要開始反省改變我自己,沒想到過度的「不好意思」會給人壓迫感。
就是這本書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
是否應該請別人幫忙還是自己來
但是自己來又不行,請別人幫忙又不好意思
到底要怎麼好好拜託別人幫忙
不會傷到自己又不會讓別人覺得幫我忙總是在受氣
總是會對自己的請求幫助而感到抱歉...謝謝你 文森特 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