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夾琴,用肩墊比較好? 不用肩墊比較好? 差別在哪裡? 小提琴家的習慣是?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4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28

  • @Observer-w6k
    @Observer-w6k 2 роки тому +4

    我之前用的一把琴,1996年订做的,人民币三千元,用肩垫与不用肩垫,音量音色没感觉出差别;而现在用的这把琴六千美元,不用肩垫感觉GD两根弦音色更圆润有弹性,音量也有增加但不是主要的。AE两根弦没感觉出差别。而使用肩垫确实带来很大的方便尤其是左手。另外,前一把琴,不用肩垫我也感觉能夹紧,而后一把琴,不用肩垫感觉很难受,所以我用一条毛巾折叠四次垫在肩上。我很同意你说的,应该能适应不同的方式并根据场景灵活选择。
    不用肩垫确实对左手增加一些困难,因为左手大拇指会施加一个向右的力,而腮和肩夹在琴的底部,左手这个力加在琴颈上,就有一个力矩。

  • @yungshu888
    @yungshu88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其實史坦在衣服內有放一塊海綿之類的墊物,Zino Francescatti也有放。

  • @quanzhiheifetz
    @quanzhiheifetz 2 роки тому

    Stern是有用肩垫的 在衣服里面放一块海绵

  • @charleslee5303
    @charleslee5303 Рік тому

    老师我也是有用肩垫

  • @hardwareanyiac6004
    @hardwareanyiac6004 2 роки тому

    solomon mintz年輕時候不用肩墊,最近的錄影他卻都用上了
    我的老師曾告訴過我,當年daniel·Heifetz來台灣時帶了一個小天才回去訓練,但卻要求他拿掉肩墊,後來那小孩受傷,無法再拉琴了
    另一個老師曾在俄國求學,他說學校會教他們如何不用肩墊拉琴,但最終用不用你自己決定

  • @yungshu888
    @yungshu88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María Dueñas用的肩墊是我看過最誇張的

  • @SaLi-cf4rq
    @SaLi-cf4rq 2 роки тому +1

    老师 请问不用肩垫 揉弦会不会好学一点?有肩垫感觉琴固定在身体上 揉弦不灵活?

    • @cwcviolin
      @cwcviolin  2 роки тому +1

      兩者我認為沒有關係。

  • @sumyix
    @sumyix 2 роки тому

    穆特年纪大了不怎么用肩垫了

  • @Jefcostellombw
    @Jefcostellombw 2 роки тому +3

    差的的老師都會不耐煩的直接叫學生用肩墊,肩墊真正的缺點是會阻礙左手抬琴的能力,假如左手能施力又一邊滑音抬琴頸,那代表你的左手很放鬆了。 小提琴正確使用方式是靠左手撐,下巴在必要時才夾一下。 類似浮動的概念。 有興趣者可以試一下卡爾佛萊什音階,用G來試。一根弦是三個八度音, 當你用肩墊時,無名指會告訴你,你的手卡住了,上不去了。靠的是手指伸張。 但,不用肩墊時,琴的角度調一下就上去了.... PS假如有人用個腰扣把大提琴和演奏者綁起來,我敢打賭演奏者會殺人。 人類史上技術好的都不用肩墊 1 易沙意(第一個把小提琴音拉準的人) 2 奧爾的學生們(現代小提琴演奏的楷模) 3 科崗 我甚至認為,肩墊是害人的東西,除非你是斜肩

    • @cwcviolin
      @cwcviolin  2 роки тому +4

      其實這也不是一定,我認為這是活的,就像我以前一開始不用,從未用過,到了大學決定用,現在可用可不用,重點自己是否有辦法分別對自己的優缺點 畢竟你我都不是奧爾跟海飛茲的身體,當然多一種選擇,可以說是一種好處。技術好都不用肩墊太主觀,難道用肩墊的獨奏家技術都不好嗎?

    • @Jefcostellombw
      @Jefcostellombw 2 роки тому

      @@cwcviolin 我舉的例子只是我個觀察,當然不能想成"用肩墊等於技術不好"。 但是現在的演奏水平低於20世紀初那票是不爭的事實。"當然也可以說它們是萬中選一的天才"。 我的主要看法是,肩墊限制了左手的自然發展,使得很多人把它當成肩上的鋼琴來按音。 題外話: 你講的克來曼是個異類。他和年輕的鄭京和、明茲。是少數我聽的下去的新生代演奏家。 當然,你有辦法活用肩墊是你的本事。 還有,個人覺得林昭亮是最優良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好"的速度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 @Jefcostellombw
      @Jefcostellombw 2 роки тому

      @@cwcviolin 補述一下,克來曼拉琴時晃很大,可能是發自音樂的熱情,也不排除跟其他事物有關,21世紀的青壯派拉起琴來,十個有九個在強奏時會跳舞,但音量和穿透力卻出不來,我一直搞不清楚它們為什麼這樣做。另:專收天才的科蒂斯也是奧爾和大弟子 津巴利斯特 帶出來的。

    • @teddywang69
      @teddywang69 2 роки тому +2

      肩墊會放在鎖骨/肩膀 上面,因此若使用肩墊 大家怕晃到樂器, 人的本能就比較不敢使用身體的力量來驅動手臂的動作, 或者 手臂的擺動 不敢延展軀幹 (曼紐因小提琴教學有隱涉 到類似的道理)
      也就是,如果用了肩塾,手臂的前後擺動就比較沒有辦法像 曼紐因小提琴教學說的那種方式使用身體來驅動,
      因為 身體的動作 很容易透過肩墊 晃動到琴
      另外,還有就是您所說的脖子長的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折中的方式來解決
      就是用肩墊 但是高度不要調得這麼合,中間留一點點空間, *用手把琴頭抬高 腮托靠到下巴 如此卡住琴, 琴就不會掉出來
      我就是用這種方式在操作的 ~
      所以,同時享受到有/無肩墊的好處 (大部分的老師都會教學生把肩墊的高度調的非常的合!這樣子,肩墊就會放在鎖骨上面 導致不敢用身體來發力)
      另外就是你所提到的放鬆的問題 其實這個胡乃仁老師在 一電視 這個視頻 7:00 有稍微提到只是他沒有解釋 (就是琴頭太高+ 放在 鎖骨裡面肩膀並沒有真的碰到琴身)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手抬的比較高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肩膀自然的就會下層放鬆, 這是人的自然的機制 所有人都會這樣 (不相信大家可以試試看 故意把左邊的肩膀聳起來 不要讓他放鬆 ,這時候 故意把左手一直抬高 找到一個高度時,我們的肩膀自然就會掉下來放鬆 否則就會非常的不舒服) 其實這就是 曼紐因小提琴教學提到的要領 也是 胡乃元老師在壹電視專訪的7分鐘他想要說的道理 (但是很可惜 在台灣好像沒有多少老師 在網路上提到這個道理 )
      (ua-cam.com/video/mvV4A6lz-0w/v-deo.html
      這是曼紐音小提琴教學視頻3 請大家到留言區,會看到我替大家整理的, 曼紐因音小提琴教學 中文的分段重點)
      (另外
      ua-cam.com/video/zeMXkd6RKjI/v-deo.html
      這個是胡乃元老師在一電視 裡面提到有關於 不使用肩墊的部分 我把它拆成 小視頻 方便大家觀看)
      PS我這五年來一直在推廣,但是他們不但不學習了解,還在找我的麻煩, 也很多老師希望我閉嘴, 這些老師口口聲聲說他們推廣小提琴 他們熱愛小提琴教育,但是似乎他們只想聽他們知道的 只想從他們了解的角度去思考 而錯過了很多很好可以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解決問題更快學習的方法 一些方法 在國外根本就已經流傳的非常廣泛 令人覺得遺憾

    • @hardwareanyiac6004
      @hardwareanyiac6004 2 роки тому +1

      我的老師自己不用肩墊,但他說我得用,因為我脖子太長了
      到現在看到脖子短下巴肉很多的,我都會打趣地想那是天生拉小提琴的料,因為適合不用肩墊拉琴

  • @teddywang69
    @teddywang69 2 роки тому +1

    胡乃元 老師說他到國外才沒有用
    ( 不過這不重要啦 不影響 張老師說的內容)

    • @cwcviolin
      @cwcviolin  2 роки тому +1

      李淑德老師的學生,所有人從小不用。

    • @teddywang69
      @teddywang69 2 роки тому

      @@cwcviolin 可能吧 可能 胡乃元 老師在受訪問的時候 隨口說說的吧 畢竟他那時候那麼小

    • @teddywang69
      @teddywang69 2 роки тому

      我常常在網路上宣導每個人都要體會不用 肩墊夾情 的技巧 不管實務上大家最後有沒有用
      不用肩墊夾琴才能給我讓我們體會到情不是用夾的 是用卡住的
      然後因為沒有間店放在左邊的鎖骨肩長骨上面所以我們的身體可以自由的驅動發力 不用擔心 透過肩店 震動 到樂器 另外就是我另外一個留言提到的 左手抬高的事情 這樣肩膀自然就會放鬆 不過如果脖子不長的人可能這種感覺就會沒有這麼明顯 (張老師我覺得您就不是脖子很長的, 我是長頸鹿 五根手指都還不夠我脖子的長度 所以如果我不用肩墊腳情 我的 琴頭要抬得非常高 幾乎台了快要45度了 所以我就很能夠體會 漫遊英 小提琴教學裡面說的那些道理 再加上我是快要50歲才學揉弦的 我要是那種天生手特別小 而且筋骨很硬的人 如果我不使用漫遊音教學視頻3&5所說的訓練方式我是練不起來的, 曼紐因的左手教學其實一切的 都要懂得不用肩墊夾的感覺 才可以操作 因為我的脖子很長 我雖然有用肩墊 但是其實我並沒有把 檢點的高度調整的很合 我只是利用肩墊來 縮短我脖子的高度
      然後最後我還是採用沒有用先墊夾琴 把琴頊太高的方式 來holding violin
      這樣我在小提琴 左手的各種技巧我才能夠使用漫遊音說的那種運作的方式 讓我這個已經 50幾歲的人 身體硬梆梆的人 也可以有機會 做出樓旋的效果 我是說用身體大肌肉來發力 這樣我的小臂手不就可以保持柔軟才會有足夠的flexibility 讓我的手指可以 做出樓選所需要的彈性動作 如果我使用很多老師的那種推閉式樓璇教學方式 也就是陳銳揉弦教學視頻1 他所非常不建議的那種方式來學習的話 那我的身體柔軟度 我一定學不起來 所以我的樓全方式其實跟陳瑞 他的 揉弦教學視頻2所說的方式比較接近 也就是跟蠻牛音小提琴教學說的道理比較接近 當然可惜我覺得在台灣好像很少老師可以懂得他們在說些什麼 所以絕大多數的成年人 學這些技巧都學得很辛苦 我在這邊拼命的推廣但是沒有辦法很多的老師 不但不虛心的去了解還在那邊扯我的後腿, 我都把 漫遊英 陳瑞這兩個人 的教學視頻 拿出來說了 還是沒有辦法說服這些人
      其實我心知肚明我知道因為大多數人的英文能力根本看不懂這些視頻在說什麼哈哈 否則我在美國住了5年不是 白住了 開玩笑的啦 我只是想說其實大多數的老師根本就沒有看懂這些視頻在說些什麼 很非常的可惜國外這麼多好的資料他們根本就沒有超收

    • @teddywang69
      @teddywang69 2 роки тому

      @@cwcviolin 抱歉我更正 我又看了一次那個視頻 他是說 他小時候有用 然後到了國外人家告訴他不用 把琴頭抬高 然後就會很輕鬆
      所以他並沒有說他是什麼時候開始不用的 或許他在國內就已經開始不用了吧
      那個視頻 也沒有說李淑德老師有沒有跟他提過國外老師說的這些道理
      不過上面是開玩笑的啦 這個不是重點
      重點 我只是想說 不用肩墊夾琴的體驗 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 @reinhardwu3806
    @reinhardwu3806 2 роки тому +2

    就是純粹不想用😂😂
    這個算不算理由。。。

  • @Famugon
    @Famugon Рік тому

    我沒看過沒用肩墊的......

    • @cwcviolin
      @cwcviolin  Рік тому

      認識海飛茲,史坦,帕爾曼,夏漢,林昭亮,胡乃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