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TVB 0200新聞報道|特朗普指與黃仁勳會談愉快 美國調查DeepSeek是否於新加坡購入晶片|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 向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美國司法部起訴一本國公民向中國洩露商業機密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7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13

  • @鬈坊
    @鬈坊 6 днів тому +7

    只要有用的利益足夠,會談必定愉快。

    • @6figs7
      @6figs7 6 днів тому

      特朗普都一隻腳伸入棺材啲錢又多到使唔哂,佢貪嘅係美國國民嘅利益,中國領導人有佢一成作為gdp早就第一

    • @鬈坊
      @鬈坊 6 днів тому +1

      如果沒有美國的制裁早在十年前就做到,不用等到2025年。中國的努力,看救火就知道!

    • @鬈坊
      @鬈坊 6 днів тому

      @6figs7
      中國一直願意跟美國和平相處,把戰爭的資源用來造福地球。

  • @kaihongng3906
    @kaihongng3906 5 днів тому

    侵侵最叻係隨口吹牛, 嗌完大交都可以話愉快, 各位有冇問吓 老黃 愉唔愉快呢

  • @hengtaiemb
    @hengtaiemb 6 днів тому +3

    加关税難難大和老墨係因为效益大,加內地效果冇乜用,因为成本转嫁俾当地人。长远來讲,侵侵食佢係会令版图扩大,实力立即抛离中国!何乐而不为?

  • @victorleung5647
    @victorleung5647 6 днів тому

    //晶片或許可以封鎖,但開源無法封鎖。
    科技巨頭過去多年來一直強調「AI 民主化」,但實際上做的是「確認不會損害我核心商業利益的 AI 民主化」,因此儘管各家 Big Tech 都有相關的開源計畫,但開源出來的模型都不是最新的,都是刻意只釋出落後半年到一年以上的 AI 模型,以免競爭對手拿去用了之後,很快複製到自己的核心事業當中,反過頭來威脅到自己的核心商業模式。
    因此 AI 民主化雖然講了很久,但是並沒有實際發生:在硬體方面,晶片相當昂貴和稀缺,一般人根本買不起;在軟體方面,最新的技術因為 Big Tech 彼此商業競爭的賽局,沒有人會把自己最新的模型放出來,以免幫到對手、害到自己。
    Meta 的 Llama 看起來似乎是唯一的例外,至於為什麼 Meta 可以展現出這麼開放和高尚的態度,自然也是判斷開源 Llama 不會損及 Meta 的核心商業利益,甚至於有助於 Meta 在業界取得開源 AI 的領導話語權,進一步拓展更多的應用來壯大 Meta 生態系。(Meta 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任何地方,而在於用戶永遠無法達到逃脫的規模引力和網路外部性,此處不再贅述)
    也因此,AI 的產業鏈也始終由少數幾家科技公司牢牢掌握,是長這樣的:
    Nvidia → ASML → TSMC → Big Tech → 企業和消費者
    而這條鏈子當中,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市佔率:
    Nvidia (晶片設計): 85-90%
    ASML (半導體製造設備): 100%
    TSMC (晶圓代工): 90%
    Big Tech: 70%
    其中 Big Tech 主要透過雲端來釋出 AI 算力和應用,而美系雲端廠商加起來在全球的市佔率超過 70%。
    各位看到,這些廠商在各自領域的市佔率極高,已經幾乎是壟斷的狀態,就知道這條 AI 鏈條非常穩固。而 Big Tech 作為掌握企業和消費者 AI 需求的「守門人」,採購晶片的需求因此主要來自於他們,所以知名的創投紅衫資本就在去年 6 月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AI 的 6,000 億美金問題」,文中警示,全世界對於 AI 投入鉅額資金,但是對於 AI 晶片的需求支撐主要來自於 Big Tech 對 Nvidia 的採購,所以 AI 究竟有沒有實際的消費者應用和市場來支撐,是一個尚未算清楚的問題。
    所以 ChatGPT 問世兩年多以來,確定賺到錢的是最上游賣鏟子的 Nvidia 和硬體廠商,至於 Big Tech 這些軟體廠商,則是一方面憑藉著無限的資本在預先投入 AI 基礎設施的建置,另一方面讓 AI 軟體逐漸融入自己既有的核心商業模式作為加值服務:「我不急著挖到黃金,但鏟子我先全部買走;這樣一來,就算別人挖到黃金,也是用我租給他們的鏟子挖到的」。
    於是「掃貨市場上的所有 AI 高階晶片 + 封閉領先的 AI 軟體」,成了過去兩年多以來美國壟斷 AI 產業的黃金公式。
    而 DeepSeek 的「低成本佈署 + 開源」,恰恰好暴擊了這個黃金公式的兩大元素。
    因此這個 AI 產業鏈條現在被鬆動了,因為「開源」讓消費者需求可以真正從消費者端發動,而不用完全被科技大廠掌握。簡單來說,現在一張中階的顯示卡就可以佈署 DeepSeek R1,不用再透過科技大廠的雲端調用昂貴的 AI 模型,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足以引爆更巨大的邊緣 AI 應用需求,讓 AI 應用更加快速遍地開花。
    開源往往和「自由、開放」這些民主國家的核心概念綑綁在一起,也往往某種程度上被視為一種「高尚、普惠、無私、利他」的行為。因此當史上最重要的 AI 開源專案是來自一個非民主陣營國家時,自然會引起西方世界強烈的不適感和矛盾。
    但,開源就是開源了,對於 DeepSeek 再多的質疑和不信任,你都可以把它拿來修改成你想要的樣子、你感覺舒服的樣子,或是踩在它上面,開發出更強的模型再震撼一次世界。所以,無論接下來美國如何應對,全世界在中國和美國以外,開發者都已經開始圍繞著 DeepSeek R1 打造出全新的生態系(Hugging Face 和 Github 上的開發者活動過去一個禮拜非常非常驚人),並且繼續優化、繼續開源下去。
    開源是封鎖不住的,美國應該考慮的不是掐著老黃的脖子不准他賣晶片,而是抓著 Big Tech 的大頭們好好把自己接下來的開源策略交代清楚。
    這題很難,因為開源就是開源了,戰場已經轉移了,現在的 AI 需求已經是從開源軟體和全世界的開發者發動,而不是由晶片發動了,千萬別搞錯對象。//

  • @HuShanGhaw
    @HuShanGhaw 6 днів тому

    王倩荷今日着红色裙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