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情緒管理 第一課:情緒的基礎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1 лют 2025
- 免費情緒管理線上課程 forms.gle/aKf1...
曾幾何時,你是否在擁擠的交通中感到煩躁?或在聽到朋友的誇讚時感到欣喜?無論是高興還是憤怒,情緒就像我們生活中的一座隱形指南針,指引著我們的行為與選擇。然而,情緒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它對我們的生活如此重要?今天,我們將從基礎開始,了解情緒的定義、種類,以及它在我們身上的作用。
一、情緒的定義與功能
1. 情緒的定義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與生理狀態,它伴隨著特定的思想、感受和行為反應。簡而言之,情緒是一種內心的感受,它可以幫助我們回應外界的環境和內部需求。
2. 情緒的功能
情緒的存在不是沒有理由的,它其實是人類進化的智慧成果,幫助我們適應環境。情緒至少有三項功能:
生存功能:害怕讓我們逃離危險,憤怒讓我們捍衛自己。
溝通功能:情緒能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聯繫,比如微笑代表友善,皺眉可能表達不滿。
決策功能:情緒在我們的決策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比如對某件事情的熱愛讓我們更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
二、常見的情緒類型
情緒並不分好壞,但我們可以將它們分為兩類: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
1. 正向情緒
正向情緒包括喜悅、感激、興奮、滿足等,能讓我們感到快樂與幸福。正向情緒的重要性在於,它能提升我們的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讓我們更容易與人合作。
2. 負向情緒
負向情緒則包括憤怒、害怕、悲傷、焦慮等,雖然令人不適,但它們同樣有其價值。比如,焦慮提醒我們重視一項重要的任務,憤怒可能是為了捍衛自身的界限。
志華是個開朗的年輕人,平日總是笑口常開,但在一次團隊合作中,他因同事的疏忽導致項目出現重大失誤。他感到極度憤怒,但後來意識到,這股情緒讓他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並與團隊一同找到了解決方案。這件事讓志華明白,負向情緒並非敵人,而是幫助我們前進的推動力。
三、情緒的生理與心理機制
1. 生理機制
情緒的產生通常伴隨著生理變化,這與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密切相關。
大腦中的杏仁核負責處理情緒反應,像是一個“情緒警報器”。當我們感到害怕或憤怒時,杏仁核會立即激活身體的“戰鬥或逃跑”反應。
情緒也會帶來一些身體反應,比如害怕時心跳加速,或憤怒時臉紅和肌肉緊繃,這些都是情緒的身體表現。
2. 心理機制
情緒的心理機制則與我們的認知有關。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積極的看法時,容易感到快樂;相反,負面的想法則可能帶來憂鬱或焦慮。
另外,某些特定場景或氣味能勾起我們特定的情緒,這與我們的情緒記憶有關。
淑芳是一位護士,工作繁忙且壓力大。有一天,她的主管批評了她一次微小的失誤,導致她情緒崩潰,感覺胸口發緊、呼吸急促。經過反思,她發現,自己的反應其實來自於童年時被嚴厲父母責備的記憶。這次經驗讓她開始意識到,情緒不僅與當下事件有關,還可能牽動我們過去的經歷。
四、實作練習
1. 情緒覺察練習:幫助識別自己的情緒狀態。
方法:
每天記錄一次自己的情緒,包括情緒的類型(如喜悅、焦慮),正負向(+/-)及強度(1到5分)。
簡單記錄當時的情境和觸發情緒的事件。
思考情緒背後的原因:它是來自當下還是與過去的經歷有關?
2. 情緒對話練習:理解情緒的功能並與自己對話。
方法:
當你感到某種強烈情緒時,試著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個情緒想告訴我什麼?
我該如何回應這個情緒?
這個情緒能幫助我做什麼決定?
將你的答案記錄下來,分析情緒的正向價值。
3. 放鬆身體的練習:降低情緒的生理反應強度。
方法:
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深吸氣並慢慢吐氣,重複5次。
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某個部位,放鬆那裡的肌肉,比如肩膀或下巴。
感受全身的輕鬆感,並提醒自己“我可以處理這一切”。
結語
情緒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們內心的指南針,也能帶來前進的動力。了解情緒的基礎有助於我們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它,從而提升生活品質。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更多的情緒管理技巧,幫助你在面對情緒波動時,更加自信與平衡。
思考問題
1 你最近一次強烈情緒的經歷是什麼?這個情緒對你的行動有什麼影響?
2 當你面對負向情緒時,通常是壓抑、忽視,還是表達出來?為什麼?
3 你認為自己的情緒覺察能力如何?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自我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