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比窮人更慘的階層,年收近百萬依然負債累累!亨利族(HENRY)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6 жов 2021
  • 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 記得訂閱, 讚好和分享, 我們下一集再見, 掰掰~
    ★推薦影片
    成為有錢人必須要懂的一個概念 - 時間複利
    • 成為有錢人必須要懂的一個概念 - 時間複利
    「快速賺大錢」可說是這個時代最大的陷阱,「慢慢致富」才能真正的富有!
    • 「快速賺大錢」可說是這個時代最大的陷阱,「慢...
    一生必讀的致富經典,沒有學歷、沒有背景、也沒有資金,一手爛牌的我怎麼可能成功致富?
    • 一生必讀的致富經典,沒有學歷、沒有背景、也沒...
    如何創造被動收入?6種門檻低回報高的被動收入!
    • 如何創造被動收入?6種門檻低的被動收入!
    在投資的世界,有沒有什麼都不用管、躺著就能賺錢的方法?還真有一種...
    • 在投資的世界,有沒有什麼都不用管、躺著就能賺...
    本影片的資料主要來源為網上與社群媒體,
    資料眾多未能一一查實,資訊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內容僅供參考。
    志在分享,如有誤點,歡迎指正。
    Spaceship by Lesion X / lesionxbeats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bit.ly/lesion-x-spaceship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 Spaceship - Lesion X (...
    Colorful Flowers by Tokyo Music Walker / user-356546060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bit.ly/al-colorful-flowers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 Colorful Flowers - Tok...
    Song: Del - Cold Sun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 Del - Cold Sun (Vlog N...
    Clocks by Smith The Mister smiththemister.bandcamp.com
    Smith The Mister bit.ly/Smith-The-Mister-YT
    Free Download / Stream: bit.ly/al-clocks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 Clocks - Smith The Mis...
    Fragments - AERØHEAD / aerohead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 CC BY-SA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bit.ly/al-fragments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 Fragments - AERØHEAD (...
    SOLO ACOUSTIC GUITAR by Jason Shaw freemusicarchive.org/music/Jas...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CC BY-SA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bit.ly/_solo-acoustic-guitar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 SOLO ACOUSTIC GUITAR -...

КОМЕНТАРІ • 891

  • @user-kl3pg2od3q
    @user-kl3pg2od3q 2 роки тому +139

    這類高薪工作的工作(心理)壓力都很大,常常是賺到的薪水都花掉來抒解工作壓力。

    • @user-ed4jb4lx4m
      @user-ed4jb4lx4m 2 роки тому +3

      我也就是這樣 再加上工作如果又有危險性 常常會有明天不一定花的到錢的感覺 只能說每個層面都有自己的難題

    • @r1_anon
      @r1_anon Рік тому +2

      我越是压力大,就越是不爱花钱。
      虽然年薪有150k美元,但每个月只花房租1600(附近最便宜的普通公寓)+生活费400+水电网电话杂费150。
      省钱使我感到快乐,用最低的成本获得不错的生活品质使我感到骄傲,用存款做投资使我感到安逸。
      看他们这些傻bi,花那么多钱,生活也没比我强到哪儿去。我仍然是周末煎上好的牛排,住超大的house,玩最新的游戏。
      存款随时可以买house但我确实没兴趣。

  • @tsaofangjenyi
    @tsaofangjenyi 2 роки тому +243

    1.不要讓第二個人知道自己有多少資產
    2. 讓自己以外的人都認為自己沒有資產

    • @user-od2ek1lc6s
      @user-od2ek1lc6s 2 роки тому +21

      你這個1我自己還真遇過
      我被自己上司知道我有多的 就逼我各種買飲料買酒買菸 不買就被打

    • @aabb1026
      @aabb1026 2 роки тому +25

      @@user-od2ek1lc6s 不買就被打? 你待的公司該不會叫" 洪興社 "吧?😆

    • @54ni8hehe5
      @54ni8hehe5 2 роки тому +3

      @@user-od2ek1lc6s 什么奇葩公司

    • @user-od2ek1lc6s
      @user-od2ek1lc6s 2 роки тому

      @@aabb1026 不是

    • @user-qp6kq2te4u
      @user-qp6kq2te4u 2 роки тому +14

      真的是這樣 錢不露白 低調過日子就好

  • @peilihou7907
    @peilihou7907 2 роки тому +30

    父母的教育很重要,我的身邊有太多這種Henry 族的人,高薪高消費,每個月還是沒有什麼存款。我從小就教小孩開支票付款,要他們算銀行結餘,他們非常驚訝一個家每個月要花費很多錢,所以他們現在都非常節省而且很有敗務管理的能力,我告訴他們就算你一年淨存五萬,二十年也才一百萬,如果你只有放銀行定存,你們的退休金夠嗎?所以最好存下淨收入的一半再投資,也教導他們如何有効分散投資。目前為止他們做的很好,每個月存下超過一半以上。父母真的要提前教育小孩有關財務管理的知識。

    • @starrider9948
      @starrider9948 2 роки тому +1

      所以你孩子以後老了回想自己的一生,他的人生就只剩下工作跟存錢,而其他老人可以跟他孫子分享自己年輕時的一些經歷和荒唐事。

    • @peilihou7907
      @peilihou7907 2 роки тому +7

      @@starrider9948 我本人不愛死讀書,所以很支持他們運動,很多休閒娛樂是不會花很多錢,而且因為小孩全是博士,常常出國參加學術研究活動,也是免費的。我只是教他們不管賺多賺少,一定要存錢給緊急狀態使用,不要借款,有多少錢可以花再買。事實是我的小孩卻實比我們省錢,他們常常唸我們二老浪費錢。

    • @Kay_English_aerialist
      @Kay_English_aerialist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襪!超強!真希望我小時候父母也可以教我理財!
      我身邊同學很多都在竹科當阿宅工程師,但他們都說忙到沒時間花錢😂

  • @user-ln2sd7ht2o
    @user-ln2sd7ht2o 2 роки тому +145

    人性是可以被抑制的,叫作"自律",害你花錢的朋友也不是真朋友

    • @miyahwang26
      @miyahwang26 2 роки тому +14

      要成為有錢人先刪掉IG

    • @binshuo
      @binshuo 2 роки тому +18

      我也发现了,我在加拿大算是很高薪的了,比起还在大陆的朋友收入更是高上几倍,但我发现朋友们总是怂恿我花钱。这两周apple的新电脑刚出,他们也都计划购买,还劝我买。
      我不是反对花钱,只是觉得花钱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很不值得。在业余爱好上投入是okd,但生活中方方面面总要最新最好的商品,那肯定存不下来钱啊

    • @user-si6ey2gq4t
      @user-si6ey2gq4t 2 роки тому +7

      @@binshuo 朋友,没必要和你朋友一样买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花钱去健身、照顾好自己的饮食、买一些vitamin B omega 3鱼油这些真的对你身体有帮助的,有闲致与时间可以买一些乐器来玩之类的。加油哈哈哈

    • @ccccctab
      @ccccctab 2 роки тому

      @@binshuo 不要買啦

    • @binshuo
      @binshuo 2 роки тому +3

      @@ccccctab 肯定不买啊,因为根本用不到

  • @user-kp8ff9bv6v
    @user-kp8ff9bv6v 2 роки тому +461

    我阿姨住美國年收十幾萬也是一直在哭沒錢,過去我一直不懂為啥,直到我有一年暑假去住他家三個月,才能理解社交圈帶來的壓力,尤其是華人社會真的是超級愛比較的XD

    • @yenjun0204
      @yenjun0204 2 роки тому +56

      不只是華人社會,一堆Party,愛社交的文化,跟台灣文化不同。

    • @user-kp8ff9bv6v
      @user-kp8ff9bv6v 2 роки тому +147

      @@yenjun0204 不不,我覺得華人社會是真的特別愛比較,白人黑人拉丁裔等等都很喜歡社交,但隱私方面也踩得很死,在雙方資訊不足的情況根本不會比較,只有華人會特別問別人住哪個社區(房價)、職業細節(薪資)、小孩SAT成績之類的,甚至其他亞洲人(韓國、越南等)也不太會這樣問,至少我在德州休士頓附近認識的人是這樣啦XD

    • @Limb7781
      @Limb7781 2 роки тому +49

      @@user-kp8ff9bv6v 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陋習。

    • @amandabai1
      @amandabai1 2 роки тому +17

      十几万如果实在是富裕的城市或者suburb,那是很少的了。我觉得我们这边的华人圈还可以,比较礼貌不会问的那么直接。不过别人一看你住哪里大概也就知道家庭收入多少了

    • @ailytan92
      @ailytan92 2 роки тому +1

      真的,高层挤不进圈子,他会混到很惨,什么资源你都不会拿到第一手,拿不到第一手消息资源,自然会影响你得工作表现,这是为啥高层打死都要弄到自己很富,这样才有办法搞到资源。不然给人别靠人脉先拿到资源,随时工作被人别替代。

  • @tommyfan
    @tommyfan 2 роки тому +132

    我很喜歡這集的內容,相當發人深省,裡面說的理論既真切又實用,好棒

  • @user-jv2np4vm4x
    @user-jv2np4vm4x 2 роки тому +177

    我也略為研究過,在大城市工作換取高薪水的結果是高租金和高稅務,實際上disposable income根本不如一些二線城市,在英國剛畢業的千萬不要那麼傻去倫敦被割韭菜,在美國則是加州、紐約、矽谷之類。生活開支可省則省,因為每省下一塊都是一塊稅後收入,而工作每給你加薪一塊,也只是加了一塊稅前收入,一部分很快被政府搶走。
    不是說我支持打土豪分田地,但是富人的稅率跟中產比實在太低了,最起碼富人應該跟中產交一樣的稅率。另外中產很少參與工會要求加薪,可能中產都是被剝削的一群,不過帳面上的薪水看起來不低而讓他們很少爭取。

    • @pshadoww
      @pshadoww 2 роки тому +27

      富人的收入來自於資產,也就是投資。目前在未實現投資收益的時候政府是課不到稅的。但是那些資產卻能讓他們抵押借現金出來花。

    • @bokuwaTW3345678
      @bokuwaTW3345678 2 роки тому

      人比人氣死人,二八法則隨處可見,不過maybe人可以自己決定要當二還是八, or not.

    • @danielzhang6247
      @danielzhang6247 2 роки тому +1

      消费主义是关键。

    • @karinwu7777
      @karinwu7777 2 роки тому +3

      @@danielzhang6247
      我也認為如此
      人應該處理自己可控的
      並非說不能享受
      而是應該有所節制

    • @jayc4815
      @jayc4815 2 роки тому

      在美國。 一線城市才能有機會讓你更高的收入。 就像你在華爾街 跟在2線城 厲害的人當然想在華爾街那。

  • @user-xi8wv1xe9e
    @user-xi8wv1xe9e 2 роки тому +262

    結論:大部分亨利族=“高級”月光族

    • @annalau9879
      @annalau9879 2 роки тому +9

      如果你一個月只有$3000人民幣;一辈子什麼也沒有享受過,就死了⋯你會選擇這樣的月光族嗎?

    • @ksec6631
      @ksec6631 2 роки тому +13

      節省了我10分鐘時間,

    • @ailytan92
      @ailytan92 2 роки тому

      @@annalau9879 然后因为通货膨胀,你存在银行的钱变得不值钱,因为你根本就不是做生意得料,投资一门生意还是资产亏了不少,是不是应该花钱享受人生,搞不好这些经历可以帮助你转换成价值。

    • @aarthas2263
      @aarthas2263 2 роки тому

      属于花钱上瘾症,就是感觉缺少什么,通过花钱来缓解问题安慰自己。
      自己也有,我花钱主要的地方是出门旅游、美食、PC产品。

    • @user-hl6rh1vr7r
      @user-hl6rh1vr7r 2 роки тому +1

      哈哈哈
      人家原本名稱那麼時尚,你偏偏要改成月光族-.-

  • @user-wd1qv5sy6e
    @user-wd1qv5sy6e 2 роки тому +427

    就是不管收入高低,都要有儲蓄習慣,評價財富的並不是薪水,而是資產,資產越高,財富相對更自由

    • @user-io1bk9rj8t
      @user-io1bk9rj8t 2 роки тому +27

      然後一場意外 一場大病來
      什麼都享受不到就走了
      錢還要留給其他人花
      我就是不想

    • @Pupy90386
      @Pupy90386 2 роки тому +39

      @@user-io1bk9rj8t 然後你不小心活到100歲 恭喜恭喜!!

    • @Lin-qi4tp
      @Lin-qi4tp 2 роки тому +24

      @@user-io1bk9rj8t 所以註定月光族,月光族先享受,後受苦;儲蓄投資族,先苦,後享樂

    • @Tony-om1hu
      @Tony-om1hu 2 роки тому +27

      @@user-io1bk9rj8t 推一下,我覺得這是兩種看起來差很多其實是一樣的思維方式。上面強調儲蓄是一種應對風險的能力,意外或大病一來有資金應對。而您說的也是一種應對風險的能力,讓人生沒有遺憾以防萬一。箇中的對於風險的計算值得深入探討

    • @Leiluo
      @Leiluo 2 роки тому +3

      前提是你要有錢儲蓄

  • @W_Sushi
    @W_Sushi 2 роки тому +34

    很多亨利族是對自己自信不夠,因此容易被消費主義下的各種廣告影響,被朋友同事影響,花費大多不是自己真正需要而是暫時想要而已。基本上在美國在還ok的公司工作,很多項花費省了,吃飯免費,用的手機免費,保險公司cover等等,有的還幫存退休金。如果自己清楚甚麼消費最值得,根本不需要多花錢去買名牌來建立同儕關係和躋升上流社會。

  • @vincenttan8109
    @vincenttan8109 2 роки тому +51

    我是三家公司的老板,我到现在也只用二手车,买20块钱台币的笔等等,钱都是拿去做投资和创业。人能不能跨越阶级是要看我们的纪律,避开诱惑和有坚定的信仰。我小的时候也很穷,一碗白米饭加上一颗蛋就是一餐了。

    • @28Lun
      @28Lun 2 роки тому +1

      二手的勞斯萊斯 Ghost

    • @user-iz8ks3ie4q
      @user-iz8ks3ie4q 2 роки тому

      现在做什么比较轻松?

    • @kremerconnie9273
      @kremerconnie9273 2 роки тому +2

      我也只买二手车,用别人送的笔,其他钱去投资回自己公司或者深造。达到财富自由就是支出少许收入,其他拿来投资。持之以恒。

    • @vincenttan8109
      @vincenttan8109 2 роки тому +3

      @@user-iz8ks3ie4q 没有一份工作是轻松的。也不要要求轻松的。因为越轻松,就越没钱啊。

    • @user-iz8ks3ie4q
      @user-iz8ks3ie4q 2 роки тому

      @@vincenttan8109 也是,谢谢

  • @6656poppo
    @6656poppo 2 роки тому +28

    其實台灣也一樣。我醫療業薪水20年前跟現在沒什麼改變,但台中房價漲超過一倍,這表示什麼?表示其實在住的方面你的薪水等於縮小了一半。物價漲5成,表示吃的方面你的薪水等於縮水了25%。其他像手機 車子那種我就不多說了(大概只剩家電漲很少)。如果沒儲蓄投資,沒創造被動收入,只會越過越窮

    • @addstaf8341
      @addstaf8341 2 роки тому

      我感觉你在说大陆

    • @yanglee1404
      @yanglee1404 2 роки тому

      台中房價不高罷. 跟台北市和新北市相較, 還頗有距離呢!老美很少存錢的, 除非是華人上兩代. 就是說華人上一代和這一代也與白人的習慣相差有限. 台灣年輕一代也有類似趨勢, 一片享樂主義. 說少子化跟社會壓力有關, 我才不相信呢!跟中國不同, 台灣的少子化應該是年青人沒有生活壓力, 不想結婚生育, 享受人生優先罷!

    • @curran1115
      @curran1115 2 роки тому

      中古屋沒那麼貴

    • @alexstanford4257
      @alexstanford4257 2 роки тому

      樓主說的台中情況是沒說錯呀!
      因嘉義房價20多年來也真漲了快6倍呢! 我父親就買過幾棟

  • @user-bg9ot5nz7h
    @user-bg9ot5nz7h 2 роки тому +34

    簡單來說就是還不夠有錢卻一直想過著有錢人的生活,請再繼續努力吧

  • @goldl3147
    @goldl3147 2 роки тому +113

    等你65歲想退休而退不了時,再回過頭來看那些豪華旅行,名牌衣物,名牌手錶,動輒數萬的汽車改裝,再想想這些現金已錯失的投資機會,你會想踢死自己。

    • @albertmiao1976
      @albertmiao1976 2 роки тому +6

      不一定能活到65

    • @user-ie9tq6ub1l
      @user-ie9tq6ub1l 2 роки тому +5

      所以投資要趁早,不然可能不到65,30歲就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提早投資了。

    • @28Lun
      @28Lun 2 роки тому +20

      @@ixuzhang 年輕可以浪一下,但不是浪全部

    • @peiyingmiao6004
      @peiyingmiao6004 2 роки тому +7

      對 名牌衣 名牌包 名牌車 基本一落地就折價 年紀大再看這些 只會想哭

    • @zuiheqi
      @zuiheqi 2 роки тому +1

      等到65岁还不死,你会想踢死自己吗?活着才是人生第一意义。

  • @This_is_a_pig_farm
    @This_is_a_pig_farm 2 роки тому +50

    04:55 可是在我看來
    消費完就存款歸零
    那就是花不起呀XD

  • @NTWS804
    @NTWS804 2 роки тому +376

    還有一個重點你沒提到,很多這個收入群的家人,例如父母、伴侶、小孩,都以爲自己賺的很多爲什麽不能對自己大方一點,迫於壓力之下,花在家人的消費重來也不會少的,老婆會以爲老公賺很多,拿了副卡就刷包,小孩以爲父母賺很多,沒有iPhone就是不愛我,當你給了老婆孩子,你再看看自己的父母,難道你要給不同待遇嗎?還不説岳父岳母呢...

    • @user-fh5wr1os5y
      @user-fh5wr1os5y 2 роки тому +28

      你是正解,
      但是太現實了……
      看來你也是高薪勞工?

    • @22736419
      @22736419 2 роки тому +20

      你這太精闢了...

    • @fangkyle
      @fangkyle 2 роки тому +25

      所以現在人不愛結婚生子

    • @domingo2057
      @domingo2057 2 роки тому +1

      同意!

    • @NTWS804
      @NTWS804 2 роки тому +4

      所以比起高薪,如何利用自身能力變成別人的合夥人,了解股權的獲利更為重要

  • @zhengfang3619
    @zhengfang3619 2 роки тому +25

    有稳定收入的月光族的通性:喜欢攀比,不会主动剔除不必要的享受,"反正下个月开支的时候就有钱了,这个月为什么要存钱"

  • @baileyyeung8656
    @baileyyeung8656 2 роки тому +10

    看了留言後才發現原來很多人不明白,我也算是經歷過,當你活在高收入的群體中,卻沒有高收入應有的風範,那你會被人小看,甚至失去更好的機會,而你的確有足夠的金錢去購買這些奢侈品並不是充大頭,那麼的確沒有省錢的餘地。
    例如:大家一起去喝酒,其他人都點昂貴的紅酒,而你點最平宜的內地啤酒,他們不會欣賞你的節儉,而會覺得你沒有品味,下次沒有興致再邀請你,而你便可能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機會/資訊。

    • @user-ir2jj2yy4i
      @user-ir2jj2yy4i 2 роки тому +2

      那不就说明你不是这个圈子的人

  • @user-py5oz2hq9p
    @user-py5oz2hq9p 2 роки тому +100

    其實我認識滿多這樣的,比較多的是開銷大才是賺錢的動力,還有一種是收入多但工時太長或壓力累積需要開銷大的解放心情

  • @rilamona4467
    @rilamona4467 2 роки тому +61

    有一點我非常不同意的是關於食健康食物, 人可以不背名牌包可以不去旅行但是健康是必要的, 食得健康降低疾病風險以免支付昂貴醫療費用這個概念是必要的。

    • @Huang59
      @Huang59 2 роки тому +10

      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时间自己在家煮饭吃饭,只能在外面吃。除了麦当劳之类的不健康的快餐,健康的餐通常会很贵

    • @user-nm2gx6hx6b
      @user-nm2gx6hx6b 2 роки тому +1

      除了這個其它都不是必須品。

    • @marieL-wr2dl
      @marieL-wr2dl 2 роки тому +2

      我是覺得健康飲食不見得是昂貴的有機食品!烹調手法與調味方式最關鍵!窮人也不代表病痛一堆,現代社會壓力是最大健康隱患!

    • @applel-id2sl
      @applel-id2sl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健康真的很重要,幾個還算認識的前輩,高爾夫球證? 股票一買100張; 或者說起稅金,有的都用車當單位,奧迪.....,可是出去吃飯時,有的有歲數了吃不了多少,有的腸胃不好.... ,固然醫療檢查的費用可以留得很高,自費也不是問題,但是這種時候,會覺得健康真的很重要

    • @ameliapipi
      @ameliapipi Місяць тому

      對,我在LA,晚餐三個人叫外賣(自己pick up),健康一點的也要75元吧(我不太吃快餐,會喉嚨痛)。自己在家煮,就算是有機材料也不用30元,半小時就煮好了。如果吃便宜的食材還能省更多。

  • @CaesarFung
    @CaesarFung 2 роки тому +103

    其實很大部分不太能控制,稅金、學貸、還有專業人士一大堆進修考試的費用,另外不少因為長時間工作,需要在租金昂貴的地方生活(除了租金外附近餐廳的消費水平也比其他地區高),另外收入較高同時代表更少政府福利,支出在保險上的費用也更多了

    • @marcong6759
      @marcong6759 2 роки тому +6

      我不應同,一般高科技公司都包醫保,公司有免費食堂。我家人在 SF 上班,租金連雜費勁3 k/month, 100+k 年薪理應 ok

    • @gracel7538
      @gracel7538 2 роки тому

      當然不是全部都是如此

    • @dailyrant4068
      @dailyrant4068 2 роки тому +1

      @@marcong6759 You're wrong. Most companies do not have free lunches. That's usually a Silicon valley thing. It's an exception not the rule.

    • @user-lm1ws1qp4s
      @user-lm1ws1qp4s 2 роки тому +11

      @@marcong6759 我也不認同,聽到一年出國三次,吃豪華料理,再來哭窮?
      就像薪水比我高的朋友跟我借錢,講出了完美的還款計畫。
      我相信他有能力還錢,所以就借給他錢,
      結果還錢時一堆理由,什麼都要花錢他也沒辦法?
      結果手機用蘋果最新款,吃的比我好,IG限時到處旅遊。
      不是說禁止你享受,但花費本來就量力而為。
      憑什麼有錢享受沒錢還錢?債主都還沒車沒房吃的比你省,也不會不好意思。

    • @zijieshu9660
      @zijieshu9660 2 роки тому +2

      @@user-lm1ws1qp4s 很多时候是消费裹挟了你,以前我也无法理解这种情况。可是我工作后我发现我自己是不在乎清贫的生活,但人生活在社会职场中。你要融入集体,你要买最新款苹果,豪车,名牌衣服,出国玩,这真是你想要的吗,其实我不在乎这些。可同事在乎,客户在乎,老板在乎。你不这样你工作的时候阻力很大的。应为生在人世间我们不得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尤其是你要依赖他们的帮助

  • @raymondpan6531
    @raymondpan6531 2 роки тому +101

    我在科技業,美國的年輕同事很多都是這種生活型態
    雖然收入高,但是在加州的稅也很高(30%+),房租也很貴
    基本上他們工作有空檔就是海外渡假,沒什麼儲蓄的概念
    大部分都是在等公司發RSU或是進新創公司賭IPO才會有一筆較大的存款
    美國那邊是兩周就發一次薪水,因為如果一個月才發有些人會繳不出卡費
    台灣人大概很難相信年收入十幾二十萬美金的年輕人會幾乎沒存款

    • @binshuo
      @binshuo 2 роки тому +12

      来加拿大看。我去年的边际税率都53%了,而且物价比美国高,收入比美国低。我今年一整年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开车300km在本地的山中徒步。对于年年要海外旅游的人的心态不是很理解。总去旅游的人,是真的觉得有意思,还是为了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内容,那就不得为知了。

    • @Eric-uj2iq
      @Eric-uj2iq 2 роки тому +6

      @@binshuo 只是為了社交網站炫耀而已,坐飛機住飯店,玩的時間不到整體行程的4分之一,就很智障的一件事😂

    • @larasingg
      @larasingg 2 роки тому +1

      应该不是大公司software engineer吧。 SWE的package好, 很多还是能存很多的 。

    • @520somuch
      @520somuch 2 роки тому +7

      自少他們享受到了 而我們呢 笑死

    • @yunx3997
      @yunx3997 2 роки тому +3

      @@binshuo 个人兴趣吧,我喜欢海外旅游,美国想去的地方基本去过了。主要是感受其它地方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

  • @xutainfrank2313
    @xutainfrank2313 2 роки тому +308

    亨利族就像是富爸爸與窮爸爸裡的中產階級,有著不錯的收入,卻因為沒有累積資產,及不斷增加的負債,使得他們不能停止工作

    • @j.x.7655
      @j.x.7655 2 роки тому +8

      美国的学费太贵了,学贷是一笔承重的负担

    • @kennyhu5397
      @kennyhu5397 2 роки тому +12

      湾区这边程序员很多都是30岁20几万,但是只是刚好够用,房贷,保险,退休金,小孩学费,日常开销都是不小的开销,除非夫妻两人都是程序员

    • @blackgbaoops
      @blackgbaoops 2 роки тому +1

      對 我也想到羅伯特說的

    • @user-yy4ku7rd6s
      @user-yy4ku7rd6s 2 роки тому +8

      薪資收入越高,稅率越高,只靠工資收入難翻身

    • @jcchienx
      @jcchienx 2 роки тому +6

      沒有被動收入的正現金流,中產階級就無法退休!

  • @KMnitricacid
    @KMnitricacid 2 роки тому +47

    簡單說就是愛面子不知足

  • @WintelTang
    @WintelTang 2 роки тому +3

    還好,我從來不會理會身朋邊朋友買什麼或做什麼,那時他的自由,賺回來的錢是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人家喜歡車買一架他喜歡的車子是他的事,但我不是特別喜歡車子,要我買我反而會買一部台功能正常,車子大小合付我生活需求的就可以
    對了,我很懶外出的,為什麼要買一架那麼好的車子呢,我都是去超市而且XD
    每個人的興趣不一樣,朋友玩什麼,就去跟朋友了解一下是什麼就好了,你問你的朋友,正常也會樂意分享他的興趣,沒人叫你玩什麼就跟著玩什麼

  • @papyrus570
    @papyrus570 2 роки тому +59

    薪水調高,他們會做更多高價的消費,陷入無限循環!

    • @hungliu9878
      @hungliu9878 2 роки тому +4

      這才是問題所在,先不論是否會投資或是被動收入,光是6萬收入,學16萬收入的消費習慣,怎麼可能會有積蓄。

    • @yanglee1404
      @yanglee1404 2 роки тому

      與三, 四十年前比較, 台北市和矽谷急漲的薪水, 還真是趕不上更急漲的房價. 尤其是台北市, 房價望上去必須年收入台幣三百萬以上才勉強能硬撐. 我就懷疑有多少年輕家庭年收入三百萬以上?上海和深圳就更離譜了, 是間瘋人院 cuckoo nest.

  • @Freedom-of-Thought
    @Freedom-of-Thought 2 роки тому +29

    有時候中產階層壓力蠻大的,上面被富人鄙視,下面被窮人仇視,夾在中間當夾心餅...🧐🧐🧐

    • @r1_anon
      @r1_anon Рік тому +5

      我虽然年薪有150k美元,但每个月只花房租1600(附近最便宜的普通公寓)+生活费400+水电网电话杂费150。
      省钱使我感到快乐,用最低的成本获得不错的生活品质使我感到骄傲,用存款做投资使我感到安逸。
      看他们这些傻bi,花那么多钱,生活也没比我强到哪儿去。我仍然是周末煎上好的牛排,住超大的house,玩最新的游戏。
      存款随时可以买house但我还真没兴趣。压力那是一点也没有,天天在家里偷着乐,哪天失业我也不怕。

  • @wistonw
    @wistonw 2 роки тому +18

    因為能爬到那個位置的人
    家庭背景也是不錯了 才能資助學費
    所以他們不僅有本身的收入也有原生家庭的資產
    (比方說沒有買房壓力 租屋成本)
    而你要跟他們有一樣的生活水準
    就會存不到錢

  • @user-pu7lu2qh1g
    @user-pu7lu2qh1g 2 роки тому +12

    說白了就是 如果一個人沒有上幾代的理財知識積累且傳承。。其實真的很難富裕起來。。 現實生活中 陷阱總是一套接一套 只要踏中其中一個 基本上十年白做工。。。 可怕的不是金錢上的窮 而是知識上的匱乏

    • @josephinepao9807
      @josephinepao9807 2 роки тому +3

      但是統治和富人階級知道這件事,為了不讓中底層的人們知道,製造了關鍵知識訊息管道取得的不對等。

    • @user-pu7lu2qh1g
      @user-pu7lu2qh1g 2 роки тому

      @@josephinepao9807 非常正確

  • @j808010
    @j808010 2 роки тому +18

    我覺得是文化問題,我身邊台灣來的朋友,基本上大部份的人都還是高儲蓄或是把錢直接投入買房

  • @dkny0411
    @dkny0411 2 роки тому +8

    簡單一句 只要能控制愛慕虛榮 跟面子 人生就可以很簡單很快樂

  • @gentrystreamer
    @gentrystreamer 2 роки тому +7

    我表哥表嫂就是所謂的亨利族阿...
    2人都在電子跟高科技業收入,加起來年薪至少300多萬台幣,有幾年公司賺錢直接衝到超過400萬.
    不過就是所謂高收入高消費,甚麼都用貸款.
    家裡有房貸,車貸,日常消費 ,孝親費,2個小孩都讀貴族學校一個月就要4萬元學費.
    車子2台都是進口名車,加起來400多萬,想當然也不會有甚麼存款跟儲蓄理財.
    之前表哥的公司營運不佳傳出要裁員減薪,才讓他感受到危機.
    本來想趕緊跳槽,但好在公司沒實行;這也讓表哥在之後的日常生活花費就比較省.
    現在評估一個人或家庭是否有錢是看淨資產,而不是看薪水.
    王永慶說過:"賺到一元錢不是你的,要把一元錢存起來才是你的."就是這個意思.

  • @Kai-ec9bf
    @Kai-ec9bf 2 роки тому +3

    在台灣亨利也一樣,達到這樣子一年十幾二十萬美金的收入的話基本上一個程度以上的稅率都會到達30~40%,基本上繳稅是接近百萬左右。生活物質水準雖然比較高,但通常都是高工時、高壓力,而不花錢好像對不起自己。但處在這樣子的壓抑生活下,大部分的時間其實不會覺得快樂,花錢帶來的快樂短暫又不深刻。出國旅行的時候心裡放不下工作,不能完全放鬆心情去享受旅遊的當下,旅行將要結束的時候又得回到那個高壓的生活。旅遊就好像只是暫時的逃避。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是一個人開車的時候,不斷會懷疑自己這樣子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 @user-ik7ey5vt6n
    @user-ik7ey5vt6n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他們跟窮人的差異在於們有得選擇,以及擁有更豐富的資訊幫助們晉升資本家
    一旦把享受生活的心思和花費拿來創業,不久之後就不用用時間賺錢了

  • @tonyl8132
    @tonyl8132 2 роки тому +45

    其實我覺得要考慮高薪的工作也會有相應的工作壓力,好像投行、醫生、律師工時長,工作高壓。所以往往都把壓力發洩在高支出方面,也難怪儲不了錢的

    • @pshadoww
      @pshadoww 2 роки тому +1

      程式設計師好一點,通常可以正常上下班,但是薪水就比不上你上面說的那些職業

  • @chad1121
    @chad1121 2 роки тому +34

    懶人包 : 真正的有錢人都是不繳稅(或繳的超級少超級少)的...

    • @user-nf3tn7ho6j
      @user-nf3tn7ho6j 2 роки тому +7

      有錢人是繳稅的,只是他們繳稅類別跟一般人不同,往往是最低的稅種,甚至還有其他方式抵扣

    • @yeung2950
      @yeung2950 2 роки тому +5

      股神只交0.01%

    • @rayman1106
      @rayman1106 2 роки тому +3

      有錢人低的是稅率而不是金額
      金額一樣屌打全世界的家庭與個人

    • @applel-id2sl
      @applel-id2sl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灣不知道哪裡有問題,今天新聞才看到欠稅脫產,股票交易上千張的 (此例有討回)
      或者公司會計處理完,老板子女就拿到低收入戶證明的
      其他國家多嗎?

  • @DavidInBunker
    @DavidInBunker 2 роки тому +10

    其中一个问题在于,美国无论是经济模式还是税收制度,对拿工资的剥削太重,最投资和创业则非常友好。

  • @nicosingkeroro
    @nicosingkeroro 2 роки тому +27

    我爸是個中小企業業務員,基本薪資3萬多,以前可以養活我們家三個孩子+老婆+讓我們三個讀到大學,甚至自己買2棟房子
    我是個區域教學醫院的護理師,平均薪資收入大約4萬初,養活我自己還可以,但也就這樣了,我不敢買車,不敢出國,不敢有小孩,不敢結婚,在疫情爆發下我不敢轉換跑道換個職場,我不敢想像我還有沒有未來

    • @user-fe6kr1gn6u
      @user-fe6kr1gn6u 2 роки тому +3

      以前3萬跟現在4萬不能比較啊
      有通膨因素

    • @applel-id2sl
      @applel-id2sl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揹過學貸,身體又不好,從理債開始慢慢自學,薪水比你還少,這幾年還算小有一些被動收入,大概幾個月吧! 理財也蠻有樂趣的
      但我的消費還是盡量不超過薪水 (投資另計)
      偶爾幫人品比較值得信任的同事看一下,理財工具很多,我也不是每樣都擅長
      建議多看多學,要找出自己的風格

    • @user-cj5np9pk9s
      @user-cj5np9pk9s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感謝護理師的無私奉獻,祝您一生平安

  • @trekglue548
    @trekglue548 2 роки тому +40

    對這些人說要省吃儉用,他會跟你說為什麼省這小錢。說要減少出國旅遊,他會跟你說出國是要國際化。說先不要買奢侈品,他會跟你說人生要及時行樂。說到底,這些人就是自討苦吃而已,可憐。

    • @trekglue548
      @trekglue548 2 роки тому +4

      看完你的留言大概也知道你的理財方式應該也不是太高明。以你說的創業、投資、股票等等,基本上也要有一定的資本才能慢慢運轉起來。撇開富爸爸、中樂透等等,若你是受薪人員,你能從哪裡開始累積資本呢? 至少我的第一桶金,是兩年內靠我節省存錢跟投資來的,並用高檔餐廳犒賞自己一下。不理財,財是不會理你的。

    • @trekglue548
      @trekglue548 2 роки тому +3

      @Ash tung 以現在的社會狀況,光靠存錢來累積財富是比較困難。不過這部影片想表達的是適當的理財方式,才不會讓你成為亨利族。

  • @fawnhsieh7294
    @fawnhsieh7294 2 роки тому

    消費認同的概念分享很棒👍

  • @toposyang5179
    @toposyang5179 2 роки тому +4

    這是我看過Up主做過最好的視頻,理性深刻又充滿同理心
    我以前一直以為美國人都獨立自主,三十年前可能是,但如今我十分懷疑這是否還成立,非關能力,而是結構
    在此間不當工薪族談何容易?做個小生意法規多如牛毛,IRS可以以懷疑你洗錢把你的戶頭凍結好幾年 遇到一次你就翻了
    當工薪族輕鬆嗎?不輕鬆 除了Up主所說,辦公室政治要不要關心? 換了一個老闆,老闆把你三年來的E-mail撈出來,抓著一封看似措辭有問題的E-mail,就把人開了
    要在大公司活得好,要討好老闆,同事 不能得罪客戶 業績好沒用,還要跪求客戶幫妳寫好的Review 但如果老闆不喜歡你 一句公司不是只有看業績,就可以把人火了
    發生一次,錢沒了,尊嚴也沒了 所以逢低做小,巴結上司 偽裝與同儕有一致的生活型態跟價值觀 就變成必要的求生技巧
    那錢就有了繳稅/過基本生活外的第三個去處,存不起來了(請注意繳稅絕對是第一優先)
    亨利族真心不容易,那些坑不是你不想跳就可以不跳

  • @nausca
    @nausca 2 роки тому +6

    其實也有高薪族尋求的是投資認同大家一起討論投資議題.主要看自己選擇哪一個圈子.同一家公司也都有不同的圈子.

  • @linbeibargajohn
    @linbeibargajohn 2 роки тому +5

    中產階級不是消失而是被撕裂。幸運的、有能力的被吸納進去上層;倒楣的、能力沒這麼強的被打進去中下階層

  • @caroltsai8331
    @caroltsai8331 2 роки тому +17

    有錢有有錢的過法,沒錢有沒錢的過法,亨利族說錢不夠用,還不是都用在自己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別人豪車華服,為什麼一定要隨波逐流? 外國人不是最愛做自己嗎?這時候又害怕別人看輕自己,真的很矛盾!

  • @lavinaliu2093
    @lavinaliu209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集真棒!讚👍!

  • @user-fx3bg2wl9q
    @user-fx3bg2wl9q 2 роки тому +4

    我哥大畢業、在28歲時1997年第一年「華碩電腦」的6職等工程師、薪資加RSU+Bonus 是430萬台幣(1997年12.3萬美元當時股票幾乎是沒有稅⋯只付面值)台灣排Fortunate 500的上市電子公司薪資都很高。我朋友55歲、台績電10年留美博士、不是什麼高級主管、去年接近2000萬台幣年薪(72萬美元)

  • @kidofwind1121
    @kidofwind1121 2 роки тому +32

    財富自由當然是很好的 但是人生無常 適度的享受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用亞洲的理財觀念配上歐美的高收入 加上在一定預算管控下的享受生活(不一定是名牌高級餐廳的享受) 不是很好嗎?

  • @donb_fishing
    @donb_fishing 2 роки тому

    分析到位👍👍

  • @EarthyLee
    @EarthyLee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説到底就是攀比心理。 我年輕的時候也是HENRY一族,但是接近40嵗的時候下定決心認真存錢 不買名牌 不買豪車 一臺車開夠10年才會考慮換車 也有多餘的錢都投入藍股 容易出租的公寓 現在還沒有退休就算不上班也已經財務自由了。

  • @sharlina3734
    @sharlina373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在加州收入在10萬年收入的人單單醫療保險費就$600每月,房租1房分租$1200每月,汔車保險80以上稅24%吃一餐點一般簡單的沙拉$15+18%小費…很難開心過日子。

    • @sylvia4033
      @sylvia403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不要外食,省很多

  • @joesocool497
    @joesocool497 2 роки тому +38

    無非就是愛面子、愛享受、不理財的一群人而已,這種人說實在真的是自己活該,沒有投資、分散風險、被動收入的概念就是工作到死,不玩金錢遊戲,金錢就會玩爆你

    • @elinsd
      @elinsd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有時候原因不只表面,如果你住在美國高房價高生活水準和高税收的兩岸地區,高薪其實只是表象罷了,光生活必須往往就把大部份的薪水耗盡了。。

  • @kerwinxu9335
    @kerwinxu9335 2 роки тому +40

    消费观念,职业规划,和生活方式是很大的原因,我10年前刚来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7.25/小时,也要活下去。经过多年的努力收入也超过100K,职业是Cyber Security有关的,这两年收入增长的不错。日常消费有增加(健康的饮食,买一些高质量的东西,提升生活的质量),但也远远不到要卡度日的地步。美国贵的是人工,理性消费,自己煮咖啡,自己做饭(不代表不出去吃),生活还是可以很安逸的。

    • @user-eb6mh5dh4l
      @user-eb6mh5dh4l 2 роки тому

      Cyber Security? What's the specific work?

    • @kerwinxu9335
      @kerwinxu9335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eb6mh5dh4l I am working as Cyber Security consultant, and my mostly engagements are related to Cyber Maturity Assessment and Identity Access Management.

    • @peterchi1040
      @peterchi1040 2 роки тому

      @@kerwinxu9335 你在美國讀大學嗎

    • @kerwinxu9335
      @kerwinxu9335 2 роки тому

      @@peterchi1040 毕业2年了

    • @hsiehkuen
      @hsiehkuen 2 роки тому

      除了消費觀念外,有沒有累積資產的觀念也很重要,我身邊有蠻多HENRY,真的就是高階勞工,生活的方式不錯,健康飲食、自煮咖啡(成本不下於外帶咖啡),居然還有車貸(房貸就算了,居然是車貸).他們會享受生活,但真的遇到一波疫情就可能倒下,每個月等著下個月的薪資入帳,期待著找更好的工作.

  • @nile8181
    @nile8181 2 роки тому +53

    在月底看到感觸頗深,以前大學時半工半讀拿著基本薪資,不過省吃儉用還有辦法存個十幾萬,現在薪水明明是好幾倍,但完全存不到錢還常常透支…

    • @kaizicorpse
      @kaizicorpse 2 роки тому +12

      非常有同感
      就像影片所說的,學生時候在餐廳打工領著$20000騎著摩托車,租個$5000套房,早餐簡單吃,中午晚餐公司提供,幾個月下來錢存的很快。
      但出了社會,光房租,車貸,學貸,薪水幾乎就沒了

    • @applel-id2sl
      @applel-id2sl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但你過去曾經有這個能力啊! 重新鍛煉把它找回來?
      我也是貧困家庭出身,揹過學貸,身體又不好,從理債開始慢慢自學,這幾年還算小有一些被動收入,理財也蠻有樂趣的
      但我的消費還是盡量不超過薪水 (投資另計)

  • @user-dfs
    @user-dfs 2 роки тому +36

    收入跟支出比重真的很重要
    我深切感受到這道理是從一年前開了間餐廳 到現在每個月營收大概都30萬 支出25萬
    別人都以為我很好過 其實我每個月都超怕出什麼意外需要用大錢..
    收入高真的不代表真的有錢

    • @timmychen6
      @timmychen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營收不代表收入……… 你的淨利只有五萬當然要擔心。

    • @Kiki-G101
      @Kiki-G101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請問您使用的幣值是美元還是台幣?不管是何幣值,疫情和通漲後很多倒閉的,餐廳開業1年每月營業額有30萬都算厲害了!

    • @user-dfs
      @user-dfs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Kiki-G101 台幣
      我是開燒烤吃到飽的店
      店規模不大 走社區型的小餐館模式
      一輪客滿座位大約40人而已
      目前已經收店1年多了
      約兩年多前開幕 營業沒多久遇到疫情
      因為吃到飽性質 不能內用只能每個月虧房租跟員工薪水
      為了讓員工有工作做 在後來開放外送外帶的情況下
      硬是添購器材做起燒肉便當外帶
      但疫情期間仍然慘虧
      事後內用解封 當時時空背景下人心惶惶
      來內用的人少掉5成以上
      每個月扣除其他成本大概就是打平
      持續約半年後不見好轉便收店了

    • @user-dfs
      @user-dfs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timmychen6 可能是因為當時還遇到疫情吧?很多無形成本 跟預料外的成本莫名增加

  • @alaexalaex5825
    @alaexalaex5825 2 роки тому +4

    會賺錢跟會存錢是不同的概念,高收入對比創業,守成對比存錢,先不論賺多賺少,賺錢大家都會,只要找工作去做就好,但存錢就不見得了,又好比吸毒容易戒毒難,如果只會賺錢,但不懂得存錢,其實也跟一般勞工沒甚麼差別,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因此古人才會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cycatsimon3816
    @cycatsimon3816 2 роки тому +8

    1. 學生貸款無法避免,它們與住房貸款一樣昂貴。
    2. 在美國大城市,安全的街區要貴 3 倍,但你別無選擇,廉價街區有很多犯罪.

    • @Loneislander23
      @Loneislander23 2 роки тому +4

      是這樣,安全的街區一般都比較貴。四百美金一個月的地方我都知道,但是三天兩頭馬路上有槍擊案。認識的一個人在那裡住,有一天回家發現牆壁被打穿了幾個洞

    • @r1_anon
      @r1_anon Рік тому +1

      @@Loneislander23 在安全的前提下选性价比最高的)
      如果有贵3倍的安全的街区,就绝不要为了奇怪的东西选贵6倍的。

    • @Loneislander23
      @Loneislander23 Рік тому

      @@r1_anon 對,安全的地方確實貴三倍左右。你價格說得也準

    • @r1_anon
      @r1_anon Рік тому

      @@Loneislander23 我现在的情况就是,选了我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公寓(当然也不能太差,像那么回事就行),月租只要1600(我们城市1bedrm平均2000多)。现在天天偷着乐

  • @patchiang13
    @patchiang13 2 роки тому +5

    感覺比較的心態就是最大的魔鬼,如果停止和別人比較,也許就能減少奢侈的消費

  • @ematsai4575
    @ematsai4575 2 роки тому +8

    每天把咖啡錢省下來也很可觀,問題是偏偏把自己活成沒咖啡會死的體質

    • @yunx3997
      @yunx3997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也是😭

    • @user-mk2ri2vz9j
      @user-mk2ri2vz9j 2 роки тому +1

      喝開水最好 咖啡喝多會中毒上癮 還牙齒醜

  • @ntong4952
    @ntong4952 2 роки тому

    非常到位

  • @Whoamiiamwho383
    @Whoamiiamwho383 2 роки тому +1

    亨利族來簽到了

  • @bonoliu8336
    @bonoliu8336 2 роки тому +17

    十萬年薪不怎麼夠用的,如果住在曼哈頓或者硅谷這些地方,拿著稅後的錢,光是中等標準的衣食住行花銷下來就沒剩多少了

    • @david79lam47
      @david79lam47 2 роки тому +2

      住二百平方呎的空間,吃最基本的東西,水果乳酪麥片蛋沙拉,其他全部存錢投資銀行股,帶來源源不絕高股息的被動收入

    • @larasingg
      @larasingg 2 роки тому

      硅谷10万年薪真的算很低了

    • @larasingg
      @larasingg 2 роки тому

      @@david79lam47 银行股? 你落后了20多年。股息和高成长股票比起来简直在烧钱

    • @david79lam47
      @david79lam47 2 роки тому

      @@larasingg 是的,但如果投資者是白痴就危險了,這是最安全的做法,不求高回報

  • @jamesyu8857
    @jamesyu885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1.本來就不是高薪,在大城市賺10萬和台灣年收100萬差不多,就只是個中產
    2.學貸和稅不是原因,結婚才是可怕,原本10萬養一人足以,後來要養一家😂
    3.學校教育只能教技術和能力,投資理財和生涯規劃是家庭教育

  • @user-cp1pr7io4n
    @user-cp1pr7io4n Рік тому

    感謝,看了影片也才意識到自己雖然收入尚可卻存不到錢的原因。

  • @chiaoyangcheng9290
    @chiaoyangcheng9290 2 роки тому +4

    扣掉自身開銷過大,這也是典型教育陷阱,目前被國家剝削最重的族群就是這些高學歷中產,為國家貢獻最多,但繳的稅也最多支出也最多,光是要獲得這些高學歷就先要透支將來十年的信用資產(學貸&生活費),然後成為中高階勞動力再被繼續壓榨(高稅金高工時高壓力),如果買房買車更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 @gaea0127
    @gaea0127 2 роки тому +42

    這問題是個人啊, 我本來以為是美國稅務太重吃掉一半以上的收入, 如果是自己愛花錢, 那要怪誰???

    • @jaysun3149
      @jaysun3149 2 роки тому +7

      夸张了 美国收入税没那么多

    • @bang6264
      @bang6264 2 роки тому +6

      我也這麼覺得,是自己花費方面的問題,如果這些收入還不能讓自己富有那收入更微薄的人該怎麼辦?

    • @gaea0127
      @gaea0127 2 роки тому +5

      稅要看在哪一州,矽谷那邊頗高,但還是自己要控制

    • @tommyhsu2779
      @tommyhsu2779 2 роки тому +3

      我的薪水大概10萬出頭,單身。每個月扣掉醫療保險,退休基金等等,到手大概4400。房租紐約這邊一房一廳大概要1800-2000,加上一些零碎生活開銷,每個月大概要花掉3000。真正能支配的只有1500左右。錢是有存,不過指望每年存那點錢,大概就是退休後住標準療養院等級的了,靠存錢達到財務自由,在說笑嗎?

    • @user-qn4et5dt4g
      @user-qn4et5dt4g 2 роки тому +2

      沒人花錢怎麼會有人賺錢?

  • @oldtechie6834
    @oldtechie683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在加拿大和美國, 打工收入是很重稅的, 向對地, 用資本賺的收入是輕稅很多的, 包括公司派紅利, 資產增值(地產、股票等), 公司員工認購股票(stock option)增值等。

  • @rf9086
    @rf9086 2 роки тому +6

    和收入多少没有关系!关键是花销和收入的比例!我们家平日花钱也基本不算的,只在有新的长期大笔开销的时候计算一下,那么心里基本有数每个月的固定花销是多少。只要把固定花销和收入比维持在一个还不错的水平,日常生活的一些花销也就不需要每一笔斤斤计较了。当然也是薪资水平不错为基础,不然可能日常一家人出去吃个饭也会变成相对大的开销了。

  • @user-pj5il7us5f
    @user-pj5il7us5f 2 роки тому

    支持你影片

  • @nnelous
    @nnelous 2 роки тому +1

    說來說去還是理財觀念的問題。我看過許多人對誘惑毫無抵抗力,賺來的錢當然守不住。其實這也是人性,也是蠻正常的。

  • @sindoom8213
    @sindoom8213 2 роки тому +22

    巴菲特说他的秘书缴税甚至比他的比例都高,这样的税法是极其不合理的

    • @Freedom-of-Thought
      @Freedom-of-Thought 2 роки тому

      真的假的?為什麼可以這樣?😱😱😱

    • @jayc4815
      @jayc4815 2 роки тому +4

      他把他公司註冊在無稅的小島國。 那是有錢人玩的遊戲。 他手上以經錢多到花不完。 ㄧ班人要付房貸 車 生活開銷。 只能靠薪水。

    • @sindoom8213
      @sindoom8213 2 роки тому +1

      @@Freedom-of-Thought 在民主的发达经济体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他们富人有太多渠道可以合法避税,而中产阶级则只能被薅羊毛,在台湾应该也不会少

    • @holmiumh
      @holmiumh 2 роки тому +3

      @@Freedom-of-Thought
      對巴菲特這種人來說, 他實際的"收入"是可以很低的.
      他的錢都是以資產的方式存在, 像是房產, 持股這些東西, 所以儘管他的資產在資本市場的變化下可以大幅上升, 但只要他不要把這些資產換成現金, 那實際上他還是沒有收入的.
      一個人也就一個肚子一張嘴, 需要的花費就那麼多, 他根本沒有必要把資產兌現, 就算偶爾想要有些奢侈消費, 那也可以讓公司買單, 不需要動用個人資產.
      所以其實這不是什麼秘密也不是太複雜的事情, 事實就是現代稅制的基礎本身就是針對受薪階級. 富人在經濟體制裏面的角色不是繳稅, 而是運用資產去投資, 提升社會生產力, 創造工作機會而間接地製造稅收, 這就是為什麼二戰後美國中產階級的崛起成為世界的榜樣, 而日本, 台灣和韓國的崛起則是給了亞洲各國一個可靠的"崛起模型", 這就是我什麼我們可以過上幾年的好日子.
      但是現代因為科技的快速精進, 製造業的高級中化和高效率化, 供應鏈裡需要的工人一天比一天少, 而全球人口卻越來越多, 這造成勞動力的廉價化. 結果就是富人靠著這些科技槓桿更輕鬆地賺錢, 但擁有像樣工作的人卻越來越少, 原本的中產階級要嘛靠著學歷, 人際關係或是正確的自我投資擠進小康, 要嘛就是跌出中產變成窮人或是街友.
      這樣的社會變遷漸漸地在世界各地造成了社會經濟的失穩, 而COVID這種全球性的經濟大地震更是加速了這樣的不穩定性, 這就是現在的情況.

    • @Freedom-of-Thought
      @Freedom-of-Thought 2 роки тому +1

      @@holmiumh 所以簡單來說,他們只要弄得帳面上收入少,要買高消費再用公司的名義,就能間接逃稅,真的很「精明」呢。

  • @user-vz2oy9eb7l
    @user-vz2oy9eb7l 2 роки тому +23

    美國是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

    • @28Lun
      @28Lun 2 роки тому +4

      這是世界鐵則,無一國家倖免

  • @japkiller100
    @japkiller100 2 роки тому +3

    They need to factor on the income tax in the USA is 50% in California for high earner. Also. Property's tax and sales tax is very high. At 150k per year is considered low income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 @violali5293
    @violali529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降低慾望很重要,還有不要落入投資陷阱

  • @tammyleung7578
    @tammyleung757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簡單來說就是還不夠有錢卻一直想過著有錢人的生活

  • @parrotchen739
    @parrotchen739 2 роки тому +17

    文化也有差異。在台灣收入高的人很多也是省到超越你我認知。認識幾個約四十上下的朋友。從包租公到大盤商年收入隨便都超過四百以上。但生活依然節省。衣服眼鏡包包都是一帶好幾年。車子還是十五年前的牛頭牌

    • @betabow
      @betabow 2 роки тому

      四十幾歲的人眼鏡沒辦法一戴好幾年不換吧 ..?

    • @parrotchen739
      @parrotchen739 2 роки тому +1

      @@betabow 這可能要看人🤣我三十歲了眼鏡依然還是大學時辛苦存了七千買的。雖然現在來說換一副當然不算什麼。但有感情是真的🤣

    • @betabow
      @betabow 2 роки тому +1

      @@parrotchen739 你誤會我意思了,人到四十幾歲開始多少有老花,之後常常1-2年換一副眼鏡很正常。

    • @charliel6693
      @charliel6693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也認識收入高的人但很多花錢多到超越你的認知。他們也都40多歲,但一隻PP手錶200多萬二話不說照樣入手,兩年後這錶變快400萬。也有本身愛名車,法拉利二手的一買就花1200多,可是這一買也建立了渠道和對方更認識所以共同有了其他生意。錶跟車享受到了,然後賺更多錢了。所以別一竿子打翻一條船,認為只知道享受的人沒用,基本上能賺這等級的錢的人,通常不傻,而賺錢的模式也不是只有“省”才能達到。況且,年收400萬上下真的不多。

    • @parrotchen739
      @parrotchen739 2 роки тому +1

      @@charliel6693 我從來沒有說到花錢享受不好呀🤣只是身邊的案例是這樣。當然也有那種豪奢的。只是那跟我回應這影片的主題無關。你說的沒錯400的確不多。只能算是一個上下之間的分界層。

  • @user-wu6bh2dq3s
    @user-wu6bh2dq3s 2 роки тому +2

    我了解他們的矛盾點,寧可年輕時過得光鮮亮麗,也不願大半輩子過得很窮酸的樣子然後只為了未來可以安享晚年

  • @sunpouyei1260
    @sunpouyei1260 2 роки тому +1

    重點在留意自己淨資產成長速度快不快,要消費可以,以不影響財富累積為前提都可以消費

  • @williamchen8423
    @williamchen8423 2 роки тому +1

    簡單來說就是維持朋友跟人脈也是成本...

  • @CelJrPd
    @CelJrPd 2 роки тому +4

    所以疫情讓人看清了更多的現實,當個邊緣人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有錢了

  • @sz9443
    @sz9443 Рік тому +2

    社交圈的壓力是很大的。工作的時候下班吃飯喝酒很燒錢的。疫情之下應該會更容易存錢

  • @connielok5900
    @connielok5900 2 роки тому +3

    這個和外國公司的文化也有關,帶飯是不可以的,因為「味道很大會影響別人及客戶」,所以除了吃三文治,其他時間只能在餐廳解決。
    我的同事會躲在自己的車內吃。

  • @angelangel-bx8nd
    @angelangel-bx8nd 2 роки тому

    正在进行中理解。

  • @imflyingfar
    @imflyingfar 2 роки тому +3

    LIke this topic. 在美, 只有富人或低收入貧窮戶生活較好, 其他不少打2 份工.

  • @user-zt6fp7nx6y
    @user-zt6fp7nx6y 2 роки тому +12

    只要他們省吃儉用就行了

  • @hom1476
    @hom1476 2 роки тому +2

    這集很適合保險業者或傳銷業者使用..
    數落亨利族, 月光族有什麼用? 至少他們有享受過..
    比他們收入更低更自律的, 投資難道就一定會賺錢嗎?

  • @xiaocandice6902
    @xiaocandice6902 2 роки тому +13

    这个社会的机制就是永远困住底端的优秀人才给真正有钱的上层人打工

  • @Eric-uj2iq
    @Eric-uj2iq 2 роки тому +7

    我有好幾個朋友就是亨利族.
    很爆笑的一個族群.😂

  • @lyricox
    @lyricox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頻率和量的問題而已,你不需要一直旅遊,不需要一直吃很貴的東西,不需要吃很多,這樣生活更健康

  • @MrKiwiShow
    @MrKiwiShow 2 роки тому +8

    過去兩年以來美國就印了有史以來40%的鈔票,你的薪水再怎麼漲,趕得上央行無節制的稀釋你的資產嗎。一邊是物價飆漲,另一邊是稅收增加,第三邊是人工智慧還要搶走你的工作,這不是傻傻儲蓄跟買房可以解決的。

  • @mingfung7777
    @mingfung7777 2 роки тому +4

    我居住在美國加州20年, 十多年前已經年薪大概$150000一年, 但加州的稅項太多, 物價不停上漲...很難可以存錢!

    • @xf4628
      @xf462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你应该很💰和资产了

  • @vanessachang9779
    @vanessachang9779 2 роки тому +3

    最根本還是回到家庭教育問題,父母沒有做好理財觀念引導、財商教育,到了大學後,同儕壓力影響,價值觀就偏差了

  • @user-dhdwjzm
    @user-dhdwjzm 2 роки тому +4

    存錢的真正秘方,就是沒有朋友

  • @coobilayo
    @coobilayo 2 роки тому +1

    去了一趟旅行回來,你覺得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留在心裡的美好,還是帶回來的紀念品呢?
    人生走上一遭,你覺得到晚年時能讓你覺得不虛此行的,是這一生遇上的種種真善美的人事物,還是滿手的財富呢?
    每個人有自己的目標與規劃,不必認為一定要如何如何才是正確的人生。
    錯的是根本沒有目標更不要提規劃的人們,吃著碗裡看著碗外,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
    誤以為錢可以換來幸福尊嚴快樂,最後錢花光了兩手空空。
    誤以為錢本身就是一生的標的,最後窮得只剩下財富,兒女形同陌路,再有錢也沒那個身體可以揮霍。
    很多的快樂其實想像不到的簡單廉價。自己做個牛排自己或與家人一起幹掉,何等快樂幸福美滿?
    買一台電動獨輪車,花一年的時間練習,終於能在公園裡平地衝浪,何等眩目風光?
    把自己30年的老車加裝各種設備,出門玩到哪裡吃到哪裡睡到哪裡順便還遠端工作,何等舒適逍遙?
    這個世界滿地都是快樂幸福的事。錢很重要,但絕沒有重要到必須拿一生去換。
    如果沒有錢時你不懂得如何快樂,保証等你有錢了你還是得不到快樂。
    快樂是無上的智慧呀。
    快樂老牡羊到此一咩。我咩~~~

  • @user-pv6mm9yw8s
    @user-pv6mm9yw8s 2 роки тому +5

    他們是天才,但只是相較於凡人,在更天才的圈子哩,他們要上不上要下不下,大概是這種概念吧

  • @fuckgooglefuckusa
    @fuckgooglefuckusa 2 роки тому +5

    这个现象其实有专门的学术研究
    本质就是因为远远看到了富人生活
    变压榨自己去尽量模仿
    最终陷入消费陷阱
    反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阶级提升

  • @verycooljay
    @verycooljay 2 роки тому +1

    加州十萬年薪 繳社會安全 退休金跟保險 實領最多大概六萬塊 接下來扣掉房租 水 電 瓦斯 油錢 電話費 如果還有車子貸款 剩下的根本也就沒剩多少了

  • @hangao5285
    @hangao5285 2 роки тому +8

    如果年轻不注意储蓄投资 到了中年 你的房贷 孩子学费 医疗支出 老人赡养会把你榨干 如果一旦收入有波动 瞬间破产

  • @rrc7496
    @rrc749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在台灣不了解的的是美國很多地區生活壓力真的很大。回頭看看在矽谷家庭收入年薪25-40萬時最慘,慘的是很多人薪水比你高,朋友聚會跟COL都高。過了40萬以後會好一點,但這是沒小孩的狀態😂

  • @steamy7676
    @steamy767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平时大多自己买菜做(美国普通超市物价真的还好),偶尔在外面吃点便宜的,车普通的项目自己保养/修(车也买耐用点的),外出旅游各种薅信用卡积分羊毛,其实还是能省着钱+过得也还行

  • @seanchan1987
    @seanchan1987 2 роки тому

    還有,專業人仕的工作壓力俾一般人大,他們經常要透過消費來減壓,所以化很多錢買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