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1.電源管理問題(自行設定Python 批次測試) 2. x86 vs. ARM 問題(SPEC 2017 Test, 整數int及科學浮點fp計算). 3. 主被動散熱功耗比對測試(3dMark, Blender渲染) 4. AE/PR Test 5. ZIP-7 Test 6. Encoder Test 7. 燒機測試:Linpack + 3dMark very professional, complete and worthy of being referred.
Can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include English subs in your videos if possible? It is next to impossible to find this kind of quality content in English and I absolutely respect the work that you guys do.
@@Xming019 There is an English channel, but the content is VERY limited. There are only 8 videos on the channel in total and the most recent one was uploaded in April. The presenter seems to speak fluent English so adding subs should increase the reach massively. Of course, if the English channel instead posts the same content, that'd be the most desirable outcome
The host revealed in the live broadcast, recently very busy, the recent month only four hours of sleep a day, the English channel has been preparing the M2 English manuscript,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English grammar, they need to change the original Chinese manuscript, they need to take time to change the manuscript to record the video, fast if possible in August will be released in the English channel M2 video, the slowest may be to the time of October
@@YinuoCN Ah I see. That's somewhat understandable seeing the amount of work that they do. Are they considered the LTT of China? Or are there other channels with in-depth tech analysis as well?
必須說句公道話,這集影片已經是對筆電的範疇作出"貢獻"了.
必須要給作者及團隊點個讚.👍
感謝你們的辛勞.🙏
这只是科普视频而已…任何一个厂商所了解的细节都要比极客湾多得多。
50分鐘的影片 那麼硬核有誠意 遲個半年我都覺得相當合理 華文科技圈有你們真好
谢谢你,点赞哥🥰
b站很多这样的!
@@莱蛙超进化核蛙 能推薦幾個嗎… 我看B站很多都是很淺的帶過去
我个人感觉率luvletter 硬件茶谈 toppc 这些都不错,他们在UA-cam上也都有账号
你们台湾人可能不知道b站有什么好的视频博主,b站有很多很牛逼的up主,你们不是本地人可能不知道,我可以推荐你一些,比如,老师好我叫何同学,LKS,影视飓风,食贫道,历史调研室,兔叭咯,差评君,康哟喂,骁话一下,小王albert,毕导等等
這一定要給讚,找出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應有的態度。筆電的思維真的不能用台式機,同意站主,要學習手機廠的思路!
解决问题还得厂商,媒体做多帮你想想方案
很遺憾,解決問題這一步是不存在的。你只會看到微軟、Intel、AMD、筆電製造商互推問題。
@@曾浩-s7e 媒体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引导消费,当别的厂商的笔记本卖不出去的时候,他们才会反省和改进..
台三小 支言支語
@@30235david 教育部字典寫“台”是“臺”的異體字 中華民國教育部被滲透了!
Summary:
1.電源管理問題(自行設定Python 批次測試)
2. x86 vs. ARM 問題(SPEC 2017 Test, 整數int及科學浮點fp計算).
3. 主被動散熱功耗比對測試(3dMark, Blender渲染)
4. AE/PR Test
5. ZIP-7 Test
6. Encoder Test
7. 燒機測試:Linpack + 3dMark
very professional, complete and worthy of being referred.
這一集分析是擊中了大部份筆電用家的真正需求
我是m1 pro的用家
因為我是從事程序員的工作 所以非常合適
自從由intel i9 的macbook pro換到 m1 pro以後 完全是life changing
以前intel 的 mac 續航可能比其他windows 機型還差
現在 10小時的續航時間對我而言已經很足夠了
我也是拿mac來跑程式設計,很好用
1. 就算m1 air,build nodejs相關產品滿快的,flutter也不落人後,等同我的i7 11代筆記型(桌上型功耗)
2. 非常省電,完全耐得住我的建置與圖形處理工作,包括blender渲染等等
@@jak4079 请问跑nodejs的时候m1pro的风扇有转么?
我下单了m2 air, 拉满RAM感觉做软件应该足够了
@@blacolf095 M1晶片你要讓他跑起風扇需要做很長時間的影像處理,一般程式運作都很低溫
@@blacolf095 我也是寫 nodejs,寫代碼時行 yarn tsc -watch會小轉,寫 react native 時開 simulator 也會轉
@@blacolf095 我有風扇的是用15吋m1 max跑程式是沒聽過他風扇聲,就算tenserflow js讓GPU跑應用與資料處理,他風扇也轉不快,你要非常特意的貼著電腦才聽得到聲音,或者打開軟體看。另外一台m1 air跑大部分程式開發就很快,electron或者各種vue build,air是溫度大概升到6x一下子,接下來就降下來了,m2我不確定是否能這樣,不過你都買air,就不用擔心風扇問題。
這真的是yt 做科技方面一個獨樹一職的頻道 不只測試做的完整 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 是真正用在用心經營內容的頻道 之前很喜歡你們分享顯卡故事的那一個系列 不知道你們之後會不會想繼續做有關科技歷史這類有趣的題材
不大留言,但是这集真的太震撼了。49分钟连续不断的精美视频,看的时候都足以感受到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心血。感谢你们的付出,让观众可以在视觉,听觉享受的同时学习到很多东西。
昨天 B 站就上傳這集了。非常驚艷,特別是關於 Windows 筆電續航竟輸在核心啟動的浪費上。
反覆聽了好幾次,精彩
把測試做到極致的結果 不單單只是拆解機器 從一般用戶到專業用戶的角度做不同分析,並給出相對的入手建議 真心推薦
确实。
你们的视频独树一帜,比其他很多所谓的科技频道好多了
大多数科技频道都是读PPT内容毫无营养。
其他科技頻道,就顯卡.CPU跑分測一測,遊戲偵數測一測就結束了。
幾乎每個拍的都一模一樣,看久真的會膩...
@@ggff9518 那叫带货频道,和科技关系不大🤔
有些科技頻道看起來根本就是不懂裝懂……只是發現流量密碼就一直做,還瘋狂胡謅
我還聽過說“M3已經做好了,M2 Pro會是是M3下去改的”、還有什麼“M2是基於A16做出來的”、之類的
還需要你講?
佩服極客灣這種認真去設計各種評測程式以及講解為何幾家不同的平台廠商的差距,給個讚很值得
真是太謝謝極客灣所有工作人員, 測試出為何x86輕薄本遠遠遜於 Macbook. Up主一語道破問題: PC廠對待輕薄本不夠認真, 電源管理也不調教. 所以x86的輕薄本只能以遠低於 Macbook的價格加上胡亂吹噓的行銷話術來銷售. 真的可悲!
iMac是桌機,請正名Macbook😇
@@aphilyka4251 真多謝指教! 所以本人絕非果粉.😅😅😅
Dell XPS 那台真的是讓人驚訝,原本以為長得不錯,又特貴,應該是台好機器,結果居然如此不堪⋯
@@xtacotimex 這個我能說是真的,我們單位的dell 13 脫離電源作業撐不了五個小時...
有理有據,終於有大up點出win陣營的這個問題了👍
但畢竟隔壁蘋果生態自家一條龍把控
除非MS主動背鍋,品牌商應該是不會花這個人力去做適配那麼多的機型
不太可能,畢竟微軟還有Windows on ARM要兼顧
也不竟然全是MS的責任, AMD 與 Intel 也該修改其CPU在輕薄本的運作. 尤其是Intel, 眾廠家一向以其標準(筆電的主機板)作依據, 修修改改導出自家商品
MS和芯片商主要收入不在筆電這邊
沒人要主導改善這多年的問題
不然evo認證也不會爛成這樣
MS背锅也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软硬件协同调优,不是简单的硬件升级一下,系统适配一下就解决问题了
其實不看中低端伺服器跟個人市場,microsoft跟x86是最小的一塊,幾乎所有IoT相關的裝置全是Risc相關的產品了。microsoft跟x86要變化可能只會越來越難。
年初買了mbp14,到手一週後直接把x1c出掉了,這是我第一台macbook,身為一個用了10幾年的win本用戶,這M系列的mac完美解決我長久以來對本子的那些不滿,現在的macbook,才是一個輕薄本該有的樣子,還好果子有自研soc,不然我會以為輕薄本就這樣了。
我也是从8岁就开始用windows的人,现在用着thinkpad t1s 续航还不错 可以6,7个小时,可是出门长时间还是需要带充电器,所以也有以后换笔电时入手一台m处理器的macbook air ,毕竟那个10小时的续航真的很吸引人,可以完全不用带充电器出门。可是之前用过macos真的用不惯,不好用,想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吧macos windows化 或者更好上手
@@iEmoz98 好好學著用 自然就上手
同出了x1c,我买了翻修的M1的13MBP,两台这等级的笔记本体验上会有这飞跃我是从来没体验过的
從高三看到現在升大三,算上中間還重考過
這幾年來极客湾的影片永遠不會讓我失望
真的超強的頻道
其實我之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我是用5950X+Curve Optimizer
如果開youtube看live加開chat的話
某個單核會給很高的電壓1.4~1.5V左右
然後只要持續看直播,電壓會一直維持1.4V以上
導致CPU溫度一直在60度左右
把PBO關了後,電壓/溫度不再那麼高,一樣可以順暢地看直播
所以有時候根本不需要給那麼高的電壓
問題就是低負載程式下,CPU給的電壓過高,很多額外的性能都浪費掉,變成電能白白消耗和熱能
桌機問題不大,但筆電也是這樣就會導致電池消耗大,續航低
是的,本来按CPU占用率来做个PBO是否开启的调度很容易的,连最垃圾的手机用原生Android都可以做到的事,PC几十年来却根本没管
真的是做的最好的性能測試視頻了
厲害!! 以前有注意過每次開啟程式或者分頁甚至是做動作時 會看到電源用量瞬間飆高狀況 真沒想到原來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請收下我的膝蓋!!
Intel 这边最大的坑就是Turbo Boost,我觉得这个已经有点算是欺骗的功能了,因为一旦进入Turbo Boost后整个电脑的温度和耗电都是失控的,而Intel官方写出的TDP是并不是它在Turbo Boost模式下,也没有说它最大功耗是多少,如果厂家就按照Intel TDP去设计散热磨具下场就是2018年那代的MacBook Pro i9,直接翻车,然而事实上其他PC厂家烂的更离谱,就微软Surface,散热做的极差,过热降频直接降到0.3Ghz,然后微软还把Surface处理器使用率给关了,要改注册表才能限制处理器不进入Turbo Boost,现在的Turbo频率太夸张了,直接导致你只能在难用和更难用之间选。
这么认真的做视频的频道现在真是不多见了。尤其是短视频如日中天的时代。
終於看到比較人性化的續航測試了
每個youtuber都pcmark跑一跑就開始吹某a續航多強
我自己買一台來用電全程用噴的
怪不得我在電競筆電也遇到一樣的問題
Yt評測都一堆吹顯卡maxQ版本的和桌機版大約只差多少成的效能而已
結果我買了
覺得根本不只...筆電風扇噪音已經在哀嚎了,性能還是輸多年前的老桌機= =
真覺得3C種類,筆電的業配誇大成分特別多
一方面是收钱了,另一方面是他们根本不懂或者说只会照抄别人的测试方法,而笔记本一直没有好用的续航测试方法,所以这些人就跑跑PCMARK完事了,更用心点的会拔电然后用aida64看当前场景剩余续航时间,但也不够准确
一方面是收钱了,另一方面是他们根本不懂或者说只会照抄别人的测试方法,而笔记本一直没有好用的续航测试方法,所以这些人就跑跑PCMARK完事了,更用心点的会拔电然后用aida64看当前场景剩余续航时间,但也不够准确
身為一個QA,看到這樣合理的測試不禁潸然淚下,我第一個也是想到用python selenium 自動化來模擬使用情境
看到一些科技頻道用放youtube當負載我真的是當場裂開
油管测续航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吧
可是現在真的很多人都一直看網路影片啊,對那些人很有價值
+1😂
@@jjoo8911 但不會由100%看到關機吧?就算偶爾會也不代表每天都會,所以那樣的測試意義不大
作为有影响力的up主/自媒体,为大众发声就是对我们观众最好的内容,加油!你们是我看过所有科技up主最极客的
mac最猛的地方我覺得是待機下的續航。
本人用M1 MacBook Air,
闔上螢幕基本上可以一週不用充電,打開都還有不少的電量。
這個對使用體驗真的影響非常大!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 Windows 这烂中烂的 Modern Standby,本来 S3 好好的非要搞出这么个玩意儿,几次打开包都感觉电脑快燃起来了
感謝,解答我多年筆電續航的問題,每次充滿電帶出去卻2~3小時就沒電,挺頭疼的
评测非常精彩,非常专业,非常用心。请保持这种高质量。
关于苹果笔记本,也有其他的用户评价过,就是关上显示器上盖之后的的电量消耗,确实非常非常低,一个礼拜之后还可以开屏即用。
这种差别,甚至也体现在了Android和iPad产品上。
这应该是硬件优势之外的系统优势,或者是软硬合一的优势了。
如果极客湾有相关的技术,非常期待来评测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可以剪成三片的內容做成一片,Respect.
等不到你們的M2分析,今天剛買了一台M2 Air,之後就看到你們出視頻了,不過慶幸與心裡想的分別不大。多謝你們這些有質素的分析,辛苦了
Can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include English subs in your videos if possible?
It is next to impossible to find this kind of quality content in English and I absolutely respect the work that you guys do.
I believe they have an English Channel with the same content
@@Xming019 There is an English channel, but the content is VERY limited. There are only 8 videos on the channel in total and the most recent one was uploaded in April. The presenter seems to speak fluent English so adding subs should increase the reach massively.
Of course, if the English channel instead posts the same content, that'd be the most desirable outcome
The host revealed in the live broadcast, recently very busy, the recent month only four hours of sleep a day, the English channel has been preparing the M2 English manuscript,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English grammar, they need to change the original Chinese manuscript, they need to take time to change the manuscript to record the video, fast if possible in August will be released in the English channel M2 video, the slowest may be to the time of October
@@YinuoCN Ah I see. That's somewhat understandable seeing the amount of work that they do.
Are they considered the LTT of China? Or are there other channels with in-depth tech analysis as well?
learn Chinese pls
你們的頻道真的是最有質量跟底蘊的 !Respect!補上小小建議,在時間軸上加個內容分類就完全一百分了
12:37 这里对PBO的理解有问题。你想说的只是对比开关Boost,这个Boost一般叫Core Performance Boost 而不是PBO。PBO指的是在CPU的Boost标准之外在放开各种墙。低功耗U或H系列一般是没有PBO的。
无论是MSFT还是厂商,都对AP瞬时功耗有明确的guideline的,并非如你们所想不做任何电源管理。只是Mac因为机制的原因可以来得更加直接,而厂商和MSFT在闭源的前提下做配合确实不如一家人来的好。
我用 2013 macbook pro 15 關掉cpu turbo boost,在咖啡廳上網做報告,四個小時電池還有50%。
這期影片完全道出了這個事實。
很專業,把win的缺點講到很透,很棒
真硬核極客灣, 完全是乾貨, 跟一般花式電腦youtuber完全不是同一個檔次. 也難怪我們台灣慘絕人"Huan"也是你的粉絲之一.
作为码农,我不插电使用笔记本的最主要场景,就是开视频会议。2019 MBP 在 google meeting 下,开摄像头基本上也就俩小时就到头了。我们技术的头头也是个华人,用的 M1 MBP,基本上就是整整开一天会也不需要充电的节奏。他说回家一般都不带电源,直接拿 ipad 充电器慢慢充。
極客灣我最喜歡您的聲音,表達非常清晰。個人覺得,如果所有的視頻都有您來解說,就是說兩個小時我都覺得,不會睡著。
相反另一位老師的聲音,真的太刺耳了。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工作的關係而接觸了SPEC CPU2017差不多一年的我
感到欣慰又激動
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专业,硬核,respect!
拍評測片,你們應該算全youtube最pro
中文圈算是吧,英文圈的話還有如LTT之類的大佬在呢
@@erenyeager9431 LTT并没有那么hard core,更多的只是趣味性强,观看门槛比较低
@@tiabillyzju 越硬核传播性越低,LTT刚好在收益最大化的那个度上🤔
LTT要養很多員工
所以只會考慮利益最大化
非常佩服
比起首發拼速度
大家更喜歡極客灣的極客精神
極克灣真的是太強了,中間提到現在手機廠商在省電做得比intel AMD好,這時我突然想到可以用WINDOWS on高通的筆電做測試,希望可以看到極克灣作這類測試,我會繼續支持你們的
😂
目前觉得不玩游戏情况下,高通骁龙680的低端机很省电,纯待机20多天,看小说能看两天
我很敬佩你們的實驗精神,你們做的實驗讓我反過來思考:「同樣是x86架構的筆記本,mac 跟windows 的續航表現又是如何?說不定不全是架構上的差異?」
今年win阵营也就带AMD锐龙6800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令人满意,作为一名程序员的离电使用能来到7~8个小时
其他笔记本的续航全部不合格,完全无法满足我外出使用的需求
这个windows系统必须负主要责任,纵使兼容性windows是世界上最好的系统,但是其他方面真的很影响体验
看完这集直接圈粉了。这才是用户需要的良心测评啊!!!❤❤
坦白說
比max tech好多了 一個影片比他家的十個影片解釋的還多
而且還是有營養的 不像max tech的 從首發當天就不斷在重覆灌水m2 air的SSD和降頻問題 到今天還在每天一影片圍繞這個問題發酵
max tech就是推销成分比较多
我以為我看到 先看評測 的節目了,
真的喜歡這種有動腦花心思用邏輯的 優質影片。
超頻的思維有很多種
可以在不考慮功耗下換取極限性能,也可以在有限功耗下換取最大性能
反過來也可以在保持最大性能來降低功耗
這就是超頻有意思的地方
但x86雙雄跟大部分板卡廠,pc廠家的思路幾乎都是以換取性能為前提
然而這樣的思路所開發出來的產品雖符合桌上型玩家
但顯然是不符合移動式平台的需求
研發端可以開發出很好的產品,卻不一定能很好的合乎一般使用者的需求
我曾經測試過,在有限功耗下壓低主頻和每顆核心的單核boost,功耗可以壓到只剩tdp的1/3
不過相對應用程式的反應速度就明顯的變慢,可能是因為目前很多應用程式仍然吃單執行緒性能居多
要在壓低功耗下,又要保持應用程式的反應速度,可能還需要軟體開廠商配合多執行緒的優化
蘋果的PC生態從一開始就是以實務用途為主 所以會比較平衡
真的是一部用心的影片 謝謝頻道主為大家解惑
其实mac上能玩的游戏挺多的。。我Steam里600多个游戏有接近200个可以在mac上玩,如果算上虚拟机跑windows on arm,勉强能玩的游戏就更多了,最近在玩怪物圣所,长明火计划等。。。没啥问题哈哈哈
哇塞,都2022了还能看到接近50分钟,做的这么认真专业的视频,太不容易了
另外,Edge和Safari虽然都属于WebKit改版,但是这个分支已经很大了,Safari对苹果设备的优化可不是一点半点
證明Windows上的chromium優化可能有問題,當然cpu的電壓管理也有問題
从头看到尾。一个字,专业完善!
windows陣營拔掉電源後效能會大幅下降,所以這樣的續航已經是犧牲效能後的數據,但還是差距很大
就喜歡你們這麼硬(?
極客灣名符其實
只是說影片內容拆成M2介紹和Air的介紹是不是比較好? 後面開始介紹Air好像有點偏題了?
不愧是極客灣, 總是能給出一些硬核的資訊, 辛苦了, 期待一直能揭露新的資訊😁
非常謝謝,最好是全部廠家都用這些Python codes 來測續航
或許可以拿surface x來驗證windows的調度是不是造成功耗比mac差的主因
没有必要,MS surface本身在win本里表现都是很一般的。。。
@@JerryLi318 他的意思是說把Windows ARM 也一起比較。 我想 windows ARM 續航一定比X86來的好。
不過surface是平板電腦,電池比較小。 拿Lenovo X13S來比較是比較適合的比較對象
极客湾的视频很用心,一些动画细节,展示的方式其实都是有设计过的。应该是全网我看过的最丰富全面的测试。
我做广告剪辑,就是在这几台里选了M2的13寸Pro(16+512),都体验了几天,从M1的Air升级过来的,感受最大就是M2的Air(16+512)在视频预览的时候,明显比Pro要卡的,虽然输出速度差不多,但实时很明显的lag,会让整个体验不舒服。而Pro在加载多层的调色效果后,也会卡,但此时Air已经卡的不能动了,这时候把工程给14寸的M1 Max处理,该卡的也是会卡,只是没卡的那么严重。综合来看,M2的Pro在注重极度轻薄和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并且续航会更久,样子比14的好看很多,起码认为不是为了怀旧。
M1/M2的Pro续航确实让人用起来太舒服了,而且性能确实不弱
我后来还在官网买了丐版M1 Pro的14寸对比,Fcpx其实预览差不多,就输出快了一些,但是在AE 2022上,13寸M2的MacBook Pro就大幅度比14寸好了,不管是预览还是输出上,我觉得简直不敢相信,所以最终把Air和14寸Pro都退了。
续航对比来说其实就是两个系统的问题。之前苹果也用intel系列芯片的时候,同一台mbp用MAC和用bootcamp的windows来说,续航的差距就已经这么大了。一方面来说用intel芯片也是可以做到近10小时高续航的,另一方面来说还是得微软去优化,光笔记本公司自己搞成效不大。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但就算你禁用睿頻
目前x86平台 能耗比還是比m系列+macOS還差
不單單是處理器的問題 很多零組件周邊配套 作業系統 驅動 都可能是原因
沒有把windows on ARM一起比較真是可惜了。這些作業 Windows on ARM完全可以做到的。
就算用 windows on ARM,有哪個晶片可以跟 M2比?
雖然沒看完,但是大概瞭解到了,感謝作者,内容非常好!
太好了,我有理由讓員工連續工作14小時41分
将来路灯等着[doge]
員工:我太難了
看过的最好的M2测评,这么优质的内容英文频道也赶紧上呀~
優質影片,希望極客灣未來可以一直做下去
我的第一台Mac就是2013年的MacBook Air,今天他壞掉開不了機了,我下訂了新款的Macbook Air,希望他能跟他的大哥一樣陪我下一個9年
44:20 笑死改完送去給老撕修讓他發視頻,他就可以M2 Macbook維修成就get了,期待一位勇者
這麼用心的製作必須留言點讚!
win可以进regedit,把隐藏的处理器最大频率给显示出来,然后去电源管理高级选项分别设置AC和DC时的最大频率,win11可以分别设置大小核最高频率(需要额外把效率核最大频率),比限制最大功耗有用多。
一般用户不会做这么无聊的事
這應該是出廠就該做好的事,沒做好就是沒做好
@@呀咧呀咧 這個是關閉Intel的boost 頻率,預設是開啟的
@@joe-el1342 問題是出廠時應該調教好,什麼時候該boost,什麼時候不該boost。你買了一個能boost的cpu然後把boost關掉,那不是浪費嗎?
就像你買了一個電動橡皮擦,然後從來不開電,只用手動擦一樣
@@joe-el1342 这可不是关闭boost,关闭boost是直接把处理器最大状态设为99%,直接没有boost,这个选项大部分品牌默认是开放的。设置处理器最大频率可以保留一定boost,也可以比基础频率更低
第一次看到有科技頻道自己寫測試 太有心了 真牛b
我覺得架構對續航的影響的影響還是高一點
畢竟之前「未聞腦名」那期
同樣是使用Windows系統的surface pro X(使用ARM架構)跟surface pro 7(使用intel)的續航時間對比 差距還是很大
其实根源在于操作系统。先说闲置,windows kernel在闲置状态下也会做很多操作,导致了闲置状态时的功耗高; 而macos是基于unix的,在闲置状态下基本什么事都不做。再说turbo,即使是用intel的老mac(有turbo),功耗也明显的比windows低,这是由操作系统的优化引起的,笔记本厂商没办法修复这种问题。视频中提到过移动端在功耗上做的比较好,是因为移动端没有windows。
其实我比较感兴趣linux和macos的功耗对比,如果可以的话,想看一期dell(预装Ubuntu) vs macos(x64版本)的功耗测试。
另外,我建议功耗测试里的浏览器统一用chrome。因为edge(chromium)是出了名的memory hungry,相应的,我估计也会吃很多功耗。而且,绝大部分人还是在用chrome的(market share 65%+)
Chrome也很吃記憶體(內存)吧
我是用4800h,電源策略調整後好像可以減少觸發pbo,拔電大概7w左右,不操作可以低到2w,電壓壓在0.778v
很專業 很佩服 這種評測才是真的用心評測
如果有在用遊戲本的玩家
大部分遊戲本都會有過熱降頻的問題
可以嘗試限制Boost或PBO
穩定的針數比一時的高針好
我朋友就遇到這個問題
其实那不叫降频,那仅仅只是限频而已~真正的过热降频是会跌到1.0附近的,动个鼠标都不流畅的
@@SharkYu9906 沒差啦,反正禎數都會暴跌
卡到會爆氣,也會影響遊戲載入導致崩潰閃退
现在的游戏本都有性能切换模式吧,一般都是限制TDP的
@@SharkYu9906 降頻也沒錯 因為有多個牆,比如我的7300HQ 無限制是3.1全核 第一降頻是2.4全 第二降頻是1.8全
windows的電源計畫,可以關閉boost。關了boost之後,風扇不吵了!
测试团队真的很用心,这个测试模版真的老职场人专用了
本來以為12代筆電還不錯,沒想到續航和其他對手有那麼大的差距。
通過Evo測試的機型,在這裡只能撐3個多小時,也太誇張了。
EVO認證標準是指在1080P畫質影片撥放影片9個小時,這影片測試是開4K畫質的影片,而且又做了一大堆其他事情
@@user-hfxh53jvdh 重點在於這樣的認證就失去了意義,因為播放影片是可以透過專用的解碼器去降低功耗,導致evo認證沒辦法對比日常使用
@@aa846301 了解
很顯然Evo認證只是個話術
当初极客湾做12代评测的视频时也以为搭载它的本子能起飞,结果...呵呵
我建议再加一个测试内容,“合盖待机一小时”,可以分三轮,分别测试80%合盖待机、50%合盖待机和25%合盖待机,这样更接近使用场景我认为(测试起来累就是hhh)
雖然CPU的影響是很顯著的,不過還挺好奇螢幕對耗電量的影響占比大概會有多少呢?
畢竟就算相同亮度,耗電還是有差距的吧🙄
有差距,但是他们测试软件内部调取的CPU功耗数据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非常有诚意的高质量视频!
感谢大佬指点。我的mbp 2019 i9 总算找到cpu 10%风扇狂转的原因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我现在已经可以用到cpu 40% 也没噪音了。
好奇什么原因呀?
macos 12 打开省电模式就仅用turbo了
@@michaelyi1015 把turbo boost功能关闭。
很認真的評比,公正的自動腳本設計
试用过一个12700H的cpu,有intel的evo标,标称了10小时的办公使用时间,然而我就只打开一个chrome页面看youtube视频,1小时就掉了一半的电。。。我也注意到cpu的单核频率一直很高,但是切换网页或者app的时候还会有点卡……
废话,视频传输,解码,播放很耗电的,光喇叭功耗就是几瓦吧
@@一只小鹿-v6n 如果是废话的话,那也废不过那个intel的evo标了,看个youtube 1080p,一个半小时就没电了,还好意思标10个小时
長知識了,謝謝极客湾Geekerwan團隊!
用python腳本測試續航
這還是第一個
絕了
这个测试很不错,点个赞。和我使用的经验基本吻合。现在真是不想用windows laptop
太強大了吧 根本論文等級的評測
終於更新了 我好感動
這期好強
把問題清晰的點出來了
希望以後x86筆電也可以有大幅改善
这个问题微软不解决,大家也解决不了,硬件厂商能做的很少。
WIN生態是系統和硬體都有問題
能增加surface pro x的耗电评测吗?先看看arm的window耗电表现咋样。
這應該是亞洲最好的筆本測試了
不愧是我最愛的頻道
我觉得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顶尖的水准!想要做深度、硬核的测评不难,行业专家、枯燥的论文一抓一大把,但是像像极客湾一样把枯燥的数据辅以视图化,讲的如此生动有趣的,几乎找不出第二家。50分钟的硬核讲解,内容深度远超那些只是开箱的youtuber,但是讲解起来,即使只是一般的科技爱好者,也能看的津津有味,太厉害了。
@@zhuiexciheddy75 精闢 完全就是我要表達的
@@zhuiexciheddy75 我几乎听不懂,只是感兴趣,也很喜欢听🤣
不是亞洲最好,是世界最好
我听得比上课还认真😂😂@@陳奕呈-o7k
這種又深又長的影片 我超愛
感謝極客灣
這影片拍得很好,不過有一點沒說清楚,EVO認證標準是指在1080P畫質影片撥放影片9個小時,這影片測試是開4K畫質的影片,而且又做了一大堆其他事情,所以只能撐3個多小時。不過這也凸顯Mac的強大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win下睿频 功耗暴增吧 1w和15w,虽然只有几秒,但是积少成多
3C最專業 又有能力的頻道
這業配有LTT的感覺,可惜沒業配之神linus轉的那麼順:)
另外我認為spec應該要使用兩家的針對性編譯,因為日常使用的軟體很多都是會為各平台編譯的
撇除 Linux 的狀況
其實預編譯發佈的軟體通常不是針對性編譯的,因為針對某平台架構調整的程式放在其它平台會一樣能用但性能可能會降很多,而且這樣會把發佈、下載軟體搞得很複雜
還有,其實 gcc / g++ 編譯選項 `-O3` + `-march=native` 就有一些平台優化的功用了,只是可能沒有 Intel icc 那樣針對自家處理器那麼激進
@@hans00 需要高性能的軟體會,另外其實安裝程式內依照硬體安裝就可以,或者像一些軟體他是全部都裝,另外即使不編譯,那些軟體也常常在程式會判斷CPU來決定要用那些指令集等等。
不然就是兩種都測也是一個辦法。
其實你搞錯了,他用linux來評比是對的,很多狀況Linux跑得比macOS快,更比windows快很多,這是為什麼很多server跟科學運算都用linux,你真的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做實驗,例如tensorflow用GPU跑,前陣子就不少人測過linux完全解放ARM跟x86性能,或者你自己寫些python也能測試出來
@@jak4079 先不說linux快不快,重點又不在那,而且他也不是用linux 測阿,傻眼,到底回啥啊
@@h.y-chen 你說的第一種的會變成發佈出來的安裝包增肥很多,但效能增進幅度不大
第二種的是大部分軟體的做法,但這要寫程式的時候把偵測、執行方法替換的機制實作出來
试试在X86上用linux再试一遍?我感觉会有区别。
先取得玩家的信任,取得研發資金,再來優化其他項,我是覺得AMD有很嚴重的這個取向,不過我有看到AMD是真的努力追趕
一個產品花最多錢的就是在優化上啊
大部分商品都是如此
所以AMD這麼做也沒甚麼問題
畢竟他相較於intel真的是財務拮据得多
你說的... 微軟和INTEL也差不多... 只是INTEL比較沒這種感覺...資金夠 可以先在初期研發做到位
看完了!这期的视频太棒了👏感谢如此精心的制作!
X86相比arm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会关闭闲置核心
以前在玩外掛掛遊戲時, 就發現APPLE OS系統事實上不同即時併序處理, 它會把認為閒置或用戶目前未使用的程序關閉(但建立catch), 所以它不是真的同時多工. 但WIN系統就真的是可以同時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