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日本為何堅持用漢字?早起日本祖先是中國人?日語竟是這樣來的!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4 кві 2024
  • 订阅一下,看更多有趣的纪录片:
    / @talk-show888
    【圆桌派】《圆桌派》是一档下饭的聊天综艺节目,由著名媒体人、文化名嘴窦文涛携手优酷“看理想”倾力打造。不设剧本,即兴聊天,平等视角,智慧分享。
    ★主持人:窦文涛
    ★嘉宾:陈坤 / 周迅 / 蒋方舟 / 王晶 / 梁文道 / 马家辉 / 周轶君 / 武志红 / 马未都 / 张亚东 / 严歌苓 / 汪海林 / 金宇澄 / 李玫瑾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529

  • @user-kw6vl1ox6r
    @user-kw6vl1ox6r Місяць тому +23

    我香港也創造了很多新詞句,例如“古惑仔”、“無喱頭”😅

    • @user-K.J
      @user-K.J 24 дні тому

      这到名副其实😄

    • @zishumusic
      @zishumusic 18 днів тому

      这倒是有点搞笑哈哈

    • @user-ig3bk5dj9p
      @user-ig3bk5dj9p 15 днів тому +3

      兩岸三地都有各自的當地用語,通過影視作品尤其是網路的流通以致對方也能接受乃至採用,目前還是大陸詞彙流通的最多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4 дні тому

      聖經說: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
      朋友你準備好面見神了嗎?你肯定你的死日比你的生日更好嗎?为什么?

  • @dennischou5059
    @dennischou505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2

    講得非常客觀,給你點個大讚,文化本來就是這樣,哪邊強,哪邊文化輸出,人們只要把文化的強項吸取好,就沒有誰學誰的問題,最怕的就是自己不承認自己的文化弱項,還硬搶別人家的文化那才叫做丟臉,所以日本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國家,他從不會跟你否認他的文化來源來自中國,所以我們也不需要覺得不好意思,怎麼到處充斥的日本文化,學別人的優點,屏棄自己的缺點,這樣不論是文化、醫學、科學、社會才會一直進步。之前在大陸玩的時候,我常常跟洛陽的小朋友說,不要覺得學日本的東西很丟臉,因為那是你老祖宗的東西啊!我是台灣人,今年53歲,我跟作者的看法是一樣的。日本只是把中國以前好的東西留下來,我們只是把它拿回來,畢竟中國的苦難太多,有些東西流失掉了,日本幫我們保存好而已。

    • @user-jh8il5es6j
      @user-jh8il5es6j Місяць тому

      宋以前的日本还是值得尊敬的

    • @user-K.J
      @user-K.J 26 днів тому

      日本人没那么坦率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4 дні тому

      聖經說: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
      朋友你準備好面見神了嗎?你肯定你的死日比你的生日更好嗎?为什么?

    • @user-K.J
      @user-K.J 4 дні тому

      @@williamwei9524
      没事不要跑来蛊惑他人心智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3 дні тому

      @@user-K.J 希望您认真仔细读完以下的信息后能明白我的本意!
      今天我简单向您介绍一下我个人的信仰经历:我原来是无神论者,其实我是把自己当成神,按自己的标准行事为人,也就是所谓的自以为是,表现为自以为义,自以为美,自以为善,自我为中心,有时自大,有时自欺,有时自卑,有时胆大包天,有时胆小如鼠,等等。当然自私是人的本性(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也不例外。结果常常亏欠人,实际上是亏欠神。自以为行得正,实际上是与神为敌,行在黑暗里,走在永死的路上。我出生在江苏东台,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教育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要我认真读书,将来有一天出人头地。18岁我到北京读书,25岁到美国读书,27岁回北京教书,后来到公司工作。2003年6月30日我(41岁)和太太赖杰和儿子Kevin全家移民加拿大。2004年6月26日下午一时我(42岁)认罪悔改信耶稣,自此祂成为我人生的救主和我生命的主。同年9月27日晚七时我受洗归入主耶稣基督的名下。感谢上帝的怜悯和恩典,祂让我罪得赦免,使我知道人活着要敬畏神,同时要尽力爱人如己。因着信耶稣,我拥有了真正的平安和满足以及永生的确据和盼望。哈里路亚,感谢赞美主!
      很少有人愿意听不同意见的。希望您不要归罪我!我向您传的是福音,一切都是为您好。我今天简单向您介绍两位名人的信仰经历。
      1. 张学良 张学良到台湾后开始认真寻求信仰。他开始研究佛学,读了很多有关佛教的书。有一天,宋美龄来拜访,问他读什么书,他如实回答。宋回答他:“汉卿(张学良的小名),你又走错了路,你也许认为我信基督教是很愚蠢,但是世界各国许多有名的、伟大的人物都是基督徒,难道他们都是愚蠢的吗?”后来她建议张学良研究一下基督教。张采纳她的建议,并且上了美南浸信会的神学院的函授课程。他用中文答卷,秘书翻译成英文。他于1964年受洗归入耶稣基督的名下。请参阅“张学良的信仰经历”一文。
      2. 林语堂 国学大师林语堂从小出生在牧师的家庭,他当时的信仰是他父亲的信仰。后来他长大了,自己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信仰。他也曾到美国留学并工作。他在晚年写了一本书,题目是“信仰之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大意):我曾经历过儒教的殿堂,道山(教)的高峰,佛教的迷雾,但唯有基督的大光让我彻底降伏。具体内容请参阅《信仰之旅》或《從異教徒到基督徒》一书。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 请您仔细看以下三组字词!
      1:神、福、祸、祈祷、祈福、祝福、等等;
      2:人、佛(教)、儒(教)、仙(道教的最高境界)、偶像、等等;
      3:正義(“义”的繁体字)、美善、吉祥、榜樣(“样”的繁体字),等等。
      您仔细看一看,他們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意义上的差异在哪里?先让我简单地为您分析一下:
      第一组:每一个字或词都是“神”字左边的偏旁。他们表明神能降福,也能降祸。自古以來人们向神祈求福祉和避免灾祸。祈福和祷告的对象应该是独一的真神/上帝。因为神是灵,是自有永有的,是昔在、今在和以后永在的上帝。祂是宇宙万物的主宰,祂是人类的创造主、维护主、拯救主和审判主。祂的属性是圣洁、公义、怜悯、慈爱、良善、全能、全知、全在和永不改变。祂是我们的天父上帝,也是我们最知心的朋友。一切都有天意,上帝掌管一切。人若顺服神必蒙福,忤逆神必遭祸。圣经有超过上百次提到这种关系。(请参阅申命记第28章;诗篇33,37,139,等)
      第二组:每个字或词都是人或带有单“人”旁,他们包括死人、活死人和所有的偶像。无论他们创造了什么理论或学说(包括佛教的轮回、儒教和道教的理论、进化论,法轮大法的真善忍,等),因为他们本身都是人,是上帝所创造的,他们试图用人的方法来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结果搞出来的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学说或理论,他们不是真理,所以他们都不能真正解释和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生老病死、劳苦愁烦、对死亡的恐惧和人的罪性和罪行,等。他们自己也从来没有称自己是神。只是后来的人(也有极少数当时的人)把他们尊奉为神。其实是人把自己当成神了,但人手所造的不是神。
      第三组:每个词里都有一个“羊”字。那些词都是神的属性。圣经表明耶稣是代罪的羔羊,祂具有神/上帝的一切属性。 让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耶稣是人类包括你我的唯一的救主。大约2000多年前受天父上帝的差遣,耶稣道成肉身(上帝变成人),降世为人。祂甘愿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先后向500多位门徒显现,40天后在许多人面前升天,坐在天父上帝的右边。祂还要再此来到这个世界,接所有的信徒上天堂(包括已经死了的信徒),并且审判活人和死人。使徒约翰在看到耶稣向他走来时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请参约翰福音1:29)。现在每年全球有超过25亿人庆祝复活节,因为没有祂的复活人类就没有盼望。耶稣从死里复活是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圣经以外,大百科全书和许多历史学家的著作里都记载了这件事。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节日(一个是圣诞节,另一个是复活节)都是为耶稣而设的。世界的计年是按耶稣降世的日子为分界点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您从汉字里也能看到耶稣的影子,这些词包括公义(義)、美善、吉祥、榜样(樣)等,这些词都代表上帝的属性,他们里面都有“羊”,说明耶稣作为代罪的羔羊具有上帝的属性。请仔细看“样”的繁体字“樣”,左边是“木”,它代表耶稣被挂在木头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请参彼得前书2:24);右上方是“羊”,它代表耶稣是代罪的羔羊(请参约翰福音1:29);右下方是“永”,它代表信耶稣的人有永生。约翰福音第3章第16节写到: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4章第6节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若不藉着我, 沒有人能到父(天父上帝)那里(天堂)去。”
      我相信我改变不了您的信仰。但我相信耶稣爱你(圣经告诉我),我也爱你。我会为您祷告。我相信您是最爱您自己的。我相信人人如此。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爱自己。您如果真爱您自己的话,您一定要先爱神,加上爱人如己。另外,您要爱您的灵魂胜过爱您的肉身,因为肉身是短暂的,灵魂是永恒的。恕我直言,您如果还没有认罪悔改信耶稣的话,您现在是走在去地狱的路上。万事都可以等待,唯有信耶稣這件事不能等待。您现在在就要知道您永恆的家在哪里,因为黃泉路上无老少,躺在棺材裡的是死人(不只是老人)。您从信耶稣的那一刻开始就走在永生的路上-人唯一的从死里逃生的蒙福之路。我建议您抽时间读一点圣经,因为一切真理都来自上帝,都写在圣经里。人只有掌握真理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您可以从路加福音开始读,接着按顺序读完新约圣经。再开始读创世纪,按顺序读完旧约圣经。再接着读新约圣经。您可以每天固定时间读30分钟圣经。如您觉得时间不够,您可以自己加时间。您如果每天坚持读三章圣经的话,您可以在一年之內读完一遍圣经。您可以直接读,也可以使用圣经综合解读读(www.cmcbiblereading.com)。您如果想直接读,您又沒有圣经,您可以上网读,也可以上网听,只要打入所需阅读的书卷名和章节就可以了。您也可以下载圣经到您的手机上。我是用YouVersion下载的。当今著名的化学家Dr. James Tour读大学一年级时认罪悔改信耶稣。现在他常说:很少有人在认真读完新约圣经两遍以后不信耶稣的。他的妈妈先读了一遍新约圣经,接着读完旧约圣经,在72岁時信耶稣。虽然您还没有信耶稣,您可以直接向祂天父上帝祷告,祈求圣灵引导您尽早认识主耶稣基督。您也可以星期天到离家近的尊崇圣经真理的基督教堂做礼拜/听道。最后,我祈愿上帝的灵感动您早日归信宇宙万物的主宰、独一的真神、万福之源、爱您的并且从死里复活还要很快再临的主耶稣基督!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
      神和主耶稣基督的仆人韦慈健弟兄
      微信:WilliamCWei
      脸书:William Wei
      电邮:williamcwei123@gmail.com

  • @fjzw
    @fjzw 10 днів тому +1

    感谢老兄!

  • @Mishigo
    @Mishig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6

    说是“漢字”比“中文”更准确一些

    • @ccoh527
      @ccoh5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古中国最早的也不是汉子那个叫甲骨文吧?

    • @sdarkao9297
      @sdarkao9297 9 днів тому

      漢語🌟漢文🌟漢字

  • @chuqizhang2309
    @chuqizhang2309 25 днів тому +2

    自信满满的态度

  • @yutakago1736
    @yutakago173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日本人受儒家的影響。過去只有貴族才懂得漢字。因此,使用漢字是為了表明他們的階級較高, 讀很多書,有文化。只有下層階級讀書不多,不懂漢字,沒有文化。

    • @sdarkao9297
      @sdarkao9297 9 днів тому +1

      古朝鮮王公貴族也是

    • @pcstar123
      @pcstar123 5 днів тому +1

      古英國貴族是說寫用的是法語!

  • @holun168
    @holun168 20 днів тому +7

    終戰後,日本文部省曾經倡議廢漢字,只用假名,但現實是日本的同音異義詞太多,如果不用漢字,意思就混淆不清!如同五四有人倡議漢字羅馬音化,也因和日語一樣,廢不了!

    • @jyagariko99999
      @jyagariko99999 3 дні тому +1

      中国当年也有过废汉字运动,结果也失败了。但朝鲜和越南成功了。

  • @moosedid6005
    @moosedid60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

    敬請中國恢復使用書法文字!
    簡體字會使中國與古典歷史斷層的地步。
    人人看得懂古文,歷史不萎縮。

    • @hkichi
      @hkichi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以為懂繁體字就等於看得懂古文?再者,”人人看得懂古文”是有什麼用?

    • @freezingu
      @freezing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是的,有些文字我觉得回复繁体字比较好,之前冯小刚有过提案,比如愛字心都没有了怎么成爱

    • @user-cg2sb1jt5f
      @user-cg2sb1jt5f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支持

    • @HYjkL
      @HYjkL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馮小剛有文化啊
      我只想到麵是小麥做的面是啥做的?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hkichi 没有人迫使你你这种人根本就不需要识字,

  • @user-yf4bx4zv5b
    @user-yf4bx4zv5b 4 дні тому +1

    現在日文組成為片假名與平假名,但都是假名;什麼才是真名呢? 就是漢字!
    而漢字與片假名在二戰結束前,可算是日本軍部與政府的正式文字。至於平假名那是女人用的字。

  • @zerotoinfmath
    @zerotoinfmat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日本引进的是汉字,不是中文。日语的语法和汉语完全不同。引进汉字分形意和发音

  • @September001
    @September0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正太是小可爱没错 但是小可爱不全是正太😂 正太是可爱的小男孩吧

  • @albertlee8342
    @albertlee8342 6 днів тому

    語言和文字,文化和藝術是互相影響改進採用。如日本“改札‘’口即是閘門可能採用英文Gate的發音。

  • @Richard-hd2be
    @Richard-hd2be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很遺憾,日本也簡化了漢字叫新字體,在日本沒有簡化漢字之前,用的就是和中國一模一樣的繁體字(正體字),如日文中的 国広総 都是簡體字,日本稱為新字體,只是總體而言,其簡化程度不如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則用的是和中國一樣的簡體字,目前真正保留正體字的地方是台港澳三地。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日本法定當用漢字中有一部份是日式簡化字,而中国简化字除了一部份由草书簡筆字楷化而来的如头頭,书書,发發等,其余是一些是部首如广廣,一半如云雲等残體字等。现在國人争議多集中在传承與美学 而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中華传统哲学認为有形之物必有靈,不同與拼音文字,漢字同 音字極多,主要以形取義。所以人们在命名时尽量采用美好吉祥的漢字。记得中国简化字方案是1956年颁布的,当年还是小学生不甚了了,现在作为事後诸葛亮看来许多字非常不吉利,產養氣分别成了产养气,是否预兆幾年後全国饿死几千万的國殇?劉字改成刘,分明是以文入刑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還没完,中国姓刘劉的最大佬也是死在十年後的文灾中,究竟是巧合還是定数天知道。

    • @zishanzen
      @zishanz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小子老在偷换概念,而且一颗大树他非要拿树枝来说话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zishanzen 這位先生語言很失禮欸!學問探討以理服人何必讐恨滿腔口吐惡言?枉惹他人恥笑!

    • @zishanzen
      @zishanz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kosuke2427 他可不是和平的跟我探讨啊,他是恶意的探讨,直接给我们定罪,你能忍?

  • @ngeukp8571
    @ngeukp8571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闽南也写日汉古汉字相似,比如饮,浴(冲凉),册(书),夜(暝),等!!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说反了,我日本古人隋唐时期从贵國引進漢字与读音,所以日语漢字读音與现在贵國江浙闽粤地區语音一致。

  • @yanzhou1544
    @yanzhou1544 27 днів тому +1

    最后一句话是重点啊

  • @cibb26
    @cibb26 18 днів тому

    怎麼沒說完呢

  • @user-qf3ie8qt7j
    @user-qf3ie8qt7j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法佈施 南無阿彌陀佛

  • @sqqql70
    @sqqql70 26 днів тому +1

    意会的字图=接近外星文明的意识交流

  • @liyan4637
    @liyan4637 29 днів тому +5

    把谈话内容中的中文换成汉字更准确。

  • @YinyueJin
    @YinyueJin 19 днів тому

    埃及是楔形文字吗?

  • @DDD_PGB
    @DDD_PGB 28 днів тому +1

    5:36 缺胳膊少腿~
    丹白貴 7:00 香菸

  • @user-jh1cp8ls8c
    @user-jh1cp8ls8c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老马没有交代清楚现代汉语的历史背景,现代汉语属于白话文(区别于古文言文),起始于上个世纪初1910年代,在那之前“文字”(书)和语言(语)是分离的,也就是说在那时之前,各地都说自己的方言,但书面语(文言文)是统一的,各地(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都能看得懂。而在白话文运动之后,词义不再是是古义(如妻子,古义是妻和子),而急需新的现代汉语词汇,于是从日本留学回国影响力巨大的知识分子们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将日本的词汇带回到“白话文”中来

    • @user-jh1cp8ls8c
      @user-jh1cp8ls8c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只是从单字词汇角度出发,如果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话,日语、韩语、蒙古语、满语.....是一个语系,而我们汉族属于汉藏语系,譬如我们说“我干你”,人家会说“我你干”(what?完全不知所以哈哈哈)

    • @toh81390
      @toh81390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jh1cp8ls8c 馬首是瞻,古早時代語言應該文連語法都有混過.只是後來人口清洗太厲害太頻繁,所以語言同化速度比較快.其他語法都消失了!
      但是文字是表達語言的符號,你對書面語的說法基本上已經否定他是一種文字了,這樣說也沒錯文言文書面語可以當成一種死掉的文字,他本來應該有對應的語言只是後來語言消失了!

    • @user-jh1cp8ls8c
      @user-jh1cp8ls8c Місяць тому

      @@toh81390 古代人“口语”(口说),无一个地方完全和文言文一模一样,秦始皇“书同文”,只是统一了书面语(即文言文),从未统一过“口语”(口说),所以才有南腔北调,所以不同地区的人民虽然彼此“口语”(口说)完全不一样,但当书写时,互相完全可以沟通。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文言文,如同西方的拉丁文

    • @toh81390
      @toh8139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jh1cp8ls8c同意拉丁文這樣的比喻,但是現在連義大利馬力歐都不說拉丁語了.拉丁文也可以說已經死去了!
      但是白話文運動並非偉大的發現或者西方思潮的啟蒙,白話文只是一種社會需求,我相信所有文字一開始創造的時候都是我寫我口的.人的思想是由語言建構的,文字是透過表達語言來表達人的想法.只有一種甲骨文,也只有一種金文,可是到了秦始皇居然要書同文了,那麼多不同的文字哪裡來的,我相信就是各國推行白話文運動產生的.類似的需求一直出現,韓文日文越南文還有廣東話台語壯族語等等,都有透過改造漢字發展出自己的白話文.
      你把英文當書面語,那中國人跟韓國人寫英語筆談溝通,可以溝通但是效率很差正確性很低,漢文明都有孝順這概念中文韓語都有但是英語裡沒有.用英語如何說的清楚.我寫我口可以大幅提高社會資訊生產,也可以高效率的在同語族之間傳播,而資訊傳播效率就是文明發展關鍵.秦始皇的書同文其實是大幅弱化了其他國的文明發展方便統治,這跟養馬要把公馬閹割一樣.沒有文字正確紀錄你的語言你的文明很快就會消亡了.舉個例子兵馬俑的工匠很可能就沒能力用書面語紀錄他的製作方法與技術,所以只出現一次就再沒人能復刻兵馬俑了.這種弱民愚民的管理方法商君書有寫,但是兩千年後我們還是把他當成秦始皇的偉大成就.這愚民的效果不可謂不強押!
      有一種說法資訊交換總量代表一個文明先進的程度,以前更相信用能源使用總量來代表,但是最近大語言模型AI證明了前者的正確性.使用中文的人數世界第一中國的能源消耗也是一數二了,但是網路上能拿來訓練AI的中文資訊量卻少得可憐,雖然有很多複雜因素,但是我相信缺乏效率的文字系統是妨礙中文人口產生資訊的一個主因!因為台灣是民主言論自由的資訊沙漠,明顯是中文的受害者.

    • @user-jh1cp8ls8c
      @user-jh1cp8ls8c Місяць тому

      @@toh81390 能理解您的感受,但现实是,您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观察古代的,在古代,文字是被“垄断”的,只有不到1%的上层人口才识字,剩下几乎99.99%的人们完全是文盲,我自己是大陆80后,我的父亲是40后,他只上到了高中,大学因为文革断掉了;即使是他这么一个文化水平,在周围乡里,也极其罕见了。我小时候上小学时,有好多个成年人参与的“夜校班级”,名曰“扫盲班”,就是给不识字的人们准备的,所以当我们以现代人的视角看古代人“我写我口”,或者更广泛一点,以“现代自由民主”的角度去评价古人,是不公平的

  • @junhong469
    @junhong469 27 днів тому +10

    我們潮州人稱筷子為 箸 !而日本人也是一樣

  • @DDD_PGB
    @DDD_PGB 28 днів тому

    11:40

  • @user-yb3cc4yh2g
    @user-yb3cc4yh2g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文字要學進步國家的,把優點帶進國內.

  • @user-bz4qq6qz7g
    @user-bz4qq6qz7g 22 дні тому +3

    徐福東渡,建立日本🇯🇵政權!也是天皇的傳承,熊野三社便是祭拜徐福也, 熊野大權現。

  • @user-ec3bh9bo7k
    @user-ec3bh9bo7k Місяць тому +21

    日本人不是掌握中文,是掌握漢字。

    • @XXXX-jp5jz
      @XXXX-jp5jz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以前叫 "漢字、 漢語" ,現在叫 "中文" 。"漢字 、漢語" 是老的 、舊的 叫法 ?日本的文字 、習俗 、文化 、建筑 、飲食 、筷子..... 等等,多是來自以前中國的各朝各代 。

    • @deannabow2266
      @deannabow2266 26 днів тому

      日本人之所以仰慕漢字是因爲漢字的書寫四平八穩,不像日文殘缺的一塌糊塗。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就是漢字.我們學校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日文教授,他說:
      中國字,也就是漢字傳統的漢字演自象形文字深具深遠的意義.
      少一筆多一劃就失去了它的含意.漢字四平八穩和他的國土一樣.中國的國土像一片秋海棠.雄踞東亞曾經是萬邦來朝的泱泱大國。
      自從共匪竊據大陸之後國土喪失原來的秋海棠變成了一隻吊死的雞.
      有人說從此以前所謂中國的這個土地上到處是妓.
      也許這也應了國土的形狀和社會的異象.笑貧不笑娼.

    • @XXXX-jp5jz
      @XXXX-jp5jz 26 днів тому

      以前叫 "漢字、 漢語" ,現在要叫 "中文" 。"漢字 、漢語" 是老的 、舊的 叫法 ?日本的文字 、習俗 、文化 、建筑 、飲食 、筷子..... 等等,多是來自以前中國的各朝各代 。時至今日,已沒有各朝各代了,只有 "中國" 。當然要統一稱 "中文" !

    • @kosuke2427
      @kosuke2427 25 днів тому

      @@deannabow2266 你说日本人覺得漢字優美日文殘破只能說部份人观点。日文書體有兩個部份漢字與假名,假名並非日本人自創,而是取自漢字楷書與草書的一部或全部,所以日文中的漢字與假名都是日文。日本人使用漢字表達日语卻不全面使用漢語正是日本人聰明之處。漢語发音單調漢字繁複難解,漢字過于具像,不利于抽像思维。近200年来中国人在各個領域幾乎毫无建樹。除了社会因素,主要是語言文字過於局限,抑制了大腦功能。將日本與中國比較一下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可以明顯看出差距。

    • @michaelwang4998
      @michaelwang4998 25 днів тому

      😅t❤😂 1:01 😢😅😅​@@XXXX-jp5jz🎉😅😊😮w

  • @wang5181
    @wang5181 29 днів тому +1

    手紙(てがみ)发错音了 读te ga mi

  • @redhongkong
    @redhongko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雖説日本敬重的是漢唐文化 清早期他認爲漢文化已經斷流了, 他當時也曾經覺得 小中華文化只存留于日本 雖然滿清也撿起了漢文化來用. 但是日本也算是拿到了入主中原的 "藉口"
    到了清末民國時期 日本其實已經開始歧視漢文化了 也是這個時期開始有了更多的歐洲外文借來詞.

    • @user-tj7kd5ts9v
      @user-tj7kd5ts9v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長期看"三民自"就會這樣以為吧?!

    • @user-lw9cg8db1l
      @user-lw9cg8db1l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日本有水户学和兰学之争,但主体还是水户,水户撒东西自己看,最后害了日本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日本人从来没有歧視漢文化而是認為漢文化不完全適應现代世界,因为漢文化封閉,唯我獨尊,對外部世界基本無知,所以才脱亚入欧。

    • @kosuke2427
      @kosuke2427 29 днів тому +1

      您说近代日本開始歧視漢文化我不能苟同。明治維新後日本脱亚入欧不是歧視漢文化,因为日本至今的治國理念的基礎還是儒學。日本是一個没有歷史負擔的民族,不像中国人言必稱五千年,誰有能耐就拜誰為師,完全没有中国人固有的臉面情结。到了近代西方列强勢力東侵,原来的宗主國大清成了列強的魚肉,可以说日本嚇破了膽。一旦中国淪陷日本必然難保,所以日本認為必須自強,可是日本没有國土深度資源貧乏,中国地大物博技術落後,人口眾多一盤散砂,所以日本上層認為必須有日本主導成立亞洲国家共同體對抗西方。對於漢文化日本人覺得是一种內修文化,對外交往是其短處,自古至今皆如此,不是哪個領導人的學識才能決定的。

  • @user-fb2ok4nx3h
    @user-fb2ok4nx3h 22 дні тому

    讲座最后一句话很值得玩味,日本藏有中国的心,到底指的是政治还是單純的文化,还是都有

    • @YinyueJin
      @YinyueJin 19 днів тому +1

      应该不是当代中国人的心

  • @nosranro
    @nosranro 26 днів тому +13

    简体字才是缺胳膊少腿吧😂

    • @ryanlee2804
      @ryanlee2804 24 дні тому +1

      殘體字跟日本字相似,取漢字的一部份來用。

    • @kosuke2427
      @kosuke2427 19 днів тому +1

      中国的简体字方案中有许多不合常理违反逻辑的例子。简化字 古已有之,譬如于於,万萬等。五十年代的方案太离谱,譬如廣写成广,如此照搬床 康廊等广部首字岂不是都能写成广?親成了亲,新是否也可以写成亲?中国人现在思维混亂不講逻辑做事不講究细节不分是非難道不是简化字造成的吗?

  • @dorun
    @dorun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沒有漢字的話校內寫生大會不知道要怎麼寫

  • @user-rj2wi6xq9k
    @user-rj2wi6xq9k Місяць тому

    楔形文字不是埃及的

  • @huaren.zhongqing
    @huaren.zhongqing 25 днів тому

    地攤說書的

  • @lamandy8119
    @lamandy81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聽了10分鐘還沒重點

  • @huhu3946
    @huhu3946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主要是天皇

  • @kelvinleung743
    @kelvinleung743 10 днів тому

    漢字的雛形是陶符,已有5000年歷史,甲骨文都由陶符演化出來。

  • @posunwong742
    @posunwong742 9 днів тому

    日文是來自中國草書,當年日本和尚帶回很多草書字畫

  • @user-ds9lk7yg7e
    @user-ds9lk7yg7e 19 днів тому

    匾爺說不能幫日本人刻缺胳膊少腿的字,現在中國大陸缺更多胳膊少更多腿的漢字,那可多得去了!

  • @jiang53
    @jiang53 23 дні тому

    老師要說漢字,

  • @iron33heart
    @iron33heart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生活中可以不會算數不能不識字 ---> 這是錯誤的
    早期識字率並不高,但簡單的算數比識字更重要

  • @acswu2617
    @acswu2617 День тому

    不是堅持的問題,是他們尊崇自己歷史文化.看看韓國廢漢字,後來人無法看懂自己的古書,這些古書雖然用漢字,但卻包含他們先人的思想文化!
    反觀我們口口聲聲歌頌的文化,但破壞、傷害得最深的是我們自己!
    以色列人或阿拉伯人不會把自己的文字,改成左寫往右。
    現今很多國內人,包括有文化的,像《靈山》作者高行健,把楹聯都倒轉,"貼錯門神"!在國內先打倒孔家店,後又在國外推出「孔子學院」,那有不給外人懷疑別有用心之理!

  • @kaimingli
    @kaimingli 24 дні тому

    中國可以考慮向日本徵收版權費。

  • @user-bs2yb7cx5t
    @user-bs2yb7cx5t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物理译作格致,格物一词却未见。

    • @user-vp1vl6yp9t
      @user-vp1vl6yp9t Місяць тому

      老马有文人错误,比如把日本翻译的西方词汇说成是日本的,明摆着,物理和经济都是西方词汇,物和理和经和济都是汉字,所以,老马如数家珍说的那些例子都是西方内容和汉字形式,日本人的贡献是翻译,日本只是把physics跟汉字物和理联系起来了,所以,老马说的那些他津津乐道的日语都是日本人用汉字翻译的西方词汇

    • @oscarniang6293
      @oscarniang62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vp1vl6yp9t 笼中的鸟向外叫嚣,“少年强,则鸟笼强”!,“厉害了,我的鸟笼”,“我和我的鸟笼一刻也不能分割!” 哈哈哈 !

  • @user-cv4fq9ii5e
    @user-cv4fq9ii5e 28 днів тому +1

    瑪雅因該沒文字

  • @stevenzzkim2076
    @stevenzzkim2076 24 дні тому

    開民智的節目,孩子應該看

  • @tokimekifalcon5373
    @tokimekifalcon53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7

    缺胳膊少腿的是簡體字

    • @williamxiong9937
      @williamxiong99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什么都能让你扯上意识形态。

    • @Richard-hd2be
      @Richard-hd2be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所以說你書還是讀少了,不錯,缺胳膊少腿的的確是簡體字,可是日文也簡化了漢子,叫新字體,不過總體而言,日文的簡化程度不如中國的簡體字,最好的文字在香港台灣澳門三地。

    • @tokimekifalcon5373
      @tokimekifalcon53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錯字一堆文化能有多高?

    • @user-yi4pf8yb1c
      @user-yi4pf8yb1c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簡體字又名殘體字,我覺得更形象!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Richard-hd2be 我日本國的简化漢字你知道有多少吗?敬請比较一下两种字體的差異再發議論不遲。

  • @talusu6471
    @talusu6471 16 днів тому

    略懂日文就知道。日本人保留漢字,是因為不用漢字,同音字就分不清意思了。韓國人目前就有這種困擾。

  • @ianbirdchan3553
    @ianbirdchan3553 2 дні тому

    日文/日語都有自己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漢語拼音要先學英文字母

  • @heroriki
    @heroriki 24 дні тому

    除了发音不标准,其他还挺好的

  • @b780914
    @b780914 15 днів тому

    中原這塊大地主要是漢人留下來,其它則是較早離開中原,去到日 韓 泰 越等等較遠的東南亞地區,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我們都是中原人!

    • @pcstar123
      @pcstar123 5 днів тому

      其實都是大混血,去了其他地方同當地人混,其他人來了中原也取代了大部分的本地人!

  • @yuichinomura3719
    @yuichinomura37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46

    日文用汉字更多是古汉语意思。吃用“食”,喝用“饮”。这跟广东方言有些像

    • @Cid-4-Cid
      @Cid-4-Cid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你这样理解汉语 算片面

    • @one8859
      @one885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食事します(日语)
      食事합니다(韩语)
      食饭 (广东话)
      吃饭 (普通话)
      します和합니다 可以学抗战片翻译成---- 的干活😂😂😂语系不一样 不一样 不一样

    • @fookshine
      @fookshine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广东话非方言,是秦唐古国语,是古国语不是方言,诗和佛经都是古代文化主流载体,用广东话发音读的,所以必定是国语官话!古日本和唐朝接触最密切,同时学习中原文化,所以日语发音跟广东话很多接近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约4300年前,神用洪水灭掉了那个罪孽深重的世界(记载在创世记第6-9章)。挪亚一家相信神的话,按照神的要求,建了一个逃生的方舟。在洪水发生前的120年,挪亚向当时的人传义道(福音),让他们进方舟避难。但他们不听,结果是自取灭亡。
      挪亚方舟的门(只有一个门)预表耶稣对人类的救赎的方法。当时进方舟的人都得救了。圣经说:今天认罪悔改信耶稣的人也将免于地狱火湖的审判。
      朋友你相信挪亚大洪水曾经发生过吗?
      这里让我简单分享几个和洪水有关的汉字。据创世记记载,共有8个人在大洪水后生还:挪亚和他的妻子加上他们的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妇,一共是八个人。请仔细看这几个字的结构:洪、船、穴(他们下方舟以后住的地方),这几个字里都有“八”。圣经的故事竟然刻在汉字里!
      圣经告诉我们:历史是神的故事(history=his story), 明天当然也在神的手中。圣经也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在神的手中,包括生死福祸。顺便问一下,你完整地读过一遍圣经吗?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约翰福音17:3)
      唯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
      (启示录21:8)
      亲爱的朋友,你如果还没有真正认识耶稣的话,请你怀着一颗谦卑和祷告的心认真研读、仔细思想以上的经文!另外,从今天起你要诚心寻求耶稣,早日认识他,并且接受他为你的救主和你生命的主。祈愿神的灵就在今天打开你的心眼!
      爱你的韦慈健弟兄

    • @datapure
      @datapure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台語也是古漢語,食飯、飲茶,每天都在講。

  • @user-vp1vl6yp9t
    @user-vp1vl6yp9t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老马有文人错误,比如把日本翻译的西方词汇说成是日本的,明摆着,物理和经济都是西方词汇,物和理和经和济都是汉字,所以,老马如数家珍说的那些例子都是西方内容和汉字形式,日本人的贡献是翻译,日本只是把physics跟汉字物和理联系起来了,所以,老马说的那些他津津乐道的日语都是日本人用汉字翻译的西方词汇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说漢語的不一定是中国人,许多中国人完全不懂文化意義與法律意義上的身份區別,将其他国家的說漢語的人都稱為中國人,可能是自古以來具有的大国愚民心態造成的吧。中国漢人一贯不講究細節善於混淆是非偷換概念,所以幾千年来没有歷史性的進步。

    • @oscarniang6293
      @oscarniang62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笼中的鸟向外叫嚣,“少年强,则鸟笼强”!,“厉害了,我的鸟笼”,“我和我的鸟笼一刻也不能分割!” 哈哈哈 !

    • @TheJadedSkeptic
      @TheJadedSkeptic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的理解完全錯誤. 像大陸用的詞彙 「計算機」才是西方詞彙Computer翻譯過來的. 「物理」 是了解了Physics的意義才新創的, 類似台灣用的 「電腦」

    • @kosuke2427
      @kosuke2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TheJadedSkeptic calculator 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脑才是computer。

    • @jacp1021
      @jacp10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要怪五四那堆崇洋怪,他們當時翻外語全是音譯,意譯就彷彿降低了身份,什麼德先生,賽先生,沙發,淇淋,煙士披理純等,沒有人看得明才是高,那只把日本的意譯搬過來用。

  • @georgexu2502
    @georgexu2502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政治家会中文?开玩笑吧。中文字在日语中称为“汉字”是日文的一部份,他们认识并会写“汉字”,但不会讲写中文,因为日语的语法同中文完全不一样。

  • @Loong_21
    @Loong_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现代的日本人怎么看?

  • @user-wb5ge3xx5t
    @user-wb5ge3xx5t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日文的創作!是由漢字演變而來的!如ア、イウエ、オ!是阿.伊.宇、功.財等都是選邊部位而成的的

  • @user-is8sq5ph6c
    @user-is8sq5ph6c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他们认为是汉文 不是现在的中文

    • @user-vw9mm7xt4h
      @user-vw9mm7xt4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別搞笑了,方塊字本來就是越南,韓國,日本,福建人,廣東人都在用的文字,不要以爲加個漢就是你們的,就如佛教源自印度,你不要以爲加個漢傳佛教就會變成你們的。
      如果不是日本的現代方塊字原創流入中國,中國人基本上完全不能和現代世界溝通。
      自由,思想,共產黨,解放,資本,經濟,知識,哲學,法律,民主,理想,倫理,階級,政策,電話,社會,,,,這些詞匯都是日本首創。

    • @forrestpanda
      @forrestpanda 24 дні тому

      @@user-vw9mm7xt4h首创也是以汉字为载体创造的啊。你爸妈生育了你(首创),难道你就不是人了?你也是人啊。

  • @yujiarts
    @yujiarts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革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
    政治:政治未毕通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 @ghlan1403
    @ghlan1403 22 дні тому +1

    近代是大清國大量直接用明治時期發明的日製漢字,後來的中華民國,中共國及華人圈全部沿用至今!

  • @user-mv2of9uk4f
    @user-mv2of9uk4f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古埃及是象形文字,苏美尔是楔形文字

    • @YinyueJin
      @YinyueJin 19 днів тому

      对。这老头胡说八道。

  • @user-cg2sb1jt5f
    @user-cg2sb1jt5f Місяць тому

    怎麼會漏掉自強運動在先?30年自強運動以甲午戰敗告終….不懂何以直接嫁接百日維新

  • @bio6270
    @bio627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大丈夫是没关系

    • @user-kb1wd7od5j
      @user-kb1wd7od5j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因為是大丈夫所以對些沒關係

  • @user-ln8fk5pq4p
    @user-ln8fk5pq4p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關於浮世繪畫,日本著名的浮世繪畫家幾乎都受到中國畫大家的影響,只是你們沒有認真研究而已。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對於日本的文化的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而中國不斷批判中國傳統文化之外,出現亂七八糟的書法和那些所謂西方畫派的畫家,如今和日本比較一下吧,中國如今還有大畫家嗎?有可以和傳統書畫相媲美的作品嗎?看看日本在學習了中國傳統書畫基礎上發展出了浮世繪等日本特色的藝術文化,直到如今的漫畫,享譽世界,並且影響了西方畫家,中國呢?除了丟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教育學生學習霉西方的那一些煤油進化好的東西,簡單粗暴就是如今大陸媒體推崇的,不寫幾個英文單詞都不知道怎麼寫新聞了。

    • @user-dk8xs9lc6i
      @user-dk8xs9lc6i 24 дні тому

      丢弃中国文化的不是中国老百姓、而是这个国家

    • @thondergod
      @thondergod 17 днів тому

      我觉得大可不必,中国动漫曾经也辉煌,像葫芦娃,黑猫警长,九色鹿,阿凡提,各种都很强,但是日本经济发达,形成产业,所以也不愿意改变,日本到现在都是2d,但是中美已经3d动画成主流,但是中国现在重返2次元,像原神等

  • @user-uc7yq3gb2n
    @user-uc7yq3gb2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同樣是師承中國文化,日本跟韓國態度就不一樣,日本會讓人覺得他是個有內涵的大國

    • @mengsun3007
      @mengsun300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韩国太自卑了,日本是有文化自信的

    • @user-ss9nk1qu4q
      @user-ss9nk1qu4q 29 днів тому

      其实朝鲜人直到清朝甲午战争战败之前
      对中华文化的学习,都是这几个学生里最优秀的
      有时看韩国人的名字,起的都非常好,读起来不仅立意好还朗朗上口。那是因为他们有专门帮新生儿起名的先生,这里的内涵文化是有传承的
      只可惜到现代,韩国可能对经典不再关注

    • @thondergod
      @thondergod 17 днів тому

      呵呵,笑死,人家韩国文化输出多强

  • @chiewly
    @chiewly 13 днів тому

    汉字每个字有几百个发音

  • @AntLo-zh9gm
    @AntLo-zh9gm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日本人在文字下面,還蓋紅印章呢!

  • @zero40537
    @zero405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自我感覺良好

  • @user-cz4oh9tk2y
    @user-cz4oh9tk2y 14 годин тому

    日語_銑盤:漢語_車床,是翻音還是翻意。

  • @sfjohnwang
    @sfjohnwang День тому

    如果日本在隋唐之前没有文字,那么徐福东渡就是一个传说。

  • @wkliang
    @wkliang 26 днів тому +2

    15:46 梵谷的藝術風格確實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很大,但是他本人沒到過日本

    • @clementihammock7572
      @clementihammock7572 25 днів тому

      应该是他在法国接触的日本浮世繪。老马混淆了。

  • @terr7803
    @terr7803 11 днів тому

    拉丁字母不也流传至今了吗?这个人好几次把“汉字”和“中文”混为一谈

  • @user-fk3gl4nq7u
    @user-fk3gl4nq7u 16 днів тому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狂跑題浪費時間

  • @likequwei
    @likequwei Місяць тому

    “坚持”是,情不自愿不用不行的意思吗?
    我觉得就是中国不用汉字,日本也会一直使用。

  • @papakuraphotoshopnewzealan3039
    @papakuraphotoshopnewzealan3039 16 днів тому

    澄清一下: 日文有汉字, 不是中文。
    马先生没注意区分这一点。

  • @benchenchiang8616
    @benchenchiang86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東亞的兩兄弟-中国若與日本走近, (很近地).
    將会是世界第一.

  • @ymw5017
    @ymw5017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只要有去認識日本歷史,就知道,這人講的不用去相信😏😏😏

    • @user-vp1vl6yp9t
      @user-vp1vl6yp9t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老马有文人错误,比如把日本翻译的西方词汇说成是日本的,明摆着,物理和经济都是西方词汇,物和理和经和济都是汉字,所以,老马如数家珍说的那些例子都是西方内容和汉字形式,日本人的贡献是翻译,日本只是把physics跟汉字物和理联系起来了,所以,老马说的那些他津津乐道的日语都是日本人用汉字翻译的西方词汇

  • @holun168
    @holun168 20 днів тому

    羅馬字母化

  • @tonychen7026
    @tonychen70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首先糾正你的是日本派留學生學的是在漢朝國講的是閩南口音的漢文及漢方,包括漢藥等而不是叫中文.那是候沒有中國這個名詞 3:57 ,他們說的音讀比較接近現在的閩南話。

    • @user-wp8kj7yd2u
      @user-wp8kj7yd2u 29 днів тому +6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并不是国号,而是以地域为主。你的说法是日本自己的称谓。漢字(かんじ)就是汉字,漢方(かんぽう)是中医

    • @user-K.J
      @user-K.J 26 днів тому +2

      不是闽南语是古汉语,发音不一样

    • @bingjerry4801
      @bingjerry4801 26 днів тому

      你们这种归化日本人,就别bb中国历史了,你不懂,也看不懂

    • @janusjones6519
      @janusjones6519 24 дні тому +1

      日本的汉字发音是分几波传过去的,所以没有接近某方言的说法。 虽然是从汉朝开始,但是最主要的几波是隋唐和宋,所以日语发带有很多粤语和吴语的发音, 他们的发音也受到中国的影响一直在变, 到了宋代才开始形成维持的发音

    • @tonychen7026
      @tonychen7026 24 дні тому +4

      @@janusjones6519 沒有錯但大都份應該有70%在漢唐隨音。在南宋末年有皇室人員包括御醫及重要隨從逃到浙江臨安府(今改為杭州市)的径山寺,被在径山寺修行的和尚協助逃到日本,1992年我到杭州做生意在入註抗州黃龍大酒店時遇到一位日本和尚拿一本古籍正在詢問柜台的服務人員一些問題她們聽不懂又不知古臨安府現己改為臨安市與杭州市二個行政區,他用寫中文字叫和尚自己到臨安市去查,和尚看不懂全文漢字,正好我在旁邊就用日文跟他解釋道,才在大廳和他深談才了解到有些漢字音讀是用臨安口音發音,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個詞叫喫茶の店(喝茶店及後來傳到日本的喝咖啡都叫此名)他此行是想看己遭文化大革命破壞掉寺如今不知如何想去看看,後來我花一天時間才包車到径山寺山下.一路走上去看到寺廟己殘破不堪他就說想從日本筹錢來整修,故事很長不多說。我是日本人小時候在日本家父都要我背唐詩三百首及四書五經,中學後去台灣讀書.故精通日漢語及中國正体字文(在家都要講閩南語)故領悟得出來的結果。現在日本皇室語言大都是古漢唐語音較多,這些一般平民大都是聽不懂較多,除非是學者們。

  • @yuanmay1656
    @yuanmay1656 26 днів тому +1

    陈寅恪,恪(kè) 不是que 发音

    • @lolikong190
      @lolikong190 24 дні тому

      不都念陈寅恪que嘛

    • @yuanmay1656
      @yuanmay1656 8 днів тому

      认识的广东学者念 Ke,还是问问研究历史的学者吧。或清华大学的老学者们吧。

  • @stephenlco
    @stephenlco 11 днів тому

    仙家L

  • @tonyjou9969
    @tonyjou9969 19 днів тому

    日文借用漢字當做單字,再把這些單字,組合成自己要表達的 詞彙

    • @kosuke2427
      @kosuke2427 19 днів тому

      很有见地。有難瓦篤御座居增這组漢字读arigatogozaimasu 意为感谢您。

  • @user-lq6hy5ft5x
    @user-lq6hy5ft5x 27 днів тому

    日本店铺很多用片假名,有的还用英文,不是全用中文的

    • @jyagariko99999
      @jyagariko99999 3 дні тому

      厂家和店铺不是同一个意思吧,他的意思是大部分公司名都用汉字。

  • @jimmylim8369
    @jimmylim8369 9 днів тому

    因為日本人叫中國人爸爸

  • @345mura
    @345mura 7 днів тому +2

    8年住日本的经验来说。他说的太高估汉字在日本的地位了。很多政治家不是很懂汉字的大把。匾额也纯日语的多的是。

  • @YanpoChen
    @YanpoCh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漢字是漢字,是一種文字。與中文兩字的含義是有差別的。日本書寫的叫做漢字,不是中文。

    • @kissshyu
      @kissshyu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是,但部分筆畫確實相像以及部分語意是相同的,以前在學日語寫漢字時,常被老師糾正。簡體字也不是漢字,和日語的漢字相比,更是不像了。

    • @RWSTARHOT
      @RWSTARHOT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繁跟簡都只是字體,中文才是統稱,位階不一樣

    • @kissshyu
      @kissshyu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RWSTARHOT 想請問甲骨文是中文系統嗎?

    • @RWSTARHOT
      @RWSTARHOT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kissshyu 是不是中文系統,我不是專業人士所以無法回答你,但網路一堆資料能看到中文的演變很大一部分都能追溯到甲骨文~

    • @XXXX-jp5jz
      @XXXX-jp5jz Місяць тому

      "漢字 、漢語" ,這是早期的、 舊的叫法 ,時至今日,已沒有各朝各代了(自從 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滿清,建立了中國「中華民國」.... )。現在的 "漢字 、漢語"(manderin,普通話、國語)都應該稱 "中文" (Chinese),不宜再稱 "漢語 、漢字" 。

  • @user-nm2gx6hx6b
    @user-nm2gx6hx6b 27 днів тому +1

    文不對題啦。我覺得上傳的人要注意這一點。

  • @baronwang2226
    @baronwang2226 17 днів тому

    老哥说错了。日本写的是汉字,不是中文。

  • @user-gw8wl4lc5l
    @user-gw8wl4lc5l 12 годин тому

    用漢子是有歷史原因但與現在共產中國沒關係,千萬別說日本是你中國的

  • @taweiyu9701
    @taweiyu97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是要堅持什麼啦?不就是一個溝通的工具嗎?有必要那麼沈重嗎?

    • @AntLo-zh9gm
      @AntLo-zh9gm Місяць тому

      那英文吧!

    • @taweiyu9701
      @taweiyu97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AntLo-zh9gm 在日本的確有延用西方名詞的片假名越來越多的趨勢,而一般人會的漢字也越來越少…..

  • @c645615
    @c645615 8 днів тому

    日本人祖先 不是中國人, 是漢人' 唐人後裔。
    中‘’國‘’ 指的是 國籍
    所以 中國是國籍,華人漢人唐人等 ,指的是 民族文化。
    請 分清楚 喔!

  • @yonglin1711
    @yonglin1711 25 днів тому

    物理这个名字是晚清中国人创造的,日本人再从中国学过去的。

  • @georgexu2502
    @georgexu2502 Місяць тому

    玛雅文明没有文字

  • @user-ln8fk5pq4p
    @user-ln8fk5pq4p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說的非常好,我居住在日本二十餘年了,日本是非常尊重中國文化的。

    • @artest2046
      @artest2046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我感觉日本并不是简单的尊重,他们更认为中文也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有很长的传统,所以看重中文也是看重自己的传统文化。

    • @user-vw9mm7xt4h
      @user-vw9mm7xt4h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別搞笑了,方塊字本來就是越南,韓國,日本,福建人,廣東人都在用的文字,不要以爲加個漢就是你們的,就如佛教源自印度,你不要以爲加個漢傳佛教就會變成你們的。
      如果不是日本的現代方塊字原創流入中國,中國人基本上完全不能和現代世界溝通。
      自由,思想,共產黨,解放,資本,經濟,知識,哲學,法律,民主,理想,倫理,階級,政策,電話,社會,,,,這些詞匯都是日本首創。

    • @yujiarts
      @yujiart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vw9mm7xt4h 你丫胡说八道

    • @zishanzen
      @zishanz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vw9mm7xt4h 看来你是历史教授了?教授你好,我一个小学生发表一下我浅浅的知识。
      1~~越南,韩国为什么要除去汉字?既然也是他们的干嘛不完全保留?
      2~~佛教在大陆都有一个共同认识就是佛祖是印度人,但是是在尼泊尔感悟和开始传教的,然后在大陆发扬光大的,大陆从来没有说是自己的,我们的本地教派是道教。
      3~~日本发明新的词组而不是字,他是用中国已有的字组成的词,所以日本是非常好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我们的历史书也是这么写的

    • @user-vw9mm7xt4h
      @user-vw9mm7xt4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zishanzen
      >>>1~~越南,韩国为什么要除去汉字?既然也是他们的干嘛不完全保留?
      這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就是不希望和中國搞虛構的民族大一統。
      知道華人是虛構的民族嗎?
      維基百科:中華民族,是中國的民族主義與政治概念,在晚清由梁啟超首次提出。 以中華民族將中國建立為民族國家的思想,稱為中華民族主義或中國民族主義。 在中華民國,中華民族並沒有官方定義,可以視為由漢、滿、蒙、回、藏、西南邊疆民族、臺灣原住民及其他民族為組成。
      看到沒有,就是個政治忽悠,沒有辦法定義,也沒有獲得其他民族的同意。
      >>>3~~日本发明新的词组而不是字,他是用中国已有的字组成的词,所以日本是非常好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我们的历史书也是这么写的
      這不就對了嗎?方塊字早期就是福建人,廣東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還有許多其他民族都在使用,組合不同而已。不是誰原創的,而且這些方塊字還融入許多滿族的原創,畢竟滿族統治了所謂的漢族接近300年,所以才有康熙字典。你不會告訴我滿族入侵也是漢族吧?那就妥妥認賊作父了。
      許多字在粵語裏使用,意思是不一樣的。這是粵語裏的冚家铲,諗諗先,諗住,點解會咁㗎,也許你懂讀出來,但是什麽意思你知道嗎?
      這就如ABC一樣,各民族的組合不一樣,讀音也不一樣。你能說中國人獨佔嗎?

  • @tanying86
    @tanying86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一家人嘛,幹嘛分那麽清楚?不然每次看見中國人吃東西都會發出聲音,你說他,他就會反駁你“日本人吃麵還不是一樣有聲音”你說這智商,直接承認自己是日本人了,吃飯沒聲音是中華美德不信就問問這位老爺子

  • @joshuationg9541
    @joshuationg9541 23 дні тому

    有意思以前中国文化影响日本,现代文化日本文化影响中国文化。

  • @seoulyouth2689
    @seoulyouth2689 24 дні тому

    大陆不是 没想法 而是有想法没办法 17:27

  • @zhouandy9356
    @zhouandy93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隋唐时期没有文字那商朝的王室和秦始皇派遣到蓬莱岛的徐福东渡没有文字吗?

  • @williamwei9524
    @williamwei9524 4 дні тому

    聖經說: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
    朋友你準備好面見神了嗎?你肯定你的死日比你的生日更好嗎?为什么?

  • @gutewu
    @gutew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就語系來說, 日本人跟韓國人的祖先可能是阿爾泰山到蒙古間遊牧民族. 跟漢語文化的青藏/黃土高原民族差異不小.

  • @user-ws4dj6sj6t
    @user-ws4dj6sj6t 23 дні тому

    中國人祖先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