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毫奶奶|讀《祭姪稿》的重量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7 лют 2025
  • #顏真卿#祭姪稿
    被譽為顏體第一、行書第二的《祭姪稿》,通篇塗改痕跡,卻是歷代書家必臨之帖。透過讀帖,感受顏真卿書寫當下心情的起伏,筆墨間悲憤真情流露,在在充滿重量感的氣勢。
    ============
    謝季芸擁有30多年教學經驗,破解「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傳統書法教學瓶頸,以現代精神及口語化的生動解說,在兩岸大力推廣書法美學。
    1939年出生的奶奶,38歲才學書(師事名家黃金陵,台灣國寶 曹容第三代弟子),一學茅塞頓開,至此書筆近半世紀不輟,兼善楷、隸、篆、行書、草書各體,迄今依然口條清晰、精神矍鑠,教學暨筆耕兩不相忘,她深信只要掌握要領,學習書法,絕對比你想像中的輕鬆簡單。
    本來不想上鏡頭的奶奶,一想到可以讓更多「年輕人」體會書法的美妙,熱勁就來了。看似不打草稿、口若懸河(雖然有點台灣國語)的「獨講」,實則每一篇主題都是她殫精竭慮,彙整學生疑難雜症後的構思,希望這個世界唯一可成為藝術的書寫文字,代代薪傳。
    ============
    謝季芸簡歷
    台灣女書法家學會創會暨榮譽理事長(現任顧問)
    台灣中國書法家學會第15、16屆理事長
    代表著作:《墨寫心經》/首部書法七體心經字帖
    • 書法七體各有不同氣質, 什麼樣的字體最適合你...
    書畫網:www.ider.tw/spr...

КОМЕНТАРІ • 8

  • @pclo8855
    @pclo8855 3 роки тому +3

    謝謝奶奶🙏, 除了教導寫書法技考, 還講解背後的典故, 真是獲益良多, 再謝.
    粧容亮麗, 大方高雅, 絲巾漂亮👍

  • @張淑芬-t6h
    @張淑芬-t6h 3 роки тому +1

    謝謝老師每一集的精采介紹和示範. 我想反映一個問題: 影片裡的音量有比較偏小哦!

  • @张伟-w5u1v
    @张伟-w5u1v 3 роки тому +1

    请奶奶介绍下圣教序的写法和要点

  • @wenzi9773
    @wenzi9773 3 роки тому +2

    有点王羲之《丧乱贴》的感觉,情绪的起伏流露笔墨间

  • @yogaito6808
    @yogaito6808 3 роки тому +1

    講得好,但不能说顏魯公此時此刻是「心情好」吧?

    • @筆墨的江湖
      @筆墨的江湖 3 роки тому

      同意 或許是想表達心情狀態是還算穩定?

    • @蔡沛容-i8c
      @蔡沛容-i8c 2 роки тому

      都是好學的學生…心隨境轉之下思緒的起伏.結果被發現了….

  • @devilpen6565
    @devilpen6565 3 роки тому

    稿,就是正本祭文之前的文思構寫。
    構寫寫好後,再書以正本為祭文,而正本就是出殯那天,隨著入葬前祝祭焚化知于亡者。這也就是說,古代書家,寫正本書法前,會做構寫行為,寫自己的文思,寫自己的話,而非現今書法者每每摘錄他人詩詞為書,落款還蓋章以為成自己作品〈鸚鵡學舌式〉,實與古代書家真誠創作,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