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個人覺得不可能完全拆得開。國際公約會影響參與國的施政方向並帶動國際趨勢,進而使越來越多企業主動或被動執行更有善環境的永續策略佈局。而作為許多國際標竿企業的上下游合作夥伴,台灣無論是否為參與國,都還是得順應情勢,遵循對方依照國際公約訂定的永續供應鏈管理政策,以免被市場淘汰,而這某種層面也是在把持住台灣的整體競爭力與經濟。
C 因為我們無法參加是因為政治因素,撇除與政治以外,台灣在經貿方面並沒有在國際上被完全孤立。我們仍然應順著國際潮流走,除了為了經貿利益以外,應該讓國際在爽賺RMB時別忘記世界上還有一個被政治因素耽誤的盟友。 如果我們每項協議都因為無法參加而不自發性的遵守,我們會淪落成像北韓古巴或第三世界的國家一樣。而到那時候即便中共沒有立刻併吞台灣,台灣也差不多自己GG了,這時對岸便可以逸待勞的"解放"台灣。
我們需要的真的是一些 能夠保持良好心情的消息
每天新聞都在 選舉來選舉去 反送中各種受害者 看了真的都沒什麼好心情
當然還是希望大家多關注反送中 跟選舉 這都很重要 但亡國感跟受害者們 看了都真的很傷心
我們需要的真的只是一點小小的好消息來慰藉心靈啦 嗚嗚嗚
woody40209 爭執到最後,只要高喊維護主權或是拯救中華民國,就可以搶到兩邊票源,不對政策下苦心,真的是很⋯⋯有民主素養
@@陳花-x7e 你既然有這種想法 那又為何會覺得其他人一定都會受一時之詞受騙呢
民主是種思考傳遞的過程 還有路要走 但我認為抱持失敗主義 悲觀主義等等絕對是不必要的
也希望你能正向方式繼續傳遞你的理念 才能真正達到改變
929港台大遊行喔 用行動去做些什麼也會令心情好一點點吧
媒體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無解。
@@SSStatham 畢竟不亂他們就沒東西能報了啊w
我覺得是因為 PFCs 的替代品好找,但是要減碳的工程浩大而且替代品不僅難找效率也不好
覺得這是主因+1
沒有錯 有供給就會有需求
假如只要求自己家裡能夠做到節能減碳
但是周遭的家家戶戶沒人行動
最後就只變成自己的利益受損而已
而且就算要求親朋好友一起行動
但外面工廠為了冷卻機台還是得繼續開冷氣增加碳排放
所以如果沒有替代品能夠普及化的取代碳排放的話
我想這真的沒完沒了 只能繼續暖化下去吧
还是问题不够大,假如十年后全球温度上升十度,难道人类真的会坐着等死?
影片後面有說,已開發國家可透過崳出氟氯碳化物的替代品獲利。
不過,但目前好像沒有石化原料的替代品啊…
其實有在研究以農廢棄物或木材廢棄物之類製成的木顆粒取代碳的研究,污染成分更少也解決廢棄物的問題
但是法規跟一些現行設備的限制下還沒辦法馬上取代,但是教授們有在推先以跟煤炭混燒的方式慢慢取代
這是我近期聽到最讓人舒心的新聞了
志祺 我想知道台灣在國際受到壓迫 無法參加或被排除在外的國際 經濟 環保 衛生 重要會議有哪些? 原因?
台灣在國際上地位被壓迫到怎樣程度?? 讓更多台灣人知道 自己的台灣要自己救 希望有認同的人可以點一下喜歡 在留言打一下+1 讓志祺也看到
Wings Sam 我還以為這答案很簡單?因為🇹🇼不被國際(中國)承認啊?
+1
想聽到更詳細的介紹及說明
@@陳花-x7e 可能很多台灣人跟你一樣想法 如果有個懶人包說明過程 跟原因 事情才能被更多人理解
+1 尤其是我們在國際上被排擠的程度,我相信大部人並沒有「全盤」的理解這個情況
這真是令人振奮的消息! 維護環境正義的行動產生成效了,繼續堅持愛地球下去的動力又增加了!
D : 在參與同時找到可以持續動力的利益目標。
如更明確讓工商企業覺得綠色真的超香、超便宜、超安全的大目標,讓他們願意為這方面做出轉型。
只是當然,某一方面要如何讓已經躺好的人,跳起來覺得真香,那就是一場艱苦的考驗。
我想看更多~~~蒙特婁公約也太勵志了!!!
但我對志祺說的,減碳跟經濟發展衝突這一點,有可以補充的地方。
首先這不是一個充分的觀察,歐洲綠能技術是先進國,當各國準備發展再生能源時,
歐洲各國其實也有輸出成品、技術的獲利機會。看最近我國離岸風機國產化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後進國一方面想獲取技術轉移以及設置工廠的機會,但先進國也努力保留獨家技術以及將工作機會留在國內,這把離岸風機抽換掉,換成其他產業也都非常合理,到最後不只是環保議題,也是經濟的議題。
過去先進國家都先以發展核電廠來解決公共碳排問題,
核能在當時既便宜又能減碳,有經濟效益,
但後來核能逐漸面臨高階核廢料無法處置、第四代核電廠研發受阻、已開發國家因環保壓力難以新增核電廠、海外核電廠招標競爭力不足(主要是輸給中國),這些原本核電廠先驅的歐美公司,也慢慢面臨後繼無力,不是要轉型,就是要解散的問題,不是核能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公司不賺錢。
反而再生能源公司可以趁著政策創造的市場紅利以及向外輸出的機會持續獲利。
又比如當市場出現特斯拉電動車典範前,傳統車廠過去並非沒有研發電動車,有技術儲備,但大多抱持很大的質疑,認為風險很大,等到特斯拉獲得市場認可後,可以看到電動車或油電車換代更新變得多麼激烈,我想不是傳統車廠有了什麼改變,我相信高層在情感上還是喜歡燃料車,但市場已經產生需求,適應而已。當然另一方面,很多國家對汽車政策有訂目標,多久要禁售燃油車,多久要禁售汽車車。
總之我可以想像上述公司也會是環保議題的倡議者以及說客。其實有關心這個領域的就會多少會看到一些瞠目結舌的減碳實驗了,但要商用,前提就是要賺錢、合乎成本。另外當年台灣太陽能產業被說是四大慘業,其實跟太陽能本身沒有關係,而是太陽能技術提升太快,生產設備還沒回本,就已經落後,產品在市場不受青睞,導致獲利重創有關,說起來是非常商業的議題。
其实我还是觉得这些环保公司 不真的环保 类似于特斯拉 使用了较为环保的电能 但是车辆的电池 和车辆的装潢等 比处理起来比一般汽车更麻烦 风力发电机也是如此 虽然看上去环保 但是实际上造成的污染 类似于噪音子类的真的有比较好么
我只是觉得这些环保产品很多都只是在偷换概念或者说是一种过渡态吧 它们也许在使用中环保但是它们的生产和废弃后的回收事实上并不环保 在技术未成熟的时候去大量制造 等到更新换代的时候会发生很多问题初代核能就是例子 现在的风能太阳能感觉跟初代核电站一样 但是没有副作用那么大 问题是真的有必要对于这种过渡态产品进行大力宣导或者使用么
@@tcf5962 1、你說的問題我是認為就是損害控管 後端要接上 考驗的是政府的治理能力
2、至於一定要等到技術非常完美才投入市場? 講真的沒有獲利 就不會有下一代的技術更新 沒有持續開發新產品 也不知道是不是需要改良
3、其實我覺得已經有更沒有隱患的技術了 但可能非常昂貴 沒辦法民用 你沒有足夠的顧客 生產規模就發展不起來 樣樣都要完全環保 等於很多部分都要開發特殊規格 生產線只能供應自家 而且沒有替代商源 要怎麼跟火力發電競爭呢?
4、火力發電、核能也不是100分 那為何要要求綠能做到100分才能用
5、我這邊討論的還是真的有減碳效益的產品
太好了 最近也變快變冷了!
我覺得不管怎樣都要努力讓地球更好,地球有事,就是人類有事。
那些不在乎的人,說實在真的遇到問題,也不會有人在乎你。
D 我們受盡了不被承認的折磨,當然也要享受一下不被承認的好處阿🤔🤔🤔
C 賺到了錢但是生活環境變糟 還是要花錢來改善 到最後到底是賺還是賠呢?
聽說所羅門跟我們斷交了
不知道志祺會不會討論相關的議題
因為索羅門跟我們斷交 所以用氟氯碳化物抗議 😂
希望可以幫高調德國與台灣建交連署
想聽志淇說邦交國有無對台灣的影響
目前我是覺得邦交國對台灣無用,只是讓台灣提供服務、援助維持一個名義上的朋友,雖說只是援助但也是需要一筆支出的
都是维尼大撒币啊,都是阿共仔的阴谋啦!
【睡前消息18】日本:捕鱼配额不够怎么办?从台湾手里拿一点
www.bilibili.com/video/av67284532?from=search&seid=1687534455417931287
所罗门群岛:台当局给了几亿美元援助金,却捞走数十亿美元的金枪鱼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9_12_517694.shtml
@@bemachen9196 老共赢了呀为什么要碎
哇~ 感覺不一樣的77~
臭氧層在復原真的很讓人慶幸!
另外,我選B~
C,但我想應該真的是少數人才會選擇了
曾經問過不少朋友同個問題
年齡層從19-40歲
如果世界可以變得更美好,但你的薪水少一半可以嗎
沒人選擇好 XD
有時候會想到對岸的一句話
幼稚的人才看對錯,成熟的人看利益
這跟在台灣以前常常聽到長輩說的
政治家貪就貪啊,有做事就好
一樣無言....
馬斯洛需求理論
說的「美好」沒說具體是什麼
@@henrychang5361
那這個我覺得只到第二階段的安全需求 XD
不過,也只是每個人、每個階段
或思考方式不同的選擇不一樣而已
@@yu-heng_ 每個人的美好認知不太一樣
可以是更和平、環境更好、更沒有歧視等等
但如果是更有錢的話 就....... 也可以XD
@@rotrot690728
如果說是更多薪水就矛盾了阿
(題外話)
想開2倍速看,結果發現資訊i裡居然有投票?
有“1倍速 *原汁志祺* ”🚶🚶
有“1.5倍速 *高速志祺* ”🏃🏃,
跟“2倍速 *飆風志祺* ” 🏇🏇🏇
是我錯過了資訊,還是這是什麼隱藏版笑點嗎?😂😂
(果斷挑了飆風志祺😂👍
B . 另外重要的是循環配套社會系統, 就像是台灣的廚餘回收有成為一個產業鏈才能夠支撐 這個行動
好喜歡這種主題~~希望繼續創作,這種應該也比較少被黃標,讚唷!
感謝團隊關心及整理這些議題:)
選C,好的改變當然是痛苦的,但改變可以讓我們在法律、價值觀、技術上站到世界的前緣,這對長期發展是健康的。反過來說,固守現有態勢,除了繼續賺廉價代工費之外,不會有太多好處,而且這種好處很容易會被取代。
盡量參加各種公約,保護地球環境!
蒙特婁公約真的讓人很感動
志祺 你千萬別惹統神生氣
不然下場會跟Joeman 蕾菈 一樣
A. 國際必須得承認我們是一個國家,再要求我們付出身為國家該盡的義務。
只要我們的官員不是裸官 才有可能這樣
同意
Hsiang-chu Chang 跟我想的一樣😝
我們可以用氟氯碳化物來抗議
受益良多!希望有多一些這類型的內容!
溫室氣體排放跟氟氯碳化物管制的差別點說實話就是大國的力度跟經濟而已,大國針對氟氯碳化物進口的管制,尤其是輸入的產品,這樣開發中的國家才會使用取代品,溫室氣體的話他不是作為產品端,而是各種經濟活動下的產生(也就是鍋爐、電力供應等)所以溫室氣體排放等同經濟發展,這樣當然不會有國家強力的減碳,所以如果要減碳除了找到可取代的不然就是先進國家強烈規定各種產品的碳足跡。
想繼續看影響暖化的各個問題,以及各產業目前的解決方法,例如素肉可以間接解決畜牧業溫室氣體的問題
有趣的議題,難得可以藉此分享業界相關觀察,順便做個補充:
1. 台灣目前應對的單位是「大氣層保護協會」(都是工研院背景),除了ODP管制、碳排、溫室氣體減量(Low GWP refrigerant)都是業務範疇。
2. 蒙特婁協議的最新基加利修訂案(kigali amendment)有明訂那些開發中國家/地區需符合Low GWP氣體減量的時程,儘管中國仍是CFC, HCFC (代表物質R-22冷媒)仍是大宗用戶,但也有一些實質減量作為表現(展現大國企圖心?)
3. 片中其實沒有強調「碳稅」,其實跟國際貿易有關,特別是強調綠色產品/企業等,若沒有相關輔導,產品沒辦法進入特定市場,篇幅有限,可以參考大氣層保護協會的研討會資訊
「碳市場發展趨勢」
www.saveoursky.org.tw/aapt/2019-05-08-00-44-59
4.以冷媒行業來說,減量最急迫的是歐盟,也發現執行上的困難,例如替代品效果不足或相關安規/法規未充足,而導致「上有政策、業界有對策」的奇怪現象。美國意見也分歧到各州發展出各自的配套(除(加州最嚴)
所以要說蒙特婁議定書有發揮效果?ODP管制也實質發揮效果,值得讚賞,但對於溫室氣體控制可能還尚待觀察。
供各位參考,也感謝團隊能討論到這麼冷門的議題(誤)
先審視目前國家經濟狀況,並看看是否有經援,有經援就繼續遵守,沒有經援就規劃長期計畫,在發展經濟同時,發展對氣候友善的能源政策,並發展額外相關產業以活絡相關經濟鏈。
B.在有共識且願意一起努力的情況下,就能更容易達成目標。
D 可以朝那個方向邁進與準備,但在沒利益的狀況下按自己步調走就好了。
C
目前的科技是有辦法低成本減碳的
以核能取代燃煤
只是大家對核能有太多偏誤
還有支持課徵碳稅
大家都沒意識到「排碳」是要支付成本的
核能也有環境成本
tim79130 沒錯
但是核能發電已經有成立後端基金
代表核電已經支出外部成本
但燃煤發電、天然氣和石油沒有
所以需要額外支出碳稅
D 抓停損點,在某部分遵守公約的情況下繼續發展經濟
觀望其他大國與相同發展程度的國家是否遵守公約
如果大部分沒遵守 就退出不玩
A跟C太極端 C雖然理想 但如果衝突太大
影響大部分經濟、民生、軍事
萬一其他國家都不跟公約 地球一樣沒改變
改變的就是我們各方面被其他弱後國家超過
人民基本需求漸漸沒辦法得到滿足
弱國無外交就是等救援or滅亡
D 可以考慮在可行的狀況下符合各種國際公約規定,即便因政治因素各國政府不承認台灣(中華民國)
但在實質發展上如果可達到各項標準和指標的話也是正面宣傳
C. 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總是要有人堅持下去,才能遇到(國外)或促進(國內)替代或新科技的發展。
希望能看到國際公約經費負擔分配或協商的專題,謝謝77,77加油。
C 個人覺得不可能完全拆得開。國際公約會影響參與國的施政方向並帶動國際趨勢,進而使越來越多企業主動或被動執行更有善環境的永續策略佈局。而作為許多國際標竿企業的上下游合作夥伴,台灣無論是否為參與國,都還是得順應情勢,遵循對方依照國際公約訂定的永續供應鏈管理政策,以免被市場淘汰,而這某種層面也是在把持住台灣的整體競爭力與經濟。
為什麼看起來坐著都有點駝背的感覺呢?
因為手放桌上
之前想說要刻意駝,創造個靠在桌上的感覺,最新錄的影片已經改了 😂
@@shasha77 加油!期待看到更符合七七的背景主題~
因為我女友說志祺沒有下八
《蒙特利尔》之所以比《京都》成功,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做起来太容易。
氟氯烃在当时已经有合适的替代物,但化石燃料的地位至今仍难以撼动。
想多聽聽環保公約在執行面上的困境!
很簡單。
但也很無奈。
因為參與國際公約會議的,通常是環保署等等與環境、生態有關的政府單位、非政府組織、學者。
但是主要在汙染環境的管理單位決策者,像是經濟部、工業部、水利署、漁業署等等各領域的長官不會參與,導致它部門沒及時跟進國際公約的內涵和目標,所以環保的效率多了層阻礙。不只我國如此,許多國家也面臨這樣的斷層。
你去跟工廠阿伯講環保公約,叫他不要燒煤炭、廢油廢料不要亂丟
你馬上就看到困境,因為阿伯會拿鏟子劈死你
我選擇在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多少就做多少的部分C
當然能做多少就盡量做,前提是在台灣能夠負荷之下,畢竟我們大家都共享著地球這個家嘛~
聽到這個消息蠻開心的耶😆
我現在是20歲,最近開始有種 就不論經濟或政治,就論地球的環境,我就已經不會想生小孩了 ,因為我不知道能留什麼樣的環境給我的孩子。只能希望在發展經濟固然重要,但如果把地球搞爛了,也只是大家一起死,除非像電影那樣人類找到其他適合人生活的代替品,不過就算這樣,活的也絕對不會是我們這種死老百姓。
我認為與其用公約強行規定減排,令大家不歡而散。我認為應該從教育入手,令下一代明白世界並非經濟至上
唉,當然這個世界可能只會在理想出現
"公眾教育"也是國際公約的目標之一喔,所我們才會在廣告上,新聞等媒體,或是在教科書上看到有關暖化或環境破壞等報導、政策或宣導。政策執行及立法也是,所以近年台灣的環保政策才執行得快。
假設遊戲
1.假設我是廠房老闆,因為要遵守節電減碳,所以生產機器每運作20小時要停機4小時(或分AB區輪流運作等等)
然後我的每日產量下降了20%(假設),而這20%會讓公司營收赤字的話,
我一定選A極力反對
2.再假設政府有配套措施補助讓我可以和同業競爭
我會選B
3.再假設我投資的廠房在東南亞沿岸,而且預計要生產5年以上才會回本,而我知道全球暖化會對我的利益造成影響
我會選C
或是馬上轉手撤資然後選A
重點:
氟氯碳化物有替代品,但二氧化碳沒有。
人都是看利益行事的,沒有替代品的話怎麼會選擇停止燃煤燒石油呢?
D.環保向來和經濟相衝突,最環保的事情就是減少人口(需求)
4:37 的小圖中的日文用なぜか會比較好,どうして比較像是反問別人的命令跟要求,不是問既定事實的原因和原由。
補充:日文有幾個在中文翻譯都是為什麼的句子:
どうして (偏向問別人要求對自己做事情的理由)
どうしたんの(偏向問別人發生了甚麼事情)
なぜか (偏向學術、演講意義的問為什麼,單獨自己難以領悟或想像的事情都可以。)
資料有錯吧…臭氧層根本不是實際的一層3mm氣體 事實上 臭氧層的定義只是在特地高度的空氣中 含有較高臭氧比例的空氣團而已(也只比其他高度的空氣多那麼一點點臭氧)實際上空氣中就都有臭氧 只是比例多寡罷了
看看維基上是寫"如果將它的密度壓縮成和對流層一樣的話,只有幾毫米左右" 應該是忘記補充到了QQ
推
自從換了背景
乾 背景怎麼在講話
A
等國際社會開始共同譴責的時候,我們再以正式簽約作為遵守規範的交換條件
A
別人都沒承認你是一個人了幹嘛去管他什麼公約,R22冷媒很厲害的東西被禁,現在要用效率比較差的R410或是有機會爆炸的R32只會降到生活品質
B:我覺得小國的彈性就是要在這裡好好利用,是要取得國際上對台灣的賞識,還是先拿到實質利益,要怎麼抉擇不覺得很有趣嗎?
先A後C,和口罩一樣,先保護好自己,有餘力的話也該盡一份心力
希望以後有一集介紹:台灣和世界各國有什麼幫助減緩和調適氣候變遷的政策和作為
B 就算不管有沒有公約 說到底還是跟著公約 才會顯得合群 但是 1. 是否有取代或者汰換? 2. 如果 無法取代或者汰換 那就 人民是否能接受損失來達成呢? 我想這個多少都會有人不願意 蒙特婁公約 個人覺得成功的原因在於 可以停止 或者找替代品 再來 大國 也會從中獲利 沒有好處誰會想執行呢?
我覺得臺灣沒有義務減碳,但身為人類的一分子是有責任減碳的沒錯。我覺得政府應該要有更多補助與節能減碳有關的技術開發,一方面可以降低國內耗電量,更可外銷各國
在這邊補充一下,1987年所簽署的是 《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則是1985年所簽署的。有關於國際環境法的討論,通常是以框架公約的形式起步。爾後建立共識再以議定書與附件模式進行。而97年的京都議定書也是92年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框架底下的議定書喔!
21:9畫面
讚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 環保是假議題 “減少污染”不等於“環境保護” 污染依然存在 並不會因為少用了一根吸管而“保護”了環境 而是“減少”污染 而且如果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套一句UC裡格蘭雪的艦長的話 如果人是自然的產物 那人所製造的垃圾和排放的污染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如果說地球因為這樣而變得無法居住 那也只是自然的選擇而已...
所以....奮鬥吧!作為生態系的一部份 這就是生活在新大陸上的獵人!
來吧!從沒加入過的新獵人 來吧!從沒離開的現役獵人 來吧!曾經離開的老獵人 跟我一起踏進MHW ICEBORNE的世界!
我覺得 不管怎樣 是可以參與嘗試看看的
就像是限塑 跟民生經濟也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 塑膠製品商 一些 吸管/塑膠袋/杯蓋/杯子.....等等都會受限
也確實 現在不管是超商/飲料店家或是民眾基本觀念來說 都開始走向環保 不浪費的態度
就好比我是做生意的 現在很多客人都會搶在你幫他們用塑膠袋裝商品之前就跟你說
诶~~ 塑膠袋不用了 謝謝 或是 我自己有帶袋子
在這一兩年的期間 非常非常明顯
所以你說蒙特婁公約 當然 我們肯定可以跟上
那你說京都議定書呢? 可以嘗試看看
說不定也可以像限塑有著一樣的效果
Great video! thank you 77!!
志祺七七隨著背景把字體也換了耶!感覺不一樣了!(有點懷念以前的風格XD
我是覺得...還是要朝向減碳以及生態保育前進,我覺得台灣顧好自己生態,至少對觀光業者也是很有好處的吧,畢竟美麗的生態環境是觀光很重要的賣點
要注意,我們是狀況很特殊的弱勢小國。
別人可以給自己制約,但是我們跟進通常跟去上吊沒兩樣。
還不如衝經濟,等到有那個水準再去吃那個瀉藥。
我覺得不太需要刻意靠在桌上,甚至稍微挺身一點,會更好一點…
或者不拍到桌子也行
依照公約來訂定法律讓人民規範 ,讓外界認可我們是個國家。
6:19 這些付出資金技術的國家到底在這換到甚麼價值呢
回首各個國際環境公約,從最初的1972 聯合國人類與環境宣言開始,環境議題搬上國際間的出發點決不是做慈善,而是由於體認到 "地球環境資源能夠帶給人民福祉,因此體認到人類應該要永續利用地球再生及非再生的資源,因此也要養護地球自然生態的運作。若過度濫開發,則造成人類生存、文明、經濟、甚至政治結構破壞。"
依此為全球人類福祉的出發點,為達到永續的目標,才衍生出"共同但相異的責任"
所以先進國家的幫忙照理是讓國民也享有環境保護後的福祉,不過執行'上除了經濟問題,更多的是政治因素,有夠複雜的。
最後還是在爭誰獲得的利益多
C.
但看到最近的發財俠的崛起
我感覺到部分台灣人對經濟發展的重視是勝過一切的
如果真的重視經濟發展的話那還好說
但希望不要只喊喊口號
C重B輕~這樣可以嗎? 以C為目標~ 考慮有無B的可能性或損失嚴重性
聲音不清晰 以至於音量要調大聲
有點回音的感覺
周子橋 同意
C 寧可先保護好環境再來發展(不想用健康來換經濟發展...
一時排碳一時爽,一直排碳一直爽
真好
台灣有簽署嗎?若沒有台灣可以繼續排放嗎?
求志祺七七做追蹤私菸案的後續 感覺這個事件被政府刻意蓋掉了!!
重點是氟氯碳化物根本不會到平流層,看地科時就知道這是一個商人的操作,所以臭氧層破是因為硫因子,而且他媽課本還寫錯,說氟氯碳化物是導致臭氧層的原因,根本喜憨
C。
另外想了解一下幾年前鬧的沸沸揚揚的日月光偷排污水及其他相關案例的後續追蹤,謝謝。
氟氯碳化物是小意思
大家當然合作
二氧化碳涉及的產業太大太多
純粹就這樣而已
如果以多種樹取代限制二氧化碳,會不會比較有效?
我記得每年地球上的森林面積一直在減少
那些土地主要是拿來開發成人類活動用地
感覺已經沒有土地可以種足夠多的樹了
中国每年种植树木一亿亩以上,治理沙漠化每年都有大进展。
蚂蚁森林,了解一下?!
請問台灣有簽嗎?
D.需有相應補償否則免談
但還有個更嚴重的問題,全球暖化,我覺得比這個更難解決吧
想看國際公約的經費部分怎麼處理
下次再有人拿我吹冷氣浪費電來說嘴我就拿這部影片堵住他的嘴
A為什麼要強迫一堆沒有未來甚至沒有後代的人去為其他人的下一代或者未來著想
寒雪影 贊同 我們的未來早已經被長輩們毀了一半了
D 以上皆非 ,台灣不是國家,所以所有問題不成立🤣
除非大家認同我們是國家,再來要求吧
開發出核彈臺灣瞬間就獨立了
我很好奇通常環境問題的影片或議題下面都會有人好像看破紅塵似的說「要是人類滅亡地球就會變好了」,對於這種觀點有沒有特定術語可以形容?
所以有香港抗爭者去信聯合國爭取定義中國為已發展國家
這樣就可以另類制裁中國了
是不是很興奮😝
我蠻驚訝中國今年才開始垃圾分類。。。而且先從上海開始。加油吧 ! 希望全人類都來努力,還有一些產品過度包裝,希望可以有效規範。
因為臭氧層破洞影響全人類的性命(๑°3°๑)
D.台灣不是國家,且不應該是已開發的標準,或許我們更應持續破壞,直到有國家承認我國,做出另類的台灣NO.1,畢竟只剩下16個友邦。
這選擇跟身體健康跟事業發展,兩者衝突要選哪一個一樣,合約條件寫的那麼肥,唉,就是有老愛做這種吃人夠夠的Country
看到註解說中國被指非法排放CFC,剛好早幾個月看過文章就翻出來了
新聞:cosmosmagazine.com/climate/spike-in-ozone-destroying-emissions-traced-to-china
論文:doi.org/10.1038/s41586-019-1193-4
簡介:CFC當中第二多的成分 CFC-11 自90年代穩定下降,2012年開始降幅減慢,意味有新排放源頭
研究員追蹤至東亞地區但未確定源頭,後來在日本和南韓設監測站,加上澳洲美國和歐洲的大氣數據和電腦模型,將源頭收窄至山東省及河北省的東北部
結果顯示中國東部2014~2017年間的排放量比2008~2012年間多出 7 (正負3) (正負1標準偏差) 千公頓,佔全球 CFC-11 排放增加幅度的40%~60%
如果有五毛或是小粉紅看到這裡不服氣:大氣數據和模型代碼可按照論文所述向研究人員或機構索取喔 (微笑
C
因為我們無法參加是因為政治因素,撇除與政治以外,台灣在經貿方面並沒有在國際上被完全孤立。我們仍然應順著國際潮流走,除了為了經貿利益以外,應該讓國際在爽賺RMB時別忘記世界上還有一個被政治因素耽誤的盟友。
如果我們每項協議都因為無法參加而不自發性的遵守,我們會淪落成像北韓古巴或第三世界的國家一樣。而到那時候即便中共沒有立刻併吞台灣,台灣也差不多自己GG了,這時對岸便可以逸待勞的"解放"台灣。
那京都議定書失敗的話 之後有其他新的公約嗎?還是沿用?
現在是巴黎協定了
臭氧層破洞能因為休養補起來了,好開心。
可是南北極的冰......已經回不去惹
AI終結戰.....的結局
D:加入聯合國 不論何種名義都可以
只要常任理事國 除了中國外同意 就有機會
加上香港問題 八大工業國都說話 借力使力
利益太大 神仙也難救
層人類開始仔細記錄臭氧層破洞 那個破洞是持續變化大小的 至近大小變化區並沒有超過歷史變動率 別吹了
當然A.約束就是會員;好康福利就是觀察員哪有這回事。