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我們的星球》EP3_融化中的冰凍世界_全球暖化直擊南北極冰川大崩落!臺灣首次跨越南北極的史詩巨作_Guardians of Our Planet|聚焦全世界|舒夢蘭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2 чер 2024
  • 「守護我們的星球」是一部屬於臺灣人的自然科學生態紀錄片,由榮獲七座電視金鐘獎、累計20項提名的《聚焦全世界》攝製團隊,以地球最後僅存的冰凍極地-南極、北極為拍攝場景,以克服極地嚴酷環境、生存繁衍的驚奇物種為敘事主角,真實呈現南北極宏偉壯麗、震懾人心的自然奇景,同時,也揭示了迫在眉睫的暖化巨變與生態危機!深度探討全球暖化與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生態與珍貴物種的影響與浩劫,進而喚起世人守護地球環境的力量。
    感謝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 www.aseepsfund.org.tw/
    ■東森主播舒夢蘭粉絲頁:bit.ly/2KKFL77
    ■訂閱《聚焦全世界》頻道:goo.gl/r3In56
    #南極 #舒夢蘭 #北極 #日月光 #環保永續 #CSR #北極熊 #暖化 #極端氣候

КОМЕНТАРІ • 96

  • @curtis1540
    @curtis154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現在人人都在討論AI未來的發展,能預測什麼能思考什麼,討論地球暖化的人變得很少,但AI可能可以計算天災,但是大量算力需要大量電力,電力來源不夠乾淨,那工業革命只會越來越縮短人類生存時程。這個影片真棒,實際看到南北極目前狀況,讓大家知道到底有多麽嚴重

  • @user-gb5tv1po5b
    @user-gb5tv1po5b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具高水準的生態記錄,很好的節目!

  • @我是Yu
    @我是Y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超級優質的節目,希望人類能清醒

  • @monicahan8345
    @monicahan834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I'd like to suggest the team to add at least English subtitles. Your programs are of the highest standard, they need to be seen by a larger audience. Thank you for your hardwork!

  • @user-pp1rw7ji2v
    @user-pp1rw7ji2v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真的是很棒的節目^^

  • @user-li1yv5kc7d
    @user-li1yv5kc7d 29 днів тому +6

    很有意義的節目 給

  • @yeefanlai4439
    @yeefanlai4439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高質的圑隊👍👍👍舒夢蘭一個好好的主持

  • @dreamcheerleading
    @dreamcheerleading 29 днів тому +6

    優質節目 超讚!

  • @user-zd1wd3rw4c
    @user-zd1wd3rw4c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嗨,最棒的旅遊教學影片聚焦全世界😘😘😘,祝福您有美好愉快的一天喔👍🏻❤️🙏🏻🌈🙋🏻0

    • @user-zd1wd3rw4c
      @user-zd1wd3rw4c Місяць тому

      🥰🥰🥰,🙏🏻🙏🏻🙏🏻,😘😘😘,
      🕊️🌈👍🏻🙋🏻0

  • @user-xm9dj6qo2d
    @user-xm9dj6qo2d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Merci pour votre partage, Claire !

  • @Home_Runner_Aliens
    @Home_Runner_Aliens 22 дні тому +1

    謝謝你們製作這麼好的影片 !
    讓我們看到台灣的自然科學生態紀錄片 慢慢趕上國際水準 ^_^
    你們一定要加油啊 ^^

  • @goldy.c
    @goldy.c 26 днів тому +2

    我都很爱看拍摄世界每个角落的节目,直到某一天我看到地球暖化的严重问题就已经体会到人类做出了很多伤害地球的事情。只是说垃圾就好了,依然还是有人随手乱扔,浪费食物,过度捕捞,过度开发等等。这些种种的欲望始终都不曾停止过甚至日益加重!科技是先进了同时也对地球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生活上是方便了同时也不断地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人类不是不知道,只是选择逃避不理不睬的态度,反正那痛还没有到自身感受嘛。透过这个节目我真希望更多的人去看看我们唯一的栖身之所‘地球🌍’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呢!连生存在南北极的生物都已经无法再生存下去,人类这生物也绝对无法独善其身。没有了净化的空气,干净的水,新鲜的食物,人类也是逃不过灭亡的命运。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虽然是迟了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好。但愿大家也能对于这个地球尽力😢毕竟我们都只有唯一这么一个家。别让这个家变得破烂不堪,尤其也别再砍伐森林了。救地球等同是救了我们大家的命,当中也包括你的家人,你的爱人,你的下一代,共勉之

  • @paulchiu32
    @paulchiu3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雖然口口聲聲要減碳,但是工廠生產和消費商品不能停個一天笑死。看看那個虛偽的世界地球日關燈一小時,用膝蓋想想那樣子足夠嗎? 但我相信一定有人覺得足夠的不然也不會一直把國有地賣給建商蓋高價豪宅也不想多種點樹蓋公園。

    • @binsaxo1980
      @binsaxo1980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認同,一些新市鎮似乎只會蓋房,蓋的密密麻麻,什麼鬼阿😊

    • @alanhsu7525
      @alanhsu7525 29 днів тому

      有啊!!
      中、日、韓、台.....,都大力少子化,這不是最好的環保嗎?
      地球大量減少人口,間接就會減少繁殖食用動物、及其它一切汙染....。

  • @angjiangyeo1838
    @angjiangyeo183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谢谢卌我南極一游❤

  • @Hao-yp7mg
    @Hao-yp7mg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冰凍世界愈來愈難看得到 全球暖化逐漸影響🫨

  • @user-cp2jm1mw8c
    @user-cp2jm1mw8c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氣候變遷
    早在40年前就發生了
    不談數據分析
    我只知道大氣層間的
    臭氧層破了…而且ㄧ年比ㄧ年還大
    臭氧層能修護得了嗎😌

  • @nicklose9119
    @nicklose91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

  • @user-sc8fr1vu7y
    @user-sc8fr1vu7y 29 днів тому +3

    Good.......Very good video

  • @s8741s
    @s8741s 28 днів тому +1

    連結著地表的對流層空氣是最後厚重的,我們身處其中而不知道這兩個板塊倒底重量有多重,所以與之相關的接近地表的磨擦力有多大,南北極以及赤道兩塊分成四塊區域,平流層開始元素大小就不一樣顯有交集,所以沒有天氣系統,就像魚身處與海洋之中,不知道海洋重量有多重)))海洋的種種波紋對他們來說才是天氣))

  • @s8741s
    @s8741s 29 днів тому +1

    二氧化碳終究只是催化劑,但長年以來,兩個強大的天氣系統始終在碰撞,但這一天平衡被打破了,節節敗退,一個是疾風噴流,另外一個是副熱帶噴射氣流

  • @s8741s
    @s8741s 28 днів тому +1

    在北極振盪的研究中有稱為「北極振盪指數」的度量指標。當北極振盪指數為正值(正相位)時,表示北極的氣壓較例年為低,與中緯度的氣壓差變大,此時圍繞北極的寒帶噴射氣流-極地渦旋(Polar Vortex)變強,此一變化會抑制北極的寒冷氣流南下,使得歐亞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的冬季氣溫較例年為高,形成暖冬。反之,當北極振盪指數為負值(負相位)時便會造成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冬季嚴寒。如同南極震盪與北半球夏季風強弱正相關,北極振盪與澳洲夏季熱帶氣旋頻率跟強度正相關

  • @s8741s
    @s8741s 28 днів тому +1

    對流層因為大氣自轉和公轉帶著轉的原因,大部分的力量是被抵銷的,沒有被抵銷的就是天氣系統,和星球等級的大型氣候))

    • @s8741s
      @s8741s 20 днів тому

      就是每年的季風,颱風或是微風吹過,就像人走在路上地球無論轉多快也沒有感覺,但是大氣層很重尤其是對流層所以有各種天氣不向平流層很平穩(元素重量輕密度也很低),海洋很大所以會受影響會有洋流

  • @user-ox3fp6bh2b
    @user-ox3fp6bh2b 19 днів тому

    阿彌陀佛

  • @s8741s
    @s8741s 7 днів тому

    指海洋與陸地的吸熱、散熱的差異。 海洋由於比熱較大,吸熱、散熱慢,溫度升降較不明顯;陸地由於比熱較小,吸熱、散熱快,溫度升降劇烈,室溫效應的難題

  • @user-tk7fd3iv3v
    @user-tk7fd3iv3v Місяць тому

    🙏

  • @user-td9rd6hr2b
    @user-td9rd6hr2b 29 днів тому +2

    👍辛苦了:加油。

  • @jacc9771
    @jacc9771 21 день тому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s8741s
    @s8741s 12 днів тому

    到後期會由求大家減碳的所以,有利的證據就是天氣系統只是被二洋化碳打破平衡點,歷史上有極冷和極熱的時候,根本不受人類影響,只是提早進入下一次循環................

  • @user-ov3sw2jw6y
    @user-ov3sw2jw6y 20 днів тому

    停止砍樹燒紙錢,保留樹木,風調雨順。

  • @s8741s
    @s8741s 6 днів тому

    水壓高的會往水壓低的地方流。例如拿兩個寶特瓶,一個裝八分滿,一個裝五分滿,再將兩個接口各接水管,此時將八分滿的寶特瓶拿高,水將會往五分滿的地方流,直到水壓平衡為止

    • @s8741s
      @s8741s 6 днів тому

      潛艇通常用前後二個稱為主沉浮箱來完成。需要下潛時,主沉浮箱水口完全開啟並注水,以增大潛艇的重力。而需要上浮時,在主沉浮箱注入壓縮空氣並打開箱口排水,以減少重力。主沉浮箱主要負責潛艇大幅度沉浮動作,通常也安置在漂浮吃水線以下。如要更精確控制潛艇所處深度,則要用深度控制水櫃或稱硬水櫃。這種水櫃可放在潛艇中心附近,也可放在艇身上。
      當潛艇下沉時,潛艇殼體通常可承受水壓達四兆巴(相當於400米水深的壓強)。而用鈦合金外殼的潛艇則可承受10兆巴的壓力。但殼體內則要保持一般海平面大氣壓力近似的氣壓。由於海水的鹽度不同,其浮力也不同。因此,潛艇在航行中,有時可能上浮,有時則下沉

    • @s8741s
      @s8741s 6 днів тому

      不知道本來兩側水壓平衡,一側往下遣中間的空氣會不會被擠掉

    • @s8741s
      @s8741s 6 днів тому

      要怎麼移動大量的水呢- -~

  • @s8741s
    @s8741s 14 днів тому

    三疊紀時的氣候普遍炎熱乾燥,這形成了現在可以看到的當時留下來的典型的紅色沙石。當時季節分明,有強烈的雨季。在兩極比較潮濕溫和~~

    • @s8741s
      @s8741s 14 днів тому

      瑞替期(英語:Rhaetian)是三疊紀的第七個時期,年代大約位於208.5-201.3百萬年前

    • @s8741s
      @s8741s 14 днів тому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時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跡就稱為化石。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

    • @s8741s
      @s8741s 14 днів тому

      骨化三醇(英語:Calcitriol,又稱為1,25-二羥膽鈣化醇或是1,25-二羥維生素D3)是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在正常的情況下由腎臟製造。它是一種激素,可結合並活化細胞核中的維生素D受體,而增加許多基因的表達。骨化三醇主要透過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來增加血液中的鈣質

    • @s8741s
      @s8741s 14 днів тому

      微弱的陽光能到達約1000米的深度(根據透明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生活在該區域的一些深海魚類的具有非常大的眼睛。另有至少11個深海魚類群具有管狀眼,包括珠目魚科、褶胸魚科和鑽光魚科。因為光經散射和折射到達深海,無論太陽的位置如何,光總是從正上方射下且直至日落光強幾乎不變。除了巨尾魚科等少數例外,大多數管狀眼睛都豎直向上,以接受海平面來的光線。
      與深海魚類相比,許多生存在相同黑暗條件下的穴居動物眼睛退化。深海魚的不同之處在於:有少量的光射入深海,一些物種會游入較淺水域,存在許多發光生物。
      逾1000米深的半深海帶是個沒有光線到達的黑暗世界,這個區域中許多深海魚的眼睛小而凹陷。裸鼬魚科成員的眼睛埋入皮膚中,而爐眼魚科成員僅具有板狀視網膜,它們仍然殘留有檢測光的能力,比起退化更適合將其視為特化

    • @s8741s
      @s8741s 14 днів тому

      在海水的pH下,大部分溶解的CO2都會立刻變成HCO−
      3。該反應導致一分子CO2從海洋或大氣淨傳輸到岩石圈。反應的結果是化學風化釋放的每個Ca2+離子最終會從地表(大氣、海洋、土壤和生物體)中去除一個CO2分子,並將其儲存到碳酸鹽礦物中停留數億年。因此,岩石中鈣的風化作用會清除海洋和大氣中的CO2,對氣候產生強烈的長期影響

  • @user-mg7jk6fq4o
    @user-mg7jk6fq4o 25 днів тому

    我希望人類可以滅絕到只剩下3億人~人類對地球生態危害太大了

  • @s8741s
    @s8741s 12 днів тому

    一個很高的溜滑梯架加上海水,A very tall slide frame plus sea water is really cheap(或者一個會下雨的地方,水聚集到一處結冰

    • @s8741s
      @s8741s 12 днів тому

      從結冰點開始慢慢往外結冰,表面積大吸熱面積才會大在內層的冰不會接觸也不會吸熱

    • @s8741s
      @s8741s 12 днів тому

      冰窖也是最外層才會吸熱

    • @s8741s
      @s8741s 12 днів тому

      慢慢的把熱空氣往外推

    • @s8741s
      @s8741s 12 днів тому

      二氧化碳不可以收集,但機器人遠端AI可以收集乾冰

    • @s8741s
      @s8741s 12 днів тому

      極高的風速熱傳遞不易容易被平白無故的被消耗熱量

  • @user-xz6hv6rm4e
    @user-xz6hv6rm4e 29 днів тому

    紙醉金迷不帶我,全球變暖全怪我

  • @user-gb6zg2li9k
    @user-gb6zg2li9k 27 днів тому

    假的
    早融化了

  • @s8741s
    @s8741s 7 днів тому

    食物被買了之後會被使用不被浪費,但是毀壞之後再重造在毀壞再重可能是浪費

    • @s8741s
      @s8741s 7 днів тому

      歷史總是很相識

    • @s8741s
      @s8741s 7 днів тому

      百分比應該是純粹的GDP負值,主觀

    • @s8741s
      @s8741s 7 днів тому

      農,工,商(不動產,股票,金融,負債)比例,那貨幣應該是那個100%的圖,我覺得經濟就是一種比例~~

    • @s8741s
      @s8741s 7 днів тому

      而且應該是-500%,實際上-500是還不了的錢是一個負~~

    • @s8741s
      @s8741s 7 днів тому

      通常把該國家的整體平均房價所得比,乘上1.5~2左右,差不多就是該國都市核心區域的房價所得比。
      例如台灣的房價所得比 22.1

  • @user-ii3hq3gv6j
    @user-ii3hq3gv6j 29 днів тому +1

    有些动物因为温度升高死亡,也会有一些动物因升温而新生,没有必要在在感叹!蒙马象,恐龙都灭绝过了,但是现在也有了很多那个时代没有的动物!

  • @李江河
    @李江河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湾湾声,好听🎉

  • @ken-shin
    @ken-sh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信任人類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