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只有它們能做到的事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0 чер 2023
  • 【加入會員按鈕】 / @laogao
    【訂閱頻道按鈕】goo.gl/VhzZeS
    ------------------------------------------------
    相關鏈接:
    超出你想象的深海世界
    • 超出你想象的深海世界 | 老高與小茉 Mr ...
    【神作】四十分鐘講完三體
    • 【神作】四十分鐘講完三體 | 老高與小茉 M...
    目前第二長的一期,多重人格分裂
    • 目前第二長的一期,多重人格分裂 | 老高與小...
    人為什麼是人,人類最不可思議的六個特征
    • 人為什麼是人,人類最不可思議的六個特征 | ...
    【震撼】這是一部解開所有宇宙之謎的影片
    • 【震撼】這是一部解開所有宇宙之謎的影片 | ...
    【震撼】這是一部你明天還會再看一遍的影片
    • 【震撼】這是一部你明天還會再看一遍的影片 |...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兩個地方
    •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兩個地方 | ...
    千萬不要去!世界十大人類禁地
    • 千萬不要去!世界十大人類禁地 | 老高與小茉...
    目前信息量最大的一期,重力
    • 目前信息量最大的一期,重力 | 老高與小茉 ...
    人類的隱藏能力,從氣功到超能力還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 人類的隱藏能力,從氣功到超能力還有另一個世界...
    超出你想象的地球故事
    • 超出你想象的地球故事 | 老高與小茉 Mr ...
    目前最長的一期,只有五歲抬頭才能看懂的天能(信条)
    • 目前最長的一期,只有五歲抬頭才能看懂的天能(...
    【震撼】2045年,人類究竟是滅絕還是成神
    • 【震撼】2045年,人類究竟是滅絕還是成神 ...
    【震撼】智商200也無法解答,宇宙最大的謎團,時間
    • 【震撼】智商200也無法解答,宇宙最大的謎團...
    現代技術也無法再現的七個奇跡
    • 現代技術也無法再現的七個奇跡 | 老高與小茉...
    【震撼】海奧華預言,人類起源,耶穌是誰,金字塔之謎,你想知道的答案這裡都有
    • 【震撼】海奧華預言,人類起源,耶穌是誰,金字...
    【神作】三十六分鐘完全解説這部完美閉合的漫畫
    • 【神作】三十六分鐘完全解説這部完美閉合的漫畫...
    前往地球中心的旅行,超出你想象的地下世界
    • 前往地球中心的旅行,超出你想象的地下世界 |...
    人類不能再次登上月球的真正原因真是難以置信
    • 人類不能再次登上月球的真正原因真是難以置信 ...
    “他們”究竟是誰?比金字塔還誇張的遠古文明
    • “他們”究竟是誰?比金字塔還誇張的遠古文明 ...
    最神奇的星球,地球以及人類存在的真正原因
    • 最神奇的星球,地球以及人類存在的真正原因 |...
    神作!星際效應,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什麽是五維時空
    • 神作!星際效應,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什麽是五...
    天堂的證明,一個你這輩子都看不到的世界
    • 天堂的證明,一個你這輩子都看不到的世界 | ...
    人類不能知道的秘密,人族的故事
    • 人類不能知道的秘密,人族的故事 | 老高與小...
    可怕的巨大史前生物,我們該慶幸它們已經滅絕了
    • 可怕的巨大史前生物,我們該慶幸它們已經滅絕了...
    人類消失一萬年後,一切都不見了,只有“它”還在
    • 人類消失一萬年後,一切都不見了,只有“它”還...
    目前介紹過的最厲害的一位,此人兩歲就能抬頭
    • 目前介紹過的最厲害的一位,此人兩歲就能抬頭 ...
    一萬年後的世界不會比現在更先進的真正原因
    • 一萬年後的世界不會比現在更先進的真正原因 |...
    目前最搞笑的一期,我們本來都是神但由於選擇了美貌而變成了人
    • 目前最搞笑的一期,我們本來都是神但由於選擇了...
    宇宙有多大,人類最遠可以到達宇宙的什麽地方
    • 宇宙有多大,人類最遠可以到達宇宙的什麽地方 ...
    它的下面埋藏著關於世界末日的重要信息
    • 它的下面埋藏著關於世界末日的重要信息 | 老...
    目前最細思極恐的一期,二十五號宇宙
    • 目前最細思極恐的一期,二十五號宇宙 | 老高...
    【雖然被警告不要說】但是我還是決定公開這一期
    • 【雖然被警告不要說】但是我還是決定公開這一期...
    人類的極限,壽命的極限是多少,可以多久不吃飯不睡覺
    • 人類的極限,壽命的極限是多少,可以多久不吃飯...
    驚人證據揭示地下世界的存在,他們究竟是誰
    • 驚人證據揭示地下世界的存在,他們究竟是誰 |...
    突然消失的百慕大三角
    • 突然消失的百慕大三角 | 老高與小茉 Mr ...
    【震撼】看完這期你就無敵了,史上最強戰術,不戰而勝的奧義,孫子兵法
    • 【震撼】看完這期你就無敵了,史上最強戰術,不...
    1萬2千年前的這個裝置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
    • 1萬2千年前的這個裝置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 |...
    【月球第三部】人類無法再次登月的另一種可能
    • 【月球第三部】人類無法再次登月的另一種可能 ...
    【震撼】亞特蘭蒂斯真的找到了,神,真的存在過
    • 【震撼】亞特蘭蒂斯真的找到了,神,真的存在過...
    【摩羯座的人注意了】神就來自你們的守護星
    • 【摩羯座的人注意了】神就來自你們的守護星 |...
    過去可以被改變的真正原因,被討厭的勇氣
    • 過去可以被改變的真正原因,被討厭的勇氣 | ...
    【目前最長影片】人類不能知道的,完全另一個版本的世界的真相
    • 【目前最長影片】人類不能知道的,完全另一個版...
    【震撼】進化,從1859到2020
    • 【震撼】進化,從1859到2020 | 老高...
    地球上最常見卻最神奇的東西,水
    • 地球上最常見卻最神奇的東西,水 | 老高與小...
    超越認知的印度
    • 超越認知的印度神話 | 老高與小茉 Mr &...
    【完美犯罪】又一個超超超高智商的男人
    • 【完美犯罪】又一個超超超高智商的男人 | 老...
    地球上智商最高的九種動物,第一名就快變成人了
    • 地球上智商最高的九種動物,第一名就快變成人了...
    碰到就玩完了,世界上最可怕的十大海洋生物
    • 碰到就玩完了,世界上最可怕的十大海洋生物 |...
    雪山上發生的最不可思議的事
    • 雪山上發生的最不可思議的事 | 老高與小茉 ...
    【射手座的人注意了】你們的守護星太危險,風速每秒三百公里,木星
    • 【射手座的人注意了】你們的守護星太危險,風速...
    【講到流淚】二十分鐘講完第一次世界大戰
    • 【講到流淚】二十分鐘講完第一次世界大戰 | ...
    你所不了解的天空的世界
    • 你所不了解的天空的世界 | 老高與小茉 Mr...
    【震撼】地球歷史的最大謎團,大洪水
    • 【震撼】地球歷史的最大謎團,大洪水 | 老高...
    KFK預言,目前爲止最可信的一個未來人
    • KFK預言,目前爲止最可信的一個未來人 | ...
    【震撼】諾亞方舟,不是神話而是預言,漢字中隱藏的秘密
    • 【震撼】諾亞方舟,不是神話而是預言,漢字中隱...
    【不好意思,今天的標題可能嚇到各位,但我必須說】我們之間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 【不好意思,今天的標題可能嚇到各位,但我必須...
    人類瘟疫史,存活下來的唯一方法
    • 人類瘟疫史,存活下來的唯一方法 | 老高與小...
    世界是虛擬的但有一個東西是真實的
    • 世界是虛擬的但有一個東西是真實的 | 老高與...
    【費米悖論】人類至今無法發現外星人的14種可能,越往後可能性越大
    • 【費米悖論】人類至今無法發現外星人的14種可...
    【震撼】一切都不是巧合,2020真正的預言
    • 【震撼】一切都不是巧合,2020真正的預言 ...
    【震撼】史上最深奧的話題,意識
    • 【震撼】史上最深奧的話題,意識 | 老高與小...
    不可思议的前世記憶,可能你也有
    • 不可思议的前世記憶,可能你也有 | 老高與小...
    病毒,進化
    • 病毒,進化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目前最快的影片,速度的世界
    • 目前最快的影片,速度的世界 | 老高與小茉 ...
    怕海的人不要看,真實的美人魚
    • 怕海的人不要看,真實的美人魚 | 老高與小茉...
    七個可能毀滅世界的科學實驗,其中三個還在進行中
    • 七個可能毀滅世界的科學實驗,其中三個還在進行...
    你的生日數字相加等於幾?如果等於369,那你註定不平凡啊
    • 你的生日數字相加等於幾?如果等於369,那你...
    看得見摸得著卻無法解釋,世界上最大的謎團,第一集
    • 看得見摸得著卻無法解釋,世界上最大的謎團,第...
    十年內將會消失的職業,你如果正在做這些工作最好盡快轉行
    • 十年內將會消失的職業,你如果正在做這些工作最...
    世界上最貴的東西
    • 世界上最貴的東西 | 老高與小茉 Mr & ...
    ------------------------------------------------
    推薦播放列表:
    【未來】goo.gl/Bq54h5
    【傳說】goo.gl/CpmK2Y
    【心理測試】goo.gl/wf5dp5
    【奇趣】goo.gl/Tbpiuj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3,2 тис.

  • @RainCatDog007
    @RainCatDog007 Рік тому +2186

    許願老高講一期跟“恐懼感”有關的主題,我真的想知道人為什麼會怕那小小的蟑螂

    • @user-bx2sf8iz7t
      @user-bx2sf8iz7t Рік тому +87

      頂上去給老高看

    • @user-gu4ib4xn1g
      @user-gu4ib4xn1g Рік тому +323

      希望有這期的話 畫面不要放蟑螂 😂 我連看都不敢看 🤣

    • @xrosemaryo
      @xrosemaryo Рік тому +91

      附​​⁠​​⁠议!恐虫到这期我都不敢看画面了

    • @chihuahua8787
      @chihuahua8787 Рік тому

      因為對蟑螂的印象多半是很髒,人類潛意識會恐懼細菌或是髒東西

    • @loveyouko1
      @loveyouko1 Рік тому +60

      昆蟲那一集好像就有提到為什麼人類對昆蟲有恐懼了

  • @mic19782
    @mic19782 Рік тому +1437

    很精彩😊不过这次老高讲的几丁质是昆虫才有,而海洋里的动物的壳是碳酸钙,不是正确答案。几丁质又名甲壳素,虾和蟹身上的几丁质高达58%到85%,目前,人类几丁质主要来源就是海洋生物,而并非昆虫,但昆虫身上也有,普遍含量低于60%,大部份都在5%但30%之间。老高的节目我很喜欢,这里指出科普的错误也是希望你们能够作出更好的节目,同时以正视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几丁质是人类在工业、医药健康、癌症突破和服装业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几丁质的发现,对上述几大行业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 @gygg8874
      @gygg8874 Рік тому +37

      專業👍

    • @6281760
      @6281760 Рік тому +396

      老高有時候的資訊是錯的,所以必須靠自己去求證。老高只是在說故事給小茉聽,而非老師在教學生。
      所以每當比較科學或一些知識性的題材,底下留言偶爾會有糾正的訊息,這樣的互動我覺得就很棒!教學香腸...相長...
      在這也補充一下,昆蟲也不見得是六隻腳,有些種類演化過程中造成退化,可能只剩下四隻腳。有些八隻腳的節肢動物,退化後變六隻腳的也不是昆蟲。
      而昆蟲也不見得會經過蛹這階段,就是所謂的不完全變態。

    • @miku3920
      @miku3920 Рік тому +10

      感謝糾正,長知識了

    • @yisenwei7852
      @yisenwei7852 Рік тому +4

      上次的世界末日也是那个人做视频来嘲笑没有时间末日

    • @user-bh4mi2dl3q
      @user-bh4mi2dl3q Рік тому +36

      加一,这期老高错误颇多,昆虫作为节肢动物就是从水里来的,比如5亿年前的奇虾就是很好的例子

  • @xsiphone4804
    @xsiphone4804 Рік тому +205

    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听老高的细思极恐系列了,虽然科普类确实看起来比较有高度,不过有时真的很怀念初期kuai zero那些冷门的都市传说或者细思极恐的影片…望老高偶尔满足一下我这类粉丝。

    • @onfixonfix6840
      @onfixonfix6840 Рік тому +19

      哇,真的真的以前kuaizelo那个时期尺度比较引人入胜!好怀念啊

    • @ivory0130
      @ivory0130 Рік тому +11

      會員頻道有

    • @ftchan2912
      @ftchan2912 Рік тому +4

      會員頻道有喔

    • @dieos00
      @dieos00 Рік тому +6

      在會員影片裡,老高定期講給我們聽XDDD

  • @king-allez
    @king-allez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7

    說書界的尼克星?

    • @jaym4k
      @jaym4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有9个教的是一样的。我老高正式约战你,没答应就是俗辣!

    • @Jerry228wasfound
      @Jerry228wasfound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jaym4k但是不會10個有9個拍的是一樣的
      - toyz

    • @jaym4k
      @jaym4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Jerry228wasfound 🤣

    • @king-allez
      @king-allez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jaym4k 可以約週末嗎
      平日有點忙👉👈

    • @jaym4k
      @jaym4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king-allez 你这么多条件,不敢打就不要打啊

  • @XeniaChow
    @XeniaChow Рік тому +3226

    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一定是我家的蟑螂,還會飛的🥲

    • @jiangtiffany
      @jiangtiffany Рік тому +41

      😂😂😂

    • @Jasonnnnnnnnnnn
      @Jasonnnnnnnnnnn Рік тому +251

      這家伙在水裏也一樣強😂

    • @user-ur9en2eo3s
      @user-ur9en2eo3s Рік тому +196

      卡Bug的物種

    • @user-lk7rp2xq3p
      @user-lk7rp2xq3p Рік тому +58

      蟑螂是負趨光的 所以牠感受到了重力

    • @Shake0701
      @Shake0701 Рік тому +128

      蟑螂真是噁爆
      曾經在我朋友家看過飛天蟑螂
      他竟然徒手抓,還把頭跟身體扯斷分離,瞬間愛上

  • @user-eo8jk9rn8k
    @user-eo8jk9rn8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2

    比對後發現,
    文案內容幾乎7、8成相似,
    有點不太優,
    應該要附原創作影片的來源。

    • @VingChung
      @VingChu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偷懶了偷懶了!

    • @kentskyblue
      @kentskyblue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2

      支持老高繼續偷取別人的心血及學術理論, 不要理會日本及全球的智慧產權, 支持支持, 老高最棒!!!

    • @Andy3chang
      @Andy3cha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VingChung 大意了,忘記附,呵呵

  • @billwong1407
    @billwong140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8

    老高,緊張囉

    • @Bohi0815
      @Bohi081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瓜嘎嘎瓜嘎嘎瓜

    • @Rory-1112edcws
      @Rory-1112edcws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Bohi0815???

  • @user-sz7mj1sl7v
    @user-sz7mj1sl7v Рік тому +302

    之前看過老高的一集,好像是在講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就提過遠古的昆蟲比現在的大很多,說是因為氧氣濃度比現在高,但那時候我還是不太懂氧氣濃度影響身體大小的原因,現在終於了解。很感謝老高一直製作各式各樣的內容豐富我的知識與世界觀,引起我對世界的好奇,選擇第三類組,今天開學就高二了,希望我能繼續看老高的影片,維持著對自然科學、社會學的熱情❤

    • @user-ko9bj2dy9q
      @user-ko9bj2dy9q Рік тому +26

      應該是說氧氣濃度高的時候,取得氧氣的效率也會變高,更有利巨大動物的生存,不僅是昆蟲,恐龍也很大隻

    • @deerhsu1413
      @deerhsu1413 Рік тому

      大象量體大是因為鼻子長鼻孔大能吸超多氧?

    • @user-sz7mj1sl7v
      @user-sz7mj1sl7v Рік тому +5

      @@deerhsu1413 我查到大象是少數沒有胸膜腔的哺乳動物,牠的肺是大量的結締組織,但我不知道這和氧氣交換效率有沒有關係

    • @dp9gd7iv7y
      @dp9gd7iv7y Рік тому +2

      簡單說 你只要想 一個人從小吸高濃度氧氣桶活到30歲 和一個從胚胎就缺氧到30歲的人 身體會有多大差異就好了

    • @yiche1031
      @yiche1031 Рік тому +4

      @@dp9gd7iv7y 這舉例不太對,首先你會氧中毒活不到30歲,前者可以改說在森林長大氧氣含量較高

  • @ry.hoshiko5482
    @ry.hoshiko5482 Рік тому +228

    身为马来西亚人的我,见证过我们森林里的昆虫确实比城市的大一点。之前爬山露营时,都快被这些昆虫吓死了哈哈哈

    • @chanyiping1513
      @chanyiping1513 Рік тому +16

      Hi同国人

    • @user-lh5ku3rv8f
      @user-lh5ku3rv8f Рік тому +11

      你的汉语真好,在马来西亚也使用汉语吗?也学习汉语吗?

    • @nickyek884
      @nickyek884 Рік тому +30

      马来西亚 多数华裔都受到 汉语或中文 中小学教育

    • @shengkai4051
      @shengkai4051 Рік тому +19

      ​@@user-lh5ku3rv8f小了格局小了 世界很大的 靓女😍

    • @guluchannel1134
      @guluchannel1134 Рік тому +8

      森林里有和50cent 一样大的蚊子

  • @user-wq5zx8db3o
    @user-wq5zx8db3o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有一段老高可愛又搞笑~~人一個頭四個腿四個手😂🌝🌚!!昆蟲真的好多數量很驚人

  • @dwarf915
    @dwarf915 Рік тому +1956

    小茉永遠有出人意料的問題,而老高永遠可以給出合理的解釋。

  • @jimlin8735
    @jimlin873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4

    拷貝忍者卡卡高

    • @jaym4k
      @jaym4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10 有9个教的是一样的。我老高正式约战你,没答应就是俗辣!

  • @user-kq7mi9fl1l
    @user-kq7mi9fl1l Рік тому +271

    幫補充一點,部分水生昆蟲其實並不全靠氣孔呼吸,例如蜻蜓與豆娘的稚蟲水蠆,在腹部具有類似鰓的構造可以作呼吸使用。
    另外世界最大的昆蟲少了重量這個部分,以體重來說的話是甲蟲~

    • @deerhsu1413
      @deerhsu1413 Рік тому +4

      你是昆虫系?

    • @andrewtzuoo1792
      @andrewtzuoo1792 Рік тому +13

      所以似乎老高的假設不正確,水生昆蟲aquatic insects 跟海洋昆蟲marine insects,是有不少種類,不論鹹水或淡水,雖然不如陸地上的多,但是的確是有的。不知道為什麼老高認為沒有呢?

    • @user-jg1ms3kb4r
      @user-jg1ms3kb4r Рік тому +5

      老高经营的是故事类节目而不是科普类节目啊,重点是如何让听众喜欢,而不是让观众获取到准确的信息。

    • @luketwer1346
      @luketwer1346 Рік тому +12

      @@user-jg1ms3kb4r 那就叫做不負責任!

    • @luketwer1346
      @luketwer1346 Рік тому +6

      @@andrewtzuoo1792 他沒做功課就信口開河。還有一堆腦粉在那瞎挺

  • @waiting4sunnyday
    @waiting4sunnyday Рік тому +4

    看老高这一期节目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电影《星河战队》,里边的各种大虫子,简直就是童年阴影,至今记忆犹新😂

  • @JZII
    @JZII Рік тому +4

    其實很有趣 陸地上有的動物植物
    都跟海裡面的形式是一模一樣.
    好比如我們看見的森林
    樹木枝葉花草=海葵海草
    等於海裡的珊瑚礁岩
    越往深處越多像陸地的野獸
    越稀薄的地方等於天空大氣層.
    人在陸地的極限雖然不能自行飛
    但可以在 水裡「飛」
    這就是在地球有趣的地方.
    小時候又愛又怕海裡的東西
    這樣理解或許就能讓自己
    放鬆去看待海洋世界的構造.

  • @jackliao8080
    @jackliao8080 Рік тому +67

    蝦蟹殼主要也是由幾丁質(chitin)、蛋白質 與礦物質三種成分結合而成,重量大約各占三分之一, 但是隨著蝦蟹的產地不同或是品種不同,其比例會有所 改變,其中礦物質的主要成分是鈣鹽(碳酸鈣)。
    海裡也是有很多形成昆蟲外殼的成分

  • @Iceburger88
    @Iceburger88 Рік тому +67

    今天老高得状态真的好!~一定要好好休息!各位也保重身体。

  • @liyaliang6486
    @liyaliang6486 Рік тому +4

    许愿老高讲菌类,之前听另一个影片说到世界上最重的生物是一种菌,觉得很神奇!

  • @TheYoungCy
    @TheYoungCy Рік тому +5

    楚留香對石觀音說, 因為他鼻子不好, 所以練了一種內功, 可以用皮膚呼吸~
    所以, 楚留香的輕功冠絕天下~
    所以, 楚留香可以在水下打敗水母陰姬~

  • @kimipppppp
    @kimipppppp Рік тому +4

    海有水壓,如果在淺海有強勁海流,深海壓力太大,沒有堅硬外殼是無法生存。另外海水鹽份代謝也會是一個問題,昆蟲構造要進化出代謝鹽份器官可能很難。

  • @giannishen
    @giannishen Рік тому +86

    老高的主题越来越丰富,
    今天学习了昆虫的知识,
    希望我也有三个超能力,
    加上会游泳,那无敌了!👍😄✌

    • @taicheng551
      @taicheng551 Рік тому +2

      昆蟲會游泳,生活在淡水裡的昆蟲種類超級多,但到了海水就沒有昆蟲。
      昆蟲怕海水,海水會殺死昆蟲。

  • @giannishen
    @giannishen Рік тому +80

    老高的主題越來越豐富,
    今天學習了昆蟲的知識,
    希望我也有三個超能力,
    加上會游泳,那無敵了!👍😁👌

  • @Xuanyuan1986
    @Xuanyuan198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4

    尼客星那個敗類才剛被制裁沒多久
    沒想到就連老高也步入後塵w

  • @user-bn8uj3tl3i
    @user-bn8uj3tl3i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2

    東巴高

  • @user-hv7xz2oc7x
    @user-hv7xz2oc7x Рік тому +16

    關於變態,想到了...
    小狗獸(狗)>狄路獸(貓)>天女獸(人)>聖龍獸(龍)
    四個階段可以都不同種類,也是挺變態的...
    我好像離題了😂

    • @forgivenguilty
      @forgivenguilty Рік тому +2

      有道理~很合理沒毛病XD

    • @bible000
      @bible000 Рік тому

      弗里撒大王有四種變態
      賽魯也有四種變態(包含蛹)

    • @evolcatorejii
      @evolcatorejii Рік тому

      😂😂😂

  • @16natsu
    @16natsu Рік тому +45

    這集好棒,小時候上自然學課很多知識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茉想要被動呼吸,那就得先跟哆啦A夢借個縮小燈了。

    • @Doraemon-6666
      @Doraemon-6666 Рік тому +2

      スモールライト~🔦

    • @ayumuaikawa1118
      @ayumuaikawa1118 Рік тому +3

      某意義上來說
      你去接一個葉克膜 你也會變成被動呼吸

    • @user-ou1sz8ip3b
      @user-ou1sz8ip3b Рік тому

      這集完全是荒繆的理論 根本不存在 知識好嗎 聽聽就好

    • @16natsu
      @16natsu Рік тому

      @@user-ou1sz8ip3b 嗯,我聽聽就好

  • @renguin0829
    @renguin082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老高:誰會想要變態呢
    😂😂😂😂

  • @t.y3750
    @t.y3750 Рік тому +1

    老高該講講滿清及中世紀酷刑,嫖妓史及著名刑偵了。附身驅魔,連環殺人等也是高收視題材。如何把黑暗題材變得有趣並註入知識則是老高的本事了

  • @mio9691
    @mio9691 Рік тому +100

    預祝大家 端午節快樂~~~
    謝謝老高的分享~~ 雖然看到蟲子會怕 但還是看完了

  • @aafwah2154
    @aafwah2154 Рік тому +3

    老高可以談談《玲音》嗎?跟集體潛意識和地球共振頻率和網路有關

  • @CHHuang-gy7ql
    @CHHuang-gy7ql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0

    說書沒有要原創,但連文案都一樣就太懶了,老高加油一點

  • @user-hu2mg9bo5p
    @user-hu2mg9bo5p Рік тому +3

    主要是現代的氧氣含量其實和遠古比空氣中的含氧量要少非常多,所以遠古的時候昆蟲的體型都很大,就因為遠古時候空氣中有大量的純淨氧氣,我們現在的空氣除了氧氣含量低外還有很多雜質!

  • @shonhock4400
    @shonhock4400 Рік тому +3

    还有另一个原因影响昆虫/动物的大小体型是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就比如 以前的恐龙、昆虫、鸟类为什么可以那么大体积,那是因为那时候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浓多了。经过呼吸把氧气吸入体内,当血液吸收的氧气会更加充沛和增加血液循环后,再经过几万年的进化,每一代的生物都逐渐增加体积。

  • @Sawackey
    @Sawackey Рік тому +3

    想提個問, 海水裡因為沒重力所以動物長的大, 但海水裏面有水壓, 想請問一下水壓會帶來影響呢?

  • @bingshiouho3125
    @bingshiouho312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支持老高!

  • @Anton-ey7bm
    @Anton-ey7bm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3

    老高加油 一定要堅持做YT界的華強北

    • @user-yq3ld2lh6l
      @user-yq3ld2lh6l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YT界的农夫山泉

    • @kailee4233
      @kailee423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2

      YT界的尼克星

    • @user-hs2ws2bl7v
      @user-hs2ws2bl7v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kailee4233哈哈 笑死

    • @kentskyblue
      @kentskyblue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0

      支持老高繼續偷取別人的心血及學術理論, 不要理會日本及全球的智慧產權, 支持支持, 老高最棒!!!

    • @rex0624
      @rex062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kentskyblueget a life bro 😂😂

  • @butterflywithpeggy
    @butterflywithpeggy Рік тому +73

    昆蟲真的是真正的地球主人,到現在還不斷有新品種的昆蟲被發現呢!

    • @SQ9Pegasus-ww33vc
      @SQ9Pegasus-ww33vc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其實人類也已經分了很多種(不是膚色種族那些)外表看起來差不多而已 各自進化 沒有生殖隔離而已

  • @sh0800000
    @sh080000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7

    參考別人的數據 就該在影片下方PO原出處 或數據來源 才是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

    • @user-ot2sk8vw8x
      @user-ot2sk8vw8x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所以他偷誰了? 日本那個也不是原創阿😅

    • @user-se1mn8yf7u
      @user-se1mn8yf7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多讀點書吧,看到新聞跟著高潮

    • @sh0800000
      @sh080000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user-se1mn8yf7u
      所以你高潮囉?沒事瞎起哄什麼?可恥..

    • @gamerhack-qy6ty
      @gamerhack-qy6ty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se1mn8yf7u 那你读很多吗

    • @MJ-0047
      @MJ-0047 26 днів тому

      比你多吧​@@gamerhack-qy6ty

  • @user-zw3yb1sr2m
    @user-zw3yb1sr2m Рік тому

    哈哈哈,昨天晚上梦到老高和小茉,去我老家那个小山村做客,而且还抽时间去河边録啦一期节目,太好玩啦,就是那么天马行空😂

  • @cheungshusing
    @cheungshusing Рік тому +5

    氧濃度,有一說是 毒氣說,大家可以google一下,簡單來說,因為 氧濃度 太高所以才開始變小的(特別對是幼生個體),而變小了 之後, 又沒有 環境壓力 讓他們重新演化 變大,所以就愈來愈小了。
    反而小隻個體,能量攝食所須,藏身的地方都更易,這也可能是 自然的選擇。
    *(當然交配權會跟小個體 演化 有衝突,這正是自然玄妙的地方)
    所以 氧濃度高>體型大, 只是表象。 P.s 這只是學界其中一種猜想,有興趣自行google~

  • @vR33
    @vR33 Рік тому +12

    老高可以做一期,為何太空人要把種子送去太空去培養。
    是否以前的昆蟲也是外太空帶來的?

    • @jo168ya
      @jo168ya Рік тому +1

      日本漫畫-火星異種

  • @gracezhang828
    @gracezhang828 Рік тому +2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科学探索频道,说古代昆虫比较现代的大是因为几亿年前地球的氧气比现在多。科学家实验过把昆虫放在氧气多的环境里,体形就比较大。同理 哺乳动物也如此。

  • @Drymille
    @Drymille Рік тому

    特別喜歡老高的宇宙系列 生物系列 還有柯南系列(現在只有會員偶爾出)

  • @user-ub3ty7kw9m
    @user-ub3ty7kw9m Рік тому +14

    如果天空像海洋充滿生物的話應該很特別,以空氣中的東西為食,大部分都飄在空中就像是海中的鰩魚一樣(遊戲動畫看太多🤣😅

  • @BlueRoyify
    @BlueRoyify Рік тому +2

    小茉反應太可愛 換上被動呼吸會不會解決死亡🤣

  • @ray-pp6qx
    @ray-pp6qx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4

    以下開放沒有邏輯思辯能力的高粉哭邀

  • @Roselind-ps7oi
    @Roselind-ps7oi Рік тому

    18:21分這裡說到🫁的表面積嚇得我猛的吸了一口氣😂

  • @_msd.0960
    @_msd.0960 Рік тому +9

    我記得會飛的昆蟲最大的好像是皇蛾,以前有一次颱風天有一隻皇蛾被吹到我家這邊來,大到很誇張,翅展差不多快到A4紙的長邊長度。

  • @user-Faye2023
    @user-Faye2023 Рік тому +3

    11:36 🤣🤣🤣🤣
    不小心聽十遍 ,
    老高差點開始阿卡貝拉

  • @user-lt3nh7ob4w
    @user-lt3nh7ob4w Рік тому +59

    希望老高能講講關於處理「核廢料」的相關問題 還有各國投入多少到海洋 未來影響有多深等等讓更多人了解並且重視😢

    • @cityrecluse
      @cityrecluse Рік тому +7

      核材料不是人造的,是从自然界浓缩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盐,盐是海水中浓缩出来的,你把它扔回海里……算了,你担心塑料更现实一点。

    • @cityrecluse
      @cityrecluse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I_am_Samurai_Not_Ninja 我看你理解错了

    • @a890h123
      @a890h12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目前網路上很少關於處理核廢料的作品,所以老高應該講不出來

  • @mr.perfume8357
    @mr.perfume835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看 爆 支 持

  • @sammystrangeworld
    @sammystrangeworld Рік тому +36

    昆蟲體積雖小但其生理構造可謂巧奪天工, 老高這次的影片給我們上了一堂冷知識的昆蟲課, 真的非常有趣令我們能夠增長知識, 更了解地球上的一事一物🙏🙏當然老高的解說也是功不可沒, 這次影片很精彩👍👍熱切期待下星期三晚更精彩的內容😀😀

    • @user-pe4xj9he6j
      @user-pe4xj9he6j Рік тому +6

      歪個 其實用鬼斧神工比較正確,相當於是感歎是鬼神造出來的,巧奪天工雖然意思相近,但主要是講人造出來的東西竟不輸老天、更甚超越自然

  • @lloydwong
    @lloydwong Рік тому +102

    關於昆蟲真的很多未解之謎,
    記得以前看到地球的歷史講到,
    有一段時期,地球的氧氣濃度達35%,
    很多昆蟲都長很大,可能這個“被動呼吸”,導致比現在大很多!

    • @Changwen666
      @Changwen666 Рік тому

      太讨厌昆虫了

    • @LuZhenHua
      @LuZhenHua Рік тому +11

      也有可能以前有灵气,有可以修仙,所以才有寿命高达一千多岁的神人,而现在是末法时代

    • @user-id7sn1hw3e
      @user-id7sn1hw3e Рік тому +17

      @@Changwen666
      那時候的昆蟲可能不是我們討不討厭的問題..是他會來捕食你的問題

    • @user-hw9qz8kn3p
      @user-hw9qz8kn3p Рік тому +7

      @@Changwen666 昆蟲一個個都有本事...要是有一公尺大的螳螂人類能不能徒手打贏不好說, -或許對螳螂來說就是在玩割草遊戲 一刀999-

    • @user-hw9qz8kn3p
      @user-hw9qz8kn3p Рік тому

      @@user-id7sn1hw3e -其實也不用主動補 這麼大的昆蟲我相信大部分人類看到直接昏死了-
      -想想看一公尺大的蟑螂再用眼睛看者你 動動他的大嘴嘴大手手-

  • @nasa76033
    @nasa76033 Рік тому +5

    真喜歡看老高小茉互相聊天

  • @renguin0829
    @renguin082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昆蟲是被動呼吸那好像不能做瑜伽了😂😂😂

  • @user-ou1of3xz5y
    @user-ou1of3xz5y Рік тому +6

    小茉這個位置真的是別的頻道無法模仿的!!😄

  • @TJ-yj7oz
    @TJ-yj7oz Рік тому +9

    常常懷疑遠古時候的重力是不是比較小 不然為什麼生物都那麼巨大 而且那麼多石頭建築 好像沒有重力似的

    • @vera_light
      @vera_light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那为何重力变重?地球核心铁水运转更快?还是铁水随着时间或其他原因更多了?

  • @user-zw2ho5qp5m
    @user-zw2ho5qp5m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用光判斷上下,邏輯上是不符合的。按本文說昆蟲是靠近光源才背著光源飛……所以根本不是以光判斷上下。若是就不需要靠近,遠遠的就能判斷不是嗎!

  • @user-hd5jb5hr6b
    @user-hd5jb5hr6b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6

    建議之後太相似的影片只要附上原資料引用來源出處,反正是說書頻道我們還是想看由老高來講

  • @min4352
    @min4352 Рік тому +2

    那老爽了😂~ 18:56

  • @cmnyat6031
    @cmnyat6031 Рік тому +14

    😂聽到老高說昆蟲是靠光源判斷上下時開心的快哭了!終於可以說我不是瞎猜的。

  • @k778833
    @k778833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11:36噗~噗噗乳動物😂

  • @user-tt6ts3tz3i
    @user-tt6ts3tz3i Рік тому +3

    其實人一直都在進行被動呼吸,但是外界的氧氣擴散進身體的量不足以維持身體活動,才會演化出呼吸系統

    • @henry8254
      @henry8254 Рік тому

      人體皮膚不能被動呼吸,一直都不能

  • @user-zy3sh8fi2z
    @user-zy3sh8fi2z Рік тому +18

    我聽過另一個關於為何昆蟲不大比較可信的假說,是因為昆蟲一旦變大,身體的反應就會變慢,因為昆蟲的神經系統相當分散,導致中央腦的支配權不足,因此一旦變大反應就會變遲鈍,導致生存不利。
    另外,個人認為昆蟲的呼吸方式可能是導致昆蟲無法下海的主因。就像脊索動物進化成用肺呼吸後,就沒辦法在水中呼吸,昆蟲同樣也無法在水中呼吸,更糟糕的是,昆蟲的呼吸構造完全無法憋氣,這導致昆蟲不能離陸地太遠,否則沒有地方休息換氣,這就導致昆蟲無法往海裡進化。

    • @user-oh5gu9ko7c
      @user-oh5gu9ko7c Рік тому +3

      昆蟲變大,身體的反應就會變慢←蚊子的確是這樣,越大隻的蚊子飛得越慢,越好打!

    • @user-ky3bt5yx9y
      @user-ky3bt5yx9y Рік тому +2

      淡水裡有很多昆蟲

    • @user-zy3sh8fi2z
      @user-zy3sh8fi2z Рік тому +1

      @@user-ky3bt5yx9y 但是淡水都在陸上

    • @JoyceLinntw
      @JoyceLinntw Рік тому

      昆蟲是不是怕鹽😅

  • @dodohsux
    @dodohsux Рік тому +9

    感謝老高讓我們更了解昆蟲的世界 (雖然全程以BGM形式在聽 😭

    • @sarasarasasara
      @sarasarasasara Рік тому +2

      是因為無法消化這不斷出現的蟲蟲畫面嗎~~ 其實小瓢蟲的畫面~~還蠻可愛的說 ^^!

    • @c1990809
      @c1990809 Рік тому +1

      BGM+1
      真的克服不了!

    • @ftchan2912
      @ftchan2912 Рік тому +1

      畫面無法+1😑

  • @lukelzlz
    @lukelzlz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37 纠正一下,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其中完全变态分为4个阶段,而不完全变态为卵-》若虫- 》成虫三个阶段哦

  • @slo7819
    @slo7819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Thank you ❤

  • @user-jf9el9re1j
    @user-jf9el9re1j Рік тому +5

    有沒有可能昆蟲的背都是太陽能板般的接收器🤔

  • @saramat2376
    @saramat2376 Рік тому +7

    剛好下午和朋友聊到昆蟲,晚上看到剛好這集,好厲害的巧合!量子糾纏嗎?

  • @mangu_WJ0905
    @mangu_WJ0905 Рік тому +1

    希望老高能講一下後室裡的怪物和層級

  • @zianaiz9691
    @zianaiz969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如果是背对光源 那把灯全关了 在渔缸底放个灯 鱼是不是就都倒过来了?

  • @RORO15CB
    @RORO15CB Рік тому +5

    雖然很高興老高更新,但是出現毛毛蟲🙀

  • @user-sr3oi1kw6e
    @user-sr3oi1kw6e Рік тому +4

    星期三又來聽鬼扯了

  • @user-wu6er7bh4y
    @user-wu6er7bh4y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6

    呃大多數人還是會相信這老高自己原創的😮‍💨

    • @0720vivian
      @0720vivian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他從很久以前就講過很多知識他都是科普來的或者聊到了什麼 才有一個話題🤷‍♀️怎麼會有人覺得是原創呢….很多他講的數據都是智庫公開可以查詢到的

    • @samuelay
      @samuelay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0720vivian 問題是他是100%照搬過來,當然你們可以說是沒有問題,老高做什麼都沒問題 🤣

    • @0720vivian
      @0720vivian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samuelay 沒有100%啦….題材是一樣 但解釋跟敘事方式還是有不一樣,要認真說起來45%應該是有雷同

    • @kentskyblue
      @kentskyblue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支持老高繼續偷取別人的心血及學術理論, 不要理會日本及全球的智慧產權, 支持支持, 老高最棒!!!

    • @stephencurry9526
      @stephencurry952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日本YT只是早說幾天而已 跟1+1=2一樣 別人說我就不能說嗎~ 怎麼可以說是100%照搬過來嘞 我們的圖可是不一樣的啊

  • @wenhonglo2951
    @wenhonglo295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朝聖

  • @user-he1sg9rf9r
    @user-he1sg9rf9r Рік тому +4

    水中昆蟲一般都是陸生昆蟲的幼體, 如蜻蜓. 在水中有鰓用鰓呼吸, 在變態成成蟲時, 會結成繭, 然後脫繭而出, 成成蟲. 然後才開始行氣管呼吸.

    • @luketwer1346
      @luketwer1346 Рік тому

      所以你不覺得他這一集根本是在鬼扯嗎?還甲殼類是碳酸鈣咧

  • @limgigi59
    @limgigi59 Рік тому +3

    喜欢这样的男人,即使知道老婆说的不是事实,但也总是每次配合老婆说“也有可能”,比起那些总是爱跟女人争个高低的男人好太多

  • @user-vl8yy2lu8l
    @user-vl8yy2lu8l Рік тому +1

    谢谢老高科普,第一次了解昆虫的这些知识😂

  • @user-fc7zr2jn3w
    @user-fc7zr2jn3w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6

    要說是說書的話 可以底下標記一下原作

  • @user-bu2bu7xf9v
    @user-bu2bu7xf9v Рік тому +6

    “甲殼類”不就涵蓋所有昆蟲了嗎?
    在海裡生活的吸收海水成分製殼,
    在地表生活的吸收大氣成分製殼...

    • @user-fp3gv9ni4d
      @user-fp3gv9ni4d Рік тому

      那你乾脆說都是節肢動物算了,昆蟲有一個明顯特徵,三節三對足,今天影片是在探討為何沒有昆蟲而不是有沒有甲殼生物

    • @user-bu2bu7xf9v
      @user-bu2bu7xf9v Рік тому

      @@user-fp3gv9ni4d 你看清楚再來嘴

    • @user-gq9lr4wd5m
      @user-gq9lr4wd5m Рік тому

      @@user-fp3gv9ni4d 其實昆蟲跟甲殼類都是泛甲殼動物,分子學是支持,只能說甲殼不是昆蟲,但昆蟲是甲殼

  • @madcapitol
    @madcapitol Рік тому +5

    才剛剛想昆蟲飛向的光源難道是“捕靈網”?下一句老高就說“難道它們是外星人?”

    • @Glaozed
      @Glaozed Рік тому

      人死后,不能见光的。在抬棺的过程中不能开棺,没有棺材也要用布盖着眼睛。
      因为不柔和的强光会引导灵魂进入地狱。

  • @a545438
    @a54543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5

    沒有說是原創 但 有沒有註明影片出處呢 你是有營利的 老高

    • @user-ot2sk8vw8x
      @user-ot2sk8vw8x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所以要標誰?
      日本那個也不是原創啊⋯

    • @hyoju0991
      @hyoju099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你说的原创,是原创么?不是你认为的原创?

    • @user-rk2ev1cu1q
      @user-rk2ev1cu1q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全部推給宇宙大爆炸就好啦,都是他誕生的一切

  • @fuizingchai6229
    @fuizingchai6229 Рік тому

    每集都好喜欢小茉片尾的神来之笔

  • @user-nt9ir4lr1s
    @user-nt9ir4lr1s Рік тому +5

    人類那個叫成長,蟲類的叫“完全變態”差很多,人類頂多智力高一些身體變大跟力氣大一點,變得跟昆蟲那樣能飛天遁地不是一回事!人類有了蟲族或動物的能力就是假面騎士,而蟲跟動物有了人類的智力就是怪人,兩組人注定是死對頭!😅😂😂😂❤

    • @123lkjdas5
      @123lkjdas5 Рік тому +1

      蟲有人類的智力和體系 那是火星異種吧

  • @user-bu2bu7xf9v
    @user-bu2bu7xf9v Рік тому +9

    原來如此,那麼說來,紫色地球時期的原生物種當中倘若有昆蟲類的生物在趨同演化下的某個階段,是以帶翅膀的小精靈型態、或沒翅膀的人類型態出現在地表上,似乎也沒啥好奇怪的...
    假如這些物種的生命階段是以“ 世 ”來作區分的話...
    昆蟲的卵期、一齡幼蟲期、二齡幼蟲期、三齡幼蟲期、四齡成蟲期、結繭成蛹期、羽化成蛾或羽化成蝶期...就能翻譯為此類物種的...前世今生...
    人類型態,或許可被視為四齡成蟲期,需要攝取什麼食物達到一定的量與體內濃度、才能開始結繭化蛹、也就是進入某種彌留之際的假死狀態、或進入真死狀態、啟動體內的成蟲盤、藉由蛹殼內體液化成的營養漿糊當養分,來改造自體全身上下,然後死而復生,完成羽化登仙的整個生命周期...
    以 人類型態 尋找配偶結合並產下子女這階段,要找類比的話...算是珊瑚蟲行有性生殖的型態,其實...珊瑚蟲還有無性生殖的水螅體型態...返老還童、自我複製開分身、不固著一處的游離型態...
    雖然水螅體跟珊瑚蟲在外觀看起來像是不同物種,但體內延續物種世代的遺傳基因是一樣的,只是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而以不同的樣貌作展現...
    所以,
    如果有些人類族群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某些特定的器官與能力開發要進入到幾齡期才能發育成熟,系統完備後潛在功能才得以開啟,這似乎也說得通...對應宗教哲學或內功心法,深入修練到第幾階段就能開啟某些感官功能與特殊能力...這就相當於是境界提昇、或層級躍遷~~

  • @sunspotsACG
    @sunspotsAC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有本部影片來源的資訊嗎?

    • @bukitmertajamer
      @bukitmertajamer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他說從最新的才有

    • @user-mq4hy5xy9b
      @user-mq4hy5xy9b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YT查「一百年未解決」應該就可以找到,可以開CC中文字幕

    • @sigma5966
      @sigma596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ser-mq4hy5xy9b感謝分享,已訂閱

  • @wigil
    @wigil Рік тому +21

    希望老高能夠再講一次福島的事情吧,讓大家都關注一下。難道未來海裡的東西真的都不能吃了嗎?像老高之前提到的其中一個預言

    • @user-qk6tc3oo4h
      @user-qk6tc3oo4h Рік тому

      你就查一下世界核能協會允許的排放量 還算安全

    • @h.h6932
      @h.h6932 Рік тому +1

      日本那么惜命长寿 对海鲜的狂热 你纯粹是想太多了😂 如果他们不吃海鲜你才要担心

    • @millsonliu
      @millsonliu Рік тому

      出門只要一天:吸的重金屬汙染空氣,吃的化學元素週期表,
      各種科技狠活.都比喝10年的福島水恐怖.
      因為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超嚴格的,請放心.

  • @user-gg7bk1mr5p
    @user-gg7bk1mr5p Рік тому +43

    還有兩個超能力
    他們的爆發力..和力量
    如果把牠換算成等同大象的體積的話...把現在最大物種鯨魚抬起來都沒問體
    還有爆發力快過獵豹...和超跑

    • @user-sq7md9wl5t
      @user-sq7md9wl5t Рік тому +2

      這是過於精簡化,只看體重和力量的比例去計算的結果
      如果你有仔細想過的話,你會發現10歲左右的小孩等比例放大力量和體重直到體重和成年人相同後,每個人都是大力士

    • @sinleans1019
      @sinleans1019 Рік тому

      我記得如果被帝王扁鍬形蟲夾住,你用剪刀從裡面用力頂開他的夾子也必須超用力

  • @TheSweetEdo
    @TheSweetEdo Рік тому +3

    這樣說起來,或許大家都以為古代人生活在陸地,其實古代人在水沒有凝結成冰山冰川前,人類或許都是海底人,所以能搬石頭造金字塔,能夠做出摩艾像,能夠堆巨石陣,因為人是海底巨人。然後天候劇變結冰造成海變成陸地,海底人無法承受重力而滅亡。

    • @TheSweetEdo
      @TheSweetEdo Рік тому

      而且要想想冰川都在山上,就表示當時水有漫過山頭,山頭上的淡海水凝結成冰川,其他是凝結後又解凍。所以壁畫中的古代人頭上可能是鰓而不是面具。

  • @226Liu
    @226Li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精彩❤ 想起假面超人,不過我完全不知道這劇的內容~😂

  • @user-vq8db3yv8l
    @user-vq8db3yv8l 18 годин тому

    加入会员的第五个月零2天,感谢老高带来的影片,看很多遍都好看,老爽了

  • @user-gq9lr4wd5m
    @user-gq9lr4wd5m Рік тому +3

    其實昆蟲跟甲殼類都是泛甲殼動物,分子學是支持,只能說甲殼不是昆蟲,但昆蟲是甲殼,滿多人說陸地上有魚嗎??? 其實蜥型綱就是爬蟲類跟鳥類總稱,還有合弓綱就是似哺乳動物還有哺乳類的總稱,合併成羊膜動物,他們都是硬骨魚的肉鰭魚的分支有三個,腔棘魚,肺魚,四足形,我們是四足形,廣義上我們是魚,分子學是支持

    • @user-iy2nc4lg2n
      @user-iy2nc4lg2n Рік тому

      蜥型綱沒聽過 只聽過C型鋼😅

    • @user-gq9lr4wd5m
      @user-gq9lr4wd5m Рік тому +1

      @@user-iy2nc4lg2n 蜥型綱就是廣義上爬蟲類,科學界主流用法

  • @pigggggggg1701
    @pigggggggg1701 Рік тому +7

    這集對害怕昆蟲的人不太友善😂😂

    • @evietpe1
      @evietpe1 Рік тому +1

      是呀,我必須遮住畫面用聽的

  • @lilio1842
    @lilio1842 Рік тому

    推一部漫畫:《火星異種》
    具有很強的生物科學背景,描述人類為了將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將蟑螂送去火星;但意外造成蟑螂不僅適應了火星的環境,還快速進化成「蟑螂人」。
    而蟑螂人與人類的關係,就跟人類一看到蟑螂的反應一樣,見者即死,所以人類為了能夠有效對付這些具有高度智慧和近乎無敵體格的蟑螂人,將昆蟲、動物、植物、真菌等基因和人類基因改造,形成各式各樣的「昆蟲人」、「螃蟹人」、「魚人」、「細菌人」。此外,地球各大國之間為了資源、為了這種改造基因技術,各懷心思、各懷鬼胎,層層角力。
    很有意思的一部漫畫,推薦給大家看😊
    (最喜歡裡面一位混入螳螂蝦基因的拳擊手,人類大小的螳螂蝦,那一拳出去的威力多猛烈!試想這些無敵的昆蟲成了人一樣的大小,又克服了先天上身體的限制、還得到了智慧與更長的壽命,這真的是改變了地球生態鏈的變態基因工程!)
    Ps:推薦老高可以講講這部漫畫,格外精彩!

  • @midnightdog1014
    @midnightdog101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難怪我住在樹林很多的學校宿舍中....樹木小森林超多的...然後 蚊子都非常大隻(氧氣足阿)....很長的腳

    • @-ahsean9505
      @-ahsean950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猜那是公蚊子吧😂

  • @yeechan7235
    @yeechan7235 Рік тому +9

    看老高小茉的片子特別精神🚀❤加油🎉保重身體🌼

  • @stoneskin2
    @stoneskin2 Рік тому +10

    發現老高有個超能力,無論小茉說什麽,他都能說對對對,然后能圓起來。

  • @Owen_Chang
    @Owen_Chang Рік тому

    螃蟹,蝦子也有幾丁質又稱甲殼素
    9:55 小茉標準的日本語氣“嘿欸”

  • @yifungtsao7479
    @yifungtsao7479 Рік тому

    嗯~這次的主題讓我想到一部蠻有名的漫畫:蟲穴
    看了那個再來看這次老高的主題,蠻有認同感的🥴

  • @sjsupa
    @sjsupa Рік тому +46

    关于呼吸与昆虫大小的关系,老高少讲了一个重点。体积是3次方,面积是2次方。也就是说,昆虫长的越大,其体重的成长速度会超过表面积的成长速度,甚至远远超过。体重越大,氧需求量越大。也就是说,昆虫长的越大,其氧气需求量的成长速度会超过吸入氧气能力的成长速度,甚至远远超过。极端情况就是全身表面完全没有外壳,全用来呼吸,都不达不到供氧需求。

    • @peterwu2566
      @peterwu2566 Рік тому +3

      所以看氧氣濃度了,古生代氧氣濃度高達40%,相較現在的8%高達5倍,而一旦體積大外部強度需求就必須降低,不然無法合理解釋古生代如此巨大的昆蟲如何運作的。
      其實跟巨人理論一樣,常理推算人類的骨頭即使按比例增長也是負荷不了巨人的體格,所以巨人必定都是三角形體格,下體的肌肉跟骨骼比例肯定比人類還高。

    • @fcg9521
      @fcg9521 Рік тому +1

      @@peterwu2566 原来如此,所以以前的蜻蜓可以超级大。三角形体格的巨人想象一下有点好笑,感觉不会太强

    • @xinx9543
      @xinx9543 Рік тому +1

      ​@@peterwu2566 按質量比重來算的話,現在的氧濃度在空氣中的比重是21%,石炭紀時期估計是32%。

    • @peterwu2566
      @peterwu2566 Рік тому +1

      @@xinx9543 不好意思記錯了

    • @millsonliu
      @millsonliu Рік тому

      @@peterwu2566
      目前的氧氣不是8%喔,幫你勘誤
      氮氣 佔78%
      氧氣 佔21%
      氬氣 佔0.96%
      二氧化碳 佔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