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唱歌太用力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0 жов 2018
  • 唱歌太用力?破解大迷思,到底什麼是真音、混音?
    我的線上課程:
    www.learntocode.com.tw/
    加入官方 LINE 可領課程優惠: @449wtkzb
    » Email: cs@learntocode.com.tw
    » Instagram: bit.ly/34WuRWa
    ----------------------------------------------
    #記得訂閱頻道 #開啟小鈴鐺才知道有新片喔

КОМЕНТАРІ • 1,2 тис.

  • @allen0139
    @allen0139  5 років тому +366

    影片主要目的是讓不知道混音存在的人,知道混音的存在。
    而主張唱歌要輕鬆的人,通常都是善用混音。
    EP2,則表示,有一類的人認為這樣唱歌才是"正確"的,
    換句話說,對錯不是我在分,是影片告訴你..有人在分。
    可以看到底下留言還是有人說,
    唱真音是自殺性的行為等等,EP2都涵蓋了相關回應。
    包括也有歌唱老師留言,我的影片中 我所謂"真音"的部分 全部都是混音,只是不同程度的混。
    只能說我們是站在完全不同定義上,看待這些聲音,
    但我個人是...不太能認同,老師說"全部是混音",我甚至敢押注,如果把我截的片段去問當事人歌手,包括阿信,
    問他片段中是不是在唱真音,我相信阿信會說是
    那問題就來了,
    為什麼我對真混的看法,會跟阿信一樣,但跟歌唱老師不同,
    最終的問題是,我該聽誰的。

    • @user-kn5bf3nm6l
      @user-kn5bf3nm6l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可以做下一集了嗎😭😭我好喜歡你的影片,分析的很清楚呢

    • @kcooi9926
      @kcooi9926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我也很喜欢你的影片

    • @lagxp
      @lagxp 5 років тому +14

      你的觀點是我目前聽過跟我認知的最相近的。
      我猜METAL的唱法例如POWER METAL、90s等應該可以多多少少解釋吧,國內真的沒看過哪個歌唱老師拍影片講唱METAL的高音。
      舉個例,尖叫惡魔,唱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 的史密斯飛船主唱不就叫到開刀,現在整個聲音掛彩。

    • @momo-dw4oc
      @momo-dw4oc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表情痛苦那个不行诶

    • @jun4750
      @jun4750 5 років тому +13

      說到真音的高音 怎麼能沒有張雨生

  • @carlee3957
    @carlee3957 5 років тому +527

    我看到大家唱很痛苦的停格畫面竟然笑了XDDDDDDDDDDDDDDDDDDDDDDD

    • @yu-lh9bs
      @yu-lh9bs 4 роки тому +2

      CAR LEE +1

    • @heyheyheyXDD
      @heyheyheyXDD 3 роки тому +1

      4:16 笑瘋了啦XDDDDDD

    • @michael57269
      @michael57269 3 роки тому

      4:00 笑死

    • @user-ev1cd4ds7q
      @user-ev1cd4ds7q 16 днів тому +2

      放慢畫面也很好笑XD 聲音還會變得很低
      XDDDDDDDDDDDDDDDDDDDDD

  • @user-rm3bq2gh4s
    @user-rm3bq2gh4s 4 роки тому +68

    我個人非常偏好混音
    1.不容易破音 穩定性更加
    2.對聲帶健康更好
    3.音色聽起來更輕鬆 讓人不會有緊張感
    4.不會被人偷拍照拿去做搞笑片

  • @rogerfeng5125
    @rogerfeng5125 5 років тому +319

    請容許我個人的小小觀點. 我是一個流行歌曲歌唱老師, 也在過去二十年在大大小小的場合𥚃表演. 在唱高音的時候, 其實全部都是混音, 分別是混音𥚃滲透了多少的真聲. 真正的真聲是我們的胸腔共鳴。沒有可能在唱高音時用全真聲來唱, 這個是一個自毀的行為. 你聽很多歌手唱高音時音色很亮很響, 這全都是因為混入了很多真聲的共鳴. 混音不是清一色的一樣, 他其實分很多不同程度的'混'. 其實你所有的例子全都是偏重真聲的混音. 這是流行歌曲跟民歌或美聲的分別.

    • @mybway
      @mybway 5 років тому +5

      老師 我每次唱一唱 就會鼻塞 然後就鼻音越來越重 導致音色越來越吵 怎麼辦q_q

    • @mybway
      @mybway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話說我鼻子是蠻挺的 但也蠻肉的 難道要我把鼻子銷薄點才行嗎q_q(順便整的更尖這樣?)

    • @deisson4743
      @deisson4743 5 років тому +4

      老師你說的才對啊唉

    • @user-ob6oz1vm3r
      @user-ob6oz1vm3r 5 років тому +14

      全真音上去很傷吧跟吼音一樣

    • @Finix.W
      @Finix.W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mybway 你在唱歌的时候尽量张开嘴来减少鼻腔的共鸣,或者可能是鼻炎导致的。

  • @087262088
    @087262088 5 років тому +489

    你那些暫停太惡意了喔XDD

    • @jieyu8364
      @jieyu8364 5 років тому +16

      加油打氣有夠好笑XD

  • @user-bl1pu1qf8m
    @user-bl1pu1qf8m 5 років тому +36

    那杰倫真的太有心了♥ 每個高音都是真音帶混聲幹上去的 難怪每次現場都唱的比錄音室還好聽 杰倫犧牲了真音嗓音 但是時代永遠無法超越他

    • @XNDE-lo6wc
      @XNDE-lo6wc Рік тому +5

      他錄音室和live都是純真音 沒有混 因為他 本身就比正常男生高至少2-3個。這裡有他live 的畫面key ua-cam.com/video/hI5LZXEl4G8/v-deo.html

  • @jayli6658
    @jayli6658 5 років тому +17

    混音唱的夠用力、夠大聲,聽起來也像真音
    而且唱歌激動的表情是可以演的,你如果混聲出神入化、表情也可以演得很像真音狂吼
    很多人唱不上去,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他無法突破內心的糾葛、喊不出來
    當你有辦法放開膽量,用唱假音的方式喊出混聲的效果,高音就可以進步到另外一個層次

  • @oya654
    @oya654 4 роки тому +16

    混聲的核心是所有音高都在同一個發聲動作上完成,這樣可以避免一唱到高音就改變發聲動作,導致發生唱到高音或者低音就虛掉或者超用力憋氣直到完全發不出聲音,這樣唱起來就會比較輕松。所以你用「混音」跟「真音」比較其實不合理,因為「混聲」是一個技巧,而「真音」是一種音色。混音也不是你所說的只有一種聽起來很虛唱起來很輕松的音色,他可以分成「重混」、「平衡混聲」和「弱混」。你所說的「真音」可以對應混聲裏的「重混」。而所謂「聲區統一」只是在音高從低到高保持同一個發聲動作時連帶的一個效果。如果你對發聲掌握很深的話其實是可以在歌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發聲動作,比如聲門夾緊變成「重混」等等。

    • @user-zk3xn3gc3r
      @user-zk3xn3gc3r Рік тому +1

      的確是這樣沒錯,真聲有極限,繃到極限來唱看本身機能條件 但如是極限音以上呢?要嘛提前換聲 要嘛直接斷層上假聲,勢必要換聲才唱的上去,混聲發聲支點在會厭處,上下連接都作的到 也能減少換聲時的音色斷層現象,自然唱法的真假聲當然可以練 但進階的混聲唱法練會我覺得多一項技術對唱歌的幫助很大D

  • @user-ne2cv4tg9c
    @user-ne2cv4tg9c 5 років тому +55

    每個唱腔都有高音,不是說用力就可以的,而拉mic是自然反應,而真正用力的地方不是臉部,臉部只是支撐力度,真正的力度在肚子,而喉嚨會爆筋的原因是收縮聲帶的外表樣子

  • @19850622ify
    @19850622ify 4 роки тому +73

    張雨生如果還在~可以看一個真音高音還算輕鬆的歌手~

  • @user-er4im2tm1i
    @user-er4im2tm1i 5 років тому +103

    好像越看越靠杯欸哈哈哈,你明明是在解釋什麼是真音、混音,但我好像覺得這比較像搞笑片欸哈哈哈

  • @j363656
    @j363656 3 роки тому +26

    莫名其妙從EP5開始往回看,分析的好透徹

  • @user-qp9ez6mk1t
    @user-qp9ez6mk1t 4 роки тому +10

    真音的高音一定會是很用力~
    一樣的音高 轉換唱混音 會比較輕鬆~
    聽覺上都很好聽~
    真高音缺點:用力 氣要足 費力氣 高音會受限制
    真高音優點:聲音質感好, 澎湃 扎實 震撼 痛快感~
    混聲高音優點::較輕鬆 音高可以再往上升 但並非不用力 尤其是氣還是要一定程度足夠 依照歌曲的需要保持良好聲音的續航力,唱真音會掛...唱混聲可以唱的久...聲帶力氣用的較少 比較保護聲帶~
    混聲高音缺點:沒有扎實感 就算有也只是聽覺上的錯覺 聲音的質感會變得沒有真音好聽~除非唱混聲但故意用喉音去壓 會有聲線質感,雖然不會比唱真音還要費力 但這樣也會損耗聲帶~
    看完我的感想~
    總之會運用混聲唱歌的人 他的選歌上不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 @xiaoboliu7373
    @xiaoboliu7373 5 років тому +16

    很多唱歌老师所谓的轻松唱并不是随便唱,实际上要实现那些技巧需要用到很多平时不用的肌肉,某种程度上需要比直接嚎叫更用力,要然而是脑子比较用力,还有就是控制声带和共鸣腔的一些内部肌肉比较用力。至于大多数一流歌手爆出来那条血管,是声带闭合挡气的后果,你看林俊杰从低音到高音一直爆着那条血管,来增加气流冲刷声带的效果,塑造他那种绝妙的音色,并不是唱高音的结果。至于那些痛不欲生的表情,有几个因素,一是习惯,二是塑造跟嚎叫类似的共鸣腔形状以获得 belting 的效果,三是表达情绪,并不代表唱这个音需要多么大的力量,也许技术上是很挑战,要控制好很多小肌肉,但是脖子周围的大肌肉应该是不需要怎么用力的

    • @j.w.s.c6625
      @j.w.s.c6625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最主要都是第二種,共鳴的問題,為了有效率的發出高質感的高音,必須要提高軟口蓋,打開口部以上的空間去獲得高頻率泛音,然而,要盡可能的提高軟口蓋的部份,必須要靠面部肌肉的輔助和協調(歌唱老師也會以提笑肌的方式教學生擴闊頭顱內的共鳴腔的)

  • @theerah
    @theerah 5 років тому +26

    論點太偏激
    用什麼唱法 ,是美學的問題
    流行是目前多數市場的傾向
    不表示將來不會變
    真聲、假聲、混聲,各有各的難處,都不是容易做到的
    沒有誰強誰弱誰好誰壞
    你所謂的淡出市場的類型,難保不會有一天又站上流行尖端

  • @mikuenso389
    @mikuenso389 5 років тому +22

    老蕭的真音高音真好聽!他的向侧拉咪動作好有型!

  • @av8d0315
    @av8d0315 5 років тому +5

    你舉例的用力,他們只是表情用力,不是真的用喉嚨出力。那只是一種表演方式,唱歌運用的方式正確的話,不容易損耗喉嚨。所以他們才可以在演唱會唱這麼久。大部份的人就算有訓練的狀態,也容易因為自己情緒激動而用錯力,而損耗喉嚨。而有經驗的歌手,情緒只是一種演技,不用真的過度激動去用力。

  • @user-cq4dl3kg6e
    @user-cq4dl3kg6e 5 років тому +56

    這些其實很愛唱歌的人都會有體會的 XD 看到白底黑字都一直點頭
    謝謝你專業的分析

  • @user-pm4vd6ij8i
    @user-pm4vd6ij8i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这个节目太幽默了,看得我笑到肚子疼。赞👍

  • @landchang
    @landchang 5 років тому +4

    再會混都有極限,並非可以無限高混音,混音本身的控制並不容易,尤其是有力道的混音,往往都是真假音比例的控制與頭聲的運用
    如果混音這麼容易,請表演一段Nicola Sedda的“Colors”的最後一段來唱看看,看是不是能無限混

  • @kmtim6888
    @kmtim6888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感覺只說對了一半,
    用力是沒錯,但更明確來說是力的平衡,能不爆筋不拉麥才能更持久,爆筋表示你某個地方太用力,拉麥表示你並不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升key,影片中可以看到有些歌手唱高音麥克風還是貼著嘴唇,因為當你用錯力想吐更多的氣,只會更容易破音和爆麥(導致你要拉麥)
    再來,不是音更高就要更大力,你用彈唇時,可用一樣的力度彈出更高的音,只用丹田唱高音會導致喉嚨緊縮
    聲帶閉太緊只會磞開,需要剛好閉合,利用邊緣振動
    然後阿信的共鳴根本不好,高音用太多肌肉,連key都會不準,不適合用來當範例

  • @bosschu
    @bosschu 5 років тому +20

    其實三種都要學會, 按旋律感情去用

  • @user-sh1gg5hk6f
    @user-sh1gg5hk6f 5 років тому +434

    對不起,我看到一半好像搞錯重點
    (認真魔人看到這就該走了)
    我只能說...面目猙獰的片段
    停的也太好了吧!
    讓我笑到不行

  • @BFAnita
    @BFAnita 5 років тому +16

    唱之前會抖身體跟飆完高音會不自覺地笑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觀察也太入微,明明好像是認真的教學影片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會讓人一直笑

  • @kis.kurtis.edison
    @kis.kurtis.edison 5 років тому +120

    根本沒有真聲的高音,全部都是混聲。
    只是分偏頭腔,偏胸腔,還是平衝。每個人高音區都會有兩個換聲點,過了換聲點就會混聲,只是本能上或是有意識去做。專業的歌手都是有意識地去調節。女高音的第一換聲點是C5附近,第二換聲點就是F5。這不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是你先天機能的問題。你可以把你的混聲控制得像真聲,但你沒有辦法純胸聲上你的高音區。

    • @shunshunchang6893
      @shunshunchang6893 5 років тому +28

      你说得对....感觉这个视频做的有点误人子弟....

    • @georgecchuang4826
      @georgecchuang4826 4 роки тому +5

      非常同意。真懷疑他們只是在鬼吼叫,還自以為很會唱。沒几年就把聲帶唱壞,還推說被人下毒咧!

    • @BELLIEJACKY
      @BELLIEJACKY 4 роки тому +3

      你大概是不會唱高音吧。老蕭、鄧紫那些高音你說他叫混聲??如果是那你大概真的不會唱歌

    • @kis.kurtis.edison
      @kis.kurtis.edison 4 роки тому +5

      @@BELLIEJACKY 蕭敬騰一出道上節目已經說過各種共鳴腔還有混聲吶,屁孩

    • @BELLIEJACKY
      @BELLIEJACKY 4 роки тому

      @@kis.kurtis.edison wow what a gorgeous mouth

  • @Iwannapray
    @Iwannapray 5 років тому +7

    隨著身體的一陣抖動,露出滿足的笑容!(真高音終於過去了)

  • @user-ht9qq8on5j
    @user-ht9qq8on5j Рік тому +1

    很慶幸我看到了這個視頻,往上東學西學我感覺都沒啥進步,始終感覺自己不會唱歌,唱不好聽,看了你的視頻以後,我感覺我抓到訣竅了,感覺自己唱歌變好聽了,真的非常感謝

  • @user-ge6hf1wg7s
    @user-ge6hf1wg7s 4 роки тому +2

    淺顯易懂,製作用心,太讚了

  • @generalx1984
    @generalx1984 4 роки тому +15

    up主有打壓混音的嫌疑,唱歌要的是聽的人舒服,按照每個歌曲的需要,表演者如何透過音色處理能讓聽眾聽起來覺得好聽有感覺就可以了。真的沒必要把音色區分開來。說唱混音的大多已經退出樂壇這種話就沒必要了,而且那些你所謂退出樂壇的都很紅,只是年紀大了不活躍而已。而且混音唱得好要長時間訓練,跟斷層唱法比起來更難更花時間。

  • @Johnnybo549
    @Johnnybo549 5 років тому +8

    我是沒有受過正規方法學會混聲的,我自己唱中高音的時候是喉嚨放鬆在唱,可是每當你唱越高就一定要用力,因為不用力假聲成分就會變的很多,所以我自己的方法是快到極限的音我會稍微用力一點+上一點胸腔還有丹田發力讓聲音聽起來真一點,一般跟朋友去唱ktv通長都不會有人聽出來是混聲,所以以我的觀點你所謂唱得很用力或是爆青筋的歌手多半應該是跟我差不多,為了聲音的厚實還有~歌手也是為了現場的氣氛故意這樣唱的(os:有誰喜歡看歌手一本正經唱首歌@@?)

    • @user-oy3wr1vc5s
      @user-oy3wr1vc5s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但是我感觉高音需要另一组肌肉,共鸣地方不一样,如果不换高音的肌肉就要用力才行,个人这样认为

    • @eddychia28
      @eddychia28 2 роки тому

      @@user-oy3wr1vc5s 非常正确·

  • @BS-hi3ji
    @BS-hi3ji Рік тому +1

    講的太好了 給你一個讚 每次看到那些教學都很無語 感謝你的解說

  • @hsiang2440
    @hsiang2440 5 років тому +113

    王力宏的混聲真的超完美

    • @guava4702191
      @guava4702191 4 роки тому +11

      真要比較無縫接軌,我覺得王力宏比林志炫強很多,而且王力宏幾乎可以走任何歌路,要林志炫唱R&B應該會很好笑

    • @pamedasa
      @pamedasa 4 роки тому

      混的方式跟真音的音色不同,王力宏音色限制就不太可能像林志炫唱離人那樣悠然了,更別說沒人把王力宏跟張雨生拿來做比較

    • @viannchan4881
      @viannchan4881 4 роки тому

      Gortsby Sung 樣子也差遠了)誤

    • @small52876
      @small52876 4 роки тому

      Gortsby Sung 我只能說是王的聲音的質優於林,若只論混音技巧王還差林好幾段。

    • @allensu1520
      @allensu1520 4 роки тому +2

      @@small52876 差好幾段,妳說差一點點 我都不會回,林志炫[歌手]還選唱王力宏的裂心,金曲歌王不好意思也是力宏兩座...!混音技巧 抱歉力宏跟jj混聲老師 就是麥寇的老師...林混聲強過好幾段,聽了也是醉了

  • @matthewsiu7686
    @matthewsiu7686 4 роки тому +6

    雖然我未看影片的內容
    但我聽到是柯南的音樂
    就立刻點讚了

  • @samuelyu9222
    @samuelyu9222 5 років тому +82

    主流歌手:林俊傑,Bruno Mars 他們都是主要唱混音。他們都是第一線,超有名。

    • @joycechan3074
      @joycechan3074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他們兩個有合作欸!!!💜

    • @pgli3810
      @pgli3810 4 роки тому +1

      @@joycechan3074 sure?

    • @user-xt4gl3dz4z
      @user-xt4gl3dz4z 4 роки тому +6

      就已經說了 JJ唱混音的比例很低好嗎 哪裡主要??????????

    • @pgli3810
      @pgli3810 4 роки тому +8

      @@user-xt4gl3dz4z 错了吧你,作为粉丝,我能说JJ唱混音的确最多,SLS唱法本身就是混声的几乎最高境界

    • @user-xt4gl3dz4z
      @user-xt4gl3dz4z 4 роки тому +4

      @@pgli3810 你閱讀能力有問題嗎?
      樓主說:jj主要唱混音
      但是事實是他整首歌有用到混音但比例沒有到很高,所以不是主要阿,這樣有錯???
      阿你在那邊說jj唱最多混音,喔,這是比較出來的阿,影片主也有說的確jj唱混音比其他主流男歌手還要來的多,所以你想要表達什麼????

  • @Cherryiris1126
    @Cherryiris1126 4 роки тому +10

    我沒辦法想像你花了多少時間完成這支影片!太強大了吧!!

  • @user-ou3he6uz4h
    @user-ou3he6uz4h 4 роки тому +3

    好壞,抓歌手的拼命一瞬間 😂😂😂🤣
    剪接辛苦了 😊

  • @okrightnow
    @okrightnow 5 років тому +78

    唱完高音甩麥克風最主要是為了換氣,並且避免換氣聲被收音,這個連我這個路人都知道...

    • @a5712677
      @a5712677 5 років тому +15

      控制音量比較多吧…換氣是直接把麥拿走頭撇開。

    • @mr.law.voicetrainer
      @mr.law.voicetrainer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不是的 只是因為要拉mic 完

    • @kevsung5713
      @kevsung5713 5 років тому

      junlingmok 只是因為帥

    • @user-bn8th2vk9b
      @user-bn8th2vk9b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主要還是控制收音 不然像信常常高音接嘶吼 很容易就爆音

    • @kevsung5713
      @kevsung5713 5 років тому

      柳生 他是說唱完甩麥,絕對不會爆音

  • @howardchen5158
    @howardchen5158 4 роки тому +8

    所謂的真假音全部都是氣息調整、混聲技巧、聲帶閉合所造成的聽感差異,而能在高音使用這些技巧,就是用了混聲中最高的技術,也可以說混聲包含了能唱出大家認為是高音「真音」的技術,技術沒有對錯,只是一種呈現藝術的手段而已。

  • @mike2215969
    @mike2215969 3 роки тому +1

    哈哈哈,你的影片有知識也有笑點,訂閱了😂

  • @Sung.wellness
    @Sung.wellness 5 років тому

    接觸新的知識:)
    覺得影片內容做的很好

  • @cydia6758
    @cydia6758 3 роки тому +3

    我以前很迷王力宏的唱功,很喜歡學他唱腔,以前他的R&B和Hiphop流行曲真音和假音都唱得很明顯,自從他的那張“”心跳“”的專輯後,就已經朝著混音的方向了,到了“你的愛”這張專輯,他就完全是混音派,他的唱功已經是模仿不來了。

  • @user-zm8cx8fq7o
    @user-zm8cx8fq7o 4 роки тому +6

    不管是真音還是混音 有配合到歌詞 旋律 唱出來有對到感覺 就是好聽 不過信的歌確實都不是主流 我卻很愛
    唯一信仰 蘇見信

  • @Longwaywang
    @Longwaywang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感謝介紹, 蠻讚的 ~

  • @vergillee2781
    @vergillee2781 4 роки тому

    很正经,知识量丰富的科普,却每隔一会就戳中笑点,厉害👍,哈哈哈...

  • @chenxein710
    @chenxein710 3 роки тому +3

    由於最近看了吳海文跟嘎老師的真假音跟混聲之間的意見不同,演算法帶我來這部影片
    基本上大多同意這部影片裡的說法
    但,以吳海文的解釋還有提及的文獻,其實沒有所謂的“混聲”或是什麼半假音,或是真音混假音
    真就是真假就是假,沒有一半
    只是有些人的高音以假音為基礎去加強紮實度,聽起來不稍微比較接近真音,像是林志炫那種方式的“混聲”,信,楊培安,動力火車,甚至張雨生這些人的高亢嗓音,其實都是屬於以真音為基礎的“混聲”,兩者聽起來的力度,唱期來的難度都有蠻大差別的
    要說林志炫的混聲方式,因為是非真音所以能夠無限升key,這點我同意
    但要說像趙傳,張雨生,信或是楊培安他們的方式其實是紮實的去唱,極限會比較低更需要力度難度也更高,但要他們使用林志炫的方式去唱的話,當然也能夠唱的更高,像是信在場經典歌曲Scorpion的 still loving you,年輕時跟近幾年的唱法就不一樣,剛出道的時候明顯是用較為接近真音的混聲唱法,後來年紀漸長,在我是歌手唱同一首歌時,也改成用稍微比較接近假音的混聲方式,總之要把林志炫的混聲高音與趙傳等人相比,我個人認為是完全不同的

  • @user-eg4te9yh4q
    @user-eg4te9yh4q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看完你的講解覺得好有理(*´∇`*)因為太妍也都這樣,可以當範例了,哈哈👍👍👍

  • @kaytsai8106
    @kaytsai8106 5 років тому

    講解的好仔細,不管什麼方式的音,只要好聽都很棒

  • @kwoktseyingkwoktseying3241
    @kwoktseyingkwoktseying3241 2 роки тому

    非常好呀!真實去解釋每一個歌手在處理關鍵技巧的重点方法!感謝您呀!💥💥💥💥👍🙏🙏🙏🙏💯

  • @Hsiao__wen
    @Hsiao__wen 3 роки тому +5

    這就是為甚麼張雨生是不敗傳奇,真音到兩點so都可以

  • @ccuueeee
    @ccuueeee 5 років тому +29

    藝人上通告要做效果,歌手在舞台上也是一樣的,你舉的很多例子,只是藉由肢體動作就讓你認為是全真音。
    講個你不愛聽的,你喜愛的阿信,他的現場高音我真的為他捏把冷汗,但市場就是這樣,最會唱的就是最主流的嗎,一定不是,還有太多複雜因素。
    你個人喜歡真假音轉換的歌手沒問題,但唱混音的歌手被你講得像騙子一樣,注定被市場淘汰....這些言論真的很主觀,而你硬把這些主觀講的跟真理一樣,這也註定無法得到所有人的共鳴。雖然你很用心找了很多影片,也花很多心思剪輯,仍無法掩飾很多一戳就破的判斷及觀念。
    題外話,真音假音真的需要那麼講究嗎?高音要輕鬆唱還是用力唱有對錯嗎?放寬視野可以得到更多,感受更多。

    • @user-wo4hs2jk4x
      @user-wo4hs2jk4x 5 років тому

      小蔣 捏把冷汗嗎真假

    • @ccuueeee
      @ccuueeee 5 років тому

      @@user-wo4hs2jk4x 個人觀點啦,但阿信也不以唱高音為目標吧,舞台魅力、創作...都是他擅長的。

    • @yu5602
      @yu5602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他只是強調真音需要用力唱而混音假音則不用,你幹嘛把他講得很偏激啊⋯

  • @jasonho7918
    @jasonho7918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开眼界了,解说地好幽默哈哈哈哈哈

  • @Nleil
    @Nleil 4 роки тому

    好有說服力的影片,喜歡你的努力

  • @ned9er
    @ned9er 5 років тому +50

    我怎麼覺得像在看社會檔案之類的?!

  • @mingxue5759
    @mingxue5759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其实都是很多老师的表达误导的学生, 说唱歌应该放松, 不费力, 让学生以为只要发声技巧学到了, 就会唱歌了, 就能唱高音了
    但唱歌本来就是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大量训练结合出来的结果, 和健身一个道理, 老师教给你正确的动作, 帮你纠正不良动作, 但是你要想举起200kg的重量, 靠的是长期的训练, 一点一点的力量增长才能达到, 而且就算达到了, 不持续练习保持还可能倒退, 和唱高音一个道理

  • @sylvialu987
    @sylvialu987 4 роки тому +2

    老蕭當初金曲 唱的第一句真好用 哈哈

  • @strikershadows
    @strikershadows 5 років тому

    影片很棒!學到很多,LIKE你

  • @wingc1238
    @wingc1238 4 роки тому +118

    從第三集看到第一集😂😂

  • @Bevis2000
    @Bevis2000 4 роки тому +15

    我是一個有在練習唱歌的人
    我一直都有個困擾
    我知道自己唱歌有問題
    但總是不知道問題點出在哪裡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的歌聲算不錯的
    也很會假音的轉換 更拿手的是混音
    很順暢的將一首歌唱的不怎麼有負擔
    但我總是覺得哪裡怪怪的
    有的歌也覺得好像明明不難唱我卻一直唱跑它
    以前有個教唱歌的老師跟我說 是我共鳴不夠
    我也嘗試了讓聲音多點共鳴
    是稍微比以前好聽了 但我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
    直到看到您的影片
    我徹底發現了自己有唱混音的問題
    我以為那只是我的假音比較強
    但其實不然 我唱歌本身就出了大問題了
    難怪每次跟朋友唱歌 總是沒人稱讚我唱得好聽
    我卻還是自以為是的覺得是自己比較厲害
    我可以把高音唱得很輕鬆 我以為是我的強勢點
    直到最近開始上課學唱歌 有人提點我 我會一直用到喉嚨
    我想這就是指我會用喉嚨一直使用混音
    這幾天 我開始用真音學習唱歌
    也嘗試所謂的斷層型唱法
    效果意外的顯著 我突然發現了唱歌的真諦
    也是第一次 我自己唱歌唱到哭了
    明明從前再怎麼悲傷的歌詞 歌曲 MV都不會讓我落淚
    但我卻不知不覺地被影響了
    我想這就是真音的魅力所在吧
    也是它會被主流所接受 所愛好的原因
    因為這樣的聲音真的具有渲染力
    不像混音一樣 有種很假掰的感覺
    雖然沒有人直接跟我說 但我確實有感受到
    自己從前唱歌都感覺挺假掰的
    未來我也會繼續精進自己真音的實力
    也會帶著這個技巧多去表演跟錄歌
    我希望我也能用歌聲去感染別人
    我看得出來您在製作這部影片的時候帶著一點憤怒的情緒
    明明是對的東西 為什麼會被大家說成是錯的
    但我這邊也要呼籲
    這樣的唱歌方法 才是最有張力 最能唱出心聲的唱法
    也是歌手成功的關鍵
    謝謝您做了這幾部影片指引我的方向

    • @wss528
      @wss528 2 роки тому

      再繼續走下去你會發現自己永遠不夠好,各種技巧都有存在的意義,適合不同的場合,很多人誇獎你的時侯代表你已經符合他們的既定印象,也有一定的水平!但接下來要面對的.. 好聽是好聽但會不會想再聽或有沒有真的屬於自己的東西,大學的時候有些人喜歡聽我唱歌,尤其是搖滾類型的歌曲比賽也拿過幾次獎盃,但現在回頭看以前的視頻覺得還蠻濫的
      說真的,混聲非常多歌手使用!尤其錄音室錄製CD在聲音的質而不是力,跑過錄音室我也才發現混聲在某些歌曲錄製上是必要使用的一種技巧,而且混聲用的好也可以很有力量,如果混聲很虛那代表還沒習慣用這個位置唱歌,技巧歸技巧、使用在人吶!質感也是

  • @ninjo347
    @ninjo347 2 роки тому

    你節目做的很好,祝願你的訂閲量越來越高。

  • @grey_mao_mao
    @grey_mao_mao Рік тому

    支持你 繼續作影片,很好看

  • @smallsky
    @smallsky 4 роки тому +13

    音可以唱很高 而且是真音的 可能只有張雨生了吧...

  • @whitekiwi7913
    @whitekiwi7913 4 роки тому +6

    有時候雖然唱假音 但不想太明顯或需要調整音色 會壓喉
    這時候表情也可以是猙獰
    像我們在吹管樂器高音的地方氣流細小但急快反而需要周邊肌肉力量

  • @user-um4ge3yw9o
    @user-um4ge3yw9o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高音不會很難唱的
    低音才是最難唱的
    唱歌用力的感覺不是在唱高音而用力
    而是為了加重音
    但卻不是在緊縮喉嚨不讓氣流通過的那種用力
    大部分歌手唱高音時候
    就是貫穿頭音,連帶鼻音進而產生共鳴。
    用力部位有橫隔膜,
    用氣部位有腹部最為自然。
    如果是海豚音
    每個人拓展音域不盡然相同
    功法自然都各有不同
    唱高音不是大聲唱
    唱高音是唱出音階的高度
    而不是音量的大聲

  • @55bill66
    @55bill66 4 роки тому

    雖然我現在才看到這部影片
    不過很謝謝你
    我身邊唱將型的朋友都說我唱歌好用力 好讓人不舒服
    導致我在他們面前都不敢唱歌
    找到我因緣際會下到了歌唱教室試上
    才說其實上混音派的問題
    看到這個影片我更相信了
    我唱歌不難聽。只是湊巧我身邊的朋友不是那一派的而已
    因為我也曾經是線上平台的小小歌手
    謝謝你做這影片

  •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5 років тому +13

    唱了20幾年,學習各種呼吸法、發聲法(其實就是如何理解自己的身體和發出聲音),唱各種類型的歌,之後,覺得所謂的技巧都是經過「內化」後,用來詮釋音樂的工具,所以,區分真假音或加上你說的混音,似乎唱的時候已經不在乎那些了。
    我覺得唱流行歌的人,聲帶很強壯,爆青筋地唱,在古典聲樂的領域裡,是萬萬不可的。
    高音真音的音量就一定大聲,還要配合拉Mic 嗎?技巧高的人可以自行控制音量和強弱,不需要也不可以如此做。尤其在國家音樂廳或進錄音室,現場的收音和揚聲的設備都是專業設好的,目的在於儘可能不失真,演出者的表現被真實呈現。
    有的演唱人,平時聽他唱還好,進錄音室就只能仰賴錄音工程師了。還有很多流行歌手唱現場也不太行(音色、音準),要靠合音團、EQ音控來協助(或掩飾),用更多酷炫的聲光舞台效果來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 @voyzorneeden4453
      @voyzorneeden4453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但是古典音樂很少人聽啊,因為那種唱法就是很少人會喜歡

    •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voyzorneeden4453 可能你的社交圈子裡,剛好學習(或喜歡)古典音樂的人較少。

  • @cestlavie1298
    @cestlavie1298 5 років тому +24

    我很簡單,有GEM就給讚

  • @beterhans
    @beterhans 4 роки тому +2

    赞 ! 居然能这么分析

  • @kasper9016
    @kasper9016 5 років тому

    混音也有分好幾種喔 看偏頭聲還是胸聲e.g.chesty mix胸聲混音, heady mix 頭聲混聲 balance mix , masked placed head voice 面罩共鳴混聲 ..etc

  • @sherlock1911
    @sherlock1911 5 років тому +98

    最後面不是很認同,本來真音在上去到假音之前就一定會經歷混音,你說唱混音可以很輕鬆,但最後面幾個歌手的混音哪裡輕鬆了,混音要唱的夠高,前提你真音也要唱的夠高不是嗎?混音不只是假音加強力道這麼單純而已,他在聲帶的使用其實跟真音假音並不相同,而是介於兩者,真音混在假音裡的比例也會影響混音的音質

    • @danielwu1512
      @danielwu1512 4 роки тому +1

      陳粉圓 对啊 就算用混音可不能唱所谓的"无限高"

    • @linanthony7892
      @linanthony7892 4 роки тому +1

      要用混音唱高音真音也要唱得到, 不過用混音不像真音同一個音不會那麼吃力,可以在高音唱很久,但聲音的音量還有力道會比真音弱。

    • @liaoflora8759
      @liaoflora8759 4 роки тому

      可能某些人覺得唱混音跟放屁一樣輕鬆

    • @learnyee
      @learnyee 4 роки тому

      JJ voice used to have a very high pitch for a start, go he can basically sing either with high pitch chest voice or a very smooth head voice. While those at the back (Lee Hom, Zhao Chuan, etc), I had to disagree, they are all sing with chest voice, but you need a lot of practice to slowly increase you chest voice pitch up while holding your vocal cord to prevent it to transit into head voice.

    • @learnyee
      @learnyee 4 роки тому

      @@liaoflora8759 you need a very delicate control on the vocal cord, not an easy feat

  • @callmebaby5117
    @callmebaby5117 4 роки тому +16

    一開始我很認真看 看到一半感覺很怪 直到要閉眼 😂😂😂😂

    • @JialunLee
      @JialunLee 4 роки тому +1

      原来如此,好多唱混音的都不红了

  • @user-fe2do7dx3u
    @user-fe2do7dx3u 4 роки тому

    哇~好用心的影片!

  • @cnilonme8611
    @cnilonme8611 4 роки тому +1

    超愛這影片wwww又Taylor又騰騰又Avrillll🤣🙈❗❗💙💙💙💙💙

  • @user-zg5rr5bq9g
    @user-zg5rr5bq9g 5 років тому +8

    只有不輕鬆跟比較輕鬆的差別 沒有所謂毫不費力不需要出力的道理

  • @Ian-gn9mm
    @Ian-gn9mm 5 років тому +13

    你舉的例子很多都是混音
    聽聽Ari便能聽得出她比其他人要更輕鬆
    因為她唱的是混音
    另外那些聽起來很像大喊,不輕鬆的真音高音
    只是他們們的唱法胸聲比例較大
    其實也是混音
    叫chesty mix
    那些合唱團太多數的唱法叫heady mix
    基本上胸聲(真音)和我們平時説話的差不多
    你不可能用你平時説話的聲音來唱高音
    當中其實你已經開始混音
    高音聽起來很不輕鬆
    和喉嚨擺位也有關
    而且高音不一定很乾淨清亮
    用你舉過的例子Sia,Riri好了
    她們的高音有時也會很有磁性,甚至沙啞
    上面的知識我也是在youtube上學回來的
    有甚麼錯誤的地方可以指出來

    • @breff5773
      @breff5773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男性纯胸声至少可以到达G4,平常说话其实是胸声为主的混音而且混的很乱,声调低所以不发力。胸声唱高音其实接近呐喊,越高越需要用力大声唱,小声唱不了胸声高音,这点这视频没有说错。
      一般男声高到G4就要用力闭紧声带、唱咽音为主了,这是唱流行高音的重要技术,也是所谓的真音。单纯的胸声高音是宽阔的呐喊,单纯的咽音高音是尖细地挤压声带,所以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都不好听,需要混着用。
      结论是视频里这些歌手唱高音时用的混音,根本不是什么真假音混音(我不知道为什么youtube里教的都是这个),而是胸声+咽音混音,一点假音的成分都没有,才会像视频里这样高昂、清亮又宽广。
      你们去学去练就会知道,男生想稳定长时间地唱出这种声音(G4到C5甚至D5)是需要成年累月地训练的,唱的时候要全力绷住声带,那何止是表面上的爆青筋和表情痛苦,用力的地方除了咽喉,更还有胸腔和腹部,非常耗体力。
      可以说咽音是目前流行唱法里高音的核心技术(C5往上基本是头音+胸声的混音),但奇怪的是youtube里的教学视频似乎根本就没提到这个名词。
      这是我作为SLS初学者所了解的基础知识,刚入门还请指教。

  • @TheSpoonek9
    @TheSpoonek9 4 роки тому

    thanks for the video, it does answer some doubt that i have.

  • @heyheyheyXDD
    @heyheyheyXDD 3 роки тому +1

    開始時:來學下唱歌
    結果:來看下他到底有沒有爆筋,4:16 XDDDDD(按重播!)
    不得不說,到了後來分析林俊傑唱煎熬那邊開始,取材都很容易了解混音真音假音的分別,讚!

  • @kuchun1214
    @kuchun1214 5 років тому +146

    你舉得例子有很多都是用混聲唱的 並不是所謂的真音高音
    音高進入混聲區還用真音(胸聲)唱 是消耗聲帶
    但可以用混聲達到差不多的效果
    一首歌的詮釋本來就可以用很多不同的
    如何演繹在於歌手本身的選擇
    胸聲 混聲 頭聲都只是選擇罷了
    學習也只是讓自己有跟多工具可以使用
    另外單單就唱真跟混來輪歌手
    還說什麼淡出歌壇 完全不可靠的資訊
    你最常舉例的 阿信跟周杰倫
    他們都屬創作歌手 阿信還是樂團(唱法不能比較)
    不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
    拿趙傳比 他第一張專輯是1988年出的
    哪個同年代的歌手現在還活躍歌壇?
    楊培安都要50歲了 哪個50歲的歌手還活躍歌壇?
    非常不尊重這些歌手 而且他們也有很紅的時期
    那個時候 林俊傑 周杰倫 阿信 不紅嗎? 一樣很紅
    只是時間過去有些人人生做了不同的規劃罷了

    • @LilTA180
      @LilTA180 5 років тому +3

      對阿 不管哪種音投射的感情又不一樣
      怎樣詮釋又沒一百分

    • @mrken1987
      @mrken1987 5 років тому +11

      完全認同,高音進入混音區還用全胸腔發音的歌手是在燃燒自己的演藝生涯,即便是目前活躍在線上的歌手也無法排除這種傷害,所以多多少少都會去混點音,只是混多混少的差異

    • @galapagos959
      @galapagos959 5 років тому +7

      我覺得淡出只是中性詞吧? 為甚麼不尊重阿...? 你說得沒錯阿 人生規劃 就不唱了 不是淡出嗎?

    • @kuchun1214
      @kuchun1214 5 років тому +16

      ​@@galapagos959 那既然單純跟人生規劃有關,為什麼這支影片要提?明明這支影片的主軸是真音跟混音的比較?要是淡出對這個YT來說是中性詞的話,那他的主張之一應該是「唱混音的歌手比較容易因為人生規劃離開歌壇,所以我們應該唱真音,才不會被自己的人生規劃影響。」這樣嗎?這更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吧。
      「大多數唱混音的歌手不被流行音樂市場接受,所以慢慢被淘汰,以至於被淡出。」這才是我接收到他要表達的。歌手是表演者,對表演者最大的尊重是給予掌聲,那不尊重呢?我覺得便是明明因為人生規劃離開舞台,卻被評論成表演沒人看、作品沒人聽!

    • @mrken1987
      @mrken1987 5 років тому +2

      @@galapagos959 文字沒有情感,但語氣決定了文字所表達的情緒,視頻裡的淡出是何種語氣在表達?

  • @monicachiu5920
    @monicachiu5920 5 років тому +24

    青峰的真假音也是很神奇,可以講講看(其實只是想看青峰

    • @user-dh9el9kz7o
      @user-dh9el9kz7o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青峰的音色有一部分是因為鼻中隔彎曲喔~

  • @user-rd1xw1ee6s
    @user-rd1xw1ee6s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真的很用心的影片,之前看過特別來點個讚

  • @michaelw509dm
    @michaelw509dm 5 років тому

    好看已訂閱加油!!

  • @user-gz6bt3yw6v
    @user-gz6bt3yw6v 4 роки тому +4

    以為會有張雨生當引力 他的中音已經是一般人的高音 所以顯得輕鬆自若 但他的高音也是出力兼爆筋的

  • @user-bn8th2vk9b
    @user-bn8th2vk9b 5 років тому +5

    論點太偏激 還有每個人的音域終究有極限
    沒有可以唱到無限高、無限升Key這種事情
    然後林俊傑幾乎每首歌或多或少都有用到混音...
    比例並不低 隨便挑一首他很紅的、傳唱度高的歌
    都有用到混音

  • @black-tr1vo
    @black-tr1vo 4 роки тому

    期待聽到你唱歌的視頻~

  • @karenzhang1020
    @karenzhang1020 2 роки тому

    你讲的很通俗易懂,确实是这样的。 因为我的声音属于女生里面比较低的,所以基本男歌手的key我都是刚好,都不需要升调。当时我大学的声乐老师说,我需要多唱女生的歌,真音唱不上去就用混音。

  • @yuanalexander
    @yuanalexander 5 років тому +22

    所以张雨生强啊,想听有技术的真高音,现在真的难找

  • @sA-cn8ce
    @sA-cn8ce 5 років тому +49

    我對唱歌的原理不是特別懂,但看這部影片就覺得你的論點不完全正確,感覺就像我這樣懞懞懂懂的,憑直覺亂分析ㄧ通XD

    • @lwmwgdpfaffel7670
      @lwmwgdpfaffel7670 4 роки тому

      他是以真实的分析的

    • @user-fe8ck1gd4m
      @user-fe8ck1gd4m 4 роки тому +1

      那既然你對原理不太懂,又怎麼會知道他是濛濛懂懂的亂分析一通?

  • @user-iq1up8zi6e
    @user-iq1up8zi6e 4 роки тому

    退後的確是真的幫助用力:P 且節奏跟準備比較好抓!

  • @adelinelim4924
    @adelinelim4924 4 роки тому +1

    哇,开眼界,谢谢!

  • @j.w.s.c6625
    @j.w.s.c6625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告訴up主一些分析聲音的概念吧~
    我不會再說發聲動作,音樂流派等問題,實在是說膩了,我從音質上去說
    所謂歌手飆高音(前提是共鳴質量要夠好),會那麼寛厚又響亮,有輝煌的穿透力,是因為有泛音的加成(這也是音色的由來),在本音「基頻」以上,有着一連串的泛音列去放大聲音,尤其是2000~4000hz的高頻泛音(大概是B6-C8),被稱為「歌手共振峰」,其一係高頻率的泛音遠比低頻音傳遞得更廣更遠,其二是人的耳朵是對2000-4000hz的聲線最為敏感的
    因此呀,有些歌手唱現場太小聲,或者是被其他歌手蓋過了聲音,就是因為共鳴不夠強,泛音的音量不夠足(就像未打開身體裡的揚聲器似的),而這個問題,在混聲區上亦更加明顯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泛音列若果只放大超高音的泛音,而忽略了較低音的泛音音量,聲音就會太尖太刺耳,顯得不耐聽,反之亦會厚厚悶悶,缺乏響度,聲音會有困住出不去的感覺,所以泛音列要整體放大(等於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兼備),聲音才符合人耳的聽覺審美
    而當中令人神奇的是,真音,混音,假音,是可以利用泛音列和基音的變化去分辨的,大家不妨去錄聲音,然後在聲紋表上做做實驗,可以看得出更多的變化的,譬如震音,糙度之類……
    真音/胸聲/強混:泛音列的音量會遠遠比基頻的大,尤其是第一、第二泛音,若果是高音大神的belting,會看得出很強大的對比的(而放在發聲動作上,忽視了共鳴的幫助,而使用硬推聲帶去放大聲,質量會差很多,感覺很擠很扁,唱的人也會很辛苦,飆高音飆到臉紅爆筋的,要注意一下喔)
    弱混/半假音/類真音:基頻的音量放大,基本上會跟泛音列相若,即使有分別也不會太超過(up主要明白,正確belting的方法是不那麼費力的,真的要講技術難度的話,其實弱混才是最難,最考控制力的聲音勒,套用林志炫的一句話:像雞尾酒一樣,要悉心精確的調配各種不同的酒,喝起來才會好喝)
    頭聲/強假音(甚至哨音):基頻的聲音會變得更突出,而相比起來,泛音列就變弱了,但是依然會留有一定的音量在,去保持共鳴的質量(混音終究是有極限的,不是像up主說可以無限升key,再加上美感的考量的話,基本上也不會把混音推到太高,跟罵街似的,取而代之,頭聲在超高音區的可塑性可是很高的)
    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聽一些高音diva在拉belting長音的時候,會隱隱約約聽得到一個比本音高八度的,尖尖的聲音藏在裏面(本人認為花蝴蝶Mariah Carey好多高音都很容易聽得出來),就是這個原因(而「呼麥」就是加以運用泛音的特點,延伸出來的一種唱法)
    利申:我完全不覺得avril lavigne很辛苦喔,人家發聲的技術還是很可以的okay……

  • @Ray-rf1vt
    @Ray-rf1vt 5 років тому +11

    這是搞笑影片吧哈哈哈哈哈哈

  • @730702gtr
    @730702gtr 4 роки тому

    精闢的講解

  • @kingfury1017
    @kingfury1017 Рік тому +1

    我個人的理解也是唱真音需要比較大的力量才能達到理想的高音
    因為確實到達一定的音高
    會需要一定的音量
    來去頂到高音的共鳴條件
    大部分人理解的「混聲」跟國外理論回來的「混聲」
    其實已經有相當大的差異了
    版主所謂的混聲應該是比較偏向於
    「弱混」
    就像李榮浩 李玖哲 周興哲 吳卓源 等等歌手 大部分唱歌主要強調的技巧都是「弱混聲」
    聲音都會聽起來是「霧霧的」有「微微沙沙」
    彰顯男女生磁性魅力比較明顯的這種技巧方式
    但混聲真的分很多種
    有「胸腔為主的」「假音為主的」「還有氣量多為主的」
    所以真的唱歌到後來
    會覺得用共鳴位置、厚度、薄度、氣量
    等等方式來做教學或溝通
    配唱過上百歌手的經過 提供點小小的觀點 👍🏻

  • @ahebe20
    @ahebe20 5 років тому +7

    如果唱混聲區的時候把聲帶閉合好,也就是真音啊
    沒閉合好,就變成混音啊
    再更鬆開,就是假音吧
    你這個二分法是怎麼回事?

  • @user-gk1ft1fq7x
    @user-gk1ft1fq7x 5 років тому +6

    4:01那邊的表情我笑了…(521)

  • @jerrystowdoe
    @jerrystowdoe 4 роки тому +1

    大大好專業,讓我知道了一堆我不知道的知識,
    不過歌手唱歌混不混音跟是否淡出市場應該無關吧,
    畢竟如同大大所說,一般老百姓根本不懂,
    只是時勢所趨,市場沒搞好居多吧
    (有實力的歌手多的是,能出線就是要有人肯投資,去拱)

  • @sinelaw2100
    @sinelaw2100 4 роки тому

    感謝講解 幫大忙了

  • @wangfaichoi5115
    @wangfaichoi5115 5 років тому +4

    後仰下蹲有時候是為了更好地用肚子的力發聲
    5:06 秒應是混聲
    16:51 處應該不是混聲...
    王力宏的換聲區已經被吐槽得體無完膚了..根本不是無縫連接的聲音
    會混聲的都淡出歌壇....張傑華晨宇都是混聲高手.... 這些人在台灣更多...你舉的例林俊傑就已經是了

  • @josegodful
    @josegodful 4 роки тому +15

    我還以爲是自己不會唱。原來我的才是對的。感謝哥講解

  • @user-xj3ur9yo2n
    @user-xj3ur9yo2n 4 роки тому +2

    13分43秒老蕭求救妹神那笑爆🤣

  • @johngoli000
    @johngoli000 5 років тому +1

    任何唱腔與發音方式
    都是要練出來的
    只是天份有差 見識有差
    資訊不足的人 才會斷論己見
    唱歌方式的可能性 隨時代層出
    覺得板主本身是非常好的聽眾
    才能解析這些細節與辛苦剪輯
    呼應出哪些教唱《老師》
    還要批評別人的失誤來呈現自己的正確
    最後 我認為
    唱歌這種事
    聽 絕對要大於唱 才會持續進步
    少見多怪的(何)老師退散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