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going to use a comment from another person from somewhere. "its totally fine buying a degree and getting in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What is not fine is that you didn't pay enough" "Back door" has always been available for the rich people and front door for the people that want to do it the old fashion way. Money from the "back door" in theory helps the "front door" people, but "side door" is bad because the money doesn't go towards giving "front door" more resources AND they didn't pay enough to justify getting in.
一般人其實也不用太在意,就算你極度優秀,靠自身實力考進名校,也不代表你就能混進那群富人的圈子。很大的機率是,大家畢業後回到了各自的階級,你依然苦哈哈的找工作,富二代們到父母安排的高薪職位吃香喝辣,就學時看似平等,只是一種假象而已。
還記得以前同事的弟弟考上名校,過了一陣子他對我說
你以為考上名校大家都是同學都一樣,但實際上在新生見面那一天,你就知道你不可能跟他們一樣了。
你以為大家都要很努力才會到這,他們很多人是因為埃呀家裡太有錢不來混一下不行被逼著來。
好真實。好像我看一個叫壽司頻的的一部片《 畢業後,回到自己的階層:階級、自我、與(菁英)職場 》
很多有錢人家小孩唸名校文史藝術當富豪比品味,一般家庭小孩唸理工當工人比奴性
不會只是假象。重點在影片中也有講,你接觸的階層變高了就更有機會擴展人脈
@@阿綠-o2h 但如果小孩自己能力好其實還是不錯啦!
不只是美國,英國的大學也一樣
我認識一個大陸人,有天她問我要不要幫一個UCL大陸生代考econometric賺一點生活費。我說我本科和碩士都不是專攻經濟學所以婉拒了。怎料她竟然跟我說 "開價才800(英鎊),不用太認真的,隨隨便便考個合格就可以了。反正那傢伙入學成績也是買回來的,高分反會被懷疑"
我聽完都不知道該從那開始吐槽 😑
謝謝你的分享😊
😢😢😮😮
台灣也很多,尤其是去加拿大念書的台灣有錢二代
Econometric 不容易考須微積分以上成績
想想鄭文燦林智堅
富二代進名校確實不會變強,但不可否認名校就是更有機會變強。
學習環境和人脈資源也是很好的一環
真的 如果18 19歲心裡會想著喔「我在名校要好好念書要減少社交」這種思維的人家庭大多也是中等受薪家庭而已。(用台語說可以說是古意)
我還是等出了社會多年後才知道跟人相處這件事的重要性⋯⋯🥲
難怪我在想說怎麼每個藝人、企業家的子女都說有國外名校可以念
笑死
原來是鈔能力
看台灣政壇就知道阿,每個都名校高材生,真的要問政每個都像小學生
孫安佐😂
@@ryanimay0121666 一起出來選啊
@@ryanimay0121 true
你說某s?
我在日本就職
上大學時一直很後悔沒有再努努力去讀一家名校,而是上了一所三流大學。
後來在大三就職活動時,遇到兩個日本人,一個早稻田的,和一個京都大學的。
我心想完了,他們是日本人,日語天生比我好,又是名校的學生,我一定完蛋了。
結果他們在討論與發表時表現得超水,那個京大的,甚至都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意見。
後來我順利入職,帶我的前輩是慶應大學出身,我跟他講了這個事情。
他說大概是因為,他們日本人上大學,大部分都是走推薦入學,只要高中足夠優秀,推薦進入同一個教育法人的優秀大學是很普遍的現象。
從此,我再也不迷信什麼名校了。
你前輩說的,感覺這就是在台灣的繁星推甄,都是高中前幾名推薦進入名校
@@sa7a1220 這樣的好處是小學校也有進入大學名校的機會,但進去的學生有沒有那個資質就很難說了
有可能是高功能自閉症,智商高,表達能力差,以前高中有這種同學,三年沒怎麼講過話,但不妨礙他考上台大
看來別的國家唯分數的招生並不差
繁星至少還得在學校裡稱霸,推甄就有學術二代了
這不叫騙局吧,他們明明都有成功入學
應該用「弊案」或者「醜聞」更準確
我正想說這種名詞蠻容易讓人誤會的😂
@@chococ7651 真的,付費收到預期的結果,完全不是騙局啊XD
根本不是騙局
受騙的是學校,把珍貴的學位給了個廢物
他告訴你有100個名額,然後有95個被富豪內定,這感覺也算騙局
教育打造看似公平競爭的機會 但實質上依然是階級複製
有資源的爸媽幾乎一定能養出同樣有資源的下一代
不论怎么打造公平的系统,一定总会被那些灵活狡诈的人hack掉,只有他们不想没有他们做不到😂
這不叫騙局,這叫醜聞或弊案
一樣
@@豬先生-x2u完全不一樣,一個是違法的詐欺行為,一個是不能擺在明面上的事情
對於校園是醜聞弊案 對於考生來說是騙局 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吧
@@konyk4688對考生也不是騙局,學校沒有欺騙考生啊,所有正常的入學管道都是真的,只是有潛規則沒告訴你而已
@@豬先生-x2u至少他們花錢真的有得到東西
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卻很有錢就一定會成功
到現在也是這樣啊,美國頂尖名校,不能選系,只要有錢他們就有管道把你送進去。寒窗苦讀二十年,對,你是一個phd,但人家的fund可以讓學校養好幾個phd。不如感謝這些家長的錢,讓教育體系有辦法提供沒有資源的孩子機會。
這從來就不是啥麼壞事 就只是沒辦法用光直接照進來的地方而已(學術真的需要燒錢) 所以辛格的側門沒了 但是後門一樣設在那裡給有需要的人🇺🇸
在台灣也有可能。
我妹以前曾跟我說,她的同學的媽媽在教務處工作,
利用工作之便,竄改她的小孩的成績單,以利推薦甄試申請。
(她的同學們都懷疑,某某某怎麼可能平常成績、排名會這麼高?!)
好了。話,我只能點到這裡。
我老師也有透漏過
老師的父母也是老師,我老師就說,他從小就有聽他父母說辦公室哪位老師幫自己小孩改成績,或優先讓自己小孩有直送明星高中,明明班裡就有成績比他小孩好的孩子😅
有些不透明的地方就是能做手腳的地方
怎麼可以點到為止,要檢舉啊!血流成河最好看了🤩
台灣慣老闆就喜歡高學歷,因為牠們認為依照平均值找到人材的機會比較大。一切都是數字的問題,一般受眾學歷也是有能力好的,但牠們就是認為這樣容易篩選。
挖屋
我同學她老媽直接把期末考試的題目告訴她女兒,要不是她女兒太囂張到處說,可能就蒙混過關了
有 我就是自己先打工然後再去國外唸名校的 世界排名前50名(不同得排名系統有落差), 成功幫助我在當地找到不錯的高薪工作, 最近也被政府邀請申請移民簽證了
一個好的學校可以幫助你認識優秀的同學, 對未來職場甚至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這樣做大學才會有全額獎學金給貧窮但讀書很好的學生有機會入讀一流大學,改變人生。反正那些有錢的富二代只是往臉上貼金,不會出來工作,影響不太大。
體招生,好像在入學後會在學業上會被特別照顧,因為他們要訓練,要比賽,一些教授會給精華講義,考題都從那裡出。
差不多就是比較容易畢業的意思。
多樣管道入學 樣態大家早就心照不宣 但人家是造假申請資料買通大學教練不用操課 小孩還傻傻的自以為自己雀屏中選…
1:12 原來”ㄅ一ㄚ ㄎ尢”是這兩個字喔….”煏空” 學到了,受教受教🙏
今年34年薪快300,只有私立後段班大學畢業
算不上頂,但好像比很多名校畢業的朋友高了
名校光環大多是富豪或政商等經常需要交際應酬的圈子需要
如果是打工族那文憑也就畢業2-3年內有用,之後都看工作實績了
科技業嗎?
@@kikilee91052 金融
@@kikilee91052若是一般正職上班的話台灣除半導體一線廠外應該也沒有這種機會了,台灣近年相對算全球中很容易有非前段大學學歷就能達到超高薪的機會,因為我們已進入超偏科社會,電機系一百多年來首次追上醫牙的時代;再早一點還沒有美中貿易戰與疫情時代的台積就很難出現這種狀況。(不過第一代半導體人也沒啥學歷大篩選,前提是你要是原始草創十幾年間進去的主管,早年股票分紅滿滿的那批時代。)
@@kikilee91052 應該是業務
回樓上,我是跨國金融公司的人資,目前據點的草創是包含總經理、HR、財會、業務等單位,5個人從無到有開始建立起來,除了一般的HR工作,經營策略、年度預算、各項辦法的建立、如何提升業績生產力也是日常會接觸到的項目
當初才領3萬初被大家笑領這一點點忙得跟狗一樣,但現在回顧覺得當初堅持下來很值得,不要凡事都看當下領多少,也要自己判斷正在做的事情有沒有價值
之前美國有位高中老師點醒我說那些名校要錄取那麼多富二代的國際留學生都是為了賺錢,好學校一學年可以到7-8萬美金(200-250萬台幣),相對當地居民可以直接砍半再加上當地州內給在地居民的助學金跟學貸。再加上讀過一小篇散文討論「長春藤到底是因為有好學生才變名校還是因為是名校才交出好學生?」其實大部分的大學教育其實都差不多了,名校只是頭銜跟人脈。聰明的人在社區或州立大學就算窩在圖書館四年自習也讀不完所有藏書加上學校擁有的網路圖書館的論文資源。各個大學的教育資源其實都很多,差的其實是人脈、跟各大公司有安排學生進去當實習生的機會。我上大學時使用方法錯誤,結果沒建立好人脈跟把握實習機會,現在也沒啥用。
瑞克辛格:錯的不是我,錯的是這個社會
一個巴掌拍不響
別說美國,看看我國立委有多少掛有名學校畢業就知道,真的有實力就看他們是不是能用外語不打草稿接受訪談,那才是真的有出國留學。
國外畢業不打緊 能留下來找到工作跟簽證身份 才是強者😭
台灣的考試制度雖然很卷,但已經是相對公平的制度了,讓我能靠教育翻身的,收入變成父輩的4倍以上
捲不等於公平 就只是捲而已
虫合
當你去了解EMBA世界又都不一樣。
@@哭阿-x4e 是賣學歷的的那個嗎.....
@@哭阿-x4e 你指的是哪一部分呢?
另外我拿的是MD,理論上應該不需要拿碩,但我自己對於研究完全沒有興趣所以對這方面也不太瞭解XD
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那些學校就是上面的通行證 如果要跟他們交流這些就是門禁卡 不然就很難進入他們的圈子 類似兄弟會
有些拿門禁卡的是房子的主人,有些只是保全,不過至少是個機會
記得有人說過,美籍華人那個區域,只要有錢就有資源,甚至可以歧視沒錢的白人,認為他們算不對加減乘除。
歧視不需要錢吧?
C. 覺得主要還是要看孩子本身的意願跟資質,父母可以適度的引導,但強扭的瓜不甜,終究還是看孩子的意向
建議直接去網飛看這集紀錄片,超級精彩的拍攝手法
紀錄片真的很讚 尤其是最後結尾帶的字幕 辛格開啟的側門就此結束 但後門依舊給有需要的人
B. 這一點很早以前就被研究證實了。從長遠來看,雞頭和鳳尾沒有太大不同。個人成功靠的主要還是綜合實力
諷刺的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倒退回古代的階級複製
在越安穩的地方階級複製一直存在,只有在戰爭,破壞規矩的地方才會重新洗牌,跟資本主義無關。你看看對岸,看看北韓,是不是階級複製?
就是統治階級過多資源的問題,只要資源無限(限制統治階級的資源)就可以解決問題,當然這就跟製造永動機一樣困難。
資源有限及分問題,跟資本主義的資本家等任何統治階級都有關。
講到底,這就是現代社會制度的問題,而買進大學弊案只是其中的一小角。
有理論證明資本主義不會階段複製嗎😮
其實我認為 教育本身就是控制階級的一個制度,但要吸引低層階級的人能夠有翻轉階級的假象而成為合格的勞動階級或是有能力的基層或是中產,本身教育制度就是拿來控制階級罷了,不然如果所有基層都能夠實現翻轉階級,那不就沒勞動力了嗎? 值得深思
最近有出版社出了這本書耶一樣叫<買進名校>
美國那邊很多人為了找好的工作,去大公司。有個自動篩選,不需要人類以後。有很多所謂“幽靈工作”其實內定了,除非你家開公司的。還關心什麼招生,資本主義美國人討厭其中一個原因
我朋友就是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導致他只能靠學校獎學金支付學費,所以他一來只能靠自己考大學,二來也只能找那種進去就有獎學金的學校,也變成他畢業後找工作很不好找😢,而我家雖然沒有到很有錢,但也是比我朋友好一點,所以我在高中的時候花了兩萬塊去補習考上了好一點的學校,畢業後找工作也比我朋友容易一些⋯⋯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沒事,他們的學費會變我的stipend
說不在意名校光環是假的,
當父母才懂為人父母的心態,
正常父母在正常狀態下一定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台灣也有啊,只是現在還沒抓到而已,只要是人都可以賄賂的
為什麼美國學校 賄賂老師很容易 因為美國老師長年低薪
寒暑還要打工維持生計
不多些灰色收入 連吃飯都成問題
美國老師薪水真的很低 當初會知道 是從一位美國老師身上得知
看绝命毒师就知道啦😂
@@taotxu 老師選票還多過資本家 卻長達50年低薪 剛好蘇聯倒台後美國就向資本家靠攏
唉不是,賣關子不就把不安留給我們了嗎?
國中讀私校也是很多靠錢入學的同學,身為考進去的我也很看不起他們這種行為
然而出社會後那些不會念書的紈褲子弟卻也都混得比我好,笑死
因為這個關子,我特地去找影片來看了。
結果建議是說,不一定要進這些名學校,哪裡都找得到好教育。
真的是一個沒有抓到重點的建議。
進名校,最主要的是認識人啊⋯⋯
同意,到底為何要賣關子??
想知道那就去找那部紀錄片看啊,一定要別人把東西餵到嘴邊嗎?
志祺團隊跟紀錄片創作團隊都同為創作者,還會直接把別人的努力直接搬去自己的影片營利才有問題吧。
再者,會尊重別人創作不是很基本的事情嗎?
Can you share all the schools listed as part of this scandal? Thank you!
以前聯考也有啊,槍手報考然後20分鐘出場,真正要考試的學生用10分鐘背答案在入場。
不如放开点, 让富人多花点钱, 给穷人孩子减轻负担
毕竟出生就不公平, 还不如各取所需
考试是多科目综合评价, 入学也是学历人脉资金的综合评价
這蠻正常的阿,有錢的本來就會想做這些事情.如果你是味全老闆,你會讓你的兒子讀文化大學還是讓他進UCLA?
這就是這部原紀錄片的高光時刻 跟此案相關人員的訪問中 有一位史丹佛的教授(入學評鑑委員) 透過訪談喊話 內文大致是 *即使你不是進來這裡 你到地區學院 只要你願意 你一樣可以學的很好*
這不是很久以前的新聞嗎?
不可否認的名校有很多的資源,而且我認識的人都憑實力考進的。其實在歐洲-如德國,荷蘭我所認識的朋友,都告訴我,他們都不會在乎你的學歷,比較在乎技能。台灣真的太在乎名校了。
是呀 這部翻拍影集也一段時間了 不只台灣內含至亞洲地區的大學 方向還是比較在乎跟競爭
*晚上好啊!💓*
看到開頭 我就想說 這是秘密嗎?
好巧XDD 剛好昨天在看慾望師奶的演員wiki
看到其中一個演員Felicity Kendall Huffman也因為此案被判刑
我想到很久以前一部電影叫錄取通知書的
是主角沒被錄取就自己創立一所大學的那部電影嗎?
@@earth4682 對呀,很好玩啊這部
其實美國大學就是提早步入社會而已 出了社會本來就是家裡有錢更有機會 你苦讀這麼久 人家搞不好家裡原本就有一個企業等小孩回去繼承 雖然現在能用錢收買學校已經很難了 但很多留學機構都是收你一堆錢幫你找一堆假實習 讓你簡歷輕鬆進去名校 到頭來還是有錢就行
很多年前就知道了,记得之前中国报道过富人买进学校,很多名人和学校都被报道。
捐款十亿美元给哈佛那个富豪?
在台灣的大學都有二招的機制,這個機制也給很多權貴子女的升學開後門,二招的名額來自當年度正取生沒報到的缺額,由各大學的教務系統自行處理。不管是國立大學甚至是頂大的二招都是權貴的機會,類似政府機關的限制性標案,如何綁標簡單作法就是當天公布名額當天報名當天截止。其他的私立大學更不用說了,簡直是買賣交換權的一般神奇... 講到高中職的二招更能說校長如同皇帝般的神明化,說的話就是神話,一人獨大威權。 相較於美國這個案件,台灣教育才是神奇的。
"在台灣的大學都有二招的機制。。簡直是買賣交換權的一般神奇" 台大也有嗎
多久的議題...... 你那邊all in nvidia 有機會喔
捐錢確實可以念名校,但也有不少富豪的子女進得去,但是卻畢不了業(能力不足),或是多拖好幾年反覆休學復學累積時間才畢業。世界排名因為參照論文數量與研究內容,其實參考性不高,應該是要去了解業界名聲。舉例,在紐約市,哥大的名聲就是比NYU高,雖然錄取條件差異不是很大。要念就要念地區影響力與未來想就業產業的校友力量及學校名聲才對。
私校這樣做沒什麼不對吧?
看成學校的另一個財源就好
何況除了給自己小孩受教育跟減稅
還有什麼能讓有錢人心甘情願把賺的錢吐出來?
國外早就知道把自我傳承百年的優良教育傳統 當成一筆可以獲得利益的生意 如最後紀錄片結尾帶的字幕 辛格開啟的側門就此結束 但後門依舊給有需要的人
厲害的人去哪裡都厲害 ~
.
.
.
所以來名校吧,還可以順便交些厲害或者至少有錢的朋友👋🥸
讓我想到如果是國外大學畢業, 要申請台灣的研究所, 需要填寫畢業學校代碼, 選項裡面都是各國的名校, 美國百大名校之類的, 超級長的清單裡面愣是沒有我念的學校, 我只好填其他. 這間學校還是該大學的姊妹校, 讓我感覺不是名校都沒辦法和他們說自己念的是國外的大學.
這完全不意外啊,錢一向都可以買學歷,買不到是不夠有錢
辛格之所以受這群美國家長推薦跟分享 就是目標精準價格又實惠 收的費用照影片描述是學校募款限制額度的幾分之幾就可滿足了
“富不過三代” 就是如此出現的,以為把富二代丟到名校就會變強 . . . 其實只是害慘他們等到自己第一代入土後,等待事業被葬送 😂
不. 「進入這些名校」這件事本身的價值其他遠高於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能力.
就像一些院校的 E-MBA 課程, 重點也不是在上課, 而是培養人脈一樣, 結識其他「有錢人的孩子」,對父輩已經打好了事業基礎的情況下, 比送孩子去真的學得到東西的課程更加重要.
因此才會有一堆超級富豪不惜捐巨款取得「第二種走後門」的資格.
確實 比起努力 運氣更加重要 ,畢竟人生的路上有上等人脈或是有貴人協助 比起自己努力工作學習還要有直接的成效 只要是個正常的富二代 就算資質普通 只要思維正常就夠了
@@chnet968 這才是現實,太多台灣人不知道情況自己想像了
這只是給窮人的雞湯,事實上階級流動不過只佔了0.0X%,試錯成本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階級是很難流動的,富只會越富,富不過三代在現代看來只是窮人安慰自己的代名詞。
啾啾鞋您的題材來了
名校騙局
我不迷信什麼名校 可是我媽迷信啊 堅稱踏入名校就跨出了實現階級跨越的第一步... 每次跟她分享我對其他學校program 的看法,下一句問的一定是排名多少,掉出50 名的不等我說什麼就開始洋洋灑灑一大堆,好像我是要去誤入歧途是的
那些走側門的學生也都繼續拿著這學歷在外面混水摸魚
此案的職員跟學生都遭到解僱了…
有什麼好意外的?
沒看那些本省土豪(有大筆土地的豪門)口口聲聲愛台灣,卻總是鼓動別人家小孩去當兵保衛國家
結果自己的小孩卻是花錢弄去當醫生、律師、工程師,甚至不惜重金聘請曾在日本帝大讀書的老一輩幫忙(需要這些“校友的推薦),弄去日本大學讀書,然後在日本有朋友或背景的就直接在日本就業,順便逃避兵役
回國之後被查到逃兵役也無所謂,最新判例刑期可以易科罰金最多不超過30萬,對於有本錢搞這種手法的大地主爆發戶而言,太划算了
英国最有名的艺术学院出名低acceptance rate,结果我们学校有人因为认识里面的老师就进了。从此,我也不盲目追求名校了。
這就是階級複製
越長大只會發現一些所謂公平的比賽或機會,背後早已安排好了人選,只不過是走完程序的陪跑人員
👽某家長小孩考進理想大學, 家長17參加了入學說明會 ~~~~ 大學: 我們的特色是旁邊有夜市生活精彩.... 家長: 我的小孩考上了"真!夜市大學" 👁____________👁.............
我是讀UCLA的,因為學校是公立的,所以有規定收90%加州居民(其中很多收的孩子都是低收戶),所以雖然也遇過口袋很深的,但沒那麼多。
但私校就差很多,其實美國大學申請真的就是金錢遊戲,光是申請每個學校就要繳規定的60~90美金申請費用,賺爛...更不用說入學之後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費用了。表面上每間學校都會打著"夠優秀就收你,我們很需要人才"的標語,但實際上真的是只要你願意捐一棟樓你就進得去了...我也認識很多明明超級優秀卻因為申請時填寫需要全額獎學金而最後申請結果卻比富二代不申請獎學金的結果還要差一大截。
台灣也是啊!利用獎學金把你騙進去,然後在學校除了所謂當初提的獎學金剩下的都沒有資源,到了學校的部門,什麼做事方式?態度?最後什麼什麼也沒有還浪費一堆時間和金錢,還要求所謂的獎學金發給我,傻眼🙄
我記得以前聽人說
國內最好的學校是公立,國外最好的學校是私立
那既然是私立大學,也就不能以公立大學的標準去評斷了吧
學習好的學生使用智商入學,學習不好的學生就用鈔能力
而且我記得,好的學校不只入學難,畢業也不簡單吧
當然,影片裡走側門的不算
那是既沒有智商鈔能力也不夠的作弊仔
犯賤,不,范建夫妻表示
早知道當時就買這個,這樣証書就是"真"哈佛了
你不要說,犯賤之范還真的去哈佛讀書,只是去的是哈佛延伸教育學院(Harvard Extension School), 類似哈佛補習班,基本上有錢有脈搏就可以進那種,不用考試不用好成績,只要會讀/寫英文跟有高中畢業就入了。
另外,Varsity Blues scandal 哈佛沒有上榜,應該只能去史丹佛。
台灣家長很多也是一樣思維
當然會喔~ 進名校後面目的就是送小孩出國留學,不管以後在國外還是在國內那薪水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名校真的对生意和人际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会共患难所以很容易结识性格相近的伯乐。
所以頂大就是比較貴的學店
人家上一代就開始努力了 有些偏門可以走也沒什麼錯😂
台灣的台清交,日本的GMARCH,大陸的985、211,有這些學歷,步入職場根本是一帆風順
這個有點奇怪吧?確定是蘋果對蘋果?
台灣這三所大致算是前三。
日本的GMARCH算是二流,日本超一流是「東京一工」,一流是「地帝早慶」,然後才是「GMARCH/MARCH」。
另外,大陸的211有100多所大學。
😂😂😂我看到你寫211我就知道你在蝦編了
日本的我不熟
但台灣的台清交對比的肯定是985前30趴的學校
211學校要比什麼😂⋯
畢業於死神統學院,對下界不熟~
會再問問好友麻婆神父~
211頂多中字輩吧
教育本來就不平等,用錢砸平道路的方式,各式各樣。🙃
所以我才拒绝三間UC去了ArtCenter哈哈
還有亞洲人想要進美國名校比其他種族還要難,美國名校的入學偏見見怪不怪了,根本故意針對人
很多人忽略這是弊案
這樣透過弊案入學的人是極少數
一些人說的好像名校或學生很糟糕一樣
99%的學生還是比那些酸有錢人才能進的人程度好多了吧?
羨...慕...
不公平從來都是賄賂開始
第一次看到 ㄅㄧㄚ空 的國字
我家是"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今天看幽靈船的影片看到有人說台中最近命案很多但沒有被重視🫨請問有機會做一集嗎
很多這個顧問做的事情比四大顧問公司做得還多
這些富二代就算再有錢但誰能有1.5個博士呢?
再次證明 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哇咧!現在我才了解😢😮
不禁想到明通大師,他好像沒什麼事情
還是會希望小孩讀名校欸,至少可以認識那些同學
這個問題要有錢人有名望的人回答比較有參考資格! 看你影片的人,誰有能力送孩子去名校!
以前台灣的聯考是最公平的制度,窮人家的孩子可以靠自己努力拚進好學校,但這公平的制度被毀了也讓台灣不會讀書的有錢人有機會走後門進好學校
多元入學令有錢人家孩子不用會讀書也可以進好學校,他們可以有資源送自己小孩學才藝練體育
阿扁就是靠聯考翻身的三級貧戶
考試本身是公平的 但在考試前能得到的資源會根據家庭的經濟狀態決定
只不過現在更不公平了
公平?只有一種選材方式叫公平?
想太多了
選材方式越單一就越對弱勢不公平
極端的說
假設考大學只看英文成績
有錢人大概從三歲就開始學習英文、讀雙語學校
你覺得窮人如何有勝算?
只有採計標準制度越複雜有錢人越難掌握窮人才更有機會翻身
(前提是標準合理啦)
現在窮人上頂大的比例比聯考時代的高多了
推甄、繁星等多元入學就是有機會啊
I am going to use a comment from another person from somewhere.
"its totally fine buying a degree and getting in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What is not fine is that you didn't pay enough"
"Back door" has always been available for the rich people and front door for the people that want to do it the old fashion way. Money from the "back door" in theory helps the "front door" people, but "side door" is bad because the money doesn't go towards giving "front door" more resources AND they didn't pay enough to justify getting in.
Thank you for your share 🙏☺️
讓我想到電影三個傻瓜
高級顧問時薪好可怕...
在中国考上大专跟进监狱关了20年一样
D. 名校畢業,然後決定不要生小孩
美國名校不是一直都這樣嗎?
@@冠宇-g6d 我的意思是美國的私立大學本來就這樣,捐錢、父母是校友都能比較好進去。
一起聽過一種說法,美國的私立大學成立的時候就是以財力有到的人去讀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无论是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任何主义。人性所趋 社会资源就是会这样分配
感覺全世界都一樣,吃瓜看看就好
那些買進去的學生最後怎樣?
後來此案爆發 影集描述是涉案的教職員跟入學生都遭校方開除… 因為內容案例只採納幾間學校(耶魯 史丹佛)為影片描述走向
今年就要去美國讀大學ㄌ 但我只有高中同等學歷的成績 其他東西完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